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项目策划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布赖盐湖旅游项目策划书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旅游就是居民消费的另一增长点,发展旅游对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作用,现在名山大川的旅游资源都已经被开发殆尽,我们应该发展新的旅游资源,盐湖旅游成为了其中发展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盐湖风光,民族活动,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盐湖风景资源,景观组合度高,景点集中,景色优美,形象鲜明,特点突出。现在人们休闲娱乐方式多元化,但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健康追求无止境,发展盐湖观光休闲养生为特色旅游项目正是迎合了大众的这种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盐湖简介、雅布赖盐湖位于兰新铁路以北的阿拉善右旗地块,被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东部的腾格里沙漠所包围,南距河西堡火车站138公里。盐湖地处雅布赖山下三面环山,中部低洼地形由西向东缓慢下降,呈现为地槽形的盆地。在地质运动时期形成内陆湖相沉积,由于地处干旱的荒漠,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湖中之水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越来越咸,盐分越来越高,周围形成盐泽化地带,中间形成盐湖。

雅布赖盐湖为阿拉善第二大盐湖,盐湖系天然沉积而成。其零星开采历史可上溯至西汉,三国时期亦有开采记录。其正式采盐历史已有600余年。《清统一志》记载:“西套界内有青盐池、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县西北,明初曾设盐司。《尚书•禹贡》首次记载阿拉善雅布赖盐湖,称其为“潴野泽”。《汉书•赵充国传》中将雅布赖

盐湖称为“盐泽”,雅布赖盐湖在唐朝时被称为“白亭海”。

雅布赖盐湖面积20多平方公里,盐湖区保护面积有160平方公里,其开采历史要比阿拉善第一大盐池吉兰泰早很多。究其原因,作家张继炼认为,雅布赖盐湖东靠孟根布拉格苏木,南与武威民勤县相连,地处河西走廊边际,汉唐时期的古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西亚,这一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重要黄金通道,故雅布赖盐池的开采历史要比吉兰泰盐湖悠久得多。“雅布赖”一词,相传来源于藏语或蒙语,一种说法由藏语“雅布日”演变而来,意为恩山、父山。

雅布赖盐湖的历史

雅布赖盐湖开采的年代可追溯的汉代,而汉代的疆域政区,分全国十二刺史部和司隶部及西域都护府,凉州刺史部的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安定诸郡,朔方刺史部的北地郡,均属其管辖范围。西汉时期,北国的盐池,已是制定了盐政,盐法。

雅布赖盐湖的历史,《汉书》具有记载,这从汉书《赵充国转》中可以知晓。赵充国是西汉杰出的军事家,他从23岁到86岁,在河西边塞,安羌定邦,报效国家,戎马生涯几十春,他对北匈奴于西羌人的活动区域,往来关系,已是深思熟虑,神爵公元(公元前61年)羌人与匈奴采取了联合军事行动,扰乱汉边,汉宣帝征求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说,疑匈奴更遣使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阮,入穷水赛,南至属国,与先零相直。不但阐明了匈奴与羌人的联合,重犯河西汉边的路线,同时也道出了“盐泽”的历史名称和地理位置。

沙阴,即流沙,今之腾格里大沙漠的西侧。盐泽,即修屠泽(今民勤县北)以西的大盐池,今日的雅布赖盐池,此盐池汉代已开采,汉河西地区食盐主要靠此盐池。由此表明今日雅布赖盐池(即汉代的盐泽)便处在由阿拉善中部地区,通向祁连山的南北右道上。

雅布赖盐池即使汉代的盐泽,也是三国曹魏时期的武威盐池。

雅布赖盐池的开采创始于西汉,繁盛于三国,以后由于改朝换代,归属各异等种种历史原因,雅盐时产时停,以至采盐完全中断,直到清代,才继续受到重视和利用。

到民国23年(1934年),雅布赖榷运局,已设到民勤县城,雅池谓之秤放处。盐池由商人李仁堂经营,行名顺义行。民国31年至32年,每年采盐约在30万担,计1500公斤。这就需要解决好大量的运输问题。

雅布赖盐湖交通运输

雅盐生产,历史悠久。雅盐因系质味俱佳的天然陈盐,故能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能近销河西走廊,远销甘肃兰州、青海大通、陕西汉中,还可以驼运于陕西咸阳或经火车站运转全国各地。求其盐运交通工具与交通道路,在历史上更长期利用还属骆驼,民国30年(194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修筑了河雅公路,汽车运输的替代,才使骆驼和大车结束了运盐的历史使命。

骆驼运输

根据骆驼的生活习性,每年九月起场,次年三月放场,可使役六个月,雅盐池的驼运队多者2000峰,少者亦有1000峰。雅盐骆驼运

路线如下,南区武威的驼路叫中路,偏西南去永昌的驼道叫西路,去民勤的驼道叫镇番路。

牛、马车运输

大车运输始于民国30年(1941年)道路分为两个区段,第一区段是由盐池到民勤城,民勤的盐车,拉车牛、马、骡、驴为主。第二区段是民勤城到武威,因沿途有洪水河,白塔河等阻隔,盐运主要在冬季进行。运盐除民勤大车外,还有武威、古浪、天祝等县的铁车9系铁包木轮的大车),拉车的役畜以牦牛为主。

汽车运输

新中国建立后,设立了烟叶公司,专管,专营盐业,使盐业又走上了历史的新阶段。1953年,为加速和方便雅盐的运输,国家修通了河西堡到雅布赖的汽车路,称为河雅公路,随着交通道路的改进,为适应新型交通工具的需要,1953年在河西堡担负运盐任务,每天出动50辆至60辆汽车往返在河雅公路上,车型以苏制“吉尔”和美制“大门天”为多,60—70年代,由武威运输公司解放车、东风车拉运。雅布赖盐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几千年来,它一直滋润着勤劳勇敢的北方各族人民,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它尤能济效于人民,因此它是值得我们有此特为一记的。

巴丹吉林、雅布赖盐湖牵手沙漠公园“巴丹吉林”依偎“大山神庙”库日木特,有着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巴丹吉林有神奇的沙漠景观、幽静的佛教寺庙、动人的美丽传说,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的神奇和瑰丽,巴丹吉林以其高、陡、险、俊著称于世。奇峰、鸣

沙、湖泊、神泉、寺庙号称巴丹吉林沙漠“五绝”,这里有盘羊自然保护区和佛教圣地阿贵庙,古大路、汉烽火台、古营盘、远古时期的手印岩画、以及悠扬动听的蒙古长调,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秘境。由此、巴丹吉林沙漠2005年被批准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

丝绸古道

骆驼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运输工具,阿拉善又以盛产骆驼而闻名于世,骆驼曾经在通往各民族的交流中发挥过很大作用,听当地老人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善的骆驼运输业十分庞大,每次出征都浩浩荡荡,驼铃响彻整个大地,千百年来,有无数僧侣随着驼运队伍往返于内蒙和西藏,是藏传佛教在内蒙传播盛行。虽然千年驼运古道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渐渐的被人们遗忘,但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驼铃声虽然渐渐远去,但骆驼仍在,草原仍在,大漠戈壁仍在,古道虽然历经风雨冲刷,但只要古城遗址保存完好,古道任然清晰可见。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曾经几个世纪来往于中国内地与西域之间,那驼铃声带来的不仅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还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润和,这条驼运商贸古道,就像一条链接汉族同其它各民族之间的一条彩带,形成了今天西域浓厚的文化。如今,昔日驼运古道虽然消失了,成群结队的驼群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从驼队瓢来淡淡的咸味和浓浓的茶香也消散了,然而,印刻在驼运古道上的足迹和驼蹄踏下的烙印,激励着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