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洞悉消费者的心智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洞悉消费者的心智模式

亲爱的朋友

上一讲,我们提到了2.0版网站的基本建设流程。从中,你会发现:网站,只是一整套流程优化后的自然结果。它不是目的地,不是彼岸,而只是一个驿站。

因此,网站必须随着成交流程的不断优化,而持续改进……没有终点,除非放弃。

那么,既然我们的着眼点不是“网站”,而是“成交流程”。所以,你就必须明白“成交流程”设计的关键——进入消费者的内心,洞悉他们的“心智模式”。

(1)何谓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彼德.圣洁博士在《人生的五项修炼》这本著作中提出来的心理概念,它是指一种深植于人们心中的对周围及世界的看法及其采取的行动。

一个老大娘摔倒在路边,周围的人,看到什么?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

一个小姑娘可能看到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家”需要帮助。于是,她飞奔过去,扶起她。

一个中年男人可能看到了“报纸上经常会有的负面报道”,想到“我会不会被沾上麻烦?”。于是,冷眼相看,甚至疾步走开……

这个世界,本没有对错。只是人们的经验,以及思想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不断的结论及行动。所以,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替换客户的想法。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顾客会感谢我”、“顾客会成交”……

相反,你要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入到他们的头脑。了解他们的“看→想→行”的逻辑关系,及行动顺序。

(2)我们只能把产品嵌入到这个“顺序”之中,而不要妄图去改造

以前,一个朋友做中药。他很年轻,不到30岁。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当然,他找到我,让我帮助出主意。

我当时问他:“你的产品是谁研发的?”

他说:“是我自己几年研究出来的……”

“那这个产品有什么历史背景吗……”

“好象没有……我只是借有了一些中医理论。”

……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一个患者,对中医可以接受。那么,假如,我告诉你:这个中药的发明人,是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

你会怎么想?

如果,我再告诉你:这个药什么历史根源都没有,更不是什么祖传秘方、宫庭御药……那么,你对它的信赖感觉会怎么样?

我相信,90%的人会靠“直觉”说:这个药可能效果不好……好了。请你记住这个“判断”哟!

我们的描述还没有完。假如,我又告诉你:这个药早已传到了中南海,很多退休老干部,都是这个药的顾客……连小平同志,也是用过这个药的……

那么,此时此刻,你又会怎么想?

我相信,90%的人又会马上靠“直觉”说,这个药应用很厉害,否则,中央的老领导不会也吃这个的……

为什么你的态度会变得这么快呢……我甚至都没有介绍这个药的配方、机理、产地等信息哟?

其实,这就是消费者的“心智模式”在起作用——药本身,就是“药”。无所谓的“高低贵

贱”。是人们赋予了药不同的意义及价值。

人们对于“中药”的“心智模式”,或者说“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是老中医发明的,是否是祖传秘方,是否有知名人物用过……”

当“药”违背这套“模式”时,消费者就是会“怀疑”;当“药”符合这套“模式”时,消费者就会“相信”。

“药”还是“药”。是消费者自己的“心智模式”决定了“对药价值的判断结论”。

说得直接点:当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心智模式时,消费者就会认同并成交;当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心智模式时,就不会相信,更不会成交!

(3)因此,成交流程设计的关键,就是理解消费者的心智模式,并加以利用

我看过很多商品销售网站的设计,那些精彩的图片、靓丽的“美女”,让我感觉“眼花缭乱”——我真不知道该“先看哪里”,“后看哪里”……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个网站的设计,打乱的我的信息接收模式,更打乱了我的“心智模式”……当这种版面出现时,我无法用自己的“心智模式”与之“合拍”……所以,连看完网站的耐心都没有,更何谈“成交”呢?

所以,千万不要让一个只懂美工的网站技术人员来设计网站……他们绝不懂“心智模式”,更不懂如何去调查心智模式,

亲爱的朋友

上一讲,我们提到了2.0版网站的基本建设流程。从中,你会发现:网站,只是一整套流程优化后的自然结果。它不是目的地,不是彼岸,而只是一个驿站。

因此,网站必须随着成交流程的不断优化,而持续改进……没有终点,除非放弃。

那么,既然我们的着眼点不是“网站”,而是“成交流程”。所以,你就必须明白“成交流程”设计的关键——进入消费者的内心,洞悉他们的“心智模式”。

(1)何谓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彼德.圣洁博士在《人生的五项修炼》这本著作中提出来的心理概念,它是指一种深植于人们心中的对周围及世界的看法及其采取的行动。

一个老大娘摔倒在路边,周围的人,看到什么?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

一个小姑娘可能看到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家”需要帮助。于是,她飞奔过去,扶起她。

一个中年男人可能看到了“报纸上经常会有的负面报道”,想到“我会不会被沾上麻烦?”。于是,冷眼相看,甚至疾步走开……

这个世界,本没有对错。只是人们的经验,以及思想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不断的结论及行动。所以,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替换客户的想法。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顾客会感谢我”、“顾客会成交”……

相反,你要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入到他们的头脑。了解他们的“看→想→行”的逻辑关系,及行动顺序。

(2)我们只能把产品嵌入到这个“顺序”之中,而不要妄图去改造

以前,一个朋友做中药。他很年轻,不到30岁。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当然,他找到我,让我帮助出主意。

我当时问他:“你的产品是谁研发的?”

他说:“是我自己几年研究出来的……”

“那这个产品有什么历史背景吗……”

“好象没有……我只是借有了一些中医理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