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世说新语三则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ae99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e.png)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其中有许多经典故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锄地,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高兴地拾起金子。
后来,两人曾经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通过管宁与华歆的对比,来表现管宁淡泊名利的品质。
2.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通过元方和友人的对话,表现出元方的聪明机智以及对父亲的维护。
3. 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往往篇幅短小,但是寓意深刻,对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世说新语10篇小故事
![世说新语10篇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5cc208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3.png)
世说新语10篇小故事第一篇【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译文】周子居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没有见到黄叔度,鄙陋吝啬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解读: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凭借财富为人所知,有些人通过权势影响别人,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
而有些人仅以内在的修养与学识,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黄叔度就是后一种人。
黄叔度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
周乘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他,就会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这是因为黄宪(黄叔度)让周乘(周子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不曾感受过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篇【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
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彼此争执不下,就去请教祖父陈寔。
陈寔说道:“元方和季方的功德相当,难分伯仲啊!解读:人们习惯了评比权势、财富、功绩、名誉,借此评出一个人的优劣高低。
这些东西属于有形的可掂量的,确实是可以比。
但道德是无形的,且包含十分复杂的东西,又怎能比出谁高谁低呢?道德品行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受制于内在的成分多,显露于外在的成分少。
有许多看不见的因素,比如个人的性格倾向、主观能动性、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综合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行。
对于这些内在的抽象因素,是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予以评判的。
陈太丘正是深明这一道理,才发出了“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的感叹。
第三篇【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888b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4.png)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义庆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
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
”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
”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
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庾公乘的卢马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
效之,不亦达乎!”【注释】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
的卢:马名。
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
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
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
世说新语 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 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f4092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a.png)
世说新语经典故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以下是一些经典故事:1.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等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2. 王戎识李: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3. 杨氏之子: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 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看见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则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以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富有哲理而著称,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也对后世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说新语故事简介
![世说新语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222ab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4.png)
世说新语故事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典籍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故事。
以下是其中三个故事的简介:
“管仲相齐”:这个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管仲,通过智慧和勇气帮助齐桓公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君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孔子与颜回”: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和他的弟子颜回一起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刘备三顾茅庐”:刘备是中国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三次拜访诸葛亮并最终得到了他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成功需要耐心和毅力。
如需了解更多《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建议阅读原文或相关译文。
世说新语30个经典故事及道理
![世说新语30个经典故事及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474d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世说新语30个经典故事及道理《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编的一部记载古代历史人物言行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故事和道理。
以下是其中的30个经典故事及道理:1. 孔子见柳下惠,柳下惠不以贫穷为耻,教育普及应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2. 刘备三顾茅庐,忍辱负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3. 曹操赋诗,善于利用机会,不拘一格,展现自己的才华。
4. 羊公诉狼,善恶有报,不可欺人。
5. 陈寿临终,对待历史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6. 司马徽与刘备,明智的人应该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互相帮助。
7. 曹操与华歆,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8. 陈寿与孔融,言辞要得体,不可过激。
9. 曹操与夏侯惇,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10. 孙权与张昭,明智的领导者要善于倾听智者的建议。
11. 张昭与周瑜,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外敌。
12. 诸葛亮与刘备,真诚待人,坦诚相待。
13. 王导与孔融,聪明人要懂得保持低调,不要过于张扬。
14. 王导与曹操,政治家应该有远见和胆识,为国家着想。
15. 陈寿与庞统,明智的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予赞美和鼓励。
16. 曹操与华佗,珍惜人才,善待医者。
17. 孙权与鲁肃,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18. 陆逊与孙权,明智的人要善于分析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19. 诸葛亮与刘备,忠诚和信任是团队成功的基石。
20. 曹操与荀彧,明智的领导者要善于倾听智者的建议。
21. 陆逊与诸葛亮,善于学习和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22. 曹操与郭嘉,善于利用他人的长处,互相补充。
23. 陈寿与庞统,聪明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予赞美和鼓励。
24. 司马徽与刘备,明智的人应该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互相帮助。
25. 陆逊与孙权,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26. 曹操与华佗,珍惜人才,善待医者。
27. 司马徽与刘备,明智的人应该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互相帮助。
28. 诸葛亮与刘备,真诚待人,坦诚相待。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73ca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5.png)
1、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
王正色面壁不敢动。
半日,谢去。
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
”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
文度曰:“故应让杜、许。
”蓝田云:“你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释义】王蓝田性子很急。
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
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
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
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
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
”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
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
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
”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2、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释义】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簿报告:“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3、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经典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3ea14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3.png)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经典《世说新语》是一部古代经典的小故事集,由南朝宋的刘义庆所编撰。
这部作品共分为三十六门,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们的言谈逸事。
以下是一些《世说新语》中的经典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一个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结果朋友未按时到达,陈太丘便自己先走了。
朋友后来才到,却发现陈太丘已经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守时守信。
孔融让梨:讲述了一个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的故事,赞扬了他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顾荣施炙:讲述了一个顾荣在烤肉时,发现烤肉的佣人想吃肉,便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
这个故事表现了顾荣的慷慨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阮裕焚车:阮裕借别人的车去吊丧,结果把车烧了。
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的真诚和重视情义的品质。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讲述了一个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于他们。
华歆表示不同意,王朗则认为可以帮忙。
后来贼人追到,华歆认为当初不应该带那人上船。
这个故事表现了华歆的谨慎和王朗的宽容。
谢安赴宴:谢安赴宴时迟到,于是主人便开始讥讽他。
谢安则不以为意,反而用机智的语言化解了尴尬。
这个故事表现了谢安的机智和应对自如。
王蓝田食鸡子:王蓝田吃鸡蛋时,先用筷子刺破,然后放进嘴里。
结果鸡蛋没进嘴,反而弄了一脸蛋壳。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蓝田的粗心和滑稽。
王右军为天下第一书生:王右军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字。
这个故事赞扬了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之高,被誉为天下第一书生。
以上只是《世说新语》中的几个小故事,这部作品还有许多其他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值得一读。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bb297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1. 《乘船避难》有一次啊,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呢!眼看贼人就要追上来啦,这可咋办呀!王朗着急地说赶紧让那求救的人上船吧,华歆却皱着眉头不同意,哎呀呀,你说这得多纠结啊!但后来呢,情况更危急了,王朗却又想把那人扔下船,这时候华歆可不干啦,他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怕会出现这种情况呀!现在怎么能扔下人家不管呢!”哇塞,这华歆可真有道义啊!这就像是我们在困难时刻,不能随便承诺又反悔呀,得讲信用呢!我觉得华歆做得太对啦!2. 《割席断交》管宁和华歆曾经是好朋友呀,有一天他们同在园中锄草,突然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照样挥着锄头,就像没看见一样,华歆呢却高兴地拾起金子,这不就有差别了嘛!还有一次呀,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个达官贵人乘车路过,管宁专心读书,华歆却出去看热闹了。
管宁一气之下就把席子割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哎呀呀,这管宁也太果断了吧!这不就像我们交朋友,要是发现价值观不同,也得果断点呀!真的让人深思呢,反正我觉得管宁很有自己的原则!3. 《周处除三害》你们知道周处吗?他呀以前可是个大坏蛋呢!那时候呀,义兴水里有条蛟龙,山里有只白额虎,再加上周处,一起危害百姓,这可太可怕啦!后来有人就劝周处去杀虎斩蛟,周处居然真去啦!他和蛟龙 battle 了三天三夜呢,百姓们都以为周处死啦,高兴得不得了。
结果周处活着回来啦,看到大家这个反应,他才恍然大悟呀!于是他改过自新啦!这就像我们有时候犯错了,只要肯悔改,还是可以变好的呀!我真为周处的改变感到开心呢!4. 《王戎识李》王戎这小孩可机灵着呢!据说呀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看到一棵长满李子的树,别的小孩都欣喜地跑过去摘李子,就王戎站着不动。
大家就奇怪啦,问他为啥不去摘呀,他说:“这棵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苦的呀!”后来一尝,真的是苦的呢!哇塞,王戎太聪明啦!这就好比我们遇到事情呀,可不能只看表面就盲目行动呢,得像王戎一样动点脑子呀!我真心觉得王戎太厉害啦!5. 《小时了了》。
《世说新语》三则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3则模板
![《世说新语》三则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3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a5b4b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b.png)
《世说新语》三则原文及注释引言《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晋时期人物言行的文献,由刘义庆编纂。
它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人物形象。
本文将介绍《世说新语》中的三则故事,并提供相应的注释。
故事一:刘备的仁德与荣名刘备称帝后,诏命左将军庞统为驸马都尉,封庞统为汉寿亭侯。
庞统固辞数次,刘备再三催促,庞统终于答应接受。
庞统问刘备:「备闻驸马都尉礼比朝廷千石,而实者不过五百石耳。
为人子者,忠孝恭俭五德全者,比及此位,乃所谓荣耀也。
以统铄于微贱,非所敢当。
」刘备欣然应允,并说道:「孟光云南有民云耳,身不随云北去,而云去亦不去。
统以身许国,国不遵命而统去亦不去,信义如一。
予以天下任之,不亦宜乎!」注释:•这个故事展示了刘备待庞统的仁德和庞统的忠诚。
刘备以高官厚禄来表彰庞统,并称他为驸马都尉,封他为亭侯。
庞统原本固辞,因为他认为这个职位的名义和实际不相符。
然而,刘备欣然同意了庞统的忠诚,将他任命为驸马都尉,并称赞他的信义和忠诚。
故事二:曹操的小儿子曹沅的赋诗曹昂即丞相后,常写字与门生大会。
一日,衣绣之暇,乃自缢于枝间,以毋扰。
曹丕子沅与德辉又在史馆,就书上曰:「菊花开日,至不惑年;一日直下三千尺,兄何为?你母须赏之。
」曹母闻之,正含糊未语也,即遣人往史馆传沅来。
母以宫人衣囊中所藏和羹赏之。
曹沅抚史馆良久,出之,泣谢其赐。
曹母欲发葬曹昂,曹芳不肯。
「你父乃害国之人,何必葬之?」注释:•这个故事记载了曹操的小儿子曹沅的赋诗和曹母的反应。
曹沅在史馆中写下了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兄长曹昂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期望。
曹母听说后非常高兴,派人去史馆传唤曹沅,并给他赏赐。
曹沅离开史馆时,向曹母泣谢。
曹母想要发葬曹昂,但曹芳不同意,因为曹昂被认为是害国之人。
故事三:魏晋风度之争文帝之世,射者以胡人为上。
有司请于朝曰:「学射即须学胡人射法,非国学弓矢之法也。
」然云:「虽人道其云胡法,其实非出胡人之外,而十之七八,实中国弓矢之法也。
何以知之?古者射法,至有出纸上绳上,并差别方是方非,豪贵子弟,略皆务学;胡人用硬弓,兔堂子任涉服;从古至今,关中有射强弓;既抗强胡弓,其法茂出。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af5a46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世说新语》小故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轶事小说集,该书共三卷,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三十六类,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多方面的史料,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沿用至今的成语典故。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魏武(曹操)行役,失汲道,军皆渴。
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
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炎热。
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
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
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去找水。
过了好一会,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来。
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
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
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果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
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马鞭指着前边的山坡,大声对手下的将士说:“这个地方我熟悉,翻过前边的山坡,就会有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到了那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将杨梅享用个够。
”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象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
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水,精神焕发,继续行军。
汗不敢出世说新语·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
世说新语有哪些故事
![世说新语有哪些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af5cc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7.png)
世说新语有哪些故事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学、宗教等方方面面。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人们的品行和性格。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吧。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孔子的。
据说孔子曾经在鲁国游历,路过一处地方,看到一位老者在田间劳作。
孔子上前询问老者为何不让自己的儿子来帮忙耕种,老者回答说,“我不愿让他帮忙,因为我怕他会破坏我的田地。
”孔子听后大为惊讶,认为这位老者很有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要一味地按照常规来做事。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
据说有一次刘备和诸葛亮一起观看戏剧,剧中的演员忽然忘词了,刘备便问诸葛亮,“如果是你忘词了,你会怎么办呢?”诸葛亮回答说,“我会说,‘今天的剧情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来看吧。
’”刘备听后大为赞赏,认为诸葛亮的应变能力很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要学会灵活应对,不要僵化地坚持原则。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王羲之的。
据说王羲之在书法方面非常有造诣,有一次他在一块石头上书写了一篇文章,结果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当时有人劝他用墨水在石头上写字,王羲之却笑而不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顺应自然,不要强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第四则故事是关于杜甫的。
据说有一天,杜甫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乞丐,乞丐向他讨要一些钱财,杜甫便给了他一些铜钱。
乞丐接过铜钱后,却立刻把它扔进了河里。
杜甫很是诧异,便问乞丐为何这样做。
乞丐回答说,“我不是为了要钱,而是为了要你的慷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理解他人的内心需求,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帮助别人。
以上就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些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22901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f.png)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作品,它记录了东汉末年到晋代的一些著名故事和人物。
下面是一些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1.七步成诗这个故事说的是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成为魏文帝。
有一次,曹丕邀请他的弟弟曹植来参加宴会。
曹丕说:“你是我的弟弟,按照规矩,你应该向我祝酒。
”曹植便敬酒说:“天下文人雅士,能像我一样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就算是我输,甘愿受罚。
”曹丕听后大笑,便出了一个题目,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
曹植便在七步之内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这首诗描述了人们之间的恩怨和道义。
2.鹤立鸡群这个故事说的是魏晋时期的一位大将郝隆。
有一次,他来到一座山庙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孔雀和仙鹤。
他觉得自己和这些美丽的鸟类相比很丑陋,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中苦读经书,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文人。
后来人们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或品德非常出众,与周围的人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3.雪夜访戴这个故事说的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王徽之突然想要拜访朋友戴安道。
于是他穿上衣服,坐上船,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雪景。
由于路途遥远,船行速度很慢,王徽之便让船夫加快速度。
船夫告诉他路上的冰很厚,船已经开得很快了。
但王徽之却说:“我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最终,他们终于到达了戴安道的家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的行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和目的,只是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管中窥豹这个故事说的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有一次,王献之和一群朋友聚会时谈起了书法。
其中一个朋友问王献之:“你的书法水平如何?”王献之回答说:“勉强可以管中窥豹。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
除了以上几个故事外,《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人物。
这些故事和人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世说新语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5edd3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f.png)
世说新语的故事世说新语的故事1、才思敏捷的杨修魏武帝曹操以前从曹娥碑下飘过,杨修跟随在他身后。
看见碑背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知道。
”曹操说:“你先不好说,让我再想想。
”又走了三十里,曹操才说:“我已经明白了。
”让杨修把自己的明白写下来。
杨修写道:“黄绢是色丝,写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写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子,写成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物,写成一个‘辞’(繁体字可写成“受”字右边加个“辛”字)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
”魏武帝也写下了自己的明白,跟杨修的一样,于是叹道:“我的才能不如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地。
”2、巧对妙答的钟士季钟士季为人精明,有才干,原先并不认识嵇康,他邀请当时的贤俊之士一齐去探访嵇康。
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子期为他拉风箱。
嵇康举锤敲打不停,旁若无人,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钟士季起身要走,嵇康说:“听说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士季答道:“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3、荀巨伯探病友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立刻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
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个性荀巨伯还呆在那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
”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4、人劝酒的石崇与冷血的'王大将军石崇每次请客宴饮,常叫美人劝酒;客人有饮酒不干的,就让人把美人斩首。
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ce9e4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9.png)
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共
收录了约422个故事,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内容。
其中不乏一些经典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经典故事:
1. "鸿门宴",讲述项羽与刘邦在鸿门宴中的故事。
项羽饮酒过度,被刘邦趁机挑拨离间,最终导致项羽失败。
2. "卧薪尝胆",讲述了刘备为了报仇雪恨,忍辱负重,卧薪尝
胆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达了刘备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3. "陈平倒悬",讲述了陈平为了救助楚汉争霸战中被围困的刘邦,不惜自己倒悬在悬崖边上的故事。
陈平的忠诚和勇敢给人留下
了深刻印象。
4. "曹操斩马谡",讲述了曹操因马谡失寨而大怒,最终下令将
其斩首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现了曹操的严厉和果断。
5. "孔明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借东风之机,成功借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巧妙的计策。
6. "司马昭之心",讲述了司马昭心怀叵测,暗中图谋篡位的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权谋之间的尔虞我诈。
7. "刘备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这个
故事强调了诸葛亮的才华和刘备的坚持。
以上只是《世说新语》中的一部分经典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其
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观。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智慧和勇气,也给后人以启示和教训。
世说新语30则文言文
![世说新语30则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784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8.png)
世说新语30则文言文世说新语,是晋朝文学家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记载名人轶事和言行的笔记类著作。
其中,有许多以文言文撰写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下面列举了世说新语中的30则文言文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解读这些故事背后的意义。
1. 斩发文故事讲述了当时有一位官员因为家族有罪,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他剃光了自己的头发。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忠诚和家族责任的重视。
2. 举贤良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推荐了一位贤良之士而受到表彰。
这个故事强调了推荐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官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3. 纳聘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婚姻问题,被迫离开官职。
这个故事揭示了当时婚姻道德观念的严厉以及官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4. 长歌当哭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丧失父母而悲痛欲绝,而其他人却视之为可笑。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丧失亲人的悲痛和哀思的理解。
5. 陈情表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为了请求皇帝宽恕自己的罪行而写下的陈述。
这个故事强调了官员对于自己错误的认识和勇于面对问题的态度。
6. 肆志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私心而导致罪行,最终自杀。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不要被私心所蒙蔽。
7. 读书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读书而受到了表彰。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8. 借钱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借钱而遭到责骂。
这个故事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贪污行为的严厉惩罚。
9. 知音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找到了知音而感到欣喜。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交朋友需要有共同的志向和价值观。
10. 归田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而选择隐居。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场腐败和世俗之道的批判。
11. 洞察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洞察力超群而受到表彰。
这个故事强调了官员应该具备的洞察力和智慧。
12. 母慈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母亲的病而辞官。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
13. 德行文故事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品德高尚而受到表彰。
世说新语经典故事摘抄
![世说新语经典故事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4a56c5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0.png)
世说新语经典故事摘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书中收录了大量当时社会的趣闻轶事和名人名言。
这部作品语言简洁、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一、经典故事1.谢安与子弟谈玄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有一次,他的子弟们向他请教如何谈论玄学。
谢安回答:“我与你们谈论玄学,如同儿童与草木谈论阳光。
”这句话既表现了谢安的谦虚,也展示了他的智慧。
2.支道林论养生支道林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
有一次,有人问他:“你擅长养生,请问怎样才能长寿?”支道林回答:“养生的关键是内心平和,不要为外物所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养生的关键。
3.阮步兵荐书阮步兵是指阮籍,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有一次,阮籍收到一本好书,便推荐给好友嵇康。
嵇康问他:“这本书怎么样?”阮籍回答:“这本书足以让你忘记一切烦恼。
”这个故事表达了书籍的力量。
4.王右军教子习书法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儿子王献之向他请教书法。
王羲之说:“学习书法要勤奋,每天都要坚持练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都要有毅力和恒心。
二、可读性和实用性《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首先,这些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基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其次,故事内容涵盖政治、哲学、文学、道德等多个方面,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人生智慧。
最后,这些故事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叙述,易于理解,深受读者喜爱。
三、总结启示通过对《世说新语》经典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示意义。
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人生哲理,如内心的平和、坚持努力、学无止境等。
同时,这些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
世说新语3个经典故事原文
![世说新语3个经典故事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060d6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6.png)
世说新语3个经典故事原文我记得那原文里说,管宁和华歆啊,他俩一块儿在园子里锄菜呢。
那园子就跟我老家的园子差不多,菜长得绿油油的,周围还有些野花野草。
管宁就一门心思在锄菜,我当时就想啊,这管宁肯定是个实在人,就像我一样,干个活就专心致志的。
这时候呢,华歆就不一样了。
华歆那眼睛啊,突然就瞅见地里有块金子,那金子在阳光底下闪着光呢,就跟个小火球似的。
华歆那眼神啊,一下子就变了,变得亮晶晶的,满脸都是惊喜的样子。
他就伸手去捡那金子。
我就想啊,这要是我,我肯定不会像他这样,我就跟管宁似的,对这金子啊,就跟没看见似的。
管宁看到华歆去捡金子,脸上就有点不高兴了,那表情就像是吃了苦瓜似的。
他就对华歆说:“你这是干啥呢?咱们是读书种地的人,要这金子有啥用。
”华歆就有点不好意思,把金子又给扔了。
可这事儿还没完呢。
又有一回,他俩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我就想象啊,那席子肯定是那种编得很粗糙的,坐上去有点扎屁股。
正读着书呢,外面就热闹起来了,锣鼓喧天的。
我就好奇啊,这外面到底是咋回事呢?原来啊,是有个大官的车队从门口经过。
那车队可气派了,马车都镶着金边,拉车的马也都是高头大马,那马蹄声哒哒哒的,震得地都有点颤。
华歆啊,他就坐不住了,扔下书就跑出去看。
我就想,这华歆的心啊,可真是浮躁。
我就跟管宁一样,就坐在那儿,动都没动,心里还想着这书里的事儿呢。
等华歆回来,管宁可生气了,他二话没说,拿出刀来就把席子给割开了,还对华歆说:“你呀,不是我这样的人,咱俩这席子就别一块儿坐了。
”我就觉得管宁做得对,这要是我,我也受不了这样的朋友。
还有那个“咏雪”的故事。
我记得那时候啊,谢太傅,也就是谢安啊,他在一个雪天里把家里的子侄辈都召集起来了。
那雪下得可大了,就像老天爷在倒棉花似的,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那屋子里面呢,大家都围坐在一起,炭火烤得人暖烘烘的。
谢安就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啥呀?”他那侄子谢朗就先说话了,那谢朗啊,长得高高瘦瘦的,眼睛很有神,他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经典故事-世说新语三则
![经典故事-世说新语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24a766d28bd63186bcebbc7c.png)
割席分坐
•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
锄,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
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
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
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二为一起在园中锄菜, 看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动锄
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時代背景
• 每则文字长短不一,
有的数行,有的三言 两语,由此可见笔记 小说“随手而记”的
特性。
成语荟萃
缓 慢 下 来 。 士 兵 口 渴 死 了 , 行 动 都 上 路 , 途 中 迷 失 了 方 向 。 曹 操 有 一 次 带 领 着 军 队
比 喻 以 空 想 安 慰 自 己
说起来没个完。
后起之秀
比 喻 后 辈 中 的 优 秀 者 。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 荀巨伯到远方探视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
胡人的贼兵攻打郡城,他的朋友对他说:
“我马上要死了,您还是快走吧!”
荀巨伯回答说:“我远道来看您,在危难 中您叫我离开,如此败坏道德、
苟且偷生, 岂是我荀巨伯的作风?”
• 那胡贼入城,对荀巨伯说:“大军所
头,如同看到瓦石一般。华歆则捡起
金子看了看再扔掉,(但不免心有所动)。
• 管宁与华歆又曾同坐 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富
贵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照样读书,
丝亳不受影响。华歆却忍不住好奇, 放下书本到门外看热闹。
管宁就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 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視頻
http://v.youk /v_sh ow/id_XMTc yODA0NDQ w.html?from =y1.2-2.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可以因为情况急迫厂丢下他不
管呢?”
于是仍旧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他。
世人就根据此事来评定 华歆、王朗的优劣。
问题与讨论
1.你觉得王朗和华歆的差别在哪? 2.俗话说:轻诺必然会寡信,
你同意吗? 3.如果答应别人后,才发现 自己做不到,怎么办?
4. 对于别人不合理的请求,
你懂得婉转拒绝,又不得罪他吗? 5. 答应别人之前,你会先衡量自己 的能力吗? 6. 当别人答应你后,到时又反悔, 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假设你朋友病得很重,可能不久人 世,你愿意牺牲自己救他吗?
割席分坐
管宁和华歆二为一起在园中锄菜, 看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动锄
头,如同看到瓦石一般。华歆则捡起
金子看了看再扔掉,(但不免心有所动)。
• 管宁与华歆又曾同坐 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富
贵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照样读书,
丝亳不受影响。华歆却忍不住好奇, 放下书本到门外看热闹。
广州正承发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儿童读经体验营课件
时代背景
•时代:魏晋南北朝
•文学体裁: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 •将东汉至东晋,凡名士高言德行,
文人谈笑轶事,集而录之。
時代背景
• 全书原8卷,分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 鉴等36门,全书共一千多则, 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
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 么人物,竟然敢独自留下来?”
荀巨伯说:“我朋友生病,不忍心丢
下他,情愿以我身代友人的性命。”
• 胡贼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
义的人,没想到却侵犯到如此有道义 的地方!”于是撤
军而回,郡城因此
整个得到保全。
視頻
问题与讨论
1.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 你会怎么做?
比 喻 后 辈 中 的 优 秀 者 。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 荀巨伯到远方探视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
胡人的贼兵攻打郡城,他的朋友对他说:
“我马上要死了,您还是快走吧!”
荀巨伯回答说:“我远道来看您,在危难 中您叫我离开,如此败坏道德、
苟且偷生, 岂是我荀巨伯的作风?”
• 那胡贼入城,对荀巨伯说:“大军所
宴会招待群臣,
孟武伯也参加了。
食言:“郑先生怎
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 “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
然会胖起来呀!”
比喻:不守信用。
七步成詩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
绝,象瀑布不停 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辨,
说起来没个完。
后起之秀
管宁就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 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視頻
问题与讨论
1.假设你在场,你同意管宁这种做法吗? 2.如果你是华歆,管宁这样对你, 你会……
3.在日常生活中,我如果与同学喜好不同,
或做法不一致時,我要如何融入群体?
问题与讨论
4.请问你:结交益友重要吗?
5. 你会将朋友带回家介绍给爸妈吗? 6. 如果爸妈觉得你交的朋友不好,
時代背景
• 每则文字长短不一,
有的数行,有的三言 两语,由此可见笔记 小说“随手而记”的
特性。
成语荟萃
缓 慢 下 来 。 士 兵 口 渴 死 了 , 行 动 都
上 路 , 途 中 迷 失 了 方 向 。
曹 操 有 一 次 带 领 着 军 队
比 喻 以 空 想 安 慰 自 己
食言而肥1-1
•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
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 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
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
他都答应了。
食言而肥1-1
• 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
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 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
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食言而肥2-2
•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
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 • 有一天鲁哀公举行
你会怎么做? 7.请举一个读书时专心的例子?
华歆和王朗
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逃难,遇到
一个陌生人想要投靠他们,华歆表示
为难,想要拒绝。
• 王朗却大方地表示同意:“幸好船
还宽,多载一个人有何不可?” • 后来强盗追赶 上来, 王朗 丢下随带的那个人。 想要
• 华歆却不以为然地说:“原先我之
所以犹豫,正是预估可能会出现此 种情况。 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