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审计学考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一、审计的定义和分类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旨在评价和鉴证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2、审计的分类按审计主体分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二、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1、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具体审计目标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2、审计计划初步业务活动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确定审计方向具体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审计程序三、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性质充分性适当性审计证据的获取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审计证据的评价单个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评价2、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归档期限归档后的变动四、审计风险和重要性1、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2、重要性重要性的概念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水平的运用评价错报的影响五、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程序询问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3、了解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控制测试六、风险应对1、总体应对措施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督导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2、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测试的范围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七、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客户开具账单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注销坏账提取坏账准备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收入确认存在的舞弊风险收入的高估风险收入的低估风险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准确性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八、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确认与记录负债付款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应付账款的完整性风险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风险采购交易的截止性风险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九、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2、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存货的计价和分摊风险存货的存在认定风险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风险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存货的实质性程序营业成本的实质性程序十、货币资金审计1、货币资金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其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2、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库存现金的监盘风险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风险货币资金的舞弊风险3、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十一、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的类型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审计报告的要素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报告日期3、非标准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比较信息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描述对持续经营的考虑十二、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类型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以上内容涵盖了《审计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审计师考试《企业财务审计》知识点(2)

2020年审计师考试《企业财务审计》知识点(2)考点二业务循环中的内部控制(掌握)一、明确的职责分工(1)批准赊销信用与销售相互独立,防止销售部门为增加业绩而放宽信用标准,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增大;(2)批准赊销信用与发货开票相互独立,防止向不符合信用标准的客户实行赊销,增加坏账风险;(3)发送货物与开票相互独立,防止发货未经批准,销售业务没有被记录或商品被盗窃;(4)发送货物与记账相互独立,防止商品被盗窃并通过篡改记录加以掩饰;(5)收取货款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记录相互独立,防止客户所付款项被贪污并篡改加以掩饰;(6)批准销售退回与折让业务和记账业务相互独立,防止收到的货款被贪污;(7)批准坏账与收款业务、记账业务相互独立,防止不符合规定的坏账被批准,收到的款项被贪污;(8)编制和寄送客户对账单与收款业务、记账业务相互独立,以检查销售收款业务中的错弊;(9)执行内部检查与业务办理、记录相互独立,保证内部检查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等。
二、信息传递程序控制1. 授权程序。
包括:(1)赊销审批(2)发运审批(3)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退货和折让审批(4)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批准应收票据承兑、违约票据冲销。
2. 文件和记录的使用。
包括:(1)销货单、销售发票、发运凭证连续编号,以防止遗漏开票或记录销售业务(完整性),防止重复开票或记账(发生认定)。
——主要防范完整性(2)单据多联次(3)定期编制并向客户寄送对账单。
(4)按照每个客户建立应收账款明细账。
3. 独立检查。
由内部审计师或其他独立人员实行。
三、实物控制(一)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存货,货物的发出必须有经批准的销货单;对于退货也要增强实物控制,由收货部门实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和入库单。
(二)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各种记录和文件,防止伪造和篡改记录。
四、定期寄出对账单由出纳、销售及应收账款记录以外的人员按月向客户寄发对账单。
【例题1-多】(2009)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所使用的凭证和记录有( )A.客户订货单B.销货单C.销售合同D.销售发票E.付款凭单【答案】ABCD【例题2-单】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凭证和记录按业务顺序依次为( )A.订货单、贷项通知单、现金日记账B.订货单、销货单、销货合同、发运凭证、销货发票C.销货日记账、发票、贷项通知单、收款凭证D.发货单、销货合同、订货单【答案】B【例题3-多】某企业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职责分工包括:销售部门无权批准赊销;发货与开票相互独立;应收账款会计员负责编制、寄送对账单;坏账注销与否由应收账款会计员决定;发送货物后并由该人即时记账。
2020年(财务内部审计)审计背诵知识点

(财务内部审计)审计背诵知识点审计背诵知识点1.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有关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表6-2三类认定1.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表6-3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2.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表6-4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3.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表6-5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考点】会计师事务所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应做的工作(教材P116)(记忆)(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3)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专业胜任能力;(4)商定审计收费;(5)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考点】签约前应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教材P116)(记忆)注册会计师应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4)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5)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项。
【考点】签约前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专业胜任能力(教材P116)(记忆)会计师事务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执行审计的能力(确定审计小组的关键成员、考虑在审计过程中向外界专家寻求协助的需要和具有必要的时间);(2)能否保持独立性;(3)保持应有关注的能力。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应当拒绝接受委托。
【考点】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教材P116)(记忆)(1)专业服务的难度和风险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3)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工时;(4)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
注会《审计》必背50知识点(2020)

审计必背 50 知识点知识点 1:审计的保证程度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知识点 2:审计要素(1)三方关系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财务报表(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4)审计证据(5)审计报告知识点 3: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单独存在,并且无法降低。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
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险。
知识点 4: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知识点 5: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知识点 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明显微小错报均在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
知识点 7:影响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高低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点 8:错报的分类(1)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
(2)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
(3)推断错报,通常是指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知识点 9:明显微小错报低于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二)2024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二)引言概述:
审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涉及到组织、过程、流程以及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审计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参考。
正文:
一、审计的类型和目的
1.财务审计的定义和内涵
2.财务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3.管理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4.管理审计的目标和作用
5.信息系统审计的意义和方法
二、审计的程序和技术
1.审计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2.审计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3.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和技巧
4.审计证据的评价和分析
5.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技术要求
三、审计的工作内容
1.财务报表的审计内容和目标
2.管理层报告的审计内容和要求
3.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
4.合规性审计的内容和特点
5.法律事务审计的程序和要点
四、审计的法律与道德要求
1.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2.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
3.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
4.保密制度和审计文件的管理
5.审计工作中的不当行为与后果的处理
五、审计的发展与应用
1.审计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应用
3.国际审计准则和国内审计法规的变化
4.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与挑战
5.审计创新和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总结:
通过对审计学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审计的类型和目的、审计的程序和技术、审计的工作内容、审计的法律与道德要求以及审计的发展与应用。
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提升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和社会。
审计考点梳理(20201229232355)

会审计考前重要考点梳理(可下载WORD刘圣妮老师提供给大家的2011年审计重要考点梳理点击进入下载>>>>>我要下载<<<<各位学员,你们好!应大家的要求,我们依据2011年《审计》教材内容以简答题的形式再次将教材进行"梳理”,以下的“考点”如果简单点儿可以是多选题,正常情况可以是简答题,复杂点儿也可以“流窜”到综合题。
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取得好成绩!版主从新做人解释说明:下面刘老师说的AB卷是指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考试题精讲班里面提供的模拟三试卷及针对精品班和实验班学员提供的模拟四试卷!(9月7日更新)(这两套AB卷是刘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精心总结,务必要认真做一遍这两套试卷,请大家在做AB卷的同时,配套使用串讲班课件,审计教材有115万字之多,全背下来肯定不可能、更无必要,但如能把刘老师冲刺串讲班的内容一共六万余字消化了,通过考试问题不大,大家加油!!)模考卷下载时间:试题上传后一周左右提供下载,若考前1周上传的模拟卷,会在上传后第三天提供下载。
“串讲班+模考试题精讲班AB卷+考前五天提示班”是刘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精华之结晶(是老师多年教学成果的积累,是扎扎实实的真水平。
)!愿考生们踏实认真跟随老师的指导顺利通过考试!对于考前很多考生收到关于有“”的短信,也请考生切莫相信!莫存有投机侥幸心理,轻信“所谓的”谎言!!考生考前的焦虑东奥和名师们很能体会,但毕竟知识是自己的,学到真本领才是真功夫。
相信,有付出必然有回报!东奥全体工作人员恭祝大家在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当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感谢(一直关心东奥学员学习需求的)刘圣妮老师每年在考前为大家整理的审计重要考点!再次感谢(考生们的好朋友)刘圣妮老师!(2 )鉴证业务的承接与变更;(3)责任方责任;(4)标准5特征;(5 )不能出具无保留结论。
57.2认定、目标和程序(1)认定类别;(2 )表7-1 ;教材P142-143 ;教材P145。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同学们: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一、审计的涵义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
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1.国家审计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
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署还将把审计对象延伸到中央驻香港机构和中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2.民间审计由于民间审计可以接受不同所有者委托的特征,不仅民间审计主体采取法人的形式,而且,其审计活动也是通过委托受托进行的,其被审单位依委托审计的主体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各异。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点8)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点8)固定资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涉及固定资产的形成过程、折旧与清理、减值准备审查等使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检查固定资产变动合理性常用的比率和变动项目分析指标:固定资产比率、增减额、修理费用、折旧比例、保险费1、固定资产总值除以全年总产量,将该比率与以前年度相比较——查明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在账面上注销,或查明是否存有闲置的固定资产2、比较本年度与以前各年度固定资产增加额和减少额——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否合理3、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本年度与以前各年度的修理费用——确定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是否准确4、本年度计提折旧额除以固定资产总值,将该比率与上年计算数比较——确定本年度折旧额计算是否准确5、分析比较各年度固定资产保险费——查明变动有无异常【例题9】(2004初)在固定资产循环审计中,通过计算本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年相比较,无法协助审计人员判断的事项有:( )。
A.本年度计提折旧额的合理性B.累计折旧核算的准确性C.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的准确性D.固定资产变动的合理性E.折旧方法的适当性【答案】BCDE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目的是审查企业固定资产取得的实际成本是否真实、准确。
1、对于购进的固定资产(1)审查其入账价值是否按实际支付的买价、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记账。
(2)审查有无将包装费、运杂费或安装成本记入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中,有无混淆固定资产成本与生产成本界限。
2、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1)审查其入账价值是否按照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2)审查有无将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发生的料、工、费记入生产成本,或者相反,将日常生产中发生的料、工、费记入固定资产价值中,混淆费用界限,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准确以及当期损益不真实的情况。
审计学常考知识汇总

审计学常考知识汇总【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点(把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把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点一、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同意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那么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治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判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爱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白得:〔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特点----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进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进展1985年10月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假设干规定»。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经历四个时期:时期1----详细审计时期起因:南海公司事件审计的目的:查错防弊审计的方法:详细审计审计的对象:会计账目使用人:股东时期2----资产负债表审计时期20世纪初,美国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资产负债表审计时期。
审计的目的:对报表数据做检查,判定企业的信用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的对象:资产负债表使用人:股东和债权人时期3----会计报表审计时期30年代到40年代,会计报表审计时期。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点9)

2020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财务会计(精选知识点9)货币时间价值补充:重点名词解释1.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通常记作F。
2.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通常记作P。
3.计息方式包括复利计息和单利计息:(1)复利计息:利滚利,是指把以前实现的利息计入本金中再去计算利息。
(2)单利计息:只就本金计息,利息不再产生利息。
4.年金:一定时期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等。
包括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永久年金。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一)复利终值与现值1.复利终值:复利终值是本金与复利计息后的本利和。
已知现值P,年利率i,在复利计息的前提下,几年后本金与利息之和F即为复利终值FV1=PV+PV×i=PV(1+i)1FV2=PV(1+i)+ PV(1+i)i =PV(1+i)2……FVn=PV(1+i)n= PV·FVIFi,nFVIFi,n为(1+i)n二、货币时间价值的复杂情况1.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情况终值等于各期现金流量的终值之和,现值等于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2.分段年金现金流量情况3.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情况【教材例1-11】某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情况如下表所示,年利率和折现率均为7%:某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分布表年(t)O123456现金流量-3 0003 0003 0004 0005 0006 000该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的终值计算为:3 000×FVIFA7%,3×FVIF7%,3+4 000×FVIF7%,2+5000×FVIF7%,1+6 000=3 000×3.125×1.225+4000×1.145+5000×1.070+6 000≈27 414(元)该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的现值计算为:3 000×PVIFA7%,3+4 000×PVIF7%,4+5 000×PVIF7%,5+6000×PVIF7%,6=3 000×2. 624+4 000 ×0.763+5 000×0.713+6 000×0.666=18 485 (元)货币时间价值的特殊情况1.复利计息频数的影响推导过程:1年复利m次,则有m个计息期,每个计息期的利率=(名义利率/m)实际利息=本金×(1+名义利率/m)m-本金=本金×{(1+名义利率/m)m-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m)m-1,即i=(1+r/m)m-1▲结论:当m=1时,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当m>1时,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复利终值越大;一年中折现次数越多,复利现值越小。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二十二章高频考点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二十二章高频考点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考点一
2020《审计》高频考点: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我们一起来学习 2020《审计》高频考点: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内容导航】
1.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程度:结合第二十二章理解掌握本考点。
本考点通常是客观题、简答题的命题点。
【高频考点】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考点二
2020《审计》高频考点: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我们一起来学习 2020《审计》高频考点: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内容导航】
1.客户变更委托
2.利益冲突
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
4.收费
5.专业服务营销
6.礼品和款待
7.保管客户资产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程度:理解掌握本考点。
本考点通常是客观题、简答题的命题点。
【高频考点】
1.客户变更委托
2.利益冲突
不利影响防范措施
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
4.收费
5.专业服务营销
师的工作
(3)暗示有能力影响有关主管部门、监
管机构或类似机构
(4)作出其他欺骗性的或可能导致误解
的声明
6.礼品和款待
7.保管客户资产
(4)遵守所有与保管资产和履行报告义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CPA2020审计必背考点

审计必背考点考点1:审计定义及理解要点考点2:专业服务与保证程度相关服务商定程序不涉及保证程度不涉及独立性要求代编财务信息税务咨询管理咨询会计服务考点3:审计的前提条件(一)审计的前提条件审计的前提条件包含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即:(1)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简称条件A,后同);(2)就管理层的责任达成一致意见(简称条件B,后同)。
(二)管理层责任(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考点4: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考虑因素(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二)选择经验值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经验值(较低或较高)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表。
(三)在审计中的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大环节,即选取测试项目时和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归纳如下表。
考点5:审计证据特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考点6:询证函发出时的控制措施注册会计师发出询证函的方式主要包括邮寄、跟函、电子方式(电子询证函平台)以及通过直接访问被询证者网站四种形式,要求归纳如下表。
考点7:评价回函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需要保持职业怀疑验证不同方式下回函的可靠性,并加强对审计项目组成员所做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复核。
验证的内容和要求,归纳如下表。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一章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一章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应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是指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
它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一)独立性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机构独立。
机构独立是指审计机构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不能成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第二、业务工作独立。
业务工作独立首先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2020年注会《审计》第一章高频考点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章高频考点第一章序号考点考频考点一审计的保证程度、要素★★★★考点二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考点三审计风险★★★★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的保证程度、要素我们一起来学习2020《审计》高频考点:审计的保证程度、要素。
【内容导航】1.审计的保证程度2.审计要素【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理解掌握本考点。
通常是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
【高频考点】审计的保证程度、要素1.审计的保证程度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
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2.审计要素(1)三方关系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财务报表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对象的载体是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4)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2020《审计》高频考点: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我们一起来学习2020《审计》高频考点: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内容导航】1.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2.关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理解掌握本考点。
本考点通常会与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综合题目结合在一起考查。
【高频考点】审计目标(一)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认定审计目标发生:记录或披露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这些交易和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均已包括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均已包括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和描述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和描述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列报:交易和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确认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和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2020年全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重点复习笔记(精华版)

2020年全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重点复习笔记(精华版)第一编·第一章·审计概述这一章节在最近三年的考题中均分4分/每卷,主要考核单选题、多选题,本章涉及的有关认定的知识是学习后续章节和解答综合题的基础。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一、审计的产生【2017年新增】1、注册会计师制度产生的根源【单选题考点】2、市场经济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3、注册会计师的作用4、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类型二、审计的含义1、定义: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2、审计含义的剖析:【单选题高频考点】三、保证程度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
[辨析]绝对保证、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医生对病人的三种回答:1.放一万个心,你100%是健康的,你不可能生病![能信么?医生不是上帝!]2.我仔细检查和化验过,你应该是健康的。
[基于较多证据的较高水平的保证]3.就你的回答,结合我的分析,暂时没有发现你生病了。
[基于较少证据的较低水平保证]四、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2017年新增】1、共同点: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经济监督责任的有利手段。
2、辨析:【单选题考点】五、职业责任和公众期望【2017年新增】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2、公众期望3、公众期望差第二节审计要素一、鉴证业务要素和审计要素【2017年新增】二、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五要素之一)1、注册会计师: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管理层(责任方):(1)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多选题高频考点】(2)对管理层责任的剖析:3、预期使用者:【提示】同学们在学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要从以下要点予以把握:a)涉及的三类角色:注册会计师、管理层(责任方)、预期使用者;b)注意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角色交叉的情形,是选择题的易错点,如管理层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能是唯一预期使用者等。
2020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点讲义(完整版)

2020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点讲义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知识一般重要的章节,内容总体上讲难度不大,注意几个基本知识点的记忆。
考题以单选、多选为主,分值在3-5分左右。
本章考试大纲对中级与初级审计师的要求基本相似,初级在(1)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分类的意义和适用条件中要求了解。
【本章考点】【】第一节概述【考点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有代表性的时间:J酉园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设“室大”。
J袤1汉两代采用“上计制度”。
一J唐朝前的“比部审计制度”。
J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出现“审计” 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
近现代: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初期设立临时审计机关一一审计处,后根据《中华民国约法》改为审计院。
新中国:1.1982年12月4日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一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2.1995年1月1日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3.2006年6月1日一一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其具体施行时间2006年6月1日:4.2010年5月1日——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5.2011年1月1日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6.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规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和优化审计署职责。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决策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
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例题1 •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央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是:A.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B.审议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C.撰写审计署工作计划D.审议决策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I■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中央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决策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
2020年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章节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

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宏观经济学,后来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凯恩斯《通论》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3.1948年,美国的萨缪尔森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相结合,出版《经济学》,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严重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以反对国家干预为核心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
【例题·多项选择题】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A.经济增长停滞B.外汇收支停滞C.产业结构失衡D.通货膨胀E.存在大量失业『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知识点: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总供给1.总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可用两种形态表示:(1)价值形态:价值量总和;(2)物质形态:物质总量。
2.决定因素: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技术3.宏观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该式表明,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N)和资本存量(K);若资本存量(K)为外生变量(即固定值),则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审计程序分别是什么?请将下列会计报表认定和审计程序的序号填入表内相应的栏目。(可重复选择)
会计报表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2-
2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
已按成本与可变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
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存货的主要类别和计价基础已在会计报表恰当披露
存货总账、明细账与实物数量一致
事项涉及的会计科 目
2.针对期末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 有关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标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已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财务报表要素的高 估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归属于 对 资 产 的 权 利 与 对
系
已恰当记录
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针对列报与披露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有关列报与披露的认定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发生及权利和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 未发生或与客户无关的交易、事项未包括 不应包括的没有
义务
被审计单位有关
在财务报表中
包括
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 应当披露的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反向关系。
-3-
3
(二)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2.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的影响 ①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 初步业务活动 总体审计策略 1.审计范围 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3.审计方向 4.总体审计策略 四、具体审计计划 1.风险评估程序 2.进一步审计程序 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 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通常,会计师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 总体方案包括: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五、其他相关要求
包括
应当包括的已经 包括
分类和可理解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描述且披露内容表 描述恰当、表达
性
内容表达清楚
述清楚
清楚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 财务信息和其它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 披露公允、金额
准确性和计价
恰当
恰当
准确
结合各交易循环,考虑:
认定→目标→审计程序
会计报表认定
审计程序
(1)完整性 (6)检查现行销售价目表
(2)存在或发生 (7)审阅会计报表
(3)表达与披露 (8)在监盘存货时,选择一定样本,确定其是否包括在盘点表内
(4)权利或义务 (9)选择一定样本量的存货会计记录,检查支持记录的购货合同和发票
(5)估价与分摊 (10)在监盘存货时,选择盘点表内一定样本量的存货记录,确定存货是否在库
无少记、无漏记 证
列报
发生及权利义务 完整性 分类和可理解性 准确性和计价
(二)具体审计目标
1.针对交易和事项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 有关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目标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有关
财务报表要素的高 估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权利和义务
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负债的义务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已记录
财务报表要素的低 估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
金额计算与勾稽关
计价和分摊 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 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相关的计价或
审计学2020年考点汇总
考点一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 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三、连续审计业务中的考虑
审计重要性 一、对审计重要性的理解 (一)重要性的定义 (二)审计重要性运用的情形 二、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 1.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表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11)测试直接人工费用的合理性
【答案】
财务报表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4)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1)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
(5)
已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
(5)
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3)
存货的主要类别和计价基础已在财务报表恰当披露
审计程序 (9) (8) (6) (11) (7)
内部控制设计、执行中缺陷→改进→理由→认定
【例题 1·案例分析题】
ABC 公司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 2007 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预备调查,确定存货项目为重点审计领域, 同时决定根据会计报表认定确定存货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具体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要求:假定下列表格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已经被注册会计师选定,应当确定的与各具体审计目标最相关的会计报表认定和最恰当
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财务报表要素的低 估
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它数据已恰当
金额计算与勾稽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的金额反映的
记录
系
-1-
1
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分类
交易和项目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 交 易 所 属 的 会 计 期
的期间
间
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二、审计具体目标
(一)认定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
类别
考虑
审计程序
分类
发生
无多列、无虚列
从账到证
完整性
无少记、无漏记
从证到账
各类交易----动态 准确性
(利润表)
截止
证、账、表
分类
存在
无多列、无虚列
监盘,函证
完整性 帐户余额----静态 权利和义务 (资产负债表) 计价和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