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

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第⼀篇中国国防⼀、国防概述基本含义:国家的防务产⽣原因:国防是阶级⽃争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形成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霸权主义,⼤⼩);⾃卫防御型(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互相联盟型(⼀元体,多元体);⾃主中⽴型(瑞⼠) 4种职能:由谁规定(国家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性质=...)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基本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完整;保卫国家统⼀;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国防的历史主要成就:建⽴了⽐较完备的古代兵制,构筑了规模宏⼤的国防⼯程(边防和海防建设)——修筑防御⼯程和实⾏实边固边政策,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局限性:重防⾮攻,重陆轻海第⼆篇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定义: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受世界观与⽅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军事思想的作⽤1.对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如何实践战争的思维⽅式)①海湾战争--空地⼀体战②科索沃战争--“⾮对称,⾮接触”联合作战③阿富汗战争--“全频谱⽀援”特种作战理论④伊拉克战争--快速决定性作战⑤(中国,海空⼀体战)2.战争准备必须依靠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军事作⽤的基本含义1.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2.特点:阶级性(战争威⼒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群众)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三、军事思想的作⽤:时代,阶级,地域,⼈物四、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问题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定发展阶级上的⽭盾的⼀种最⾼的⽃争形式。
(⽑泽东)根源:私有制(经济)和阶级⽭盾(政治)本质:政治的继续(阶级、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冲突)⽬的:解决⽭盾冲突(最⾼⽃争形式)五、⽑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答案

一、中国国防复习题1、国防的基本概念(含义);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2、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
3、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4、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国防建设的含义;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6、我国的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7、国防政策的含义;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8、我国国防的基本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9、我国国防政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10、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1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哪些军兵种构成;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什么时候;1949年4月23日1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什么时候;1949年11月11日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1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什么时候;1982年6月17、武警部队的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8、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及七大军区;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军区19、民兵的任务;(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其他各项任务:(2)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3)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基本类型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二,国防法规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7.公民的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9.学生军训的意义补:什么是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三,中国武装力量10.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11.什么是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陈12.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为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金木水火土,内、警卫、边防)13.陆海空军的编成①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专业部队组成②海军由睡眠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的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③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以及通信兵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14.我国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三等十级。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1.什么是信息?其特点有哪些?答: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特征: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2.信息战的概念?答:信息战通常指军事领域内的信息斗争,它是敌对双方为争夺信息的获取权。
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而展开一系列作战行动的作战模式。
3.信息化战争的概念?答: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式,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里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4.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演变过程?答:1991年海湾战争,是人类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过渡(或叫转折点)。
以后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承前启后作用的战争。
5.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答:一、信息资源主导化。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
三、作战空间多维化。
四、作战节奏快速化、作战行动精确化。
发展趋势:以夺取制信息权为发展中心,以一体化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无人化为发展特征。
6.面对信息化战争,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战争观和国家观念?答:一、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二、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三、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四、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五、正确处理机械化半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7.什么是C4ISR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答:在军事领域内部,指挥、控制、通讯、电脑和情报的集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军队和武器进行指挥与控制系统。
组成部分:指挥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电子计算机系统、情报监视侦查系统。
8.作战行动精确化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侦查定位精确化指挥控制精确化火力打击精确化效能评估精确化9.什么是制信息权?它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如何?答:制信息权,就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
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是核心资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信息成为部队战争力的核心因素。
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国防动员1.什么是国防动员?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国防动员的分类有哪些?按照动员规模:总动员,局部动员,按照动员方式:公开动员,秘密动员还有应急动员,临战动员,后续动员,物力动员3.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①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战时应战是根本)②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急时应急是拓展)③国防动员是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4.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①人员武装动员②国名经济动员③人民防空动员④交通战备动员⑤政治动员5.国防动员实施程序?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命令→充实动员命令→修订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六维空间,运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
2.如何理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①作战能力信息主导②作战手段精确可控③作战力量多元融合④作战空间全维多域⑤作战指挥扁平网状3.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①树立信息制胜的新理念②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发展③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④提高信息对抗综合能力⑤建立健全军队编制体制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征?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②公开程度的有限性③司法适用的优先性④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公民的国防义务?①接受国防教育②保护国防设施③保守国防秘密④支持国防建设⑤协助军事活动⑥依法服兵役。
3.我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4.公民履行公民义务的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事训练。
5.服现役,预备役的年龄?18岁到35岁。
6.国防教育日?每年的九月第三个星期六。
7.学生军训的意义?①学生军事训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②学生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③学生军事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卫部队由公安部门管理: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武警共同领导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三、陆军的战略任务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四、陆海空军的兵种组成陆: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海: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空: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五、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海: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空: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二炮:一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二是实战,即在我国遭受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为什么说缓和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边国家:国家安全的屏障经济发展的市场政治稳定的依托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制造“中国威胁论”军事部署由北向西转移干涉台湾事务加强对我情报搜集2.日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3.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政界右翼势力大国民右翼情绪重社会右翼组织活动猖獗:崇皇思想极端军国主义、民族主义5.加强对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我国周边工作的方向&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什么周边外交方针方向: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四、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称霸四大条件:军事、经济、文化、金融)两大结症:中印边界,黄海海域划界争议三难选择: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起一个重点:中美关系一个热点:朝核问题一个难点:台湾问题五、我国边境线两万两千公里海岸线一万八千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第三课国际战略环境一、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二、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三、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和其原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5篇)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5篇)第一篇:军事理论复习要点整理注意点: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第三个星期六抗战胜利:1945年9月3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战争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克劳塞维茨(西方“兵圣”)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美国的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提出了“海洋中心”说目前全国共划分为七个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一部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一、名词解释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制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国家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的高度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战略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战略环境包括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两部分,其中国际战略环境对国家安全起主要影响,是一个国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的概念:国家防务二、国防的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是为完成国防任务,实现国防目的的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四、中国国防发展史①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
城池建设始于商代。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
五、主要启示(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是依法治军、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国防法规体系在纵向关系上,我国国防法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事业走向法治化,表明我们的人民防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力1、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检举、制止危害国防建设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2、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中国现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委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二)①国防领导和管理机构,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的执行和保障系统。
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能是:人民武装动员,国家经济动员,国家人民防空,国家交通战备。
二、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反对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5)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国防建设政策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实现国防现代化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三、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到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军事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总纲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重)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八章:侦查监视技术第九章:精确制导武器第十四章:国际战略格局(重)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五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第二节第十七章:国防概述第十九章:国防动员第一章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正义,进步,非正义,反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
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战争指导规律:符合战争客观规律的指导战争的原则和原理。
军事科学的性质(P3)以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例如敌对双方力量的总较量,战争准备与实施。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P3~4)服务政治、客观存在、是政治的继续军事科学体系(P4~7)1.分为七个学科门类2.13个一级学科、48个二级学科3.关系: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林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和句式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
军事学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宗晨,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提供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与实践战争提供理论依据5.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完整word版)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总汇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
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
战争潜力的转化;3。
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
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
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
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
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
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超完美军事理论复习全资料

超完美军事理论复习全资料军事理论复习纲要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自卫型(如中国)、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4、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5、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国防历史1、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可选)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三、主要启示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有着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备;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创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坚守气节的巨大胜利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二、国防法规体系1、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P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P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P232、《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国防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类型: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建设强大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
③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⑤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4.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防建设: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5.(重点)公民义务和权利: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权利:①提出建议权②制止和检举权③取得补偿权6.国防政策内容:①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②实现国际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加强一信息为主要标着的军队质量建设。
④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⑤坚持自卫防御的和战略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7.国防建设基本目标:①制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利。
②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③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④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8.武装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军理课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国防1、现代国防有哪些特征?P5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多种斗争形势的综合角逐,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
2、我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有哪些?P10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军事技术优劣对成败巨大影响。
3、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成就有哪些?P11①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②铸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③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体系④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4、我国现行国防政策要点有哪些?P12①维护安全统一、保卫核心利益②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③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⑤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5、六个知识点①国防主体:国家②国防对象:外敌侵略、敌对势力武装倾覆③国防职能: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④国防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⑤国防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⑥我国的国防类型:自卫型二、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②公开程度的有限性③司法适用的优先性④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公民有哪些国防义务和权利?①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②权利:建议权、制止权、检举权、获得补偿权3、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每年的九月第三个星期六4、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公民的三种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尚武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5、我国的兵役制度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公民履行兵役任务的主要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事训练7、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学生军事训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中国武装力量1、作为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要想成为我国武装力量中的一员,有哪些途径?①大学生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②经过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后服预备役,成为民兵③加入国防生队伍,毕业后成为军官④毕业后参军入伍,参加士官直招投身国防事业2、中国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主要力量,武警是重要力量,民兵是强大后备力量。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简答+论述)

简答题:1、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国防斗争的艰巨性: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事业,全民的事业 2)国防目标的双重性:安全和发展 3)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不单指军事力量,还包含非军事力量不只靠国家的军事实力,还靠国家战争潜力,不只是军事力量的抗衡,而是指国家综合国力的抗衡重视武装力量的数量建设,而更加重视质量建设 4)国防功能的多样性:威慑,而是既消耗又增殖。
2、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A、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B、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C、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D、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3、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有哪些?A、制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B、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C、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D、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E、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4、为什么要关心国防?要加强国防建设?A、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战争史B、中国的近代屈辱历史—不堪回首C、新中国成立后周边动荡不安和威胁不断D、边界领土之争—尚未停止E、国际战略格局还未稳定F、祖国统一大业障碍重重G、军事(思想)家等的名言警句不得不听5、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任务有哪些?A、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B、在平时,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安全,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C、在战时,配合解放军作战。
6、民兵的性质和任务?定义: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任务: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任务,协助维护社会秩序7、国防教育的地位有哪些?(1)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环节(2)国防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3)国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8、国防教育作用有哪些?(1)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2)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国防职能(3)、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A、提高全民精神文明B、提高青少年智力C、造就一批高层次知识人才D、造就各行业高层次管理人才E、提高国民身体素质(4)、国防教育有利于优化国民心理A、提高国民对国防的认识B、培养国民对国防的高尚情操C、锻炼国民坚强的国防意志D、帮助国民纠正消极国防心理(5)、国防教育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9、积极防御特点有哪些?A.后发制人B.把进攻和防御有机地结合起来 C.立足持久作战D.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10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内容是什么?一是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指人类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水平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2.信息战:信息战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能力为主要作战手段,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破坏、扰乱敌方的信息流,从而达到一定作战目的,而采取的对抗行动。
3.电子对抗:电子对抗就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作用,从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4.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成为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也有的称目标特征控制技术,隐身技术是改变武器设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5.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实现由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上,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转变。
6.军事高科技: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理论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
7.夜视技术: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简答:1.什么是国防动员?其内容包括哪些?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其内容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等。
2.邓小平是如何论述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地?首先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根源;其次,社会主义国家搞霸权主义,同样也会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再次,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也有区域霸权主义;最后,苏联解体,两霸争夺局面消失,绝不意味着霸权主义消失。
军事理论复习内容

军事理论复习内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概念及其要素2)新疆东突活动、台湾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3)藏南历史成因4)清朝后期五次对外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第二章军事思想5)《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的意义6)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7)李立三“先城市后农村”的理论8)1950年朝鲜战争全过程及中国出兵的原因9)钱学森回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军事的影响10)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世界的重大影响事例11)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极其含义12)金门的地理位置极其变迁13)何为两极格局历史上两极格局的事例第三章战略环境14)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15)为何有冲之鸟礁是岛屿还是礁石的争论16)为什么说中国周边是世界上大国集中的地区17)美国始终把我国看做潜在的战略对手的具体做法有哪些18)新安全观的概念19)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驻军情况第四章军事高技术20)军事高技术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1)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分类?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22)两类精确制导弹药和导弹的区别?23)什么是导弹?导弹的分类?精确制导导弹的基本组成?火箭弹是不是导弹?24)精确制导技术的含义是什么?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25)自主式制导主要有哪几类,各自工作原理与特点?遥控式制导主要有哪几类,各自工作原理与特点?自动寻的制导主要有哪几类,各自工作原理与特点?26)C4ISR 的缩写词,每一字母代表什么?27)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简述)28)电子战的主要组织形式?29)简述电子对抗的形成与发展?30)例举5例电子战战例。
31)隐形技术的定义?军事隐身技术的分类及各自的目的?(“五反”)32)现代典型的隐身外形有哪些,并举例。
33)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34)军事夜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器材?35)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夜视仪的特点。
36)军事航天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常用的军用卫星有哪几种?37)军用航天器的分类?军用卫星包括哪几类?侦察卫星的特点?38)新概念武器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第五章信息化战争39)什么叫信息化战争?主要特征是什么?40)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区别有哪些?41)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我国国防建设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国防建设:第一节国防领导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由解放军四总部、军区和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组成。
(一)中央军委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7个军区。
(四)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武装力量建设一、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一直坚持“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陆军陆军的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兵种及侦察兵、测绘兵、汽车兵等组成。
陆军的任务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2)海军海军的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和其他专业勤务保障部队组成。
海军的任务防御敌人从海上来的侵略,收复敌占岛屿,统一全部国土;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空军空军的组成空军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和通信、电子对抗、气象等专业部队组成。
空军的任务国土防空,争夺制空权;实施空中作战、空降作战空中运输;协同陆海军作战及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等任务。
(4)第二炮兵第二炮兵的组成第二炮兵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和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第二炮兵的任务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配合其他军种作战,也可遂行发射常规弹头和宣传弹头等任务。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选择题: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B 安全利益C 政治利益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朝B春秋战国 C 唐代3、国防是( A )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A国家B军队C武装集团4、国防的( A )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
A性质B质量c坚固程度5、一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其国防的要求和国防也不同,因而,国防的(C)也各不相同。
A政策B目标c类型判断对错:6、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是我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和军事上的不断强大?(错)7、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对 )8、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对)9、世界的国防类型大致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 对)10、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们采取中立型国防?(错 )第二部分: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化;作战行动精确化)3、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信息武器、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KR系统)4、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精确化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一是精确侦察、定位控制。
二是精确打击。
三是精确保障。
)5、如何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依托地方进行信息化人才的双向培养;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教学中要加大高新技术知识的比重,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0、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含义: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国际战略环境:指影响国家安全、关系战争全局的国际社会客观环境情况和条件,它是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决策机构、领导与指挥、地理条件等方面构成的战略态势。国际战略环境主要研究:时代主题、战略格局、世界经济形势。
3、国内战略环境:指对策划、指导、实施带有影响全局性的军事斗争的国内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国内战略环境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国内政治环境、综合国力、地理环境。
6、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内容包括:(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的根本原则;(2)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4)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a.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b.创立了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制度;c.创立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7、人民战争的含义: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争的正义性。判断标准就是能否促进历史的进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和政治基础。二是战争的广泛性是指战争要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加,这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标志。
3、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名字解释1.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是指主权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3.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互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航天技术:也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5.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指地表物质的起伏形态和性质;地物是指地面上位置固定的物体。
6.地形图:是将地面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注记,综合测绘于平面图纸上的图。
7.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的态势。
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8.精确制导技术:又叫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备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9.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版次、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问答题1.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答:(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我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就要内容答:(1)中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2)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增加综合国力。
(3)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和平解决争端,追求综合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和国防的本质与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和国防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国防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免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威胁、国家正常活动得以维持的现状。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国际战略形势: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政治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战争:是国家、政治集团和民族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海、陆、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信息化装备: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具有共享信息能力,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装备。
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较高的武器。
新军事革命:是指在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
导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广泛运用,在军事领域引发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
二、简答题
1. 国防动员的意义和原则是什么?
答:意义——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原则——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2.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答: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3.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祖国统一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4.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着力构建信息化战争体系;不断获取军事技术优势;超前设计战争;努力实现精兵高效;深入改革军事领导指挥体制;大力开展军事创新。
5.信息化装备对现代作战有什么影响?
答:催生新的作战理论;引发军队组织编制革新;改变现代作战方式。
6.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是什么?
答:直接命中概率高;具有自主制导能力;作战效能好
7.国防的目的是什么?
答: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从军事伦理角度看,中国历代军事理论以崇道尚义、贵和慎战为特色;从军事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早熟的辩证思维和原始的系统观念为特色;从军事斗争艺术的角度看,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以注重谋略、守正出奇为特色。
9.我国军民融合的战略任务有哪些?
答:实现产业领域融合;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实现服务保障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融合。
10.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11.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对作战的影响有哪些?
答:对作战指挥的影响;对军队机动的影响;对武器效能的影响;对作战保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