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情境、材料、问题、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在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各显其能,减轻教师讲课的负荷,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究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探索和实践。
1、营造宽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是营造一个宽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放松、高效的环境中逐步自主学习,逐步发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好学、好问、好思考、好行动等思想和行动进行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以此打破学生对严谨传统教学的依赖,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
2、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究和实践,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在教学中的指令和实施,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3、注重学习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探究式教学法中的学习问题需要表达开放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的问题和任务,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认识、理解、发现、归纳和演绎数学知识和思想。
4、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以引导方式来教学的,他不是Issue官方网站本文作者,也不是借助讲义来讲解课程内容的。
他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5、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团队合作是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浅议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 议 小 学 数 学 探 究 式 课 堂 教 学模 式 的 构 建
李 刚 ( 淮安市楚州区马甸镇 中心小 学,江苏
[ 摘
பைடு நூலகம்
淮安
2 34 ) 2 22
要】小学数 学探 究式课堂教学强调重视 学生在学 习、生活 、实践的基础上 ,在教 师的引导下 ,经历主动参与 , 自主探
究,来获取数 学知识 ,积 累教 学素养,运 用学到数 学知识和 能力解决实际 问题 的学 习过程 。以此提 高学生学 习主动性 、主体性和 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效地优化 学生 学习方式,提 高学 习效率。
俗 话 说 : “ 的 开 头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 教 师 一 堂 课 的 开 素 材 ,丰 富学 生 的 数学 素养 。 好 头情 境 的创 设 就 像 一 块 无 形 的 “ 铁 ” ,虽 然 只 有 短 短 的 几 分 磁 五 、开展 自我小结 ,归纳探究方法 首先是师生根据教学 目标和合作探究的情况 ,教师作 简要 钟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打动学生 的求知心灵 。而明确 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活动指明 归纳 ,概括启发要点 ,理清什么概念 ,掌握什么方法 ,注 意什
一
、
不可 “ 一刀切”。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沟 外 资料 ,也 可以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 。如现行 的数学教材 中每 通与合作 ,发展对社会 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及 获取亲 自参与探 个 单 元 后 面 的实 践 活 动课 要 教 师 充 分 利 用 、开 发 。把 数 学 实 践 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养成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 ,激活 活动 内容延伸到课外 、延 伸到学生的生活 中,让数学与学生生 活紧密结合起来 ,从 而拓展学 生的数学视野 ,丰富数学教学的 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作为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提高自主能动性。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
其核心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其关键是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即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下面,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一谈具体操作程序。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
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
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挥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例如,教学“年、日、日”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
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又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是这样用故事引入教学的,从前,屋后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屋后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依此重复去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循环小数。
二、解疑导拨,独立探究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效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深入剖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探究式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
2. 分析探究式教学在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影响。
3. 探讨探究式教学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探讨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4. 分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性,探讨如何有效推动探究式教学的普及和应用,促进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分析,旨在为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更有效的教育路径和方法。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浅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浅谈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规律。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呢?本人就此谈些个人的观点。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发展探究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用教具展示,学生看,这对学生来说,思维和探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没有主动参与探究的机会。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与动手操作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有效途径之一。
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属于感性思维,对具体形象的认知比较感兴趣,而数学学习比较抽象,有很强的逻辑性,一味地进行记忆会让学生感到困难。
因此,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形和数的关系,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在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中发展智力,手脑并用,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多发言表达,落实探究结果思维是事物在大脑的抽象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通过语言和行为来实现的。
学生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呈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将学习的感性、观察、发现和自己的情感体验等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建立自己的逻辑思路。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学生探究理解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
只有探究深入,理解深刻,才能表达准确无误。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发言。
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的积极性缺乏,更提不上探究思考了。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独立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探索知识的真谛。
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和情境出发,逐步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的数学规律和定理,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1. 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如果小明买了3瓶可乐,每瓶可乐是3元,那么他一共要付多少钱?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寻找解决方法在引发学生兴趣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列竖式、用算杠法来计算出小明需要付多少钱。
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对数学问题的直观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求知欲。
3. 探索知识的真谛在寻找解决方法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真谛。
对于列竖式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提问:列竖式的计算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这个规则是正确的?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形成牢固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启发他人的思维,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1. 整合教学资源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学实验器材等,以及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浅议小学”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

着又问 :如果 这是个橡皮泥 圆柱 呢 , “ 体积又该怎么算呢?” 学生
一
时呆住 了——橡皮泥不好 倒呀 !怎么 办?一会儿 , 有学 生提 出: 橡皮泥虽然不好倒 , 但是 可以捏 !把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
体, 体积就可 以求 了! 时老师 又问 :如果是 圆柱体铁块 呢?同 此 “ 学们能求出它的体 积吗?” 铁块既不能倒 也不能捏 , 怎么办?经 过思考 , 学生认 为 , 有 可以把铁 块浸在 长方体 ( 或正 方体 ) 器 容 的水 中, 算升高的那个长方体 的水的体积来 解决 。正 当学生 计 为解决一个个 问题 而高兴时 , 老师 又问 ,假 如是教学楼 大厅 中 “
教学 中要 有 目的、 计划地组 织学生参 与具 有生活实际背 有 景 的教学实践活动 , 通过运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 决一些简单 的 实 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 到数 学知识和生 活实际的密切联 系 , 这 既能巩 固所学 的数学知识 , 又能开 阔学生 的数 学视野 , 深化数
学知识 。
二、 要给学 生留有 自主探 索的时间和 空间 探究式学 习过 程是 情感活动 的过程 , 它强调 的是通 过学生 自主参 与探究 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 验 ,因此在教 学过程 中 , 教 师要 给学 生留有动脑思考 、 动手操作 、 动笔尝试 、 口表达 的时 动 间和空 间, 使学 生有较 多的独立 获取知识 的机会 , 做到 学生能 独 立思考 的 , 师不提示 ; 教 学生能独 立操作 的 , 师不 替代 ; 教 学 生能独立解决 的, 教师不示 范。让学生 自己提出问题 , 互相研究
似科 学研究 的方式去 获取知识 、 应用 知识 、 决 问题 的学 习方 解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而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考方法和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很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通过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总结经验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来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等。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第六册 《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 的除法 》教学片段。 师 :印 ÷ ?大 家讨论 讨论 。 2=
生 :等 于 3 。 0
师 :6 6 2: 0 ÷ ?大 家再 讨论 讨论 。
生 :等 于3 3 0。
吗?
数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 ;设计一些适 当的方法 ,用来监测 学 生们 在 完 成 探 究 活 动 的过 程 中在 知 识 、理 解 和 种 种 能力 上 的 进
2 探 究 式分 数 各 部 分 的名 称 是人 为规 定 的 ,老 师 直 接告 诉 学 和认 知 策略 告诉 学 生 ,取而 代之 ,由教 师创 造一 种 智力 活 动和社 会 生 就 行 了 。上 述 案 例 中 ,教 师 让 学 生 花 了 近 十 分 钟 的 时 间 “ 探 交往的环境 ,让学生通过 自主探索 ,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活动 究”分数各 部分 的名称 ,还提示孩子们想想 自己的三 口之家 ,搞 的学科内容要素和相关 的认知策略。 得 学 生 云里 雾 里 ,乱 猜 一 通 ,难 道 这 样 就是 探 究 学 习 ?在 这 非 关 探 究式 课 堂教 学特 别 重视 开发 学 生 的智力 ,发展 学 生 的创造 性 键 性 的 环节 ,随 意 探 究 ,任 意 浪 费 时 间 ,这就 必 然 导致 在 理 解 和 思 维 ,培 养 自学 能力 ,力 图通过 自我探 究引 导学 生 学会 学 习和掌 握 探 究分 数 的意 义 时 间 相对 不 足 ,必 然 导致 本 节 课 的 教学 目标 难 以 科学方法 ,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 落 实和 完成 。
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一、前言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本文将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和合作能力,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三、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1.建立情境引导学习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举例、故事等方式,构建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提问学生购物中的算术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培养问题意识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他们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学面积时,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法。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侧重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和讨论思路。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设计一个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4.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总结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思考和总结,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归纳能力。
四、探究式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着抽象概念和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的引入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讨论问题、分享思考,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提出疑问、思考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探究式教学法概述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探索新知识,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和理解的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建立起知识结构,增强记忆和理解。
2. 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协调,增强彼此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增加新知识和思维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 独立思考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能应对日后的挑战。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测肉眼无法直接读出的毫米尺上的读数,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思考,探索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同时让学生通过刻画模型、模拟实验、找规律等方式,自主发现ON,境线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学生的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算周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以此为样板,让其他小组去计算并分享答案,展开讨论,探究正确的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一、教学背景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而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模式。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加减法。
整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学生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探索整数加减法的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引入整数加减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整数加减法解决这个问题。
示例:小明有10支铅笔,他借给小红3支,借给小刚7支,这时他手中还剩下几支铅笔?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整数加减法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示例:对于一个整数a,求-a的相反数是什么数?两个数相加等于0,这两个数互称为什么?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由探究整数加减法的规律,可以让他们通过游戏、实验等形式来观察和总结。
示例:小明手中有10支铅笔,借出3支后还有7支,借出7支后没有了,那么-3和-7分别是多少?4.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探究成果,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5. 总结归纳老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整数加减法的规律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6. 实践运用老师布置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整数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摘要】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升。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推广探究式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重要性、定义、特点、实践、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参与度、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丰富认知,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探究和发现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可以引入小学生喜欢的玩具积木,让学生自主组合出不同的几何形状,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几何形状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二、引导问题探究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引导问题探究。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在学习数的性质时,可以提问:“两个奇数之和是偶数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实践和验证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问题探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的性质,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探讨。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思路和解题步骤,互相帮助和鼓励。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共同探究问题,提高互动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采用游戏、故事、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配比食材制作蛋糕,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持续跟踪和评估在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思路,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持续跟踪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及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形式活泼多样。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教学形式不再单一,而是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体验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三、问题导向。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研究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五、灵活性和创造性。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通过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习惯。
六、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探究式教学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传统的直接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恶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而探究式教学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其教学模式,从而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及教学模式,从而揭示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案例和教学模式,为未来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探究式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旨在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果,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探究式教学的相关概念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建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提供资源和支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探究式教学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教学案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深入探讨加减法和几何形状探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发现适用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启示和未来展望的探讨,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2. 正文2.1 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2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问题:1. 公式化教学过强: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应该是以问题或现象为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的过程,但是由于公式的出现,探究的过程被打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套公式,而不是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2. 师生角色不明确: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带领学生思考,但是现实中,许多教师依然处于传统的“讲授者”角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没有主动性和自信心,而只是执行教师的命令。
3. 组织形式与学科内容不匹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许多探究式教学都是基于小组活动的。
但是,有些时候小组活动不能很好地匹配数学内容,导致学生往往没有学到实际的数学知识。
措施:1. 在探究式教学中,应该把课程设计成贯穿始终的,而不是只是点缀一些公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然地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过程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真实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知识,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乐趣。
3.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组活动设计得更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应该关注小组领导者的选择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更好地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和发现。
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数学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在新课程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就成了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
以探究式学习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
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探究式学习体现的基本特征所谓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的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
学生要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方法,交流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果。
探究式学习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1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是要学生去探究问题,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
即使是一个已知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来加深理解。
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问题可以是学科性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课程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可以是思辨的,也可以是操作类的。
1.2生活性。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
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积极地探索和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课堂数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主要通过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解疑导拨、独立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五个步骤来完成。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
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才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学习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而深入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则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
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
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
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校四(二)班有男同学32人,女同学24人。
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把28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让他们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探究的问题。
二、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有法可循,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纸片15个,课上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操作: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面积是多少?并观察、思考:沿长摆能摆多少个?沿宽摆能摆多少个?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探索测量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想一想:如何去测量?由于每个学生手中只有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5个,就是四人小组合起来也不够摆,怎么办?这就创设了一个学生先讨论如何去量,然后再去动手测量的氛围。
我启发学生用操作中形成的表象,寻找到了最简便的方法:沿着长边和宽边分别摆一排,就能测量出它的面积。
(3)讨论:每个长方形所含平方厘米数(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这样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
三、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
这三种形
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
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
最多不超过十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
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
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1、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
之后再给出一些提高性的练习,让学生探究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如:
图一图二图三
四、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
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总之,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
为此,在设计练习时要特别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复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
五、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探究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
如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以往常常是教师直接演示周长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照着这个方法,用公式去套去算。
这样学生虽然知道了计算方法,但没有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缺乏自身对这知识的感悟、体验过程,因此不可能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到篮球场走一圈,弄清什么是球场的周长,再让学生分小组汇报测验的方法及计算周长的结果。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只有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才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