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影像诊断是骨巨细胞瘤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合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结合影像学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严密的随访和评估能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预 后效果
通过随访和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 课件
这个课件将向大家介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包括定义、临床表现、影像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随访与预后。什么 Nhomakorabea骨巨细胞瘤
定义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肿瘤,主要由巨噬细胞和间叶细胞构成。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运动受限等症状,通常出现在骨骺的近端。
影像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骨 巨细胞瘤在影像上有相 似的表现,但两者的治 疗方法有所不同。
2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 病,与骨巨细胞瘤在影 像上有所不同。
3 恶性肿瘤
与恶性肿瘤相比,骨巨 细胞瘤的恶性程度较低, 但仍需鉴别排除。
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治疗骨巨细胞瘤。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局部注射和栓塞疗法,可以减少肿瘤的体积。
3
放疗
放疗可以在手术后或手术前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随访与预后
随访方式
随访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影像、 生物学标志物等来评估患者 的病情。
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等。
预后评估方法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结果来评估预后。
结论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是其诊断的基础
X线
综合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结合影像学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严密的随访和评估能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预 后效果
通过随访和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 课件
这个课件将向大家介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包括定义、临床表现、影像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随访与预后。什么 Nhomakorabea骨巨细胞瘤
定义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肿瘤,主要由巨噬细胞和间叶细胞构成。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运动受限等症状,通常出现在骨骺的近端。
影像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骨 巨细胞瘤在影像上有相 似的表现,但两者的治 疗方法有所不同。
2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 病,与骨巨细胞瘤在影 像上有所不同。
3 恶性肿瘤
与恶性肿瘤相比,骨巨 细胞瘤的恶性程度较低, 但仍需鉴别排除。
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治疗骨巨细胞瘤。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局部注射和栓塞疗法,可以减少肿瘤的体积。
3
放疗
放疗可以在手术后或手术前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随访与预后
随访方式
随访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影像、 生物学标志物等来评估患者 的病情。
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等。
预后评估方法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结果来评估预后。
结论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是其诊断的基础
X线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职业课件
注:a新增的肿瘤、肿瘤样病变或肿瘤综合征;b原名称有更新
病因
骨巨细胞瘤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瘤组织血供丰富,质软而脆,似肉 芽组织,有纤维机化区及出血区,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
1
一度 为良性,巨细胞 很多,少有细胞 分裂。
2
二度 介于恶性或良性 之间,间质细胞 增多,巨细胞较
一度少。
3
三度 为恶性,发病率低, 间质细胞明显增多, 细胞核大,形态如肉 瘤,细胞分裂多;巨 细胞少且小,核数目 也少。一、二度可转 化为三度。
肢体锻炼三个阶段
1. 第三阶段;这时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形成结实的骨痂,接近
临床愈合。此时,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 其他的活动均可以适度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逐渐扩大,直至临床愈 合期。此阶段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关节 迅速恢复正常活动。上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 作。下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可做上下坡、上下楼活动。髋膝关节置换 术术后的患者可按照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指导进行锻炼。
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清醒后即刻进行,深呼吸(用鼻吸气、口呼气,呼 气时做吹口哨样,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 或2:3),指导有效咳嗽 (即在排痰前先轻轻咳几次,使痰松动.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2~3秒, 然后用力从胸部咳出,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
肢体锻炼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此时患处局部肿胀、疼痛,软组织正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
典型表现: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破 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当肿瘤较大并有侵袭性者, 可侵破骨皮质并形 成周围软组织肿块。 很少有骨膜反应,一般认为GCT不会出现成骨、 钙化。
病因
骨巨细胞瘤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瘤组织血供丰富,质软而脆,似肉 芽组织,有纤维机化区及出血区,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
1
一度 为良性,巨细胞 很多,少有细胞 分裂。
2
二度 介于恶性或良性 之间,间质细胞 增多,巨细胞较
一度少。
3
三度 为恶性,发病率低, 间质细胞明显增多, 细胞核大,形态如肉 瘤,细胞分裂多;巨 细胞少且小,核数目 也少。一、二度可转 化为三度。
肢体锻炼三个阶段
1. 第三阶段;这时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形成结实的骨痂,接近
临床愈合。此时,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 其他的活动均可以适度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逐渐扩大,直至临床愈 合期。此阶段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关节 迅速恢复正常活动。上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 作。下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可做上下坡、上下楼活动。髋膝关节置换 术术后的患者可按照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指导进行锻炼。
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清醒后即刻进行,深呼吸(用鼻吸气、口呼气,呼 气时做吹口哨样,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 或2:3),指导有效咳嗽 (即在排痰前先轻轻咳几次,使痰松动.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2~3秒, 然后用力从胸部咳出,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
肢体锻炼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此时患处局部肿胀、疼痛,软组织正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
典型表现: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破 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当肿瘤较大并有侵袭性者, 可侵破骨皮质并形 成周围软组织肿块。 很少有骨膜反应,一般认为GCT不会出现成骨、 钙化。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特点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 特别是股骨上端、胫骨下端、桡骨远端、骶骨和胸腰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目前对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细胞因子等多 种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骨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是多核巨细胞和丰富的基质细胞,以及核分裂像增多。 根据病理表现,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Ⅲ级为 恶性。
02
03
MRI技术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软组 织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 骨巨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和 侵犯范围。
CT技术
CT能够提供骨巨细胞瘤的 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的细 节,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 定性诊断。
PET-CT技术
PET-CT结合了功能成像和 解剖成像的优势,能够提 高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骨巨细胞瘤的CT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巨细胞 瘤的骨质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肿瘤 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
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
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血供情 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MRI信号
骨巨细胞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相对清晰。
3.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骨干,呈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2.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内有液平。
误诊分析
由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良 性或恶性骨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因此,在诊断 过程中需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 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判断。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 特别是股骨上端、胫骨下端、桡骨远端、骶骨和胸腰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目前对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细胞因子等多 种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骨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是多核巨细胞和丰富的基质细胞,以及核分裂像增多。 根据病理表现,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Ⅲ级为 恶性。
02
03
MRI技术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软组 织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 骨巨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和 侵犯范围。
CT技术
CT能够提供骨巨细胞瘤的 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的细 节,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 定性诊断。
PET-CT技术
PET-CT结合了功能成像和 解剖成像的优势,能够提 高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骨巨细胞瘤的CT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巨细胞 瘤的骨质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肿瘤 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
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
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血供情 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MRI信号
骨巨细胞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相对清晰。
3.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骨干,呈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2.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内有液平。
误诊分析
由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良 性或恶性骨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因此,在诊断 过程中需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 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判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常见10岁~20岁青
少年,好发下颌骨。现在认为发生于颌骨 者通常并非真性GCT而是巨细胞修复性肉芽 肿。镜下多核巨细胞体积小,中等数量, 分布不均匀,常聚集于出血、坏死与含铁 血黄素沉积部位,并可见骨样与骨组织形 成,病灶经单纯刮除后预后较好。
•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
核素99mTc 的摄取量增加。放射性核素摄 取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弥散的,血液集中在 边缘部分, 而中央部分的浓聚较低。放射性 核素摄取可以超过肿瘤的边界,因此无法 用来正确判断其在髓腔内的侵及范围。
鉴别诊断
• 棕色瘤 多骨受累,成年女性多见,早期
症状为骨痛,实验室检查血钙升高,血磷 降低,血中AKP(血清磷酸酶)、PTH(甲 状旁腺素)升高,好发长骨骨干或骨干骺、 髂骨、手足骨等。镜下在正常骨结构消失 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小型多 核巨细胞分布不均,并见出血灶及吞噬含 铁黄素的巨噬细胞,病灶周围可见骨样基 质和新生骨小梁及破骨细胞吸收后残存板 层骨。切除甲状旁腺原发病变后,骨骺病 灶可随之修复。
• MRI 是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具有高
质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并可多平面成像。 肿瘤在纵向弛豫时间(T1WI) 表现为低强度 信号, 在横向弛豫时间( T2WI) 表现为高强 度信号。因此看髓内病变最好用T1 加权像, 在观察皮质外病变时最好用T2 加权像。
• 骨扫描 在骨巨细胞瘤累及的部位,放射性
镜下在正常骨结构消失的根底上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构消失的根底上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小型多核巨细胞分布不均并见出血灶及小型多核巨细胞分布不均并见出血灶及吞噬含铁黄素的巨噬细胞病灶周围可见吞噬含铁黄素的巨噬细胞病灶周围可见骨样基质和新生骨小梁及破骨细胞吸收后骨样基质和新生骨小梁及破骨细胞吸收后残存板层骨
骨巨细胞瘤PPT演示课件
发病机制
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 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 的5%左右,好发于20-40岁青壮 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病部位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长骨骨骺, 尤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多见 ,其次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等多方面的评估,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
随访方式
可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随访等多种方 式进行,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 帮助。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生存率
评价患者的生存情况,包括总生存率、无 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等。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的改善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症状的出现。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本次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骨巨细胞瘤的遗传学基础
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基因测序和表达分析,揭示了骨巨细胞 瘤的遗传学特征,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
针对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多种新型治疗策略 ,如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瘤复发。
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
彻刮除术
适用于Ⅰ、Ⅱ级骨巨细胞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 织彻底刮除,同时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填充骨缺损 。
瘤段切除术
适用于Ⅲ级骨巨细胞瘤或刮除术后复发者,需将 肿瘤所在骨段整块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截肢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肿瘤已广泛破坏骨骼、软组 织或发生恶变时,需考虑截肢术。
放射治疗在骨巨细胞瘤中应用
02
新型治疗策略的持续优化
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 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 的5%左右,好发于20-40岁青壮 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病部位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长骨骨骺, 尤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多见 ,其次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等多方面的评估,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
随访方式
可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随访等多种方 式进行,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 帮助。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生存率
评价患者的生存情况,包括总生存率、无 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等。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的改善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症状的出现。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本次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骨巨细胞瘤的遗传学基础
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基因测序和表达分析,揭示了骨巨细胞 瘤的遗传学特征,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
针对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多种新型治疗策略 ,如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瘤复发。
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
彻刮除术
适用于Ⅰ、Ⅱ级骨巨细胞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 织彻底刮除,同时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填充骨缺损 。
瘤段切除术
适用于Ⅲ级骨巨细胞瘤或刮除术后复发者,需将 肿瘤所在骨段整块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截肢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肿瘤已广泛破坏骨骼、软组 织或发生恶变时,需考虑截肢术。
放射治疗在骨巨细胞瘤中应用
02
新型治疗策略的持续优化
骨巨细胞瘤-ppt课件
.1
骨巨细胞瘤
临沂市中心医院
骨二科 罗公增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 若出现以下几点时则提示恶性:
• 1)有明显的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与正常骨交界处模糊, 有虫蚀状、筛孔样骨破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
• 2)骨膜增生较显著,可有Codman三角; • 3)软组织肿块较大,超出骨性包壳的轮廓; • 4)患者年龄较大,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然生长迅速
并有恶病质
.1 4
胫骨骨巨 细胞瘤: X线片示 胫骨近端 偏心性囊 状膨胀性 破坏,无 硬化边, 无骨膜反 应,骨皮 质完整, 软组织无 受累
.1 5
❖桡骨骨巨细胞瘤,X片 显示桡骨远端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无硬化边, 无骨膜反应骨包壳完整, 无膨胀破坏,呈“肥皂 泡样”改变。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Hale Waihona Puke .2 5.2 6.2 7
.2 8
.2 9
.3 0
•讲完了,谢谢!
骨巨细胞瘤
临沂市中心医院
骨二科 罗公增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 若出现以下几点时则提示恶性:
• 1)有明显的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与正常骨交界处模糊, 有虫蚀状、筛孔样骨破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
• 2)骨膜增生较显著,可有Codman三角; • 3)软组织肿块较大,超出骨性包壳的轮廓; • 4)患者年龄较大,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然生长迅速
并有恶病质
.1 4
胫骨骨巨 细胞瘤: X线片示 胫骨近端 偏心性囊 状膨胀性 破坏,无 硬化边, 无骨膜反 应,骨皮 质完整, 软组织无 受累
.1 5
❖桡骨骨巨细胞瘤,X片 显示桡骨远端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无硬化边, 无骨膜反应骨包壳完整, 无膨胀破坏,呈“肥皂 泡样”改变。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Hale Waihona Puke .2 5.2 6.2 7
.2 8
.2 9
.3 0
•讲完了,谢谢!
骨巨细胞瘤ppt课件
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流行病学椎体罕见病例?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细微病理骨折致疼痛加剧功能丧失?软组织肿胀浅静脉网状充盈?局部包坑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x线检查?呈偏心性位于干骺端?环球形膨胀皮质变薄可破溃?有明显且均匀的骨质溶解可见皂泡征?病灶内无骨化钙化现象?不松质骨分界规整清晰稍模糊?无反应性增生骨骨膜反应?长骨以外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在x线片上无特征性表现?肿瘤内血管丰富晚期可出现血湖现象?恶变时边缘有血管丛增生动静脉瘘动脉中断现象
• 有时,
60
右胫骨上端软骨母细胞瘤
男,26岁
右股骨上段软骨母细胞瘤 男 20岁
鉴别点:
• 发生在骨骺或骨突,向骨端生长 • 边界清,有钙化 • 组织学上,软骨母细胞瘤的基底细胞有更
明确的边界,巨细胞分布不规则,主要集 中于出血区
• 有丝分裂像少见。
63
慢性骨脓肿
是骨髓炎的另一种表现又称Brodie’s脓 肿(局限性骨脓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后由 于身体抵抗力强,细菌毒性低,但局部病灶未 完全消灭,残留在干骺端中心,使之局限化而 不向周围扩散,病灶周围形成圆形骨硬化带。 多发生于青壮年,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 和上端、肱骨上端等长骨两端。
X线 CT MRI SPE CT
敏感 低 较高 高 高 性 特异 高 较高 高 低 性
组织病理学特征:
• 肿瘤由一群稠密的、大小一致
的单核细胞(基质细胞)群组
成,多核巨细胞散布于各部。
• 巨细胞可呈球形/椭圆形/梭形,
核为圆形/椭圆形,染色清晰,
边界清晰可见轻度切迹。细胞
核为多形性,少见有丝分裂。 (来源破骨细胞或巨噬细胞?)
• 有时,
60
右胫骨上端软骨母细胞瘤
男,26岁
右股骨上段软骨母细胞瘤 男 20岁
鉴别点:
• 发生在骨骺或骨突,向骨端生长 • 边界清,有钙化 • 组织学上,软骨母细胞瘤的基底细胞有更
明确的边界,巨细胞分布不规则,主要集 中于出血区
• 有丝分裂像少见。
63
慢性骨脓肿
是骨髓炎的另一种表现又称Brodie’s脓 肿(局限性骨脓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后由 于身体抵抗力强,细菌毒性低,但局部病灶未 完全消灭,残留在干骺端中心,使之局限化而 不向周围扩散,病灶周围形成圆形骨硬化带。 多发生于青壮年,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 和上端、肱骨上端等长骨两端。
X线 CT MRI SPE CT
敏感 低 较高 高 高 性 特异 高 较高 高 低 性
组织病理学特征:
• 肿瘤由一群稠密的、大小一致
的单核细胞(基质细胞)群组
成,多核巨细胞散布于各部。
• 巨细胞可呈球形/椭圆形/梭形,
核为圆形/椭圆形,染色清晰,
边界清晰可见轻度切迹。细胞
核为多形性,少见有丝分裂。 (来源破骨细胞或巨噬细胞?)
骨巨细胞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X线平片是骨巨细胞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及与周围 结构的关系。典型表现为肥皂泡样改变,即膨胀性、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无硬化边 ,骨端膨胀。
CT检查
CT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特别是当肿瘤位于解剖结构 复杂的部位时。CT表现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增强扫描后 肿瘤实质部分可有强化。
。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 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
带来的挑战。
康复指导
提供康复锻炼和生活指 导,帮助患者改善生活 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05
预后与生活质量评估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肿瘤分期
骨巨细胞瘤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肿瘤通常预后较 好,而晚期肿瘤则预后较差。
手术切除范围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广泛切除可降低复发率,提 高生存率。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骨巨细胞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与肿瘤 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为深入了解骨巨细胞瘤的发 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免疫治疗研究
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效果,针对骨巨细 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如CAR-T细胞疗法等 。
靶向药物治疗
随着对骨巨细胞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正在开 发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以期实现更精准、有效的治疗。
MRI检查
MRI对于显示肿瘤的范围、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以及血管受累情况有重要价值。T1WI上 肿瘤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 度升高。
血沉
多数患者血沉加快。
碱性磷酸酶
CT检查
CT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特别是当肿瘤位于解剖结构 复杂的部位时。CT表现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增强扫描后 肿瘤实质部分可有强化。
。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 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
带来的挑战。
康复指导
提供康复锻炼和生活指 导,帮助患者改善生活 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05
预后与生活质量评估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肿瘤分期
骨巨细胞瘤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肿瘤通常预后较 好,而晚期肿瘤则预后较差。
手术切除范围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广泛切除可降低复发率,提 高生存率。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骨巨细胞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与肿瘤 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为深入了解骨巨细胞瘤的发 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免疫治疗研究
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效果,针对骨巨细 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如CAR-T细胞疗法等 。
靶向药物治疗
随着对骨巨细胞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正在开 发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以期实现更精准、有效的治疗。
MRI检查
MRI对于显示肿瘤的范围、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以及血管受累情况有重要价值。T1WI上 肿瘤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 度升高。
血沉
多数患者血沉加快。
碱性磷酸酶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ppt
有时可见液-液平面 • 一般无骨膜反应,偶可见花萼样骨膜反
应
以下征象提示恶变可能
• 有较明显的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与正常 骨交界处模糊,有虫蚀状、筛孔样骨破 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
• 骨膜反应较显著,可有Codman三角; • 软组织肿块较大,超出骨性包壳的轮廓; • 患者年龄较大,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
骨巨细胞瘤临床特点
• 以长骨最多,最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及桡骨远端
• 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之间 • 骨骺愈合之前非常少见 • 骨巨细胞瘤多以单发为主 • 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局部肿胀和关节
活动受限
骨巨细胞瘤病理学分级
• 1940年jaffe等按基质细胞异型性及有 丝分裂活动,将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级。 Ⅰ级为良性,Ⅱ级潜在恶性或组织活跃, Ⅲ级为恶性。但组织学特性与生物学行 为并不完全相符,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 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有肺转移的病人, 原发灶上可没有恶性的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定义
• 骨巨细胞瘤最早由Cooper于1818年提 出,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属 于良性肿瘤范围,但具有潜在恶性,易 恶变、易转移、易复发。病理上,单核 细胞中含有大量弥漫分布的巨细胞,或 融合成多核巨细胞。大体标本呈红色或 褐色,富血供,多有厚壁毛细血管组成, 易囊变和出血。
鉴别诊断
• 骨囊肿 • 软骨母细胞瘤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骨肉瘤
小结
•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具有潜在 恶性,易恶变及转移,影像学检查能提 供恶变征象,但确诊需结合临床、病理 及影像三方面综合考虑。
然生长迅速并有恶病质。
骨巨细胞瘤CT表现
• 可清楚显示平片上未发现的骨性包壳, • 可提示平片上的多房性并不是真正的分
应
以下征象提示恶变可能
• 有较明显的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与正常 骨交界处模糊,有虫蚀状、筛孔样骨破 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
• 骨膜反应较显著,可有Codman三角; • 软组织肿块较大,超出骨性包壳的轮廓; • 患者年龄较大,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
骨巨细胞瘤临床特点
• 以长骨最多,最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及桡骨远端
• 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之间 • 骨骺愈合之前非常少见 • 骨巨细胞瘤多以单发为主 • 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局部肿胀和关节
活动受限
骨巨细胞瘤病理学分级
• 1940年jaffe等按基质细胞异型性及有 丝分裂活动,将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级。 Ⅰ级为良性,Ⅱ级潜在恶性或组织活跃, Ⅲ级为恶性。但组织学特性与生物学行 为并不完全相符,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 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有肺转移的病人, 原发灶上可没有恶性的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定义
• 骨巨细胞瘤最早由Cooper于1818年提 出,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属 于良性肿瘤范围,但具有潜在恶性,易 恶变、易转移、易复发。病理上,单核 细胞中含有大量弥漫分布的巨细胞,或 融合成多核巨细胞。大体标本呈红色或 褐色,富血供,多有厚壁毛细血管组成, 易囊变和出血。
鉴别诊断
• 骨囊肿 • 软骨母细胞瘤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骨肉瘤
小结
•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具有潜在 恶性,易恶变及转移,影像学检查能提 供恶变征象,但确诊需结合临床、病理 及影像三方面综合考虑。
然生长迅速并有恶病质。
骨巨细胞瘤CT表现
• 可清楚显示平片上未发现的骨性包壳, • 可提示平片上的多房性并不是真正的分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动脉瘤样 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 瘤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
溶骨型骨 溶骨型骨
肉瘤
转移瘤
股骨近端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外缘骨皮质不完整。
右股骨近端、髋 臼及闭孔内肌团 块状稍长T1 混杂 稍长T2 异常信号。
小结:
0① 20-40岁,干骺愈合后的骨端;
①②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
①③ 膨胀性、皂泡状、偏心性骨质破坏; ①④ 无硬化边;内无钙化、骨化。
动脉瘤样骨 软骨母细胞
囊肿
瘤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
溶骨型骨 肉瘤
溶骨型骨 转移
鉴别诊断
溶骨型骨肉瘤无骨性间隔,早期常表现为筛孔样骨持破 坏,以后进展为是虫蚀状、大片状骨破坏,骨皮质常被破坏。 一般不膨胀,常有骨膜增生。
动脉瘤样 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
瘤
骨良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
溶骨型骨 溶骨型骨
肉瘤
转移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9 0 % 的ABC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年,多有外伤史,发生 于长骨者多位于干骺端,常有硬化边。发生于扁骨或不规则骨者 与巨细胞瘤鉴别比较困难, MRI 检查前者为含液囊腔,液-液平 面较多见,信性信号。且CT可显示囊壁有 钙化或骨化影。
骨巨细胞瘤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症状体征 影像表现
分型 根据骨破坏结构分: 1)溶骨型 2)多房或皂泡型 3)混合型
骨巨细胞瘤骨破坏区放射学表现
溶骨型
多房型
2007-10-31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症状体征 影像表现
分级 I 级为良性 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骨皮质膨胀变薄。 Ⅱ级为侵袭性 骨质破坏区局部边界模糊,局部骨皮质破
送检材料: 右大腿组织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pptx
第32页/共59页
大多数骨巨细胞瘤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形成骨壳,内面凹凸不平, 是由骨巨细胞瘤的不均匀生长所引起。凹凸不平的骨壳内面呈现为不规则有硬化缘或短或长的骨性突起或称为骨嵴,所以这些骨嵴极少能从病灶的一边完全延伸至另一边或完全穿越病灶形成骨间隔 。多个骨嵴与病灶边缘不同程度膨胀的骨壳相重叠, 而造成病灶内分隔的假象。平片上的分房征象实质上是骨壳内面骨嵴的投影。所以,CT上不宜过分强调“皂泡征”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意义。
第3页/共59页
组织学上的分级常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性质, 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有研究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三方面考虑。
第4页/共59页
骨巨细胞瘤特点为低度恶性,侵袭、破坏性较大,易局部复发,大约10-15%为高度恶性。病变早期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病变晚期,骨破坏严重,骨皮质可以消失,骨皮质消失后,骨膜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新骨消失与再生反复进行,以致在X线上产生错觉,认为是皮质骨因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面变薄。
第43页/共59页
第44页/共59页
第45页/共59页
第46页/共59页
骨囊肿: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有沿着骨干纵轴发展的趋势,边缘硬化,可为单房或多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碎片掉入腔内,形成典型的“碎片陷落征”
第47页/共59页
第48页/共59页
成软骨细胞瘤多发生在5-25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度膨胀,边缘可见硬化缘,中心部分常显示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第5页/共59页
20~30 岁为发病高峰。据报道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在诊断发生于14 岁以下的GCT 要特别慎重。另外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大多数骨巨细胞瘤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形成骨壳,内面凹凸不平, 是由骨巨细胞瘤的不均匀生长所引起。凹凸不平的骨壳内面呈现为不规则有硬化缘或短或长的骨性突起或称为骨嵴,所以这些骨嵴极少能从病灶的一边完全延伸至另一边或完全穿越病灶形成骨间隔 。多个骨嵴与病灶边缘不同程度膨胀的骨壳相重叠, 而造成病灶内分隔的假象。平片上的分房征象实质上是骨壳内面骨嵴的投影。所以,CT上不宜过分强调“皂泡征”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意义。
第3页/共59页
组织学上的分级常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性质, 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有研究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三方面考虑。
第4页/共59页
骨巨细胞瘤特点为低度恶性,侵袭、破坏性较大,易局部复发,大约10-15%为高度恶性。病变早期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病变晚期,骨破坏严重,骨皮质可以消失,骨皮质消失后,骨膜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新骨消失与再生反复进行,以致在X线上产生错觉,认为是皮质骨因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面变薄。
第43页/共59页
第44页/共59页
第45页/共59页
第46页/共59页
骨囊肿: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有沿着骨干纵轴发展的趋势,边缘硬化,可为单房或多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碎片掉入腔内,形成典型的“碎片陷落征”
第47页/共59页
第48页/共59页
成软骨细胞瘤多发生在5-25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度膨胀,边缘可见硬化缘,中心部分常显示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第5页/共59页
20~30 岁为发病高峰。据报道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在诊断发生于14 岁以下的GCT 要特别慎重。另外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3
男,29岁,膝关节疼痛3-4月来诊。X-Ray显示;股骨远端 溶骨性病灶,病灶骨皮质明显变薄,病变边界清楚,无硬
CT显示股骨远端溶骨性骨质破 坏,病变处骨皮质变薄,边界 MRI:T1WI呈低信号,边 清楚,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 界清楚。 内未见钙化。
MRI:T2WI显示为近等信号,STIR序列显示 为高信号,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诊断
• 多数学者认为GCT是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 间充质细胞 。 • 特征为血管丰富的组织中含有增生的单核 基质细胞与大量均匀分布的多核巨细胞。 • 具有局部侵袭性,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 长活跃,少数一开始即为恶性称之为恶性 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 无论良恶,病变过程中均可恶变为骨肉瘤 和纤维肉瘤,并发生肺及淋巴转移。 • 局部刮除易复发。
554例GCT的性别、年龄和部位分布
影像学表现
• X-Ray:
• 长骨骨端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 膨胀、变薄,内可见纤细骨嵴,典型者“皂泡” 样改变。 • 一般具有横向生长特征。 • 多数边界清楚,骨壳完整,无硬化边,病灶内 无钙化。 • 恶变者,病变骨壳残缺不齐,边界不清,可见 软组织肿块突出。
动脉瘤 1:1 样骨囊 肿
10-20Y
骨囊肿
2:1
11-20Y
干骺端 肱骨近 端、股 骨近端、 根骨、 距骨
中心或偏心性、 轻度膨胀透亮 区,透亮度较 高;长轴与骨 干一致,边缘 清楚,有菲薄 硬化边;无骨 膜反应;部分 有骨间隔。
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管状骨骨端的偏心性的溶骨性或膨胀性、 皂泡样骨破坏,多为单发,有横向生长的 趋势。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 破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常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约 30%), 当GCT合并ABC,肿瘤内部可见多个 大小不等“阶梯状”排列的液-液平面,CT及 MR有助于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ct 刘本寅
病例1
男 42岁
左膝疼痛3 月
精品资料
病例2
24岁
摔伤左肩疼痛1 天
病例3 女 51岁
右足跟包块
病例 4 女 34岁
颈5
病例5 女 21岁
良性?恶性? 原发?转移?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也称破骨细 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临床 比较常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1%~14%。大部分为良 性,少数为恶性。
男 38岁
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 多发生在10-20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
度膨胀,硬化缘较明显,一般不侵破骨皮质, 中心偶可见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骨囊肿:
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多发 病于干骺端,有向骨干方向沿纵轴发展的趋势, 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形成典型的“骨片 陷落征”
脊索瘤
骶骨骨巨细胞瘤位于骶骨上部, 以骶1~ 3 受累为主, 多沿骶骨翼偏心性横向生长,常累及耳状关节面,肿瘤 内通常无钙化。
骶骨脊索瘤多起自骶骨下部中线部位(骶3-5),表 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骨膨胀和骶骨前软组织肿块, 其内可见钙化及残留骨。
脊索瘤
疾病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为了保功能的单纯刮除术,复发率达40~60%。 扩大刮除:核心理念是虽然做的是刮除术,但通 过一系列手段,最终彻底清除术野内的肿瘤组织, 这样既保留了长期良好的功能,又达到了满意的外 科边界,复发率可以降到10%左右。 刮除术包括:磨钻打磨、氩气刀烧灼、石碳酸涂抹
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为大量单核细胞基质,其 内含有弥漫分布的破骨巨细胞成分。
Caampanacci分级系统(x线结合组织学): Ⅰ 级(静止性)、Ⅱ 级(活跃性)、Ⅲ 级(侵
袭性)。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Ennecking分级系统(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 Ⅰ 级:无症状,x线有病灶,病理呈良性。 Ⅱ 级:有症状,x线表现为膨胀性病灶,骨皮质
完整,病理呈良性。
gct的影像表现、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性 并不确切,组织学表现良性的骨巨细胞瘤亦具备恶变的 可能,甚至发生肺转移、淋巴转移。
良恶性判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方面考 虑。
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 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
典型表现:
左肱骨骨囊肿 囊内密度均匀,CT值25Hu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常表现为发生在干骺端偏
心性、多房样囊状骨破坏。 在CT 和MRI 表现为多囊状改变,并可出现多个液
平面,MRI增强囊壁可以强化,无实性成分。
肱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肱骨下段明 显膨胀,可见多个液-液平面。
MRI 表现
在T1WI 多为均匀的低信 号或中等信号,
溶骨型
男 46岁
男 42岁
特殊类型巨细胞瘤表现
影像学改变因部位不同表现各异,但仍 然保持囊状扩张性、膨胀性、溶骨性骨破 坏的基本影像学特征 。
儿童或青少年骨巨细瘤:
少见,多表现为干骺端的膨胀性、皂泡样 骨质破坏,可侵犯骨骺,孤立发生于骨骺 者极为罕见。
女 51岁
脊柱骨巨细胞瘤:
脊柱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骶骨、胸椎、颈椎、腰椎。 病变多起自于椎体(有别于ABC和骨母细胞瘤),可侵
及附件。 除具有多房、膨胀的特点外,常表现出明显的侵袭性,
可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 骶骨病变常位于骶骨上部(骶1-3)。
男 26 腰腿痛半月
.
女 23岁
流行病学
多为单发 男女比率约1.2 : 1 好发年龄是20~40岁
(65%) 20~30 岁为发病高峰
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发病部位
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70%-90%),闭合以后的骺线处,向关 节面下以及干骺端侵犯,发病部位是GCT 诊断中的重要因素。 最常发生于膝关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占全部的52%, 其次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胫骨远端、肱骨近端。 短管状骨和不规则骨发病率较低。可见于手、足、骶骨、椎体、 骨盆。
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具 备刮除条件,也有部 分只能行瘤段切除, 人工假体置换
一般不行放化疗
预后
骨巨细胞瘤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绝大 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行扩大刮除后复 发率低于10%,复发后还可以再次手术。 有3%~6%转移病人,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压疼。 当疼痛性质改变, 由间歇转为持续,要警惕恶变可
能。 如果发生骨折,则表现为突然剧痛、肿胀、畸形、
不能活动。 特殊部位肿瘤有特殊症状。如发病于骶骨者可有尿
潴留,发生于脊柱者可出现脊神经或脊髓压迫症状, 甚至截瘫。
组织学
多数学者认为GCT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 胞。
短管状骨GCT:
手足短管状骨病变多位于掌骨头或近节指骨 的基底部,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往往比长管骨 更明显。
扁骨及不规则骨GCT:
骨盆病变,常发生于相当于骨骺的区域,如髋臼和邻 近骶髂关节区,病变可生长至很大。
跟骨骨巨细胞瘤发病中心多位于跟骨窦之后,表现为 单房或多房的骨破坏。
女,38岁,右髋痛1年,外伤后加剧2月余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 破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常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约 30%), 当GCT合并ABC,肿瘤内部可见多个 大小不等“阶梯状”排列的液-液平面,CT及 MR有助于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ct 刘本寅
病例1
男 42岁
左膝疼痛3 月
精品资料
病例2
24岁
摔伤左肩疼痛1 天
病例3 女 51岁
右足跟包块
病例 4 女 34岁
颈5
病例5 女 21岁
良性?恶性? 原发?转移?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也称破骨细 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临床 比较常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1%~14%。大部分为良 性,少数为恶性。
男 38岁
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 多发生在10-20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
度膨胀,硬化缘较明显,一般不侵破骨皮质, 中心偶可见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骨囊肿:
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多发 病于干骺端,有向骨干方向沿纵轴发展的趋势, 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形成典型的“骨片 陷落征”
脊索瘤
骶骨骨巨细胞瘤位于骶骨上部, 以骶1~ 3 受累为主, 多沿骶骨翼偏心性横向生长,常累及耳状关节面,肿瘤 内通常无钙化。
骶骨脊索瘤多起自骶骨下部中线部位(骶3-5),表 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骨膨胀和骶骨前软组织肿块, 其内可见钙化及残留骨。
脊索瘤
疾病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为了保功能的单纯刮除术,复发率达40~60%。 扩大刮除:核心理念是虽然做的是刮除术,但通 过一系列手段,最终彻底清除术野内的肿瘤组织, 这样既保留了长期良好的功能,又达到了满意的外 科边界,复发率可以降到10%左右。 刮除术包括:磨钻打磨、氩气刀烧灼、石碳酸涂抹
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为大量单核细胞基质,其 内含有弥漫分布的破骨巨细胞成分。
Caampanacci分级系统(x线结合组织学): Ⅰ 级(静止性)、Ⅱ 级(活跃性)、Ⅲ 级(侵
袭性)。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Ennecking分级系统(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 Ⅰ 级:无症状,x线有病灶,病理呈良性。 Ⅱ 级:有症状,x线表现为膨胀性病灶,骨皮质
完整,病理呈良性。
gct的影像表现、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性 并不确切,组织学表现良性的骨巨细胞瘤亦具备恶变的 可能,甚至发生肺转移、淋巴转移。
良恶性判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方面考 虑。
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 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
典型表现:
左肱骨骨囊肿 囊内密度均匀,CT值25Hu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常表现为发生在干骺端偏
心性、多房样囊状骨破坏。 在CT 和MRI 表现为多囊状改变,并可出现多个液
平面,MRI增强囊壁可以强化,无实性成分。
肱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肱骨下段明 显膨胀,可见多个液-液平面。
MRI 表现
在T1WI 多为均匀的低信 号或中等信号,
溶骨型
男 46岁
男 42岁
特殊类型巨细胞瘤表现
影像学改变因部位不同表现各异,但仍 然保持囊状扩张性、膨胀性、溶骨性骨破 坏的基本影像学特征 。
儿童或青少年骨巨细瘤:
少见,多表现为干骺端的膨胀性、皂泡样 骨质破坏,可侵犯骨骺,孤立发生于骨骺 者极为罕见。
女 51岁
脊柱骨巨细胞瘤:
脊柱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骶骨、胸椎、颈椎、腰椎。 病变多起自于椎体(有别于ABC和骨母细胞瘤),可侵
及附件。 除具有多房、膨胀的特点外,常表现出明显的侵袭性,
可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 骶骨病变常位于骶骨上部(骶1-3)。
男 26 腰腿痛半月
.
女 23岁
流行病学
多为单发 男女比率约1.2 : 1 好发年龄是20~40岁
(65%) 20~30 岁为发病高峰
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发病部位
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70%-90%),闭合以后的骺线处,向关 节面下以及干骺端侵犯,发病部位是GCT 诊断中的重要因素。 最常发生于膝关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占全部的52%, 其次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胫骨远端、肱骨近端。 短管状骨和不规则骨发病率较低。可见于手、足、骶骨、椎体、 骨盆。
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具 备刮除条件,也有部 分只能行瘤段切除, 人工假体置换
一般不行放化疗
预后
骨巨细胞瘤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绝大 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行扩大刮除后复 发率低于10%,复发后还可以再次手术。 有3%~6%转移病人,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压疼。 当疼痛性质改变, 由间歇转为持续,要警惕恶变可
能。 如果发生骨折,则表现为突然剧痛、肿胀、畸形、
不能活动。 特殊部位肿瘤有特殊症状。如发病于骶骨者可有尿
潴留,发生于脊柱者可出现脊神经或脊髓压迫症状, 甚至截瘫。
组织学
多数学者认为GCT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 胞。
短管状骨GCT:
手足短管状骨病变多位于掌骨头或近节指骨 的基底部,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往往比长管骨 更明显。
扁骨及不规则骨GCT:
骨盆病变,常发生于相当于骨骺的区域,如髋臼和邻 近骶髂关节区,病变可生长至很大。
跟骨骨巨细胞瘤发病中心多位于跟骨窦之后,表现为 单房或多房的骨破坏。
女,38岁,右髋痛1年,外伤后加剧2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