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
作者:黄益卿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
摘要: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出现失调时,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促使个体想方设法去减少这种失调或避开能使这种失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依据这一理论,要提高中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效果,首先必须唤醒后进生认知上的失调,教师应针对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关键词: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中职后进生;教育转化;态度改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2-009-03
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诸多理论流派。其中,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了一个基本的心理原理,即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失调或不平衡都是暂时的,它必将促使人们向协调或平衡的方向做出调整。这是因为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出现对立、矛盾或冲突等失调状态时,个体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或不愉快等负面感受,进而构成一种压力,驱使个体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这种失调,使认知系统重新恢复协调状态,而人们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认知的失调程度越大,人们想要消除它的动机就越强,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费斯汀格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而每个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构成的。所谓认知元素是指个体意识到或认识到的一切,它可以是事实、意见、观点、思想或个体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事物。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相关、协调和失调三种关系。不相关关系是指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独立,即一个认知元素的存在与另一个认知元素毫无关联,如“今天要下雨”与“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这两个认知元素;协调是指根据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与之相一致的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不作弊”;失调是指根据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
与“我考试作弊”。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研究的是后两类的认知元素关系,并把重点放在失调关系上。
费斯汀格还提出三种解决认知失调的途径:一是改变或否定其中的一个认知元素,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作弊”二者出现失调时,可以通过不作弊或不承认考试作弊是不道德行为来使认知恢复协调。二是改变一方或双方的重要性或强度,如“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与“我考试作弊”的失调可以通过认为作弊不是那么坏,只要不伤害别人来达到协调。三是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如“我”仍然相信“我是一个诚实、有道德的人”,也“考试作弊”,就可以通过加入一个或多个能弥补二者距离的新的认知元素,如“我如果不作弊就可能不及格”、“我作弊是无奈的选择,应该得到原谅”来实现认知协调。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特别强调通过个人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的启示
这里的中职“后进生”是指品德后进、学习状况不良的学生,区别于“差生”。“后进生”的智商水平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体不良的心理结构,从而导致品德、学习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中职生大部分年龄在15~16岁,处于“心理断乳期”,自制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出现小偷小摸、欺弱凌小、逃学逃课等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减弱他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增强不良的心理因素,甚至诱发犯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内容和结果会对行为人产生吸引和诱惑作用;二是行为本身会使行为人产生认同心理,从而改变对该行为的看法。这种认同心理的产生对人的影响更大,它使人对不良行为的看法由“不可为”、“不应为”发展到“可以为”、“应该为”。而这正是基于认知失调。当一个人在首次有不良行为时或已有了不良行为后,他必然要经历认知失调。减少或消除这一失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对这个不良行为的看法,把这一不良行为看作是合乎情理、合乎规范的,或至少不是不良的。这样,做出某个不良行为就不仅仅是个行为问题,而是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问题。
每个学校都有后进生,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中职的后进生人数相对来说更多。中职生的品德后进、学习不良问题,往往是根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危害于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讲,中职后进生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是高危人群,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中职后进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喊口号、一味灌输而不重视实效,使后进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的“马太效应”(对好学生更关注,对差学生关注很少)使后进生更得不到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中职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困难重重。教师呕心沥血,往往却是毫无成果。
根据态度改变理论,学校的后进生转化是由教育工作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通过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形成和改变对社会规范态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工作者通过传递信息对学
生原有认知结构施加影响,引发其认知失调,从而努力减少这种失调或避开那些可能使这种失调增加的情景因素和信息因素。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教育工作者减轻或消除学生的认知失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具体路径。从认知失调理论来看,后进生要由“后进”变“先进”,关键在于设法让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后进”,并体验到“后进”与“先进”的失调,从而激励其转变不良态度、
改变错误行为。笔者认为,按照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要提高中职后进生教育工作的实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
要对后进生的认知失调施加影响,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后进”,让学生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表现的危害性。那么,如何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呢?
利用矛盾心理后进生并非生来就后进,他们的后进往往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和
不恰当的学校教育影响下,身心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没有得到抑制的结果。虽然有的后进生会说“我一直都是这样”,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一般学生一样,也有向往美好的心理倾向。这种情况就与他们的现实构成了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心理的存在使后进生的转化成为可能。
利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奖励和惩罚的目的都在于造成学生认知上的不一致。不同的是,奖励
的作用除了能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失调外,还能通过外在肯定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观
念和看法。这时,如果个体再做出如逃学、打架等消极行为,他就会体验到紧张、不愉快、难受。所以,他会尽量做出积极行为与认知保持一致。而惩罚则是通过外在的否定,如批评、指责、不理睬、甚至处分等,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迫使其改变原有的认知和行为。
利用群体压力个体都从属于某一群体,群体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因而个体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个体与群体的观点越一致,原有态度就越能得到
强化。学生都有参与某个群体的愿望,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在这个群体中,学生总爱将群体的认知与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作比较。当两者一致时,他们便会继续保持原有的认知、观点
等以归属于这个群体;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学生个体就会感到来自群体的压力,从而产生失调感,并迫使自己想办法改变态度和行为。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唤醒后进生的认知失调只是我们教育和转化差生的手段而已,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后
进生在内心体验到失调时,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使其态度和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激起后进生的心理失衡后就撒手不管了。因为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失调时,究竟选择怎样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失调,他们的选择其实只有毫厘之差。如前面关于“考试作不作弊”一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离拒绝作弊只差一点,但选择了作弊行为;另一个人离作弊只差一点,却选择了拒绝作弊的行为。一旦他们作出决定并予以实施,他们对作弊的态度就会发生急剧分歧,这是他们作决定和实施行为的后果。这就意味着一种特定态度的最积极的反对者并不是那些远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