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做好幼小衔接——入学前应做哪些准备 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您做好幼小衔接——入学前应做哪些准备
刘庭芳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仅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他对孩子的心理、思想、行为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之初,建议家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心理准备:
对孩子进行热爱
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
育
在孩子上学前,家
长对其进行热爱和向
往学校生活的教育至
关重要。有很多家长都做的很好,入学前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要做小学生了,要到学校生活了,那里有可敬的老师,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还可以学习好多好多的知识。这样做,孩子还没有入学,已经对学校有了向往之情,进入学校就有了愉快的心情,适应的也快了。以往经验,孩子入学之前很多事情是由我们家长帮助完成的,而进入小学,很多事情是靠他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处理,家长的正确引导显得格外重要。
(二)习惯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智力劳动的增效剂,是切实提高智力效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特有的巨大的“定向”力量影响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成功与失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正是爱玩爱说的年纪。自制力差,常常管不住自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给他们立下的规矩,要求他们必须遵守的常规,常常做不好。
为了孩子能更早的适应学校生活,得到全面的发展,家长在家中也应该对孩子的各种习惯进行有意的培养
1、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上学与幼儿园相比,上学时间早,有的孩子形成了赖床的不良习惯,来不及吃早餐,为此,家长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般早上6:30起床,晚上8:30睡觉,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安排好孩子的早餐,一要按时,二要吃好。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适应这样的作息,往往开头是最难的,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可以坚持,孩子就一定可以做到。
2、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当今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专心致志地上课听讲,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的时间仅为15分钟,家长应引导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高
效率停课。可以给孩子讲请专心听讲的好处,询问孩子老师讲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上课时有没有回答问题,答得怎么样;也可以通过练书法、学画画等“静”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鼓励孩子课上大胆发言,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亦可促使孩子专心听课。
3、精力集中的好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比较轻松愉快。入学以后,每节课3 5分钟左右,需要孩子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这种变化让孩子难以适应。所以,入学以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下面给家长提供几种方法作为参考:
(1)游戏法。如在桌子上放四五样玩具,让孩子看一两分钟,然后让孩子把头转过去,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要求孩子说出其中的变化。还可以逐渐的增加难度,如玩具得数量多一些,拿掉玩具后,再将留下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做游戏时,如果家长和孩子轮流出题,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另外,家长在平时可以多于孩子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者对有意注意也是很有益的。
(2)听故事法。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可以让孩子听录音故事来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最好先提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然后回答所提问题。也可以让孩子
边听边记,听完后让其复述给家长听。这个方法如果可以坚持下来对将来加强孩子的阅读理解与阅读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刚刚教过的学生,我曾经在班里使用过这个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练习法。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差,还可以为其增加一点专门练习,如在一张纸上写1-100的数字。实践证明,专门练习对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很有效。
4、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
学会自己收拾学习用具,学会整理书包,按第二天的课表顺序排放书本,第一节课用的书本放在第一层,第二节课用的书本放在第二层,保证上学不会忘记带东西。(经常出现忘记带这个)家长一定要做到坚持让孩子自己整理,培养责任意识——只能指导,不要替代。整理书包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我们当家长的只需要投入点时间,督促孩子认真执行。
5、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入学后,便可接触到汉语拼音,抓住这一点,可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汉语拼音读物来读,既可巩固所学汉语拼音,又可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能力准备:
1、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差。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存。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家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教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比如说:洗自己的红领巾,小手绢,整理自己的小屋……家长要及时对于孩子表现给与表扬和鼓励,让他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2、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是指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通过与人和周围环境的接触交往合作,掌握社会规则及语言或非语言性的交往技能来逐步适应社会的一种技能。21世纪对人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具备竞争意识,也要具有合作精神,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交往能力,那么他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将被社会淘汰。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在交往中,懂礼貌、会合作、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使其成为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受同伴所欢迎的人呢?郑州启乐园的孙老师建议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儿童3~6岁及8~9岁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多,朋友也多。平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讲故事,多编故事,有意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一起讨论;利用文艺作品教孩子复述;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经常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或所见所闻。
其次,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如何与人打招呼、接电话的用语,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向他人问路、请教等。当孩子在熟人或者陌生人面前能够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通常会得到对方的良好反馈,这对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大有益处。当孩子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他也会更乐于交往,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三,要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帮助孩子初步懂得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道德准则,使孩子学会正确识别交往中问题的原因和特点。如教育孩子多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游戏时要遵守规则,输了不要赖,想和别人一起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再比如,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