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发言提纲汇总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 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 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 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 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 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 发展的潮流,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学发展观内容解析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附: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 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 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 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 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 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 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 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 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 力量。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我所理解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根据定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当然现在这些问题对我来说觉得还很永远,认为哪些是国家的事,我们不能改变任何东西,如果是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他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整个国家的全貌,看的就是人民的素质。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接下来我将根据老师前一节课所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来淡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促进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
我就主要从统筹城乡发展来分析一下,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一些情况比较熟悉,我很深的感触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很大,农村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比较大的问题,但是至今也没解决好,这其中原因很多,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太大的比重,要实现一个质的变化,还必须要有量作为过程,没有两变就没有质变。
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但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城乡问题也提出过很多方案,提出了“三农”问题,开始对农村加以重视,给与了农村一些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比如进行粮食的改革,进行税费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产业转变,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等等,这些是给农民带来了一些优惠,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更加深入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的发展。
在我省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项工作。
嘉兴是我省开展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嘉兴市在进行大量调研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障碍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设任务和目标。
“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六大内容之一,并编制了专项规划,提出了围绕全面开展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着力开展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林业生态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业生态建设、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1嘉兴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1有利条件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嘉兴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发展相对均衡。
所辖县(市、区)均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各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为接近;城乡联系日趋紧密,城市化水平达到42.8%,初步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中心、县(市)域中心城市(镇)为骨干、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支撑的市域城镇网络体系,布局日趋合理,对人口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很快,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初步形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实施,邮电、通讯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用电同网同价等等;实施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区位优势已渐成经济地理优势;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改革、户籍改革政策出台、农民进城“门槛”已基本削平;城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初中升高中比例、初中和小学校均规模等主要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及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4)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毛概总结 (3)
名词解释1.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2.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4.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5.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发张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6.解放思想:是指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指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中解放出来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0.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要在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三个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科学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帮助人民;“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理论————————————————————————————————作者:————————————————————————————————日期: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形势与政策试卷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3、欧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4、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5、领海基线:领海基线为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
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
中国海岸线曲折,确定领海基线有一定难度,目前大部分领海基线尚未划定。
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
中国有关部门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
二、简答题1、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它作为指导人类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亘古至今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
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它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从历史看,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认识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改变。
主要包括:1.人与自然的关系亘古有之,与今不绝。
自从人类从自然母体中分离出来,本来一体的自然界就开始了分化、分裂,人既是自然界及其发展的产物,又是作为自然界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从而也就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人们的思想内容而世代传承。
人类早期社会,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科学技术极不发达,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耕自给,温饱为足,还没有意识到有什么进步和发展的问题。
人对发展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生存的层面上。
因此,这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观。
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的束缚时,一个充满理智或理性,有着灵性或神性的自然界开始在人的敏锐的直觉中形成。
人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能怀着恐惧和敬畏的情感对自然顶礼膜拜,自然界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着。
崇拜自然, 依赖自然, 顺应自然, 以自然为中心成为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特征。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技术文明时代以后,人类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较大发展,人与自然的原始协调开始被打破。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开始放弃过去那种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类的主宰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人是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和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或应当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手段对自然进行的试探性实践活动,不仅没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反而满足了人们意想不到的需求,从而强化和坚定了人们向自然进军的决心。
创新永无止境,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创新永无止境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点体会科学发展观指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适应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适应于指导我国企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最高境界。
而创新又是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手段。
我们安徽恒春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十年的创业过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的指导作用。
企业发展与科学发展、企业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
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新永无止境”的理念。
下面结合我单位实际谈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以及“创新永无止境”的认识。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左倾泛滥,经济崩溃;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也是这样,观念守旧,则保守落后,观念开放则改革创新。
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联系安徽恒春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自身的发展经历,从实际出发学习思考。
我们认为观念革命至关重要,理念的创新与实践更是重中之重。
一、企业家要有大境界1、关爱员工。
“一家企业要成功,关键是一定要爱护你的员工,并帮助他们,否则他们就不会帮助你的企业。
对待你的职工一定要诚实,要有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一定把你的心拿出来给他们看,要心心相印,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跟你走。
”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认识,但很多企业家想得到却做不出,一味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再忠诚。
实际上企业家对员工不忠诚就别想员工对你忠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要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作为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企业主,回报社会,关爱员工也是合情合理的。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1、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
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相关资料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中国在xx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从xx世纪xx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吸收人类发展的有益成果,着力丰富发展内涵,创新xx发展思路,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把X的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xx,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手段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要坚定不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理念,打造xx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施“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造xx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条件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走xx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经济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关材料2:坚持以人为本。
1.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从对事物的依赖转变为自由人的交往,这是通过扬弃自由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对立来实现的。
在共产主义中,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大众化,劳动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校园 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校园
行政支部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发展 、 学校管理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实现全面 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 保证和智力支持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一支高水平特色教师队伍 突出学校的特色管理
三、科学发展观与学生发展 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 走向 “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要用科 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 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与教师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 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本。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但首先 要以教师为本,尊重信任教师, 要以教师为本,尊重信任教师,让管 理充满人性。 理充满人性。
Hale Waihona Puke 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教师头脑 以科学发展关为指导,促进教师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关为指导 促进教师健康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学习身边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和学习身边的 典型,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典型 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 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科学 发展观, 发展观,就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 战略地位, 发展。与此同时, 发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 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实 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关键时刻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抓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观,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安全知识题库3
1、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哪项机制(A)。
A压力机制B激励机制C构建竞争机制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下哪条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B)。
A建立自我管理机制B鼓励员工为主C建立集体观3、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源载体)或危险物质属于(B)。
A.第一类危险源B.第二类危险源C.不可控危险因素4、化学品的用户在接受使用化学品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了解和掌握化学品的(B)A.特殊性B.危险性C.安全性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的是哪类事故(B)。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6、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相应配套(B)。
A.变更管理B.应急预案C.安全工程师7、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A)有期徒刑A.五年以下B.三年以上C.二年以下8、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C)。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B.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C.以上都是9、安排未经(D)的员工上岗作业或无证操作属于安全生产特别严重违章行为。
A.培训B.考核C.实习D.培训考核合格10、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B.车间级C.专门D.公司级11、采用通风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发气体及可燃粉尘的体积分数的措施属于(C)。
A.控制助燃物B.控制着火源C.控制可燃物12、风险消减措施可(C)。
A.增加费用B.利润下降C.预防控制事故并降低事故的影响13、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B)。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
一.科学发展观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1、结合实际,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2、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3、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切实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的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必备的领导素质来提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医生面试试题:题目及答案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医⽣⾯试试题:题⽬及答案》,希望⼤家喜欢!医学⽣⾯试,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相应的国家政;医学专业知识要掌握常见疾病,危重病抢救⽤药⽅法,;⼀、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定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中提出的“坚持以;2、科学发展观的第⼀要义: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以⼈为本;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协调、可持续;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法: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以医学⽣⾯试,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相应的国家政策,法规,以及与医⽣⼯作相关的问题也常常出现,应该从这些⽅⾯全⾯掌握。
医学专业知识要掌握常见疾病,危重病抢救⽤药⽅法,急救相关知识。
⼀、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定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中提出的“坚持以⼈为本,树⽴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全⾯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与⾃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和发展的⼀种⽅法论。
2、科学发展观的第⼀要义: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以⼈为本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协调、可持续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法: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以⼈为本的发展观;全⾯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
7、为什么“以⼈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①以⼈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项基本原则。
②以⼈为本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集中体现。
③以⼈为本全⾯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系列基本问题。
8、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9、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法论⼆、医改1、颁布时间:2008-10-142、医改全称:《关于深化医药卫⽣体制改⾰的意见》3、医改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享有基本医疗卫⽣服务的⽬标,着⼒解决⼈民群众最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
“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
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