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1、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时视觉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 1、视觉集中:出生后3周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
2、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中有3∕4 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3、颜色视觉: 出生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 4、对光的察觉; 出生后24~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察觉光的闪烁
5、视敏度:在出生后24小时只要成人的13∕100,期后开始稳定发展
婴儿气质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的理论)
(一)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主动交往。 约占儿童的40% (二)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负性情绪多。 约占儿童的10% (三)迟缓型:适应环境缓慢,情绪不甚愉快。 约占儿童的15% (四)混合型:约占儿童的35%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一、模仿学习 二、条件放射学习方式 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婴儿的学习



一、模仿学习 二、条件放射学习方式——最早的条件 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的姿势做 出食物性条件放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 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所提 示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1、自发性微笑阶段 2、无条件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性的哭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 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1、最初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1)本能性的驱动力 (2)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一)身体的发育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非常快。

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上。

其中,婴幼儿期身高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

婴幼儿体重的增长与他们骨骼肌肉的发育密切联系。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1.神经系统的结构(1)脑的重量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脑重大约是成人脑重量的25%,而这时新生儿的体重仅是成人体重的5%。

之后,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

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神经纤维婴幼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是运动神经。

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的髓鞘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3)大脑皮层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其中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5~6 岁。

2.神经系统的机能(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 个小时,3 岁时可减少到14 个小时。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并逐步培养起一些生活习惯。

(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

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

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七八个月以前的婴儿属于此阶段。

这时他们只能以自身的动作来应答具体的刺激物。

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8 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对少数词做出一定的动作反应。

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

1岁至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

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1岁半以后,婴儿的词才开始摆脱与具体刺激物的直接联系,开始具有概括性,即词可代表一类事物。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知识精讲通关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2).pps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知识精讲通关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2).pps

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帮助儿童习得语言的重要方式:语言环境、儿童与成
人之间的言语交往 (一)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 利用手势,作用有二:第一,引起注意(把“听话人
”的注意引向特定的物体和事件);第二,要什么东西。 儿童与成人交往是习得言语的必要条件,也是促使他
们学习言语的动力之一。
(二)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 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中,说出的是自己知道的东西。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感 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中发展最早,最先成熟的心理
过程,它是婴儿认知的开端。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 理过程。
(一)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技能发展:
视觉集中(出生时两眼不 协调)、视觉追踪运动、 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 视觉敏锐度
三、婴儿的加工整合信息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一)加工整合信息能力的发展 9~12个月婴儿已经具有归类、分类能力。(习惯化和 去习惯化研究范畴)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8~11个月婴儿问题解决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无效尝试——有效尝试——无须尝试直接成功 婴儿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策略随月龄增长而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是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要 注意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增加与儿 童的交谈机会。
五、语法的获得 1.5~2.5岁是语法掌握的关键期,到3岁末基本掌握了
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儿童如何获 得语法,有 不同的解释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后天环境对儿童的言语 获得期决定作用。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儿童的言语 获得期决定作用。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量的发展 词汇是表达意义的。 50、60——1000 1-1.5Y 3Y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三、婴儿的气质
• 气质:婴儿对环境进行反应和与环境互动的特有模式。 • 气质是日后人格发展的基础。 • 气质的绝大部分被认为是由生物学上的因素所决定的。
婴儿的气质
➢ 气质(托马斯-切斯气质类型说) 容易型(40%) 困难型(10%) 迟缓型(15%) 混合型(35%)
➢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鲍比尔)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 程。
主要内容
• 婴儿的情绪发展 • 婴儿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 婴儿的气质 • 婴儿期依恋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1.自发性微笑(0―5周):生理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二)哭的发展 1.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的规律相同。 2.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 不适、感到无聊。 3.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24
说话和语言发展的里程碑 哭泣和叫 咿呀学语 喊“妈妈”和“爸爸” 除了“妈妈”和“爸爸”还会使用一些词语 使用很多词语并能指出身体的部位 开始使用句子 会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
• 请思考:“婴儿语言”的使用,有必要吗?
语音发展
▪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1个月内偶尔会吐露ei,ou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ma声,第3月出现更多的 元音和少量辅音,比如a,ai,e,ou,m,h等。
• 四种类型的孩子:
• 轻松的孩子 (40%)
• 兴奋延迟型的孩子 (15%)
• “难伺候”的孩子 (10%)
• 混合型的孩子 (35%)
四、依恋:与照顾者的互动
年龄
0-2个月或3 个月
2-3个月到6 -7个月 6-7个月到1 岁

人类发展心理学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人类发展心理学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人类发展心理学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人类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心理变化的学科。

从婴儿时期到老年阶段,人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将分别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五个阶段来探讨人类发展心理学所包含的心理变化。

一、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一般指出生后的前两年,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取决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婴儿对世界的理解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实现。

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反应性的,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简单。

在婴儿期,社交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婴儿开始注意到家庭成员和其他重要的人,形成亲社会行为。

他们学会区分亲近和陌生的人,并对陌生人表现出一定的恐惧。

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儿童期通常从2岁到12岁,是个体认知和社交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并能够建立友谊。

在儿童期,自我身份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变化。

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概念。

同时,他们开始学习规则和道德价值观,逐渐建立起对社会的认同感。

三、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少年期是指从12岁到18岁的年龄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上的变化,性格和身份的形成,以及与家庭、同伴等社会群体的关系。

在青少年期,个体开始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意愿,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信念。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地位,并追求独立性。

同时,青少年还会面临情绪上的波动和探索自我身份的挑战。

四、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成年期是指从18岁到大约40岁之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成年人经历职业发展、建立家庭和维持社交关系等多重角色的转变。

成年期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自我发展和情感成熟。

个体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开始追求成就感和个人满足感。

2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发展(动作和情绪) 林崇德版 老师提供

2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发展(动作和情绪)   林崇德版   老师提供
婴儿期心理发展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个 体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个年 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2. 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 平;
3. 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4.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标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婴儿一周岁以内常哭,是 正常的事,也有生存、发展上的意义;1-2岁 以后的孩子还常哭,大人则要特别注意分清原 因,区别对待:
一是孩子是否在以此要挟自己,把哭做为一种手段;
二是孩子是否有身体不适(婴儿有时突然发生莫名 其妙的啼哭或其他不愉快现象,可能是发病的先 兆);
三是自己是否过于忽视孩子。
哭泣
快乐
生气
不舒服
嫉妒
嫌恶
一、情绪情感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
意义
(一)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重要工具
(二)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力量 (三)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知活动
中等强度的情绪唤醒水平能使认知活动达到最佳水平
(四)情绪情感是婴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儿个性形成 基于上述对婴儿情绪情感意义的认识,教养者应高度重视婴儿的
婴儿恐惧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初生就有) (大声、高处降落、身体位置突变、疼痛等引起)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 (与曾经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相联系)
(3)怕生(6-8月左右)
(对陌生人、陌生或怪样的物体、没有 经历过的情况发生警觉、害怕、恐惧等)
3、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4、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心理发展资料

心理发展资料

心理发展一、婴儿期心理发展在人类生命周期中,婴儿期是心理发展的起点。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婴儿会经历各种心理发展阶段,这对其今后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婴儿在这个阶段会经历感知、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1.1 感知发展婴儿的感知发展是其认知发展的基础。

通过感知,婴儿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刺激和信息,并逐渐建立起对这些信息的认识。

他们会通过感觉器官对声音、光线、味道、触觉等作出反应,逐渐学会辨别不同的感觉,并形成对环境的认知。

1.2 认知发展随着感知能力的增强,婴儿开始建立起更加复杂的认知结构。

在婴儿期,他们会逐渐学会通过观察、模仿和试错来学习和认识世界。

婴儿的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并开始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3 情感发展婴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建立起与主要照看者的情感联系。

婴儿在这个阶段会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与他人建立起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对婴儿的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1.4 社交发展社交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与家人和其他照顾者的互动,婴儿逐渐学会社会规范和交往技巧。

他们开始学会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等社交技能,并逐渐建立起社交关系。

二、儿童期心理发展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继续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化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儿童在这个阶段渐渐脱离家庭环境,开始接受更广泛的社会化教育和影响。

2.1 认知发展的进一步在儿童期,认知发展继续向前发展。

儿童逐渐建立起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更加全面的认知,并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学习和社交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社会角色。

2.2 情感发展的深化儿童期的情感发展在婴儿期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他们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儿童在情感交流中学会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人,这对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2.3 社交发展的加强儿童期是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学校和社交活动开始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发展心理学知识:关于人的成长——第二节 婴儿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知识:关于人的成长——第二节  婴儿期的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 美国心理学家范茨(Fantz,1961)利用婴儿 的视觉偏好研究其形状知觉 。“视觉偏好”是指 婴儿注视具有某一特点的目标的时间明显超过注 视其他目标的时间的现象。
• 婴儿偏爱复杂的刺激、信息量多的图形、对他们 具有社会意义的形状,不喜欢没有图案的模式。
第四章 早期发展
9
00:03:44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 (3)大小原则: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第四章 早期发展
10
00:03:44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 (一)手的抓握动作
发展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通常在5-6个月出现。
• (二)独立行走
成熟是动作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 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四章 早期发展
11
00:03:44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第四章 早期发展
36
00:03:44
相 似
0.40
度 (
0.30
相 关
0.20
) 0.10
同卵双胞胎 异卵双胞胎非双胞胎手足
血缘 图11-3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及不同时间出生之非胞
胎手足间婴儿气质的平均相关。 资料来源:Braungart et al.,1992;Emde et al.,1992。(图见
第四章 早期发展
6
00:03:44
婴儿状态的发展变化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二级考试笔记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二级考试笔记

婴儿啼哭的原因
1. 饥饿 2. 瞌睡 3. 身体丌佳 4. 心理丌适 5. 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发展过程:
• 分离焦虑: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 环境癿情冴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1. 最初阶段:啼哭,悲伤,找妈,拒绝,抗议。 2. 第二阶段:希望破灭,减少啼哭,情感况漠。 3. 第三阶段:寻求可亲近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环境 。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 社会性微笑癿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癿开端。 • 婴儿癿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意义转化 癿収展过程。 • 三阶段: 1. 自収性微笑阶段:生理反射性微笑,非社会性。 2. 无选择癿社会性微笑:对人丌加区分。 3. 有选择癿社会性微笑:分人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 在婴儿学会语言乊前,哭泣是表达需要癿唯一斱 式。 1. 自収性癿哭:生理反射性,无社会性。 2. 应答性癿哭:丌适宜癿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癿哭, 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癿信号,具有社会 交往性质。 3. 主动操作性癿哭:从经验中学到癿,具有明显社 会性,如把打针不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癿经验 ,惧怕穿白大褂癿医生。
2. 叐知识经验癿支配
容易注意不已有经验丌相匹配癿新异刺激。
3. 叐言语癿调节和支配
记忆
• 人类个体记忆収生癿时间是胎儿末期。 • 按记忆内容分: 12个月乊前:
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
12个月乊后:
表象记忆 词语记忆
加工信息整合
习惯化 去习惯化
问题解决
1. 无效尝试 2. 有效尝试 3. 无须尝试 直接成功
依恋类型:
1. 安全型 依恋 2. 回避型依恋 3. 反抗型依恋
衡量母亲教养的标准
1. 反应性 2. 情绪性 3. 社会性刺激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认知活动●广义的认知●狭义的认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婴儿记忆、思维与言语的发展●婴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一、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一)感觉运动及其子阶段●反射性反应阶段(0-1个月)●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8-12个月)●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心理表征阶段(18-24个月)●(二)前运算阶段(2-7岁)●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前概念阶段●标志:象征性游戏●直觉思维阶段(4-7岁):●借助对事物的直接感受和知觉来思考●3岁前是思维、认知、智力萌芽、产生的阶段。

皮亚杰将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和智力(或智)(intelligence)看作是同义语。

●3岁前儿童主要的智慧特点是它的感知运动(sensori-motor)协调性。

也就是说,3岁前,儿童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做出反应,协调感知和动作来"解决问题",在动作的进行中思考,这时,婴儿只能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以及预计动作的后果。

一、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理论●皮亚杰在《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1953)、《儿童心理学〉(1969)等著作中,都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感知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并将这一阶段分成六个时期:●1.原始感觉动作图式的练习(0~1个月),像吸吮、定向注意等动作,都是遗传的反射练习过程。

●2.初级循环反应(1~4.5个月)●初级循环反应时期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适应。

这个时期是从机体到智慧之间的过渡。

●皮亚杰采用习惯(habit)这个名词,来指明习得行为的形成以及这种习得行为形成后变为自动化的动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髓鞘化
髓鞘是一层包裹在神经元外部以使神经元之间彼此隔离 的髓磷脂。
神经髓鞘形成以后,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 传导。
婴儿到了3岁,髓鞘化的过程接近完成 。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1.脑电波
•δ波(﹤4Hz) •θ波(4~7Hz) •α波(8~12Hz) •β波(13~30Hz) •γ波(30~70Hz)
5~7月 双眼可以监控双手玩弄物品
9月 用眼睛去找寻,拿着小棒去敲打物品
10~12月 理解手中的玩具与掉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
因果关系
1~1.5岁 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
1.5~2岁 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积木垒高,倒水
3岁时 手已经非常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
度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1.手眼协调能力
新生儿觉醒时的脑电波大 部分是δ和θ慢波
快波(α和θ波)随着年龄 的增加而增长。
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发 展的重要阶段。
低频段从第1年开始逐渐减 少,α波的增长一直持续到 青少年期。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2.大脑单侧化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被称为单侧化
➢左半球——语言、逻辑、数学
3.24±0.39 5.75±0.68 7.16±0.78 8.13±0.93 8.74±0.99 9.28±1.01 9.80±1.05 10.43±1.14 11.01±1.18 11.77±1.30 12.60±1.48 13.73±1.63 14.80±1.69
50.4±1.7 60.5±2.3 65.7±2.3 69.8±2.6 72.6±2.6 75.5±2.6 78.3±2.9 81.4±3.2 84.0±3.2.9±3.8
➢右半球——空间认知、雕刻、音乐。
大脑单侧化的发展:
➢1岁前 左右脑功能尚未分化
➢2岁时 左右脑逐渐分化
➢4岁
惯用手明显
二、婴儿身体发育
身体生长原则 ➢ 头尾原则 ➢ 近远原则
•图4-1 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
二、婴儿身体发育
年龄
出生 2月 4月 6月 8月 10 月 12 月 15 月 18 月 21 月 2.0 岁 2.5 岁 3.0 岁
••第第一节节 婴婴儿儿生生理理发发展展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一)大脑形态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三)大脑功能发育
二、婴儿身体发育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婴儿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的意义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一)大脑形态发育
•>37cm—大头 •<32cm—小头
•表4-1 0-3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体 重(kg)


•±s)身 高(cm)


3.33±0.39 6.27±0.73 7.76±0.86 8.75±1.03 9.35±1.04 9.92±1.09 10.49±1.15 11.04±1.23 11.65±1.31 12.39±1.39 13.19±1.48 14.28±1.64 15.31±1.75
第四章婴儿期的心理发 展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 本章要点
婴儿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在婴儿期末接近成人水平。动作发展规律可 概括为整分原则、首尾原则、大小原则、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 动作、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新生儿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随着生活经 验的积累,婴儿的方位知觉、深度知觉、物体知觉逐步发展。1岁以内婴 儿的记忆初步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是1~3岁儿童记忆能力走向成熟 的标志。新生儿的注意形式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儿童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和 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3岁前表现出直观行动思维。婴儿期是儿童口头 语言发生和发展的时期。婴儿能对社会性刺激作出积极反应,情绪的社会 性逐渐增加。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 的最重要标志。艾恩斯沃斯使用“陌生情境”技术将婴儿依恋行为划分为 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托马斯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 和缓慢型。婴儿主要的人际关系是亲子关系,但同伴交往也已开始发展。 孤独症和感觉统合障碍是婴儿期的主要心理障碍,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也 没有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行为训练和心理治疗干预。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1.神经元 (出生1000亿个) (1)轴突分叉 (2)树突生长 (3)传导信息 :突触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2.突触
•突触基本结构
•出
•6岁
•14岁

• 人类脑的突触密度图
•经 验
•两个脑区的突触密度随年龄变化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
•(二)大脑结构发育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 练 • 32~.身4个体月运俯动卧能抬力头和俯卧翻 5~6个月 竖直独坐 8~9个月 爬会站 1岁左右 独立行走 2岁前 蹲会跑的程度 3岁前 跳、踢、投掷等
三、婴儿动作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 2.动作是评价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 3.动作发展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 • 1.手眼协调能力
• 手眼协调是指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3~4月 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
49.7±1.7 59.1±2.3 64.2±2.2 68.1±2.4 71.1±2.6 73.8±2.8 76.8±2.8 80.2±3.0 82.9±3.1 86.0±3.3 89.9±3.8 94.3±3.8 97.6±3.8
三、婴儿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1.整分原则 2.首尾原则 3.大小原则 4.从中央部分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 脑重
出生350~400克 (成人25% )
6月 700~800克 (成人50% )
1岁 800~900克 (成人60% )
2岁 1050~1150克(成人75% )
3岁 1180克 (成人80%)
7岁 1280克
(成人90% )
2.头围 出生 34cm (成人60%) 6月 42cm (成人75%) 1岁 47cm (成人83%) 2岁 48~49cm (成人85%) 10岁 52cm 达成人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