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
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的简称。
其中,遥感技术是基础,地理。
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
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
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量大的药用种类。
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划(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的开发(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
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
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3、浙药区: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杭菊花、延胡索、温郁金4、川药区:川芎、川附子、川牛膝、川贝母5、南药区:广藿香6、蒙药区:黄芪、甘草、知母7、维药区:肉苁蓉、甘草、锁阳、阿魏、枸杞8、藏药区:冬虫夏草、大黄、甘松9、海药区: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第三章:中药资源自然属性的构成1、药用植物种类(87%)①藻类②菌类③地衣类④苔藓类⑤蕨类⑥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药用动物种类(12%)3、药用矿物种类(不足1%)第四章:中药资源的应用种类1、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止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3、民族药: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3700多种)(1)藏药(2)蒙药(3)维药(4)傣药(5)壮药(6)其他民族药第五章: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三大自然区域:(1)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最为明显(东部湿润)(2)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为明显(西北干旱)(3)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为明显(青藏高寒)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垂直性分布1、植物的垂直分布受:山林的水平地带的制约、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地形、基质、局部气候等影响2、中药资源垂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山体越高,垂直分布的种类越多,种类的构成也越复杂②每一个山地的药用植物垂直分布带谱的基质与该山体所在地的药用植物水平地带分布类型是一致的,在一个山体只能看到它所在的水平地带以北的植物类型③从低温山地到高温山地,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有繁到简,垂直带的高度也逐渐的有高到底④从东部的湿润地区到西北的干旱地区,药用植物的垂直带谱逐渐由少到多,而垂直带的高度逐渐增高第七章+第九章:中药资源蕴藏量和中药资源调查1、①蕴藏量: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的蕴藏量②产量:是指家种(养)的药用动植物的生产量③单体产量:指一株(只)药用动植物资源药用的平均产量④经济量:是指药用动植物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第一章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要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
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
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或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加工炮制工艺。
民族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药物。
中药资源的特征?(1)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
●第二章我国的气候:我国形成强烈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东部地区季风性显著,西部地区大陆性强烈,温度和降雨变化大。
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
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疏松表层,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北方钙土:甘草、枸杞、麻黄、苦豆子。
盐碱地:罗布麻。
酸性:肉桂、黄连、槟榔。
碱性:甘草、枸杞。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高山土壤,水成土壤。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我国植被类型及特点:荒漠,草甸,沼泽(森林沼泽,灌木沼泽,草本沼泽)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灌丛: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常绿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药资源与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质地、酸碱度、水分状态和肥力水平等均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也对药材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1)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2)土壤酸碱度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土壤生物对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3)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状态,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和比例,施肥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要用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作用。
中药资源学
名词解释: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作为传统中药、民族药及民间草药使用的植物、动物及矿物资源蕴藏量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时空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科学。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分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
可再生资源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资源危机是指矿物、土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在世界和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显现出相对紧缺的趋势。
植被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植物构成植物界为数众多的任何有机体区系道地药材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特有的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中药资源保护中药区民族药中华各民族应用的天然药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
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判断题:民族药情况:17家中药材市场:安徽省亳州、河北省安国、四川省成都荷花池、江西省樟树、河南省禹州、湖南省邵东县廉桥、甘肃省兰州黄河、山东省鄄城县舜王城、陕西省西安万寿路湖北省蕲州湖南岳阳花板桥、黑龙江省哈尔滨三棵树、重庆市解放西路、广东省普宁广东省广州清平、广西玉林、云南省昆明菊花园中药资源调查对象:动物,植物,矿物三大区特点:论述:中药特征:1.有限性2.地域性或道地性。
3.复杂性. 4.成分的非单一性。
中药资源研究内容:调查的技术、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发展、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检测。
中药资源研究任务:资源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定向培育、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科学管理中药资源的现状:保护政策法规:第十章分区原则:道地药材产区及其辐射区域。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科学,主要涉及中药材的生物学、
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中药资源学的核心概念的解释:
1.中药资源:指用于中药制药或中药研究的各种植物、动物、矿
物等资源,包括中草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预混剂等。
2.中药材:指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一般是指采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如花、叶、根、茎、皮、果实、虫、兽等。
3.野生药材:指在自然界中自然生长并采集的中药材,具备一定
的药用价值和采药价值,包括山野、河滩、丛林等野外资源。
4.人工栽培药材:指为满足药用需求而人工种植、培养的中药材,以提高产量、品质和保护野生资源为目的。
5.优质药材:指具备高药效和品质的中药材,通常包括生长环境
适宜、正常采收时间、适当处理和存储等要求。
6.种质资源:指中药植物的遗传资源,包括不同物种、不同地理种群或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7.药材质量标准:为保证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的对中药材质量的指标和要求,如外观、气味、理化性质、微生物质量、有效成分含量等。
拓展:
中药资源学的重要性在于对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以确保中草药的供应、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中药资源的采集、加工、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利用效率,同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促进人工栽培和可持续利用。
此外,中药资源学还涉及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研究,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一致性。
最后,中药资源学还包括对中药材药理活性和药效的研究,为中药研发和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资源学
名词解释中药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矿物药资源。
道地药材: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的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民族药:指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药材,民族药医疗体系独特,用药习惯和习用药用种类与中医中药有较大不同,包含了藏药、维吾尔族药和蒙药等。
样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所抽取样品的实体,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称为样地,是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
样方:在对密集分布的草本植物进行种类调查或药材实施采收时,受工作量限制,一般将区域范围较大的样地再划分成为若干小的单位,只对其中部分单位做详细观测,称其为样方。
药材蕴殿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
药材经济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
药材年允收量:指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
“3”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5”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其密切相关的专家系统ES 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
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产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目的。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发展。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中药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与地位:中药资源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完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后上的另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教学及教学实习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对中药资源的在制药、中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今后从事中药研究及中药工作有一个基础及帮助。
2、知识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新的中药资源寻找及寻找方法及过程;了解中药资源学研究的意义及现代研究的进展。
3、能力要求: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完成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讲授外,还应现代中药资源研究新内容和研究新方法作介绍,要求学生认真作好笔记和完成相关的作业;实习调查时,学生应在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调查方法应用及调查实习报告撰写,分析调查成功经验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通过具体的资源调查实习,学生具有初步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手段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习生药学、制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奠定相关。
学生今后可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中药新药生产、中药学研究、中药药理等相关的工作。
也为学习中药GAP生产技术、中药农业工程、中药新产品开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在今后的中药研究、开发及从事中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数分配1、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讲授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有时还辅以挂图和实物(药材品种、地图等),以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类型、分布、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中药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矿物、细菌、真菌等天然物质。
中药资源学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药的生产和研发密切相关。
中药资源的类型包括中药材资源、中药植物资源、中药动物资源、中药矿物资源、中药微生物资源以及中药信息资源等。
其中,中药材资源是指可用于制备中药的植物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等;中药植物资源是指可用于制备中药的植物品种及其变种、栽培种等;中药动物资源是指可用于制备中药的动物及其家畜、野生动物等;中药矿物资源是指可用于制备中药的矿物及其制品,如矿物药、矿物粉等;中药微生物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中药信息资源是指包括中药品种、产地、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制作工艺等信息的资源。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确保中药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药资源的保护包括保护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资源,防止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加强中药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等。
中药资源的利用包括发掘、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中药资源,开发新的中药品种和制作工艺,以及推广中药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
随着中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中药资源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中药资源,还可以为中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中药资源学总结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2、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是在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
3、多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即: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求取方法:(1)记名计数法(2)目测估计法4、盖度:群落中某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
5、郁闭度: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
6、频度: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计算:出现某种植物的样地数/设置的样地总数7、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和非药用部分)。
8、药材蓄积量:某一地区某种药材的总生物量(只包括药用部分)。
9、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药材的总蓄积量。
10、年允收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11、定期挖掘法: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
(适用于能够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12、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13、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量)/年实际采收收量14、中药材GAP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GAP产品标志的产品。
15、地道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一(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科学。
2.可再生资源:可以进行自我更新或繁殖的资源。
3.中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
4.民族药: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5.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6.怀药:其组成成分为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中药因产在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最为珍贵,故被称为怀药。
源自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
7.道地药材:指在特定地区,栽培(或野生)管理方法和采收加工标准相对固定,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和流通过程的推介,被公认为品质和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中药产品。
8.关药:指山海关以北或指“关外”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9.蒙药:是在蒙古名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在中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10.壮药: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
11.异地保护: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生物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2.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目的。
13.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灸,修治、修事,修制。
今多用“炮制”和“炮灸”14.中药资源的可解体性: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再生是有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药用动植物的再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超出物种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导致种群个体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这一现象就称中药资源的可解体性。
1中药资源学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构成、时空分布、蕴藏量和品质、药材形成、保护和开发、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2居群任何一种植物都是以不同数量个体集合而成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称为群居。
3蕴藏量:指自然存在于一定地域内自然界中尚未开发的药用生物和矿物资源的总和。
4胸径指乔木树干距地面130cm处的直径。
5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指保护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与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植物的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
6物侯期指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如营养期等。
7郁闭度指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用小数表示。
8资源再生率指药用植物资源再生量与资源利用率之间的比值。
9指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10 优势种指群落的建群钟。
11盖度指草本层、灌木层或乔木层对地面的总覆盖度,用所占百分比表示。
12基径指乔木距地面30cm处的直径。
13纬度地带性植物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14 群落动态指群落为原生还是次生等不同演替阶段。
15 渐危种指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的野生资源,但因人为或自然原因所致,造成分布范围居群数量减少,如不及时保护,有可能成为稀有种或的种类。
16 常见的菊科药材种类菊科药用植物778种,主要为蒿属,紫菀属,蒲公英属等。
商品药材主要有白术、苍术、木香、艾蒿、茵陈、菊花、红花、牛蒡、苍耳等。
17东亚地区中医学传统理论为指导,理论体系完善。
东亚代表国有中国、日本、韩国、草药10000种,大部分为温带、寒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主要植物有人参、甘草、党参、当归、黄芪、黄连等。
药用植物开发最丰富的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是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
19道地性也叫地道性:指传统中药材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独特的栽培技术及贮藏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18内蒙古中温区中药二级区地理分布及主要中药材。
松嫩及西辽平原区。
防风、桔梗、黄苓、远志、麻黄、甘草。
中药资源学
名词解释中药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矿物药资源。
道地药材: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的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民族药:指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药材,民族药医疗体系独特,用药习惯和习用药用种类与中医中药有较大不同,包含了藏药、维吾尔族药和蒙药等。
样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所抽取样品的实体,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称为样地,是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
样方:在对密集分布的草本植物进行种类调查或药材实施采收时,受工作量限制,一般将区域范围较大的样地再划分成为若干小的单位,只对其中部分单位做详细观测,称其为样方。
药材蕴殿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
药材经济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
药材年允收量:指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
“3”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5”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其密切相关的专家系统ES 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
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产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目的。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发展。
《中药资源学》课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生态效益
文化传承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
05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
野外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了解中药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和 生产情况。
采样技术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中药材样本进行采集,并按照标 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和保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开展濒危中药材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选育工作,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探索人工模拟生态环境,为濒危中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条 件,促进其自然更新和繁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采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对濒危中药材进行快速 繁殖,增加种群数量。
贡献。
02
中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药用植物资源
01
02
03
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介绍药用植物的定义、分 类、分布和应用情况。
常用中药材品种
列举常用中药材品种,如 人参、黄连、枸杞等,介 绍其药用价值、产地和采 收加工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强调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介绍保护措施和 相关法规。
药用动物资源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药资源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伴随着中医药
学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药资源与中药资源学一、有关中药资源的概念中药资源(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按照中医理论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或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其来源包括野生动植物,也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和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中药资源学(Science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地理分布、时空变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中药资源学的目的是对中药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合理保护,以致永续利用。
中药资源学是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并兼有管理科学性质的新兴学科。
药物(Medicines):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
其来源有天然性、人工合成性和生物制品性三大类。
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s):是指自然界生长、繁衍、分布、存在着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保持自然物理、化学特性的药物。
它随各国用药习惯又有民间药、草药、传统药之称。
除直接供药用的天然产品或简单加工品外,它也包括从其中提出的化学药物。
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成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而形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
生物药物包括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nology Drugs)或生物工程药物(Bioengineering Drugs)、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中药(Chinese Drugs):是指中医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防治疾病的药物。
曾收载于历代各种药学(Pharmacy)著作中,也是为了区分西药的相对名称。
中药资源学总结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2、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是在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
3、多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即: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求取方法:(1)记名计数法(2)目测估计法4、盖度:群落中某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
5、郁闭度: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
6、频度: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计算:出现某种植物的样地数/设置的样地总数7、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和非药用部分)。
8、药材蓄积量:某一地区某种药材的总生物量(只包括药用部分)。
9、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药材的总蓄积量。
10、年允收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11、定期挖掘法: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
(适用于能够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12、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13、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量)/年实际采收收量14、中药材GAP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GAP产品标志的产品。
15、地道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二章)
的监测和评估。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基因测序、PCR等技术手段, 研究中药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 机制。
信息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 手段,对中药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和 知识发现。
案例分析:某地区特色中药材资源研究
案例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与展望
综合评价
对药材的毒性、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确 保用药安全。
综合考虑药材的性状、内在质量和安全性等 因素,对中药资源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资源储量评价
对中药资源的蕴藏量、分布范围及特点 进行评估,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评估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潜力,促进资源的
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评价
分析中药资源所处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适宜性及承载能力,确保资源开发与 环境保护相协调。
可持续利用策略制定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中药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策略,包括保护优先、合理利 用、加强监管等方面。
03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 用
中药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与措施
国家政策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对中药 资源的采集、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
01
中药资源依赖生态环境
中药资源的生长和分布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中药
资源的基础。
02
中药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
03
中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在中药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矛盾,需要加强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资源学考试题目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药使用的各种药用动植物、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构成、时空分布、蕴藏量和质量,药材形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科学。
民族药资源:特指各少数民族的医生,以本民族的医药理论为指导,或是依据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的资源。
民间药资源: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或以偏方流传使用的药物资源。
也称草药资源。
人工药材资源:是指由于野生资源不能满足药用需求时,通过人工驯化栽培、养育所获得的动植物资源。
环境:环境是指影响某一中心事物生活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既包括围绕中心事物的一切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也包括影响生物自身发展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积温:指某一地区高于或等于某一界限温度(多数取日平均气温10c0)温度的积累值。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我国一般以地面温度高于0c0的间隔时间作为无霜期。
田间持水量: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土壤所能保持水分的最大量。
萎蔫系数:在田间,当土壤水分下降到某一数值时,植物因缺水而丧失膨压也至萎蔫,这是的土壤水分称萎蔫系数。
中药区划:系指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特征,根据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和中药生产区域的过程。
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中药新资源:泛指目前未被列入中药资源使用的物质、被发现具有某种功效可用作中药资源而被开发利用者。
中药资源调查:是针对药用动植物、矿物资源的野生品、栽培或养殖品的种类、分布、蕴藏量进行调查,对资源现状及其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样方调查:对样地和样方进行调查观测的过程。
线路调查:是指在调查区域内设计数条有代表性的调查路线,沿线布点观测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的调查方法。
中药资源蕴藏量:是指自然存在于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界中的尚未开发的药用生物和矿物的总和。
中药资源蓄积量:系指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药用生物资源积聚储存起来的总量。
药材产量:是指经过采集加工可产出中药材的中药资源物质总量。
中药保健食品:是指在天然食品中加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经过适当加工制成的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或食品成分。
就地保护:是将中药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原产地加以保护,从而达到不被破坏或毁灭的目的。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生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中进行保护的一种保护方式。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生物的整体、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的一种保护方法。
濒危种:指在分布区处于有灭绝危险的植物。
中药规范化生产:是指针对传统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药材质量均没有统一规范要求的状况,提出按照特定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和管理规章进行规范化生产的一种生产和管理方式,以保证所生产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中药化妆品:是指以中药资源中的活性成分作为原料,所生产的一类化妆品。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中药区划的一级区分为9个、二级区28个
9大一级区为: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北暖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华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南南亚热带、北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海洋中药区
濒危物种分为8大类:1灭绝、2野生灭绝、3极危、4濒危、5易危、6近危、7数据不足、8未评估.
关药产于东北产区、云贵川药产于西南产区、南药广药产于华南产区、浙药产于华中产区。
中药资源学问答题
1.中药资源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中药资源的种类构成及其时空分布和蕴藏量的研究
中药资源组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征和蕴藏量是中药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其获得的基础资料是保护、利用、管理以及制定生产规划的科学依据。
中药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种类、种群数量,药材的蕴藏量和可利用量,资源的品味和药材的质量,资源的经济、生态价值等。
中药资源的科学利用与新资源开发
中药资源的最基本的利用方式就是生产中药原料,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香料、中兽药和饲料等产品原料的开发也是其利用的重要途径。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我
中药资源的保护包括药用生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和药用矿物资源的保护,其保护方法因保护对象和保护目的的不同而异。
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
中药资源的管理包括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等内容
2.华中亚热带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中药资源特点?
本区雨量和热量较充沛,北亚热带地区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地区只要为常绿阔叶林,北部分布着黄棕壤,南部分布着黄壤与红壤,分布药用植物2500种,水生和湿生的种类较多。
本区的道地药材有浙江的“浙八味”有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江西有吴茱萸、栀子、车前子、枳壳。
江苏的茅苍术、明党参、北沙参、单叶蔓荆。
3.西南亚热带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中药资源特点?
本区为热量、雨量丰富,被亚热带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地区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土壤类型有黄褐土、黄壤、红壤和石灰土等,分布有药用植物4500余种,四川盆地分布有大量栽培药用植物资源。
本区的道地药材有贵州的天麻、杜仲、黄柏、吴茱萸、天门冬、何首乌、淫羊藿。
四川的道地药材有川乌、川大黄、川木通、川芎、川贝母、川牛膝、川白芷。
云南的道地药材有三七,天麻,虫草。
4.道地药材质量形成的基本条件?
⑴优良的物种基因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
生物的基因对要材质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物种之间还是物种内不同品种之间,均可能会因种质基因的不同对要材质量的形成产生影响,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决定道地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
⑵迥异的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在条件。
我国各地的地貌、气候、土壤和生物等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某一地区特定的环境因子有可能导致某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某些特定物质的发生和累积发生显著变化,使得药材品质产生差异,这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最重要外在因素。
⑶特色的栽培加工方法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技术保障。
药材的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是把握好要材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实践,道地产区大多摸索并积累了掌握药材最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保证了道地药材的最大产量和最佳质量。
5.寻找中药新资源的途径?
⑴利用信息资源寻找新资源
①利用文献资料寻找新资源
从国内外古今文献中吸取和借鉴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对中药新资源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利用民族和民间医药信息开发新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代繁衍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传统,各地民间也广泛流传着采用中草药健身防病治病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经过临床检验的中药资源利用的实践经验。
⑵利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开发新资源
同类植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合成机能,故在植物类群中常表现亲缘关系相近的种,不仅形态和结构相似,新陈代谢类型和生理生化特征亦相近,且化学成分组成及疗效类同。
⑶利用活性成分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寻找新资源
绿色植物体内存在着光合作用等相同的出生代谢过程,其次生代谢过程虽然在不同植物之间会有不同,但也仅为有限数个此生代谢途径,因而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可以在多个类群中存在,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6.珍稀濒危药用生物的致危因素及其保护途径?
致危因素
过度采挖和捕猎
由于市场需求,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过去人民对野生药用资源的保护很少关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严重,制管理用资源,不管资源保护。
生境破坏或被侵占
生态环境是药用生物资源分布和要材质量形成的决定性条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药用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直接威胁。
生物自身的原因
生物的生存繁衍都需要合适的生态环境,生境的改变和破坏直接影响了药用生物种群的大小或存亡,并会导致一些适应能力差的种类数量骤减或消失。
保护途径
1.就地保护:是将中药资源生物(矿物)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原产地加以保护,从而达到不被破坏或毁灭的目的。
2.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生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中进行保护的一种保护方式。
3.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生物的整体、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的一种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