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供参考)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23ba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f.png)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8ce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8.png)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较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较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3分钟3分钟(6分钟)2、探究烙两张饼的较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3分钟3分钟(6分钟)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较快?为什么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4d58e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1.png)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6a6d7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c.png)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一个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在《数学广角》这一章节,具体内容是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优化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在于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个问题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烙饼模型,以及一些关于烙饼问题的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做好记录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入烙饼问题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带领同学们分析这个问题,找到最优解。
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烙饼问题,巩固他们的理解。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逐步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是一些实际的烙饼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
一、实际问题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烙饼问题的概念。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际的例子,同学们才能够真正理解烙饼问题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例如,我会拿出一些烙饼,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何最快地烙制这些饼。
这个实际的例子能够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问题的分析在引入烙饼问题后,我会带领同学们进行分析,找到最优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2ba28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9.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烙饼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5de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a.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解决烙饼问题所采取的最优方案,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通过改善时空环境,实现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3.渗透抽象、推理、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饼问题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问题:烙1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2=6分钟)烙2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4=12分钟)(一锅可同时烙2饼)烙2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3×2=6分钟)时间会怎么变?(比12分钟短)为什么时间变短了?(可以同时烙,学生动作演示)2.小结:1个饼有2个面,需要2个位置;2个饼有4个面,需要4个位置;当一锅可以同时烙2饼时,4个位置正好可以2次烙,每面3分钟,需要6分钟板书: 2张饼 4个面,需要烙2次,每面3分钟 2×3=6(分钟)二、探索新知1.问题:烙3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尝试画一画,完成学习单内的表格。
2.反馈:(1)收集案例,比较哪种方法更省时?左图——饼只能一个一个烙。
右图——饼也可以一面一面烙。
对比后小结:二锅位烙饼,锅不空着,最省时间。
(2)说思路,巩固方法在3个饼的烙制过程中,有一个饼的烙法有点儿特殊,你能描述一下吗?1号饼和3号饼的烙法是,在同一锅位内完成,并且时间可以连续。
2号饼的正面,在第一次的3分钟内,在第二锅位里完成。
2号饼的反面,在第三次的3分钟内,在第一锅位里完成。
小结:正因为2号饼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在空间上是不同锅位的。
才能实现了一面一面的烙法。
(3)解决问题最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图或者表格说一说3张饼有(6)个面,需要(6)个空间位置,最少要烙(3)次,每次(3)分钟,共(9)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_1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db64c6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8.png)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你知道煮熟8个同样的鸡蛋需要多少分钟吗?预设一:40分钟(一个一个煮的)预设二:5分钟(5个同时煮的)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安排合理,就能达到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吃过烙饼吗?知道饼是怎样烙出来的吗?看看小红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引导学生看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锅子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放两个饼。
)两面都要烙?(两面都烙了才烙好了。
)每面3分钟。
?如果小红的妈妈要烙一个饼,需要多长的时间?生:6分钟(演示)说明:如果我们把饼的这一面叫着正面,另一面就叫做反面,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所以一共要6分钟。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54ea5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防止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的例1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3个圆片代饼;每组3个圆片;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吃饼吗?你知道怎么烙饼才能最节约时间吗?今天我们研究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新课1、自主学习〔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朗读。
〔2〕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阅读了教材主题图,说一说烙饼的前提是什么?〔3〕请同学们汇报: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分别用来多长时间?〔4〕在小组内交流:烙三张饼最短用多少时间?〔5〕小组汇报:如何烙三张饼用时最短?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所花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探究烙饼最正确方法〔1〕烙4张饼最快要分钟,烙5张要分钟,烙6张要分钟,烙7张要分钟,烙8张要分钟,烙9张要分钟,10张要分钟。
〔2〕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思考、观察、发现、汇报烙的方法所花时间3张饼4张饼5张饼6张饼7张饼8张饼9张饼〔三〕过关检测出示三道小题,请同学们解决,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四〕、小节师:这节课我们一块儿研究了烙饼问题,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效率。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12页到第113页例1。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a0b5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b.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烙饼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操作。学生们用纸片代表饼,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如何高效烙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烙饼问题是关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合理安排煎饼的顺序,以最快速度完成煎饼的一种问题。它是运筹学的一个简单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中的效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5个饼要煎,每面需要煎2分钟,而锅子一次只能煎2个饼。通过计算和合理安排,我们可以找出最短的煎饼时间。
-理解并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烙饼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
举例解释:
a.抽象成数学模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烙饼的实际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将饼数、烙每面的时间等要素转化为数学变量,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
b.优化策略:学生在解决烙饼问题时,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以减少总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烙饼策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最优解。
3.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将烙饼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数量关系进行推理和分析。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不同的烙饼策略,学会优化问题解决方案,提升思维品质。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模拟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他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烙饼问题的优化策略。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需要在指导学生操作时更加细致,提醒他们注意每一个环节。
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00f2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3.png)
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学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的《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优化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推理和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材章节是《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烙饼的最优解,需要学生通过推理和计算找到最优的烙饼方案。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推理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本质,能够运用推理和计算找到最优解。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烙饼模型,以及一些计算工具,比如计算器和纸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烙饼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以及解决方法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有5块烙饼,每次可以烙2块,如何才能使烙饼的总面熟最快?答案:先烙1和2,然后烙3和4,烙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
一、实际情境的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烙饼情境引入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这个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实际情境中,我会向学生展示烙饼的过程,并提问他们如何能够使烙饼的总面熟最快。
这个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观察和推理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到烙饼的最优解。
在这个阶段,我会让学生观察烙饼的过程,并引导他们运用推理能力,找出烙饼的最优解。
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观察和推理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76f38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9.png)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让学生体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3张饼至少需要煎3次,每次最多煎3张饼。
四、教学准备课件、烙饼图、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烙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使烙饼的过程更加高效?2. 探索烙饼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4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4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3.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5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5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烙饼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最优化策略,并让学生明白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烙饼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探讨烙饼问题,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烙饼问题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最优化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3c47a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5.png)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理解并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3.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优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烙饼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问题:小明家里有三个锅,每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烙一面需要2分钟。
小明烙6张饼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要使烙饼的时间最短,需要合理地安排烙饼的顺序和锅的使用。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要使时间最短,需要合理地安排顺序和资源的使用。
四、拓展(5分钟)1. 出示拓展问题:如果有更多的锅和饼,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锅的使用,才能使时间最短?2.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的收获。
2.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烙饼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简单的优化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30d4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f.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 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画图法或表格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究。
师:今天我们学习烙饼问题(板书课题)你烙过饼吗?今天我们的烙饼规则是这样的出示:一口锅最多烙两个饼每个饼要烙2面每面3分钟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预设:一次最多只能烙两个饼,而且两面都要烙,每个面都要烙3分钟。
师:一次可以烙3个饼吗?可以烙一个饼吗?预设:每次只能烙一个或者两个饼。
(1)烙一张饼师:烙一个饼最短需要几分钟?怎么烙?预设:6分钟,正面烙一次,反面烙一次师:6分钟,你是怎么算的?预设:2×3师:这里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预设:2表示两个面。
师:是的,正面烙一次3分钟,反面烙一次3分钟,也就是说烙了两次。
3呢?预设:表示每面需要3分钟。
师:也可以说每次需要3分钟。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这样记录,第一次正面,第二次反面,烙了两次,2×3=6分钟(2)烙两张饼师:那两个饼呢?至少需要几分钟?怎么烙?烙几次?预设1:先烙两个饼的正面,再烙两个饼的反面。
预设2:两个饼的正面先烙,一次要3分钟,再烙两个饼的反面,一次也要3分钟,所以是6分钟。
师:我们也把它记录下来,第一次两个饼的正面,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正1正2,两个饼的反面就是反1反2。
师:都要6分钟,为什么多了一个饼,时间是一样的呢?总结:没错,因为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个饼。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f3f8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f.png)
烙饼问题学情分析《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工具学具、学习单教学目标1、在研究简单的烙饼问题中,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提升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比较法、列表法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秘。
出示煮鸡蛋图片。
提出数学问题:煮一个鸡蛋大约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情境预设:生1:一个一个的煮,5×3=15,所以一共需要15分钟。
生2:可以3个鸡蛋一起煮,只需要5分钟。
师:哪种方法更好一些?生:3个鸡蛋一起煮。
师:为什么呢?生:节约时间、节约能源总结:是啊,3个鸡蛋一起煮,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
在生活中这种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活动一】研究1、2张饼的烙法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回答: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教师提问: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锅里最多能同时放下2张饼。
)能同时烙3张饼吗?(不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2619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c.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9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47a9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5.png)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画图等方法分析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
教学准备:教具饼、学具饼、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研究,从“小”入手。
1、观察情境图,理解烙饼规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烙饼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观察指着大屏幕)小红家正在烙饼,同学们能从图上得到那些信息?(课件呈现烙饼要求:“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要烙3张饼”)生:锅里一次只能烙2张饼,饼的两面都要烙,每烙好一面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3张饼。
师:说得真好,真棒!2、演示操作,直观感知。
师:在解决烙3张饼之前,我们先来解决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教具,我们把白色那面当成饼的正面,把黄色那面当成饼的反面,请大家试着烙烙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的正面,再烙饼的反面,一共需要6分钟。
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适时板书:1张饼,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饼A和饼B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6分钟。
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烙2张饼与烙3张饼的时间是相等的?生:因为一张锅里可以同时烙2张饼,烙1张饼需要6分钟,2张饼同时烙也需要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2d12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9.png)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2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情境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投影出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2、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名言吗?3、这些名言说明什么?4、小结: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么在做事情之前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怎样通过合理的安排以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5、揭示课题: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
(板书:烙饼问题)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里面的问题,提高做事的效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初步感知,引发学生思考。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1、观察屏幕,你们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2、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3、那烙1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你是怎样烙的?那6分钟是不是最短的呢?4、2张呢?(1)12分钟——一张一张的烙。
(2)6分钟——2张同时烙。
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省时间)像这样的能够同时做的事情,我们放在一起做了,就可以节省时间,在最少的时间完成事情,从而提高了效率,这在数学上我们称为优化。
5、小结:我们为了节约时间,能同时烙2张饼一定要烙2张。
要是一张一张的烙,熟了一张再烙下一张,肯定是浪费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烙1张饼与烙2张饼的讨论,使学生对烙饼情境和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初步感知要想省时必须充分利用锅内的位置,能同时完成的尽量同时完成。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最新5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b5ff4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0.png)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最新5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较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较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较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较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较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99b7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教学工具教具:课件、堂堂网、电子白板、3张圆纸片,5块小磁铁。
学具:每4个人一组,每组3 张圆纸片。
每组1张表格纸。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本主题图的信息,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从中找出最优的方案。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寻找规律的过程和探究最优方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方法1、讲授法 2 、谈话法3 、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教学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脑筋急转弯吗?(喜欢!)2、同学们,你们都吃过鸡蛋吗?煮熟1个鸡蛋要6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几分钟?(30分钟),你是怎么煮的?请你说一说。
3、师:你是一个一个煮的,这是一种煮法,还有没有跟他不同的煮法?生:6分钟。
(5个一起煮。
)师:这种方法行吗?(行)4、这是一种好方法,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节约了能源。
看来煮鸡蛋这件小事情都要讲究策略。
(板书:策略)二、围绕主题、探究新知(一)课件出示烙饼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烙饼问题》媒体设计思路:《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要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策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制作课件,将烙饼的最优方法,练习题、授课中要点制成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现出来。
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接受学生反馈,增强直观性。
2.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平板进行学生练习及反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平板电脑参与教学优化了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本节课通过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和平板电脑做练习的使用,帮助学生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5页内容。
廊坊市第八小学姜亚静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若干张圆纸片(涂上正反不同颜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锅)师:这个是什么?(生:饼)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精讲点拨1.情境设疑(1)师: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从图中你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师:两面都要烙是什么意思?(生:烙完正面烙反面)[设计意图]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是活动的基础,是操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点和前提。
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在解读主题图时,常表现为照本宣科,浅尝辄止。
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通过对信息的解读,使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理解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到烙饼的规则。
师:还有哪些数学信息?(生:爸爸、妈妈、我每人一张,要烙3张饼)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两张饼烙起。
师:谁能说说两张饼怎么烙?烙几次?需要多长时间?生:两张一起烙。
(学生对饼需要烙两面有直接的了解)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 ,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学生说时,课件演示。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你们看老师的方法好不好。
先烙一张的正面,再烙反面,第一张熟了,烙第二张的正面、反面。
生:不好,浪费时间。
师:都是烙两张饼,为什么我的方法会比你们的浪费时间呢?生:能放两张饼,您只放了一张饼。
师:我没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留了空位,所以浪费时间。
那你们那种即充分利用锅的空间、又省时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找的最优方法。
(2)师:那么烙4张饼、6张饼要怎么烙呢?烙几次?需要长时间呢?师:谁能先说说怎么烙?生:先烙两张的正面,再烙这两张的反面,这两张熟了,再用这种方法烙剩下的两张。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两张两张的分组烙。
那烙几次和需要多长时间你们会算吗?生:会。
老师用平板将4张饼、6张饼的表格推送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3分钟后,用平板查看学生填的表格并讲解。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你能发现什么呀?生:饼的张数和次数相等。
生:饼的张数×3等于烙饼时间。
师板书:双数饼:饼的张数×3=烙饼所需最少时间。
[设计意图]: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首先让学生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降低思维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同时在解决2张饼的问题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并为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做好铺垫。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师: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能最早让他们吃上饼。
生:先烙两张饼的正面,再烙这两张饼的反面,最后分别烙第三张饼的正面和反面。
学生说时,课件演示。
师:烙了几次?用了多长时间呢?生:烙了4次,用了12分钟。
师: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师:有,那现在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哪组学能把这种最省时的方法找出来。
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准备的卡片摆一摆,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2)学生演示烙饼法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几位不同意见的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解说)生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
课件演示,最优方法。
师:我们在烙三张饼的时候,第二次换了一张饼,那我们可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轮换烙。
这种烙法,我们还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
师:谁能来填下这个表。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说答案,课件演示。
师:这种轮换烙就是我们烙三张饼时要找的最优方法。
师:回忆一下刚才的烙饼过程,怎么烙饼是最省时的?生得出结论: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留空位,这样最省时。
(3)师引导:那么烙5张饼、7张饼要怎么烙?烙几次?需要多少分钟那?引导明确烙两张和烙三张可以交替来烙,即分成2+3,最省时间。
平板推送5张饼、7张饼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用平板同屏查看并讲解。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你能发现什么呀?生:饼的张数和次数相等。
生:饼的张数×3等于烙饼所需最少时间。
师板书:单数饼:饼的张数×3=烙饼所需最少时间。
引导出双数饼、单数饼与烙饼所需最少时间的关系都是一样的,课件演示,将前面学生填过的单数饼表格和双数饼表格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而总结出烙饼问题的一个规律:饼的张数×3=烙饼所需最少时间。
课件出示8张饼、9张饼的表格,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快速说出准确答案。
师:我们刚才算烙饼所需最少时间的时候。
都是用饼的张数×3,谁能说说这个3表示的是什么?生:烙一面饼用的时间。
师板书:饼的张数×烙饼每面时间=烙饼所需最少时间。
(1张饼除外)师:饼的张数可以用小写字母n代替。
引导学生明确烙一张饼不能用这个公式。
[设计意图] 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
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基础训练1、一只平底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两分钟,妈妈要烙三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2、妈妈用烤面包机烤面包片,每个盘面上最多能放两片面包,两面都要烤,每面3分钟,烤7片面包至少需要()分钟?引领理解题意,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掌握解决类似烙饼。
四、能力提升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最优方法,除了可以解决烙饼、烤面包、煎蛋等问题,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道题。
东东、晶晶、红红三位同学要去量身高、验视力,每项检查都要三分钟,他们至少要用多长时间能做完这些检查?平板推送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平板同屏查看并讲解。
[设计意图] 其实,“烙饼问题”是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此题作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延伸,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这样的最优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老师希望今后你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五、作业108页练习二十第4题。
板书设计:烙饼问题双数饼:饼的张数× 3= 烙饼所需最少时间单数饼:饼的张数× 3= 烙饼所需最少时间饼的张数×烙饼每面时间=烙饼所需最少时间(1张饼除外)( n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廊坊市第八小学姜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