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学论文—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科学》课程论文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

姓名:

学号:*********

魅力科学论文—原子结构

摘要:生命过程本质上是化学过程,认识生命现象的内在本质必然要求进一步在微观层次上学习和认识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变化规律,这也是从事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必要知识基础。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合而成,要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就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组成及性质变化的内在结构规律。原子结构是化学概论的基础,在申泮文院士的火箭模型中,化学概论又处于顶端,因此,对于原子结构的学习和理解是深入化学世界的知识前提。笔者作为文科生,无法对其中理论做出深刻分析理解,只将《魅力科学》视频中车云霞教授讲解的原子结构知识归纳概括,以期成为一篇小小的科普文章。

关键词:原子模型波函数量子数薛定谔方程能级交错元素周期表

1.早期原子模型概述

人们对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有感性至理性,由片面到整体的发展过程。原子学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提出,在此,笔者只针对19世纪末以后的原子学说加以描述。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原子学说和元素周期律的提出和广泛流行也促成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和现代物理学的进步。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逐步揭示了原子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秘密以及与元素化学性质紧密相关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变化规律,并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微观世界。早期原子模型正是在这个时期得以相继提出。

1.1Rutherford原子模型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Thomson通过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发现了电子,确认带负电荷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likan通过测定油滴的电荷,确定了电子的电荷数,并据此计算出电子的质量大约只占氢原子质量的二千分之一。那么原子中的质量是如何分布的呢?电荷的正负如何平衡呢?Rutherford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给出了问题的可能答案。1910年,Rutherford用快速α粒子流轰击一张约4x10-7m厚的金箔,发现尽管绝大部分的粒子都毫无阻碍地通过了金箔,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散射,极个别的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这使他认识到:极个别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必定是因为他们和金箔原子中某种极小体积的坚硬密实的核心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心应该是带正电,而且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这便是著名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占原子大部分质量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就像行星沿着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行。

1.2Bohr原子模型

Bohr理论。其要点如下:

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

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决定;

3.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

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E=hν给出。

2原子内粒子的运动与分布

2.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de.Broglie提出电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对于质量为m,速率为v的微粒,其具有相应的波长λ为

,p代表微粒的动量,λ代表微粒波的波长,h为Planck常量。

电子波动性的存在性由1927年美国的物理学家C.Davission和L.Germer通过

电子衍射实验证明。根据电子衍射实验所得的示意图计算出的电子波长和de.Broglie关系式计算得到的电子波长一致,证实了电子波动性的存在。

2.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主要包括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等概念。

(1)Schrodinger方程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Schrodinger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出发,通过与光的波动方程类比,提出了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方程,成为Schrodinger方程。即,

m是电子的质量,x , y , z 是

电子在空间的坐标,E 是电子的总能量,V是电子的势能,h为Planck常量。方程式中ψ称为波函数是这个方程的解,它可以是空间直角坐标(x,y,z)或球极坐标(r,θ,φ)的函数。

波函数ψ描述的是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等同于原子轨道,但并无固定路径。

(2)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

概率密度:电子运动的状态有波函数Ψ来描述,∣Ψ∣2表示电子在核外空

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若用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各个电子概率密度的大小,则∣Ψ∣2大的地方黑点较密,其概率密度大,反之亦然。在原子和外分布的小黑点,好像一团带负电的云,把原子核包围起来,人们称它为电子云。

2.3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之前讨论的都是氢原子,即单电子原子。在多电子原子中,某一特定电子除

了受到核的吸引外,同时受到其他核外电子的排斥作用,使其受力情况复杂化。所以研究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还必须考虑核外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屏蔽效应: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

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这种作用称为屏蔽作用或屏蔽效应。

与钻穿效应相反,在多电子原子中,一个电子不仅受到原子核的引力,而且

还要受到其他电子的排斥力。内层电子排斥力显然要削弱原子核对该电子的吸引,可以认为排斥作用部分抵消或屏蔽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作用,相当于使该电子受到的有效核电荷数减少了。于是有Z* = Z-σ,式中Z*为有效核电荷,Z为核电荷。σ为屏蔽常数,它代表由于内层电子的斥力而使原核电荷减少的部分。钻

穿效应: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概率较大的电子,可更多地避免其余电子的屏蔽,受到核的较强的吸引而更靠近核,这种进入原子内部空间的作用叫做钻穿效应。与屏蔽效应相反,外层电子有钻穿效应。外层角量子数小的能级上的电子,如

4s电子能钻到近核内层空间运动,这样它受到其他电子的屏蔽作用就小,受核

引力就强,因而电子能量降低,造成E(4s)

(2)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1939年美国化学家L.Pauling总结出多电子原子轨道中能量的近似顺序,提

出了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