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地区发展和对策研究
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农村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寻找合适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1. 传统农业产业化缓慢尽管过去数十年中,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许多农村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
这种模式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效益最大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差异,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单一的农作物或畜牧行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3. 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然逐步提高,但相对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们仍缺少一些先进的科技方法、技术和装备,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和优化。
二、农村产业发展的对策1. 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化升级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需要逐步淘汰。
政府和企业可以大力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育新型的产业经济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
2. 推动农业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要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必须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发掘全国各地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提高整个农村产业的综合效益。
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人才的培育和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机遇都非常广阔,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农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必须因地制宜,多角度、长远地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地区发展与对策研究
2012 年 11 月在福建漳州举行 。
这届花博会体现了省委 、 省 政 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 坚持 用 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 用先进科 技 提升农业 , 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 农 业的理念 ,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正 迎 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 漳州是闽台农 业合作先行区域 、 台资农业企业 最 密集区域 , 农博会·花博会为海 内 外农业融合提升 、 海峡两岸经贸 往 来 、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发挥了重 要 作用 。 长 期 以 来 ,福 建 省 委 、省 政 府 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 在推动农业 规 模 化 、产 业 化 、信 息 化 方 面 取 得 突 出成就 。 农博会·花博会的持续 举 办 ,在 更 宽 领 域 、更 大 范 围 上 为 两 岸农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 本届农博会·花博会秉承 “ 花 开两岸 、 合作双赢 ” 的办会主题 , 坚 持 “ 突出两岸合作 、 突出现代农业 、 突出精品花卉 、 突出优质食品 ” 和 “专 业 化 、市 场 化 、特 色 化 ”的 办 会 思路 , 着力提升办会实效和品牌 影 响 力 ,集 中 展 示 农 业 “五 新 ”产 品 1 万多种 , 邀请 1300 家客商参展 , 台 湾参展商达 320 家 。 展会期间还举 行了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 、 首届 漳 州天宝香蕉文化节 、 第六届中国 蘑 菇节 、 闽南跨文化学术研讨会等 相 关活动 。 □ ( 省农业厅海峡合作处供稿 )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及几点建议.pdf 38 金湖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pdf 南阳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对策探讨.pdf 42 三、发展篇 对农业产业化劳务问题的思考.pdf 44 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对策.pdf 低碳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探析.pdf 49 46 40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格桑拉姆班级:农学11-3班学号:********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他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政府行为不当、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生产要素短缺、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它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
①2、意义2.1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
浅析滨州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滨州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
滨州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滨州市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滨州市的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滨州市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入手,对滨州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1.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滨州市的农业产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产业。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的农田耕作和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益有待提升,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3. 农产品供应链短缺。
由于滨州市的农业供应链不健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多为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缺乏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销售渠道。
4. 农业科技应用不足。
滨州市的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和管理手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二、对策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多元化发展。
应该在农业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2.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应该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 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拓展现代化销售渠道。
应该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对农产品的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支持,激励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2. 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
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状与建议摘要:农村产业的充分发展,对于乡村的振兴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因此,如何使农村特色产业实现有效发展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农民;特色化一、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意义(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在发展过程中,要对资源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优势所在,并据此对产业的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能够促进整体农业结构的优化。
(二)激活农村多种功能价值农村特色产业需要植根于农村,并且要依托于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要使农民成为主体。
同时,在不同主体之间,其利益并不冲突,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具体来讲,农村产业的发展,可以将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有机融合,从而彰显农村多元化的价值。
由此可见,相较于以往单一的农村生产模式,特色产业的发挥可以使农村链条实现前后延长,从而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的科学化。
(三)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民富裕从多年的数据统计来看,工资及经营性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需要针对这两个方面拓展收入渠道。
一方面,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农民在销售当中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
这不但可以使农民在经营活动中更加活跃,而且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利润,从而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可以使乡村企业成为附近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使农民可以就近就业。
这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的自我成长,从而使农村更加稳定,使农民提升幸福感。
二、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状(一)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薄弱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和完善一些基础设施,例如道路交通、水电建设、网络建设和仓储物流等,只有建设和完善好这些基础设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
论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会促进农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分享利益,同时,国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入的门槛也明显放低,进口的数量将有大幅度的增加,这会使已经显露买方市场特征的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伴随着这种农产品贸易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对策调整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
由于我国按劳动力平均的农业资源极少,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多数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2.农产品价格高。
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小麦、玉米和棉花、大豆、食糖等农产品的成本价格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般高出进口产品到岸价20%以上,有的甚至高出60%以上,产品价格竞争处于劣势。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不适应国际化大生产的要求,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虽然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但受到经营规模小的严重制约,劳动生产率低,组织化程度低,不具备与国外大农场开展平等竞争的能力。
4.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许多农产品不符合出口的质量标准,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和养殖业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和包装过程中遭受的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化肥残留量较大,农产品的安全性低,造成国际市场的不信任,也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5.农产品加工水平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比例普遍较低,农产品加工以速冻、保鲜类为主,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缺少知名品牌,企业实力弱。
6.农村工业化滞后,农民面临严重的外部就业压力。
据有关专家测算,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之后,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会影响一部分农民的就业机会,而农村工业化发展缓慢,相应地提供就业机会较少,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南方区域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研究
南方区域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研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南方地区以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
本文将结合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南方区域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南方地区的优势与挑战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相对而言,南方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有利于多次种植、规模经营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此外,南方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使得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得以提高。
然而,南方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它承载了巨大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
其次,南方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稻谷和水果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农产品供应。
此外,南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部分土地的浪费和退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为了充分发挥南方地区的农业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产品的科研攻关力度,加强品种改良和优质农产品的培育,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其次,应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的储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供应链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大南方地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保护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强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坚持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农化占用耕地。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田水利的现代化,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力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7年末己经达到58.5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17年末己降到10%以下,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相对较低,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党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更是进一步指明了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走好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纵观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产业融合。
凡是产业融合比较好的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比较高;凡是产业比较单一,尤其是单纯依靠农业的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相对落后。
日本和韩国在乡村振兴中以“六次产业”为重点,发挥产业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推动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荷兰兴起创意农业,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农村三产融合在我国总体上处于自发阶段,在覆盖领域、融合深度、惠及面等方面都很有限。
1、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刻内涵产业融合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随着实践的发展,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逐步从技术视角拓展到产品、产业、市场视角。
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产业”的理念,他强调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内核”已基本形成共识。
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是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融合的表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融合的结果是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更多的是从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出发的。
三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研究
三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研究三农经济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经济的总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我国三农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三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农业生产方面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质量好,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农技水平高。
而中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土地质量差,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技水平低。
为了解决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差异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措施。
比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
二、农产品质量方面农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者的健康,但是我国三农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农产品质量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
这是由于东部地区农业科技水平高,农产品质量管理规范,而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弱。
为了改变这种差异,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水平,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农产品质量意识。
三、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农村产业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产业多元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完整,利润空间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单一,产业链短,利润空间小。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西部地区可以引进东部地区成功的产业发展经验,鼓励农民发展农业旅游、特色农业等新型产业,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几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多种产业与多种经营得到迅速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 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毕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 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一般性的阶段要求,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局限于品种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近年来, 许多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总是在数量关系上做文章, 市场开发和产销协调工作较为薄弱。
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往往偏重于品种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虽发展较快, 但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 低档和劣质品多、高档和优品少的“三多三少"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农业竞争力难以提高,甚至增加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和经营成本。
产业化水平低,因为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导致我国农业产业中原料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储运体系发展滞后。
所以现阶段,我国农产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储运、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滞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 :1以上,而我国只有0.4 3 :1。
我国各类肉制品仍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市场。
而且由于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大大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再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 0%,深加工品仅占2 0%。
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
上述表现的直接后果是,使农产品在品质、价格上处于劣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将持续减弱,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虽然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虽然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 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 经营分散,劳动生产率低, 组织化程度低,不具备与国外大农场开展平等竞争的能力, 属于劣势群体.许多地区的结构调整还没有跳出以往适应性调整的思维定位,在内容和范围上, 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粮经作物面积产量的增增减减, 对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特别是对于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业劳动力,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繁荣城乡经济,如何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推进.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储备不足,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不多,中国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市场竞争力弱,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很少,而且区域农业结构的科技含量低,再加之农业科技的投资欠缺(中国农业的科研投资占农业G D P的比例仅为0.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使得农业科技储备匮乏,科技成果推广率低.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化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普遍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过度依赖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经济增长缓慢。
此外,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生产效率低下也是问题之一。
2.土地资源流转困难土地是中国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拥有权分散、使用权不明确、流转难度大。
这导致了很多土地被闲置或者低效利用,并且使得规模经营和现代管理无法顺利进行。
3.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年轻人离开了农村迁往城市,导致大量老年人留在了乡村。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影响到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基础设施薄弱相较于城市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的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给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5.教育和医疗条件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普遍较为薄弱。
很多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偏低;医疗机构资源有限,缺乏优秀的医疗人才。
这不仅导致了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下降,也限制了人才在乡村地区的流动。
二、对策建议1.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并推动特色鲜明产品品牌化发展。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
同时引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并鼓励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非传统产业。
2.土地制度改革与流转便利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确立明晰的土地产权和使用权。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简化手续、降低成本,鼓励规模经营和合作社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支持,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新型经营活动。
帮助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在乡村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形式也有利于吸引人才返乡。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方面条件。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概括介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的对策。
Abstract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wa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ere analyzed. Futher more,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recent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s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近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综合增长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历史跨越。
但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迫切需要在体系上进一步创新,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
我国农业产业化最早是1993年在山东潍坊提出来的。
它是指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类型的龙头组织的带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成一体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化调整方案
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化调整方案一、引言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优化调整方案,推动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化大多数农村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种结构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将受到冲击。
2. 劳动力流失加剧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失增加,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人员短缺问题。
在许多农村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主要的增收途径,导致农村产业无人可用、产能下降。
3. 农村产业链条短缺目前农村产业链比较短,缺乏多元化的配套服务和支持,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三、优化调整方案之产业结构优化1. 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资源独特的特色农业,如优质农产品、有机农业等。
通过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商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2. 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
通过农村旅游等方式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
四、优化调整方案之人才引进和培育1. 引进人才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和创业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回乡创业。
同时,可通过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提升农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 培育农村人才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育一批适应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农民和农业技术员。
五、优化调整方案之产业链条延伸1. 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推动农产品向城市和国际市场的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加强电商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电商运营能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农业产业存在的弱点及对策
农业产业存在的弱点及对策一、农业产业存在的弱点1.技术水平低下:现代农业生产对技术要求日益提高,但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科教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产品质量不稳定: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受到自然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控制。
这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有时甚至无法达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
3.销售渠道狭窄:传统的农业销售渠道通常依赖于地方市场、集贸市场等传统渠道,缺乏多样化和灵活性。
这导致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小型农户来说,产品流通面临着很大困难,使得他们无法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和更好的销售收益。
二、改善农业产业弱点的对策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民科技水平。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生产指导和培训内容,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
2.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检测能力,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
这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建设专门的检测机构以及引入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完善产品分级标准和认证制度,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3.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模式发展,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等途径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物流网络系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品牌合作与市场营销策略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融合,增加农产品销售机会。
4.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相关环节的风险管理与保障。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可靠的理赔服务。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损失问题,还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鼓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
三、总结农业产业存在的弱点主要包括技术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和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与思考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与思考近年来,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和落实,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升。
但在实际发展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下面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问题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一些阻碍。
比如,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度不高、品质标准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
2.农业产业链不完整。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完善农业产业链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完整,缺少连贯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储存等环节,难以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有效对接。
同时,还存在一些缺失,如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不足等。
3.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尚待解决。
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比如化肥农药的施用、土地水资源的污染、生态破坏等。
目前还未形成一种有效管控机制,不能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对策与思考1.完善农业产业链。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方面,建立稳定的、连贯的农业产业链是重要途径,这涉及到质量监管、产销对接、技术创新等方面。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市场化环节衔接和金融支持,引导和推动农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2.推广绿色农业。
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弘扬农业文化和优化农村宜居环境是推进绿色农业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加强新型农业技术和管理的研究与推广,鼓励农民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等新型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3.创新市场机制。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政府可探索创新市场机制,设置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生产者组织、龙头企业等主体发挥因地制宜、特色化经营策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现农产品产销厂商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方式。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耕地面积。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吉林省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必要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对于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开发不畅等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科技含量不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市场开发不畅则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各类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率。
要拓展市场渠道,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和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本文旨在探讨以下几点目的:1. 分析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开发不畅等方面;2. 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3. 提出可行的对策研究,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4.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2. 正文2.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油料等传统农产品为主,缺乏多样化种植和养殖业态。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气候影响,降低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问题二:科技含量不高吉林省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农业生产一直停留在传统模式下,缺乏创新和改进,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提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现代化滞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生产方式、产业化程度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
对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土地资源过度流转和保护问题我国农地以“闲地多、良地少、耕地减”为特点,土地过度流转导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污染和贫困地区土地保护问题依然存在。
对策: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建立土地流转红线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和修复,完善土地污染治理制度。
三、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和被困在贫困地区的人仍然不少,城乡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也存在不均衡现象。
对策: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这与农民缺乏科学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有关。
对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市场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食品溯源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五、乡村治理和发展问题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同时,乡村发展也需要更具策略性和规划性。
对策: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行村级自治,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的作用,加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依然比较繁重,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
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措施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更多社会资本和政策支持,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姚成强(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摘要:在“三农”政策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产业化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农业产业化不仅能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质量,而且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因此,对农业进行产业化开发,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外延-4一提起农业,人们往往就与分散、落后、封闭、低效等概念联系起来,这是我国长期传统小农意识形成的格局。
由于农业长期不被“真正”重视,而使其浅层、中层、深层的矛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迭加,形成了最终的弱质性。
因此,必须对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创造一种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构建新的农业生产力,稳固和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
其战略选择的突破口就是对农业进行产业化开发,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之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发展的客观事物,具有科学的内涵和广泛的实践基础。
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
土地不能有效转移、农户分散经营,使得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农业生产难以开展。
同时,农民思想意识滞后,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都很弱,我国农业和千千方万的农户都在面临适应市场的竞争。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然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分析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
一、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乡村产业发展以往长期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化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农业模式过于依赖天气和季节,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农民对于农产品初加工和品牌建设的意识相对较弱,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无法与城市市场竞争。
对策:多元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针对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可通过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在农业方面,可以采取技术创新、精细化种植、绿色农业等措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供水不足、电力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进程。
对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了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三、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还面临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对策: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业创新力为了解决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并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转移。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法律策略研究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法律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法律策略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首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因素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政策现状。
并且详细阐述了法律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以及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强调了法律策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农业产业化现状以及法律策略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我国、发展现状、法律策略、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法律政策、法律支持、法律体系、问题、建议、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因素,分析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政策现状,并探讨法律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建议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法律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随着“三农”问题的突出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以上 。
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的发育和构建 。 龙头企业强化完 整产业链条建设 , 推动构建现代 农 业产业体系 , 有力提升了农业的 产 业素质 。 目前 , 流通型龙头企业 市 场交易额超过 2 万亿元 , 龙头企 业 农产品国工产值与原料采购值之 比超过 2∶1 。 内蒙古 、 吉林 、 辽宁 、 山 东 、河 南 、湖 南 等 地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 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多种方 式密切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带动 农民增收, 实现企业与农民共享 产业化发展成果。 目前, 采用合 作、 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 机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超过总 数 的 38% ; 各 类 产 业 化 经 营 组 织 带 动 农 户 超 过 1.1 亿 户 , 农 户 加 入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 收 2400 多 元。 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 用水平的提高 。 龙头企业不断加大 研发投入 , 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 技术 , 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 保障和基础条件 , 为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提供了有效平台 。 目前 , 超过
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地区发展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已成为对接分散小 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 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为农业农 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县域经济发展 。 各地涌现出一批主 导 产 业 突 出 、规 模 效 应 明 显 、组 织 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集群 , 不 仅 发展农产品加工 , 而且带动发展 储 藏 、 包装 、 运输等配套产业 , 培育了 县域经济增长点 。 目前 , 第一批 76 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已基 本涵盖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和 “ 菜 篮 子 ”产 品 ,聚 集 了 规 模 以 上 龙 头 企业 4000 多家 , 辐射 带 动 1680 万 农 户 , 吸 纳 就 业 137 万 人 , 为 县 域 经济发展培育了重要支柱 。 □ ( 摘自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
中国学术期刊文集(2农发展突出亮点.pdf 1 家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困境与经济法对策.pdf 支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农业产业化遭遇的困阻及其破除.pdf 13 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16 10 2
农业产业化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pdf 18 二、地方篇 浅谈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20 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及推进措施.pdf 新疆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问题研究.pdf 26 广西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29 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pdf 河口县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pdf 35 33 23
51
强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pdf 60 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pdf 63 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分析.pdf 64 新形势下我市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探讨.pdf 69
信 息 文 摘
农博会、 花博会 在漳州举行
由农 业 部 、国 台 办 、国 家 林 业
局 、中 国 贸 促 会 、中 国 食 品 工 业 协 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第四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
2012 年 11 月在福建漳州举行 。
这届花博会体现了省委 、 省 政 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 坚持 用 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 用先进科 技 提升农业 , 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 农 业的理念 ,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正 迎 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 漳州是闽台农 业合作先行区域 、 台资农业企业 最 密集区域 , 农博会·花博会为海 内 外农业融合提升 、 海峡两岸经贸 往 来 、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发挥了重 要 作用 。 长 期 以 来 ,福 建 省 委 、省 政 府 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 在推动农业 规 模 化 、产 业 化 、信 息 化 方 面 取 得 突 出成就 。 农博会·花博会的持续 举 办 ,在 更 宽 领 域 、更 大 范 围 上 为 两 岸农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 本届农博会·花博会秉承 “ 花 开两岸 、 合作双赢 ” 的办会主题 , 坚 持 “ 突出两岸合作 、 突出现代农业 、 突出精品花卉 、 突出优质食品 ” 和 “专 业 化 、市 场 化 、特 色 化 ”的 办 会 思路 , 着力提升办会实效和品牌 影 响 力 ,集 中 展 示 农 业 “五 新 ”产 品 1 万多种 , 邀请 1300 家客商参展 , 台 湾参展商达 320 家 。 展会期间还举 行了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 、 首届 漳 州天宝香蕉文化节 、 第六届中国 蘑 菇节 、 闽南跨文化学术研讨会等 相 关活动 。 □ ( 省农业厅海峡合作处供稿 )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及几点建议.pdf 38 金湖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pdf 南阳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对策探讨.pdf 42 三、发展篇 对农业产业化劳务问题的思考.pdf 44 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对策.pdf 低碳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探析.pdf 49 46 40
地域品牌的形象建设与农业产业化.pdf 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分析.pdf 52
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 , 为农业 农 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 贡献 。 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供给保障 能力提升 。 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 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 , 已经成为 农 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 主体 ,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 要 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支持 促进作用 。 目前 , 各类产业化经 营 组织超过 28 万个 , 辐射带动 全 国 40% 的 农 户 从 事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 龙 头企业 11 万多家 , 销售收入 突 破 6 万 亿 元 ,所 提 供 的 农 产 品 及 加 工 制 品 占 农 产 品 市 场 供 应 量 的 1/3 , 占 主 要 城 市 “菜 篮 子 ”产 品 供 给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