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初探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aae8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3.png)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研究摘要: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让整个教学的过程更加方便,也能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不再是单一孤立的局面,而是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用于不同的学科中发挥作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也让学生得到成长。
本文针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教学探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改;学科融合;创新策略一、小学科学学科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科融合教育是将不同的学科进行关联,把不同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思维等进行整个归纳,在实际教学的时候灵活巧妙的运用,从而有效的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师们需要重点侧重不同的学科的结合,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小学科目学科融合教育是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们形成综合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这样不断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广度,还能帮助学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多角度发展。
因为科学科目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积极创新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辅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为将来学习更多的科目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二、小学科学学科融合的创新策略(一)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1.寻找学科融合要点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现象,能够在生活当中应用科学知识。
在科学、数学课程整合应用阶段,教师要寻找二者的融合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才能体现课程整合价值。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这部分时,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过程拉力、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实验过程,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第一次小车运动时间,得到结论“在特定时间内,对小车施加的拉力或者推力越大,其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创新案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40b0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b.p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创新案例在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取得新的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转化老师的角色,通过创新和实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实际案例为线索,对新时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创新与实践的方法展开讨论。
一、案例概况本文以小学《科学》中《电和磁》为例,在组织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重温以前的电路知识和磁铁性质,探究电能与磁之间的关系,整堂课在回顾—探究—检验—夯实中,指导学生紧扣思维,由浅入深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二、案例过程(一)回忆已知,自主实验电和磁有别于别的具体的看得到的物质或科学现象,是特别抽象化的,学生看不见,摸不到,唯有基于自己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形成概念,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助力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就必须要制定好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平台。
鉴于此,在这堂课开始的时候,我先要求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简单装配电路的知识点,并分小组,检测一下灯泡会不会发亮,在这个过程中,回想电在电路中经过的路线。
接着要求学生在课桌上摆放一个指南针。
在实施观察后,回答以下的问题:(1)指南针停止晃动后,指南针对准哪个方向?(2)把电路中输电线弄直倚在指南针上面,与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再接通电流,看看指南针是否会存在变化?存在怎样的变化?(3)断开电源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便,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进行探究,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探究,观察现象在学生完成了以上问题的探讨后,他们会发现,磁铁会对指南针产生影响。
那么,是否只有铁、磁铁会对指南针产生影响呢?这就是接下来需要同学们进行探索的问题。
所以,我为学生们提出了新的问题:(1)导线在通电以后是否会对指南针产生影响?(2)如果会的话,那么导致通过电线对指南针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3)在怎样的情况下,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在问题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小学科学的创新教育
![小学科学的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12c9e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4.png)
小学科学的创新教育1.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生应该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在科学领域。
小学科学的创育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育的目标创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具体来说,小学科学的创育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愿意主动研究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验;-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科学项目。
3. 创育的方法为了实现创育的目标,我们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能力;- 项目式研究:通过组织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具体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技教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实践平台;- 跨学科教学:将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艺术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创育的实践为了将创育理念付诸实践,我们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 课程设置: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科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验、探究和项目式研究等内容;-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如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创新实验的机会;- 教师培训:加强科学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升他们的创育理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家庭实验和创新项目等支持;- 学生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挑战。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课程创新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课程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379be8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课程创新在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课程创新方面,我们需要像打造一个令孩子们兴奋的冒险世界一样,充满探索和惊喜。
科学教育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一个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奥秘、理解科学原理的过程。
每一个课程都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冒险,为孩子们开启未知世界的大门。
首先,我们将科学课堂打造成一个互动的舞台,每一个孩子都是探险家,而不仅仅是听众。
他们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亲身体验科学背后的法则和规律。
例如,在学习物理学时,他们可以亲手搭建简单的机械装置,探索力学原理;在学习生物学时,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微小世界,了解生命的神奇之处。
其次,课程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我们可以通过谜题和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化学反应的谜题,让孩子们合作解决,从中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或者组织一个“科学探索日”,邀请专家为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演示,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另外,科学教育也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们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和制定实验,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教授他们如何通过植物的生长来监测空气质量,或者通过观察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最后,教育者们在课程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启发孩子们思考和探索的引导者。
通过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们能够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世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课程创新不仅仅是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
通过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为孩子们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从容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探索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的创新教学策略
![探索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的创新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238e8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c.png)
探索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的创新教学策略在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正在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
这些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和互动体验,为学生们打开了新的学习之门。
首先,教师们倾向于采用更加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教科书上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让科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状态变化时,教师们不仅仅展示示范,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加热和冷却来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知。
其次,创新的科学教学策略强调跨学科的整合。
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时候,教师们可能会将生物学、地理学和化学知识融合在一个项目中。
例如,学生们不仅仅学习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还通过调查当地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探讨生态系统与化学污染之间的关系。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此外,新的教学策略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并通过实验和研究来验证他们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学生们不仅被要求观察现象,还被鼓励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索不同材料对光线折射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光的物理特性。
最后,创新的教学策略还包括利用现代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
教师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来模拟科学现象,或者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天文模拟软件观察地球、太阳和其他行星的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日食、月食等现象的产生原理。
总之,探索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的创新教学策略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进步尝试。
通过互动实践、跨学科整合、探究解决问题和现代技术应用,教师们正在为学生们创造更为丰富、深入和有趣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创新者的种子。
整合小学科学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初探
![整合小学科学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3b2aafeba0d4a7302763a62.png)
开了 :
1 设 情 境 , 导 学 生 自行 发 意 识 到 : 该 发 明 一 种 新 型 实 用 的 .创 引 应
我 想 研 究 汽 水 为 什 么 是 黄 色
至
1 8
堕
⑨
人_教
的?
干 了 ; 头 二 是 雨 过 天 晴 后 , 泥 镜 水 地 面 很 快 就 干 了 ;镜 头 三 是 利 用 C I 件 演 示 盆 里 的 水 隔 一 定 的 时 A 课 间后 没有 了。播放 这 三个 镜 头 后 ,
分 析 不 难 发 现 : 是 需 要 带 根 的 活 一
我 想 研 究 汽 水 为 什 么 会 冒 泡
泡?
植 物 一 株 ; 是 水 , 时 要 有 装水 二 同 的 容 器 。 三 是 启 发 学 生 推 想 , 析 分 实 验结 果 , 果植 物是 用 根 来 “ 如 喝
我 想 研 究 汽 水 的盖 子 为什 么
次 ,他 买 了一 支新 上 市 的所 谓
“ 自来水 钢笔 ” 供 他 的顾 客签 字使 虽 然 我 们 很 熟 悉 ,如 这瓶 桔 子水 , ( 师 出示一 瓶桔 子 水 ) 只要 仔细 教 , 钢 笔里 一下 子 流出好 多 墨水 , 把单
下 就 把 保 险 业 务 转 给 了 沃 特 曼 的
瓶里 ?
的水到 哪里 去了?等 等 。 在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中 , 决 一 个 解 问题也 许仅 仅 是一 个技 能 而 已 , 而
提 出 新 问 题 , 新 的 角 度 去 看 旧 的 从 问 题 ,却需 要有 创 造性 的 想象 力 。
为 什 么 瓶 里 的 汽 水 不 装 满 ?非 得 差那 么一截 ?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ea0e9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b.png)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科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利用科技来改变和创造新的事物。
要做好科技教育教学,一定要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将科技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综合学科课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技,教学应当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通过真实的情境设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科技信息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科技教育改革资源建设评价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是广泛的教育范畴,旨在为学生提供技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信息技术和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然而,在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教师对科技教育认识不够充分,教学方法较为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更新也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开展小学科技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们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性化需求。
一.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1.课程设置与结构优化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是科技教育教学的基础,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突出重点,建立完整的内容体系,分阶段、分主题开展教材内容的设计和教学。
强化实践探究的环节,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fbdb61c6c175f0e7cd13738.png)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作者:黄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摘要: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探究性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43-02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一、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与学方式交流、思维交流的过程。
创设一种师与生、生与生心理交融、民主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有利保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表达和交流,对表达和交流缺少应有的重视,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得出了结论,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节课的探究学习也告一段落。
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传统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单边性、模式性活动较多,让学生积极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多边性、主动性活动较少,课堂活动总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
素质教育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这样一来课堂不再单是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活动。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及创新初探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及创新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27dda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3.png)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及创新初探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学科学实验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科学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科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的可能性,以期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改进传统实验设备小学科学实验通常使用的实验设备相对简单,但是很多传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玻璃试管在使用时容易破碎,不安全;实验器材及容器的尺寸和形状不够多样化,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实验需求。
可以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采用新型材料来替代玻璃,如塑料、陶瓷等,既安全又环保;对实验器材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设计创新,使之更加符合实验的需求,提高实验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传统的实验方式存在着“老师做,学生看”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设计与科学实验相关的虚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在保证实验效果的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引入跨学科实验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如物理与化学、化学与生物等。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可以引入跨学科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引入数学元素,让学生在测量和计算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化学实验中引入生物元素,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生命的神奇。
通过跨学科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7db18ea9b89680203d8254a.png)
达和交流缺少应有 的重视 , 常常只是走个过场 , 得 出了结 论, 就 完成 本 节 课 的教 学 任 务 , 一 节课 的探 究 学 习也 告 一
段落。因此 , 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 、 同学之间的广泛交 流, 放下教师的架子 , 与学生共同参 与观察探究活动, 在交
往 中提 倡 相 互 尊重 、 信任 、 理解 、 支持 、 合作 、 帮助 , 师 生 之 间、 同学之 间 要多 运用 鼓 励性 评 价 。教 师 应该 是 学生 的指 导者 、 合作者 , 是学生的朋友。 二、 激发 学 生的创 新欲 望
历 几 次变 化等 许 多 问题 。在 科学 课 的教 学 过程 中 , 创 造 力 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 有疑才能进步。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 着 创新 思 维 的火花 ,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教 育 学生 多 问个 为 什
、
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 的过程 , 也 是师生情感交流 、 教与学方式交流 、 思维交流的过程 。 创设 种师 与生 、 生与生 心理交融 、 民主和谐 的科学探究氛 围 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形成 的有利保 证 。在小 学科 学教 学 中 , 很 多 老师 忽略 了表 达和交 流 , 对 表
【 教 改创新 】
浅析小学 生科学课 中的创新教育
黄 凤
(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 重庆 4 0 4 0 2 0 )
摘要 : 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 以创新精神为主体 的素质教 育。 许 多教 育工作者越 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
育应 该发展学生的智力 , 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 特别是创新 能力的培养。本 文从 小学科学课 中如何 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 学生的创新欲望、 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等方面提 出了一些见解。
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20c1aa8284ac850ad0242d1.png)
在华盛 顿儿童博 物馆 的墙上有一 幅醒 目的格 言 : 我听 “ 见 了就忘记 了 , 我看见 了就记住 了 , 我做 了就理解 了。” 这说
明儿童 的实际 活动对其 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十分有利 . 它可 以使学生打破课堂 的局 限性 . 去感受和接触更为丰富的 自然
二、 拓宽 自主研究空间 。 把发展。但教学活 动仅仅是
促 进学生 发展的外部 条件 。 外部 条件 。 这个 必须 通过学 生心 理 内部 因素才 能发挥作用 。因此 , 在教学活动中 , 要构建学生
的主体 地位 。 挥学 生的主动性 。 发 树立从 “ ” 学 出发 , 学 ” : 勾“ 服 务 的思想 , 为学 生创 设宽松 、 愉悦的探究氛 围 , 促使学 生产生
三、 丰富 想象 空间, 养发散思维 培
学 中要 善于为学生创设 富有 活力 的学习氛 围 . 为学生 提供 学 习材 料 . 励学 生进行科 学研究 , 正做到 启迪 学生创造 灵 鼓 真
发散 性思维 又称辐射 思维 .它是指思考 者根据 已有 知 识 、 验的全部信息 , 不同的角度 、 经 从 沿不同方 向 。 进行 不 同
感, 发掘学 生的创 新潜能 , 点燃起学生创造 的火花 . 创新教 , 使
育落 到实处 。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呢?我认为
应做 到以下几点 :
一
、
保护好奇心 , 激发求知欲
好奇 心和求知欲既是激 发创新活动 的诱发荆 . 又是学生
进行创造 性活动的原动力 。小学 生好问 、 玩 、 动 , 好 好 这正是
四、 开展创造性活动 , 发展创造能力
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
![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6d987fa9e314332396893b0.png)
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当中,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创新意识,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挥科学课的实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相当强的活动力,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科学课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创造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创造力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潜能,要想激发潜能就必须借助适当的教育与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教育。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使老师变得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胆量。
其中创新兴趣、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胆量都是思想上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活动。
而创新能力是指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想法,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也就是所说的“创造力”。
所以创新教育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训练。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设立创造型的教育环境,由具有创造力的老师通过创造型的教育方式来完成。
在小学教育阶段,创新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实现,而是包含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
小学科学课就是一门很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及训练创新能力的课程。
科学课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问题,这样学习的本身就是创新教育的过程。
二、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的基本现状1、创新教育理念的错误认识。
现如今还有很多教师把创新看成是专家学者的事,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老师在授课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做出的发明,要给予鼓励与表扬。
学生自己动手做出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极大的个人价值,学生会因此对创新发明更有兴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更积极主动,更有益于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浅淡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
![浅淡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f33309e6bec0975f465e278.png)
关 键 词 :小 学
科 学课
创新教 育
创新精神
创新能 力 文 章 编 号 : 10 0 2—0 4 (0 20 8 5 2 0 )7—0 1 0 0 5— 3
中 图分 类 号 :G 2 68
文 献 标 识 码 :A
维普资讯
圜日囝日 22第 期 第3 0年 7( 1 0 总 3 一
口 周 振 宇
摘
要 :本 文 从 分 析 当前 小 学科 学 课 创 新 教 育 的 现 状 入 手 ,指 出 了教 师 对 创 新 的 错 误 认 识 、传 统 的 教 师 权 威 观 念 和 传 统 的 评 价 体 系是 制 约 小 学科 学 课 创 新 教 育 的 主 要 因 素 ,进 而 阐 明 了 小 学 科 学课 创 新 教 育
抄袭 、模仿 ,而是通过 自己动手 尝试发现 了他 未知的 新东
西 。这 对 于 他 自己 来 说 有 着 极 大 的 个 人 价 值 ,是 他 的 一 项 了不 起 的 创 造 活 动 。那 种 只重 视 创 造 的 社 会 价 值 而 忽 视 其 个 人 价 值 的 理 解 是 狭 隘 的 、不 全 面 的 ,也 不 符 合 小 学 教 学 实 际 和 学 生 的 年 龄 特 征 。 如 果 老 师 能 当 即 给 予 其 积极 、肯 定 的评 价 ,让 学 生 有 了 创 造 成 功 的 体验 ,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 创 新 精 神
定 的 方 式 和 途 径 ,使 受 教 育 者 变 得 乐 于 创 新 、敢 于 创
新 、善 于创 新 的教 育 。它重在 培 养人 的创新 兴 趣 、创新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3938e05f12d2af90242e67c.png)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根据江总书记的题词和新课程标准理论,并根据过去自然教学一些有效的做法,对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他们质疑、探究和展示才干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探究主体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江泽民一、课题的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
”也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它从一开始就残酷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展。
”这与中国沿袭传统教育思想即“师道尊严”有关系,也与仿效原苏联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思想有关系。
结果是:学生不敢雷池半步,规规矩矩学文化。
自然教学也是如此,大部教师把自然学科的教学特性丢掉了,也像教学语文一样,有的照本宣科解释一下自然现象就算了事,顶多只是告诉学生怎样做实验,与标准答案相符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即成了自然学科或科学教学的一种新理念、新实践。
任何教学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模式。
传统的传授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对继承优秀的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和开发学生智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自然课或科学课的教学也有相当强的活动力。
但是,自然教学是让学生“做科学”的课程。
因此,必然产生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第一,当今世界,信息社会已悄然来临,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
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在未来的世纪里,最重要的资产将是以独创性为本质特征的智力劳动,人所需要的就是进行思索和创新的能力。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这是我们进行此课题研究的主要背景之一。
第二,《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5e1f7fb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是探究,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体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
然而,农村学校的科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够、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校科学设备不齐全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实验、创新1.绪论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实验为主的研究活动是学生研究科学的主要途径。
然而,在农村学校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地域条件、师资力量等诸多问题的限制。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中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体会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的两年中,发现农村学校科学课的开展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够,忽视其他课程的教学。
其次,教师专业化程度低,需要提高。
最后,学校科学设备不齐全,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和设备更新方面下功夫,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创新为了创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废旧材料等,开展创意实验活动。
2)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富有创意的实验活动。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学校实验条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这些创新策略,我们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学生的思维能力欠缺,参与率低,合作意识不够等。
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PPT课件
![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31c5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b.png)
创新教育的教 学方法
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
项目制学习 合作学习
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学习
创新教育在小 学科学课堂中
的应用
创新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实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创新教育案例 分享
创新教育案例分享
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中的创新教育PPT课件
目录 介绍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 应用 创新教育案例分享 创新教育的评价与反思 总结与展望
介绍创新教育 的重要性
介绍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需要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介绍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总结与展望
未来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向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与展示活动 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创新教育案例分享
创新教育与科技应用的结合
创新教育的评 价与反思
创新教育的评价与反思
如何评价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 表现? 创新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性
创新教育的评价与反思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a3ac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7.png)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在当今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基础时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更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新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融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其次,创新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课程中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再者,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一些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实践的现状尽管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具有诸多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他们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机会。
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不足也限制了创新教育的开展。
一些学校缺乏实验设备和器材,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条件。
此外,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三、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实践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f0c1a1cb7360b4c2e3f64f8.png)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宝坻区林亭口镇希望小学尹富堂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尽管我们研究的定位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实际上将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创新教育的内容、任务和意义以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创新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的关系,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小学科学课的灵魂。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的自然学科。
课堂实验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
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镜 ……望 着他 们兴 高采 烈 有样 子 , 我也 体验 到 了创新 的成功 感 !
五、 评 价创 新成 果 提高创 新水 平
存 教学 完 《 保 温瓶 的构造 》 一课后, 五年
一
电器等材 料 , 和学 生们 做起 了新 的实验 ……
真 正的让 学 牛体会 到 像科 学 家那样 “ 真刀真 枪” 地 厶搞科 学 , 去探 索 , 去创 新 。
四、 实 现创新 目标 体验 创新 乐趣
、
在教 学《 凸透镜 》 一课时, 我爱 求学 生 自 制 凸透 镜 。老师 提 问 : 自制 凸透镜 町以选 什
层 的保 温 瓶 胆 、 镀 银 防辐 射 的瓶 塞 、 真 空或
空 心瓶塞 等 。 三、 提供 创新 素材 指 导创新 实 践
进干 j : 丫小 结 : 自然 界 中只存 在 两种 电荷 , 用 丝绸 摩擦 过 的玻璃 棒带 的 电叫 正 电荷 , 用毛 皮摩 擦过 的橡 胶棒带 的电叫负 电荷 。 这 时 学生 举于 发 言 : “ 老师 !用 毛皮 摩擦 玻璃 棒 、 用丝 绸摩擦 的橡 胶棒 带 的是什 么 电呢? 会是
么样 的材料 ? 生 活 中可 以用 哪些 材料 来做 放
大 镜? 学生 经过 讨论 发现 : 可 以用玻 璃珠 、 玻 璃棒、 玻璃 杯 , 也可 以用 烧瓶 、 透 明塑 料瓶 装 水来做 , 还 能用 水 滴 、 冰 块 等 多种 材 料 来 做
放 大镜 。第二 天, 学 生纷 纷 拿着 他们 的 杰作 来 找我 了 , 真 的很 精彩 !有 高倍 的水 滴放 大
二、 创 设创 新情境 诱 发创 新欲 望
级 的 几位 同 学共 同发 明 了一 个 太 阳能热 水 瓶, 其 构 造 如下 : 瓶 壳 用 合 贞把 两 个 半 圆形 外 壳连 在 一 起 , 内壁镀 反 射 层 ; 瓶 胆 的 夹层 间抽 成 真空 , 并 在 内壁镀 上 吸热层 。当烧 开
方面 , 教 师要 深入 研 究 教 材 , 挖 掘 创 新 素材 。如 : 《 绿 色 工厂 》 一课 中让 学 生去 评 结 合小 学科 学 教学 实践 , 对 科学 课 中如何 实 价 凡 ・ 海 尔 蒙特 的柳 树 实验 的不 合理 之处 。 施 创新 教 育作 了初 步的探 索 。 引导 学 生学 会 随 时 留意 日常 用 品存 在 的不 足或不 方便 之处 , 并 善 于抓住 一 件物 品深 究 培 养 创新 勇气 、 树立创 新 意识 细挖 。 伞, 是大 家常 用的 遮 阳避雨 的工具 , 似 乎没有 什 么文 章可 做 , 可一 些大 小 发明 家却 在 教学 过程 中 , 我 注重 发挥 学生 的 主体 抓 住 它不 放 , 花 样 日异 翻新 , 如 太 阳伞 、 双人 性, 让 学 生 自主设 计 实验 。如教 学 《 热胀 冷 伞 、 折 叠伞 … …层 出不穷 。 可见, 一 件事 物有 缩》 时, 我 让 学 生来 设 计 实验 以验 证气 体是 很多 的发 明题 材 , 而 同一题 材又 可用 各 种不 否具 有热 胀冷 缩 的性质 。 学 生设计 出用橡 皮 同 的设 计 方案 构成 不同 的发 明创造 。 当你尽 膜 封烧 瓶 口 , 把 烧 瓶 分别 放 在 热水 、 冷水 中 可能 多地 列举 出某 一物 品的诸 多缺 点后 , 再 观察 现象 ; 还 有 的设计 出用 一个 充 了气 的气 根据你 的能力 , 选 择某 一缺 点或 部 分缺 点作 球 放到 热水 和凉 水 中 , 通 过观 察排 出水 的多 为研 究对 象时 , 发 明创新 才成 为可 能 。 少来 验证 结论 ; 有 的甚 至 要在 关好 门 窗 的实 另 一方 面 , 课堂 教学 中教 师 要努 力 创造 验 室 中生一 堆 火 ,观察 门窗 是否 有 “ 风” 吹 条件 让学 生动 手实 践 , 给学 生 充分 的时 间让 此外, 我 还常 用 “ 你 认 为造成 这一 现象 的 他 们在 操 作 实践 的过 程 中 思 考 、发 现 和创 原 因是什 么 ?” 、 “ 你有 独 特的 见解 吗?” 等语 新 。如教 学 《 雷 电的秘 密 》 时, 学 生 做完 了同 青问 题 , 启发 、 诱 导 和鼓 励 学 生 大胆 发 表 不 种 电 荷相 斥 、 异 种 电 荷相 吸 的 实验 后 , 师 生 同的 见解 , 提 出更 多 的 问题 , 引导 学 生 多 方 面、 多角 度 、 创造 性地 展 开思 维 , 从 而 逐步 树 立 学生 的创 新意识 。
i l f 然 界 中的第 j种 电荷 ? ” 我 顿 了一下 说 : 老
创新 离不 开实 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如 没 有 凸透镜 就 不 能 自制 望远镜 。没 有创新 素 材 , 谈 何创 新 ?
一
师也 不知 道 , 让我 们用 实验 来 验证 吧 。于是 我没 有按 教 学计 划讲 下 去 , 而 是 又拿 出了验
小 学科 学 课是 从 对 未来 人 才 的需 要 出 发 ,把 培养 人 的 “ 科 学方 法 ” 、 “ 科 学精 神 ” 、 “ 科学 态度 ”作 为 教学 的 目标 ,以 引导学 生 “ 搞科学 ” 为任 务 , 对 小学 生进 行科 学 启蒙 教 育 的一 门重 要基础 学 科 。 创 新教 育 是通过 对 学 生施 以 系统 的教 育和 影 响 , 使 他们 作 为独 立 个 体 能够 善 于 创 新 ,认 识 有 意 义 的新 知 识、 新 事物 、 新思 想 、 新方法 , 掌 握 其 中蕴 涵 的基本 规 律 , 并 具 有相 应 的创新 能 力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