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的分类
根据标准的性质和范围,食品标 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食品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标准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 定了严格的准则和规范,通过实 施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的
安全性。
促进贸易
食品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技术 壁垒,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 易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 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实施HACCP认证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食品 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 析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强化食品溯源管理
食品企业应建立食品溯源系统,记录食品生产、加工、运 输、储存等全过程的信息,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 够迅速找到问题源头并采取措施。
光明乳业回收过期奶事件:光明乳业部分工厂回收过期奶 并重新加工销售,造成消费者健康风险,企业被立案调查 。
疯牛病事件:欧洲多国爆发疯牛病,导致大量牛肉产品被 召回,对全球牛肉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沙门氏菌污染事件:美国某大型食品生产商部分产品被沙 门氏菌污染,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企业遭受巨额罚款。
食品企业标准化建设实践
区别
食品标准和法规在制定主体、表现形式、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食品标准由专业机构制定 ,以文本形式呈现,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而法规由立法机构制定,以法律条文形式呈现,内 容相对原则和抽象,需依靠执法机构强制执行。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协同作用
标准为法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标准通过对食品安全技术的规范和要求,为制定法规提 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标准在法规中得到体现和应用, 确保了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国家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检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该法律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细化和详细规定。

该条例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和要求。

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内容。

二、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的基本标准,它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食品的生产工艺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行业组织或专业机构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制定的,但在特定行业中更为具体和细化。

行业标准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要求。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局部约束力的标准。

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标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确保当地食品安全的要求。

总结: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从法律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合理选择食品,共同维护社会的食品安全。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并对几个常见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二、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与意义1. 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食品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依据食品安全需要,制定和发布的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2. 食品法律法规的意义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范了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行为,明确了食品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保障了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食品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各国食品法律法规的核心,它规定了食品生产和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食品安全责任的分配、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食品监管的机构和职责等。

食品安全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2. 食品质量安全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包括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其中,食品生产许可和产品配方管理、食品生产运营规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规定等都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法规。

3. 食品标准食品标准是指对食品品质的一种约定和规范。

食品标准包括了食品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各类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如原料、加工工艺、配方、存储、包装等方面的标准。

食品标准是食品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市场监督检验的重要参考。

四、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作用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在食品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和经营所必须遵守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对于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 维护食品消费者权益。

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了食品质量的合理标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保障了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1. 导言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基础。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不仅规范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行为,还规定了食品安全要求和标识标准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概念、作用以及主要内容。

2. 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等。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一部涵盖食品安全全过程的法律,它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2.2 食品药品监管法食品药品监管法是对食品药品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旨在确保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它规定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明确了食品药品的分类管理和许可审批程序,同时也对食品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

3. 食品标准食品标准是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和规范。

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层次。

3.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级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

国家标准通常涵盖食品的名称和定义、质量指标、安全要求、标识等内容,对食品的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规定。

3.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特定行业组织制定的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和规范。

行业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对某一类或某一种食品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和细化。

行业标准对于维护行业自律、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有重要意义。

3.3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和规范。

地方标准主要针对某一地区特有的食品或特殊的生产加工方式,起到了补充国家标准的作用。

地方标准的制定也是地方政府履行食品监管职责的重要举措。

国际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国际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国际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国际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引言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指针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输入输出等环节,国际上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的集合。

这些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贸易便利化以及提高食品行业的整体素质。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一致性对于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国际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

国际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制定了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通过制定国际食品法典(Codex Alimentarius)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标签和包装法规标签和包装是食品销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国际上有一系列针对食品标签和包装的法规,旨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防止虚假宣传。

例如,欧盟制定了食品标签法规,要求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注正确的成分、营养信息以及警示性标签。

生产和工艺法规食品生产和工艺是决定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国际上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规范食品生产和工艺。

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制定了食品生产实践法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简称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一系列要求进行食品生产,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国际食品标准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 22000是一个国际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这个标准包括食品企业的一系列要求,涵盖了食品生产、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

ISO 22000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食品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

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设立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

2023年最新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023年最新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023年最新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1. 概述本文将介绍2023年最新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以下是详细内容:2. 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2.1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 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订于2022年,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机制、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标签和广告等方面的要求。

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我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制定的强制性标准。

- 2023年,将发布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等。

2.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是指明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监督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 2023年,将推出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3. 其他要求3.1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成为重要要求。

- 2023年,将推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包括建立食品追溯技术平台、完善追溯制度等。

3.2 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 2023年,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4. 结论2023年将出台许多新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各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密切关注这些新要求,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规操作。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标准是指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所制定的统一规范。

而食品法律法规则是指国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食品标准和食品法律法规两个方面来探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内容。

首先,食品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标准的执行能够有效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在食品标准中,对食品的成分、添加剂、污染物限量、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食品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食品法律法规是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所做出的具有约束力的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标准等,对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食品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够有效地维护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违反食品法律法规的行为,国家也会给予相应的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的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食品标准,确保食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消费者才能放心食用。

同时,对于违反食品法律法规的行为,也必须依法予以严惩,以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食品标准,严格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让食品安全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道坚固防线。

食品行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行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行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我们所摄入的食品是安全、健康和符合质量标准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食品行业。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涵盖了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这是食品行业中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该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定义,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原材料的安全、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如实标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等。

同时,它也规定了政府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加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

除了《食品安全法》,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这部法律主要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规范,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方面。

它强调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如农药、化肥、兽药等的使用规范,以确保农产品在源头阶段就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在食品标准方面,国家标准是最为权威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的污染物、微生物、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都有明确的限量规定。

以食品中的微生物为例,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允许存在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限。

这有助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等问题。

此外,还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由相关的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的食品行业领域。

地方标准则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制定的,旨在满足当地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殊需求。

在食品生产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遵守良好生产规范(GMP)。

GMP 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厂房设施、设备布局、人员卫生、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食品销售环节,也有一系列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和标准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和标准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和标准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帮助读者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和标准。

一、食品安全法规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于2009年实施,2015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它规定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法律责任,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了食品的质量要求、卫生要求、标签标识等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食品安全标准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地、增加食品营养、改变食品色泽或延长食品保质期而添加的成分。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中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限制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食品安全生产标准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

这些标准包括了食品企业的生产设备、操作规范、卫生要求等内容。

只有按照这些标准开展生产,才能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食品添加剂残留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残留是指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所残留的量。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中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限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标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标准是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度。

这些标准包括了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重金属等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标准两个方面分析食品安全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法律法规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安全监督等环节的法律责任和制度。

依据食品安全法,我国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管理办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是指导和推动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法规。

该办法对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的任务、责任分工、技术标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

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活动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

二、标准1. 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包括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等。

这些标准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对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和指导,确保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3. 食品安全技术标准食品安全技术标准是对食品加工、生产、贮藏、运输等环节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食品加工过程的温度控制、微生物指标、防腐剂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食品安全的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保障食品生产与销售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

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权益,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内容简介《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紧密结合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分九章系统介绍了包括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力求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食品机械与管理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粮食工程等食品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食品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各级食品监督、检验机构的人员,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等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查看全部>>目录绪论1第一章我国食品法律法规2第一节法的基本概念2一、法、法律、法规的概念2二、法的基本特征3第二节我国的立法特征5一、立法体制5二、我国的立法程序6第三节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8一、我国食品法律法规概念8二、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9三、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管理13参考文献20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21第一节食品安全法21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21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21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21四、食品安全法的意义22五、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异同23 第二节产品质量法26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26二、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26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26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28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29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0一、计量法30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33三、商标法35四、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36参考文献37第三章标准概述38第一节标准化基础知识38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38二、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征40三、标准化的目的40四、标准化的主要作用41五、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41第二节标准分类和标准体系42一、我国标准的分类42二、标准体系46第三节标准的制定48一、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48二、编写标准的基本原则49三、编写标准的要求50第四节标准的编写51一、概述51二、资料性要素的编写53三、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55四、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57五、分类、标记、标志和标签62六、采用国际标准63七、标准的代号和编号69第五节标准的实施、监督与管理73一、管理体制73二、标准的监督管理73三、标准的宣贯与实施74四、标准的修订76参考文献76第四章我国的食品标准77第一节食品标准概述77一、食品标准77二、存在问题79三、产品标准79四、食品产品标准80第二节食品基础标准及相关标准81一、名词术语类、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81二、食品分类标准82三、食品标签标准82四、食品检验规则、食品标示、物流标准87五、食品加工操作技术规程标准89第三节食品安全卫生标准89一、食品卫生标准89二、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标准97第四节食品检验方法标准99一、食品检验方法标准99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100三、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标准101第五节食品添加剂标准107一、内容107二、分类110参考文献111第五章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112第一节国际食品法典112一、国际食品法典的发展历史112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13三、国际食品法典116四、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法典关系119五、中国CAC工作开展的现状119第二节国际标准化组织120一、ISO的概况120二、ISO的组织结构121三、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122四、ISO9000122五、ISO14000123六、ISO22000124第三节其他国际组织126一、世界卫生组织126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29三、世界贸易组织130第四节发达国家食品标准与法规132一、美国食品标准与法规132二、日本食品标准与法规136三、欧盟食品标准与法规138四、发达国家法规标准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144 参考文献145第六章认证与计量认证146第一节认证、计量认证基础概念146一、认证146二、计量认证148第二节认证与计量认证的发展概况151一、国际认证发展概况151二、国内认证发展概况152第三节计量认证的内容、对象和依据154一、计量认证的内容154二、计量认证的对象155三、计量认证的依据155第四节计量认证的程序和评审准则156一、计量认证的程序156二、计量认证的评审准则160参考文献162第七章食品生产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163第一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163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概念和类型163二、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的监督管理164三、食品安全行政处罚165第二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165一、食品市场准入内容与必备条件165二、食品市场准入标志167三、市场准入现场审查工作的要求167四、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要求168 第三节良好作业规范(GMP)169一、食品GMP的意义169二、食品GMP的基本精神170三、推行食品GMP的主要目的170四、食品GMP的基本原则170第四节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170一、发展历史及现状170二、HACCP计划的前提条件171三、七个原理172四、体系验证173第五节无公害食品174一、无公害食品概述174二、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174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6四、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178第六节绿色食品178一、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178二、绿色食品的概念179三、绿色食品标准体系179四、绿色食品的标志180五、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程序181六、绿色食品的管理183第七节有机食品认证183一、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概念183二、世界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发展183三、我国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发展185四、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186五、认证标志与管理188六、有机食品发展中心189七、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异同189 参考文献190第八章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191第一节文献与标准文献检索191一、文献的定义和类型191二、文献检索193三、标准和标准文献194四、标准的分级、分类及其内容195第二节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196一、标准文献检索途径和方法196二、食品标准文献的检索196三、食品法律法规文献检索201参考文献203第九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应用分析204第一节食品与食品安全204第二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206第三节食品安全标准207第四节食品生产经营208第五节食品检验215第六节进口食品安全216第七节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217第八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218第九节法律责任219参考文献223·查看全部>>前言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食品产业的一件大事,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doc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doc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doc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与了解。

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指规范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

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原则是相通的。

食品安全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才能合法经营。

食品标签要求: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明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等必要的信息,以供消费者参考。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能超过允许的限量。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食品召回制度:在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召回,以防止对消费者的危害。

食品药品管理法食品药品管理法主要针对食品和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监管。

食品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持有合法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开展生产活动。

食品添加剂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得超量使用或使用未经批准的添加剂。

食品药品广告管理:食品和药品的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宣传或误导性内容。

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国家药监部门有权对食品和药品进行抽检,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食品药品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食品和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必须及时报告和处理食品药品不良事件,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食品标准食品标准是指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成分等方面制定的规范。

食品标准的执行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并且方便消费者选择和购买食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针对不同食品的质量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3版)(吴澎)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3版)(吴澎)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3版)(吴澎)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3版)(吴澎)第一章:引言1.1 目的1.2 背景介绍第二章:食品法律法规概述2.1 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分类和层级2.2 国际食品法律法规概述2.2.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2.2.2 世界卫生组织(WHO)2.2.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三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3.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3.2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要求 3.2.1 食品安全法3.2.2 食品安全标准3.2.4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四章:食品生产与加工法律法规4.1 食品生产与加工法律法规的分类4.2 食品生产与加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要求4.2.1 食品生产许可4.2.2 食品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4.2.3 食品生产流程管理第五章:食品标签与包装法律法规5.1 食品标签与包装法律法规的意义和作用5.2 食品标签与包装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要求5.2.1 食品标签要求5.2.2 食品包装要求5.2.3 食品广告法规第六章: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法律法规6.1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6.2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要求6.2.2 食品投诉与处罚6.2.3 食品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第七章:食品进口与出口法律法规7.1 食品进口与出口法律法规的背景和意义7.2 食品进口与出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要求 7.2.1 食品进口要求与手续7.2.2 食品出口要求与手续第八章:食品相关标准的制定与解读8.1 食品相关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8.2 食品相关标准的制定与解读的程序与规定第九章: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遵守与执行9.1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遵守的意义9.2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的方式与要求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10.2 未来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发展趋势展望附件:1. 食品安全法2. 食品安全标准3.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表4. 食品标签示例5. 食品包装示例6. 食品进口手续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食品安全法:指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制定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规。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食品法律,制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1.1.1 食品生产者责任食品生产者要确保生产的食品安全,包括合理选择原料、采取适当的加工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等。

1.1.2 食品经营者责任食品经营者要确保销售的食品安全,包括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食品符合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存储、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卫生与安全。

1.1.3 食品监测与风险评估食品监测是对食品安全进行定期、随机的检测,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1.1.4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流通环节可追溯。

1.1.5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是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包括发布食品召回通告、食品检查结果等。

1.2 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是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识、检测等方面的管理法律法规。

1.3 食品药品监管法规食品药品监管法规是涉及到药品的食品法规,包括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国家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进行规定的标准,包括食品质量、安全指标等。

1.5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食品企业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质量控制、内外部审核等。

二、食品安全法律名词注释2.1 食品生产者指食品生产、加工及包装企业,以及个人食品生产者。

2.2 食品经营者指食品批发、零售、餐饮等企业,以及个人食品经营者。

2.3 食品监测指对食品进行定期、随机的检测,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4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的能够追溯食品流通环节的体系,以便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追溯。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以下将从法律法规和标准两个层面介绍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制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力。

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旨在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以下是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其责任,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同时也加强了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依据,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规范和控制。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选购依据。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外,还有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操作规范。

二、食品标准的重要性除了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也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标准由国家、行业或地方编制,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质量标准是确保食品质量稳定和一致的依据,包括食品的成分、色泽、气味、味道、营养成分等指标。

这些标准通过检验和检测手段,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估,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确保食品不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依据,如农药残留标准、重金属限量标准、微生物指标标准等。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食品安全,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就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的食品安全基本法规。

该法规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规定了食品的安全标准、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规定,强制规定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农药、兽药的使用,对于食品的检测和检验也有规范。

该法规的落实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指在我国颁布的食品行业标准,是针对不同的食品制品制定的安全性标准。

在这些标准中,包括了食品成分、添加剂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规定,覆盖了绝大多数的食品产品。

该标准具有强制性,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于《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方案的具体解释,对于食品生产流通、营养强化、婴幼儿食品等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该法规的出台,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食品安全标准1.重金属限量标准重金属是指密度在5克/厘米以上、原子量在40以上的金属元素。

由于生产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会导致食品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影响人体健康。

我国针对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比如铅、汞、镉、铬等元素的含量限制。

2.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了色素、香精等。

针对食品添加剂,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含量限制和审批要求等。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添加剂的使用。

3.农药残留标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植物保护剂,在生产过程中会引入食品中。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规定了不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限制,确保了食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2024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2024

引言概述: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指国家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标准的规定。

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展开,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意义- 对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重要指导食品行业的发展- 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食品监管2.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标签和说明3. 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挑战与改进- 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食品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的提高- 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与完善二、食品法规的分类与解读1. 食品安全相关法规-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法规- 食品安全监测法规- 食品安全标准法规2. 食品质量相关法规- 食品质量检验法规- 食品标准法规- 食品质量追溯法规3. 食品流通相关法规- 食品流通许可法规- 食品进出口法规-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法规三、食品标准与制定过程1. 食品标准的重要性与作用- 统一食品质量标准-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促进食品技术创新2. 食品标准的制定过程- 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 公众意见征集与听证- 正式发布与实施3. 食品标准的管理与更新- 食品标准的管理机构- 食品标准的更新与修订- 食品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四、食品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1. 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与义务- 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责任人的设立与培养- 企业内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2. 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监管与处罚-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律职责- 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与处罚- 企业的法律救济与维权途径3. 企业的食品标准合规与认证- 食品标准的合规评估与整改- 食品标准认证的意义与程序- 食品标准认证的管理与维持五、食品法律法规的展望与建议1. 食品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产业链品质管控- 鼓励科技创新与标准化2. 食品法律法规的建议与改进- 规范食品标准制定程序- 完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增加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总结:综上所述,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撑与保障,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4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4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4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4 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管也日益严格。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法律法规,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我国主要的食品法律法规,包括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已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律法规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国家监督管理体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

它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2.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食品安全法》的细化和具体化规定,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该实施条例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食品安全追溯、食品监督抽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旨在规范食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些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标识标注规范、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具有强制性要求,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验,确保食品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4. 食品药品监管法《食品药品监管法》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的基本法律法规,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律法规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管的基本原则、监管措施和责任,旨在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有效和合法使用。

5.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办法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审核、核准、监督管理等程序,明确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和使用范围,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6.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而制定的,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该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追溯的范围、内容、标识和追溯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事项,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追溯和责任追究。

我国现有的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我国现有的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我国现有的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一、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卫生检疫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列17、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18、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19、兽药管理条列20、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二、法规在食品伙伴网上搜到食品法规1631项,地方食品法规6389项,进出境法规523项,以下是部分法规:(一) 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1987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7日)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4年8月23日)食盐专营办法(1996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6年12月2日)生猪屠宰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9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5月23日)(二)法规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2001年11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2002年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04年5月1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2005年3月30日)(三)部门规章(一)食品卫生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1986年11月14日)关于依法修定现行部门规章部分内容的通知(1996年5月29日)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1987年10月22日)食品卫生检验单位管理办法(1987年12月2日)混合消毒牛乳的卫生管理办法(1988年4月25日)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办法(1989年12月5日)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7月28日)新资源食品审批工作程序粮食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蜂蜜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蛋与蛋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茶叶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食糖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酒类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糖果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0日)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月26日)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7月27日)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年4月5日)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9日)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996年8月27日)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1997年3月15日)食品卫生监督程序(1997年3月15日)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年1月16日)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4月8日)(二)食品质量与安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3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1999年5月11日)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年12月24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1月5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3年7月18日)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7月24日)……三、标准1、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搜索到与食品相关的标准1583项2、上食品伙伴网就有食品标准版块,其囊括了很多标准:国家标准10117项、进出口行业标准2136项、农业标准2242项、水产标准487项、商业标准442项、轻工标准936项、地方标准3768项、卫生标准322项、化工标准1052项、医药标准635项、烟草标准359项、其它国内标准2064项3、上食品标准网也能搜索到一些标准根据2008年的数据,截止2008年1月,我国发布的食品国家标准有1035项,行业标准1089项,其中食品加工产品标准509项、食品工业基础标准及相关标准116项、食品检验方法标准1060项、食品及加工产品卫生标准164项、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54项、食品添加剂标准221项,另外还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标准578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行政执法监督
❖ 是指有权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 法对食品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活动 是否合法、合理竞选监督的法律制度。
请问工商部门执法是否合理合法?
❖ 2009-06-04,呼和浩特市民魏先生在一家超市花3元钱 买了3包北京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板栗饼。回家后, 他发现该饼已经过了保质期,于是拨打了工商部门举报 电话。受理投诉后,该地工商执法人员经现场调查取证, 确认消费者申诉情况属实,所购板栗饼已经过期。执法 人员当场责令经营者将过期食品下架,并且依照《食品 安全法》第96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 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 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 倍的赔偿金的相关规定,责令超市退还魏先生的购货款 并且支付10倍赔偿金
内从事行政执法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 内容要件: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合理。 ❖ 程序要件:实施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期
限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v 3、行政执法主体:
食品行政执法主体是 指依法享有国家食品 行政执法权力,以自 己的名义实施食品行 政执法活动并承担由 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的 组织。
② 食品法律法规的空间效力
(3)食品法律法规对人的效力
❖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一律适用我国食 品法律法规。
❖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也都适 合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以外,原则上使用我 国法律法规。
❖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外,如果侵 害了我国国家或公民的权益,或者与我国 公民、法人发生食品法律关系,也可以适
37
十、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
❖ 1、食品行政执法概念
❖ 指国家食品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食品管理事项予 以处置,从而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活动。
2、食品行政执法的有效条件
❖ 食品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 资格要件:做出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符合法定的条件。 ❖ 职权要件: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
• 指由最高权利机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的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
① 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食品法律。 ② 基本法以外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七、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
❖ 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食品 法律法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
① 食品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
药缺乏任何的标准约束,给食品安全埋下不小隐患。
35
36
3、部分标准标龄过长,内容老化,适用度下降
• 据统计,存我国现有的近6000项食品及相关标准中,标龄在 5年 以上的占了一半以上,标龄在 10年以上的占了1/4,个别的标 准甚至已经超过20年未修订。
4、食品标准中尚缺乏真正的食品安全标准
• 2009年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同家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公布的。现行的标准还远无法涵盖所有 食品和有毒有害物质,这就势必造成监测范围小于实际存在的范 同。另外,现有的食品类标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数量多于强制 性标准,这样就使得我国食品安全执法难度大,有效执行率低, 尤其是县级以下市场和企业 ,很少执行标准,造成近年来种种食 品安全事故的屡禁不止。
课程意义
• 食品质量需要标准保证 • 食品安全需要法规保障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必修”。
第一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法的基本概念 我国立法体系 我国法律法规的体系和渊源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宪法
2. 食品法律
九、存在问题
1、食品标准数量不少,但总体水平偏低
• 与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有毒 物质限量等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指标方面,宽松得多。 比如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同家的标准相比较 , 一是这方面的标准数量少;
• 二是标准中涉及的农药种类少; • 三是列出的限量指标高;造成目前我国大量登记使用的农
课程内容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是研究与食品的生产、加 工、贮运和销售等全过程 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标准及市场准入的一门综 合性管理学科,它涉及食 品与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 的全过程,即“从农田到 餐桌”。
课程主要讲授内容
❖ 第一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 第二章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 第三章 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 ❖ 第四章 食品标准知识 ❖ 第五章 我国的食品标准 ❖ 第六章 国际食品标准 ❖ 第七章 食品生产市场的市场准入 ❖ 第八章 食品认证管理 ❖ 第九章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课程意义 吃什么
近年食品安全大事件
❖ 2005年 ❖ 2006年 ❖ 2008年 ❖ 2011年 ❖ 2011年 ❖ 2011年 ❖ 2011年 ❖ 2011年 ❖ 视频
苏丹红事件 多宝鱼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 大米镉超标事件 染色馒头 双汇瘦肉精事件 牛肉膏事件 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
❖ 该事件中,超市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八项之规定:生产经营超 保质期的食品。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应当予以以下处罚:没 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 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 的罚款;货值食品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10倍以下的 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超市销售食品属于食品流通,按《食品安 全法》分段监管规定的职责,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食品安全管理职权。 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该事件时还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 的规定,应当追究超市违法销售超过保质期限食品的法律责任。查明超市从 06-01起至违法行为发现之日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板栗饼的违法所得,并没收 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食品(板栗饼),根据超保质期的板栗饼的货值金额确 定罚款金额,至少罚款额度在2千元以上。而此事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 未完全依法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规定。南京[2]、郑州[3]等地也发 生多起食品10倍赔偿事件,处理方式相近,仅追究了商家的民事赔偿责任。 所举事例中,仅要求超市支付货值的10倍赔偿给消费者,超市的违法成本为 30元(3元10倍)。如严格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赔偿加上至少2千元的罚款, 违法成本至少为2030元(违法所得未计算在内)。两者相比,后者付出的违 法成本是前者的60多倍,大大超过其违法利润,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戒力 度会明显增强,也会有力促进其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