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甘肃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黄河首 曲湿地 保 护 区位 于 甘肃 省甘 南 藏族 自治
州 玛 曲县境 内, 理 坐标 为北 纬 3 。O ~ 3 。O , 地 3O 43 东
经 1 11 1 22 以 朗 曲 乔 日 干 为 中 心 , 面 、 0 。5~ O 。 9 。 北 东 面 和 南 面 以 黄 河 为 界 , 面 以 玛 曲 县 西 部 的 山 脉 西
湿地 生态 系 统 , 无论 是 淡水 湿地 还 是滨 海 湿地 , 都被 认 为 是 一 种 具 有 独 特 功 能 的 系 统 。按 照 国 际 《 湿地 公 约 》 湿 地 分 类 系 统 ( g n等 , 9 0年 ) 的 Du a 19 ,
湿地 分为 2大 系统 3大 类 4 2种 湿地 型 。保 护 区湿
供 科 学 依 据 关键词 : 自然 保 护 区 ; 地 ; 地 退 化 ; 化 ; 护 对 策 湿 土 沙 保
中 图分 类 号 : 3 X8
甘 肃黄河 首 曲 自然保 护 区地 处 甘 肃 南 部 , 于 位
海 拔 33 0 0 , 黄河 的第 一弯 所在地 。 0  ̄48 0r 是 n
只有 1 9天 , 壤 持 续 冻 结 天 数 1 O天 , 大 冻 土层 土 9 最
深度 1 0 c 主要 气候 灾 害为 低温 连 阴雪 、 暴 、 2 m; 雪 冰
1 保 护 区湿 地 现 状
1 1 地理 位置 及范 围 .
雹、 风、 旱等。 大 干 1 3 湿 地 类型 与分 布 .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1 2期
甘肃科 技
Ga u Sce e a c ol g ns inc nd Te hn o y
v Z 2 No 1 0. 4 .2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黄河三门峡库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库,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和灌溉农田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我们需要了解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的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三门峡库区一直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
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压力。
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也给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加大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提高水质。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通过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和节约用水设施,减少工业用水的消耗。
我们还可以鼓励公众合理使用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水资源调度和转移来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建立跨流域的水资源调度机制,将水资源从富有的地区转移到缺乏的地区。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交流合作,提高流域内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水资源补给方式来增加水资源供应。
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提高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加强水资源保护和修复工程,恢复和改善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增加水资源的可再生性。
黄河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是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水资源调度和转移以及引入新的水资源补给方式等一系列的可持续利用对策,我们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指水体、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是稀缺而珍贵的自然资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湿地景观逐渐破碎化。
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湿地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但由于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到破坏和减少。
湿地利用方式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湿地资源的经济利益,并忽视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育。
针对湿地保护管理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湿地保护意识的普及。
通过宣传教育和媒体报道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管理的认识,增强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更加完善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湿地的合法保护。
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育。
通过湿地生态水系的修复和改善,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在湿地利用方面,我们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推动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
在湿地利用规划中,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确保湿地的合理利用,并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加强湿地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将湿地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发展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产业,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并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推动跨界湿地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湿地保护与管理合作,共同保护湿地资源,促进全球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育,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才能实现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兰州黄河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以银滩湿地公园为例摘要: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导致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功能日益退化。
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中上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本文以兰州市银滩湿地公园为例,简单阐述城市湿地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生态;湿地治理1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的必要性湿地,即指常年和季节性的沼泽地、泥炭地、盐沼地、江河、湖泊、水库等生物功能明显的水域,其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因而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特征。
而城市中的湿地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更强大的作用: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分布在湿地区域,除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此外,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对研究环境演化有重要价值(黄河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见表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从而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湿地生物资源及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向城市边缘的湿地等严重破坏了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这给城市湿地的恢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能够尽早着手保护生态湿地将对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也是一个地区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湿地是指具有浸润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及特定植被的生态系统,是稀有和珍贵的自然资源。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不当利用,湿地面临严重威胁和破坏。
本文将分析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和政策不完善: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导致湿地面临更多的破坏。
2. 缺乏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湿地的监测与评估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了解不足,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湿地利用冲突:由于湿地一般地势较低,易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常常与湿地的生态功能相冲突,导致湿地的水文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4. 公众的环境意识不足:大多数人对湿地的认识有限,缺乏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导致对湿地的不当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制定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和政策,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良性循环。
3.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跨部门合作机制:湿地保护管理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如水利、环保、林业等,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湿地保护管理措施,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5. 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开展科学的湿地经济开发,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加强立法、监测与评估、跨部门合作、公众教育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实现湿地保护管理的目标,并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作者:王璠张瑞宇来源:《中国西部》2022年第02期〔摘要〕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要根据各地实际,甘南高原重点抓好水源涵养工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抓好水土保持工作。
黄河上游甘肃段生态环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缺水,其水资源有效利用最成功的经验是通过建设刘家峡、龙羊峡等大中型水库有效调节黄河水资源分布的年际年内及空间不均。
因此,要充分总结几十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主要做法,积极研究论证从黄河兰州段河口引水到兰州新区,打造“陇中河套平原",加快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黄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甘肃〔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22)02-0096-05〔作者〕王璐教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兰州743000张瑞宇讲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兰州743000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甘肃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首要任务是保护好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环境。
黄河干流在甘肃省境内分不连续的上下两个河段,上段从青海门堂入境,在甘南玛曲出境,长433公里;下段以甘、青交界处的积石峡为起点至甘宁交界处的南长滩岀境,长482.5公里,上下两个河段总长915.5公里。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引起了甘肃省党政部门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李含琳(2020)提出,一要以水生态和水战略为核心,凝炼提出甘肃“黄河战略”;二要建设三级生态梯队,实施“五水战略”;三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相结合;四要高水平谋划建设甘肃省黄河项目⑴。
陈克恭(2020)提出了“引黄河水打造陇中河套平原”的设想⑵。
甘肃省河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甘肃省河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河道治理一直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河道治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从河道治理的现状分析、困境分析和对策提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河道治理的现状分析甘肃省作为一个河流密集的地区,河道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河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河道治理的投入不足,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都有待加强。
其次,河道治理的覆盖面相对较小,只有少数主要河流得到了治理,而大部分小型河道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此外,还存在着河道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部门之间协调不足、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
二、河道治理的困境分析甘肃省河道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河道治理的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河道治理往往被优先考虑的是涉及经济利益更高的区域,而边远、贫困地区的河道治理被忽视。
其次,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是河道治理的困境之一。
由于大多数河道为跨区域、跨部门管辖,相关的行政辖区管理边界划分不清晰,导致治理任务分散、责任模糊。
此外,由于治理工作需要统筹各方利益,各方的合作意愿和配合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河道治理的对策提出针对甘肃省河道治理的困境,需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以推动河道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应加大政府对河道治理的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拨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其次,应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职责、权益,提高河道治理的协同效应。
同时,还应加强科研机构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河道治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河道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甘肃省河道治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对策可供选择。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合作,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不仅对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影响。
黄河水源补给区的湿地保护
建言
区黄 的河 地的重 要储水功能,使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得 以栖息繁衍。重点加强黄河源头重要湿地 的建设,种植灌木和草,治理沙化,尤其在 三江源头、青海湖和若尔盖沼泽地区进行 湿地保护和生态示范建设。
针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湿地生态 系统的特点,要本着整体性原则、复合性 原则、多样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 性 原 则 开 展 保 护 工 作。 要 加 快 立 法 工 作,协调人类活动与湿地保护的关系,将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 用纳入法治轨道,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湿 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 规范;坚持保护与利用兼顾、保护为先的 原则,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建立相关湿地 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其价值和功能;广 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实施统一管 理,保 护 多 样 性 特 色;加 强 湿 地 科 学 研 究,扩大国际合作;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 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
的侵蚀;当黄河水位降低的情况下,湿地 蓄水又可缓慢注入黄河,成为黄河枯水期 水量的重要补给来源。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缺乏,黄河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 用率已高达 7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 认 40%的警戒线。缺水使黄河流域湿 地面积萎缩和功能下降。同时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甘南黄河水源 补给区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 资源,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物质生产、 能量转化、水分供给、调节气候、气体调 节、调蓄水量、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 育以及人文和景观等方面。著名的乔可 曼日玛湿地,面积曾达约 11 万公顷,与 四川的若尔盖湿地连为一片,构成了黄 河上游水源最主要的补充地,但自 1997 年以来,湿地面积不断减小,沼泽逐渐干 涸。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少和退化,造成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水源涵养能力普遍 降低,黄河在该区域的水资源补给量减 少,支流河流补给量急剧减少,流域旱涝 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植被覆盖度大 幅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生产力降低,严重威胁到黄河流域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如果这种迅速恶化的势头得不到遏 制,就有可能导致该区域乃至青藏高原 东部成为我国高海拔地区对东部影响较 大的新沙尘暴策源地。保护好甘南黄河 水源补给区的湿地资源,保持其生态功 能,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防止 黄河断流,意义重大。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三门峡库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本文将从当前水资源现状出发,探讨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现状1. 水资源总量三门峡库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长期以来为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裕。
2. 水质状况与水资源总量相比,三门峡库区的水质状况并不理想。
由于工业排放和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原因,部分水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水质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水资源利用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利用主要以灌溉和生活供水为主。
然而随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对策及措施1. 加强水环境保护为解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面临的问题,首先应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污水排放治理工作,减少工业和生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改善三门峡库区的水环境,提高水质水量。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加强水环境保护的也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减少用水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 加强水资源管理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
应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
4. 发展水资源替代除了上述对策和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发展水资源替代来缓解对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的压力。
例如通过发展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改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5. 加强宣传教育还需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视程度,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农工党甘肃省委会甘肃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段长约913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8%。
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全国生态安全战略“两屏三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甘肃段承担着保障水源涵养、下泄流量、水土保持、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黄河甘肃段存在的问题(一)水源涵养功能出现退化。
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条件变化影响,甘肃省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呈逐步恶化趋势,作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甘南高原草场存在沙化退化现象严重,草原生产能力大幅下降,湿地面积锐减等问题,致使黄河干流玛曲段、洮河、大夏河等河流来水呈衰减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黄河上游水量的汇集和生态系统的安全。
(二)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完善。
在实践中存在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生态补偿法律基础欠缺,生态补偿立法进程已经明显滞后于生态补偿实践。
二是生态补偿技术体系亟待确立,目前尚缺乏对甘南草地生态系统相对统一完善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
三是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有待明确。
二、意见与建议(一)科学制定对策,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一是科学评估甘南临夏黄河重要水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现状,甄别和量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二是精准研发甘南临夏黄河重要水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技术体系,创建甘南临夏黄河重要水源地水源涵养功能,综合提升生态保护方案。
三是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性治理工程。
四是建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五是建议国家在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时,将甘肃省整体纳入规划范围。
六是设立甘南州草原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把农牧民群众转化为草原及林业生态管护员。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步伐。
一是积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现生态补偿程序化、法制化。
甘肃省黄河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风力侵 蚀而堆积形成 了龟裂盐滩和砂砾地表 的荒漠景观 ,并在
黄 河 沿 岸 新 出现 了不 少 的 沙 丘 带 。 而 且 湿 地 面 积 的变 化 最 能直 关 地 反 映 湿 地 生 态 特 征 的 变 化 , 黄 河 源 区湿 地 沙 化 速 率 由 2 如 0
世 纪 七 八 十 年 代 的 3 9 上 升 到 八 九 十 年 代 的 2 % 右 。 由于 湿 .% 0左
黄河三峡湿地位于甘肃永靖县境 内, 面积近 4万公顷 , 包括 刘家峡、 锅峡、 盘峡和沿岸滩涂。 盐 八 经甘 肃 省 人 民政 府 批 准 , 于
19 在 此 建立 了 黄 河 三 峡 省级 湿 地 自然 保 护 区 , 积 约 19 9 5年 面 .5 万 公 顷 。三 峡 湿 地 生 物 资 源 丰 富 , 兽 类 1 种 , 行 类 6种 , 有 0余 爬
问题 进 行 全 面 分 析 , 并在 此 基 础 上 探 讨 保 护 与 管 理 的 方 法 。
一
地 的总面积 目前呈急剧减 小的趋势 ,玛 曲湿地 目前湿地面积减
少达 6% 0 以上 ,0年 前 积 水 9 1 0厘米 深 的 沼 泽 湿地 如 今 已经 成 为 黑 土 滩 ,许 多 沼 泽草 甸湿 地 连 年 干 涸 而 呈 现 盐碱 化和 草丘 化 景 观 。而 三 峡 湿地 由于 农业 围垦 、 建 鱼 塘 和 城 市 开 发 等 原 因 , 修 也 有 50 0 0公 顷湿 地 遭 到 不 同 程度 的 破坏 。 于 旱 地 区湿 地 面 积 大 在 量 减 少 的直 接 后 果 是 土 地 沙 化 , 些 干 涸 的 河床 、 滩 和 湖 泊 受 一 漫
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资源调查
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资源调查
张燕;魏祎梅;魏茂宏;李琳
【期刊名称】《草业科学》
【年(卷),期】2016(033)008
【摘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甘肃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作为一个新近形成的人工湿地,社会各界对其资源状况知之甚少.通过查阅资料和数字化信息,以及资源调查,初步查明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共有植物252个种,隶属于65科181属,其中湿地植物183种.动物资源有兽类23种,鸟类141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36种.但由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该湿地群落退化加剧,已产生巨大的生态损失.本文对存在的放牧、开垦等问题提出建议.
【总页数】9页(P1509-1517)
【作者】张燕;魏祎梅;魏茂宏;李琳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靖县林业局,甘肃永靖731600;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永靖县林业局,甘肃永靖731600;甘肃省永靖县林业局,甘肃永靖73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X37
【相关文献】
1.陕西黄河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分析与研究 [J], 何冰;王保星;关燕雯;王宝琴;张维
2.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J], 张燕
3.黄河包头段小白河湿地植被资源调查 [J], 郝静颐;赵巍;刘瑞龙
4.郑州黄河湿地野生紫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J], 孙利强;李玉;黄宾芯;郑潘婷;王鹏飞
5.三门峡黄河湿地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J], 陈玉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三门峡库区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集中地之一,其水资源现状对黄河流域乃至中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持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库区的水资源状况面临许多挑战。
制定可持续利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黄河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水质污染: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库区水质下降。
特别是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严重影响了水源的安全和质量。
2. 水量争夺:库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因农业用水需求大,而且工、民、农各个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水资源浪费:在库区,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一体化规划,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在农业灌溉中,传统的洪灌和漫灌方式导致水的浪费,同时还造成了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 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改善库区水质。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优化水资源分配:制定科学、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
采用水量计量、水价机制等手段,促进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 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水库、水渠和抗旱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
积极发展水资源的替代手段,如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技术的利用,实现多元化的水资源供应。
4. 增加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利用情况。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监管。
黄河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现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和保护水资源,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黄河流域和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黄河流域环保工作总结
甘肃黄河流域环保工作总结
甘肃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一
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甘肃黄河流域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环保举措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首先,甘肃黄河流域加大了生态修复力度。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
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土地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为当地的生态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甘肃黄河流域加强了污染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排
放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推广了农业生产的清洁技术和方法,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甘肃黄河流域还注重了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和展览等形式,增强了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总的来看,甘肃黄河流域环保工作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环境宣传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成绩,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甘肃黄河流域的环保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管不够到位,环境治理的成本较高等。
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加强环保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推动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甘肃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摘要】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是黄河上游重要水库之一,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黄河水资源开发现状、水资源利用对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资源管理与监控以及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我们指出了当前黄河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如加强监管管理、推动节水型产业发展等。
在我们展望了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黄河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可持续利用、开发、利用对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监控、科学合理利用、展望。
1. 引言1.1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概况黄河三门峡库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境内,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库区集水面积广阔,蓄水量丰富,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水库之一,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总体呈现出丰富但不均衡的特点,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水量不足的情况有时会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局部地区的供水质量受到了影响,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黄河三门峡库区的水资源概况呈现出丰富但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黄河水资源开发现状黄河作为我国母亲河之一,承载着巨大的水资源和发展潜力。
而黄河三门峡库区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库之一,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开发现状可以说是比较充分的。
通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三门峡水库成为了集发电、灌溉、航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
水库水位稳定,发电效率高,能够为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水库水源的灌溉能力也被充分利用,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三门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甘肃省和陕西省的交界处,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库。
三门峡水库库区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黄河水资源,需要深入研究现状,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一、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1. 水资源丰富: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流,三门峡水库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库区水资源丰富,为黄河上游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和生活用水。
2. 人口增长和用水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库区周边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3. 水质问题:由于黄河水质受到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染的影响,黄河三门峡库区的水质问题日益突出。
水库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库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洪灾与旱灾:黄河是中国著名的泛滥河流,一方面,库区水库对黄河洪水具有一定的防洪作用,但洪水对库区地区也带来了一定的灾害。
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二、可持续利用对策1. 加强水资源保护:对库区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严格的保护,禁止乱排乱倾,加强水资源管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 提高用水效率:通过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的利用率,降低用水成本并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3. 科学规划水资源利用:做好水资源分析和评价,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4. 加强水污染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水质污染,加大对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的治理力度,保护水库水质。
5.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6.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针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加强库区水资源的调度调控,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结语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黄河上游湿地、湿地保护现状以及湿地面临的威胁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二是注重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和重建;三是建立健全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体系;四是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五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0-0021-021 湿地概况1.1 湿地自然概况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位于甘肃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州北面,属黄河上游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02°53′~103°39′,北纬35°47′~36°12′之间,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黄绵土、灰钙土,pH值为7.8左右。
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 568~2 851 m,地形地貌复杂。
年降雨量30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2 500~2 800 t,无霜期139~190 d。
1.2 湿地面积与分布黄河三峡湿地总面积为19 500 hm2,其范围包括东至洮河流域的吧咪山林场所辖的松树岘、吧咪山池、烂柴沟、黑山顶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区、北至湟水流域的西河林场人工林区、西至黄河流域的炳灵寺封山育林区,南至临夏州库区绿化总站人工林区,境内包括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水域面积及沿岸的浅滩沼泽等。
黄河三峡湿地按其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1.3 湿地资源1.3.1 水资源黄河三峡湿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湿地内黄河流程107 km,境内有三大人工水库,总库容为59.69亿m3,加上大夏河、洮河注入黄河,入境水人均占有量19.1万m3,高出全国、全省水系平均水平68倍和126倍,富足的水资源为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3.2 生物资源黄河三峡湿地内生活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水鸟如:灰鹤、大天鹅等;同时,湿地内现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稀有植物群落,有巴米山林区的干燥油松林类型,盐锅峡库区大面积的芦苇和香蒲草植物群落以及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
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挑战
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生态保护成为一项紧迫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甘肃省作为一个资源型省份,其城市河道生态保护面临着独特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就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紧迫性城市河道作为城市重要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水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制约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其次,河道岸线的乱建乱占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水体流动受阻,影响了水生物的栖息条件。
此外,河道水位的不合理调节也给沿岸地区的生活和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具有紧迫性。
首先,保护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是维护城市生态健康的关键举措,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加强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活水源。
此外,城市河道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场所,值得我们保护和重视。
第二部分:挑战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型经济结构导致对河道资源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环境恶化。
其次,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张常常忽略了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河道生态系统破碎化的问题。
再者,公众对于城市河道生态保护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造成了治理工作的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城市河道生态保护工作。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城市河道生态保护工作的落地。
其次,要加大对城市河道的治理和修复力度,建设生态廊道、湿地公园等,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甘肃省城市河道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挑战性在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以及资源型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意识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甘肃黄河三峡人工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甘肃黄河三峡人工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初探摘要:甘肃黄河三峡湿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因修建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湿地,经过近五十年的自然发育,这块湿地已经具备了自然湿地的属性,加强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生态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已势在必行。
因这块湿地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存在着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长期的矛盾冲突,探索适宜于人工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对于人工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一、甘肃黄河三峡湿地概况:甘肃黄河三峡湿地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甘肃省永靖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19500公顷。
1995年经甘肃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停歇地,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区内野生动物约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科3种,二级保护的有10科28种,野生鱼类11种,保护区70%的面积位于永靖县境内,黄河从炳灵寺峡口流入永靖县,从湟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流出进入省会城市兰州,黄河流经永靖县107公里,形成三个总面积为15300公顷的人工水库,总库容约60亿立方米,三大水库水域是构成甘肃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的主要资源,属于我国西北干旱湿地类型,区内可开发利用的湿地资源主要有淡水资源、水电能源、鱼类资源、旅游资源、芦苇香蒲草等,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和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黄河三峡湿地具有保持水源、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调节局部气候及其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稳产高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维系着内陆干旱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二、甘肃黄河三峡湿地的重要性及保护现状甘肃黄河三峡湿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起着巨大作用。
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黄河三峡湿地符合确定国家重要湿地六项标准其中的四项,一是符合湿地面积大于10000 公顷的单块湿地或多块湿地复合体并具有重要生态学或水文学作用的湿地系统标准。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张亚群;周静;丁杰萍;尚婷婷;张志杰;陈立军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22(50)14
【摘要】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担负着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任。
本文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为基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梳理分析了黄河流域(甘肃段)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水资源管理,妥善处理江河湖库关系;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张亚群;周静;丁杰萍;尚婷婷;张志杰;陈立军
【作者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
【相关文献】
1.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武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3.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武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4.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渭河流域天水段为例5.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作者:张燕
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对黄河上游湿地、湿地保护现状以及湿地面临的威胁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二是注重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和重建;三是建立健全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体系;四是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五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0-0021-02
1 湿地概况
1.1 湿地自然概况
甘肃省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位于甘肃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州北面,属黄河上游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02°53′~103°39′,北纬35°47′~36°12′之间,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黄绵土、灰钙土,pH值为7.8左右。
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 568~2 851 m,地形地貌复杂。
年降雨量30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2 500~2 800 t,无霜期139~190 d。
1.2 湿地面积与分布
黄河三峡湿地总面积为19 500 hm2,其范围包括东至洮河流域的吧咪山林场所辖的松树岘、吧咪山池、烂柴沟、黑山顶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区、北至湟水流域的西河林场人工林区、西至黄河流域的炳灵寺封山育林区,南至临夏州库区绿化总站人工林区,境内包括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水域面积及沿岸的浅滩沼泽等。
黄河三峡湿地按其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1.3 湿地资源
1.3.1 水资源
黄河三峡湿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湿地内黄河流程107 km,境内有三大人工水库,总库容为59.69亿m3,加上大夏河、洮河注入黄河,入境水人均占有量19.1万m3,高出全国、全
省水系平均水平68倍和126倍,富足的水资源为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3.2 生物资源
黄河三峡湿地内生活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水鸟如:灰鹤、大天鹅等;同时,湿地内现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稀有植物群落,有巴米山林区的干燥油松林类型,盐锅峡库区大面积的芦苇和香蒲草植物群落以及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
1.3.3 农地储备资源
黄河三峡湿地范围内及其周边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农业用地超过8 000 hm2,立地条件较好的林业用地超过10 000 hm2。
1.3.4 矿产资源
黄河三峡湿地范围内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探明的有锰、铜、沸石、萤石、金钢砂、玄武岩、白云岩、方解石等,储量大,品质优,具有很大的开采、冶炼、加工潜力。
1.3.5 旅游资源
黄河三峡湿地范围内有闻名世界的炳灵寺石窟,著名的藏传佛教胜地炳灵寺、罗家洞、岗沟寺、白塔寺等古老建筑。
有现代修建的龙汇大世界、枣园新村。
有天然的湿地鸟岛、太极岛以及新近发现并已开发的罗家堡恐龙足印化石群,有奇特的三峡石林、丹霞地貌景观,有美丽的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风光。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已经成为永靖县旅游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交通、邮电通讯业、餐饮娱乐、服务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2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2.1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黄河三峡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湿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自湿地保护区成立以来,陆续划定了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重点的3个山区,即: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示范区。
保护的重点对象是灰鹤、黑颈鹤、黑颧、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等40余种水鸟。
巴米山珍稀干燥油松林类型及天然杂灌木、野生的药材资源、芦苇和香蒲草群落。
2.2 湿地保护区和重要湿地建设
黄河三峡湿地依其不同的生态功能而划分为三个大区,即核区心、缓冲区、实验区。
核心区:包括太极岛、罗家堡、罗川滩、杨家滩、魏川滩、孔寺滩、巴米山原始次生林区以及三大人工库区,面积约14 000 hm2。
缓冲区:包括炳灵寺封育区、巴米山人工林区、库区沿岸人工林区,面积约为4 524
hm2。
实验区:包括刘家峡库区北岸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浅滩,面积约1 000hm2。
近几年围绕三大区不同的生态功能,永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湿地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引进项目和资金合理开发性保护湿地,实施以保护湿地为目的的退耕还湿、退耕退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工程。
2.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黄河三峡湿地内丰富的水资源和黄河沿岸肥沃的土地资源,为发展本地的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是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的的水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等。
其次是以控制污染为目的,拟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了环境污染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
其三,为节约水资源投资扶持节水灌溉项目,加强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理工作,兴建人饮自来水工程等。
2.4 湿地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
近几年黄河三峡湿地的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其生态功能有了显著增强,湿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一系列的造林绿化工程,使湿地内的林地面积近5年增加了2 000 hm2,流入黄河的泥砂量逐年减少,境内两个大型的化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使这些企业排入黄河的污水量减少近2万m3。
3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3.1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引资招商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黄河三峡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永靖县在盐锅峡库区的太极岛、八卦岛、孔家寺、罗家堡等处,因修建旅游渡假村、房地产开发、围湖造田、开挖渔塘等人为因素而丧失核心区湿地面积约100 hm2。
而修建环湖道路阻断了自然河流与滩涂湿地的天然联系,丧失了湿地的功能。
3.2 湿地污染加剧
黄河三峡湿地遭受现代工农业废水、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严重,不仅使水质恶化,也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三大库区已成为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区。
仅永靖
县每年排入三大水库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就达1.5万m3。
同时使用的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也已成为新的湿地污染源。
3.3 生物资源的过渡利用
湿地最主要的资源——鸟类,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猎捕、破坏鸟巢等违法行为,破坏了水禽资源,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特别是在迁徒、繁殖季节,由于盲目地砍伐,焚烧芦苇、香蒲,使鸟类失去了生息场所和繁殖地。
4 湿地保护对策
4.1 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生物多样性是湿地最大的科研价值和利用价值,应建立健全高效、实用的管理体系,实施有利于扩大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工程建设,以期达到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目的。
4.2 注重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和重建
加强生态治理工程,不断恢复黄河三峡湿地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扩大湿地范围,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4.3 建立健全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体系是管理利用好湿地资源的可靠保障,从制度、资金、技术力量三方面入手,详细掌握黄河三峡湿地的各项指标变化。
4.4 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积极组织湿地专家、科研人员认真研究黄河三峡湿地中存在的奥秘;积极邀请国家、省上与湿地保护专业相关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来湿地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寻求国际上一些保护湿地组织的支持,取得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撑。
4.5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颁布施行的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之外,更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黄河三峡湿地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理好黄河三峡湿地。
参考文献:
[1]刘军.中国湿地现状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2]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建城[2005]16号[R].北京:建设部,2005.
[3]崔保山.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征变化及其可持续性问题[J].生态学杂志,1999(2).
[4]晨军.湿地的功能生态及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8).
[5]郑静.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