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
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对转变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启示
一
体户各 1 , 人 协保和失业各 1 , 中重组家庭 1 人 其 例, 退休者 4 。除 1 人 人外 , 其他人所在家庭均为
独生子女家庭。以下摘录了部分被访者的原话 : 20 年 l 月至 20 年 6月 ,我们借鉴扎根 08 1 09 2 1 : 果 学 生 的话 , 少 要 礼 貌 , 是 在 家 —⑧如 至 但 理论( 即不是 从 已有理 论 演 绎 出 的明确 假 设 出发 , 里 面 , 全 是 小 孩 , 本 就 不 用 礼 貌 , 到 父母 可 完 根 见 而是从 资料 中发现和发展理论 )的方法对上海市 以尽情 的吵 吵 闹闹 。跟 他 们 在一 块 ,我 会 是小 孩 社 区青 少 年 的教 育 课题 进 行 了探 究 。在 资料 收 集 子 , 摇摇这个摇摇那个 。 但是也有过跟做孩子不太
到 一定的心理压 力, 这种 压力会推动人们努 力减 少或 消除不协调。本文基于对社 区青 少年 角色认知 的表征 和解
读 , 试 运 用 该 理论 对转 变他 们 的 角 色认 知 提 出一 些 可 行 的措 施 。 尝
关键词 :角 色理论 ; 知不协调 理论 ; 区青 少年 ; 认 社 认知改 变
、
社 区青 少年 的角 色认 知表 征与 解读
的方法上 , 本项研究 以小组 焦点访谈为主 , 同时辅 样 的事情 , 给我 的感觉就是这个社会 , 还有外 面 以现场观察以及文献法。共进行 4 次访谈 , 受访者 的环境 , 跟我想 的都是不一样 的。好人很少很少 。 1 人。 3 每次访谈不少于 2 个小时 , 并在允许的情况 3 3我是孩子。你做的越多你就会越发现你 —: 下对 访 谈 全过 程 进行 了录 音 。所 有 录音 均 被 逐字 是 小孩 子 。 逐句 转化 为 书面文 本且 加 以编码 分 析 。 3 1我 应 该是 把 自己看 作 学生 和成 人 的 中 间 —: 被访谈个案基本情况是 : 从年龄上看 ,2 2 岁者 吧 。 学生就是做学生该做的事情吧( 学生就是不用 8人 ,3岁者 2人 ,4岁者 3人 ; 性别 上 看 , 2 2 从 女生 自己赚 钱 , 只用 父母 的 , 天 总 是 上 课 、 饭 )在 每 吃 ,
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是否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处境,你不得不做一些或说一些与你态度或个人观点相悖的事?很有可能你确实经历过。
每个人在某些时候都会经历。
当你那样做的时候,你的真实态度或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什么也没有吗?好吧,也许真的没有。
然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相反时,态度会有所改变以和行为保持一致。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出于实验要求被迫发表一篇演说,而所要求的观点或立场恰与他(她)自己的意见相左,那么演说者的观点会转向被迫接受的立场。
在20世纪50年代初,各种不同的研究将这种观点的转变解释为两个过程的结果:第一,在脑中演习演讲过程;第二,试着往有利于给定立场的方向考虑。
早期的理论认为,为了完成这项在脑中进行的任务,被试会使自己确信那种将采取的观点。
为了使这种推理更进一步,补充的研究被处理为提供被试金钱回报以让其作出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令人信服的演说。
他们预期,回报越丰厚,演说者的观点转变也会越大(这听起来很合逻辑,不是吗?)。
然而,就像很多常识难以预测人类行为一样,研究结果刚好相反。
比起微薄的利益,报酬越多,所产生的态度改变越小。
若用当时流行的学习理论(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理论等等)来解释,这类结果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几年之后,一个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深具影响力的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才解释了以上的矛盾结果。
认知指任何心理过程,如思想,主张,知识单元,态度或者信念。
不协调就是指不一致。
因此,费斯汀格指出,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你就会感到认知不协调。
此时,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不适和压力,其程度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
由于你无法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或者当时的形势压力太大),于是你只好改变你的态度。
费斯汀格的理论来源于紧随1934年印度地震后广布全印度的谣言报道。
谣言预测,在灾区之外还会有地震,而且规模更大,波及范围更广。
认知失调的实际运用
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际运用概述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
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
它的基本理论是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
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以主体内部认知要素之间的不一致来解释行为的动因,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姑且不管那么多烦人的专有名词,简单讲,就是认知与行为失调了——认知是我们的想法,认知可以引导行为。
例如我们上街买衣服,我们一定会买我们认为好看的衣服。
正因为我们认为它好看(认知),我们才会买它(行为)。
态度引导行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但是有些时候,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引导认知。
这就是说:因为我们先做了,为了不产生失调的感觉,我们只好改变我们的观念。
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呢?认知行为失调理论告诉我们:认知一旦跟行为脱节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例如:我们买了一件衣服,回家一穿,却发现不好看,我们自然很痛苦,因为我们认知衣服是不好的,我们却买了,认知跟行为失调了,我们的举动彷佛告诉我们:自己是买错了,花了冤枉钱。
这时候怎么办?改变行为?拿衣服退回店里?万一不能退的话呢?放到衣柜不要穿?万一非穿不可的话呢?那么,我们就只好改变我们的认知了——我们得说服自己:这衣服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努力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与结果并让自己,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失调。
对于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后进生”的转变
对于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后进生”的转变【论文摘要】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对问题学生可以采用纠正认知、改变行为,以及制订计划和等级任务等方法来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
【论文关键词】认知行为理论“后进生” 指导策略帮助进步班主任在面对发展参差不齐的“后进生”时,可以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来开展对他们的转变工作。
纠正认知,就是教师帮助“后进生”识别那些感到难以适应的想法和信条,并把其改变成更有益、更健康的思维方式,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改变行为,就是“后进生”根据教师引导去做在各种场合都能反应恰当、感觉良好的事情,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和正确的认知;教师为“后进生”制订计划和等级任务.能帮助他们提高完成积极行为并感到愉快的程度。
一、通过纠正“后进生”的消极认知来诱导其积极的行为参与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们经过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问题,可以纠正他们的消极认知,进而有助于他们直接参与积极的行为。
通过积极的行为参与.人们又能认识到自己能够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建立新的积极认知。
有些“后进生”,他们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玩世不恭:精神上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纪律上自由散漫。
而这些消极行为的思想根源.在于他们对自身和对社会的错误认知。
对他们的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纠正这些学生的消极认知来诱导其产生积极的行为。
【案例1】一男生入学成绩排在班级前十名,入学后期中考试已成倒数几名;平时作业拖拉、消极对待班级工作,还经常在班级中讲风凉话,给表现积极的同学泼冷水。
笔者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不好.家庭和他自己对中考看得很重,结果却很不如意。
进入职中后,他一时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并且不看好职校生的出路,因此开始以玩世不恭的面目出现【分析】这类“后进生”一般没有严重的品行问题,他们对自身和社会的消极认知,源于他们主观臆断,或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
同时他们的领悟能力不差,班主任只要打破这类学生的自我否定的消极认知,就有可能诱导他产生积极的行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实验目的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实验目的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实验旨在探讨人们在面临心理冲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实验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情境,观察参与者在这种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认知失调现象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在认知失调实验中,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James Carlsmith)设计了一种简单却有效的实验方法。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冲突情境和态度表达。
在冲突情境阶段,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一项无趣的任务,例如重复堆砌积木并推倒。
这个任务旨在让参与者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到无聊和不适。
接着,参与者被带到另一个房间,要求他们对刚才的任务表达看法。
此时,实验者会请参与者帮助传递一个信息,即这个实验任务非常有趣。
在态度表达阶段,参与者需要向另一个被试(实际上是实验者安排的演员)传达他们对任务的看法。
有趣的是,实验要求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与实际感受相反的态度,即明明觉得任务无聊,却要夸大其词地说它有趣。
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在完成任务后普遍感到心理紧张,他们在向另一个被试传达任务有趣的信息时,态度和行为之间产生了矛盾。
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感,参与者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如改变态度、增加新的认知、调整认知的相对重要性等。
这表明,认知失调确实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人们会积极寻求途径来恢复心理平衡。
实验的意义及应用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实验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验揭示了认知失调现象的本质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认知失调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实验结果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心理冲突和矛盾情境时的应对策略具有启示作用。
最后,实验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通过模拟实际情境来探讨心理现象。
认知失调实验不仅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市场营销、政治宣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认知失调原理,通过设计合适的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改变对产品或服务的看法,从而提高购买意愿。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
职 的后 进 生人 数 相 对 来 说 更 多 中职 生 的 品 德 后 进 、 习不 良 学
问 题 , 往 是 根 源 于 家 庭 、 现 于 学 校 、 害 于 社 会 。 从 某 种 程 往 表 危 度 上 讲 . 职 后 进 生 是 中职 学 校 德 育 的 主 要 对 象 , 高 危 人 群 , 中 是 加 强 对 后 进 生 的 转 化 教 育 . 中职 学 校 教 育 的 重 中之 重 。然 而 , 是 当前 中职 后 进 生教 育 普 遍 存 在 的 重 形 式 、 内容 、 口号 、 味 轻 喊 一 灌 输 而 不 重 视 实效 . 后 进 生 教 育 效 果 大 打 折 扣 : 统 的 “ 太 使 传 马 效 应 ” 对 好 学 生 更 关 注 。 差 学 生 关 注 很 少 ) 后 进 生 更 得 不 ( 对 使 到 重 视 在 这 种 大 环 境 下 . 职后 进 生 的转 化显 得 困难 重 重 。 中 教 师 呕 心 沥 血 . 往 却 是 毫无 成 果 往 根 据 态 度 改 变 理论 . 校 的 后 进 生 转 化 是 由 教 育 工 作 者 在 学
相 互 独 立 .即 一 个 认 知 元 素 的存 在 与 另 一 个 认 知 元 素 毫 无 关
看 法 . 这 一 不 良行 为 看 作 是 合 乎 情 理 、 乎 规 范 的 , 至 少 不 把 合 或 是 不 良的 。这 样 . 出某 个 不 良行 为 就 不 仅 仅 是 个 行 为 问 题 , 做 而
中 国 分 类 号 : 71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5 2 2 1 0 - 0 - 3 1 7 - 7 7( 0 0)2 0 9 0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在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中,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人们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是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失调论。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态度平衡理论由海德(Fritz Heider)提出,该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如何保持认知的平衡。
海德认为,人们倾向于使自己的认知系统保持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喜欢一个人(P),并且也喜欢这个人所喜欢的事物(O)时,我们的认知就是平衡的。
反之,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人,但不喜欢他所喜欢的东西,或者讨厌一个人却喜欢他所喜欢的事物,我们就会体验到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促使我们去改变态度或者行为来恢复平衡。
比如说,你和你的好朋友小明都喜欢看电影,这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但如果小明突然开始热衷于某项你觉得无趣甚至反感的运动,而你又很珍视和小明的友谊,这时你可能会试着去了解这项运动,或者调整对小明的看法,以重新达到认知的平衡。
一致性理论则强调个体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行为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并且有动力去改变这种不一致。
比如,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却总是忘记垃圾分类,这种不一致会让你感到不安,可能会促使你更加注意垃圾分类,以符合你对自己“环保主义者”的认知。
在工作场景中,一致性理论也很常见。
假设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团队合作的人,但在某个项目中却与团队成员产生了很多冲突,这会让你感到困惑和不安。
为了消除这种不一致,你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改进与团队的沟通方式,或者重新审视自己对“善于团队合作”的定义。
认知失调论是由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
这个理论认为,当个体同时持有两种或更多相互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愉快,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个体往往会通过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或者改变行为等方式来恢复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解析
认知失调理论解析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冲突、不协调和不一致性。
它指出,当一个人的相互关联的认知要素之间存在冲突和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认知失调理论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原理认知失调理论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1. 人们有一种对自己和世界的一致性认知的倾向。
2. 当个体的不一致认知元素(例如信仰、态度、价值观)产生冲突时,会引发认知失调。
3. 为了恢复认知的一致性,个体会采取一些行为和思维上的调整。
当个体面临认知失调时,他们会感到困扰和不适。
为了减轻这种心理冲突,个体会采取三种认知调整策略:改变认知要素、寻找支持性信息,或者通过降低冲突要素的重要性来减轻认知失调。
这些调整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恢复认知的一致性,从而减轻不适感。
二、认知失调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广告营销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营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广告商通常会利用人们的认知失调心理,通过营造一种需求与满足之间的不一致感,以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
例如,某品牌的广告可能通过强调消费者目前所使用的产品的不足之处,引发其认知失调,从而诱使他们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2. 教育培训在教育和培训领域,教师和培训师可以运用认知失调理论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他们对知识和观点产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情境,使学生的已知知识与新知识发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3.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知失调理论也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研究者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探索人们在面对冲突时的行为和思维调整。
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他们可以深入了解认知失调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冲突解决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
结论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冲突、不协调和不一致性。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观点与解释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观点与解释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观点与解释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
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矛盾体验,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莱昂·费斯汀格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观点和解释。
一、认知失调的基本概念认知失调是指在与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行为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个体经历到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莱昂·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是由于个体在掌握新信息、形成与已有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时所产生的心理不协调。
二、认知失调的三种形式莱昂·费斯汀格将认知失调分为三种基本形式:认知一致、认知不一致和认知不平衡。
1. 认知一致认知一致是指个体对于信息的感知和理解与自己的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保持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认知体验较为稳定,无产生明显的认知冲突或心理压力。
2. 认知不一致认知不一致是指个体对于信息的感知和理解与自己的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存在矛盾或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经历到心理上的不适,产生一种认知失调的感觉,使其倾向于寻求恢复认知一致的方式。
3. 认知不平衡认知不平衡是指个体在面对信息时,对现实和期望之间的差距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体验。
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个体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以寻求恢复平衡的方式来缓解心理不适。
三、认知失调的产生原因莱昂·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的产生主要源于个体的认知观点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是因为新获得的信息与个体已有的认知不一致,或个体的行为与其信念和态度相矛盾所导致的。
四、认知失调的解决策略莱昂·费斯汀格提出了一些常见的认知失调解决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1. 修改认知个体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观点,尽量使其与新获得的信息或行为更加一致,以恢复认知一致。
认知失调理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格开朗、活泼。
在课堂上,小明经常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但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心,经常为他报各种辅导班,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了解下,小明表现出认知失调的心理状态。
二、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认为个体在面对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进而采取各种方式来减少这种紧张和不适。
认知失调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2.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身认知进行反思,找出认知失调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
三、案例分析与处理1. 案例分析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认知失调:(1)认知失调一:小明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实际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导致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2)认知失调二:小明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但小明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这使得他感到压力巨大。
(3)认知失调三: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批评,这让他感到自卑。
2. 处理措施(1)调整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动机心理辅导老师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小明调整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动机:① 引导小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如:小明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② 帮助小明分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
如: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律等。
③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心理辅导老师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小明缓解压力,调整心态:① 引导小明正确看待父母的期望,使其明白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对他的关爱。
② 帮助小明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③ 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缓解学习压力。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费斯订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
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他进而提出了有关认知不协调的两大基本假设:(1)是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是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可见,这里不协调状态已具有了动力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的行为。
他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上,突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
对于认知不协调的条件,费斯订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它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
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的,如“我今天去郊游”;第二类是有关环境的,如“天下雪”。
而认知结构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
费斯订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干。
此时两种认知元素间没有联系,例如“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吃早饭”与“我对足球不感兴趣。
”(2)协调。
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矛盾,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
(3)不协调。
此时“如果考虑到这两个认知元素单独存在的情况,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将由其反面而产生出它的正面假如从y产出非x,那么x和y就是不协调的”。
例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两者就是不协调的。
费斯汀格看来,认知不协调理论研究只是认知元素间的后两类关系,并且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不协调关系上。
就认知不协调的强度而言,他认为,不协调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
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两个方面: (1)是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比如丢掉一元钱与丢掉一份满意的工作造成的不协调程度是不同的: (2)不协调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可用公式表示: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中,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
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想象一下,你一直坚信吸烟对健康有害,然而你自己却是个烟民。
这种信念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会让你感到不舒服,这就是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认为,当个体持有相互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个体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认知或者行为。
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失调的认知数量;二是各个认知的重要性。
失调的认知数量越多,或者各个认知的重要性越大,个体所体验到的失调程度就越高。
例如,一个人认为应该诚实待人,但在某个特定情境中撒了谎。
如果这个人非常看重诚实这一品质,那么他所经历的认知失调就会比较强烈。
为了减轻这种失调,他可能会向对方坦白自己的谎言,或者在心里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我撒谎是为了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失调现象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购买了一件昂贵的商品,尽管之后发现它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但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强调它的优点,而忽略其缺点。
这是因为承认自己买错了东西会导致认知失调,为了避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们会调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相信这笔花费是值得的。
再比如,一些人明明知道过度饮酒对身体不好,但还是难以戒除。
他们可能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比如“偶尔喝一点没关系”“压力太大需要放松”等等。
这些理由其实是在试图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还对态度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个体的行为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他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比如,一个原本不喜欢某种品牌的人,因为参加了该品牌的促销活动并获得了好处,可能会逐渐改变对这个品牌的看法。
此外,认知失调理论在教育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学习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减少学生对数学的负面认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认知失调理论浅析
认知失调理论浅析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认知或信念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调整。
本文将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浅析,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原理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在面临认知不一致的情况下会感到不舒服,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认知失调。
这种认知失调的存在会促使个体采取一系列的行为来减轻或消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 认知元素:指个体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等认知内容。
当个体的不同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矛盾或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2. 不一致感知: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其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一致感知,即认知失调。
3. 调节行为:为了减轻或消除认知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个体会采取一系列的调节行为,包括改变认知元素、寻求新的信息、寻求社会支持等。
二、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广告与营销: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当消费者购买了与其原有认知不一致的产品或服务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感,消费者可能会寻找其他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购买决策,或者改变自己的认知元素。
2. 意见改变: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面对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时,往往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愿改变。
这是因为改变观点会引发认知失调,个体会感到不舒服。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感,个体可能会选择忽视或否定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3. 决策与行为: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做出决策后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后悔或怀疑。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决策与其原有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感,个体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决策,或者寻求他人的意见来支持自己的决策。
《认知失调》读后感
《认知失调》读后感《认知失调》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所著的心理学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阐述了认知失调对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不禁感慨万千。
首先,书中提到的认知失调理论让我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的情况,比如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依然无法戒烟;或者明明知道应该锻炼身体,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这种认知上的矛盾,正是认知失调理论所要解释的。
通过学习这一理论,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陷入认知失调的陷阱。
其次,书中的案例和实验让我对人类行为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认知失调时的行为模式。
比如,当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会选择调整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改变行为。
这种行为模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坚持错误的决策,而不愿意承认错误。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行为模式,我开始更加谨慎地思考自己的行为,避免陷入认知失调的误区。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应对认知失调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认为,要想有效地应对认知失调,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此外,作者还建议通过与他人交流,寻求外部的反馈和建议,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认知失调。
这些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启发意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避免陷入认知失调的困境。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认知失调》,我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应对认知失调。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心理学经典之作,更是一本帮助我们提升思维能力和行为水平的实用指南。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
态 度 改 变 是 社 会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问 题 。 自 2 O世 纪 3 O年 代 以 来 . 西 方 社 会 心 理 学 界 对 态 度 形 成 和 改 变 的 原 因 和 过 程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并 形 成 诸 多 理 论 流 派 。 其 中 . 知 失 调 理 论 是 由 美 国 认 著 名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费 斯 汀 格 (e n F sig r1 5 L o e t e)9 7 n 年提 出的。 费 斯 汀 格 认 知 失 调 理 论 的 基 本 内容 认 知 失 调 理 论 指 出 了一 个 基 本 的 心 理 原 理 . 即 人 必 须 保 持 认 知 的 协 调 或 心 理 的 平 衡 状 态 . 调 失 或 不平衡 都是 暂时 的 . 必 将促 使人 们 向协 调或 它 平 衡 的 方 向做 出 调 整 这 是 因 为 个 体 的 认 知 元 素 之 间 出现 对立 、 盾 或 冲突 等 失 调状 态 时 , 体 矛 个 会 受 , 而 构 成 一 种 压 力 , 使 个 体 想 方 设 法 去 减 进 驱 轻 或 消 除 这 种 失 调 . 认 知 系 统 重 新 恢 复 协 调 状 使 态 .而 人 们 的 态 度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种 种 变 化 。认 知 的 失 调 程 度 越 大 , 们 想 要 消 除 它 的 动 人 机 就 越 强 , 度 改 变 的 可 能 性 就 越 大 。 费 斯 汀 格 态 认 为 . 个 个 体 都 有 自 己 的 认 知 系 统 。 每 个 认 每 而 知 系 统 都 是 由 许 多 认 知 元 素 构 成 的 。所 谓 认 知 元 素 是 指 个 体 意 识 到 或 认 识 到 的 一 切 . 可 以 是 事 它 实 、 见 、 点 、 想 或 个 体 所 知 道 的 其 他 任 何 事 意 观 思 水 平 属 于 正 常 状 态 , 是 由 于 家 庭 、 校 、 会 中 只 学 社 各 种 消 极 因 素 的 影 响 . 成 了 个 体 不 良 的 心 理 结 形 构 , 而 导 致 品 德 、 习 较 长 时 间 表 现 为 后 进 。 中 从 学 职 生 大 部 分 年 龄 在 1 — 6岁 . 处 于 “ 理 断 乳 5 1 心 期 ” ,自 制 能 力 比 较 差 , 易 受 外 界 的 影 响 , 现 容 出 小 偷 小 摸 、 弱 凌 小 、 学 逃 课 等 不 良行 为 。这 些 欺 逃 行 为 会 对 行 为 人 的 心 理 产 生 各 种 不 良 影 响 . 弱 减 他 对 不 良诱 因 的 抵 抗 力 .增 强 不 良的 心 理 因 素 , 甚 至诱 发犯 罪 。这 主要 体 现在 两个 方 面 : 是行 一 为 的 内 容 和 结 果 会 对 行 为 人 产 生 吸 引 和 诱 惑 作 用 :二 是 行 为 本 身 会 使 行 为 人 产 生 认 同 心 理 , 从 而 改 变 对 该 行 为 的 看 法 。这 种 认 同 心 理 的 产 生 对 人 的 影 响更 大 . 使人 对 不 良行 为 的看 法 由“ 它 不 可 为 ” “ 应 为 ” 展 到 “ 以为 ” “ 该 为 ” 而 、不 发 可 、应 。 这 正 是 基 于 认 知 失 调 当 一 个 人 在 首 次 有 不 良行 为 时 或 已有 了 不 良行 为 后 . 必 然 要 经 历 认 知 失 他 调 。减 少 或 消 除 这 一 失 调 的最 有 效 的 办 法 就 是 改 变 对 这 个 不 良行 为 的 看 法 . 这 一 不 良行 为 看 作 把 是 合 乎 情 理 、 乎 规 范 的 , 至 少 不 是 不 良 的 。这 合 或 样 。做 出 某 个 不 良行 为 就 不 仅 仅 是 个 行 为 问 题 . 而是观念 发生 根本 变化 的问题 。 每个 学校 都有 后进 生 。 由于 家庭 、 校 、 但 学 社 会 等 原 因 , 职 的 后 进 生 人 数 相 对 来 说 更 多 。 中 中 职 生 的 品 德 后 进 、 习 不 良 问 题 。 往 是 根 源 于 学 往 家 庭 、 现 于 学 校 、 害 于 社 会 。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表 危 讲 。中职后 进 生是 中职 学校 德 育 的主要 对象 。 是 高 危 人 群 . 强 对 后进 生 的转 化 教 育 . 中职学 加 是 校 教育 的重 中之重 。然 而 , 前 中职后进 生 教育 当 普 遍 存 在 的 重 形 式 、 内 容 、 口号 、 味 灌 输 而 轻 喊 一 不 重 视 实 效 , 后 进 生 教 育 效 果 大 打 折 扣 : 统 使 传 的 “ 太 效 应 ”对 好 学 生 更 关 注 . 差 学 生 关 注 很 马 f 对 少 ) 后 进 生 更 得 不 到 重 视 。在 这 种 大 环 境 下 . 使 中 职后 进生 的转 化显 得 困难 重重 。教师 呕心 沥血 , 往往却 是毫无 成果 根 据 态 度 改 变 理 论 . 校 的 后 进 生 转 化 是 由 学 教 育 工 作 者 在 一 定 教 育 情 境 中 通 过 传 递 教 育 信 息 引导 学 生形 成 和改 变对社 会 规 范态度 的过程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育 工 作 者 通 过 传 递 信 息 对 学 生 德 原 有认 知结 构 施 加 影 响 , 发 其认 知失 调 , 而 引 从 努 力 减 少 这 种 失 调 或 避 开 那 些 可 能 使 这 种 失 调 增 加 的 情 景 因 素 和 信 息 因 素 。费 斯 汀 格 的 认 知 失 调 理 论 为 教 育 工 作 者 减 轻 或 消 除 学 生 的 认 知 失 调 提 供 了 科 学 依 据 和 具 体 路 径 。从 认 知 失 调 理 论 来 看 。 进 生 要 由 “ 进 ” “ 进 ” 关 键 在 于 设 后 后 变 先 。 法 让 后 进 生认 识 到 自己的 “ 进 ”并 体验 到“ 后 . 后 进 ” “ 进 ” 失 调 , 而 激 励 其 转 变 不 良态 度 、 与 先 的 从 改 变错 误 行为 。笔 者认 为 , 照费斯 汀格认 知失 按 调 理 论 ,要 提 高 中 职 后 进 生 教 育 工 作 的 实 效 . 可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着 手
认知失调理论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方法启示
第34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月 Vol.34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2──────────收稿日期:2012-04-06 作者简介:乔妮(1987-),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127-教育教学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方法启示乔 妮1,贺金龙2(1.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2.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出发,结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欠缺的现实,探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新方法。
关键词:认知失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40-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4-0127-03The Enlightenment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s Persuasion onthe Strength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QIAO Ni 1, HE Jin-long 2(1.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 Based on Festingr’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lo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new method is probed to strengthen the persua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 Words :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认知失调理论对批评教育的解释与启示
认知失调理论对批评教育的解释与启示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认知失调理论对教育的解释和启示,特别是它如何容纳批评性教育的概念。
首先,我们会回顾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它为什么受到了批判性教育者的重视。
其次,我们还将探讨对认知失调理论最常见的两个解释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可能如何影响人们对批评性教育的看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认知失调理论为批评性教育带来的改变,以及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失调理论,批评教育,解释,启示Introduction认知失调理论是一种理论,它旨在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
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通过连续的学习经历,人们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这种学习会导致认知失调,然后反过来促使个性发展和艺术能力的形成。
认知失调理论对教育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启示,其中之一就是它可以解释如何容纳批评性教育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理论如何容纳批评教育,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启示。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ognitive Disruption Theory 认知失调理论的最主要的概念是,人们可以通过连续的学习经历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能力。
它推断,当人们遇到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时,他们会先用原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但当学习任务过于复杂,原有的思维模式无法完成时,他们就会发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的产生会导致新的思维模式形成,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学得更多,更深刻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艺术能力。
为什么批评者看重认知失调理论主流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性,但批评者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力,这种不足可以通过认知失调理论来弥补。
认知失调理论主张,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客观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也主张,批判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力,比如从有效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成果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成果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1.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认知要素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认知要素包括个体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等。
认知失调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
2. 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方法莱昂费斯汀格通过实验证明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有效性。
他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不同的场景和任务让被试者面临认知冲突,观察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3. 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发现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发现认知失调会引发人们的不适感,并且人们会采取一些方式来减轻这种不适感。
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要素,以使其与冲突要素保持一致。
这种改变可以是行为上的调整,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解释或解决。
4. 认知失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临床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引发认知失调来帮助个体意识到自身的认知冲突,从而调整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此外,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营销、教育教学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5. 认知失调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虽然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方面有着显著的解释力,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人们并不总是会采取改变认知要素的方式来解决认知失调,并且有时也会选择避免认知冲突,而非解决它。
此外,认知失调理论也可以进一步扩展,与其他心理理论相结合,以更好地解释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6. 总结莱昂费斯汀格的研究成果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认知失调理论成为了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的认知和心理过程,并为实践提供了指导。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局限性,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应用做出努力。
认知失调(费斯廷格)讲座
蒋雪凤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费斯廷格
第一章
先让两组人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离开时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人绕线工作很有趣,而说谎的报酬便是得到一笔酬金。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一组人获得20美元,而另一组人仅仅得到1美元。任务完成后再调查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猜一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
2
说谎实验——费斯廷格
普遍表示绕线工作很枯燥无趣。
得到20美元的被试者
得到1美元的被试者
较多人认为工作是有趣的。
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貳
壹
叁
肆
一、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
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的紧张与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藉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致心理平衡。
改变认知,为行为寻找理由。 当一个自认为很笨的孩子,在某次考试中一门功课考了全班第一,他就会改变对自己原先的消极评价,认知到自己还不差。这样认知达到协调,孩子的学习动机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认知失调理论对于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01
02
01
5、认知失调理论对于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增加新认知,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比谁都聪明,而考试时成绩总是不太理想,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承认自己只是表现平平的孩子。如果他不愿承认这一点,他就会努力去寻找理由,如“太贪玩,没用心”,从而为改变糟糕的表现而变得更加努力。
怎样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来和这三类学生搞好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作者:黄益卿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摘要: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出现失调时,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促使个体想方设法去减少这种失调或避开能使这种失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依据这一理论,要提高中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效果,首先必须唤醒后进生认知上的失调,教师应针对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关键词: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中职后进生;教育转化;态度改变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2-009-03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诸多理论流派。
其中,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了一个基本的心理原理,即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失调或不平衡都是暂时的,它必将促使人们向协调或平衡的方向做出调整。
这是因为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出现对立、矛盾或冲突等失调状态时,个体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或不愉快等负面感受,进而构成一种压力,驱使个体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这种失调,使认知系统重新恢复协调状态,而人们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
认知的失调程度越大,人们想要消除它的动机就越强,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费斯汀格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而每个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构成的。
所谓认知元素是指个体意识到或认识到的一切,它可以是事实、意见、观点、思想或个体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事物。
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相关、协调和失调三种关系。
不相关关系是指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独立,即一个认知元素的存在与另一个认知元素毫无关联,如“今天要下雨”与“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这两个认知元素;协调是指根据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与之相一致的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不作弊”;失调是指根据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作弊”。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研究的是后两类的认知元素关系,并把重点放在失调关系上。
费斯汀格还提出三种解决认知失调的途径:一是改变或否定其中的一个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作弊”二者出现失调时,可以通过不作弊或不承认考试作弊是不道德行为来使认知恢复协调。
二是改变一方或双方的重要性或强度,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作弊”的失调可以通过认为作弊不是那么坏,只要不伤害别人来达到协调。
三是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如“我”仍然相信“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也“考试作弊”,就可以通过加入一个或多个能弥补二者距离的新的认知元素,如“我如果不作弊就可能不及格”、“我作弊是无奈的选择,应该得到原谅”来实现认知协调。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特别强调通过个人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的启示这里的中职“后进生”是指品德后进、学习状况不良的学生,区别于“差生”。
“后进生”的智商水平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体不良的心理结构,从而导致品德、学习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
中职生大部分年龄在15~16岁,处于“心理断乳期”,自制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出现小偷小摸、欺弱凌小、逃学逃课等不良行为。
这些行为会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减弱他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增强不良的心理因素,甚至诱发犯罪。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内容和结果会对行为人产生吸引和诱惑作用;二是行为本身会使行为人产生认同心理,从而改变对该行为的看法。
这种认同心理的产生对人的影响更大,它使人对不良行为的看法由“不可为”、“不应为”发展到“可以为”、“应该为”。
而这正是基于认知失调。
当一个人在首次有不良行为时或已有了不良行为后,他必然要经历认知失调。
减少或消除这一失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对这个不良行为的看法,把这一不良行为看作是合乎情理、合乎规范的,或至少不是不良的。
这样,做出某个不良行为就不仅仅是个行为问题,而是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问题。
每个学校都有后进生,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中职的后进生人数相对来说更多。
中职生的品德后进、学习不良问题,往往是根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危害于社会。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职后进生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是高危人群,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然而,当前中职后进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喊口号、一味灌输而不重视实效,使后进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的“马太效应”(对好学生更关注,对差学生关注很少)使后进生更得不到重视。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职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困难重重。
教师呕心沥血,往往却是毫无成果。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学校的后进生转化是由教育工作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通过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形成和改变对社会规范态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工作者通过传递信息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施加影响,引发其认知失调,从而努力减少这种失调或避开那些可能使这种失调增加的情景因素和信息因素。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教育工作者减轻或消除学生的认知失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具体路径。
从认知失调理论来看,后进生要由“后进”变“先进”,关键在于设法让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后进”,并体验到“后进”与“先进”的失调,从而激励其转变不良态度、改变错误行为。
笔者认为,按照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要提高中职后进生教育工作的实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要对后进生的认知失调施加影响,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后进”,让学生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表现的危害性。
那么,如何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呢?利用矛盾心理后进生并非生来就后进,他们的后进往往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和不恰当的学校教育影响下,身心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没有得到抑制的结果。
虽然有的后进生会说“我一直都是这样”,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一般学生一样,也有向往美好的心理倾向。
这种情况就与他们的现实构成了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心理的存在使后进生的转化成为可能。
利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奖励和惩罚的目的都在于造成学生认知上的不一致。
不同的是,奖励的作用除了能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失调外,还能通过外在肯定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观念和看法。
这时,如果个体再做出如逃学、打架等消极行为,他就会体验到紧张、不愉快、难受。
所以,他会尽量做出积极行为与认知保持一致。
而惩罚则是通过外在的否定,如批评、指责、不理睬、甚至处分等,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迫使其改变原有的认知和行为。
利用群体压力个体都从属于某一群体,群体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因而个体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个体与群体的观点越一致,原有态度就越能得到强化。
学生都有参与某个群体的愿望,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
在这个群体中,学生总爱将群体的认知与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作比较。
当两者一致时,他们便会继续保持原有的认知、观点等以归属于这个群体;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学生个体就会感到来自群体的压力,从而产生失调感,并迫使自己想办法改变态度和行为。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只是我们教育和转化差生的手段而已,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后进生在内心体验到失调时,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使其态度和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激起后进生的心理失衡后就撒手不管了。
因为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失调时,究竟选择怎样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失调,他们的选择其实只有毫厘之差。
如前面关于“考试作不作弊”一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离拒绝作弊只差一点,但选择了作弊行为;另一个人离作弊只差一点,却选择了拒绝作弊的行为。
一旦他们作出决定并予以实施,他们对作弊的态度就会发生急剧分歧,这是他们作决定和实施行为的后果。
这就意味着一种特定态度的最积极的反对者并不是那些远离这种态度的人。
可以认为,正是由于认知失调的原因,某种特定不良行为的实施对不良心理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
而这远不是能用行为对心理的反馈所能解释了的。
如何让学生在“可作弊”的情况下选择“不作弊”,让他们的行为选择符合社会一般要求,也就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了。
在后进生转化中,教师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呢?充分利用后进生的矛盾心理特点,采用疏导、劝服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矛盾心理比如,在打架斗殴中,有的学生其实很明白参与打架斗殴是不对的,他们的参与无外乎就是要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矛盾心理,给他们以关心、爱护和帮助,从多方面激起他们的“遵纪守法”、“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等积极心理,让其认识到改变的紧迫感。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为了减轻紧张感,必然会花费较大的努力才能减少失调,而学生的这种努力正是教育工作所需要的。
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慎用惩罚手段人们的行为动力有时就是来自于对威胁性事件的紧张反应和对不利后果的担心与惧怕,但是,“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而不公正的审判是毁坏法律”(培根语)。
在惩罚后进生时,要明确惩罚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态度,以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限,要坚持说理、引导,注意惩罚的时效性、公平性,合法合规,让学生体会到公平、公正、民主,真正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当然,我们更应强调激励的作用,因为作为激起认知失调的惩罚.带给学生的总是不愉快的体验,而后进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已经过多地体验了失败和挫折。
如果教师使用惩罚过多、过重,惩罚不当,只会使后进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加重自卑体验。
这种体验与其现状的品德后进、学习不良情况就达到了一致,这种一致实际上就成了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后进生教育中,教师不宜滥用惩罚,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心理学家布雷姆在1966年进行了一项名为“心理对抗”的实验,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在自由地从事一项习惯的行为时,如果他的自由被取消或受到取消的威胁,就会产生心理抗拒现象。
”在后进生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学生认知失调,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必要通过优化教育情境来消除学生的抗拒心理。
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一味说教的教育方式,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摒弃“我说你听”权威式的教条灌输和大道理式的压服教育,尊重、信任、关心、理解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之对话,实现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到真诚对话者的身份转变,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相悦相容的教育情境。
在和谐融洽的教育情境中,学生的人格和话语权得到尊重和维护,其选择、思考和行为的自由或自主受到保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心理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