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888025d6580216fc700afdeb.png)
3.1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明确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认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明确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
3、核心素养: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树立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态度【教学重点】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4.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导入新课本单元主要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三大主题: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本单元包括: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三课)(中外、空间上)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古今、时间上)三、文化创新(第五课)讲授新课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展示本课学习目标:1.识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难点)3.掌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态度和原则。
(重点)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28--33,思考下列问题:(认真阅读、勾画答案,标记疑难、提出问题。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作用)是什么?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4.民族节日的意义?5.文化遗产的地位及意义/重要性?6.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8.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文化多样性)不同视角体会文化多样性教师展示图片: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中国的故宫、美国的自由女神、埃及的金字塔不同民族的服装、舞蹈-----结论: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各具特色1.文化多样性含义:指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质课教学设计 (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质课教学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34ea11b30975f46527d3e1da.png)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章节名称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时1学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生特征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自主,上网搜集、加工材料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及结合旅游的所见所闻来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从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熟悉又有趣,他们浓厚兴趣将助推自主学习的开展。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并识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意义和原则。
多媒体展示课本基础知识,表格总结归纳;播放视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综合探究。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 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一自主学习 文字 教材基础知识 A I预习新知夯实基础8教材二归纳总结 文字 表格1. 知识梳理2. 重点难点3. 归纳提升4. 易错分析5. 必背术语J GH 探究规律 加深理解12资料收集三综合探究 文字 视频 图片 1. 殷墟宣传视频2. 殷墟文字介绍3. 中外民族节日图片4. 中国歌曲风靡国外视频B F IE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立足安阳本地文化,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20 网上搜索四 达标检测文字 四道选择题 J G牛刀小试 巩固新知5资料收集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_模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aab0424a26925c52cc5bf6b.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_模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作者/张竹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节日时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明确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认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明确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3)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华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树立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难点:世界文化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两段视频材料:(一)世界各国迎接2011年新年到来的庆祝方式,(二)世界各国领导人发表2011年新年贺词。
学生思考:世界各国庆祝新年到来的方式和新年祝福一样吗?它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还能举出其他方面的例子吗?教师归纳:世界各国新年的不同庆祝方式和各国领导人的不同的新年贺词,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自主探究活动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西方的感恩节和中国的重阳节及各自的介绍资料。
2、学习小组讨论(多媒体依次展示下面问题)这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文化信息?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你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你知道西方节日有哪些?(教案) 你喜欢哪一个西方节日?从中西方不同节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有什么不同吗?3、探究提示:(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中人们最重视的是春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姚跃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姚跃](https://img.taocdn.com/s3/m/2d8e1df80242a8956bece4a0.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姚跃【教学依据】一、教材分析: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
2、本框题安排在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之后,是对文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延伸,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做了铺垫。
3、本框题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本课也是深化文化竞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学情分析: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文化的内涵和影响,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获取时事信息的能力强,部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高,兴趣浓厚,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习惯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这对本课时事探究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信息基础。
3、学生能够通过时事背景归纳出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对待文化多样性应有的态度。
而由于本课围绕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展开,对于文化冲突及其应对措施,学生不一定能进行全面周到的思考,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升华。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理解不同的文化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标志,有其独特性,同时在实践中又具有共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对本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能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各地空姐的特色服饰,学会总结归纳实践对文化的影响作用,培养探究合作精神,增强综合思维和理解能力;在对焚烧可兰经事件和普粤之争的讨论中,提高理解表达能力,懂得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时事探究活动中,树立关心时事的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潮汕馆的设计活动和了解河南“天地之中”申遗成功,提高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加深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通过感受世博会的系列图片和视频,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方案
![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e83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多样性的定义和特点2. 世界主要文化概述3.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4. 跨文化交流技巧三、教学对象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多媒体设备3. 各国文化图片、视频等资料4.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讲解文化多样性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3. 世界主要文化概述- 教师介绍世界主要文化,如欧洲文化、非洲文化、亚洲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4. 课堂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第二课时:1.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教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跨文化交流技巧- 教师讲解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如尊重对方文化、学会倾听、善于表达等。
3. 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39af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c.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
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及意义。
明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文化自信。
树立在文化交流中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2、教学难点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视频,如各国的传统服饰、舞蹈、音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有何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讲授新课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强调它不仅包括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可以举例说明,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展示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节日图片,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
引导学生讨论民族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结民族节日的地位和意义,即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播放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片段,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卢浮宫等。
让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总结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以中国的京剧为例,讲解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多样的文化》 教学设计
![《多样的文化》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877e8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6.png)
《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态度,增强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能够识别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共通之处。
(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观。
2、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偏见,建立积极的文化交流心态。
(2)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不同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
3、案例分析法展示具体的文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或播放简短的文化纪录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和视频中,你们能发现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多样性。
2、知识讲解(1)语言文化介绍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体系,如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讲解语言的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和思维方式。
(2)服饰文化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饰,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等,分析其款式、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3)饮食文化讲述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如中国的八大菜系、法国的法式大餐、意大利的披萨和面条等,探讨饮食文化与地域、历史和宗教的关系。
(4)节日文化介绍一些重要的节日,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印度的排灯节等,解释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如音乐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等进行深入讨论。
(2)讨论问题可以包括:该文化主题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文化有何不同?如何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4、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因文化差异导致误解或冲突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852b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f.png)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三节多样的文化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要求学生知道世界主要语言;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区;了解各地衣食住行等习俗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
内容要点说明【不同的语言和宗教】1.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首先讲述语言的重要性:人类交际和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故而语言也可以看作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2.教材中讲述的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六种语言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是使用范围较广、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除了这六种语言,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如日语、德语、意大利语,因为使用的范围较小,或使用的人数较少,教材没有涉及。
3.教材用六种语言“我爱地理”的文字表达直观反映语言种类的不同。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主要的语言都有相应的文字,但世界上有的语言并没有文字。
4.教材对宗教内容尽量简化处理,概述宗教产生的原因后,简单介绍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其他宗教没有涉及。
相关研究表明,基督教的分布范围较广,很难总结其主要分布区,因此教材没有列举其主要分布区,而是用“分布广泛”阐明其分布特点。
另外,因学生还没有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这里提及的分布区尺度只具体到大洲。
【不同的文化习俗】1.习俗,指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在较长时间里形成并流行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习俗对社会成员有一定的行为制约作用。
习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有习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2.习俗涉及生产、生活、信仰等多个方面,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习俗差别很大。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侧重选择讲述生活习俗的差异,重点关注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且在本标题内容一开始就作了交代。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57e5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4.png)
高二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2.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并能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学习,掌握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世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2.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3.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四、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什么是文化》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资料,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多元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1.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4. 课后练习1.阅读文化差异案例,并了解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2.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
第二课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和文化符号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3. 课堂讲解1.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沿革;2.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 课后练习1.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多元文化的发展、融合和创新;2.建立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分享彼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1. 自我学习与准备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时间观察等方式,了解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点。
2. 教师引导通过展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 课堂讲解1.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差异;2.研究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作用和方法。
4. 课后练习1.分析某一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探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小组分享文化调查报告,通过讨论和辩论,探究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8a18285acfa1c7ab00cc19.png)
《世界文化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中组刘子娴
新课讲授——尊重文化多样性1.展示合作探究。
2.提问:有人认为“要维护和
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庆
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坚决抵制
洋节”这样对么?
3.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分成若干小组,讨
论探究中的问题,组内
总结归纳问题的答案,
之后在班内进行分享,
其余小组可进行补充。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
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能力。
通过分析材料
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
题的能力。
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回顾本课知识点,
思考问题。
通过知识结构图回归
情境,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突出本课重点,可以帮助
学生直观地从整体上理解
和把握本课内容,并转化
为能力。
板书设计。
幼儿园世界文化多样性教育方案 幼儿园文化教育
![幼儿园世界文化多样性教育方案 幼儿园文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874a2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6.png)
猫咪常见疾病肝脏问题导致的食欲不振症状及治疗方法猫咪是许多家庭的宠物之一,它们可爱、活泼,总能带给我们许多喜悦。
然而,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猫咪的健康情况,因为它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肝脏问题是猫咪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导致食欲不振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猫咪肝脏问题导致的食欲不振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肝脏问题导致的食欲不振症状肝脏是猫咪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猫咪的消化、代谢、排毒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猫咪的肝脏可能受到损害,导致肝脏问题的出现。
肝脏问题会给猫咪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使其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肝脏问题常见的症状之一。
一般来说,食欲不振可能表现为猫咪对食物失去兴趣,拒绝进食,或者只接受少量食物。
猫咪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消瘦,毛发无光泽和贫血等症状。
此外,猫咪的口腔可能会出现异味,并伴有口臭。
这些症状都表明猫咪的食欲不振与肝脏问题有关。
二、治疗方法当我们发现猫咪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下面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就医咨询:当猫咪食欲不振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时,应带它去兽医处就医咨询。
兽医会通过检查猫咪的肝功能、进行体检等方式,判断是否为肝脏问题导致的食欲不振,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如果兽医确定猫咪的食欲不振是由肝脏问题导致的,他们可能会给猫咪开具一些药物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肝脏的排毒功能,促进食欲的恢复。
但是,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循兽医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3. 营养支持:除了药物治疗外,适当的营养支持也是恢复猫咪食欲的重要手段。
兽医可能会建议更换猫粮,选择适合肝脏问题的特殊配方猫粮。
此外,添加一些对肝脏有益的食物,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富含蛋白质的肉类等,也可以帮助猫咪恢复食欲。
4. 定期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带猫咪去兽医处进行检查和复查是十分重要的。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5d8d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d.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语言又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工具。
➢语言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师:展示联合国的官网首页图片在上面可以看到六种工作语言。
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师设问:①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是?学生回答: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大部分人使用汉语。
教师补充:还有部分华人华侨也讲汉语。
②英语使用为何是最广泛的?学生回答: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再加上美国的崛起,使得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并知道汉语和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2.世界的三大宗教【过渡】图片展示唐僧西天取经。
并提问:西游记唐僧取经是什么经?是哪个宗教的?(佛经;佛教)教师讲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并播放图片: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欣赏。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04页,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展示和表格填空,便于记忆知识点。
3.不同的文化习俗【过渡】教师展示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让学生感受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1)饮食习惯差异情景创建:三个不同地区的儿童讨论:今天吃啥?➢欧洲: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米饭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
➢拉丁美洲: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
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
教师总结: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的粮食作物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明显。
【设计意图】情景创立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接受新知。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46c97b307e87100f696cd.png)
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广州市第六中学刘检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本班是高二理科班普通班的学生,有两位来自新疆的同学。
作为当代高中学生,他们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另一个方面,当代学生对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却相当陌生,只有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
因此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带答案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0ae8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f.png)
世界⽂化的多样性教案带答案⽂化⽣活教学设计:编号2:3:1 总7(普⾼标准试验教科书)主备:2:3:1 世界⽂化的多样性⼀、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感受世界⽂化多姿多彩的魅⼒(民族节⽇、⽂化遗产),⽂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对待⽂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化多样性的意义、要求。
2.解析:通过民族⽂化的多样性感受世界⽂化的魅⼒,教材以民族节⽇和⽂化遗产为例,从民族节⽇的形成、作⽤和功能三个⽅⾯的介绍,讲述了民族节⽇在民族⽂化中的价值;介绍了⽂化遗产在世界⽂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民族⽂化多样性是世界⽂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化是民族的,⼜是世界的,要正确对待⽂化的多样性,尊重⽂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须遵循各民族⽂化⼀律平等原则,尊重⽂化的多样性。
重点:为什么要尊重⽂化的多样性。
难点:如何尊重⽂化的多样性。
⼆、⽬标及其解析1.⽬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赏析不同民族⽂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化的差异,确认⽂化多样性的价值,树⽴尊重不同民族⽂化的观念。
(1)感受世界⽂化多姿多彩的魅⼒;(2)识记⽂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3)理解世界⽂化和民族⽂化的关系;(4)掌握对待⽂化多样性的态度;(5)理解尊重⽂化多样性的原因及要求。
2.解析:(1)认识到民族节⽇与⽂化遗产的价值;(2)能够认识到民族⽂化多样性是世界⽂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世界⽂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化共同构成的,其内容和形式各具特⾊,⽂化多样性是⼈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类⽂明进步的重要动⼒;(3)能够从⽂化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化既是民族的,⼜是世界的。
(4)能够正确对待⽂化的多样性,尊重本民族⽂化,尊重其他民族⽂化。
(5)能够分析尊重⽂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遵循各民族⽂化⼀律平等的原则,承认世界⽂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化。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4.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配套教学设计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4.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配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c5994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0.png)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4.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尊重理解不同文化还有一定的陌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多样性有限,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和观点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和沟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2.针对重难点,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景模拟法:创设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和沟通。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相关文化案例和图片3.小组讨论指导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世界各地的文化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操练(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48a9c7a45177232e60a217.png)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总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明确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做法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故宫、自由女神像、巴黎埃菲尔铁塔、英国泰晤士河以及费孝通先生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并设置问题:能否把图片与费孝通先生的名言结合在一起么?能否说出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新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材料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列举中国传统节日2.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中国传统节日?3.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中我们庆祝的方式以及内容是否一样?4.列举你喜欢过的外国节日?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中西方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是否相同?从中你能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有什么不同么?选派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代表一: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代表二:它们都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示。
从中能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材料二: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如下:片段一: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片段二:秦始皇陵兵马俑片段三:法尔赛宫及其园林片段四:皮影戏片段五:西西里木偶剧多媒体依次播放五个视频片段,并且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及价值?选派学生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代表一: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0b91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5.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11.教学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学生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设计思想1、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共同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迁移规律:在教育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体验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活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在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感情体验受到教育和启发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以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关知识。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5、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篇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bc48928bd63186bcebbcd4.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diversity of world culture-《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篇章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案教学设计篇章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5)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则。
2、能力目标:(1)能认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2)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学习,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3)通过对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学习,树立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能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化生活》p28页至p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
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老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学生: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学生: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俗三方面比较)学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月24日开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
它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
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老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学生: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形成)老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过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学生: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探究:看课本30页虚线框材料。
问题: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各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丽江古城:古朴的风貌、淳朴的民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奇特、神秘;阿布辛拜勒神庙:雄伟、神奇。
老师: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学生: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老师: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学生:(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
学生阅读课本30页"相关链接"。
了解世界遗产分哪三类。
透视文化多样性过渡:上面我们列举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下面大家阅读课本31页,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学生: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老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点,世界文化是相通的。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美国电影带有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们中国人能够看懂,并且看的津津有味。
(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国人也能听懂,听的时候也感觉非常优美动听。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尊重文化多样性探究:课本32页虚线框,思考以下问题。
(1)三届奥运会会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释一下它们的象征意义吗?(会徽中的图案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27届奥运会会徽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作为基调。
运动员手中燃烧的圣火,由悉尼歌剧院经典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
澳洲土著人文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猎用的回力标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土著人的图腾"蛇"则装饰在构成运动员双腿的回力标上。
学生:28届,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
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
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在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学生:29届,印章和书法的组合体现了中国特色。
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三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和宣传,北京奥运会会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识、理解和接受,这有什么意义?(对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学生:有利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学生阅读课本32-33页,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学生:(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老师:解释费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我尝试利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主要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多样化,(3)尊重文化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
2.地位作用: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课时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归纳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掌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原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自己介绍世界各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4.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确定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
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② 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确定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
(2)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确定的依据: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