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形式逻辑》讲稿主讲:万林第⼀章绪论⼀、”逻辑”正名“逻辑”最早可追溯到希腊词(λσγοε逻各斯),后英译为logos、其复数形式是logic。

原为多义词∶⼀般的规律和原则;说明、解释、论证;理性、推理、抽象理论;尺度、关系、⽐率;价值等等。

古罗马的西塞罗正式使⽤“逻辑”⼀词表⽰包括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科学。

中国古代学者们将相同的科学称为“名辩之学”。

古印度学者,特别是佛学将其称为“因明学” 。

古希腊时期:亚⾥⼠多德,《⼯具论》,古典或传统的形式逻辑;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命题逻辑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经院逻辑学家们创⽴了推论的学说。

⽂艺复兴时期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发表了《逻辑或思维的艺术》⼀书,将古典的演绎逻辑体系化;17世纪开始,由于实验⾃然科学的兴起,归纳⽅法的研究被引⼊逻辑学:培根、惠威尔、穆勒,《新⼯具》、《逻辑体系》,建⽴了古典或传统的归纳逻辑;17世纪末,德莱布尼茨提出了逻辑数学化的思想,《论组合术》建⽴⼀种⽤符号表意的普遍语⾔及思维演算的设想,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

19⾄20世纪初,布尔代数的创⽴将设想变为现实,再经德摩根、弗雷格的努⼒,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成为⼀门独⽴的科学。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范畴的辩证逻辑体系;列宁,《哲学笔记》,确⽴了辩证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泽东《论持久战》,提供了辩证逻辑的⼜⼀范例。

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尔斯基形式语⾔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理论三个划时代的成果,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逻辑学发展进⼊黄⾦时代。

现代逻辑学已从单⼀学科逐步发展成为理论严密、分⽀众多、应⽤⼴泛的学科群,择其要者有数理逻辑、哲学逻辑、⾃然语⾔逻辑、概率逻辑、⼈⼯智能逻辑、量⼦逻辑、价值逻辑以及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1-《逻辑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真包含于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

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4.复合判断:是自身中包含着其他判断的判断,或者说,它是由简单判断和逻辑联项结合而成的判断。

5.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并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演绎推理。

二、填空题1.“p或者q”中,逻辑常项是p,变项是q。

2.根据逻辑方阵,O真,则A假,E可真可假,I可真可假。

3.“角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

”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是角,定义项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定义联项是是。

4.如果◇P假,则□P假,□¬P真,◇¬P真。

三、推理分析题(判断以下各题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所有作案者都是到过案发现场的,经查李明没有到过-1-案发现场,所以,李明不是作案者。

正确。

运用的是三段论的第二格。

所有P都是M,所有S都不是M,所以,S不是P。

2.如果地球有翅膀,那么地球会飞,地球没有翅膀,所以地球不会飞。

不正确。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所以我们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

不正确。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4.共产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他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他是共产党员。

不正确。

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5.有些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所以,有些作品不是非现实主义作品。

正确。

I判断的换质推理。

6.如果不认真复习,就不能考得好成绩,他没有考得好-2-。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a b(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总复习1

《逻辑学》总复习1

3、逻辑学的定义 思维的逻辑形式
(指概念、命题、推理之间的联结方式)
研普 究通 的逻 对辑 家
思维的逻辑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简单的逻辑方法
(限制、概括、定义、划分、探求因果联系)
第二章 概 念
1、概念及其特征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
逻辑 特征
内涵--回答“什么是”。(质) 外延--回答“有哪些”。(量)
O
四:AEIO四种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性:
全称命题的主项都周延 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肯定命题的谓项都不周延 否定命题的谓项都周延
S A P S+ E S I P+ P


S O P
五、直言命题的推理及种类
对当关系推理 命题变形推理
直接推理 直言命题推理
间接推理:三段论
第二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普通逻辑》总复习(一)
第一章 绪论
1、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
A、古中国:以墨家的《墨经》为代表。 B、古印度:最早的著作是乔答摩的《正理经》。 C、古希腊:以亚里斯多德的《工具论》为代表。
2、逻辑科学的分支:
形式逻辑: (普通逻辑、初等逻辑)
(现代形式逻辑、符号逻辑) 数理逻辑:
辩证逻辑:(高等逻辑)
结论:含有大项和小项而无中项的命题
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大前提)
中项 M 大项 P (小前提)
《狂人日记》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小项 S 中项 M
(结论) 所以,《狂人日记》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小项 S 大项 P
上述的三段论,它的结构可表示为: M P S S M P
注意: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 只包含三个不同的项。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逻辑学的含义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词项逻辑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逻辑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6、负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模态逻辑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第六章归纳逻辑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类比归纳推理3、穆勒“五法”第八章语用逻辑1、语境2、合作原则与准则3、隐涵与语用推理第十章论辩逻辑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2、论证的种类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第十一章基本规律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

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释义二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关于思维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古典形式自然语言分支辩证逻辑——现在形式符号语言三研究对象:抽象思维形式,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1.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人脑的作用有目的的对认识对象进行概括。

形象思维可感觉分类灵感思维借助于外物偶然概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论思维判断推理特点①概括性②间接性2.思维形式内容不同的命题与推理具有相同结构逻辑变项①概念变项②命题变项即可用自然语言,又可用符号语言(SAP)3.思维形式(思维准则)确定基本规律(同一、矛盾、排除)一致一般规律明确4.一般(简单)逻辑方法第二节逻辑性质作用一性质工具性二逻辑与语言,修辞的关系三作用➢有助于人们进行正确思维,避免逻辑错误,克服思维混乱➢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准确地表达,严密的论证思想➢揭露谬论,批驳诡辩第二章命题逻辑(上)第一节命题与推理概述一命题语句判断1.命题含义: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特点:①必须有判定②有真假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语句是命题的载体➢语句和命题不一一对应比较:①属于不同科学领域②并非所用的语句表达命题③同一个命题可用不同的语句表达④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命题(语境不同)3.命题与判断判断是被判断者断定了的命题二命题的分类性质命题(A、B)简单命题关系命题非模态命题联言命题复合命题选言命题条件命题模态命题负面题三推论及分类➢推理定义:以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模式前提➢结构结构推理形式➢推理的逻辑性是否正确推理形式是否正确符合推理规则4.推理种类演绎推理第一种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必然性推理第二种或然性推理第二节复合命题及推理一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主项:被判断的事物 S➢谓项:被判断事物的性质 P➢量项:全称特称单称➢连项:肯定(是)否定(否)二联言命题及推论(一)联言命题(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1.客观根据2.定义: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 3.逻辑形式并列性①自然语言表达:P 并且Q 转折性 虽然…但是 递进性 不仅…而且②符号语言:P ∧Q (合取)判断几种事物同时存在(p 、q 为联言命题) 4.逻辑特征(真值表)(二)联言命题的推理1.定义: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的推理 2.形式:①分解式 (P ∧Q)├ P(Q) 三 选言命题及推理 (一)选言命题 1.客观依据 2.定义及构成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可能中,至少一种存在情况的命题 构成:选言支:一般用P,Q,R,S 等来表示 相容性质(至少一种) 选言连结词不相容性质(有且仅有一种) 3.选言相容命题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的命题⑵.逻辑形式:P Q 或P,或Q P 或Q ∨(折取) P ∨Q 也许…也许 可能…可能 或许…或许 ⑶.逻辑特征4.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可能情况中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问题 ⑵.逻辑形式:要么P 要么Q 不是P 就是Q ∀不相容析取 宁可P 也不Q 与其Q 不如Q ⑶.逻辑特征(如上) ㈡相容推理支命题组合与联言命题相符合时真,否则为假1.相容选言推理⑴.定义⑵.规则: A肯定一个选言支,不能断定其它选言支B否定一个选言支,就要肯定其它选言支⑶.推理形式否定肯定式(P∨Q)∧⌝P)├Q(P∨Q)∧⌝Q)├P2.不相容选言命题(1).定义: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以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为准则(2).规则:A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所有选言支B否定其它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个选言支(3).形式:①肯定否定式 ((P∀Q)∧P)├⌝Q②否定肯定式 ((P∀Q)∧⌝P)├P(三).注意的问题⑴.选言支要相对独立(不相容,不交叉)⑵.否定肯定式((P∧Q∧R)∧⌝P)├(Q∧R)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㈠.假言命题1.客观根据2.定义及结构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外一事物存在的条件关系的命题②结构:支命题+逻辑连接词条件→前件P 结果→后件Q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外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②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P→Q“一旦,就”“假如,就”“有…,就有…”“要有…就…”“若…就会…”“不P,不Q”“没有P,没有Q”③逻辑特征4.必然而不充分条件①定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 P←Q除非P否则Q 仅当P才Q必然P才Q 不P不Q5.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⑴定义: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⑵形式: 当且仅当P才Q只需而且必须P才Q⑶逻辑特征⑷作用认识作用推理作用㈡假言命题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①定义②规则➢如果命题为真: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为真,肯定后件不肯定前件为真➢如果命题为真: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前件否定③推理形式➢肯定前件式((P→Q)∧P)├Q➢否定后件式((P→Q)∧⌝P)├⌝P2.必然条件推理形式①定义②规则:肯定后件则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则能否定后件③推理式 A 肯定前件式((P←Q)∧Q)├PB 否定前件式((P←Q)∧⌝Q)├⌝P四.负命题1.客观依据2.定义:对一个命题的否定,否定一个命题的复合命题3.逻辑形式:非P ⌝P 无、不、没等连接词4.真值表5.种类①⌝(P∧Q)↔(⌝P∨⌝Q) ②⌝(P∨Q)↔(⌝P∧⌝Q)③⌝(P∀Q)↔(P∧Q)∨(⌝P∧⌝Q)④⌝(P→Q)↔(P∧⌝Q) ⑤⌝(P←Q)↔(⌝P∧Q)五.其他复合命题推理㈠纯假言命题推理1.定义: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命题为前提,根据假言命题的特征进行推理过程2.特征:①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言命题②前提间具有逻辑关系(后一个假言命题是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接3.充分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4.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㈡.二难推理(P41)1.定义:以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具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推理逻辑特征进行推理的前提2.特征:前提上: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个选言支结论上:简单命题或选言命题3.形式①简单构成式:[﹙P→R﹚∧(Q→R﹚∧﹙P∨Q﹚]├ R特例:[﹙P→R﹚∧(⌝P→R﹚∧﹙P∨﹚⌝P]├ R②简单破环式: [﹙P→R﹚∧(P→S﹚∧﹙⌝R∨⌝S﹚]├⌝P③复杂构成式:[﹙P→R﹚∧(Q→S﹚∧﹙P∨Q﹚]├ (R∨S)④复杂破坏式:[﹙P→R﹚∧(Q→S﹚∧(⌝R∨⌝S]├(⌝P∨⌝Q)4.怎么样反驳错误的二难推理⑴.指出前提虚假➢假言前提虚假➢选言前提虚假⑵.指出二难推理的形式不正确⑶.再构二难推理反驳错误二难推理六.多重复合命题1.联言型2.选言型3.假言型第三章词项逻辑第一节:词项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在主谓式的语句中充当主谓项的语词主项:对象谓项:要判断的性质、特征2.词项、语词、概念词项更注重逻辑意味3.词项或概念的逻辑特征词项与概念具有抽象性词项与概念具有概括性内涵:描述概念反应质的特征外延:4.概念(词项)与语词的区别内容与形式内容概念语气形式一个语词表达不同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语词表达二. 词项的种类1. 根据外延的数量(P72) 单独词项、普遍词项2. 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P73) 3. 正词项,负词项三.词项间的外延关系(P74-P75)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P75-P76 1. 矛盾关系 2. 反对关系四. 词项的限制与概括 ㈠.逻辑依据和逻辑前提 1.前提 同一属种序列2.依据 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㈡.限制 P76(属词项 种词项) (属词项+内涵) 种词项 作用:㈢.词项的概括种词项 内涵 属词项 ㈣.注意问题1. 限制和概括必须在同一属种关系序列内 2. 限制都是有一定极限的3. 在多级限制和多级概括中要注意被限制和被概括前后的属种序列,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关系。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章节顺序:1.绪论2.概念3.命题4.复合命题5.逻辑规律6.演绎推理上7.演绎推理下8.归纳推理9.类比推理与溯因推理10.论证与谬误考试题型与重点一.填空:20分,10个二.选择题:20分,10个三.图表题:20分,2个(欧拉图,真值表)四.案例分析题:40分,2个重点内容:1.A、E、I、O命题推理2.命题的等值判断()3.概念限制、概括、分类(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与非集合)、关系(全同、包含、真包含、相交、全异)、欧拉图4.命题真值表、推理(性质命题A、E、I、O){换质,换位,换质位}、三段论推理七条原则、复合命题的推理(命题的等值判断,选言推理,联言推理)5归纳和演绎第一章绪论1.逻辑: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思维规律、特殊的理论、观点、逻辑学.2.什么叫逻辑学?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概念1.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质,含义)。

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量,范围)内涵是概念的质,外延是概念的量3概念的种类:(一)由概念的外延划分概念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外延的概念。

普遍概念:外延有多个分子的概念。

空概念:外延为空类的概念,外延在现实中不存在。

如:魔鬼集合概念:从整体反映对象的概念。

(同类对象构成的整体,才能称之为集合体)非集合概念:不是从整体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森林—树木丛书—书(二)由概念的内涵划分概念具体概念:反映特定事物的概念。

抽象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的概念。

如:动物——勇敢正概念:反映某属性存在于事物中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某属性不存在于事物中的概念。

如:正义的——非正义的相对概念:反映具有某种关系的事物的概念。

绝对概念:反映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

4.概念外延的关系(一)相容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同即完全重合的关系。

即所有a是b,而且所有b是a,那么,a与b就是全同的(或同一的)。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基本的逻辑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逻辑学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具性。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它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的必要工具。

第二,全人类性。

人类进行正确思维都必须运用共同的逻辑形式,遵守共同的逻辑规律。

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并揭示其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根据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把概念分成几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还可以分成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精确概念和模糊概念。

判断: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判断有两大特征,第一,判断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第二,对思维对象情况的反映有真有假。

命题的真、假,统称为命题的逻辑值,简称为命题的真值。

推理: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推理的基本结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提,一部分是结论。

推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前提和结论的思维进程的不同,可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回溯推理。

根据前提和结论是否具有蕴涵关系,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根据前提和结论是否包含复合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根据前提和结论是否含有模态词,可分为模态推理和非模态推理。

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A等值于A.,用符号表示为:A←→A。

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不矛盾律: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不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或并非“A并且非A”。

用符号表示为:(A∧ A)。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 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 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 “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 原意:思想. 言辞. 理性. 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 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 知觉. 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 命题(判断). 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 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 公式. 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 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 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 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 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 阶级性)2. 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 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 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 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 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古希腊著名学者. 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 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维的脉络,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逻辑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复习逻辑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句子,可以判断真假。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词(如“与”、“或”、“非”等)来构建复合命题,并通过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在复习命题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命题的定义、命题的真值、命题的复合等基本概念,掌握命题的分类和常见的命题形式。

2. 真值表:学会使用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掌握连接词的真值表和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推导方法。

3. 命题公式:了解命题公式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使用命题公式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谬误与推理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推理则是根据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逻辑学中,我们希望通过正确的推理来避免谬误,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复习谬误与推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谬误的分类:了解常见的谬误类型,如诉诸感情、虚假假设、歪曲论点等,学会辨别谬误的特征和错误之处。

2. 推理的形式:学习不同的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推理规则:掌握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等,学会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命题演算是一种基于命题的逻辑系统,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谓词逻辑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它不仅考虑命题的真假,还考虑命题中的对象和属性。

在复习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演算:学习命题演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了解命题演算的语言和推理方法。

2. 谓词逻辑:了解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语言,学会使用谓词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

3. 形式化推理:学习如何将自然语言中的论证转化为形式化的推理过程,掌握形式化推理的方法和技巧。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和名词解释1.逻辑学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说。

推理小说形式及其有效性的认定就是其核心内容。

2.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内容的存在和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

3.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概念的定义概念就是思维的抽象化,就是充分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和外延念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也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类。

确定一对象是否属于某概念的外延,标准是否有该概念的内涵。

6.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具备属于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有协变关系:内涵较太少的概念外延很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

7.概念的种类1)根据一个概念外延的大小,即指称的对象的数量不同,划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空概念。

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

语言中的专名、摹状词、抒发一个事物类的词项都就是单独词项。

比如说,长江。

普通概念,就是其外延有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比如,河流。

普通概念一般用普通名词等来表示,但在特定的语境下,专有名词也可以表示普通概念。

比如,千万个雷锋在行动。

空概念,外延为觑的概念。

空词项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有的词项。

例如神。

2)根据概念所指表示的对象与否具备某种属性,分割为也已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对象具备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对象类而言,这称为论域。

3)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实体称为实体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属性称为属性概念4)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充分反映集合体的概念称作子集概念;充分反映类的概念称作非子集概念。

具体分析语境。

8)推理的有关概念推理小说就是由若干命题得出结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同为真,异为假
Yi 整理
复合命题基本推理
等值推理
蕴涵推理
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 理 否定肯定式 或者p,或者q 非p(非q) 所以q(p) 充分条件 假言直言推理
假言推理
分解式
p, q 所以,p并且q
不相容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必要条件 否定后件式
充要条件

非p(非q)
所以q(p) 组合式 p并且q 所以p(q) 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p( q) 所以非q(非p)
7.
推理的种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一般到特殊 特殊到一般 必然性 或然性 前提断定的范围超出结论断定范围 前提断定的范围小于结论断定范围
Yi 整理
8.
演绎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它与前提或结论本身的真假是无关的:只要保证假定前提真,结论就一定真,则该推理有效,至于前提如果为假,则结论的真 假就无法保证了。演绎推理的可靠性则不仅要求推理形式有效,而且要求推理的前提本身事实上必须真,相应地也要求结论一定真。
词项
按词项外延元素的总数
单独词项 普遍词项 集合词项
按词项外延中元素的性质
非集合词项
Yi 整理
4.
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欧拉图)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S=P (S 包含于 P 但 S 与 P 又不相等,又称为种属关系) (S 包含 P 但 S 与 P 又不相等,又称为属种关系) S∩P≠∅S-P≠∅P-S≠∅(S 与 P 有公共元素,但两者不相互包含) S∩P=∅
9.
联言命题:反映几种事物情况都为真的命题。p 并且 q 即 p∧q
10. 假言命题(条件命题) :反映某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表现条件的支命题叫做前件,表示结果的支命题叫做后件。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如果 p,那么 q 只有 p,才能 q P 当且仅当 q p→q p←q p↔q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资料

练习一1.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_____________。

2.概念的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概念的概括与限制是在______概念和________概念之间进行的两种逻辑方法。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具有高度纪律性的军队"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反映了事物的集合体的概念,是__________概念。

5.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看,"民法"与"经济法"是_____________关系。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8.作为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法律"的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为划分,"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

"的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10.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性质判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12.性质判断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3.在性质判断中,主、谓项周延的是_________判断;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

14.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________,SOP_________,SIP____________。

15.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____________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

16."有的法官是党员"这一判断的种类是____________,其逻辑形式是_ ________。

17."有些刑事被告人是有罪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_,逻辑变项是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题型一、填空题(约10分)二、名词解释(或定义题)(约10分)三、简答题(约10分)四、分析题(约50分)(要根据题目要求从概念、推理、基本规律等角度对某句话或某段话进行分析。

)五、证明题(约10分)六、推理运用题(约10分)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见自测题)第二章概念1、明确概念的定义2、明确概念和语词的关系3、熟练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4、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仅内招生掌握)5、会识别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用欧拉图解表示6、熟练掌握实质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7、会分析概念表述方面出现错误(1)属种关系概念并列使用(2)交叉关系概念并列使用(3)定义错误(4)划分错误(5)误用集合概念(仅内招生掌握)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推理1、了解判断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掌握推理的定义和分类3、熟练掌握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4、熟练掌握直言判断项的周延性(仅内招生掌握)5、掌握换质法的公式(4个)6、熟练掌握换位法的规则和公式(3个)第四章复合判断及其推理1、掌握以下几个概念(1)联言判断和联言推理(2)选言判断和选言推理(3)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4)充分条件(5)必要条件(6)充要条件2、熟练掌握6个真值表3、熟练掌握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公式和规则(3个公式)4、熟练掌握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公式和规则(4个公式)5、掌握二难推理的特征和破斥方法(仅内招生掌握)第五章语用逻辑初步1、能指出一个话语的预设和话涵2、能给出一个问句的回避和回绝3、掌握预设的种类(仅内招生掌握)4、熟练掌握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5、熟练掌握话涵的产生机制6、掌握话涵的运用第六章基本规律1、熟练掌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会识别和分析违反三条规律的逻辑错误第七章论证1、掌握论证(论辩)的规则2、熟练掌握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证法: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的虚假来确定原论题的真实性。

证明:p思路:假定p不成立,即¬p¬p q ( q为明显的错误)¬q¬¬p( 即p)根据排中律,¬ p为假,则p不能为假,即p为真归谬法:通过确定被反驳论题的荒谬性来反驳对方。

反驳:p(即证明p为假)思路:假定p为真p q (q为荒谬结果,或是假判断,或自相矛盾)¬q¬p¬p为真,根据矛盾律,所以p为假逻辑学自测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思维可以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形式。

2逻辑科学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世界三个不同的地方发源了,这三个地方是:古代中国、古希腊、古代印度。

3形式逻辑的基础是由亚里士多德奠定的,“逻辑”词最初由西塞罗开始使用,首先把传统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的人是康德。

4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抽象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逻辑方法。

5(选择填空)在中国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的人是严复。

A.李之藻B.章士钊C.严复D.孙中山二、名词解释:1 思维思维是人脑在实践的基础上将反映对象的感性材料改造制作成理性认识的精神形式,并通过语言或形象表现的过程。

2 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3 逻辑规律是保证逻辑形式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法则,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三、问答题: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见作业四、识别题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2、如果p,那么q :“如果,那么”是常项,p、q是变项。

3、((p←q)∧﹁p))→﹁q :←∧﹁→是常项,p、q是变项。

第二章概念一、填空题1、概念和语词有密切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的不同,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特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5、根据概念的外延有无重合之处,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有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也可以叫全异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二、定义下列概念,并标明定义的结构p77A.概念概念是最基本的、能反映具有确定属性的对象的思维形式。

结构:Ds就是DpB.集合概念(内招生做)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C.定义定义就是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核心内涵或明确某个语词表达什么概念的逻辑方法。

D.划分p79 划分就是把词项外延分为若干小类以明确词项外延的逻辑方法。

三、选择题(注意:答案可能不止一个)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3、下列两个概念之间为真包含关系的是_______。

A.概念、语词B.概念、单独概念C.城市、重庆市D.上级、下级E.四川省、成都市F.联合国、美国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书是知识的海洋”中的“书籍”和“书”______。

(内招生做)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5、“森林是茂密的”和“森林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新炭林和特殊用途林”中的两个“森林”________。

(内招生做)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四、分析题(试从概念角度分析下列表述中的逻辑错误)1、一个青年……物欲的恶性膨胀仍与日俱增,终于,他于今年5月25日凌晨40分伸出了一双脏手。

“凌晨”概念不明确。

2、在我国现代散文的灿烂星空中,独树一帜的“冰心体”散文,是一颗美丽而明亮的星座。

(内招生做)误用集合概念。

“星座”为集合概念,不能用表示个体的量词“颗”来修饰。

3、植物的生长,都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

将全异关系概念“水分”与“肥料”当作为属种关系概念。

4、这些商品除了正常的渠道外,有不少是商店千方百计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

误把交叉关系概念“正常的渠道”和“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当作为全异关系概念。

5、行凶、盗窃和用刀子捅人的事件,过去在这个城市经常发生。

误将属种关系概念“行凶”和“用刀子捅人”并列使用。

6、广大医务人员不管是中、青年,还是老年医师、护士或后勤人员都踊跃捐款。

误将交叉关系概念“中青年”和“护士、后勤人员”并列使用。

五、运用题(请运用有关概念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报副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封建官场中,文臣武将及其眷属,举凡冠、服、履、带、髻、饰的质量、颜色,以及上面绣什么飞禽走兽、植物、花卉都有严格的规定,僭用了是要犯王法的,这种乌纱帽、怪服装,今天的人只能在博物馆或传统戏剧舞台上看得见。

”请问:这段话有什么逻辑错误?这段话有三个错误:(1)“髻”概念不明确,“髻”的内涵是: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不能绣什么飞禽走兽。

(2)“植物”与“花卉”属种关系并列使用。

“花卉”是花草的总称,真包含于“植物”。

(3)误将“履、带、髻、饰”等概念作为“乌纱帽、怪服装”的种概念。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有所断定,或真或假。

2、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3、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简单判断。

4、直言判断(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组成。

5、根据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当O为真时,则A为假,E为不定,I为不定。

6、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7、根据前提与结论是否有必然联系,推理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8、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二、单项选择题1、“占本季度发案率1%的大案要案地点都是在某平房小区一带”,这是一个:____。

1)A判断2)E判断3)I判断4)O判断2、主、谓项相同,联项相同,量项不相同的两个判断之间为________关系。

1)上反对2)下反对3)差等4)矛盾3、推理的有效性是指________。

1)前提真实2)结论真实3)形式正确4)内容正确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判断的逻辑结构具有民族性。

(N )2、判断都有要用语句表述,语句都用来表达判断。

(N )3、单称肯定判断反映了类的包含于关系。

(Y )4、特称否定判断反映了类的相容关系。

(N )四、名词解释1、判断判断就是由概念组成的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

2、直言判断直言判断是断定两个概念具有相容或不相容关系的判断,它是简单判断的一种。

(简单判断就是本身不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3、周延性周延性就是直言命题中主项、谓项外延被断定的情况。

4、周延如果一个直言命题对主、谓项的全部外延作出了断定,该命题主、谓项就是周延的。

5、不周延如果一个直言命题没有对主、谓项的全部外延作出断定,该命题的主、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6、换质法换质法就是通过改变前提命题的质,即把肯定变为否定,把否定变为肯定,从而得到一个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7、换位法换位法就是通过调换前提命题主、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到一个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8、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五、分析题(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如正确,请写出公式;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判断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所以所有的等角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不正确。

由SAP换位成PAS,P(“等角三角形”)在原判断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3、因为所有同学是成绩优良的,所以有同学不是成绩优良的。

不正确。

SAP 和SOP是矛盾关系,不能由前者推出后者。

4、并非所有的同学都不爱好音乐,所以并非有的同学不爱好音乐。

不正确。

根据对当关系,不能由SEP假推出SOP假。

5、所有的金子都闪光,所以有的非金子不闪光。

正确。

令S代表“金子”,P代表“闪光”。

该推理的公式为(因电脑符号限制,用“——”用“非”代替):SAP→SE非P→非PES→非PA非S→非SI非P→非SOP6、外语翻译都要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不懂外语。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其大项“懂外语”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所以,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扩张(大项扩大)”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