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上《2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3)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 2.2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共40张PPT)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 2.2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共40张PPT)
班 主 任 搞 好 班级管 理。 3、 勤 于 学 习 ,善于 学习,在 学习不 断进步 。学习 是永无 止境的 ,每天都 要学习,否则就 要 落 后 。 不 仅要学 好书本 知识,更 重要的 是向实 践学习 ,在平凡 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业绩。 4、 要 具 有 高 尚的思 想品德 和为人 师表的 风尚。 不仅要 给学生 传授文 化知识 ,更要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2、出示目标(2分钟) 3、展示内容( 20分钟) 4、课堂小结(5分钟) 5、课堂反馈(8分钟) 6、作业布置(2分钟)
展示内容
①教师自制山体模型。 ②学生4人一个小组,每组一盒橡皮泥。
1、小组展示课前布置的作业:以小组为 单位,用橡皮泥捏制五种地形类型,并 加以对比说明。 2、教师展示一组山体地形模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 b.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 度陡缓的关系。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 (2)能力目标: 学会在地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 系,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热爱自然,学习对生活有 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 会 其 如 何 做人。 在今后 的工作 要兢兢 业业、 扎扎实 实对学 习、对 知识孜 孜不倦 的追求。
教 师 党 员 公 开承诺 书二 1、 以 十 七 大 精神为 指针,加 强政 治思想 学习,提 高自身 政治素 养。
2、 刻 苦 钻 研 教育教 学理论 ,用新 的理念 指导自 己的工 作。
3、 以 身 边 的 模范共 产党员 为榜样 ,严于 律己、 宽以待 人,提高 师德水 平。 4、 结 合 自 己 的实际 工作,内 练素 质外树 形象,服 务教师 、服务 学生争 做优秀 的人民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教育教学课件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教育教学课件
绝对
相对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查看甲、乙两地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
两地的相对高拔和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死海海拔约-415米,求它们的相对高度。
两地的相对高度:8844-(-415)=
9259米
珠穆朗玛峰
死海
海平面(0米)
8844米
-415米
9259米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亚马孙平原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并且边缘陡峭。
云南元阳梯田
等深线
我们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深线。 等深线地形图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二、新课学习
中国南海等深线地形图
二、新课学习
说一说: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同。
二、新课学习
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新课学习
读一读
二、新课学习
请你利用刚才绘制的XX山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制作的模型,说说山体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等高线的特征。
三、结论总结
等高线闭合,
中心高,四周低
等高线闭合,
中心低,四周高
山峰
盆地
三、结论总结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
悬崖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三、结论总结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脊
山谷
三、结论总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3.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46张PPT)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

3.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46张PPT)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

海拔 相对高度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
概念 地形剖面图
能力提升: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这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地图上的等高线 数值,并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差异估算出某地的海拔和相对高度。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五种地形部位。这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在不同 地形部位的表现形态,如山峰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山脊处等高线向低 处凸出等。
图为泰山风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为泰山风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 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学校的海拔可能是(
)
A.345米
B.366米
C.283米
D.322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25米,学校的海拔位于300米至325米之间,322米位于该区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第三章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新课导入
地形有高有低,有陡有缓,类型 复杂多样,如何在地图上进行表达?
泰山十八盘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本节知识结构
山地
海拔
海拔和相对高度
高原
相对高度
平原
丘陵
地形五种基本类型
盆地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山峰

等高线地形图
山谷

山脊
甲:1500米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乙:500米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相对高度:1500-500米=1000米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
2.陡崖底部B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3.陡崖的高度是多少范围之间?
500<A<600
200<b<300
200<h<600
山 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高 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形区。
丘 陵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如何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先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
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断高度,那么分层设色图呢?
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海拔凸出(高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鞍部
鞍部——相邻两座山峰的连接部位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的地形为鞍部。
陡崖——陡崖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高度变化很大。
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课堂练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答案:
A 是陡崖B 是鞍部C 是山谷D 是山脊E 是山顶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来自属于集水区域。400陡崖的判断:
陡崖高度的计算
A
B
1.推测陡崖顶部A的高度是多少?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2021年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上《2第二章 地图》课件 (3)

2021年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上《2第二章 地图》课件 (3)

图上 1 厘米表示
举例
1∶500 000
实地距离 5 千米
线段式

6、千米换成厘米就是在原数后面添加( 零
5
)个
• 7、把1:1000扩大2倍后得到的新比例尺是 ( 1:500)
• 8、比例尺扩大2倍,图幅扩大几倍?( 4倍 ) • 9一、个判含断有A“点东在西B点南的北什”么的方十向字,坐就标是,在十(字B坐)标点的建
第 2 讲 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____方___向_______、______比___例__尺___、
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__图__上__距__离____/___实__地__距__离___。
(2)三种表现形式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北方一定和指向标的北方一致 Nhomakorabea• 10、一幅图是否完整,一定看是不是有比例尺、 方向和图例,缺一不可
• 11、图上距离就是用尺子在图上量的长度
• 12、【例2】 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A、B两 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千米? 400千米
• (2)图幅相同的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内容 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 1-2-4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D )
图 1-2-5
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 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等高线闭合, 数值中心高, 四周低
等高线弯 曲向低处 凸出
等高线弯 曲向高处 凸出
等高线闭合,数 值中心低,四周高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C
D
A
B
-300 -200 -100
-300 -200 -100
等深线(米)
练习:
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
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D 陡崖
E 山谷
2、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 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 最好?为什么?
B A
3、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图中方框所代 表的地形名称。
高原


盆地


丘 陵
作业布置:
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此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2课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相对高度 500米

海拔高度 1000米
海拔高度 500米
海平面
平原
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300 200
等高线(米)
等高线:海拔高 度相同的点的连 线。等高线特:1、是一条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