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写照,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课程中所学的各个时期,分析其主要特点。
1. 古代时期古代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夏、商、周等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封建等级制度,统治者通过颁布法律和征税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农业依然是社会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社会注重礼仪与道德,儒家思想逐渐兴起。
2.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家的分裂和战争,诸子百家思想逐渐兴起,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纷争激烈。
统一中国的理想逐渐出现,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时期。
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和文字,对军事和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体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汉朝时期也是丝绸之路的开辟时期,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和商品。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和南部被分裂为多个政权,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的现象。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唐宋元时期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和商业繁荣的时期。
在唐宋元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丝绸、茶叶和陶瓷等商品的贸易达到了一个高峰。
佛教、道教和儒教并存,文学、艺术和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6.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末期。
在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国内动乱的威胁。
丝绸之路逐渐式微,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却日益频繁。
明朝时期的航海家郑和远航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清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闭状态,科技和经济相对滞后。
7. 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年~1368 年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 政治:从分裂割据到逐步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加强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南方 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思想:程朱理学 文化: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海上丝路、文化交流
六、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 (907年~1368年 )社会经 济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 。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经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思想:陆王心学 文化: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 特征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趋向保守
农业、手工业、商业、 “相地而衰征”“初税 亩”“重农抑商”“小 农经济” 商鞅变法
政治:分封制破坏,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 步形成
思想:学在民间,百家争 鸣 文化:天文、科技、文学、 绘画、戏曲
百家争鸣
《石氏星表》、司南、 《诗经》、楚辞等
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 。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代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 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影响不断扩 大。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 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 代通过“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儒家思想成 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 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 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 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 交往,影响不断扩大。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是悠久而丰富多彩的,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中各个时期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每个时期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封建时代。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诞生。
商朝期间,奴隶制度和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周朝时期,分封制度的引入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定。
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事件,如《尚书》和《易经》的形成和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和割据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分封制度的破裂和百家争鸣的兴起。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尤其是齐、楚、秦等国家的崛起和争斗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交锋成为主导,儒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思想学派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交替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统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事件,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繁荣和相对稳定。
隋朝的统一为唐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唐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的“开元盛世”。
宋朝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外族王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初步建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打破“工商食官”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思想文化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关系对外交往初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对外关系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宋元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总体特征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希腊罗马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全整理
中国古代史重要提示: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原始民主制。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
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阶段特点:奴隶制国家产生、发展和繁荣。
1.政治:商: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农业:“金石并用”时代,“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手工业: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业: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官府垄断。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特。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阶段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农业:铁器、牛耕出现,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家主张、法家与中央集权、民本思潮;文化成就辉煌(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离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点: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内朝、外朝(三公九卿)、刺史等)。
2.经济:农业:奖励耕织和垦荒;汉推广犁耕;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东汉造纸术);文化发展(秦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秦朝出现,汉代成熟。
汉赋)(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阶段特点: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多元。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
草市。
3.文化:书法隶变——楷、草、行。
信仰多样——儒、佛、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朝代阶段特征
经济上
1.实行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社会经 济恢复发展;2.土 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
1.汉承秦制,逐渐 稳定;2.推行郡国 并行制,造成王国 问题、边境问题严 重;
思想上
推行黄老之学,主 张无为而治。
经济上:1.土地兼并严重;2.田庄经济大 量涌现 政治上:1.外戚、宦官专政,政治黑暗; 2.豪强地主涌现,地方分裂割据 文化上:1.佛教、道教传播,冲击儒学
据如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商周的重要铜矿以南方居多,而主要的政治中 心和诸侯国则以北方居多,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体现了南北方联 系的加强,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于制作兵器和礼器,很少 用于农业,排除A项;商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和商业都被政府 垄断和控制,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和商业活动开展没有必然联系, 排除B项;夏朝的统治区域就已经扩大到了江南,而且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依 靠的是技术,D项“缘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学问,比较、分析,并作出精确推断的实力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或宗 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历史 上的作用有弊有利,但从材料无法推断其利弊力小,故C项错误;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 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整理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夏商周时期(前2070C—前8C)1.经济上:①井田制盛行,实行集体劳作②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即“工商食官”;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政治上: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家国一体”)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3.文化上:①“学在官府”,官府垄断教育文化②人文意识增强③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④敬天保民思想,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⑤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二、春秋战国(前8C—前221年):社会大变革时期1.经济上: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②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③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⑤商业有所发展,私商成为商人主体⑥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政治上: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②列国纷争,传统的政治秩序(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③各国通过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君权威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3.思想上:①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局面4.阶级上:①“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②新兴地主阶级崛起5.民族关系:①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②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③民族交流与融合三、秦朝(前221年—前207年)1.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统一货币度量衡,加强经济管理④修筑驰道,交通便利2.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3.思想上:①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专制③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大一统”意识逐渐形成④统一文字4.民族关系:①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②民族交流与融合四、(西汉建立—汉景帝时期)1.经济上:①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经济恢复发展②土地兼并严重2.政治上:①汉承秦制,逐渐稳定②推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王国问题、边境问题严重3.思想上:推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五、汉武帝时期(前156年一前87年)1.经济上:①小农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④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⑤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平抑物价,增加财政收入2.政治上: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局面形成②实行察举制,注重官员品行考核3.思想上: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②兴办太学,立五经博士;建立郡国学,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4.民族关系:①民族交流与融合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阶段特征里好多专业名词看不懂、不理解?没关系,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背诵!快点击下方《高考历史通史复习》六、东汉(公元25年—220年)1.经济上:①土地兼并严重②田庄经济大量涌现2.政治上:①外戚、宦官专政,政治黑暗②豪强地主涌现,地方分裂割据3.文化上:佛教、道教传播,冲击儒学七、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1.经济上:①人口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②均田制推行,缓和土地兼并,促进农业生产③土地兼并严重,田庄经济大量涌现2.政治上:①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②门阀士族势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③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创新④专制主义不断强化⑤社会矛盾尖锐3.文化上:①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②三教在相互借鉴中并行发展③玄学产生④文学艺术承上启下、丰富多彩4.民族关系:①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②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八、隋唐(581年—907年)1.经济上:①农耕经济繁荣②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③商品经济发展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⑤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2.政治上: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策开明③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3.文化上:①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逐渐本土化②三教并立、三教合一③中外文化交流频繁4.民族关系:①开明的民族政策②民族交流与融合③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5.军事上: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九、宋元(960年-1368年)【1】进步现象1.政治上: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②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③国家由分裂到统一2.经济上:①农耕经济繁荣②不抑兼并,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⑤对外贸易繁荣⑥经济重心南移3.阶级上:市民阶级壮大4.文化上①宋明理学的影响②印刷术,推动文化世俗化、平民化③指南针的运用④重文轻武5.民族关系: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②民族交流与融合6.社会生活:①市民阶层壮大②社会等级、门第观念弱化③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2】落后现象:1.政治上: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宦官专政,社会动荡②多民族政权纷争并立,战乱频繁③社会矛盾尖锐2.经济上:①小农经济占主导,阻碍商品经济发展②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3.文化上:①宋明理学束缚人们思想②功利思想盛行③推行重文轻武,导致积贫积弱④门阀观念仍存在影响十、明清(15C中期—1840鸦片战争爆发前)【1】进步现象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经济上:①农耕经济发达②高产作物的引进③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⑤税制度改革⑥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3.外交上:①新航路开辟,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②推行闭关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逐渐走向封闭4.文化上:①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②呈现出文艺繁盛和科技停滞的双重特征③西学东渐出现5.民族关系:①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②民族交流与融合【2】落后现象1.政治上: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政治腐败②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2.经济上:①小农经济仍占主导,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②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3.外交上: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高中历史各阶段简明特征_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私学兴起,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4、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5、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儒学在汉代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士人群体发展;佛教、道教传播,三教并立;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数、农、医药学地理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阶段特征:①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④经济重心南移,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12、经济: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格局打破时空限制,经济功能增强;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一、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实际—公元前476年)(1)夏朝(约公元前21实际—约公元前16世纪):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
(2)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3)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771年):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4)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前):中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政治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瓦解。
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法家韩非子顺应社会变更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
春秋后期,铁犁牛耕的普及,各国纷纷变法承认土地的私有制。
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确立。
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形成。
二、封建社会(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前):封建制度确立。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大统一时期。
政治上:秦始皇创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措施等方面。
汉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
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和察举、征辟制。
经济上:丝织业发展,海陆丝绸之路开通。
东汉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制铁业已发明水排。
思想文化上:秦始皇焚书坑儒,重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者一个重法一个重儒,但其实质目的都是以思想的专制统一,维护和巩固其政治上的统一。
(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江南经济大开发并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现在已经更新完毕,我可是辛苦了一周啊,给自己鼓鼓掌,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含金量绝对高。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及秦汉一,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经济上(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思想文化上(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附A. 远古禅让制、公天下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原始文字、绘画B. 夏商西周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工商食官”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
C.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孔子、商鞅变法。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单元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汉代时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不同阶段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不同阶段时代特征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前221年)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政治:夏商西周的国家体制,由部落联盟向方国联盟演进,到西周时,周王成为天下大宗,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春秋战国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夏商周时期,土地氏族公有制瓦解,土地国有制确立。
商周时期,工商业由政府经营管理,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铁器使用,牛耕出现(战国)并逐渐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出现。
纺织业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思想文化:商朝“以神为本”,西周“以人为本”,春秋战国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商周时期,用礼乐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思想文化多元,道、儒、法、墨成为主要的流派;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秦汉到宋元时期(前221年~1368年)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上升时期,中国古代文明从曲折发展到极度繁荣。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创建、巩固、失控,到重新整合完善和加强发展的演进。
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君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被削弱。
秦朝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
高中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主要时期历史阶段特征(适用背景原因等类型题)1.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分封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纷纷变法经济: 生产力水平提高,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思文: 百家争鸣总体: 社会大变革2.魏晋南北朝: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经济: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均田制思文: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士人群体出现,个性意识萌发(重意)3.宋朝:政治:北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国家局部实现统一南宋:国家分裂,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达,未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出现发展思文:理学兴起(有意无法)市民文化4.明清(鸦片战争之前的社会背景)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文:宋明理学仍占主导,明清进步思想出现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西学东渐5.近代:政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加深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经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思文: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19c60 中体西用19c90 维新思潮20c初民主共和1915 民主科学西学东渐,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6.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巩固政权的需要(国内反动势力反扑,国际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共同纲领>>的颁布经济:国民经济有待恢复重工业基础薄弱思文:毛泽东思想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政治:”两个凡是”思想盛行,实质是”左”倾错误经济:”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思文:1978年政治思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恢复高考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瓶颈时期9.世界近代14c-1917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并完善(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经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思文: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思想不断解放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不断发展10.世界现代1917-今(1)二战后初期政治:二战结束,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经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调整(2)70年代政治:两极格局仍然存在:苏攻美守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霸主地位衰落,美日欧三足鼎立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出现“滞涨”(3)90年代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区域化,集团化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缓和与动荡并存。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古代中国(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人物:孔子。
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2.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
(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重大史实选修秦始皇。
时段特征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
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重大史实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
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
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
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选修唐太宗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五、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选修王安石变法时段特征1.宋代(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君主专制加强。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归纳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1)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070年)一一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
原始人类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
(2)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和鼎盛时期。
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极少量的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
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一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纺织业、战国治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泰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公元220年)一封建大一统时期。
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推恩令”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版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
新版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汇编一、史前历史:史前历史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可以追溯至约2.3-2.5万年前,此时部分区域开始出现文明的征兆,开始有了人类记录的历史。
在此期间,文明的演进主要分为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这四个时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又有了新的进展。
二、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它从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文明特色相当显著,它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而它的宗教形式也以儒家主义为主导。
封建时期有许多传统文化特征:诗词文学的流行,“五经”的重要性,家族文化的发展,礼仪和习俗的繁衍等等。
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进入世界社会经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特点是有限财产所有者拥有工厂和生产资料,享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权力。
此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外,新的文化特征也开始萌生,其中包括科技发明的大量出现,思想文化的多样性,道德纲领也日益完善等。
四、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解决了资本主义问题的新社会,它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竞争改为合作,以效率改为平等。
其特征有:社会公平、家庭幸福、尊重劳动、人人进步等。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成果,比如科技进步,社会问题的解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最大程度和谐共处,强调文化多样性等。
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又称“现代化时期”,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孕育出来的,特征是实现了科技介入社会,经济发展丰厚,社会民主主义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明型社会的大势正在形成。
它的特征有:科技的快速进步、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经济体制、社会多元化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初步建立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经济打破“工商食官”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经济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思想文化;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交往初步发展对外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总体特征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思想文化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总体特征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宋元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经济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思想文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关系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总体特征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希腊罗马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 世纪~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政治的渊源。
法律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而缜密法律,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兴起的时代(14 、15 世纪资本主义------16 世纪)政治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经济思想文化重商主义、人文主义国际关系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开始殖民扩展和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走在对外扩张的前列,成为当时最的殖民国家。
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总体特征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资产阶级革命17 、18 世纪)早期时代(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资本主义发展,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 经济世纪)。
启蒙思想;牛顿经典力学思想文化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开始殖民扩展和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走在对国际关系外扩张的前列,成为当时最的殖民国家。
总体特征17、18 世纪是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18世纪中期---------19年代)70 世纪蒸汽时代((1)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政治(2)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工人运动多暴力,以政治斗争为主,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经济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极大提高,以蒸汽为动力,使用机器生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思想文化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国际关系列强为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70 年代是蒸汽时代和工业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总体特征步形成。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电气时代(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成熟,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政治 2.工人运动以合法斗争为主,以经济斗争为主,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
19 世纪7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应运而经济生。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逐步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59 年,英国达尔文发思想文化19 世纪末20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895年,电影诞生。
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疯狂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动摇;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总体特征19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初是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成熟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中国阶段特征总特征: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晚晴时期(1840 —1860 年)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封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政府封建统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思想文化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启迪人们思想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晚晴时期(1860 —1895 年)政治中外由暂时“和好”到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迈开近代化第一步。
经济思想文化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思想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并分化出早期维新思想。
社会生活西方科技在生活中逐步推广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晚晴时期(1895 —1912 年)政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农民阶级开展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计划;资产阶级开展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主流,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层次,有利推思想文化动中国人民的思想的解放。
社会生活正式步入“中西合璧”阶段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北洋政府时期(1912 —1927 年)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并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和国民革命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基本推动北洋军阀统治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科学民主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新民主主义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主义指导了国民大革命。
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但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不平衡的特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新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总体特征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 —1937 年)政治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到中日民族矛盾为主。
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
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由幼稚走向成熟。
经济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和官僚资本的开始形成,推动中国的工业近代化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 年)政治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称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取得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官僚资本急剧膨胀,阻断近代工业进程经济思想文化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 —1949 年)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称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共争取民政治主和平,但最终国共关系破裂,内战爆发。
中共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经济在三座大山(特别是美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的挤压下,民族工商业日超萎缩,打断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年到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1917(1)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二十年代的恢复发展时期;年的大政治1929---1933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资本主义: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通过罗斯经济福新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克服了经济危机,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2)社会主义:苏联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
20 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兴起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现思想文化1929 年,英国播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代主义音乐。
社会主义文学成就辉煌;30 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国际关系三十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
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总体特征是一战后由动荡走向暂时稳定,从大危机、大动荡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时期。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冷战”对峙,政治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美苏从盟友变成了对手,形成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使世界局势紧张动荡,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日本迅速崛起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独立的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动荡不安,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建立了以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0 世纪70 年代日本、西欧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