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尘肺病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导致职业危害事件的数量和频率迅速增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尘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14年,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2687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9.66%。与2013年相比,这一绝对数有所增加。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报告职业病83万例,其中尘肺75万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0%。这些数据经体格检查证实,潜在尘肺患者的人数尚不清楚。考虑到繁琐的职业病鉴定程序和人类障碍的设定使得难以识别尘肺病,实际的疾病数量不限于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尘肺仍不可治愈,后期只能通过洗肺吸氧维持,但成本高、治疗时间长,使许多家庭生活困难
一、创作背景
(一)社会背景
尘肺是一种职业病,由于工人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组织纤维损伤广泛。工人们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吸入大量的灰尘。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导致肺部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肺纤维化和尘肺的形成。尘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疾病。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将继续恶化和不可逆转。防治尘肺需要社会共同努力与关注。
尘肺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尘肺分布集中,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从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督的工作状况来看,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督严重不足,从生活状况来看,医疗、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状况令人担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没有医疗的情况下只能在家中等死,许多家庭处于绝望的边缘。尘肺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选题背景
1. 我国尘肺病发展现状
(1)尘肺病发病率高
2013年统计,我国尘肺病患病人数已超80万人,患病群体广泛分布于煤炭、金银矿等与粉尘相关的行业。其中62%集中在金银矿行业这一高发行业,超过49万人。但是,由于企业申报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大量乡镇、个体企业和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没有实行职业病申报制度,全国金银矿尘肺病人的实际人数远远超过统计数字。目前,据统计,我国尘肺病例不少于600万例。金银矿尘肺已成为严重危害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2)尘肺病的行业和地区分布
在我国,尘肺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煤炭生产、有色金属、石棉、水泥生产等行业。尘肺发展趋势愈发加快,半数以上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其主要分布在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尘肺病在我国发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没有完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尘肺病的发展趋势很难限制。
(3)尘肺病患病人群分布
我国尘肺的发生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临时工身上。随着就业制

度的改革,企业的一线工人正在被临时工人或农民工所取代。在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上,采矿、建筑、危险化学品三大行业的工作场所,他们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职业病的特点是工龄短,发病率高。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尘肺。有迹象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受尘肺影响最严重。
(三)人物背景
本片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人物的生活,将尘肺病患者更加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中,在本片当中,总共采访了两位人物,分别是主人公谢全贵,以及他的妻子,通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使得谢全贵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得本片更加真实。
1.主人公谢全贵
谢全贵一名普通的农民工。1997年谢全贵和同乡一起去河南三门峡金矿打工,其间在高浓度的粉尘中工作,2013年谢全贵症断出患有尘肺病,在查出患有尘肺病后,谢全贵为了家庭继续在金矿打工,直到身体无法坚持。谢全贵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代表性,大部分的尘肺病患者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只能拖着病体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使得病情只能继续恶化。
2.妻子
在谢全贵患病之后,他的日常起居及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一直支撑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妻子,夫妻俩情比金坚。
二、创作目的
在创作本片中,旨在通过谢全贵的生活让更多人了解到尘肺病的可怖,了解这些社会底层群体的痛苦和无奈,对于尘肺病这一无法治愈的疾病有所认知了解。
呼吁社会树立正确的认知,呼吁大众去帮助尘肺病患者。
(一)呼唤社会树立正确认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转型,职业病危害在社会上广泛出现,尘肺病作为我国主要的职业病种,患者众多,危害性大,无法治愈,相较于其它疾病,尘肺病并不被社会所广泛的关注,对于大众来说仍然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因此,大众对于尘肺病的正确认知刻不容缓。
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尘肺患者对于病痛的绝望和家庭温暖的情感交织。借由这部影片可以让大众更全面的认识到尘肺这个简单的名词中所蕴含的沉重意义,让尘肺病更广泛的为社会所关注认知。
(四)呼吁大众帮助尘肺病患者
在人数众多的尘肺病患者中农民工是受尘肺病危害最大的群体,农民工群体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文化水平较低,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再加上尘肺病在社会上并不被广泛的关注,使得许多农民工并不了解尘肺病,甚至对其一无所知。
尘肺病患者多数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患病后逐渐丧失劳动力。因此,尘肺病患者大多家庭困难,生活水平底下,患者在没有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只能等死。
尘肺病在我国愈演愈

烈的情况下,应该动用新媒体等媒介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通过创作此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尘肺病患者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感受尘肺病患者在生活中的的艰辛,呼吁大众广泛的帮助尘肺病患者群体。
三、创作主题
《尘肺》以纪实的手法,将镜头对准底层患病群体,以尘肺患者谢全贵为主线,直面现实的残酷,引导观众对生死深入思考,展现尘肺患者真实面貌,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记录,让人们了解生活的本质,启迪人们思考生活的哲理。通过本纪录片展现底层特殊群体的内心,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感受,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尘肺患者高强度、高压力艰苦疲惫的生存状态。
(一)蒙太奇突出主题
不同叙事手段的蒙太奇能够强调重点突出主题,本片使用了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种形式。通过叙事蒙太奇交代谢全贵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营造谢全贵患病后的艰难困苦,为故事发展留下悬念。在谢全贵向采访袒露心声时则采用表现蒙太奇,通过渐隐为白色的特效转场,强调谢全贵内心的感受,以此展示谢全贵患病之后家庭面临的问题,突出尘肺病对普通人在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两种蒙太奇的对比使用,使影片重心落在展现尘肺病上,以此突出本片直面现实的残酷和引导观众对生死深入思考的主题思想。
(二)细节深化主题
丰富精致的细节能使纪录片的内容更加饱满丰富,主题更加深刻。在展现谢全贵这一人物形象时,对其进行了细节化的刻画。在谢全贵患病之后,逐渐丧失劳动力,家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身上,谢全贵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他对自己患病之后又有什么想法,本片中都通过对谢全贵采访。通过对人物形象细节的刻画,交代了出来,使得观众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深化本片主题。
(三)镜头升华主题
纪录片《尘肺》通过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多次运用短固定镜头,短固定镜头的运用使其画面更加真实可信,通过短固定镜头的描述或者强调人物本身的微小细节和独特的动作细节。信息相对较为集中,在本片中使用大量固定镜头来贯穿整部影片。通过采访的介绍更能让观众感受到静态构图的独特魅力所在,作者借此用来展现疾病对人体的折磨,来折射普通人面对疾病的无奈,进一步升华主题。
四、创作技巧
作者认为在拍摄纪录片时不能够简单地记录,应当注意叙事方式,以及场面段落,镜头组合以及声画关系,景别等技巧的综合运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创作者可以通过视听语言,进行人为的控制,只有掌握了视听语言,才能算是拍摄现出一部完整情节饱满的作品。作者在拍摄此纪录片

之前,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前期准备
作为一部检验大学四年所学成果的纪录片,作者在拍摄之前进行了很多的思考,从观看大量纪录片开始,作者静下心来思考,每一部纪录片都是有共通之处的。在题材、手法、娱乐性、制作等方面。通过思考影片的关注点,将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罗列出几部自己喜欢的纪录片,在大量的阅片过程中作者学习到了拍摄纪录片应该注意和思考的方面,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题材选择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场景
(1)日照莒县谢全贵家:谢全贵患病之后平时生活的地方,因为身体不便,不能够剧烈的活动,平时的吃住工作都在此处,在这里拍也更加贴近平民化生活化的日常,使得纪录片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2)航拍等环境突出了日照莒县地区的风貌,与主体“家乡”切题。
需要的题材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多与主角沟通交流,多了解片子主人公的故事。如果还不够了解,就要通过各种渠道知根知底的了解清楚,前期工作做得扎实才会在拍摄的过程中掌握好分寸。这样就可以开始拍摄了。确定了片子的中心基调,掌握了片子的灵魂就算是完成了一大步。把前期的工作要做到位,多跟主人公进行聊天式的交流,尽量多的去掌握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以一个求知者的姿态用心去听他说的话,然后进行整合,筛选。用真诚去打动观众,将纪录片最纯真的一面表达出来、那么就是成功的。
(三)拍摄方法
拍摄要从写拍摄计划开始,将拍摄计划分类,明确每一部分的拍摄核心。后期补拍远不如抓现场。要保证两台机器有一台是固定拍摄,另一台从多个角度拍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并且客观的展现被摄事物,从不刻意夸张或者是编造,运用固定镜头真实完整地记录线条,色彩,明暗的变化:适当运用镜头运动和景别之间的切换控制节奏。
(四)镜头组接
将一部纪录片里面单独的画面有逻辑、有构思、有意识、有创意和有规律地把它们连贯在一起,就形成了镜头组接。镜头组接是控制作品节奏的重要方法,镜头组接要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规律和思维模式逻辑。如果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或者逻辑混乱,观众就很难明白拍摄者究竟要表达思想。
1.素材较长
镜头组接要注意时间的长短。画面长度的处理,不同的画面有不同的组接规律。本片中部分拍摄的素材较长,在剪辑中如果过于使用单一超长的镜头会使影片的整体节奏过慢,在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想的拖沓,剪辑时应注意按照内容来确定画面长度,这样就会使得影片的整体节奏合理,观

众更容易接受。
2.统一色调
在剪辑中将两个不同色调的镜头组接到一起,就会给观众产生不适感,影响影片内容流畅表达,所以在剪辑时要保持色调一致。
本片拍摄过程中第一天天气阴暗,画面拍摄较黑,需要后期进行后期调色,部分过于阴暗镜头无法使用。
3.采访
纪录片的采访是一部影片的重中之重,通过主人公谢全贵的讲述,倾听他的故事,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病魔给他带来的痛苦,增加纪录片可看性,使得被采访人进入情境,在适当的时机和情境之中采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本身要对采访很了解,要在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规划,通过采访深化影片效果。
五、创作反思
纪录片《尘肺》是对四年大学学习的成果总结,经过了精心的筹备,耐心的拍摄,反复的剪辑修改,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与提高,包括主题的表达以及拍摄剪辑等技术的改进。
(一)拍摄问题
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想要拍摄的场景和效果无法拍摄,就需要现场临时的修改,对拍摄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整部纪录片拍摄时间较长,由于光线的影响,每次拍摄的镜头明暗有所变化;采访的时候由于没有专业的收音设备导致采访录音效果较差,杂音严重,给后期剪辑造成了麻烦。
(二)剪辑问题
本影片拍摄的素材较长,后期处理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对素材分门别类耗费了较多时间;采访的镜头时间都较长,后期剪辑时只采用了部分,但前期大量的拍摄对剪辑也有所帮助,素材多剪辑才更游刃有余;镜头组接较为生涩。
(三)创作感受
本影片拍摄的题材较为沉重,再联系拍摄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麻烦,与被拍摄人联系拍摄经过了1个多月的时间。因为拍摄的是病人,起初被拍摄人心里非常的戒备,对于一些想法不想对作者表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采访对象慢慢打开了心理防线。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作者设计了好几套方案,并及时的调整补充。因为疾病,被拍摄人的身体状况较差,拍摄的过程要随时调整,让我感受到拍摄一部纪录片的不易。虽然很麻烦,但作者很用心的克服了所有问题,为了完成作品的整体拍摄,投入近1个月时间,直至拍摄完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匆匆1个多月的日子里,作者从拍摄中感受到了太多的苦与痛。与病人长时间的接触使作者感受到了病人内心的心酸,不仅仅是患病的痛苦,更多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冷漠与孤立。
在影片后期经过了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原本基础上添加了一些镜头,使得整部影片更加丰富饱满,指导老师的意见也需要多次揣摩和落实到每一个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