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制度(五篇)
实验室消毒制度1、搞好室内外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工作台、地面等每天用5g/l消毒净溶液抹擦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定期检查室内消毒效果。
2、实验室内每晚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至____小时,每周用____%酒精抹擦紫外线灯以防灰尘积聚,紫外线灯使用达____小时应及时更换。
3、及时监控各消毒用品的有效性:消毒棉签在有效期内开包后____小时内使用,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开瓶后____天内使用,____%酒精棉球在____小时内使用。
4、5、6、贮血冰箱每周用____%酒精抹擦消毒。
定期对贮血冰箱及实验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培养。
保持两台(抽血台及小便检测台)干净整洁,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抽血人员及时更换手套。
7、实验室内产生的各种垃圾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五华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制度(二)是指对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进行定期消毒的规定和流程。
实验室消毒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预防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受污染的风险。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实验室消毒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消毒目标范围及频率1. 实验室区域:(1)实验操作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操作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实验室地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3)实验室储存柜:每月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储存柜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 实验器材:(1)试剂瓶口: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传递器具: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 实验材料:(1)供试物品表面:每次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供试物品容器: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方法1. 实验室区域消毒:(1)实验操作台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操作台面均匀受到消毒。
(2)实验室地面:使用消毒液进行拖地清洁,消毒液的浓度根据职业病防护要求进行配制。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21页
3、消毒处理方法 4.注意事项
(四)HEPA过滤 空气经HEPA滤器过滤、更新后,
可在试验室内再循环使用。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22页
(五)电离辐射灭菌
1.特征 是利用r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高
能电子束杀死微生物方法。其与惯用高压
蒸汽灭菌及环氧乙烷熏蒸等灭菌方法相比,
第35页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感 激 您 聆 听
第36页
(1)加热熏蒸法 (2)化学熏蒸法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9页
(二)戊二醛
1、特征 属于高效消毒剂。 2、适用范围 适合用于不耐热医疗器械 和精密仪器。 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 (2)消毒处理方法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10页
(三)过氧乙酸
1、特征 又叫醋酸,是高效消毒剂。
2、适用范围 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24页
2.彻底消毒 对需消毒物品应采取彻底消毒办
法,不留死角。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时要 确保被消毒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剂中。 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时,要确保全部需要 消毒表面都被均匀地擦拭到。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25页
3.有效消毒
(1)要依据消毒对象和微生物种类选
择适当消毒和灭菌方法
视为有较大危险, 应停顿工作, 按要求处理后, 安 全撤离, 对当事人进行一定医疗观察。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第6页
(四)在高等组级生物安全试验室关键 区、半污染区以外发生洒溢
视为有很大危险, 可定位普通事故。
(五)防护服被污染
视为有很大危险, 应立刻就近进行局部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器材、检验单、废弃标本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2消毒原则2.1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
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2.1.1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
2.1.2 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循环风动态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2.1.3 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2.2 所以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
2.3 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或清洗液流水洗手1min-2min。
工作衣若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或从事烈性菌标本检验后,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3检验单的消毒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单面不高于3.0cm缓慢移动,照射3s-5s,必须两面照射;也可用经卫生部批准的专用甲醛消毒器薰蒸消毒。
4空气的消毒对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
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等,应在100级洁净间或100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使空气经初效、中效及高效滤器进入室(柜)内,形成正压,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但应注意及时更换滤器,定时检测滤效。
5器材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一。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器材、检验单、废弃标本及相关人员的消毒.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二。
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
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循环风动态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拖鞋每天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的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1次.所以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
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min—2min.结核病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4h,工作衣若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或从事烈性菌标本检验后,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三. 检验单的消毒: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单面不高于3。
0cm缓慢移动,照射3s—5s,必须两面照射;也可用经卫生部批准的专用甲醛消毒器薰蒸消毒。
四. 空气的消毒:对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
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五. 器材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
1、目的
配制消毒液,用消毒液擦拭实验台面、用具及浸泡实验废弃物。
2、适用范围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3、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配制消毒液,熟知并遵守本SOP,严防污染发生。
3.2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操作步骤
HIV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4.1 物理消毒方法
4.1.1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
4.1.2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
4.2HIV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HIV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
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保持1030 min。
4.2.1废弃物缸:5000mg/L 次氯酸钠。
4.2.2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
4.2.2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
4.2.3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 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
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
实验室消毒规程
一、实验室消毒规程
1.目的:
为防止检验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对检验人员及环境的污染;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3.消毒隔离制度
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3.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3.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3.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3.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3.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
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与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3)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测定消毒和灭菌 效果。 4、消毒灭菌前应进行清洁 5、避免二次污染 6、减少对人的危害
(二)各类物品和环境消毒方法
1、实验室内空气消毒 (1)一般可加强开窗通风,自然通风换气。 (2)紫外线灯管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2、实验室表面消毒 (1)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 地面要湿式拖把,禁止干试拖把。
4、剩余标本和容器处理 5、可能污染冰箱的消毒处理:将可能污染的冰箱
冰柜外表面用0.3%的过氧乙酸擦拭,作用30min。
6、手的消毒 (1)实验室工作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清洗和消 毒。
(2)手部消毒可使用0.3%-0.2%碘伏消毒液或快
速手消毒剂。 7、生物安全柜污染的清除
3、使用方法 熏蒸处理。
(1)加热熏蒸法 (2)化学熏蒸法
(二)戊二醛
1、特性 属于高效消毒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 和精密仪器。 3、使用方法 (1)消毒液的配制 (2)消毒处理方法
(三)过氧乙酸
1、特性 又叫醋酸,是高效消毒剂。
2、适用范围 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 3、使用方法 (1)消毒液的配制 (2)消毒处理:常用方法有熏蒸、喷雾、浸泡、 擦拭、喷洒等
材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均应做消毒处理。 (1)金属器材、玻璃器皿可用压力蒸汽或干热灭菌 的方法。 ①压力蒸汽灭菌 ②干热灭菌
(2)玻璃器材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 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或平皿等应立即
浸入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 1h以上,消毒以后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洗净沥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目录
1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程序 2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3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4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应用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前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重要的场所。
实验室繁忙的人员流动和实验器材等使用频繁,容易产生许多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实验室的消毒工作极为重要,以确保实验室环境达到洁净、无菌的要求,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消毒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物理消毒1.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之一,可以利用紫外线灯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种方法不需要化学药剂,成本低、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能对表面物体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 热消毒法高温、蒸汽或干热消毒法常用于高温灭菌,能够达到96℃-121℃灭菌的效果。
在实验室消毒中尤为重要,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对部分实验器材也有破坏性,使用时需要进行正确的选择。
化学消毒1. 放射性消毒法放射性消毒法是将药品制成溶液用放射线辐照灭菌,这种方法灭菌能力强、速度快,但是存在较大风险因素,只能在生物实验室等特定条件下使用。
2. 氯气消毒法氯气消毒法是利用氯气溶液进行消毒,对细菌、病毒具有强效的灭菌作用。
但是操作时需要非常注意,因为氯气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气体,对人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方法都需要看情况选择。
要注意,不同的物品消毒方法也会不同,消毒时间和药剂浓度也各不相同。
实验室消毒具体操作流程1.确认要消毒的区域2.做好准备工作,穿上好防护服,并佩戴好手套、口罩等。
3.选用合适的消毒药剂,并按比例调和。
4.开始消毒,在消毒区内进行内容搬运,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到达。
5.消毒药剂需要多次喷洒,同时对操作严密区域进行一次单独消毒。
6.清洗要彻底,确保药剂残留不留下来7.操作完后,全部撤除用具,关掉电源并注意洗手。
注意事项1.消毒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防护物资不能少于标准。
2.消毒浓度不能过低,否则会无法有效消毒。
3.注意消毒物品的存储和使用标签,避免闪烁操作。
4.有些物品不适宜直接化学消毒,要进行正确的处理或采用物理灭菌法。
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
1、搞好室内外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工作台、地面等每天用5g/L消毒净溶液抹擦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定期检查室内消毒效果。
2、实验室内每晚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至1小时,每周用95%酒精抹擦紫外线灯以防灰尘积聚,紫外线灯使用达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
3、及时监控各消毒用品的有效性:消毒棉签在有效期内开包后24小时内使用,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开瓶后3天内使用,75%酒精棉球在24小时内使用。
4、贮血冰箱每周用75%酒精抹擦消毒。
5、定期对贮血冰箱及实验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培养。
6、保持两台(抽血台及小便检测台)干净整洁,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抽血人员及时更换手套。
7、实验室内产生的各种垃圾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程序,防止样品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
责任人:微生物实验员内容:1 层流净化台、地面、墙面、门窗及顶棚、把手、各种固定用具等都应进行清洁、消毒。
2 每次试验前后及每周都应进行清洁、消毒。
3 清洁剂取洗涤剂加纯化水配成适宜浓度摇匀即可。
4 每周用消毒液擦拭门、窗、四壁及地面,消毒剂每月轮换配制。
5 消毒液配制5.1 2%来苏尔溶液按来苏尔:纯水(2:98)的比例混匀后,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备用。
5.2 75%酒精溶液:取药用酒精,按下法稀释需用酒精原液总量=需用配制的酒精浓度×需用配制的体积/酒精原液浓度。
取计算出的需用酒精原液总量,加入纯化水至需要配制体积,即为需要配制的酒精浓度。
例如:从95%工业酒精配制成75%酒精100ml;75%×100/95%=78.9ml需加入纯化水100-78.9=21.1ml5.3 0.2%新洁尔灭:量取5%新洁尔灭40ml加入纯化水至1000ml即可。
5.4 50%1,2-丙二醇:取1,2-丙二醇和纯化水按1:1比例混合,摇匀即可。
6 清洁、消毒方法:6.1 操作前的清洁消毒:操作前对工作间内各种表面、空气进行清洁或消毒。
6.1.1 层流净化台:用黄色专用丝光毛巾擦拭后,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6.1.2 墙面:用蓝色专用毛巾擦拭后,用消毒剂消毒。
6.1.3 地面:用绿色清洁剂溶液擦拭后,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6.1.4 空气消毒:微检室清洁、消毒后,打开层流净化台,使其开始运转,开启层流净化台紫外灯及微检室紫外灯照射消毒1小时,关闭紫外灯后,方可进行操作。
6.1.5 洁净用布要求:层流净化台用黄色丝光毛巾;墙面用蓝色丝光毛巾;地面用绿色丝光。
7 变更历史。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配置消毒剂:按照 规定比例配置消毒
剂,搅拌均匀
消毒记录:记录消 毒时间、人员、消 毒剂种类、浓度等
信息,便于追溯
消毒后处理
消毒完成后,应立即关闭消毒 设备,并做好记录。
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指定区 域,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
消毒后的物品应进行再次检查, 确保无残留的消毒剂。
消毒后的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 保存,避免污染。
演讲人
目录
01. 消毒目的和原则 02. 消毒方法 03. 消毒操作流程 04. 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目的
预防和控制感染:通过消毒,消除或减少实验 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风险。
保护实验人员:保障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防 止实验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维护实验结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防止实验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干扰。
消毒剂选择
01
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
02
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03
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要符合要求,避免消毒效果不佳或对设备造成损害
04
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剂浓度控制
01
消毒剂浓度 过高可能导 致腐蚀性损 伤,影响实 验结果
室通风,避免吸入消毒剂
04
消毒后及时清洗:消毒完成后,及时
清洗双手和皮肤,避免消毒剂残留
01
检查消毒剂的 有效期和浓度
03
02
准备消毒工具: 如消毒剂、消 毒喷雾器、消 毒抹布等
04
确定消毒范围 和消毒方法, 如擦拭、喷雾、 浸泡等
消毒操作步骤
准备消毒用品:消 毒剂、消毒工具、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室消毒规程1 .目的规范实验的消毒工作,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消毒。
3.定义.消毒杀灭或消除实验室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灭茵杀灭一切微生物。
.清洁通过刷、吸、干擦、洗涤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布拖擦等方法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
4.职责.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生物安全事故后污染环境消毒效果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参与生物安全事故后污染环境消毒效果评价工作。
.专职消毒部门或人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的集中消毒和一重大生物安全事故的环境消毒工作。
.实验室人员负责责任范围的常规消毒和意外事件、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消毒工作。
5.消毒要求.基本要求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实验环境均视为被污染,必须进行及时、彻底、有效的消毒处理。
所有被污染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在清洗、储存或丢弃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消毒或灭茵。
根据病原微生物危害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
根据需要应对消毒工作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操作人员等。
必要时在工作台面铺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消毒巾。
当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溢出或溅出时,把消毒剂倒在消毒巾上面以及可能污染的区域内,至少作用30分钟,然后把消毒巾移走,并用另一块消毒巾把污染区擦干净。
用过的消毒巾应作为实验废弃物处理。
所有操作应戴手套或双层手套进行。
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时应避免对环境造成化学性污染。
对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妥善保存,确保在使用之前不被污染,否则应重新消毒。
带出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物品应进行密闭包装,外包装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对外包装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 概述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为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微生物或潜在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以及实验对象污染,必须进行及规范实验室的消毒操作,达到杀灭或消除污染微生物的目的。
2 方法根据对象和病原微生物的类别或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灭菌方法。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器械或消毒剂,按照规定的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方法进行操作,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清洁:通过刷、吸、干擦、洗涤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布拖擦等方法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
消毒:杀灭或/和清除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目的。
灭茵:杀灭或者去处物体上所有微生物3 对象视实验目的,所有污染或可能污染微生物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实验环境均可被视为须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处理的对象。
上述对象污染或可能污染病原微生物时,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消毒(灭菌)处理。
4 操作表面消毒地面墙面消毒:实验室实验前后视情况可用%过氧乙酸拖地或%~%氧乙酸喷洒,或用有效氯浓度为%0~%(1g/L~5g/L)的消毒剂喷洒或拖地,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m2,保持30分钟后通风。
拖把各实验室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备用。
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台面、桌椅、传递窗等物品表面,每次实验前后必须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可用%~%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浓度为%~%(1g/L~L)的消毒剂喷洒、擦拭。
明显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浸泡%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度(5g/L)消毒剂的纱巾或纸巾覆盖于污染区域,至少作用30分钟,然后把消毒巾移走,并用另一块消毒巾把污染区擦干净;用过的消毒巾作为实验废弃物处理。
所有操作应戴手套或双层手套进行。
手部病原实验室的实验操作须戴手套进行。
接触和处理感染性或潜性材料后,消毒、摘除手套后并安全处置后也必须使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使用感应式水龙头)、用纸巾擦干。
实验室清洁、消毒制度
实验室清洁、消毒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事故可能性降为最小。
2. 范围:基因扩增实验室3. 责任人:4. 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4.1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本实验室选用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溶液,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浓度。
4.2 消毒4.2.1物体表面的消毒:实验前和实验后,由工作人员分别在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用各区专用工具0.2%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洗地面、桌椅,待地面、桌椅干了之后,用清水再将地面桌椅擦拭一次;各室清洁工具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4.2.2每周将工作服交院洗衣房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开洗涤。
4.3 工作台面用0.2%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用75%的酒精擦拭一遍。
紫外线消毒照射消毒两小时。
4.4 若被明显污染,如标本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0.2%含氯消毒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
拖把用后浸于0.2%含氯消毒剂溶液内至少l小时。
4.5 若已知被肝炎病毒污染,应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至少30分钟。
4.6 实验结束后将浸泡在废液缸内的离心管、吸头交给卫生人员按医院规定处理并填写交接记录。
4.7 实验前对各区进行至少30分钟的紫外线照射并通风。
4.8 实验结束后使用0.2%含氯消毒剂对各区实验台面、地面和紫外灯管进行擦洗后,打开室内、移动紫外灯照射并打开通风设备通风至少60分钟。
4.9基因扩增实验室消毒液配制:4.9.1 实验室消毒液分别在各区即用即配。
4.9.2 本室所用消毒液。
(1)物体表面消毒液:0.2%含氯消毒剂;(2)地面消毒液:1000mg/L有效氯溶液;(3)生物废弃物消毒液:0.2%含氯消毒剂;5.耗材的消毒5.1 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吸头、离心管在使用前均需用压力蒸汽121℃102.9kPa灭菌20-30分钟。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定、流程
实验室消毒工作规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室消毒工作规定。
第一条工作职责。
实验室人员负责实验室环境、设备、器材、试剂、标本的消毒工作,保障实验环境和人员安全。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安全规程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实验室环境消毒
04
手部卫生与防护
06
消毒效果监测与记录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 实验器材消毒
废弃物处理与排放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
消毒剂种类及适用范围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地面、墙面、器械等 75%乙醇:适用于手部、皮肤、物体表面等 过氧化氢消毒液:适用于空气、环境表面等 含碘消毒剂:适用于皮肤、黏膜等 酚类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地面等 其他消毒剂: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
消毒方法:采用湿拖、喷洒、擦拭等方法对地面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液均匀覆盖地面。
消毒频次:根据实验室使用频率和人员流动情况,确定合理的消毒频次,如每天、每周或每月进 行一次。
注意事项:消毒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消毒液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要定期检查消毒剂的 有效期和浓度,确保消毒效果。
04
实验器材消毒
手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手套使用规范: 选择合适的手 套类型,确保 手套无破损, 正确佩戴手套, 避免直接接触
污染源
手消毒规范: 使用有效的手 消毒剂,按照 规定的浓度和 时间进行手部 消毒,确保消
毒彻底
手套更换规范: 根据工作需要 和手套污染情 况及时更换手 套,避免交叉
Hale Waihona Puke 污染洗手设施规范: 提供充足的洗 手设施和用品, 确保工作人员 随时可以方便 地进行手部清
废弃物排放:符合国家排放 标准,不得污染环境
废弃物管理:建立登记制度, 定期检查与监测
07
消毒效果监测与记录
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操作目的
该操作流程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减少交叉污染和细菌
繁殖,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操作步骤
1. 确保实验室工作区域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
2. 将工作台面和实验器具表面的残留物清除干净,包括化学试剂、溶液和样品残留等。
3.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洗涤工具清洗实验器具和工作台面,确
保彻底洗净。
4. 在清洗后,使用消毒剂对实验器具和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5. 定期检查和更换实验室中用于捕捉细菌和病原体的过滤器、
除菌灯等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6. 清洁操作后,将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处理,确保安全和环保。
注意事项
- 在清洗和消毒操作中,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避免化学物质和病原体对身体的伤害。
- 注意清洗剂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浓度,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 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器具和工具,选择适合的清洗方法和消毒剂,避免损坏。
- 定期对清洗和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操作和效果。
结论
通过遵循实验室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卫生水平,减少污染和感染的风险,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实验室消毒程序及方法
实验室消毒程序及方法
一、室内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自然换气,条件允许时采用排气扇机械通风。
2.用紫外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平均功率一般为1.5w/m3,照射时间30分钟〜60分钟。
消毒必须在无人情况下进行。
每60m2的实验室推荐使用3盏30w移动紫外灯。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备。
二、实验室表面消毒
1.地面消毒
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
可用0.4%过氧乙酸拖地或0.2 ~ 0.5%过氧乙酸喷洒,也可视情况用有效氯浓度为0.1% ~ 0.5%(1 ~ 5 g/L)的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或拖地,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 mL/m2。
各实验室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拖把使用后应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备用。
2.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运输工具,门把手等物品的表面0.2 ~ 0.5%过氧乙酸喷洒,也可视情况用有效氯浓度为0.1% ~ 0.5%(1 ~ 5 g/L)的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喷洒擦拭。
温馨提醒:
1.含氯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及致敏性,调配使用须佩戴橡胶隔离手套,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用,最好不要用于
衣物的消毒,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2.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室内消毒禁止喷洒应采取擦拭式消毒,注意室内通风,务必远离明火谨防闪点引爆。
一般不建议用于实验室消毒。
实验室清洁消毒程序
实验室清洁消毒程序1 目的:使实验室保持干净卫生,防止污染。
2 适用范围: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
3 职责:3.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清洁工作可由实验室指定人员进行。
3.2 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
4 具体要求:4.1 消毒液的配制:4.1.1配制一定浓度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有效氯消毒液。
4.1.2 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重新配制。
4.2 实验室空气消毒:4.2.1 空气消毒方法:紫外线照射法。
4.2.2 消毒周期:每个工作日消毒两次,每日在工作之前和下班之前,对地面和工作台面消毒清洁之后,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并填写《()紫外灯消毒记录》。
4.2.3 紫外线照法消毒注意事项:4.2.3.1 紫外线消毒时,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4.2.3.2 实验室内无人条件下,可进行紫外线消毒,室内湿度≤40%作用时间应30min,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2.3.3 人员在关闭紫外灯至少30min后方可入内作业。
4.2.3.4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2.4 紫外灯清洁及更换要求:实验室操作人员每月使用浸有75%乙醇的抹布擦拭紫外灯管一次,擦拭前,先拔掉插头并冷却10 分钟。
紫外灯按照其使用寿命由设备管理部及时更换,紫外灯更换要填写在《()紫外灯消毒记录》中。
4.3 实验室工作台面消毒、清洁方法:每次实验完毕后由工作人员使用用0.1%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作用10-15分钟后用清水擦洗,以除去残留的消毒液,每月由实验室负责人员组织对实验室工作台面彻底消毒,清洁一次。
4.4 实验室地面的消毒、清洁方法: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
需消毒时,可用0.1%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消毒液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消毒规程1 . 目的规范实验的消毒工作,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消毒。
3. 定义3.1. 消毒杀灭或消除实验室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3.2 . 灭茵杀灭一切微生物。
3.3. 清洁通过刷、吸、干擦、洗涤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布拖擦等方法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
4. 职责4.1. 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生物安全事故后污染环境消毒效果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4.2. 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参与生物安全事故后污染环境消毒效果评价工作。
4.3. 专职消毒部门或人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的集中消毒和一重大生物安全事故的环境消毒工作。
4.4 . 实验室人员负责责任范围的常规消毒和意外事件、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消毒工作。
5. 消毒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实验环境均视为被污染,必须进行及时、彻底、有效的消毒处理。
5.1.2 所有被污染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在清洗、储存或丢弃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消毒或灭茵。
5.1.3 根据病原微生物危害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
5.1.4 根据需要应对消毒工作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操作人员等。
5.1.5 必要时在工作台面铺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消毒巾。
当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溢出或溅出时,把消毒剂倒在消毒巾上面以及可能污染的区域内,至少作用30 分钟,然后把消毒巾移走,并用另一块消毒巾把污染区擦干净。
用过的消毒巾应作为实验废弃物处理。
所有操作应戴手套或双层手套进行。
5.1.6 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时应避免对环境造成化学性污染。
5.1.7 对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妥善保存,确保在使用之前不被污染,否则应重新消毒。
5.1.8 带出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物品应进行密闭包装,外包装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对外包装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5.1.9 因发生生物安全事故被封闭的实验环境(包括运输工具等)在消毒后必须通过消毒效果评价,确认达到相应要求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消毒效果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工作的方法、时间、参加人员、评价意见等。
5.2 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选择5.2.1 根据消毒对象和病原微生物的类别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5.2.2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器械或消毒剂。
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方法进行消毒操作,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2.3 浸泡消毒时要保证被消毒物品全部浸泡没在消毒剂中;擦拭消毒时要保证所有需要消毒的表面都被均匀的擦拭,不留死角。
5.2.4 对存在较多有机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物品进行消毒时,应适当增加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适当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2.5 表面消毒时,应考虑表面性质。
可用消毒剂擦拭、喷洒、喷雾消毒。
光滑表面还可选择紫外线近距离照射消毒,照射距离w 1米。
5.2.6. 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或灭菌效果评价。
大型消毒、灭菌设备在正式使用前和大修后经监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使用。
5.2.7. 为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应遵照下列原则进行操作。
5.2.7.1 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应由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
5.2.7.2 压力蒸汽灭菌温度与时间134 C、灭菌时间》4分钟;•121 C、灭菌时间》20分钟;•115 C、灭菌时间》45分钟;5.2.7.3 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
5.2.7.4. 每次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灭菌效果化学监测,每季度进行灭菌效果生物监测。
528 采用干热灭菌时,灭菌条件为160C *2小时,170 °C *1小时,180 °C *30分钟。
5.3 及时消毒5.3.1 实验活动中发现病原微生物对实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时,应立即停止危险性操作,并采用适宜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5.3.2 必要时实验中应立即将被污染的耗材完全浸没在消毒剂中浸泡消毒并达到规定时间。
5.3.3 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对可能引起感染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等消毒。
5.3.4 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对工作台面、地面等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开启紫外线灯照射 1 小时。
5.3.5 操作结束后实验人员在去除个人防护用品后应立即按要求洗手,必要时应洗脸、洗澡、更衣。
5.3.6 所有废弃物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4 合理消毒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时,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个体防护,尽量减少消毒操作对人体的伤害,物品的破坏和环境的影响。
5.4.1 耐高温的玻璃、金属器材等物品可选用干热灭菌;耐高温、耐湿度的实验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542 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压力降到0pa、温度降到60 C以下方可取岀物品。
5.4.3 禁止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处理油剂类和干粉类物品。
5.4.4 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浸泡灭菌处理金属器械。
5.4.5 不耐热、不耐湿材料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5.4.6 对人体皮肤或粘膜消毒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
6 消毒程序及方法6.1 室内空气消毒6.1.1 可开窗通风,自然换气,条件允许时采用排气扇机械通风。
6.1.2 用紫外线灯对室空气消毒时,平均功率为 1.5W/m3,照射时间》30分钟。
6.2 表面消毒6.2.1 地面消毒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
可用0.4%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氧乙酸喷洒,也可视情况用有效氯浓度为0.1 %0~0.5% ( 1 g/L~5g/L )的消毒剂喷洒或拖地,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 /m2 。
各实验室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 分钟,用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备用。
6.2.2 物体表面消毒6.2.2.1 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运输工具、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物品的表面可用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浓度为0.1%~0.5%(1g/L~0.5g/L )的消毒剂喷洒、擦拭。
6.2.2.2 物体表面被明显污染时,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浓度( 5g/L )的消毒剂喷洒覆盖于污染表面,使消毒剂浸没污染区域,作用30~60 分钟。
6.3 实验器材消毒6.3.1 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有器械和物品,如金属器材、玻璃器皿。
6.3.2 玻璃器材: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应立即浸入0 . 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度为0.1%~0.5 % ( 1 g/L~5g/L )的消毒剂中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用超声波清洗装置洗涤、沥干,使用前再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6.3.3 使用后的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服按实验废弃物处理。
6.3.4 重复使用的耐热塑料器材可浸入 洗涤。
沥干后,进行压力蒸气灭菌处理。
的消毒剂中作用 60 分钟以上,然后清水洗涤沥干。
6.3.6 橡胶制品:污染的橡胶手套、吸液球等可用含肥皂液或洗涤剂的溶液煮沸 清水洗涤、沥干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6.3.7 污染的棉棉制工作服、帽子、口罩等放入专用的污物袋内运送,使用专用设备洗涤,可选用70 C 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消毒处理 60分钟以上。
污染严重时,随时喷洒消毒剂洗涤消毒或放入专 用的污物袋中,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6.3.8 需要保留被污染的纸张类文件时,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6.4 仪器设备消毒6.4.1 不宜加热、不能用消毒剂浸泡的仪器,发生局部轻度污染时,可用 75%医用酒精擦拭,作用 30 分钟以上。
必要时采用甲醛熏蒸消毒。
6.4.2 离心机、离心容器未封闭,或离心的容器破裂、离心液体外溢时,离心机内壁应用 75%医用 酒精擦拭,作用 30 分钟以上。
必要时采用甲醛熏蒸消毒。
6.5 剩余标本及容器消毒6.5.1 需要保留的剩余标本和容器应按照实验废弃物的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6.5.2 需要保留的剩余标本应装入密闭的包装物中,对包装表面进行有效消毒后妥善保存。
6.6 实验废弃物消毒 必须经过必要的消毒,去除污染后按废弃物处理要求处理(见废弃物管理规定和处理要求)。
6.7 清除手部污染 实验室人员接触和处理感染性或潜性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在消毒、摘除并安全处置后也必须洗 手。
6.7.1 洗手设施及用品6.7.1.1实验室的每个房间必须有洗手池,最好安装在出口处,不得用于其它目的。
6.7.1.2洗手必须使用流动水。
6.7.1.3 建议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式水龙头。
使用需要用手关闭的水龙头,则应使用纸巾或手巾 覆盖水龙头后关闭水龙头,防止污染已洗净的手。
6.7.1.4 建议使用感应式洗手液容器、杀菌洗手液可肥皂,肥皂应切成小块,肥皂盒应保持打开状 态,以便水分蒸发。
6.7.1.5 建议使用暖风干手器烘干或用纸巾擦干手。
6.7.1.6 如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应用 75%医用洒精或有效的免洗手消毒剂擦手清除手 部的轻度污染。
6.7.2 摘除手套后、离开实验室之前、进食或吸烟前、使用卫生间前后、进行交叉污染可能性不同 操作前后都应洗手。
6.7.3 洗手程序及技术规范6.7.3.1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浸湿双手,关闭水龙头; 6.7.3.2 取适量洗手液于掌心,双手充分搓擦,使双手过完全抹上洗手液,然后按以下 6 个步骤搓 擦,洗手全过程应不少于 15 秒钟。
• 双手手指并拢,掌心相对,相互搓擦;• 一只手手心对另一只手手背,双手沿指缝相互搓擦,两手交替进行;• 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互搓擦;•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两手交替进行;• 一只手指尖先在另一只手掌心旋转搓擦,两手交替进行;6.7.3.3 搓擦完毕后,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关闭水龙头。
6.7.3.4 烘干或擦干双手。
0.1%~0.5%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 15~30 分钟,然后清水 6.3.5 重复使用的不耐热的塑料器材可喷洒 0.5% 过氧乙酸可有效氯浓度为 0.1%~0.5%( 1g/L~5g/L ) 15-30 分钟,然后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