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评价时所用的指标也不相同。常用的指标及计算公 式如下:
• 单位投资新增生产能力= 某时期新增生产能力
某时期投资额
• 单位资金农产品量= 农产品总量
农业投资额
• 农业资金产值率=
农业总产值 农业投资额 100 %
• 农业资金利润率= 年利润额
农业投资额 100 %
• (四)农业纯收益指标 农业纯收益是指农业总产值扣除生产成本和税金后 的余额。它能综合反映农业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最终效益。农业纯 收益越多,经济效益越好。反映农业纯收益的主要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
之前就形成一种基金,这种基金称为折旧基金。
•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但在实际工作中, 固定资产折旧额是根据原值和事先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某 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 某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或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12
• (1)固定资产产值率。固定资产产值率是企业在一定时 间内所完成的总产值同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通常 以每百元固定资产所提供的产值来表示。每百元固定资产 提供的产值越多,说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
• (2)固定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 时期内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同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 一般以每百元固定资产所提供的利润来表示。每百元固定 资产所提供的利润越多,说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

因素分析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因素分析法组合方式
影响值
TI(1999年总收入) TI2(A1代替A) TI3(B1代替B) TI4(C1代替C) TI1(2000年总收入)
TI1-TI
8×4000×1.60=51200 10×4000×1.60=64000 10×4500×1.60=72000 10×4500×1.70=76500 10×4500×1.70=76500
甲方案
790 56 105 95 48
乙方案
580 35 48 51 70
丙方案
700 40 68 65 80
• 从表各项指标对比看出;甲方案产量最高,但用种、用工、费用也最高,纯收入最低。乙 方案的用工、用种、费用最低,纯收入也较高,但产量最低,从总体上看优于甲方案。丙 方案的用工、用种、费用介于甲方案和乙方案之间,而纯收入最高,产量也较高,如果以 产量和纯收入为标准,丙方案为最优方案。如果受条件限制,乙方案也可选,因纯收入只 比丙方案少10元,但用工、用种、费用的节省额都远远低于丙方案。
• (3)固定资产闲置率=某时期闲置固定资产额/某时期全部固定资产额 • (4)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用率=某时期生产性占用固定资产额/ 某时期全部
固定资产额
• (5)固定资产使用率=全年固定资产使用天数/ 365天
• (二)流动资金的核算
• 流动资金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流动资金周转率、流 动资金产值率和流动资金利润率。
某农业生产单位不同年份某作物收入构成比较表
指标 年份
1999 2000
2000比1999增减
播种面积 (公顷)
每公顷产量 (千克)
单价
总收入
(元/千克) (元)
8(A) 10(A1)
2
4000(B) 4500(B1)
500
1.60(C) 1.70(C1)
0.10
51200 76500
25300
项目
根据上述资料,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如表 所示。
2.因素分析法 具体做法是: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逐一分析每一因素变化对总 体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找出影响总体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举例说明如下: 某农业生产单位2000年某农作物总收入比1999年增加25300元。收入增加是因播种面积增 加、单产提高和该产品单价提高所致。具体资料如表所示。
76500-51200=25300
12800 8000 4500
25300
变动原因及程度
面积增加 主 单产提高 一般 单价提高 次
• 从表计算的结果看,该作物2000年比1999年总收 入增加班费25300元,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其中:播种面积增加,使收入增加12800元, 是主要影响因素;单产提高使收入增加8000元, 影响程度一般;单价提高使收入增加4500元,是 次要因素。因此,在土地面积增加可能性不大、 产品价格较稳定的情况下,应广泛采用新技术, 提高单产,使总收入增加,这也是农业生产的出 路和发展趋势。
二、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土地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通常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量
或产值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土地生产率=
产品产量 或产值
土地面积
在实际评价时,一般都同时采用净产值指标和盈利率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农产品产值 物质生产费用 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盈利率=
农产品产值 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
• 1.流动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
金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年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 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年销售收入总额 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 流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 流动资金年1 周转次数360

或 = 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年销售收入总额 360
• 在生产规模等因素确定的条件下,流动资金周转
•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趋势越好,反之, 则表明农业经济效益发展趋势越差。
• (三)农业资金生产率指标 农业资金生产率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农业资金运用所取得的生产成果与资金投入(或消
耗)的比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资金消耗所取得的农业
生产成果越多,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经济效益越差。
由于农业资金投放的项目不同,它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同。
消耗的劳动时间越少,农业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农业经 济效益越差。该指标是个静态指标,要反映农业经济效益 的动态情况,则须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指标。它是一 定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与基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 率。用公式表示为:
报告期的农业 基期的农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增 长 率 基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每百元流动资金提供的产值越多,说明流动资金利用的 效果越好。
• 3.流动资金利润率 流动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 内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同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通常 用每百元流动资金所实现的利润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每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利润=
利润总额 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100
• 流动资金利润率越高,流动资金利用效果越好,反之,流
100
%
•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消耗 量和农产品产量(或产值)的比例关系。反映单位劳动时 间生产出的农产品数量,或者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 间。它表明农业劳动者生产农产品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产品产量 或产值 • 单位劳动时间生产出的活农劳产动品时间数量越多或者单位农产品所
流动资金是垫支在劳动对象上的资金和用于支付劳动报酬及其它费用 的资金。其特点是只参加一个生产过程即消耗掉,其价值一次转移到 成本中去,并从销售收入中一次性得到补偿。
(二)固定资金核算
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二是固定资 产利用效果的核算。
• 1.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损耗而转移的价值称 为折旧。通过折旧提取的货币资金,用于将来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在未用
遵循以下原则: • 1.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的原则 如果只强调使用价值而忽视价值,就可能造成增产不增收,如果只强调
价值而忽视使用价值,就会出现不顾社会需求,一味扩大盈利高的农产品的生产,减少盈利低的农产品的 生产,使有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实际情况,掠夺经营,滥 砍滥伐,就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自然资源萎缩,破坏生态环境等,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达不到最终提 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3.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生产上可行与经济上合理。要考虑二者的统一。 • 4.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不 顾今后农业的发展,应争取农业持久的经济效益增长。 • 5.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的原则 局部利益是指一个地区、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的利益。全局利 益是指国家整体的利益。如果农业生产只顾局部利益,不考虑全局利益,如不注意水土保持、环境状况和 生态平衡;不注意水利工程设施的综合配套等,就会导致整体及长远利益受损,最终影响局部利益。因此, 也必须注意二者的统一。
• (五)农产品成本 农产品成本是指生产农产品所消耗的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费用总和。它是反映资金消耗经济效 果的指标,通常用单位农产品成本或成本产出率两个具体 指标反映,用公式表示为:

单位农产品成本=
农产品总成本 农产品总产量
• 成本产出率= 农产品产量 或产值
农产品成本
• 单位农产品成本越低,产出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 单位面积纯收益=
纯收益额
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
• 单位资金纯收益率= 单位面积纯收益额 单位面积资金占用额 100 %

农业产值纯收益率=
纯收益额 农业总产值 100 %

单位成本纯收益率=
农业纯收益额 农业生产成本 100 %
年农业纯收益额 • 人均年纯收益额= 该年农业人口数
• 人均年纯收益额是一个综合指标,对该指标进行考核,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 核算和加强农业经营管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
币价值的总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农业资金按来源不同,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两类。 • 农业资金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建设资金、经营资金和专用基金三
大类。
• 农业资金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固定资金是指垫支在主要劳动资料上的资金,其实物形态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单位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长,多次参加生产过程, 不改变原来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随着损耗逐步地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 中去,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 三、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 1.平行比较分析法 它是对不同可行方案的相同指标进行平行比较,以选择最优方案的分
析评价方法。例如: • 某农业生产单位设计了三种粮食作物的轮作方案,其主要经济指标如表
某农业生产单位粮食作物不同轮作方案的经济指标
项目
每亩产量(千克) 每亩种子量(千克) 每亩物质费用(元) 每亩用工(工日) 每亩纯收入(元)
动资金利用效果越差。企业应该想方设法加速流动资金的
周转。
第三节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
• (一)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概念 •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就是对同一技术方案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和不同年份的技术经济效果,或不同技
术方案在同一生产经营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效果,所进行的计算、比较和分析。 • (二)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评价农业经济效益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特点,并
3.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是对各备选方案设置多项指标,
通过“打分”进行综合评价和选优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 固定资产折旧率根据计算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 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个别折旧率是按每项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折旧率;分 类折旧率是按每类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
产计算的折旧率。
• 2.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核算 反映固定资金的利用情况的 综合性价值指标,主要有固定资产产值率和固定资产利润 率。
第七章 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
第一节 农业中的成本与效益 第二节 农业经济核算 第三节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节 农业经济核算
• 一、农业经济核算基本原理 • 二、农业成本核算 • 三、农业资金的核算
三、农业资金的核算
• (一)农业资金的分类 • 农业资金是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所占用的各种财产物资的价值以及货
越快,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少;流动资金周转越慢,
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可以
利用现有的流动资金为更大的生产规模服务,加
速生产的发展。
• 2.流动资金产值率 流动资金产值率是反映流动资金使用 效果的指标,通常用每百元流动资金提供的产值表示。其 计算公式为:
• 每百元流动资金产值= 年总产值 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