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第七分册 第15课、16课 17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元朝正式设置上海县;知道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知道19世纪下半叶上海经济的主流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上海民族资本工厂的行业特征。

2、学习上海租界形成过程,基本掌握梳理历史线索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懂得殖民主义的本质,而理解上海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上海变迁的内容

难点:上海历史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评价租界的出现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申”“沪”的由来

春秋时期上海地区属于吴国,后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这一区域先后曾归越国、楚国管辖。楚国贵族黄歇被封于江南,称为“春申君”。后“申”即为上海的简称之一。

古代上海人靠海为生,发明了一种捕鱼工具——“扈”。捕鱼时在海滨或河口插入竹栅,用绳编结起来,涨潮时鱼群随潮涌入,落潮后渔人便去竹栅里拾鱼。这种利用自然规律的捕鱼工具沿袭至今,“扈”字则在一用中被“沪”所替代,上海简称“沪”即得名于此。

2、开埠前的上海:

设县与建城:春秋—吴

战国—越、楚

唐代天宝年间: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松江南岸:青龙集镇

南宋末年:上海镇

元代:市舶司→上海县

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

3、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a上海开埠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b租界的设立

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c租界的市政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部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7月11日,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诞生。这个机关在英文中称为“市政委员会”(Municipal Council),但在中文中却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

租界的影响

消极: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而工部局的建立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由于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来到上海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性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积极:1、促进市政文明建设2、促进近代物质文明建设3、庇护进步事业

4、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经济的发展

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当时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五、板书设计

一开埠前的上海(古代上海)

上海设县

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越、楚

唐朝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

南宋末年,上海镇兴起

元朝在上海设市舶司,后正式设置上海县

明朝,建筑城墙,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二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1)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2)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

(3)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界辟设,美法相继设租界;

(4)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形成“华洋杂居”的局面;

(5)1854年,租界设“市政机关”,工部局(公共租界)、公董局(法租界),成为“国中

之国”。

三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

1、经济的发展

时间:19世纪50年代——19世纪90年代末

特点: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

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贸组织和机构众多

2 、19世纪中后期上海是洋务重镇

(1)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培养翻译人才;

(2)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军事工业);

(3)1873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民用工业);

3 、19世纪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乐土”

(1)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80年代,诞生仿洋机制品工业;

1897年,夏瑞芳创建商务印书馆;

(2) 19世纪80年代,民族工业逐步兴起发展

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行业发展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扩展:继昌隆缫丝厂(广东)

产生在沿海地区、多以轻工业为主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对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

既有反压迫要求,又有一定依赖性。

六、作业布置练习册选做课本抄写

七、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