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课件北师大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的四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 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 (2)由极径的意义知ρ≥0,当极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 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与极坐标(ρ,θ)(ρ≠0)建立一一 对应关系,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ρ=0,极角可取任意 角.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重要区别:多值性.在直角 坐标系中,点与直角坐标是“一对一”的关系;在极坐标 系中,由于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即点的极角不唯一, 因此点与极点是“一对多”的关系.但不同的极坐标可以 写出统一的表达式.如果(ρ,θ)是点M的极坐标,那么(ρ, θ+2kπ)或(-ρ,θ+(2k+1)π)(k∈Z)都可以作为点M的极坐 标.
[分析] 建立极坐标系,由余弦定理得圆 O′的极坐 ρ=ρ1,
标方程,再由点 M 在圆上且θ=θ1+π3, 用代入法可得 点 N 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 以O为极点,以O和已知圆圆心O′所在射线为 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如图5所示,设OO′=ρ0,圆的半径 为r,
由余弦定理得圆O′的极坐标方程为 ρ2-2ρ0ρcosθ+ρ02-r2=0. 设N(ρ,θ),M(ρ1,θ1), ∵点M在圆上, ∴ρ12-2ρ0ρ1cosθ1+ρ02-r2=0.① 因为△OMN为正三角形.

示同一个点.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设M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y), 极坐标是(ρ、θ),如果限定ρ取正值,θ∈[0,2π),那么除原 点外,平面内点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之间就是一一对应 的. 点M的极坐标(ρ,θ)和直角坐标(x,y)的关系式为:
. θ所取值要由(x,y)所在象限确定.
经过两个定点Q(x1,y1)P(x2,y2)(其中x1≠x2)的直线的 参数方程为
其中 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 λ 的几何意 义与参数方程①中的 t 几何意义虽然不同,它所反映的是 动点 M 的有向线段P→Q的数量比QMMP.
当 λ>0 时,M 为内分点;当 λ<0 且 λ≠-1 时,M 为外分点;当 λ=0 时,点 M 与 Q 重合.
3.柱坐标 在平面极坐标系的基础上,通过极点O,再增加一条 与极坐标系所在平面垂直的z轴,这样就建立了柱坐标系, 设M(x,y,z)为空间一点并设点M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点P 的极坐标为(r、θ)则这样的三个数r,θ,z构成的有序数组 (r,θ,z)就叫做点M的柱坐标,这里规定r,θ,z的变化范 围为 0≤r<+∞ 0≤θ<2π -∞<z<+∞
[解析] 以极点 O 为原点,极轴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 系 xOy.将方程 ρ=12sinθ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x2+y2=12y. 它表示圆心为(0,6),半径为 6 的圆.
将 ρ=12cos(θ-π6)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x-3 3)2+(y-3)2=36,它表示以(3 3,3)为圆心, 6 为半径的圆. 由圆的位置关系可知,当 P、Q 所在直线为连心线所 在直线时,PQ 长度可取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1.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函数y=f(ωx)(x∈R)(其中ω>0,且ω≠1)的图像,可以 看作把f(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或伸长为原来 的(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函数y=Af(x)(x∈R)(其中A >0且A≠1)的图像,可以看作f(x)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 长(当A>1时)或缩短(当0<A<1时)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 变)而得到的.
6.圆的参数方程
7.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1)椭圆的参数方程
[例 1] 在极坐标系中,P 是曲线 ρ=12sinθ 上的动点, Q 是曲线 ρ=12cos(θ-π6)上的动点,试求 PQ 的最大值.
[分析] 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公式的 运用.即用互化公式xy= =ρρcsionsθθ., 由圆的几何性质解题.
(1)写出直线 l 的一般方程及直线 l 通过的定点 P 的坐 标;
(2)求|PA||PB|的最大值.
[解析] (1)∵xy= =2ts+inαtcosα ,(t 为参数,α 为倾斜角, 且 α≠2π)
∴x-y 2=ttcsoinsαα=tanα, ∴直线 l 的一般方程 xtanα-y-2tanα=0. 直线 l 通过的定点 P 的坐标为(2,0).
特别地
r=常数,表示的是 以原点为球心的球面 ;
φ=常数,
表示的是 原点为顶点,z轴为x轴的圆锥面 ;
θ=常数,表示的是 平行于z轴的半平面

点M的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关系为:
.
5.直线的参数方程 经过点P(x0,y0),倾斜角是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 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 t 的几何意 义是从点 P 到 M 的位移,可以用有向线段P→M的数量来表 示.
(1)写出⊙O1和⊙O2的圆心的极坐标; (2)求经过⊙O1和⊙O2交点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 (1)⊙O1 和⊙O2 的圆心的极坐标分别为(2,0), 2,32π.
(2)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 坐标系,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x=ρcosθ,y=ρsinθ, 由ρ=4cosθ得ρ2=4ρcosθ. 所以x2+y2=4x. 即x2+y2-4x=0为⊙O1的直角坐标方程. 同理x2+y2+4y=0为⊙O2的直角坐标方程.
(2)∵l 的参数方程xy= =2ts+inαtcosα, , 椭圆方程为1x62 +1y22 =1,右焦点坐标为 P(2,0). ∴3(2+tcosα)2+4(tsinα)2-48=0, 即(3+sin2α)t2+12cosα·t-36=0. ∵直线 l 过椭圆的右焦点, ∴直线 l 恒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PA||PB|=3+3s6in2α ∵0≤α<π,且 α≠2π, ∴0≤sin2α<1,∴|PA||PB|的最大值为 12.
当点M在极点时,它的极径ρ=0,极角θ可以取任意
值;当ρ<0时,点M(ρ、θ)的位置可以按下列规则确定:
作射线OP,使∠xOP=θ,在OP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M,
使|OM|=|ρ|,这样点M的坐标就是(ρ,θ).
平面内一点的极坐标可以有无数对,当k∈Z时,
(ρ,θ),(ρ,θ+2kπ),(-ρ,θ+(2k+1)π)
[点评] 涉及过定点的线段长度或距离常选用直线的 参数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y-y0=k(x-x0).其中 k = tanα(α≠90°) , α 为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 则 参 数 方 程 为
x=x0+tcosα, y=y0+tsinα
(t 为参数).
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xy= =2ts+inαtcosα ,(t 为参数, α 为倾斜角,且 α≠π2)与曲线1x62 +1y22 =1 交于 A,B 两点.
52+4 32-2×5×4 3·cos150°
= 133. △ABC 是等腰三角形,易知 AB=5,AB 边上的高为
4
3+5 2 3=132
3.∴S△ABC=12×132
3×5=654
3 .
[例2] O为已知圆O′外的定点,点M在圆O′上,以 OM为边作正三角形OMN,当点M在圆O′上移动时,求点 N的轨迹方程(O,M,N逆时针排列).
[解析]
x=1+2t
(1)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y=2+
3 2t
(t 为
参数).
x=1+2t
(2)将 y=2+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 2t
代入 x2+y2=9.
得:t2+(1+2 3)t-4=0,∴t1t2=-4. 由参数 t 的几何意义得直线 l 和圆 x2+y2=9 的两个
交点到点 A 的距离之积为|t1t2|=4.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 (1)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式中t的几何意义,有 如下常用结论:
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 t2,则弦长l=|t1-t2|;
②定点M0是弦M1M2的中点⇒t1+t2=0; ③设弦M1M2中点为M,则点M对应的参数值tM=
(由此可求|M2M|及中点坐标). (2)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主要应用于设圆锥曲线上的 点,从而讨论最值或距离等问题.
[例4] 在圆x2+y2-4x-2y-20=0上求两点A和B, 使它们到直线4x+3y+19=0的距离分别最短和最长.
[分析] 利用圆的参数方程求解.
[解析] 将圆的方程化为参数方程:xy==21++55csionsθθ (θ 为参数),则圆上点 P 坐标为(2+5cosθ,1+5sinθ),它到 所给直线的距离 d=|20cosθ+421+5s3in2θ+30|
由xx22+ +yy22- +44xy= =00, ,
解得xy11= =00, ,
x2=2 y2=-2
.
即⊙O1 和⊙O2 交于点(0,0)和(2,-2).过交点的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y=-x.
其极坐标方程为 θ=-4π(ρ∈R)(也可写为 θ=34π(ρ∈
R)).
[例3] 已知直线l经过点A(1,2),倾斜角为 (1)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 (2)求直线l和圆x2+y2=9的两个交点到点A的距离之 积. [分析] 根据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运用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故当 cos(φ-θ)=1,其中 cosφ=45,sinφ=35.即 θ=φ 时,d 最长,这时点 A 坐标为(6,4);
当 cos(φ-θ)=-1,即 θ=φ-π 时,d 最短,这时点 B 坐标为(-2,-2).
[点评] 若圆心在点 M0(x0,y0),半径为 R,则圆的 参数方程为xy= =xy00+ +RRcsionsθθ,, 0≤θ<2π.圆的参数方程常和 三角变换结合在一起,解决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
知识梳理
1.极坐标系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从O点引一条射 线 Ox ,叫作极轴,选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角的正方向(通常 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平面极坐标系,简称 为极坐标系.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θ表 示以 O为x始边,OM为终边的角度,ρ叫作点M的 极径 ,θ叫做点M的 极角,有序实数对(ρ,θ)叫作点M 的极坐标,记作M(ρ、θ).
3.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1)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 方法有代入消去法、加减消去法、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 的)消去法. (2)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引入参数,即选定合适 的参数t,先确定一个关系x=f(t)〔或y=φ(t)〕,再代入普 通方程F(x,y)=0,求得另一关系y=φ(t)〔或x=f(t)〕. (3)消参后应将原参数的取值范围相应地转化为变量 x(或y)的取值范围.
ρ=ρ1
ρ1=ρ,
所以θ=θ1+π3 ⇒θ1=θ-π3
代入①得 ρ2-2ρ0ρcos(θ-π3)+ρ02-r2=0,
这就是点 N 的轨迹方程.
[点评] 对于有些几何图形,选用极坐标系可以使建 立的方程更加简单.本题涉及角度、长度,选用极坐标系 则更易将已知的几何条件转化为数量关系.
⊙O1和⊙O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ρ=4cosθ,ρ=- 4sinθ.
特别地,r=常数,表示的是 以z轴为轴的圆柱面 ; θ=常数,表示的是 过z轴的半平面 ; z=常数,表示的是 与xOy平面平行的平面 . 显然点M的直角坐标与柱坐标的关系为
.
4.球坐标 设 M(x,y,z)为空间一点,点 M 可用这样三个有次 序的数 r,φ,θ 来确定,其中 r 为原点 O 到点 M 间的距 离,φ 为有向线段O→M与 z 轴正方向所夹的角,θ 为从 z 轴 正半轴看,x 轴正半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有向线段O→P的 角,这里 P 为点 M 在 xOy 平面上的投影,这样的三个数 r,φ,θ 构成的有序数组(r,φ,θ)叫做点 M 的球坐标. 这里 r,φ,θ 的变化范围为 0≤r<+∞,0≤φ≤π,0≤θ <2π.
3 32+32+6+6=18.
[点评] 注意转化时两边同乘以ρ的技巧.结合圆的 位置关系及两圆长度的最大值在何时取得,即可解得.
已知△ABC 三顶点的极坐标分别是 A(5,π6)、B(5,π2) 和 C(-4 3,π3).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求出它的面积.
[解析] 如图所示,
AC=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