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
自密实混凝土(1)
![自密实混凝土(1)](https://img.taocdn.com/s3/m/34447080f01dc281e43af06a.png)
a
16
• 若泵送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为减少截留空气,应从 模板底部开始进行浇筑。泵送时采用几个软管输出
口同时操作,以便减少浇筑时间避免混凝土凝固。
普通混凝土浇筑层间的冷接缝可通过振捣消除,自
密实混凝土则不能,因此,浇筑过程要连续进行,
尽量避免中断防止冷接缝。自密实混凝土由于粉体
系数大,砂率高,缺乏更多的抵抗收缩的粗集料组
• (2)细骨料:普通混凝土用的砂均可使用,包括粉碎砂、河砂。一般优选中 粗砂,并严格控制含泥量。砂在混凝土中存在双重效应,一是减水效应,二 是需水效应。这对相互矛盾的效应需根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情况综合 考虑。
• (3)粗骨料:各种类型粗骨料均可使用,如:卵石、碎石等,其中卵石有利 于改善流动性,碎石有利于改善强度。粒径一般在16mm~20mm之间,最大 粒径可到40mm以上,视混凝土结构尺寸及钢筋疏密程度而定,应优选圆形 石子,控制针状、片状颗粒含量。
a
15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
•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特更为细致严格,其中最显著的特点 是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掺合料。减水剂的掺量以 及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的相容性应经试验确定。矿物掺合 料可采用各种母岩的磨细石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 等,配制自密实混凝土通常将两种矿物掺合料复合使用。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中含有大量超细粉掺合料,因此加 料顺序很重要;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更为重要的是要严 格控制加水量。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水泥、适当地掺合料、砂、水与高效减水剂配 制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砂浆;第二步,在上述砂浆中加入 粗集料,充分搅拌,视拌合物流动情况适当增加高效减水 剂用量,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调整配合比。
③矿渣:磨细矿渣(粒径小于0.125mm)用于改善
自密实混凝土是什么
![自密实混凝土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1855d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2.png)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密实性和较低的渗透性能。
它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供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能力。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介绍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优势。
【引言概述】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施工阶段不需要外部振动和特殊工序即可达到足够密实度的一种混凝土。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密实度和更低的渗透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结构工程的要求。
【正文内容】1.定义1.1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和掺加特殊的掺合材料,实现自动充填孔隙并达到足够密实的混凝土。
1.2自密实混凝土的分类按照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式,可以分为化学自密实混凝土、物理自密实混凝土和复合自密实混凝土。
2.特点2.1高密实性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密实度,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空隙,提高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2.2减少人工工序相比传统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无需外部振动,可以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2.3改善混凝土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2.4减少能源消耗由于无需外部振动,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减少施工中的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制备方法3.1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调整水灰比、使用化学掺合剂和细集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宜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3.2控制混凝土流动性利用黏度调节剂等添加剂来调控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能够自动充填孔隙。
3.3增加掺合材料掺入特殊的掺合材料,如聚丙烯纤维、二氧化硅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4.应用领域4.1建筑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在住宅、商业建筑等建筑物的地板、墙壁和屋顶等构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4.2土木工程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隧道、地下结构等土木工程中通常用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5.优势5.1提高工程质量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及应用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及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fad53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d.png)
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及应用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是近年来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其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从自密实技术的概念、特点、优点以及应用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自密实技术的概念自密实技术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特殊材料,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混凝土中的孔隙自动填充,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自密实功能的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三、自密实技术的特点1、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自密实技术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气孔率,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含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3、自密实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自密实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保养成本。
四、自密实技术的优点1、自密实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2、自密实技术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和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施工成本。
3、自密实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污染和浪费,从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五、自密实技术的应用规范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和自密实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自密实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常用的自密实材料有硅灰、硅烷、聚合物、纳米材料等。
3、混凝土的施工应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成分不均匀、浇注不均等问题。
4、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和环境温度等要素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现龟裂、开裂等问题。
5、混凝土的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测,避免出现品质问题和安全隐患。
六、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应用案例1、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高楼,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技术,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中的渗漏和开裂问题。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85b31c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c.png)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构筑材料,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获得极高的密实度。
它通过改变混凝土本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添加特殊的外部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本文将探讨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振动或仅需轻微振动就能实现混凝土密实度的增加,以及表面平整度的提高的一种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化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超塑化剂的作用、气泡剂的作用和粘结材料的改性。
1. 超塑化剂的作用超塑化剂是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关键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通过添加适量的超塑化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流动性,在不使用振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实效果。
2. 气泡剂的作用气泡剂能够产生微小的气泡,并控制气泡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添加气泡剂后,气泡会分布在混凝土的整个体积中,形成一个细密的气泡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粘结材料的改性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粘结材料的性质和组成,如使用矿物掺合料、添加纳米材料等,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自密实化能力。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密实度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表面平整度高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不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工作,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施工效率高由于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节约时间和能源消耗。
4. 抗渗性能优异自密实混凝土的气泡网络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墙体、楼板、梁柱等部位,提高建筑结构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d81a8d52fad6195f302ba63e.png)
通过拔出实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中不同形状钢纤维的拔出行为发现:由于 自密实混凝土明显改善了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构,使得自密实混凝土 中钢纤维的粘结行为明显好于普通混凝土中的情况。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包括:粗细骨料、胶凝材料、超塑化剂等。为了获得满意 的性能,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途径,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精心设计,确定各特 定性质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实践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取决于浆体和骨 料的性质与含量。当骨料性质与含量一定时,优化浆体的粘度、屈服剪切应力, 即可获得满意的拌合物工作性。
第三种方法是为了解决前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但是这种方法工作 量非常巨大,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相关数据的收集累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以提高模型的普适性。
综上所述,由于已有的设计方法在全面反映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真正 内涵及其在体现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等级与耐久性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或是 实用性等方面存在差距,目前还缺乏被广泛认同接受的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 法。
650~800mm
600~750mm
硬化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施工过程中振捣密实程度、养护条 件及龄期等。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在同样的条件下,其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能得到保证。
通过模拟足尺梁、柱构件实验研究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匀质性。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其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要小于普通 振捣混凝土构件。
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一种经验模型,很难用数学公式对其自由水含量、固体颗粒的 有效表面积等参数进行精确量化,而且仅以泌水量反映拌合物的离析性能缺 乏足够的说服力。
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7e6f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1.png)
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一、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混凝土技术,其特点是不需要进行震动,就能够实现混凝土的密实化。
这种技术可以在桥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特点、优点以及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该技术的应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超细颗粒材料,使混凝土在不进行任何震动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密实化。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不需要进行震动:自密实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震动,因此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2. 密实度高: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中加入了超细颗粒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密实度很高,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抗渗性好: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因此其抗渗性也很好,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施工周期短: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进行震动,因此其施工周期相对传统混凝土要短,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自密实混凝土相对于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抗渗性好: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渗漏和损坏。
2. 耐久性好: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损坏和破坏。
3. 施工周期短: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进行震动,因此其施工周期相对传统混凝土要短,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4. 节约成本:自密实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震动,因此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
四、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高桥梁的耐久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的耐久性,从而减少桥梁的损坏和破坏。
2. 提高桥梁的抗渗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高,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的抗渗性,从而减少桥梁的渗漏和损坏。
3. 缩短桥梁建设周期: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进行震动,因此可以有效缩短桥梁建设周期,从而提高工程效率和降低成本。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详细完整版)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42d6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f.png)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一、原理:●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或掺合料来实现自动密实。
这些添加剂可以生成微小的气泡或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使其在不需要外部振捣的情况下自行排除内部空气。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依靠外部振捣或机械压实来排除内部空气,以获得均匀的致密结构。
二、密实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能,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气孔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需要外部振捣来排除内部的气孔和空隙,如果振捣不充分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密实性能不理想。
三、施工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易于施工和浇注。
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振捣的需求,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振捣或压实,以排除内部的气孔和空隙。
这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四、抗渗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密实性,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缝,从而提供更好的抗渗性能。
它能够防止水分和其他液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到混凝土密实性的影响。
如果混凝土密实不良,可能会导致渗漏问题。
五、成本:●自密实混凝土: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使用了特殊的添加剂或掺合料,其成本相对较高。
这些添加剂的价格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可能会增加总体成本。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成本较低,因为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添加剂或掺合料。
它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惠的选择。
六、抗开裂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其较高的密实性和减少的内部孔隙,在干缩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开裂的概率。
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强度。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在干缩时可能会出现开裂的问题,因为振捣过程中无法完全排除内部的孔隙和空隙。
这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开裂。
自密实混凝土规范
![自密实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156b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8.png)
自密实混凝土规范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自行填充模具并具有较低孔隙率和较高密实性能的混凝土。
它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适用于各种结构工程。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密实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水性和较高的抗渗透性。
其中的特殊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自动减缓混凝土的沉降速度,在混凝土中形成气孔,通入空气,以实现自动充填混凝土的目的。
减少了混凝土中的气孔,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透性。
2. 施工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可浇灌性和易成型性。
它可以自行填充模具,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空隙和松散,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同时,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水泥用量,施工过程中的浇注压力也较小,减轻了施工的压力。
3. 抗压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其密实性和抗渗透性的提高,使得混凝土中的气孔大大减少,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提高10%-20%以上。
4. 耐久性: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通过减少混凝土中的气孔,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分侵入和化学物质入侵,减少混凝土的腐蚀和损伤,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等应符合GB/T 175等标准,骨料应符合GB/T 14685等标准,外加剂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配合比中的水泥、外加剂和骨料比例应适当。
3. 混凝土的拌和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
应控制适当的拌合时间和拌合速度,避免过度拌合,以免降低混凝土的自密实性。
4. 浇注混凝土应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注质量。
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排除气泡和渗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5. 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
养护期间,要确保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和温度,避免干燥和过于潮湿。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https://img.taocdn.com/s3/m/b1251b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4.png)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一、引言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 SCC)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振捣而填充成型,并保持良好匀质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由于其优异的施工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对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加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及优势(一)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自流平并填充模板内的各个角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二)良好的填充性能够通过狭窄的空间和钢筋密集区域,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三)稳定性好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易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均匀性。
(四)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了振捣作业,降低了施工噪音,同时避免了因振捣不充分或过度振捣而导致的混凝土质量缺陷。
三、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选择与控制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
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连续级配、粒形良好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宜在 26 29 之间。
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严格控制。
3、矿物掺合料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矿物掺合料的品质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4、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通常需要使用高性能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的高流动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二)配合比设计1、工作性要求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主要包括流动性、填充性、抗离析性和稳定性。
通过坍落度、扩展度、T500 时间、V 型漏斗通过时间等指标来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配合比参数水胶比一般不宜大于 045,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 400kg/m³。
自密实混凝土介绍及工程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介绍及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8e194203d8ce2f00662342.png)
水泥为P.042.5R 水泥为P.032.5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SDC)与传统振捣混凝土(TVC*)比较 配合比
类型 Type
水 水泥 矿粉 粉煤灰 细骨料
粗骨料 水/灰比
外加剂及掺量
W C Slag FA Fine Agr. Coarse Agr. W/B
Admixture & Dosage%
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年 1998 1999 2001 2003 2005
SCC研讨会
举办地 高知
斯德歌尔摩 东京
雷克雅未克 芝加哥
参加国 15 国家 20 国家 20 国家 31 国家 34 国家
1993年来,国内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关注自密实混凝 土方面的研究。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 和武汉理工大学等相继开展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和性能 等研究。
SDC TVC
0 7d 14d 21d 28d 35d 42d 49d 56d 63d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
原材料:
考虑到工作性要求及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应优先选择C3A 和
水泥
碱含量小、标准稠度需水量低的水泥。所选水泥要符合GB175-
2007《通过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骨料
应选择质地坚硬、密实、洁净的骨料。粗骨料针片含量少, 最大粒径一般在16mm~20mm范围。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 的中砂,砂中所含小于0.125 mm 的细粉对SCC 流变性能非常 重要,一般要求不低于10 %。
自密实混凝土
王康昊
1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2
自密实混凝土制作
3
国内外标准对比
4
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1.普通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不能保证混凝土完全密实,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良。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全文)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1b48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b.png)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全文)【范本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1. 引言1.1 背景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类型,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能够在无需外部振捣的情况下自动填充模板,并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和强度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需要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项目。
1.2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范围,以便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应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 原理及方法2.1 自密实化机理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化机理包括表面张力、毛细效应、颗粒间隙填充、气泡稳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具体机理为...2.2 制备方法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掺合料选择、掺合料比例、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具体步骤如下:1) xxx;2) xxx;3) xxx。
3. 性能特点3.1 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在模板中自行扩展和填充,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效。
3.2 密实度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能够在无需外部振捣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密实,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3.3 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性能与传统混凝土相当,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
4. 应用范围自密实混凝土可应用于以下领域:4.1 xxx;4.2 xxx;4.3 xxx。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附件一: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案例照片;2) 附件二:自密实混凝土使用指南。
6.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一:具体解释;2) 法律名词二:具体解释;7.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如有更多疑问,请查阅附件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范本二】:自密实混凝土简介1. 简介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以其良好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自密实混凝土(SCC)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SCC)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db656325c52cc58bd6beb4.png)
浅谈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应用摘要:普通混凝土在长期施工中暴露出的一些弊端,促成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
本文从自密实混凝土的优势、性能、施工、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介绍和比较。
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应当大力推广至普遍应用。
关键字:自密实混凝土优势性能拌制施工经济效应0 前言0.1 混凝土市场的现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大,多数工程结构配筋稠密复杂,振动棒不易插入,难以振动成型;有的工程则地处居民区、科研机构、学校、医院附近,需免除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有的工程则是特种薄壁结构,配筋相对稠密,施工难度大,工期短。
这些工程特点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0.2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势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它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和表面质量,避免漏振、过振、对模板冲击磨损移位等施工中的人为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结构形成复杂等不利条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降低作业强度,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棒导致“手臂振动综合症”,节省劳力、振捣机具和电能消耗。
(3)可消除振捣噪声,改善环境,缓解施工扰民的矛盾。
(4)简化工序,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5)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1 性能1.1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包括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
可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v漏斗试验(或t50试验)和u型箱试验进行检测。
自密实性能等级分为三级,其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形状、尺寸、配筋状态等选用自密实性能等级。
表1 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等级指标1.2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检测1.2.1坍落扩展度试验及扩展时间t50试验(流动性)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度之后,随即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其两直径的平均值(mm)。
自密实水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自密实水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4a921476eeaeaad0f3307b.png)
自密实水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自密实混凝土主要是用水泥作为基料,然后以粗细骨料以及膨胀剂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它的特殊性,解决了很多工程上的难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中。
本文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进行阐述,例举了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希望能够对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工程应用1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自密实混凝土又称自流平混凝土,它在低水胶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流动性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本身是不容易产生沁水和离析等情况的,并且它不需要进行振捣就能充满整个模板并包裹住钢筋。
自密实混凝土并不像传统的混凝土那样会出现过震以及漏振的情况,这不仅保证了预埋件和钢筋不会因为捣振而出现位移,还省去了震动这一施工环节。
自密实混凝土是由复合型外加剂、粗细骨料以及优质的掺合料等进行配比而得到的,对浇筑和捣振的比较难实现的部位进行使用的优势比较明显,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蜂窝以及麻面等质量问题,还可以节约施工的成本与工期,提高施工的环境,具有非常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2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2.1 材料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是一样的,是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现场经过加水拌和后养护而成的, 其中基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骨料外加剂以及掺合料等组成的。
在制作自密实混凝土的时候,要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石子的粒径应该保持在5到16毫米之间,含泥量要小于0.8%,压碎值要在8.3%左右,使用的水泥要保证在保质期内,并且水泥的各项指标例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凝结的时间以及比表面积等,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沙子要选用中砂,并且沙子的比重、容重以及孔隙率等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沙子的耐酸性、耐碱性等一些化学稳定性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2.2 施工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性能,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捣振就能够自重成型,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必须用好这一特性。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a9fad4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其表面密实性能优异,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气孔和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1. 表面密实性: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气泡形成和分布,能够使其表面更加平整密实,减少开裂和渗透的可能性。
2. 抗渗透性: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性更好,其抗渗透性能比传统混凝土更强,可以有效减少水分和化学物质的渗透,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 耐久性:自密实混凝土在抗渗透性、抗冻融性和耐化学侵蚀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使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矿物掺合料、化学掺合料和粉煤灰等,这些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粘结性和充填性。
2. 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和胶体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的质量比值,控制水胶比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时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3. 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填性和紧密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超声波和振动器等设备来改善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建筑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墙体、楼板、地板和梁等部位,提高建筑物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2. 水利工程: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水池、渠道、海堤、水坝等水利建筑物的施工,能够有效减少渗漏问题,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道路工程: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路面、桥梁和隧道的施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减少路面维修和养护成本。
4. 地下工程: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地下隧道、地铁和地下室等工程的施工,具有抗渗透、抗压和耐久性能优异的特点。
结论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密实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建筑、水利、道路和地下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现状
![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204a3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e.png)
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及应用现状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Selfcompacting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SCA)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渗性、高工作性能以及节能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介绍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主要性能特点。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然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应用效果。
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对材料性能的高要求。
然而目前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因此深入研究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其内部形成高度致密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震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地震波在结构中的传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其次研究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有助于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其内部形成高度致密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
再次研究国内外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2c8ee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b.png)
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它基本上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组成。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能够优化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在普通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多优点。
本文将具体介绍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1. 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度更高。
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外加剂的方法,使混凝土中的气孔和砂孔得到有效的填充和密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度更高,因此其耐久性和抗渗性能更强。
2. 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渗性更好。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更为致密,可有效防止水的渗透。
因此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如防护堤、水管、水塔等。
3. 自密实混凝土的易施工性强。
自密实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外加剂,可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二、普通混凝土的特点1. 普通混凝土施工简单。
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和骨料混合而成。
它的施工相对简单,无需为混凝土选择特殊的添加剂和复杂的技术。
2. 普通混凝土的成本更低。
普通混凝土在材料、施工和维护方面的成本较低。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设施和工程。
三、两种混凝土的施工特点1.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更为复杂。
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添加更多的外加剂,同时施工也需要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和技术,以达到最佳效果。
2. 自密实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更为注意。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更佳,因此施工人员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正确流动,避免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空洞和分离现象。
三.总结自密实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的改进版,优点突出。
相比较普通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更加致密,耐久性更强,抗渗性更佳。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多,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更加注意技术和方法。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密实混凝土产生的使用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其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https://img.taocdn.com/s3/m/4a5e231c680203d8cf2f244b.png)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及推广意义1 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前西德发明并首先应用于工程的。
这种混凝土在日本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已生产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80万m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开始普及;到90年代中期,在研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高性能外加剂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强混凝土脱离了单纯高强的范畴,而转向高耐久性,大流动性,超高度泵送,自密实不振捣等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无须振捣而能自密实。
在实际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消除了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噪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省力化;为改善和解决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大体积、钢管混凝土施工,高、深、快速施工,水下施工,以及具有特殊要求、振捣困难的工程施工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路径,既要考虑施工时(新拌状态下)的高流动性,同时又要照顾到混凝土硬化以后的耐久性,即密实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平衡好新拌状态下混凝土的高变形能力与高抗材料离析性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配有钢筋的狭小区域,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防止粗骨料被阻塞的要求更高。
日本的主要做法是,先做水泥浆和砂浆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火山灰材料的性能和密实能力,然后再做SCC试验。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在混凝土上重复同一种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既费时又费力。
但该种方法亦有其缺点:一是在拌制SCC前,需要进行水泥浆和砂浆的质量控制试验,但许多施工单位和商品混凝土供应厂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二是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试验程序对于实际工程而言,,显得太过复杂。
瑞典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会、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均提出了HPC的设计方法。
台湾提出的方法是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是从最大密度原理和超砂浆理论推导出来的,但无从知道该方法和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与抗离析能力方面之间的关系。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78ba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a.png)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密实、耐久、耐久性好、抗渗性强等特点。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水坝、堤防、渠道等工程的建设。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一、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坝建设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坝建设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坝体、坝基、坝墩、坝顶等部位的建设。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漏,从而提高水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坝受到的各种力的影响,从而保证水坝的长期使用寿命。
在水坝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2.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二、自密实混凝土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在堤防建设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堤防的护坡、护面、护坎等部位。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漏和滑坡,从而提高堤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堤防受到的各种力的影响,从而保证堤防的长期使用寿命。
在堤防建设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 在堤防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避免自密实混凝土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破坏。
三、自密实混凝土在渠道建设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在渠道建设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渠道底部、侧面、壁面等部位的建设。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渠道渗漏和侵蚀,从而提高渠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渠道受到的各种力的影响,从而保证渠道的长期使用寿命。
3.自密实混凝土
![3.自密实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22e23c40f7ec4afe04a1df36.png)
全计算法: ①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包括固、气、液三相)具 有体积加和性; ②石子间的空隙由干砂浆填充; ③干砂浆的空隙由水填充; ④干砂浆由水泥、细掺料、砂和空气组成。
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 根据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及抗离析性和配合 比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一种 能较好适应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和要求的配合比计 算方法。
倒坍落度筒试验
5.1.3 Orimet试验
Orimet试验又称小口流变仪(Free Orifice Test), 用于坍落度法无法测试的大流动度混凝土。使用时根据现 场情况调整支架的高低。在浇筑管内装入7.5L的混凝土拌 合物,不振捣。打开活门,记录混凝土完全流下的时间。 重复2~3次。 倒坍落度试验与Orimet试验相比, 试验简便,便于现场使用。一般研究表 明,倒坍落度流下时间在3~18s之间,混 凝土属于可泵。流下时间小于3s,混凝土 粘度太小,易发生离析。大于18s,混凝 土太粘稠,无法顺利泵送。
2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现状
1996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冈村甫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讲 学和1997发表在Concrete International 中的文章,将不振 捣的高性能混凝土称为:Self-compact Concrete (自密实混 凝土),简称SCC,之所以称为高性能,是因为具有很高的施 工性能,而能保证混凝土在不利的浇筑条件下也能密实成型, 同时使用大量的矿物掺合料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并提高抗劣 化能力,因而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无需振捣,完全依靠自重就能密实的充 满模型的每个角部位置。虽然有很高的流动性但是粗集料不会 离析。
试验方法 坍落度试验 V型筒流下 试验 L-流动试验 充填性试验 钢筋通过性 试验 砂浆流变试 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及推广意义1 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前西德发明并首先应用于工程的。
这种混凝土在日本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已生产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80万m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开始普及;到90年代中期,在研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高性能外加剂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强混凝土脱离了单纯高强的范畴,而转向高耐久性,大流动性,超高度泵送,自密实不振捣等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无须振捣而能自密实。
在实际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消除了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噪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省力化;为改善和解决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大体积、钢管混凝土施工,高、深、快速施工,水下施工,以及具有特殊要求、振捣困难的工程施工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路径,既要考虑施工时(新拌状态下)的高流动性,同时又要照顾到混凝土硬化以后的耐久性,即密实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平衡好新拌状态下混凝土的高变形能力与高抗材料离析性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配有钢筋的狭小区域,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防止粗骨料被阻塞的要求更高。
日本的主要做法是,先做水泥浆和砂浆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火山灰材料的性能和密实能力,然后再做SCC试验。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在混凝土上重复同一种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既费时又费力。
但该种方法亦有其缺点:一是在拌制SCC前,需要进行水泥浆和砂浆的质量控制试验,但许多施工单位和商品混凝土供应厂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二是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试验程序对于实际工程而言,,显得太过复杂。
瑞典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会、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均提出了HPC的设计方法。
台湾提出的方法是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是从最大密度原理和超砂浆理论推导出来的,但无从知道该方法和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与抗离析能力方面之间的关系。
大陆的研究表明,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过少,则不仅影响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的能力,而且影响抗压强度。
配制SCC,原则是用水泥浆(胶凝材料)填充骨料骨架的间隙。
计算步骤是依次计算:粗、细骨料用量;水泥用量;按强度推算水泥需要的拌合用水量;粉煤灰及矿渣灰掺量;SCC中需要的拌合用水量(水泥、粉煤灰、矿渣灰用水量之和);减少剂用量;根据骨料的含水率调整SCC 中的拌合水用量。
计算出配合比后,进行试配和性能测试试验。
3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评定根据SCC的特点,在试配和生产中应作到:①良好的流动性,即在自重作用下能够自流平、自密实;②具有良好的材料匀质性和稳定性,在流动状态下不泌水、不起泡、无粗骨料离析现象;③硬化后体积稳定性好,不产生收缩裂缝,尽量避免内部缺陷。
具体而言,评定SCC质量的要素有:较大变形能力,抗离析能力,钢筋之间的通过能力。
此外,根据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还应评价混凝土硬化期的抗渗性,由于评定内容和手段与常规混凝土大致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仅介绍新拌SCC的评定。
Okamura等开始配制SCC时,以为配制出这种混凝土会很容易,原因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但由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掺用大掺量增稠剂,使得离析问题得到严格控制,同时也阻止了水泥颗粒扩散到周围水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抗水洗水下混凝土不能应用于空气中浇注成型的结构中,原因有两个:首先,由于这种混凝土具有比较高的粘聚性,所以不能去除夹持在混凝土中的气炮;其次,在有钢筋的狭窄空间内实施振捣困难。
所以,研究和评定混凝土的工作性很重要。
SCC的填充性对于其能否在自重作用下,即免振的情况下浇注到模板中的预想位置来说很重要。
SCC稠度的评定,多数采用塌落度(或塌落流动度),但对于SCC不能仅靠塌落流动度试验。
日本的做法是广泛采用V形漏斗试验和U形填充能力试验。
在众多评价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方法中,由T aisei小组提出的U型试验是公认的最合适方法。
但目前对于稠度试验中和实际成型时的混凝土流动行为,还不能完全用动力学形式理解。
最初研究SCC的工作性机理时,Gumma大学的Hashimoto教授提出用可视化试验。
具体做法是用透明的聚合物材料代替水泥浆,板式成模板(内置水平或竖直的钢筋,以评定SCC水平流动通过钢筋间距的能力)、V形漏斗和U形填充试验装置(后两者评定SCC竖直流动行为),这样做既可以观察到粗骨料的运动,又能获取混凝土流动性的单评定指标值—剪切应变速率。
欧洲有些国家的观点,倾向于除了要测SCC的塌落度和塌落流动外,还需要利用BML 稠度仪测剪应力。
该装置可与计算机连接,直接测定转动力矩和回转速度,然后分别根据理论公式换算成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速率。
改变回转速度,测定相应力矩,得到多组数据后,就可以确定宾汉姆模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由此可以求出SCC拌合物的粘度系数和屈服应力值。
这种装置的优点在于,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和工作性结合在了一起。
强调粘度测定的目的在于,工作性相同的混凝土,粘度高的混凝土在泵送施工中压力损失会很大,所以需要通过试验测定粘度。
4 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4.1 应用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的首例,是在1990年6月在日本用于一个楼房建筑中。
随后,SCC 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数量日趋增加。
4.1.1 大体积混凝土比较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是跨度为1990 m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悬索桥),自密实混凝土用于该桥的锚碇施工中。
混凝土的搅拌是在施工现场旁边的搅拌站进行的,然后通过导管泵送输送到距搅拌站200 m的混凝土浇注现场,混凝土的输出是靠在导管上按等间距布置的阀门控制的。
该工程中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40 mm,混凝土落距3 m,尽管有大粒径粗骨料,但无离析现象。
最后的比较分析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将锚碇施工工期缩短了20%,即由2.5年缩短为2年。
4.1.2 隧道在国外,自密实混凝土已经用于一些隧道的施工中。
例如,在日本Kobe修建的水底隧道;1998年竣工的瑞士水利电力项目Cleuson Dixence中,隧道长15 850 m,斜井共3 920 m长,总共使用了73 000 m3的SCC填充在岩石与钢衬之间,作为混凝土衬砌;1999年开工的Loetschberg铁路隧道长34 642 m,共使用了800 000 m3的SCC。
4.1.3 水下自密实混凝土鉴于水下混凝土结构排水施工的困难性,以及有些结构处于易于被蚀的工作环境下,所以发展水下自密实混凝土是SCC研究和应用的一个广阔领域。
目前,仍处于研究当中。
4.2 自密实改良技术4.2.1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在自密实混凝土中使用钢纤维,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凝土生产工业化、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并兼有免振及减少钢筋配置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FRSCC)可用于楼房中的墙及楼板。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研究的重点是,在SCC中掺加钢纤维对于新拌混凝土和易性以及硬化混凝土韧性(韧性决定了总体的承载能力以及裂缝的分布特性)的影响。
在自密实混凝土中使用钢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要适当调整配合比。
钢纤维对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与钢纤维的使用数量、纤维形态因素、拌合物的稠度有关。
掺加钢纤维使SCC能通过的钢筋间距增大。
对于SFRSCC工作性的评定,需要用多种仪器和方法综合进行较为合适。
另外,和经过振捣的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韧性并不低,测出的韧性相当于或者好于普通的纤维增强混凝土。
纤维的方位受混凝土流向以及纤维是否较好地分布的影响。
决定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重要参数是它的韧性。
对于使用有限的纤维数量的钢纤维混凝土而言,用来表示材料特征的其它性能,比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收缩率、徐变等等,几乎是与素混凝土差不多的。
钢纤维混凝土的设计规则是以其韧性为基础的。
它的韧性作为定义材料的一个性能指标,也用来计算承载力或者裂纹分布。
从设计准则来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在韧性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用于设计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同样适用。
当然,和钢纤维混凝土一样,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韧性仍是需要进行试验的。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寻找一种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最优的配合比设计模型,混凝土早期的一些性能如徐变、收缩及温度发展,交界面的粘结性能,各种填充剂及外加剂的影响等等。
4.2.2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SCC的研究和应用多数集中在普通强度等级。
通过采用低水胶比(小于0.30)、掺加粉煤灰或硅粉、控制流展度等技术手段,可以配制出C100的大流动度混凝土,这样既做到高强,又能获得大流动度的混凝土。
这些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发展自密实高强混凝土能够借鉴的经验。
4.2.3 SCC用于预制法施工绝大多数有关SCC的研究和应用实例是用于现浇结构。
利用SCC预制混凝土构件,即体现着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现浇→预制→SCC预制的发展轨迹,体现着混凝土逐步实现工业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由于无需振捣或其它致密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因混凝土施工而带来的噪音,为这种施工可行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4.5 钢结构建筑防腐蚀问题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因此钢结构的防腐成了影响结构安全性的重要问题,钢结构住宅中卫生间应是处理的重点。
泰和16号楼是采用远大铃木的整体浴室系统,即利用钢梁的高度,采用整个卫生间的楼板下沉设计,这样既不会影响楼下住户的卫生间净高,同时还满足了《住宅设计规范》中卫生间横管应在本层内解决的要求,可以减少上下层住户之间的纠纷。
采用整体浴室既可以解决因卫生间渗漏造成对钢构件的腐蚀问题,同时还可以做到与二次装修的衔接,即土建施工时仅完成底板施工,整体浴室可以由住户根据自己的要求向厂家定制,满足业主多样化的使用要求。
5 结论①与常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自流平、密实度高、缩短工期、减少人力投入等优点。
②由于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振捣,因此可以降低由振捣导致的混凝土离析等问题,同时由于其自密实的特性,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支撑工程等均有新的要求。
③目前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在配合比设计、性能评定、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等方面均有待试验和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
④自密实混凝土目前属于”特种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还不是十分普及,主要应用于水下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隧道工程等混凝土工程,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刘数华.自密实混凝土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7):118-120.[2] 吴红娟.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工作性评价[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23(2):68-72.[3] 杨家惠.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配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04(12):45-47.[4]罗素蓉.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05,22(1):164-169.4[参考文献][1] (JGJ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S].[2] 陈敖宜.中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1(增刊).[3] 谢振清,丁维,孙彤.莱钢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开发和实践[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3(4).[4] 王明贵,张莉若.钢结构住宅技术研究[J].钢结构,2004(3).[5] 陈志华,王小盾,李树海.钢结构住宅的构造及技术经济分析[J].钢结构,2004(3).[6] 黄云,陆烨,美国钢结构住宅—典型结构体系及案例介绍[J].建筑钢结构进展与市场,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