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第二次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管理》阶段作业(二)

1、简述制定绩效标准的一般步骤。

答:(1)收集与工作有关的背景信息,确定岗位工作说明书。

(2)确定工作规范

(3)根据工作说明书与工作规范确定岗位的工作量.主要工作事项,并根据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确定相应的绩效标准。

(4)主管与员工就所确定的职务标准进行沟通和磋商,并对绩效标准进行修正,最终达成共识。

2、简述什么是绩效改进及其指导原则

答:(1)绩效改进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分析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找出员工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绩效改进方案,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如个性化的培训等。

(2)指导原则是:

1)绩效改进是绩效考核的后续工作,

2)绩效改进必须自然的融入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中,才有其存在价值

3)是为了帮助下属改进绩效.提升能力,与完成管理任务一样都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请阐述工作分析的实施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答:运用工作分析,可以使公司各个职位的职责更加明确,员工之间不会互相推卸责任,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明确的工作职责对任职者

的绩效进行评估。

工作分析不仅仅是关注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各个职位,同时关注各个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职位与公司的关系,他们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根据工作分析产生于工作相关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分析出任职者的一些主要任职资格,另一方面可以将工作目的、职责、任务等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

4、简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构建原则。

答:(1)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指一组既独立又互相关联,并能够完整地表达绩效考核目的和考核对象系统运行目标的考核指针。一般包括组织绩效考核指针.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2)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

5、简述关键绩效指标设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减少定性指标分歧之沟通为王

对于职能部门岗位、生产部门的某些职能岗位,工作业绩相对难以量化,因此我们往往会采用定性的指标,定性的指标评定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引起员工对其考核结果的异议。有鉴于此,在定性指标目标值的设定时,要重点做敞揣搬废植肚邦莎鲍极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考核之初上下级要充分用运目标管理法对工作目标进行清晰设定,要面对面把每一项考核指标的要求讲清楚,最好是形成详细的考核指标说明表,批核的越详细越具体,将来对绩效结果的分歧就会越少。

二是做好过程沟通,制定了科学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并非一切OK!,做为管理者,上级一定还要进行过程把控,对照绩效指标的定义和目标值,看看实际与计划存在哪些差距,还有哪些不切实际的地方。尤其是在业推行绩效管理之初,上级很难对下级的考核要求表述得比较全面,这就要求上级经常督促和检察下属的工作,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考核说明表,并经常沟通,争取对工作的质量数量要求达成较一致看法,避免在最后考核判定绩效结果时产生较大分歧。

一要适时修订,对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其他某些岗位的量化指标,制定的目标值与现实往往有一定距离,需要公司管理人员从绩效管理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做好数据采集、日常工作记录和工作分析,在考核试行期(一般为3个月)期间,人力资源部和绩效考核委员会组织各个部门不断修正各项指标和目标值,3个月之后则需要减少目标修正的次数,以保证制定考核目标的严肃性与稳定性。

二要通过一定工具确保目标值定的科学合理。目标值定的太高和太低都不好,但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比如说主管并不实际参与具体工作的情况),下属如果有意糊弄上级,拿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做借口,目标值怎么定都有问题。

6、绩效管理计划制定的原则。

答:原则:不论是对于公司进行经营业绩计划,还是员工进行绩效计划,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一、价值驱动原则:要与提升公司价值和追求股东回报最大化的宗旨相一致,突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二、流动系统化原则:与战略规划、资本计划、经营预算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程序紧密相连,配套使用。

三、一致原则:设定绩效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考核内容的选择和指标值的确定上,一定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分解、设计和选择。

四、突出重点原则:员工担负的工作职责越多,所对应的相应工作成果也较多。但是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设定时,切忌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关键,突出重点,选择那些与公司价值关联度较大、与职位职责结合更紧密的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而不是整个工作过程的具体化。通常,员工绩效计划的关键指标最多不能超过6个,工作目标不能超过5个,否则就会分散员工的注意力,影响其将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的实现上。

五、可行性原则: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一定是员工能够控制的,要界定在员工职责和权利控制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与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利相一致,否则就难以实现绩效计划所要求的目标任务。同时,确定的目标要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但又可实现。目标过高,

无法实现,不具激励性;过低,不利于公司绩效成长。另外,在整个绩效计划制定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解决好实施中遇到的障碍,使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贴近实际,切实可行。

六、全员参与原则:在绩效计划的设计过程中,一定积极争取并坚持员工、各级管理者和管理层多方参与。这种参与可以使各方的潜在利益冲突暴露出来,便于通过一些政策性程序来解决这些冲突,从而确保绩效计划制订得更加科学合理。

七、足够激励原则:使考核结果与薪酬及其他非物质奖惩等激励机制紧密相连,拉大绩效突出者与其它人的薪酬比例,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突出绩效的企业文化。

八、客观公正原则:要保持绩效透明性,实施坦率的、公平的、跨越组织等级的绩效审核和沟通,做到系统地、客观地评估绩效。对工作性质和难度基本一致的员工的绩效标准设定,应该保持大体相同,确保考核过程公正,考核结论准确无误,奖惩兑现公平合理。

九、综合平衡原则:绩效计划是对职位整体工作职责的唯一考核手段,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分配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权重,实现对职位全部重要职责的合理衡量。

十、职位特色原则:与薪酬系统不同,绩效计划针对每个职位而设定,而薪酬体系的首要设计思想之一便是将不同职位划入有限的职级体系。因此,相似但不同的职位,其特色完全由绩效管理体系来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