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答案,含解析)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0225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2CO 2.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 △¯Cu+CO 2,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及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一氧化碳的前两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 中毒B 、组成CO 、CO 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 、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2.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是( )A 、O 2B 、COC 、N 2D 、CO 2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CuO+CO Cu+CO 2可知,CO 具有还原性B 、金刚石、石墨、C 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 2C 、CO 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2和CO 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CO 和CO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 和CO 2均具有可燃性B 、CO 和CO 2均能与H 2O 反应C 、CO 和CO 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 、CO 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 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 ⇌CO ad ,O2⇌2O ad,CO ad+O ad→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CO和CO ad不是同种物质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6.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8.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1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11.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化学知识.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现象与解释C、化学与生活D、资源与环境12.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1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4.下列气体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COB、O2C、N2D、He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B、金属铝不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C、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可以在O2中燃烧17.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1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比空气重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性.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进入森林,注意防火,通常状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20.某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为.当观察到D装置中出现现象时,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21.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1)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个O原子.1个O2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2013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大连油罐爆炸、吉林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灾难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是(写一条即可)23.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能转化为的过程.(3)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燃烧”可表示为.(4)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填序号).A.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性质:能燃烧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写一条).2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处的现象为:,A处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请指出本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26.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反应生成CO.(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考点训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O,CO2的组成、性质分析.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除外.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无机物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件.2.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是()A、O2B、COC、N2D、CO2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应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分析物质的性质,找出符合题意的物质即可.解答:解:A、O2不具有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B、CO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C、N2不具有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D、CO2不具有还原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熟记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一氧化碳、碳和氢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CuO+CO Cu+CO2可知,CO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解答:解:A、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夺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碳元素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C、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故C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行,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故D 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即可.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CO和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CO和CO2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C、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CO和CO ad不是同种物质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信息: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说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解答:解:A、CO⇌CO ad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即CO与CO ad为同种物质,A错误;B、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该过程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正确;D、CO⇌CO ad,O2⇌2O ad,CO ad+O ad→CO2该过程无反应条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题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要紧扣题目信息,认真分析得出结论.6.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的提示信息,对选项中的叙述进行评价.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能燃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生成二氧化碳;由三氧化二碳(C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对比,可确定密度与空气的大小.解答:解:A、由于CO具有毒性,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可燃性,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72,72>29,则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CO具有还原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提取典型信息,迁移已有知识对新的物质性质进行推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通常用作燃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B、一氧化碳既不能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的中毒;C、一氧化碳可以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而变成金属单质;D、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金属氧化物变成金属单质;故C正确;D、虽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对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气体的化学性质是本题的考查内容,正确掌握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答的基础.8.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依据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与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其固态形式是干冰,易升华吸热,据此回答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不具备还原性;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不正确;D、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吸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气体的性质是本题的考查内容,正确掌握两种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基础.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根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错误.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铁,并除去尾气中的CO,所以应该先除去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再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最后进行尾气处理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乙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甲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最后再通过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丁酒精灯点燃,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丁,故选:C.点评: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和干燥操作时,因除杂时需要把混合气体通过溶液,除杂后的气体中会含有一定量水分,所以干燥操作应放在除杂操作之后,但本题水分对实验无干扰,所以不用除水分.11.在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化学知识.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现象与解释(1)CO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灯泡的灯丝(1)酚酞滴加到某溶液中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化学与生活D、资源与环境(1)铝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2.5浓度极限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应大量开采出口创汇A、AB、BC、CD、D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分析:A、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钨的熔点分析物质的用途;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C、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D、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要合理开采,因为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的熔点高﹣﹣故可作灯泡的灯丝,正确;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不可选;C、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而非铝元素,故不可选;D、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要合理开采,让其发挥更大效益,因为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较为综合,了解相关内容才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12.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分析解答;B、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C、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碳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分析判断.。
中考化学考点汇总(考前必备)
![中考化学考点汇总(考前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04cf37f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d.png)
中考化学考点汇总(考前必备)1.中考化学【反应方程式】考点35个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①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②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③镁可做照明弹;④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⑤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③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④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①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②)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③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④)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相关知识点:①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①②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③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共同知识点: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②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③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⑤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https://img.taocdn.com/s3/m/1b79559dfe4733687f21aa3c.png)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977g L -⋅,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2)CO 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 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3)CO 2有三种状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CO 2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CO 2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①CO 2不支持燃烧,不是绝对的。
如镁可以在CO 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 22MgO+C 。
故强调“一般情况下”CO 2不支持燃烧。
②CO 2不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不是因为CO 2有毒,而是因为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环境中,人和动物易缺氧而窒息。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时,要进行灯火试验,防止洞内二氧化碳含量太高而使人窒息甚至死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CO 2+H 2O H 2CO 3,碳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常温下的稀溶液中,加热或长期放置会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O 3CO 2↑+H 2O 。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成紫色。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其原因是CO 2与Ca(OH)2发生了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 。
生成物CaCO 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悬浮在水中形成了悬浊液,就出现了浑浊现象。
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或检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如有反应CO 2+C 2CO 中,CO 2提供氧将碳氧化为CO ,CO 2失去氧被还原为CO ,所以CO 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剂。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必刷题考点2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必刷题考点2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7e6b7b52ea551810a687d0.png)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9•普陀区一模)CO 还原CuO 的反应中,CO 体现出的性质是()A.可燃性B.毒性C.还原性D.不溶于水【解析】A、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不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2.(2019•长宁区一模)有关CO、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答案】A。
3.(2018秋•潮南区月考)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答案】C。
4.(2019•普陀区一模)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两处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相同的B.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通入CO 反应C.丁处酒精灯在通入CO 前应先点燃,防止CO 污染D.乙处固体几乎全变红后,继续通入CO 只是为了防止倒吸【答案】C。
5.(2018秋•秦皇岛期末)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途: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解析】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6.3.2 一氧化碳
![6.3.2 一氧化碳](https://img.taocdn.com/s3/m/9d76bd4bc77da26924c5b0a3.png)
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知2-练
(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 B )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来自《典中点》)
(2) 也 有 人 认 为 , 二 者 化 学 性 质 相 差 甚 远 , 原知因2-是练 __二__者__的__分__子__构__成__不__同_______。
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化学性质
可燃性:2CO+O2 =点=燃===== 2CO2
还原性: CuO+CO ==△===== Cu+ CO2
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 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2 易错小结
9.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下列关于 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炭火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煤燃烧一定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C.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换气扇 D.CO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问 题(一)
知1-导
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它使人中毒
的原理是什么?
问 题(二)
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 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7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7日星期二2021/9/72021/9/72021/9/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72021/9/7September 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72021/9/72021/9/72021/9/7
广饶街道颜徐学校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答案)(2021年整理)
![广饶街道颜徐学校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答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80c8f1b4daa58da1114a84.png)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6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6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6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考点聚焦: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______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________也不_________(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_______实验)(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方程式)(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方程式)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高温2CO (吸热反应, 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________(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2)制汽水(3)气体肥料(4)干冰用于_________________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引起该效应的气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cdd3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1.png)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下:
1. 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熔点为-205℃,沸点为-℃。
难溶于水,在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2. 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反应)、歧化反应等。
同时具有毒性,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甚至电击样死亡。
3. 工业应用:一氧化碳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可由焦炭氧气法等方法制得,主要用于生产甲醇和光气以及有机合成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精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b5015465ce0508773213aa.png)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标定位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 Cu+CO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识在线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1)验证CO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992a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2.png)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常见反应方程式一、 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 2 点燃 2P 2O 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 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 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 2O 2 2MnO 2H 2O+ O 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6.加热氯酸钾:2KClO 3 2MnO 加热 2KCl + 3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二、自然界中的水: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2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六、金属(1)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铝耐腐蚀的原因: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中考化学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化学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9ffcaa0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9.png)
中考化学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识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通常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知识点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注意:点燃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前前要验纯。
(2)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因此一氧化碳可用于冶金工业。
知识点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与H2还原CuO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先通CO,再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连续通CO至试管冷却。
尾气处理:因CO有剧毒,不能随意排入空气中,处理的差不多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2或收集备用。
知识点4、一氧化碳的毒性、产生方式及用途(1)一氧化碳的毒性:CO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人吸入CO会造成人体缺氧,严峻者会致死。
(2)产生CO的三种要紧方式:a.氧气的量不足,碳燃烧不充分:b.CO2遇到酷热的碳;C+CO2=2CO;c.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C+H2O=CO+H2 (水煤气)。
(3)一氧化碳的用途: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如炼铁等。
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1)点燃待检气体,若火焰呈蓝色,则先用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显现白色浑浊物,则气体为CO。
(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若显现红色的物质,且产生的气体不能使无水CuSO4变色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
相关举荐中考化学知识考点复习:周围的化学物质中考化学考点训练:走进溶液世界。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点复习: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点复习: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https://img.taocdn.com/s3/m/4ac5cf924afe04a1b171de0d.png)
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如图是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在装置出口处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B.实验过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C.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2Fe+CO2D.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CO22.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3.如图所示,小文同学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已知:甲酸在热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型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清洁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B.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C.A处发生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D.A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4.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加热(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20 g。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 g,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___。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3篇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2a58a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7.png)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3篇珍惜这次考试,沉着冷静,考出好的成绩,成就自己的梦想。
愿你能以平常的心态参加考试,发挥自己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一、知识考查点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C6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学习或复习时按“名称――结构性质用途”这条线来掌握这部分知识。
1.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金刚石的正八面体结构坚硬性作玻璃刻刀、机器钻头、装饰品等;石墨的细鳞片状结构质软、导电性、滑腻性、耐高温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坩埚;木炭和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吸附食品色素、除臭、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等;C60分子(又称足球烯)的球状结构稳定性超导体等;碳纳米管的多孔结构储氢等。
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碳单质物理性质各异,但化学性质类似,都具有可燃性作燃料,家庭取暖、做饭等;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如冶炼金属铜、铁等;常温下稳定性制作字画、书写档案等。
例1 (2011·日照市)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
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
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点拨石墨烯以石墨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中间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四种物质物理性质各异的根本原因是结构不同,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但他们化学性质类似,都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石墨烯只有碳元素组成,类属于碳单质,所以选项D是错的。
答案为D。
考点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气体制取设计思路一般为发生装置(先组装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验证气体性质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对有毒气体用溶液吸收或燃烧掉)等。
中考化学总复习经典讲义:碳的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提高) 知识讲解
![中考化学总复习经典讲义:碳的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提高)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3484a558fb770bf78a55fe.png)
中考总复习:碳的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提高)【考纲要求】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知道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及毒性等。
3.掌握单质碳、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比较对比项目 金刚石石墨外 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固体深灰色细磷片状固体 光 泽 加工琢磨后有光泽 略有金属光泽硬 度 自然界最硬软 导电性 无 良好 导热性 良好良好用 途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要点诠释:1.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
2.炭和碳不同。
碳是指碳元素,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概括的含义,并不具体指某种物质;炭是指具体的物质——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碳与炭不能混用。
3.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一些色素、有异味的物质,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并非化学变化。
4.规律总结:物质的组成、结构垐垐?噲垐?决定反映物质的性质垐垐?噲垐?决定反映物质的用途。
考点二:CO 2和CO 性质及用途的比较(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对比项目CO 2CO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易升华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可燃性 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有可燃性2CO+O 22CO 2还原性没有还原性,有较弱的氧化性有还原性C+CO22CO CO+CuO Cu+CO2与水反应与水反应CO2+H2O=H2CO3不能与水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碱)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不能与石灰水反应毒性无毒有剧毒主要用途可制汽水,作制冷剂,灭火,气体肥料气体燃料、高炉炼铁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污染空气要点诠释:1.由于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决定了二者性质的不同。
化学练习及知识点讲解-(第一部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练习及知识点讲解-(第一部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252fba2bb4cf7ec4afed0cd.png)
CO 2 + C 2CO(⑴可燃性: 2CO + O =====2CO第一部分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中考考点梳理]考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⒈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 P 114 实验 6-5) ⑷CO 2 固体叫“干冰”。
⒉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 P 113 实验 6-4)更不能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 P 114 实验 6-6)化学方程式:CO 2 + H 2O == H 2CO 3(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 CaCO 3 沉淀。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CaCO 3↓+ H 2O①CO 2 气体的检验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此反应的应用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注: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 2 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考点 2一氧化碳的性质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室制取 C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⒉化学性质2点燃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①CO 和 H 2 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 H 2 一样)②H 2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 4 和 O 2 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但: 鉴别:H 2、CO 、CH 4 可燃性的气体:是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⑵还原性:CO + CuOCu + CO 2 ——冶炼金属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 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 CO ,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直至玻璃管冷却;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 CO 点燃转变 CO 2(或收集起来)。
普及一氧化碳常识
![普及一氧化碳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9a39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普及一氧化碳常识
1. 毒性: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
2. 来源: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用火、取暖设备、热水器、燃气灶、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在密闭的空间中,如浴室、车库、船舱等,一氧化碳容易积聚。
3. 健康危害: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
在高浓度下,一氧化碳会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4.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确保通风良好,尤其是在使用燃料燃烧设备时。
安装和使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可以及时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
定期维护和检查燃料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急救: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
总之,了解一氧化碳的常识对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使用燃料设备、保持通风良好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 + H2O高温H2 + CO)2)还原性:CO+CuO △Cu+CO2 (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u+CO2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