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作业提交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 11章,12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 11章,12章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投资,即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一般所说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它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算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
3.自发投资指的是利率为零时将会有的投资量,自发投资与利率无关。
自发投资受到货币供给量、市场容量、社会资源状况和产出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引致投资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4. IS曲线(IS Curve)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 = S)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或者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使产品市场均衡。
5.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对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牺牲利息等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需求是指由人们的交易动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投机需求人们为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一般投机需求与利率反相关。
6.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了,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而会将持有的所有证券换成货币,更不会去购买证券。
这种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称“凯恩斯陷阱”。
7.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一,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 (1)加总法:全社会所有厂商的个别供给函数加 总. (2)推导法:总供给曲线可以沿着下面的思路.
w P → → N → Y ( AS ) p
即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 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出来.
二,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1.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假设条件是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假设条件是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七,理性预期下的AS—AD模型 理性预期下的 模型
2.影响AD的因素 影响AD的因素 (1)意料内因素变化的情况.意料内因素改变, 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使实际价格发生变动, 不能导致国民收入(或总产量和就业量)的改 变.
七,理性预期下的AS—AD模型 理性预期下的 模型
2.影响AD的因素 影响AD的因素
[Ns=Ns(W)]
W/P1 W/P2
Nd=Nd(W/P) N0 N1 N
一,完全凯恩斯模型
2.完全凯恩斯模型的图像 2.完全凯恩斯模型的图像
W 在充分就业状态下, 在充分就业状态下,N s = N s ( ) P
r
IS1
IS2
LM1 LM2
图 11 12 完 全 凯 恩 斯 模 型 -
r0 rf
七,理性预期下的AS—AD模型 理性预期下的 模型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根据已获得的全部信息和知 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过程所形成的对经济变量 未来值的预期.
七,理性预期下的AS—AD模型 理性预期下的 模型
1.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ES) 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ES) 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是理性预期学 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是理性预期学 派修正了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把预期变量引进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而形成的.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决定劳动需求和决定劳 动供给的实际工资W 动供给的实际工资W/P是不一致的,厂商支付的 实际工资必然参照劳动边际产品和实际价格水 平来计算;而劳动者由于获取实际价格存在成 本,实际工资的高低只能取决于预期价格.
西方经济学11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法治原则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合法性 和稳定性。
ABCD
公平与效率原则
政策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既要保障社会公平和福利,又 要提高经济效率。
灵活性原则
政策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和社会需求。
03
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
竞争政策概述及意义
01
竞争政策定义
竞争政策是政府为了保护和促进 市场竞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
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品,导 致公共品供给不足。
市场垄断
市场中存在垄断力量,使得市场价格偏离边际成本,导致资源配置不 合理和市场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必要性
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通过政策手段引导资源配置、调整收入分配、解决外部效应 问题、提供公共品和打破市场垄断等。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表现
资源配置失当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价格机 制不能准确地反映商品和服务的 真实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导致 资源配置失当。
竞争失效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 的竞争机制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 用,导致市场失效。
社会福利损失
外部性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例如,污染企业排放废气导致周 围居民健康受损,这是负外部性 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反垄断法立法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行为逐渐成为阻 碍市场竞争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制定反垄断法来规范市场秩序。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 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通过禁止或限制垄断协议、滥用市场 支配地位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秩序。
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下) 第11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距缩小直至为零
r0
E
•利率为r0时,货币需求等于供给,达到均衡
r2
L
•结论:利率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
0
L
(二)均衡利率的变动 1. 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变高,需求降低,左移,利率变低 2.货币供给增多使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利率降低;反之左移,利率上升 3.当需求与供给变化相同幅度,利率不变 4.当需求与供给都不变,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1)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m=M/P,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利率降低 (1)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M/P,减少,供给曲线左移,利率升高
•1.利率偏高时,如r1,货币需求小于供给,多
r1
余货币换成债券,对债券的需求增加促使债券价格
上升,则利率下降,随之货币投机需求增加,货币
r0
E
供求差距缩小直至为零
r2
L
0
L
m r
•2.利率偏低时,如r2,货币需求大于供给,债 券换成货币,对债券的需求减少使债券价格下降,
则利率上升,随之货币投机需求减少,货币供求差
1b
推论: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呈反向变化关系
IS曲线
IS曲线推导图示
IS曲线的斜率
K=-(1-b)/d
b: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曲线越 平坦(0<b<1)
y a e dr 1b
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 大,曲线越平坦
r a e 1b y dd
➢ (1)自发投资e增加,IS右移,
• 3.增加税收,左移△T*KT= △T*(b/1-b)
假定某经济中有C=100+0.75Yd, I=125-600r,G=50,T=20,TR=0. (1)推导IS方程. (2)IS曲线斜率. (3) 当增加政府支出△G=10时,收入增加 多少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失业率是指()选择一项: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D.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选择一项: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以上均不是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D.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选择一项:A. 解除托拉斯组织B. 减税C. 控制货币供应量D. 降低工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选择一项:A.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选择一项:A. 以上均不是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D.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选择一项:A.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C.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A. 水平线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垂线D.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选择一项: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D.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题目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选择一项:A. 提高失业率B. 增加工资C. 减少货币供给量D. 降低失业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提高失业率题目10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正相关B. 不能确定C. 无关D. 负相关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负相关题目1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选择一项:A. 垂直于横轴B. 平行于横轴C. 向右下方倾斜D. 向右上方倾斜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垂直于横轴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自然失业率是指()选择一项:A. 周期性失业率B. 结构性失业率C. 摩擦性失业率D.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题目1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选择一项:A. 理性预期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新凯恩斯主义D. 新古典综合派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理性预期学派题目1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选择一项:A.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B.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C.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D.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题目1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周期性失业是指()选择一项:a. 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b. 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c. 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d. 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题目1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选择一项:A. 结构性失业B. 自然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摩擦性失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周期性失业题目1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奥肯定理说明了()选择一项:A.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 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内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D. 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内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内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题目1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通货膨胀是指()选择一项:A.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B. 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C. 以上都不是D.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题目1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选择一项:A. 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B. 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C.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D. 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题目20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选择一项:A.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B.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C. 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D. 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10%水平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10%水平题目2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选择一项:A. 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B. 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C. 不存在通货膨胀D. 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2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季节性失业B. 自愿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摩擦性失业E. 结构性失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题目2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农业的歉收B. 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C. 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D. 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E. 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题目2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奔腾的通货膨胀B. 非平衡式通货膨胀C. 平衡式通货膨胀D. 温和的通货膨胀E. 恶性的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通货膨胀题目2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 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C. 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D.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E. 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题目2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选择一项或多项:A. 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B. 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零C. 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D. 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一条直线E. 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 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题目2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B. 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D.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E. 滞胀理论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 滞胀理论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题题目2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第11-14 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2.什么是总供给函数?说明总供给曲线的通常形状。
3.什么是总需求函数?怎么推导出总需求曲线?4.试比较"古典"AS —AD 模型和修正的凯恩斯的AS —AD 模型。
5.用图形说明短期均衡的三种状态。
(萧条、高涨和滞胀)6.说明完全凯恩斯模型的方程及其图像。
7.简述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的含义及其比较。
8.叙述理性预期ES —AD 模型及政策含义。
9.评析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的演变。
二、计题1.有一古典的 AS-AD 模型,总供给函数 Y=Y f =1000, 求:( 1)均衡价格水平;( 2)如价格不变,总需求函数变为 P=1000-0.4Y 时,经济会怎样?( 3)如总需求函数为 P=1000-0.4Y ,价格可变动时,均衡价格变动多少?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Y=14N-0.04N 2,劳动力需求为 N d =175-12.5(W/P ),劳动力供给函数 N s =70+5(W/P),求( 1)当 P=1和 P=1.25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分别是多 少?( 2)当 P=1和 P=1.25时,短期产出水平是多少?3.有一封闭经济,假定存在以下经济关系:在商品市场上,C=800+0.8Y D , T=t y =0.25y ,I=200-50r ,G=200。
在货币市场上,M d /P =0.4y-100r ,Ms=900。
试 求:(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 P=1时的收入和利率;( 3)如总供给函数为 Y=2350+400P ,求 AS=AD 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引入价格变量,和供给因素(即劳动市场),研 究产量(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观点 不一致,因此存在许多不同形状和解释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答:总供给函数中总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本)第十一章 IS—LM模型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十一章IS—LM模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
2.重置投资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3.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4.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一般用MEC来表示。
6.投资边际效率也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6.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成反方向变化的曲线。
7.货币需求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8.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9.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成同方向变化的曲线。
10.IS—LM模型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反映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1.B2.B3.C4.A5.A6.B7.C8.A9.A10.B15.B11.C12.A13.B14.B三、多项选择题1.ACDE2.ACE 3.ABC4.BCD5.ABC6.ABCDE7.ABCDE8.BD9.AC10.AC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五、问答题1.IS的含义是什么?它与资本品市场有何联系?IS的含义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组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11年2月目录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第十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7)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1)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7)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3)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9)参考答案 (5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亿元,则A、GDP=亿元B、GDP=亿元C、NDP=亿元D、NDP=亿元()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西方经济学第11章练习题

第11章练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经济中由于价格的变化使人们拒绝接受货币,则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2、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受益者是债务人。
3、目前各国失业率增加是典型的周期性失业。
4、失业者就是那些想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公民。
5、长期中通胀与失业有替代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
A.结构型的B.需求拉上型的C.成本推动型D.混合型的2、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合理行为应该是()。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B.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C.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比例D.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3、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4、通货膨胀的主要负效应()A.收入再分配B.破坏效率标准C.政治动荡D.A+B+C5、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
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6.自然失业率是指()。
A.周期性失业率;B.摩擦性失业率;C.结构性失业率;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7.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B.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C.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D.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8.奥肯定理说明了()。
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不能确定。
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平性于横轴;D.垂直于横轴。
三、简答题1、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2、根据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哪些类型?3、失业有哪些类型?四、计算题根据下列数据,计算1978——1983年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年份消费者价格指数(1967=100 )(每年的百分比)1977 181.51978 195.41979 217.41980 246.81981 272.41982 289.11983 298.4五、议论题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析通货紧缩的社会影响和后果。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地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不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3、如何看待“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适用吗?解答:要点如下:第一,科撕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以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等,财产权并与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可在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却不一定为最优.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了.4、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依靠市场来提供?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的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是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时常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5、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由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够确定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第二,市场价格机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第三,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6、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a)若该产品为一垄断产品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c)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解答:(a)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厂商的需求函数.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得边际收益函数MR=100-0.4Q;由成本函数C=20Q6、解答:(b)该垄断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该厂商的需求函数.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得到边际收益函数MR=100-0.4Q ;由成本函数C=20Q=AC.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 ,即20=100-0.4Q ,得产量Q=200,价格P=60,利润为л=60×200-20×200=8000.(b)要达到帕累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P=100-0.2Q=20=MC得Q=400,P=20(c)当Q=200、P=60时,消费者剩余为:CS= ⎰=--20004000)2.0100(PQ dQ Q当Q=400、P=20Q 时,消费者剩余为:CS=⎰=--400016000)2.0100(PQ dQ Q社会福利纯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000.7、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W 1=100-TW 2=150-2TW 3=200-T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a) 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b) 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本题答案要点如下: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 W 1=100-TW 2=150-2TTW T W 44502003-=-=+ 令450-4T=100,得T=87.5.这就是公共电视的有效小时数.(c) 在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中,每个集团会提供的电视为: 100-T=100, T 1=0150-2T=100 T 2=25200-T=100 T 3=100将T 1、T 2、T 3相加,得T=0+25+100=125.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出的电视总量.8、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 2+3000,其中,X 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牛的价格为P=1000元.(a)求牛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b)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养牛数?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解答:(a)牧场净收益最大的养牛数将由P=MC 即1000=10X 给出,解之得X=100.(b)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5X2+3000)÷5=X2+600于是养牛数将是1000=20X,得X=500.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熟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公地的悲剧”.9、假设有1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支路的路灯支付4美元,而不管已提供路灯的数量.若提供X盏路灯的成本函数为C(x)=x2,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解答:路灯属于公共物品.每人愿意为增加每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10人共40美元,这可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x.令MR=MC,即40=2x,得x=20,此即路灯的最优安装只数.10、一农场主的作物缺水.他须决定是否进行灌溉.如他进行灌溉,或者天下雨的话,作物带来的利润是1000元,但若缺水,利润只有500元.灌溉的成本是200元.农场主的目标是预期利润达到最大.(a)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他会灌溉吗?(b)假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100%,农场主愿意为获得这种准确的天气信息支付多少费用?解答:(a)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不进行灌溉的话,他的预期利润为:E(л)=0.5×1000+0.5×500=750如果进行灌溉,则肯定得到的利润为1000-200=800.因此,他会进行灌溉.(b)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元费用,他若知道天下雨,就不灌溉,于是可获利润л1=1000-x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л2=800-x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润为E(л)=0.05(л1+л2)=900-X令E(л)=900-x=800(不购买预报信息时的利润),解出x=100.文稿录入:胡争国。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版 课后答案第11章

第十一章问题: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的要点是什么?2.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3.请试述对经济行为的预期有什么重要性?答案: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部分:(1)在产品市场上,第一,供求服从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第二,储蓄、投资与利率有密切关系,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使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求达到均衡;第三,国家干预具有挤出效应,即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私人消费与投资的相应减少,而总需求仍然保持不变。
(2)在货币市场上,第一,货币数量论,即货币数量的变化仅仅影响总价格水平,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第二,货币面纱论,即货币的作用只是把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相对价格,表现为某种绝对价格,对实际经济(real economy)不发生任何影响。
(3)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没有本质区别,即工资和物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而灵活变动,充分就业均衡总能实现;第二,认为失业的主要组成包括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否认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凯恩斯“革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否定萨伊定律;(2)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3)否定古典宏观经济就业理论;(4)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具体分析参考本章第二节内容。
)3.答案要点:人们对经济行为的理性预期,对其决策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使人们对已出现的经济行为做出理性反应,从而导致一些经济行为的失效。
例如,假定政府准备通过增加预算赤字来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
在没有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如同凯恩斯学派的分析,政府政策会取得预期效果,即总产出增加。
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人们根据以前的经验知道预算赤字的增加将会引起通货膨胀,于是,人们就会立即根据预测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结果是使政府的政策无法产生实际效果。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一、填空题1.经济增长是指()的增加。
a.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资源2.资本──产量比率是指()。
a.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b.产量和某一种特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3.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实际增长率是由实际储蓄率(S)和()决定的。
a.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b.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4.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的。
a.实际储蓄率(S)b.合意的储蓄率(Sd)5.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
a.合意的储蓄率(Sd)b.最适宜的储蓄率(S0)6.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a.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b.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或G=GW=Gn)7.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相反,当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
a.累积性的收缩累积性的扩张b.累积性的扩张累积性的收缩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在长期,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反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
a.长期停滞长期繁荣b.长期繁荣长期停滞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差别首先在于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其次是它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a.不变的b.可变的10.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是(A)。
a.b.1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a.制度、资源与技术b.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技术进步1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充分条件是()。
a.技术进步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b.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技术进步13.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的调节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二,外部效果扭曲资源配置
P 外部不经济导致社会成本 高于私人成本 MC+ME
社会边际成本
私人边际成本
MC
MR
过多生产
P
Q1
Q0 ME
Q
边际外部不经济
Q
P
外部经济导致社会边际收益高于私人边际收益 MC
MR+MY
社会边际收益
过少生产
MR 私人边际收益
P
Q0
Q1 MY
边际外部经济
Q
三,政府对外部效果的干预 1,税收和补贴
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和最佳供给量 1,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
由于公共物品的数量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数量固定),这个固定数量是提供给所有消费者 的。所以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曲 线(即每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或边际评 价)在价格轴(不是数量轴)方向的叠加。 即所有的消费者都在付钱购买同一个商品。这个 商品获得的收益(即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就是所 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的总和(价格叠加)。例如高 速公里的价格就是在使用期内所有利用者支付的货 币总额。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指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产品质量、 素材等掌握了较全面的信息,但消费者 却只知道极其有限的产品信息。这种供 需双方之间在产品的内在质量等方面存 在的信息—次品驱逐良品 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 信任,只愿意支付较低的价格。在较低的市 场价格下,也只有质次商品愿意成交,质优 商品不愿低价成交。结果就是市场上只充斥 着质次商品,消费者就更要降低愿意支付的 价格。在更低的价格下,市场上能成交的就 只剩下质次商品,质优商品则没有交易市场。 最终的结局就是次品驱逐良品。 市场选择次品而驱逐良品的现象,称为 逆选择。 例如:旧车、肉包子、劳动力、老年人 健康保险等市场。
国家开放大学2019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第十一章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
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4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恶性的通货膨胀
c.奔腾的通货膨胀
d.非平衡式通货膨胀
e.平衡式通货膨胀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IS-LM模型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
b.边际效用总大于零
c.总效用不断减少
d.边际效用会小于零
e.边际效用递减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会小于零
题目2
未回答
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
d.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指在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指在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
乘数: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政府购买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失业缺口:指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支出所形成的缺口。
膨胀缺口:指实际总支出大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支出所形成的缺口。
二、选择题1-5 CCDDB 6-10 DDBBC三、计算题1.解:(1)∵508.0100++=+=y i c y ,∴750=y ,150,700==s c(2)均衡产出为750,而实际产出为800,因此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800-750=50(3)∵1008.0100++=+=y i c y ,∴1000=y2.解:(1)∵509.0100++=+=y i c y ,∴1500=y ,所以均衡收入比上题(1)中的收入提高了。
(2)∵1009.0100++=+=y i c y ,∴2000=y(3)本题中投资增加50使得收入增加500,而上题中投资增加50使得收入增加250,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投资乘数不同造成的。
3.解:(1) ∵5.1875.62250-=+-=+-=y y tr t y y d ,∴20050)5.187(8.0200++-+=++=y g i c y ,得到1000=y(2)政府购买乘数58.011=-=g k ; 税收乘数48.018.0-=--=t k (3) 20010001200=-=∆y ,200*5*=∆=∆=∆g k g y g ,∴g ∆=40同理,200)4(**=-∆=∆=∆t k t y t ,t ∆=-50200)4(**5**=-∆+∆=∆+∆=∆t g k t k g y t g ,且t g ∆=∆,所以200=∆=∆t g四、简答题1.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
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
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
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
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
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
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
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⑵政府税收
• 政府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权,以强制手段占有 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 按照纳税的方式不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 间接税。
• 直接税是直接征收的,不能再转嫁给别人的 税。如所得税、财产税、馈赠税、遗产税等。
• 间接税是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征收的税,如 营业税、消费税、进口税等。
⑵政府税收
• 间接税和直接税相比,最主要特点是可以将 税收通过涨价的方式转移到商品的价格上。
• 一般地,经济越发达越是以直接税为主,越 落后越是以间接税为主。
• 由于间接税会造成税负的转移,会使宏观经 济政策扭曲;
• 同时,税收的防止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功能 也难以有效发挥。
⑶公债制度
• 公债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举 借的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⑴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 • 国防与安全支出; • 社会福利支出; • 卫生教育支出; • 建设与环保支出; • 科研支出; • 农业补贴支出; • 债务利息支出; • 国际事务支出。
⑴政府支出
• 政府支出可划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 •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 货币政策划分为: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⑵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例:我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 货币供给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水平。 例如,当经济萧条时,央行采取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 模,引起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促 进经济增长;
⑵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8、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两大类。
西方经济学8、9、10、11章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第二,在一般情况下,市场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一般场上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第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5、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 ,其生产函数为:Q=-0.01L 3+L 2+38L其中,Q 为每日产量,L 时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解答:要点如下:已知工资W=5.根据生产函数及产品价格P=0.10,可求得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如下:VMP L =P ×MPP L =P ×dLdQ =0.10×()3801.0(23'++-L L )=0.01×(-0.03L 2+2L+38)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即:5=0.10×(-0.03L 2+2L+38)或 0.03L 2-2L+12解之得:L 1=20/3 L 2=60.当L 1=20/3时,利润为最小(因为6.1=dLdMPP L >0),故略去. 当L 2=60时,利润为最大(6.1-=dLdMPP L <0).故厂商每天要雇佣60小时的劳动. 6、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A+10L-5L 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价格为W ,试说明:(a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b)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c)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解答:(a )因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根据W=VMP=P ×MPP L =P ×dLdQ 即 W=P ×(10-10L )=10P-10PL得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L=PW 101-(b )因 PW L 101-=∂∂ <0 ,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 (c )因 210P P P L =∂∂ >0 ,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8、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解答:要点如下: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第三,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10、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15、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别为W S W D L L 50;50400=-=.请问:(a )均衡工资为多少?(b )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c )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d)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解答:(a )均衡时,D L =S L ,即4000-50W=50W ,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40.(b )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10(50-='W S L由此,L L D s =',即50(W-10)=4000-50W ,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c)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d)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50(W-10)=50(45-10)=1750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10×1750=1750017、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试求准租金和经济利润.解答:准租金R q由下式决定:R q=R-TVC=PQ-AVC×Q=(P-AVC)Q=(10-5)×100=500经济利润л由下式决定:л=TR-TC=TR-(TVC+TFC)=PQ-(AVC+AFC)Q=(P-AVC-AFC)Q=(10-5-4)×100=100《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设为固定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MRS A XY=MRS B XY(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MRTS X LK=MRTS Y LK;(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即MRS A XY=MRS B XY=MRT XY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解答:要点如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如果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满足连续性的假设,那么,当经济系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必要条件都通过一般均衡的价格比表示出来,从而使得这些条件得到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自发消费
是指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4、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的对称,指消费中由内生变量所引起的消费。
5、平均消费倾向
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比率,或者说,平均消费倾向就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6、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在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
7、平均储蓄倾向
是指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平均关系,即储蓄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8、边际储蓄倾向
是指在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比率,也就是储蓄的变量化(△
S)与收入的变化量(△Y)的比值。
9、均衡的国民收入
在短期内,价格水平和社会总供给是不变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即均衡的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
由于总需求又可以用总支出来表示,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与总支出相等的收入。
10、自发性支出乘数
在宏观经济学中,自发支出是指不受国民收入、利率和价格水平影响的支出。
从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计算式可以看出,自发支出A由自发消费Ca、自发投资Ia、政府购买Ga、转移支付TR和政府税收T组成,即A=Ca+Ia+Ga+TR-T。
二、如何理解凯恩斯关于“节约的悖论”?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
另外,还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
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
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
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
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经济繁荣时期,储蓄的增加能有助于减轻社会通货膨胀压力,是有利的。
而在经济萧条时期,根据乘数理论,消费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减少,从而使经济进一步恶化!所以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总会增加财政支出,鼓励消费,来挽救经济颓势。
三、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1000.8C Y =+为,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求:
(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NI=C+I=100+0.8NI+50,NI=750,C=700,S=50
(2)如果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是多少?
非自愿库存累积为50
(3)若投资增加到100,则增加的收入为多少?
增加的收入为250
(4)若消费函数变为Y C 9.0100+=,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NI=C+I=100+0.9NI+50,NI=150,S=50,NI=500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乘数由5变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