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生态草地的效益及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生态草地的效益及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

王荣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我国南方草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天然草地总面积达7958万公顷,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0%。南方草地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且南方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当下所处时代背景等给我国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带来机遇。

关键词:南方;生态草地;效益;机遇

引言

草地是地球陆地最重要、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之一[1,2,3]。全球草地面积约为3.42×109ha,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4]。据1980—1990年全国首次统一规程进行进行的草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拥有各类天然和改良草地39283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 [5]。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从大兴安岭起,向西南到横断山脉的斜线以西部分,集中分布在藏、蒙、新、青、川、甘、滇等省区[6],即我国南方草地主要集中于川、滇两省。由于我国北方草地较为集中、面积宽广,也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故长期以来,人们多将重心集中于北方草地的建设与发展,相对而言,对南方草地的发展重视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土壤侵蚀、石漠化、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且南方地区地势不如北方平坦,机械化程度低,农民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生活水平较难达到小康水平,而经、饲、粮三元种植结构则可通过种植饲料作物,带动畜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此外,为响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草业生态文明发展的号召,南方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加大对生态草地建设的投入,使得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充满机遇。

1南方草地现状及南方建设生态草地的优势

中国南方通常指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山地和丘陵面积占70%以上,主要为亚热带和边缘热带。南方天然草地总面积达7958万公顷,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0%,次生草丛和灌草丛植被是南方草地的主要类型[7]。南方地区又分为东南和西南两部分,东南以丘陵平原为主,西南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南方天然草地资源,尤其是大面积连片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从1978年开始,农业部对南方草地进行了30多个草地畜牧业综合项目。到20世纪末,在南方14个省市(包括重庆)已建立人工草地和改良人工草地130万公顷,飞播牧草保留面积18万公顷,但目前南方草山草坡90%的资源尚未充分利用[8]。

较北方而言,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单位草地面积生产力高。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暖温带降雨量大于650mm,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1500mm左右,牧草再生力强,产草量高。南方的气候从南到北依次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边远热带的变化;从低地到山顶,也存在亚热带到温带的气候变化。因此,温带牧草和热带牧草均可在应的适宜区域种植;

(2)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我国禾本科牧草有190个属1000多个种,豆科牧草有120个属791个种,其中90%左右都在南方生长良好[9];

(3)自然灾害少,发展畜牧业风险小;

(4)适于发展农牧结合型的持续产业。南方草山草坡多与农田、森林和库塘交错分布,有利于发展农牧、林牧和渔牧结合型的生态农业;

(5)中国南方草地多与大中城市毗邻,交通相对方便,而且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分异明显有利于不同农业子系统的形成,这是农业系统耦合的良好环境。而系统耦合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10]。

此外,南方水稻产区的冬闲田是极其重要的草地农业资源,若能充分利用建立新型的草田轮作制度,其生产潜力相当可观[11,12]。且西南地区的丘陵和山地都适宜林草生长,林间草地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南方发展生态草地建设具有良好的条件。

2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1生态效益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南方八省(市)地区)面积超过55万km2,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多的地区[13],堪称世界的喀斯特博物馆[14]。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喀斯特本身脆弱的地质环境背景[15]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16,17,18,19],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石漠化呈加剧趋势、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20]。

在2008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公告指出,我国南方川西、滇西、贵州省、广西等丘陵和山区为土壤侵蚀高敏感度地区,土壤侵蚀高敏感度地区也通常是滑坡、泥石流易发生区。同时,石漠化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也多分布于南方。而通过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围栏封育等草地建设措施,短期内就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面径流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12,21,22]。

孙泉忠等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坡耕地土壤进行研究[23],结果显示,坡耕地实施人工种草措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增加77.24%,表层土壤抗剪强度增加266.71%,且坡耕地较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表现出较高的崩解速率,实施人工种草后,表层土壤崩解速率明显降低,总而言之,坡耕地实施人工种草可有效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减少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另有研究表明,生态草地建植可使荒坡地地表粗糙度增加1.7-14.5倍,土壤风蚀减少44.9%-75.1%,同时,还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24]。

同时,草地还是各种动植物的载体,特别是川西北牧区野生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界遗传基因库。

2.2经济效益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都可得到远比耕地农业更为充分的利用。草地农业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耕地农业多3-4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多许多倍,农业收入也成倍增加[25]。

据统计,农民40%-50%的收入来自畜牧业[26],而牧区畜牧业收入所占的比重还更大,占91%。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因此,大力开展草地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牧业经济的发展,使康定县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践证明,开展草地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是解决岩溶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的科学途径[27]。

2.3社会效益

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农牧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畜牧业又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或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原是牧民安居乐业、牧业发展和牧区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畜草矛盾的突出、草场纠纷日益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因此,开展生态草地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生态问题,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28]。

3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

3.1时代与政策机遇

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为草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