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新版苏少版九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设计(全册)

新版苏少版九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设计(全册)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的各种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雕塑艺术。

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的精湛工艺,皇家的喜好与民间的品味,朝代的更迭,儒、释、道的兴衰,哲学思潮的传播,社会风尚和社会阶层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的碰撞……这些都直接反映在雕塑上。

中国雕塑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

一、教学路径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也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

在突出对象的神态和气质方面,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韵,而不像西方雕塑追求形象的逼真。

这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审美特征,也是教学中应向学生讲述、渗透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古代雕塑艺术的情致和意蕴。

二、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准备一件兵马俑模型,让同学闭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引出课题。

第4课 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 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课程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中的第4课,主题为“另一种工具”。

本节课介绍了篆刻、水墨画、彩墨画、木版画等不同的绘画工具,并且针对这些工具的特点,讲解了如何掌控这些工具,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篆刻、水墨画、彩墨画、木版画等多种绘画工具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特点的美术作品;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悉篆刻、水墨画、彩墨画、木版画等多种绘画工具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迅速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2.如何掌控这些工具,进行具有个性的表现。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2.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3.彩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4.木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5.实际操作演练。

教学方法1.演示法:介绍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2.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使用技巧,创作出个性化作品;3.讨论法: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作品质量。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学过哪些绘画工具?你们都能熟练掌握吗?”2. 放映视频放映介绍不同绘画工具和使用方法的视频。

3. 篆刻的介绍和实践1.教师介绍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2.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篆刻作品;3.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4. 水墨画的介绍和实践1.教师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2.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3.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5. 彩墨画的介绍和实践1.教师介绍彩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2.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彩墨画作品;3.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6. 木版画的介绍和实践1.教师介绍木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2.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木版画作品;3.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第4课 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 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另一种工具-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粉的种类和特点;2.熟悉水粉的涂法;3.掌握水粉描绘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水粉的种类、特点;2.水粉的涂法;3.水粉描绘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先让同学们看一幅水粉画,让他们猜猜画里有什么颜色,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今天的课程有个基本的认识。

2.新课教学(35分钟)第一步:水粉的种类和特点1.水粉的种类: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告诉我们,水粉分为两种,一种叫水彩笔,一种叫水粉盒;2.水粉的特点:相比于普通颜料,水粉的色彩更加绚丽多彩,更加鲜艳明亮。

想要让颜色更加深浅,需要通过加水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第二步:水粉的涂法1.涂法1:先沾湿笔尖,然后沾取一些水粉,接着在画纸上轻轻涂抹,这样可以制造出淡淡的颜色;2.涂法2:直接沾取水粉,然后用力把颜料涂到画纸上,这样可以制造出强烈的颜色。

第三步:水粉描绘技巧1.过度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起来,使它们暗淡下来,颜色更加柔和;2.篇幅透明度:通过加水的方式,使颜色淡化,从而达到更加透明的效果;3.制造纹理:用刷子或海绵在画纸上轻轻拍打,就可以制造出纹理的效果。

3.实践操作(35分钟)1.拿出水彩笔和水粉盒,先练习用笔颜料轻轻涂抹,让画面呈现出淡淡的颜色,再用力涂抹,让画面呈现出鲜艳的颜色,让学生们掌握水粉的涂法;2.让学生们随意在画纸上作画,画出心中所想,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们水粉描绘的技巧,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水粉画的技巧。

4.结课(5分钟)老师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可以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水粉画的涂法和描绘技巧,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和色彩,对于美术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用力过猛,导致颜料刻意地分布在画面中,需要老师及时指导和纠正。

第2课 以刀代笔-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 以刀代笔-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以刀代笔-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刻章艺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理解木刻和橡皮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掌握木刻和橡皮刻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

4.运用学习到的刻章技能,创作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木刻和橡皮刻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2.如何通过刻章表达文化和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入本节课主题,介绍刻章文化的背景,并展示一些刻章作品,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讲解。

2.了解学生对刻章的认识与了解程度,调动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介绍刻章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刻章文化的作品和风格。

2.分别讲解木刻和橡皮刻的制作方法和技术,带领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和特点。

3.通过示范,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了解切割的深浅、角度、厚度等对成品的影响和处理方法。

4.总结刻章的制作要点、材料使用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刻章的技术和方法。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进行刻刀动作练习,熟悉刻刀在不同状态下对速度、深度和角度的影响。

2.提供刻章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刻章创作,包括刻章设计、素材选用、图案构图、印刷效果等。

3.学生把刻好的章印在作品上,进行创意性的装饰设计。

4.学生在完成创作后进行讲解和展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1.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习到了刻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了解到刻章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挑选合适刻章题材能够在中考中作为得分点,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刻章的积极性和动力。

3.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作业要求1.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刻章方式进行实践,并选择适合的题材、图案和文字。

2.制作完成后进行刻章效果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1-苏少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1-苏少版
《留住精彩的瞬间》教学设计
学科:_____美术_________
教学设计
第1学时
章节
课题
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了解拍摄基本要素,构图技巧,培养学生综合思考与勇于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美的感悟,发现和创造美。
教师讲解对称式和变化式构图特点
教师讲解X型构图和紧凑式构图
教师讲解垂直式构图
帮助学生分析对分式构图
请同学到白板操作讲解几组摄影作品是什么构图
除了构图还需要哪些摄影技巧呢
教师总结:
1有明确的主题
2有一个视觉主体
3有一个能突显出
画面主体的好背景
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想不想实际操作一下呢。
展示各组作品
这节课大家对照相机,摄影的一些常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拍摄技巧,大家可以回家有时间的时候进行练习,相信大家都能成为一名小摄影家!下课!
6.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第8课 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 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城市客厅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城市客厅的设计原则与技巧•提高绘画和设计能力,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城市客厅效果图2. 教学内容•城市客厅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城市客厅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创作城市客厅效果图3. 教学重点•理解城市客厅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城市客厅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创作视觉效果良好的设计图4. 教学难点•将城市客厅的理念和各要素融合到设计中•合理运用光影、色彩、构图等设计技巧,呈现出富有现代感的城市客厅效果图5.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6.1. 前期准备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PPT、黑板、白板、纸张、铅笔、橡皮、色铅等教学工具和材料。

2.教师要对城市客厅的概念、要素、设计原则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

6.2. 理论授课1.引入:介绍城市客厅的概念和作用,为课程内容做铺垫。

2.阐述城市客厅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家具摆设、光线氛围、装饰细节等。

3.解析城市客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色彩搭配、比例协调、视觉层次等。

4.对比介绍不同风格的城市客厅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

6.3. 示范演示1.老师进行城市客厅的效果图示范,详细讲解设计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客厅的理念和设计要素。

2.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自行组织团队,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老师亲自带领一组学生完成一组城市客厅效果图设计。

6.4. 实践操作1.学生进行城市客厅的实践操作。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分批进行指导和辅导。

2.学生对城市客厅的效果图进行评价和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6.5.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课程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对自己绘制的城市客厅效果图进行简要总结和分享。

评估方式:以学生绘制的城市客厅效果图为主要评估依据。

评估标准包括设计创意、构图、色彩搭配、比例协调、细节处理等方面。

8. 参考资料1.《城市客厅设计大全》2.《城市客厅效果图案例分析》3.《现代城市客厅设计经典案例》。

第7课 公共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 公共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公共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了解公共艺术的特点和主要形式。

2.掌握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下册所涉及到的公共艺术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3.学习使用各种美术材料,尝试运用各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2.过程与方法:4.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

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

6.采用讨论、分组、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增强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8.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9.强调艺术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的未来。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公共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 ### 2.教学步骤 #### 第一步:导入 1. 给学生播放一段公共艺术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公共艺术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艺术是怎样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有哪些特点?公共艺术作品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3. 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并选择代表进行发言。

#### 第二步:讲授 1. 讲解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等内容。

2. 对苏少版九年级下册所涉及到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介绍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3.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公共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

#### 第三步:实践 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场所或物品(如学校门口的广场、公共汽车站牌、社区文化中心门口的雕塑等),分组设计一种公共艺术作品,要求表达出对该场所或物品的理解和感受。

2. 让学生用自选的美术材料进行实践,用自己的创意和技巧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第四步:展示和评价 1. 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演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并评价。

第9课 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9课 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9课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掌握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3.能够欣赏外国建筑艺术作品,并能用正确的艺术语言描述其特征;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建筑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1.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2.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三、教学难点1.欣赏外国建筑艺术作品,并用艺术语言描述其特征;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建筑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示、书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历史,并对外国建筑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分析。

2. 感性认识通过幻灯片展示外国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各个方面,如色彩、形状、线条等。

3. 知识讲解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并讲解其构成要素,如建筑的主体、立面、顶部等。

4. 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欣赏到的建筑艺术作品,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5. 创意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属于自己的建筑艺术作品,并可以选择手绘或电脑制作。

6. 作品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品展示,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其作品,并由老师在作品评选中选出优秀作品。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学习、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掘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也可通过学生作品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外国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通过课堂互动和创意设计,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6课 可爱的家-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6课 可爱的家-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6课可爱的家-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的定义和家的种类;
2.探究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
3.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对家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通过绘画表现出对家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引导学生思考家的定义以及家的种类,并启发学生了解当代家庭存在的问题。

2. 学习内容
1.家的定义和家的种类;
2.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

3. 绘画实践
1.通过教师展示的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策划”环节,让学生了解绘画思路和技法;
2.学生自由选择绘画主题,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对家的理解和感受;
3.实施自我评价环节,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的定义和种类以及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绘画实践表现思想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重视绘画
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和思路。

此外,实施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摄影作品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学习基本的摄影拍摄技术,提高摄影技能。

4.了解数码相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5.通过实践拍摄作品,提高创作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概述1.摄影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1.标准构图与艺术构图的区别。

2.水平线、对称轴、对称线的运用。

3.距离、视角对摄影拍摄的影响。

4.光线与摄影作品的关系。

5.长曝光、快门控制和光圈控制。

3. 摄影作品欣赏与评价1.怎样进行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2.参考中国和世界上的顶级摄影师的作品和风格。

4. 数码相机的使用1.数码相机原理简介。

2.数码相机的基本设置和使用方法。

3.拍摄技巧和技术要点。

5. 拍摄实践1.拍摄主题的确定。

2.实地拍摄实践,积累作品。

3.作品的后期处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摄影的构图和拍摄技巧。

2.摄影作品欣赏和评价。

2.教学难点1.数码相机的使用和拍摄技巧。

2.拍摄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摄影历史和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摄影的认识和兴趣。

2. 正文环节2.1 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1.教师向学生讲解标准构图和艺术构图的区别,以及水平线、对称轴、对称线的运用。

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解析。

2.教师向学生讲解距离、视角对摄影拍摄的影响,并且通过实践中进行说明和示范。

3.教师向学生讲解光线与摄影作品的关系,并且详细介绍长曝光、快门控制和光圈控制。

2.2 摄影作品欣赏与评价1.教师向学生详细解读摄影作品,并指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和细节。

帮助学生提高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参考中国和世界上的顶级摄影师的作品和风格,以及学习一定的摄影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摄影作品的评价和创作能力。

2.3 数码相机的使用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码相机的基本设置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示范和操作。

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留住精彩的瞬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绘画中如何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的技巧与方法,让同学们学会通过绘画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课程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学习如何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通过绘画表达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课程内容
活动1:观察生活中瞬间的美
通过讲解和展示不同类别的图片,让同学了解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美好瞬间,例如阳光下的猫咪、妈妈做菜时的场景等。

活动2: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通过课前观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美好瞬间,比如妈妈做饭、小狗玩耍等,自己画出对应的场景。

老师会在课上辅导和点评。

活动3:绘画实践
同学们可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美好瞬间,画出自己见到、听到、感受到的美好瞬间,并分享给同学们。

课程要求
•培养同学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力
•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画材,但需要保持画面清晰
•学生自己选择画面主题,老师会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提示
•在讲解“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时,可以结合课文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指导学生绘画时,可以从构图、色彩和细节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在作品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想法总结
本课程让同学们了解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了如何捕捉和表现这些瞬间,并通过绘画将这些美好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绘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下册《另一种工具》教案

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下册《另一种工具》教案

《另一种工具》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任务是运用《奇奕画笔》软件设计自己的卡通形象、制作贺卡,尝试不同的画法和效果,或用photoshop软件编辑处理图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运用自己熟悉的电脑软件绘制作品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教师而言,应熟练掌握电脑相关软件的应用,且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充分备好课,加强专研,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才能展现给学生一个神奇的电脑世界,达到开启心灵、发展潜能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滤镜处理图像的各种效果,感受电脑的魔力—快捷、精致、美观、变化无穷。

提升对电脑美术创作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滤镜的使用,主要有风格化效果、纹理效果、绘画效果;用《奇奕画笔》软件设计自己的卡通形象、制作贺卡。

2、过程与方法:欣赏、体悟、引导、交流、创设课堂的情趣性、自由性、多样性,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电脑处理的精美图片,体悟其神奇的功能,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和创作欲望。

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角度来评价设计,体现设计的形式美。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各种电脑画笔的使用效果、贺卡制作要点。

2、难点:自己的卡通形象设计、贺卡的设计构思与创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滤镜处理的实例、主题设计实例。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贺卡制作的资料,温习相关画图软件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图像欣赏、体悟教师展示滤镜处理图像的效果,如海市蜃楼虚幻景象。

导思a.你知道这是利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吗?你了解它吗?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知识向全班作简单介绍,发言可互相补充。

投影:photoshop、滤镜。

b.你最欣赏其中的哪种效果?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联想,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适时点拨。

二、新课欣赏探讨解惑(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讲授并演示滤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a.先打开几个做好的贺卡,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贺卡的构成和设计要点投影:构成:文字和图像设计要点:1文字醒目,主题突出。

苏少版美术九下第7课《展示的艺术》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九下第7课《展示的艺术》word教案
单个物品无论你将它展示在何处,都应留有足够的空间让视线能从各个角度接近它。如果一个三维物体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你可以在它后面放一面镜子,以加强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对于视觉的引导也是重要的。
成组物品的展示
成组的展示品包括很多东西,常常是不同的收藏品或相同物品的排列。需要考虑的是展示品的造型.尺度.色彩.这些元素会影响你的展示方式。当然,直觉和经验也会影响展示效果,下面的基本原则是应该牢记的。
无论是大物品还是小物品,展示的方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要保证的就是能使空间生辉,创造和谐.宁静的气氛或创造强烈的个性对比。一件现代的艺术品放在传统风格的空间是非常漂亮的,同样,一件古董放在现代空间也格外夺目。曲线形的艺术品能软化空间,光滑明亮的墙体或桌面常常是粗糙质感艺术品的完美背景,强烈的色彩能使展示品从背景中跳出来。
当你拥有可爱的物品时你一定有将它展示出来的冲动。创造优美的展示是人的天性!但是展示过程常常充满了意外。选择合适的物品,合适的地点,提供合适的灯光,物品的造型.尺度.色彩。所有这些都需要精心考虑。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结局最终令人满意。
当你的展示和室内装饰极其完美时,物品的美学品质能提升空间的质量。在开始前你首先要想明白的是你想得到怎样的展示效果。你是想戏剧性地展示单个物品还是展示成组的物品?你是想突出物品的造型还是色彩.质感?你是想营造一亲近感。让客人产生拿起来看一看的冲动,还是宁可让它们更多地充满敬意和距离?这一切都需要考虑和选择。
如果将物品成组展示,不仅要注意细部而且要注意大场景,这点非常重要。可以站远一点眺望这些物品,确定它们排列的位置。
单个物品的展示
在你决定展示一个单个物品的方式和地点时,首先要考虑你为什么选择它,通过这个展示你想达到什么效果?也许这件物品与其他物品格格不入,也许这件物品极其昂贵。接下来考虑摆放这物品的地方并加以强调。然后考虑物品本身的特性及风格。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展示。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 公共艺术1-苏少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 公共艺术1-苏少版

公共艺术——圆融教学对象:初三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圆融》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了解城雕的基本欣赏方法。

方法与过程:通过探究式学习,由表及里的感悟秦《圆融》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雕塑家赋予城雕的艺术魅力,领悟雕塑家表达的思想和传递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城雕《圆融》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理解《圆融》所蕴涵的时代文化精神和雕塑家所表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城雕视频、平板电脑2、城雕照片组3、《圆融》任务单4、资料包一、视频导入:师:跟着视频,我们一起逛逛园区。

你在视频当中看到了什么?师:你看到了圆融?刚好今天要学习圆融,一起走进圆融。

【设计意图:学生在渐进式导入过程中,逐渐感受城雕的氛围,了解城雕的概念、不同地域的历史。

】二、新授1、《圆融》我来说○1你听说过见过圆融吗?那你对圆融都有哪些了解呢?○2你见过圆融吗?你看到的圆融是什么样的?○3一段视频,再次感受《圆融》的魅力。

○4教师概括《圆融》作者、位置、尺寸、材质等基本信息。

2、《圆融》我来问(1)问疑惑点(说兴趣点)○1圆融有没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有没有特别疑惑的地方?○2只有这些吗?(真的没有吗?)○3现在请你再仔细看桌上的照片组,可以站起来看。

仔细想想,有什么新的问题,然后将你最想知道或最有疑虑的地方记录在卡片上。

我们请一些同学来分享问题。

○4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你的问题,造型、文化,你的问题属于哪个范畴?请属于造型的同学举手,属于文化的同学举手。

我们将重新分组以小组形式展开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在完成、分享任务单的过程中,感受城雕魅力、感受交流、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圆融》我探究明确小组探究具体要求。

1、4人一组2、5分钟4、《圆融》我分享我们从三个角度一起学习了圆融,现在听听艺术家的声音。

三、拓展《圆融》我倡议《圆融》既是园区名片,那他的寿命有多久?依据钢铁的寿命进行推算,采用什么措施,可以让他成为留得下、镇得住的传世佳作?【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对《圆融》的兴趣,课后可以从不同角度继续探究城雕的魅力。

第8课 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 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城市客厅-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城市客厅的构成和特点;2.掌握素描、色彩的基础知识;3.了解绘画中的构图和透视原理;4.掌握手绘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组活动,了解城市客厅的规划和布局;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绘制素描、基本色块,了解色彩和构图的基本知识;3.尝试运用透视原理和构图技巧,掌握手绘的技巧;4.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绘画中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城市客厅的欣赏和认识;2.激发学生的手绘兴趣和创造力;3.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苏少版九年级的学生。

学生年龄较大,已经有了一定的手绘基础,对于图形和线条的掌握能力较强,但是对于色彩的运用和构图技巧还有待提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色彩和构图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城市客厅的规划和构成;2.素描和色彩的基础知识;3.手绘的构图和透视原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不同城市的客厅,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城市客厅的规划和布局。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客厅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素描基础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演示,讲解素描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条的分类和运用、线条与色块的结合和人物的绘制等。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素描的基础技巧。

第三步:色彩的基础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演示,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的基础理论、颜色的分类和运用等。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色彩的基础技巧。

第四步:手绘的构图和透视原理(4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演示,讲解手绘的构图和透视原理。

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手绘的技巧,并在练习中理解构图和透视的原理。

第五步:绘画创作(5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创作一幅城市客厅的绘画作品。

要求学生在绘画中充分运用素描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手绘的构图和透视原理,展现城市客厅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1课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教材分析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诗歌为一体,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是指建筑既有绘画所具有的造型传神之美,又能突破绘画的二度空间,立体地表现人的审美意识。

同时建筑也极具诗歌般的畅神达意之美,借砖瓦土木等材料为语言,塑造美的形象,表达人的诗情。

作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当我们用心灵去欣赏它时,它更会在你的意想中活起来,流动起来,成为我们精神的居所。

一、教学路径本课从建筑的平面布局规划、材料组织、结构造型、内外装饰、功能作用等方面介绍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

通过欣赏,使学生在了解各具风格的中国代表性建筑的同时,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思路宫殿建筑所渲染的是皇帝的无上尊严;园林建筑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思想传统;民居建筑则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

课时建议本课2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材质功能的建筑的欣赏,感受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建筑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对各种建筑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征,正确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建筑的艺术美。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内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相关建筑作品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可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世界建筑奇迹示例建筑:万里长城。

材料类别:石质。

功能作用: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的侵袭,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

布局规划:东西绵延上万华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历史价值: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也是修缮时间持续最久的建筑物。

教学建议:思考长城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古老的木建筑示例建筑1:山西应县木塔。

材料类别:木质。

结构造型:外观五层六檐,内观第二层以上有暗层,故实则九层。

建筑特色:运用60多种斗拱,塑造了八角形外观,各层屋檐配以外挑的平座和走廊,与塔尖呼应构成优美挺拔的形象。

示例建筑2: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材料类别:木质。

历史价值:目前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殿堂建筑。

建筑特色:造型简洁朴素,稳重庄严。

教学建议:1. 斗拱是木结构建筑中的独特构件。

通过观看斗拱构建过程的视频,用身边的纸质板材尝试制作斗拱式的小建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获得间接的知识积累和直接的活动体验。

2.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无不体现出“线”的艺术特征。

教师可出示图例,引导学生观察木结构屋顶的曲线,感受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在建筑中的作用:它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转变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

可让学生在画本上动手画一画,感受线条在建筑中的应用。

■多样的民居示例建筑1:福建土楼。

材料类别:生土、木材、鹅卵石,用夯土技术建成。

结构造型:按形状分,约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

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形、半圆形与八卦形等。

其中,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并存。

历史价值:2008 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特色:依山而建、坚固、防御性强。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永定集庆楼内景福建土楼永定振成楼内景示例建筑2:南方徽派建筑。

材料类别:以砖、木、石为原料,木构架为主的建筑。

建筑特色:马头墙、小青瓦、黛粉墙。

古朴素雅、清爽秀丽、充满山水的灵气。

徽派建筑马头墙徽派建筑门头徽派建筑宏村示例建筑3:北方四合院。

布局规划: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

结构造型: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由游廊连接彼此,方便起居。

建筑特色:平面布局极讲究风水,空间意识较强。

教学建议: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民族、地域、历史、经济、文化使得地方建筑艺术也呈现出千姿百态。

如:南有干栏式民居,北有四合院,西有窑洞民居,东有水乡古镇。

教师可充分结合地方资源有侧重点地介绍,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多了解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皇宫的中轴线示例建筑:北京故宫。

材料类别: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功能作用: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布局规划: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历史价值: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建筑特色:故宫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宫殿建筑。

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地表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做课前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查找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分组做研究汇报。

让去过故宫的学生做小导游,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他看到的故宫。

组织学生探讨关于权力与地位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类似建筑与之作对比赏析,感受皇帝宫殿的雄伟和壮丽。

■博爱之钟示例建筑:中山陵。

建筑类别:陵园建筑。

功能作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

布局规划:坐北朝南,依紫金山南麓而建,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

从空中往下看,总体布局似一口巨大警钟。

历史价值: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是结合中西方建筑特色的经典陵墓建筑。

建筑特色:建筑融于自然环境,既有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又有西方古典石造建筑的特色。

教学建议:1.中山陵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

可通过视频向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了解设计师吕彦直的设计过程。

2. 如果你就在南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中山陵进行探究式的游览。

(1)到现场了解这个陵墓设计如何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

(2)找一找中轴线,感受中山陵所采用的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

(3)爬到最高处,远眺大片绿地与陵墓建筑群相融的并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

(4)走近陵墓主体建筑,近观它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以及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

充分调动五种感官,欣赏中山陵这件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建筑作品。

南京中山陵博爱坊南京中山陵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北京的故宫紫禁城,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是曲阜的孔府,为“九百九十九间半”;而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就要数咱们南京的“甘熙故居”了,为“九十九间半”。

今天,让我们先走进这组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一起来看看这座特殊的民宅。

二、新课讲授1.播放视频片段《甘熙故居》。

2.讨论与交流:甘熙故居到底有多大?参考两组数据:一是“九十九间半”,另一个是“总数三百多间”。

如果你去过甘熙故居,你所了解的这所宅院到底有多少房间?甘熙宅第备弄甘熙宅第全景鸟瞰结论:与其说“九十九间半”是建筑,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九十九间半”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九十九间半”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元素。

3. 甘熙故居的建筑结构——进、落、间、架。

结合甘熙故居全景图片和细节图片进行讲解。

4. 了解了甘熙故居的建筑结构,跟着老师一起到甘熙故居游览参观。

(1)甘熙故居的门甘熙宅第跑马楼甘熙宅第友恭堂说一说:甘熙故居的大门给你怎样的印象?走进大门,来到主落的中心——大厅。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安放在建筑明间檐柱间的落地隔扇门。

课件映示图例,了解隔扇门的特色。

(2)甘熙故居的窗窗的形式有五种:和合窗、槛窗、横风窗、漏窗、墙窗。

(3)甘熙故居的厅走进这扇隔扇门,微微一抬头,便看到上书“友恭堂”的匾额。

当年,这里是族中长辈议事、接待宾客,举行婚丧、节令、祭祀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说一说:厅堂布置及其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

了解儒家思想在住宅文化里的深远影响。

(4)甘熙故居的墙——封火墙请你说一说:封火墙的造型及其功用。

5. 甘熙故居的装饰风格。

隔扇门窗——装饰内容丰富,图案寓意吉祥。

门罩砖雕——雕工细致,颇显雍容气度。

梁架雕饰——雕饰复杂,装饰性较强。

6.总结甘熙故居的建筑特色。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黛瓦粉墙,清淡高雅;封火山墙,错落有致。

甘熙宅第是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它既有南方建筑的秀丽雅致,又兼北方建筑的质朴大气。

高耸挺直的院墙,交错起伏的马头墙,轻盈淡雅的色调,别具民俗风情的建筑雕饰,传达了南京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深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三、发展探究1.乔家大院简介。

2. 比较甘熙故居和乔家大院的不同特色。

3. 与多样的气候和地理特征相适应,我国的传统民居样式丰富:南有干栏式民居、北有四合院、西有窑洞民居、东有水乡古镇。

传统民居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精妙的建筑技艺,从建筑的选址到一砖一瓦的房屋结构,无不体现出前人的生活智慧和聪明才智。

四、课后拓展1.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参观甘熙故居,深入了解古人的居住文化,尝试做一个探寻记录。

2. 除甘熙故居外,南京还有多处保留比较完整的“九十九间半”:蒋寿山故居、秦大士故居、刘芝田故居、杨柳村古民居……你可以去走走看看,做一个探寻记录。

3. 中国的建筑,除了民居,还有园林和宫殿。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和探究。

4.了解古人的生活,住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衣、食、行。

你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做个记录,与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风格与时代特点;了解不同种类建筑风格的演变及代表作品。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建筑艺术的巨大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让学生感受古人对艺术与美的孜孜求索,领悟建筑所折射出的古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建筑的特点及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建筑特色“墙倒屋不塌”。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中国的汉字非常有趣,你们认识这些甲骨文吗?宅、宫、家……能从这些文字中发现什么吗?……是的,它们都有宝盖头,甲骨文里宝盖头是房屋的意思,这几个字都与建筑有关:宅,甲骨文(宀,房架)(即“乇”,“托”的本字,托举),造字本义:托木架梁,筑屋建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