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性能验收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菌的最低浓度应达到 106CFU/mL~108CFU/mL;在非选择性肉汤培养
物中非目标菌的最高浓度不应低于 104CFU/mL。
4.4.1.2.3 稀释剂和运输培养基不应引起目标菌和非目标菌数量太大的变化。微 生物在这些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数量变化应在最初计数的±50%的范围内。 4.4.2 半定量测试方法
4.3.1.5 对易计数的区域计数,按公式计算结果 PR 和 SF
生长率 PR 的计算: PR=NS/NO
NS:从一个或多个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 N0:从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参考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该菌落总数 应≥100cfu )。 选择因子 SF 的计算: SF=DO-DS DO:能在参考培养基上生长至少 10 个菌落的最高稀释度。 DS:能在测试培养基上显示生长的最高稀释度。 非选择性培养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最低应为 0.7; 选择性培养培养基上 目标菌的生长率最低应为 0.1;非目标菌在选择性培养培养基上的 SF 至少为 2。 4.3.2 半定量测试方法(改进的平板划线法)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性能测试,但仅能作为固体培养基的补充 测试。 4.3.2.1 按 4.2.2 的方法制备工作菌株菌液。 4.3.2.2 用 3mm 接种环按图 1 划线平板,A、B、C 部分用接种环按 0.5cm 的间 隔各划 4 条平行线,最后在 D 区内划一条连续的曲线。划线时可将模板放在平 板下面。 4.3.2.3 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培养平板。 4.3.2.4 计算生长指数 G : 每条有菌落生长的划线记作 1 分。每个仅一半的线有菌落生长记作 0.5 分。没 有菌落生长或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则记作 0 分。 划线如下图所示:
(1)使用前,将比浊管摇匀,目测其外观浊度应均匀一致。若有大颗粒出 现,此标准管应更换。每月需更换比浊管或复验比浊管的浊度。
(2)无菌操作将待用的肉汤培养物加到与标准管相同直径(大小)的无菌 试管中。
(3)以无菌操作向被测定试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NaCl),直到浓度与所 要求的麦氏比浊管的浓度相同(找张白纸,打上平行直线,然后观察比较两管的 浊度)。 4.2.2.3 生长率测试用工作菌株
用目测的浊度值(如 0~2)评价培养基。 0 表示无混浊; 1 表示很轻微的混浊; 2 表示严重的混浊。 目标菌的浊度值应为 2。
注:如果微生物生长后聚集成细胞团,沉Fra Baidu bibliotek在试管底部时,小心振荡试管后观察
结果;该方法也可用于对液体培养基产气和颜色变化等反应特性的评价。
6.参考文献 6.1SN/T1538.2-2007.培养基制备指南第 2 部分:培养基性能测实用指南 6.2GB/T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S].
1. 目的 规范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对培养基性能测试的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性能测试方法。
3. 职责 3.1 检验人员:按照本指南规定的方法对培养基性能进行测试。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监督检验人员对培养基性能进行测试。 4.培养基性能测试方法 4.1 概述 通常使用半定量和定性测试方法就能满足实验室对培养基性能测试的要求;评 价新的培养基或新的供应商的产品时,应采用定量方法。本指南中所提到的接 种环是直径为 3mm 的接种环。 4.2 测试菌株 4.2.1 工作菌株的使用及管理 工作菌株的使用及管理详见作业指导书《标准菌株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4.4.2.1 测试步骤
4.4.2.1.1 按 4.2.2 的方法制备工作菌株菌液。 4.4.2.1.2 从每批液体培养基中选择适当数量的试管或每份 10mL 的培养基进行 测试。 4.4.2.1.3 接种目标菌和非目标菌混合培养物:目标菌按每管 10CFU~100CFU 接种于测试肉汤,同时在每管中接种大于 1000CFU 的非目标菌,混匀。 4.4.2.1.4 接种非目标菌:按每管大于 1000CFU 接种测试肉汤,混匀。 4.4.2.1.5 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对接种后的试管进行培养。 4.4.2.1.6 用 3mm 接种环取一环混合菌培养液划线接种到特定目标菌选择性平 板上。 4.4.2.1.7 用 3mm 接种环取一环非目标菌培养液划线接种到非选择性平板(如 TSA)上。 4.4.2.1.8 将两个平板按标准要求培养。 4.4.2.2 结果解释
6.3 纪绍梅.微生物培养基质控与图解[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3 固体培养基测试方法 4.3.1 定量测试方法(Miles-Misra 法) 4.3.1.1 按 4.2.2 的方法制备工作菌株菌液。 4.3.1.2 测试平板和参照平板划分为 4 个区域并标记(也可不划分四个区域)。 4.3.1.3 从最高稀释度开始 ,分别滴一滴稀释液于试验平板和对照平板标记好的 区域 4.3.1.4 将稀释液用 L-玻璃棒涂满整个 1/4 区域,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培养平 板。
选择性平板上有至少 10 个目标菌菌落生长,则表示液体测试肉汤的生长率
为良好。 非选择性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者<10CFU),则表示液体测试肉汤的选
择性为良好。 4.4.3 定性测试方法
单管定性法适用于液体培养培养基的性能测试。该项测试不能用于四硫磺酸 盐肉汤等混浊培养基。 4.4.3.1 测试步骤 4.4.3.1.1 用 3mm 接种环取一环工作菌株培养物直接接种到用于性能测试的液 体培养基中。 4.4.3.1.2 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对接种后的试管进行培养。 4.4.3.2 结果解释
图 1 改进的平板划线法接种模式图
4.3.2.5 结果解释 目标菌的生长指数 G 值大于 6 时,培养基可接收。非选择性培养基的 G 值
通常较高。 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而非目标菌的生长应部分或完全被抑

4.3.3 定性测试方法(平板接种观察法) 作为固体培养基性能测试的补充
4.3.3.1 按 4.2.2 的方法制备工作菌株菌液。 4.3.3.2 用 3mm 接种环取测试菌培养物,在测试培养基表面划平行直线。可同 时在一个平板上接种多个菌株,但划线不能交叉。 4.3.3.3 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培养平板。 4.3.3.4 结果解释 培养后按以下方法计分:0 表示无生长;1 表示微弱生长;2 表示生长良好。目标菌 得分应为 2,并有典型的菌落外观、大小和形态。非目标菌的生长应部分或全部 被抑制。 4.4 液体培养基测试方法 4.4.1 定量测试方法 4.4.1.1 测试步骤 4.4.1.1.1 按 4.2.2 的方法制备工作菌株菌液。 4.4.1.1.2 从每批液体培养基中选择适当数量的试管或每份 10mL 的培养基进行 测试。 4.4.1.1.3 接种目标菌:按每管 10CFU~100CFU 接种测试肉汤和参考肉汤,混 匀。 4.4.1.1.4 接种非目标菌:按每管大于 1000CFU 接种测试肉汤和参考肉汤,混匀。
4.4.1.1.8 稀释液和运输培养基:按每管 100CFU~1000CFU 接种测试菌,混匀。
稀释液在室温下放置 45min 后进行平板计数;运输培养基按常规培养时间和温
度对接种后的试管进行培养,然后进行平板计数。
注:检测混合菌时,应在能够鉴别这些菌株的非选择性平板上涂布接种,当非选
择性琼脂平板不能鉴别出混合菌时,应使用经性能测试合格的选择性琼脂培养 基。 4.4.1.2 结果解释
4.4.1.1.5 接种目标菌和非目标菌混合培养物:目标菌按每管 10CFU~100CFU
接种于测试
肉汤和参考肉汤,同时在每个试管中接种大于 1000CFU 的非目标菌,混匀。
4.4.1.1.6 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对接种后的试管进行培养。
4.4.1.1.7 培养后,从每一种肉汤中移取一定量的菌液,必要时按 4.2.2.1 稀释至 所需的稀释度,按 4.3.1 定量测试方法(Miles-Misra 法)涂布于非抑制性琼脂 平板上,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对平板培养后进行计算。
10×108/mL
10×108/mL
4.2.2.2 麦氏比浊管
痢疾志贺氏菌 福氏志贺氏菌 宋内氏志贺氏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8×108/mL 8×108/mL 8×108/mL
2×108/mL
霍乱弧菌
EL-Tor O1 群霍乱 弧菌
18×108/mL 18×108/mL
4.2.2.2.10.5 麦氏比浊管的配制 0.5mLBaCl2(1.175%,w/v)+99.5mLH2SO4(1%,v/v)充分混匀后,
4.2.2.1.20.5 麦氏比浊管对应的菌液浓度约为 108/mL,以下是几种常用细菌的
比浊标准(0.5 麦氏单位)。
肺炎双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 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 菌
伤寒沙门氏菌
3×108/mL 8×108/mL 10×108/mL 10×108/mL
TZZJ·FY/ZYSH11-2011。
4.2.2 工作菌株的制备 工作菌株是将标准储备菌株接种到非选择性肉汤(如营养肉汤)中所制备的
处于稳定生长期的纯菌株。 4.2.2.1 工作菌株定量菌液的制备 4.2.2.1.1 标准储备菌株接种到营养肉汤中培养 18~24 小时,用生理盐水配成 0.5 麦氏单位,再用生理盐水稀释至实验所需的稀释度。
培养后,对目标菌和非目标菌进行计数,以区分不同的培养基。并根据不同 的测试目的,进行计算和解释。 4.4.1.2.1 按 PR 和 SF 值对参考肉汤和测试肉汤进行比较和解释。
目标菌的 PR 值不应小于 0.1(测试培养基与参考培养基菌落总数的差别不 超过一个数量级);
非目标菌的 SF 值至少应达到 2; 混合菌中,目标菌株的生长不应收到非目标菌生长的抑制,即目标菌始终应 为优势菌。 4.4.1.2.2 在混合菌中目标菌数量的最低值及非目标菌的最高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管分装 4~6ml,封口后置室温暗处保存。也可购买使用麦氏标准比浊管。 4.2.2.2.20.5 麦氏比浊管的校准
用光径为 1cm 比色杯在分光光度计上以波长 625nm 处测其吸光度,0.5 个 麦氏单位的比浊管吸光度在 0.08~0.1 之间为合格。 4.2.2.2.3 麦氏比浊管的使用
目标菌的定量、半定量和生长率试验常用每平板(或每试管)的接种水平为 10CFU~100CFU。 4.2.2.4 选择性测试用工作菌株
培养基选择性试验是将浓度为 104CFU/mL~106CFU/mL 的非目标菌工作菌株
悬浮液接种到平板或试管上。
4.2.2.5 培养条件
按相关标准或要求规定的条件对接种后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