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标准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7cd2d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0.png)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标准1、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内河船舶吨位丈量标准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技监字[1995]426号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北京2名目第一章总那么………………………………………………………………………〔3〕其次章总吨位……………………………………………………………………〔4〕第三章净吨位……………………………………………………………………〔7〕第四章丈量与计算………………………………………………………………〔7〕3第一章总那么1.1.1本规定适用于船长大于10m的内河民用船舶。
对于新型船舶,由于其构造特点,不能合理应用或难于实施本标准各项规定时,应由本局确定其 2、总吨位和净吨位。
1.1.2船舶吨位丈量的目的,是核定船舶的总吨位和净吨位。
总吨位是表示依据本标准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
净吨位是表示依据本标准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
1.1.3自本标准公布之日起,新建船舶、经改装或改建后吨位有变更的船舶、转变用处的船舶以及用船部门需要申请吨位丈量的营运船舶,应按本标准量计吨位。
除此之外,可不需重新量计吨位。
1.1.4本标准对船舶吨位丈量以n为计算单位,在计算中所承受的量度应取至cm。
计算所得的总吨位和净吨位的数值只取整数,不用小数点以下的数值。
1.1.5凡需按本标准进展吨位丈量的船舶,申请单位应供应以以下图纸:〔1〕船体3、说明书;〔2〕总布置图;〔3〕型线图;〔4〕静水力曲线图〔或表〕;〔5〕横剖面图;〔6〕根本构造图。
41.1.6按本标准进展吨位丈量的船舶,应发给内河船舶吨位证书。
证书中的总吨位及净吨位数字后面不需填写计量单位“吨〞或“t〞。
1.1.7被标准中名词定义:〔1〕量吨甲板:系指相邻于满载水线以上的第一层全通甲板。
〔2〕量吨甲板长度:系指量吨甲板型线首尾两端点之间的最大水平长度。
如量吨甲板有台阶时,那么按较低一层甲板型线延长后量计,见图1.7.7〔2〕。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https://img.taocdn.com/s3/m/a2a8ba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d.png)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英文回答:Inland waterway vessel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Class I and Class II.Class I Inland Waterway Vessels.Class I inland waterway vessels are defined as vessels that are less than 100 feet in length and have a maximum capacity of 600 tons. These vessels are typically us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bulk commodities, such as grain, coal, and sand. They are also us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liquid cargo, such as petroleum products and chemicals.Class II Inland Waterway Vessels.Class II inland waterway vessels are defined as vessels that are 100 feet or more in length and have a maximum capacity of 1,000 tons. These vessels are typically used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containerized cargo and general cargo. They are also us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passengers and vehicles.中文回答:内河船舶分为两类,一类和二类。
内河 船舶标准船型
![内河 船舶标准船型](https://img.taocdn.com/s3/m/abece4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内河船舶标准船型
内河船舶标准船型。
内河船舶是指在内河水域进行运输和航行的船舶,其船型设计和标准需要符合
内河水域的特点和要求。
标准船型的设计对于内河船舶的安全、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内河船舶标准船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考虑水域的特点。
内河水域通常较为狭窄,航
道弯曲,水深和桥梁限高限宽等因素限制了船舶的尺寸和吃水。
因此,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通常需要具有较小的吃水和尺寸,以适应内河水域的特殊条件。
其次,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考虑货物的特点。
内河运输通常以散货、集装
箱等为主,货物种类繁多,体积大小不一。
因此,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具有一定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货物运输需求。
另外,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考虑船舶的动力和操纵性能。
内河水域通常有
水流、湍急、弯曲等特点,船舶需要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和适应水流的能力。
此外,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具有高效的动力系统,以确保船舶在内河水域的航行安全和效率。
最后,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考虑船舶的船体结构和船舱布置。
船体结构需
要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抗风浪能力,船舱布置需要合理,以满足货物装卸和船员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内河船舶的标准船型需要考虑水域特点、货物特点、动力和操纵性能、船体结构和船舱布置等因素。
标准船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内河水域的特殊条件和运输需求,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效率和经济性。
希望本文对于内河船舶标准船型的设计和研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2d2bb3508a1284ac85043f2.png)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经2014年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3号公布。
该《规定》共18条,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2001年10月11日以交通部令2001年第8号公布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予以废止。
中文名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发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文号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3号类别部门规章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4日施行时间2015年4月1日目录.1基本信息.2管理规定.3实施.4解读基本信息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3号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建造检验,对符合有关规定的,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的,不予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第九条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取得船舶检验证书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船舶登记,取得法定的船舶登记证书。
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未取得船舶检验证书的,应当不予登记。
第十条对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应当改建而未改建的内河运输船舶,其《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机关应当对其配发的《船舶营业运输证》予以收回。
第十一条对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的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不予办理通过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手续,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加强对船舶的现场监管。
第十二条内河运输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对营运中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和挂桨机船舶申请定期检验。
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内河运输。
第十三条对已经投入营运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舶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具体时间、航区另行公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交通运输部明文规定已经淘汰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舶从事内河运输。
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
![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6224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1.png)
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
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是指适用于内河航道的通航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一般的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
1. 航道宽度要满足船舶的通航要求,一般要求航道宽度在60-100米之间。
2. 航道深度要求船舶航行时保持一定的水深,一般要求航道深度在2-5米之间。
3. 航道的曲线半径要求船舶能够安全转弯,一般要求曲线半径在200-500米之间。
4. 航道的直线段长度要求船舶能够保持航向稳定,一般要求直线段长度不小于500米。
5. 航道两侧应设有导航标志,包括航道标志、航行标志、望标、灯塔等,以便船舶进行导航。
6. 航道应设有避碰规则和通信规则,以确保船舶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通讯畅通。
7. 航道应设有安全区域,用于应急情况下的船舶停泊、转船和船舶修理等活动。
8. 航道的河床应保持清淤和维护,避免水下障碍物对船舶航行造成影响。
9. 航道两岸应设有必要的导航设施,包括岸边码头、系船设备和船闸等,方便船舶进出港口和停靠。
这些是一般的内河三级航道通航标准,具体的标准还会根据航道的地理特点、水文条件以及船舶通航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https://img.taocdn.com/s3/m/cdc4b6e34693daef5ef73d7b.png)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2004—03—01发布2004—05—01实施1 总则1.0.1为统一我国内河通航技术要求,促进内河通航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内河水运优势,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和渠道等通航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论证。
升船机的规划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国际河流的航道,除与邻国有航运协定并在协定中对通航标准有明确规定者外,可参照执行。
1.0.3 内河航道通航海轮河段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的有关规定,航道尺度和其他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应通过论证确定。
1.0.4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应按批准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不易扩建、改建的永久性工程和一次建成比较合理的工程,应按远期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
1.0.5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航道尺度 channel 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2.0.2 船闸有效尺度 useful dimensions of ship 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
2.0.3 通航净空尺度 dimensions of navigation 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
2.0.4 限制性航道 restricted 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在本标准中主要指运河、渠道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
2.0.5 断面系数 cross-section 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
内河船舶吨级分类
![内河船舶吨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a3c5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2.png)
内河船舶吨级分类
内河船舶通常按照吨级进行分类。
吨级是指船舶的总吨位,即船舶的总重量。
根据国际惯例,吨级被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000吨级、2000吨级、3000吨级、4000吨级和5000吨级。
1.1000吨级:指船舶的总吨位在1000吨以下,通常是较小型的内河船舶。
这些船舶适用于内河运输、短途航行和港口作业等任务。
它们一般具有较小的载货能力,适合运输一些散装货物、建筑材料、煤炭等。
2.2000吨级:指船舶的总吨位在1000吨到2000吨之间。
这些船舶相比于1000吨级的船舶更大一些,具有更高的航行稳定性和载货能力。
它们适用于内河运输、沿海短途航行和港口作业。
3.3000吨级:指船舶的总吨位在2000吨到3000吨之间。
这个吨级的船舶在内河航行和沿海运输中很常见。
它们具有较大的船载货物能力,能够承载较为大型的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等。
4.4000吨级:指船舶的总吨位在3000吨到4000吨之间。
这些船舶相较于3000吨级的船舶更大型,适用于跨国内河运输、近海航行和港口作业等任务。
它们通常具有更高的船载货物能力,可以运输液体化工品、重型设备等。
5.5000吨级:指船舶的总吨位在4000吨到5000吨之间。
这个吨级的船舶是内河船舶中的大型船舶,适用于跨国内河运输、长途航行和大型港口作业。
它们一般具有较大的船载货物能力,适合运输大型的散装货物、油气产品等。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41ef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0.png)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一、总则
(三)内河船舶入级,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二、入级机构和入级流程
(一)内河船舶入级应当由国家认可的船级社执行,由相关船籍港和
船舶终端行驶口岸负责审核,完成入级流程。
(二)船主应当对内河船舶进行完整的技术资料收集和检验,准备相
关的材料和证件,并委托船级社审核,完成入级程序。
(三)船舶入级审核,审核员应当依据本规则及其附件相关入级标准
进行审核,按照船舶结构、设备设施、载重量、载客量等指标要求,确定
内河船舶的等级。
三、入级标准
(一)船舶结构:内河船舶入级时,应当经船级社检验合格,包括:
船体结构、船舶尺寸、装甲护舷、货舱及载重容积等;
(二)设备设施:内河船舶应当配备有良好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包括:轮机设备、航行设备、安全设备、消防及应急设备等;。
内河通航标准
![内河通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27a4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内河通航标准内河通航标准是指对内河航道、航行条件和船舶通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其目的是保障内河航行安全,促进内河交通的顺利进行。
内河通航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内河运输、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内河通航标准的内容和执行情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内河通航标准的内容。
1.航道标志和导航设施的设置。
内河通航标准要求在内河航道上设置清晰明确的航标和导航设施,包括航行标志、航道标志、航道灯浮标等,以指引船舶安全通航。
2.水文水情的监测。
内河通航标准要求对内河水文水情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布水文信息,为船舶航行提供准确的水文资料和水情预报。
3.航道维护和疏浚。
内河通航标准要求对内河航道进行定期维护和疏浚,保持航道畅通,确保船舶安全通航。
4.船舶通航管理。
内河通航标准规定了船舶通航的管理办法,包括船舶通航许可、船舶装备要求、船员资质要求等,以保障船舶通航安全。
二、内河通航标准的执行情况。
近年来,我国内河通航标准的执行情况逐步得到改善。
一方面,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内河通航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了船舶企业和船员对通航标准的认识和执行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内河航道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了内河通航条件,减少了通航事故的发生。
然而,内河通航标准的执行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一些船舶企业和船员对通航标准的认识不够深入,执行不到位;二是一些内河航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还存在欠缺,导致航道条件不达标,影响船舶通航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内河通航标准的执行情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内河通航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船舶企业和船员的执行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大对内河航道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改善航道条件,保障船舶通航安全。
总之,内河通航标准的内容涉及航道标志、水文水情监测、航道维护和疏浚、船舶通航管理等方面,其执行情况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希望相关部门和船舶企业、船员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内河通航标准的执行情况,促进内河交通的安全顺利进行。
内河自航驳船标准
![内河自航驳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167a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f.png)
内河自航驳船标准
内河自航驳船标准是指针对内河自航驳船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所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和标准。
一般来说,内河自航驳船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形尺寸:规定了内河自航驳船的长度、宽度、吃水等尺寸参数,以保证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不受限制。
2. 结构标准:包括船舶的船体结构、甲板结构、舱室分隔等设计要求,以确保船舶结构牢固、安全可靠。
3. 设备配备:规定了内河自航驳船应配备的必要设备,包括主机、发电机组、舵机、泵等,以满足船舶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的需求。
4. 船舶系统:涵盖了内河自航驳船的动力系统、操纵系统、供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以确保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 安全标准:包括火灾防护、防污染、人员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船舶运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和造成环境污染。
6. 操纵和驾驶要求:规定了内河自航驳船的操纵和驾驶要求,包括船舶的驾驶员资质、操作要领等,以确保船舶在内河航行中安全可靠。
7. 检验和监管要求:规定了对内河自航驳船进行检验、监管和
维护的要求,以确保船舶始终符合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内河自航驳船的安全、高效运行,保护环境、维护水运秩序,同时也为内河自航驳船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约束。
内河船舶类型分类
![内河船舶类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abea5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1.png)
内河船舶类型分类1.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三等船是内河航行的。
根据《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规定,一等船舶为1600总吨以上或1500千瓦以上;二等船舶为600总吨以上至1600总吨以下或者441千瓦以上至1500千瓦以下;三等船舶为200总吨以上至600总吨以下或者147千瓦以上至441千瓦以下;四等船舶为50总吨以上至200总吨以下或者147千瓦以下;五等船舶为50总吨以下。
2.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三类开船需要《适任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第八条在内河船舶担任船长和驾驶部职务船员的《适任证书》类别按照船舶总吨位确定,其中在拖轮担任船长和驾驶部职务船员的《适任证书》类别按照拖轮的主推进动力装置总功率确定,分为以下类别:(一)一类《适任证书》:1000总吨及以上的内河船舶以及500千瓦及以上的内河拖轮;(二)二类《适任证书》:300总吨及以上至1000总吨的内河船舶以及150千瓦及以上至500千瓦的内河拖轮;(三)三类《适任证书》:300总吨以下的内河船舶以及150千瓦以下的内河拖轮。
3.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什么意思内河航区分级规范内河航区分级规范,是指内河航区划分等级的规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船舶检验局根据中国内河各水系水文、气象条件和相关航行经验制定并颁布。
将内河航区分级,是为了便于在内河船舶各相应的规范中,对航行于不同航区的船舶提出不同的构造、性能和设备配置要求,以确保航行和作业的安全。
规范将我国内河划分为A、B、C三级航区和两个级急流航段,并对中国各主要内河航道等级划分作了明确规定,适用于通航的中国各内河水系,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库。
在内河船舶载重线标志旁,应标明所属航区。
4. 内河客船分几类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分为三个等级:一类二类和三类。
这个是根据船员可以任职的船舶的吨位和主机功率来分的5. 内河船舶分类一类二类区别为了内河船艇航行的安全,我国的海事法规及规范对内河的水域按风浪等级进行了划分。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9ac7fe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a.png)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是目前内陆河运输中常用的船型,其具有适应性强、能够在较窄的水域中行驶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中,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下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主要参数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要参数包括船长(L)、船宽(B)、设计吃水(T)、设计载重吨位(DWT)、最大航速、排水量以及主机功率等。
船长和船宽是影响船舶外形和船舶货物容积的主要参数。
同时,为了适应内河过闸运输的需要,设计吃水一般控制在1.5m以下。
设计载重吨位是船舶装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2.主要船型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要船型有平底船、V型船和双底船等。
平底船和V型船的底部不太凸起,适应性强,能够在浅水和较狭窄的水域中运作;而双底船在承载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灵活性不如平底船和V型船。
3.主机系统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机系统一般采用柴油机和舵机。
柴油机的优点在于功率大、燃油消耗少,舵机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维修成本低。
此外,内河过闸运输船舶还应配有缆绳等操作设备,以保证船只能够顺利通过闸门。
4.结构设计
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结构设计需要特别考虑其通过闸门的需求。
因此,船舶的风格一般以矮胖、稍微凸起的形状为主,以便能够通过比船舶本身窄的闸门。
此外,船舶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货物的装卸和保护,为此应设计出合理的货舱和操作设备等。
总之,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内陆河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造,可以提高船舶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使内河过闸运输更加高效。
内河船舶标准
![内河船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8c0830a32d7375a41780b1.png)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1.通则1.1 目的和意义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本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按《全面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内河运输船队的要求,从“安全、高效、绿色、先进”四个方面入手,在安全(包括环保)上,以现行船舶建造规范法规的要求为基础;在高效上,通过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提高船舶与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适应性和通过能力,通过能源强度指标,提高船舶的能效性能;在绿色上,通过CO2排放强度指标,实现船舶减排的目标;在先进性上,通过鼓励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能源等在船舶上的应用,鼓励技术进步。
1.2 适用范围1.2.1 新建船舶除满足适用的规范和法规的技术要求外,尚应符合本指标体系2.1的要求。
1.2.2 现有船舶除满足适用的规范和法规的技术要求外,尚应符合本指标体系2.2的要求。
1.2.3 本指标体系所指内河水域为《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即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赣江,信江,合裕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淮河、沙颖河、黑龙江、松花江和闽江等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
1.2.4 本指标体系所指内河运输船舶是指航行于内河的干散货船、化学品船、油船、液化气船、集装箱船、客滚船、滚装货船、客船、驳船、推拖船等运输船舶。
1.2.5 除另有规定外,《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1.3 一般要求1.3.1 本指标体系的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2. 指标要求2.1 新建船舶指标要求新建船舶指标由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组成。
2.1.1 强制性指标2.1.1.1 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对航行于已建或在建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内河限制性航道的新建内河运输船舶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
内河船型标准化尺度表
![内河船型标准化尺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9e14dc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9.png)
内河船型标准化尺度表
以下是一个内河船型标准化尺度表的示例:
船型长度(米)宽度(米)吃水(米)型深(米)载重能力(吨)航
速(节)
小型船15-303-61-1.50.7-1.230-20010-12
中型船30-506-101.5-2.51.2-1.8200-5008-10
大型船50-8010-152.5-41.8-2.5500-10006-8
这个尺度表是根据内河航行的特点和内河船舶的运营需求进行制定的。
内河航行通常以河流为主要航道,河流的宽度和深度有限,所以内河船舶
的尺寸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小型船通常用于河道狭窄、水深较浅的区域。
中型船适用于一般内河
航道,载重能力相对较大,航速也相对较高。
大型船通常用于较宽较深的
内河航道,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
该尺度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根据内河船舶的运营
特点和河流的实际情况,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尺度表,以满足内河航
行的需求。
总之,内河船型标准化尺度表的制定对于内河航行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内河船舶的设计、建造、注册和运营提供了技术
依据,也为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参考。
内河通航标准
![内河通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2bd1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e.png)
内河通航标准内河通航标准是指在河流、运河等内河水域进行船舶通航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内河通航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维护水域环境,促进内河交通运输的有序发展。
本文将就内河通航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航道标志和标识。
1. 航道标志,内河航道上的航标主要包括导航标志、水深标志、航行标志等,航标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志清晰可见,便于船舶识别和导航。
2. 航道标识,内河航道应设置清晰可见的航道标识,包括航道指示牌、航道标线等,标识应清晰明了,便于船舶按图索骥,确保航行安全。
二、船舶通航要求。
1. 船舶装备,船舶在内河通航时,应配备必要的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安全设备等,确保船舶设备完好,提高通航安全性。
2. 船舶驾驶员,船舶驾驶员应持有效证件,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经验,了解内河水域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通航规则,确保船舶安全驶行。
三、通航安全管理。
1. 通航计划,船舶在通航前应制定详细的通航计划,包括航行路线、通航时间、通航目的地等,确保通航过程有条不紊。
2. 通航监控,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内河通航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通航中的安全隐患,确保通航安全有序进行。
四、水域环境保护。
1. 污染防治,船舶在通航过程中应加强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向水域随意排放污染物,保护内河水域的生态环境。
2. 生态保护,内河通航应尊重水域生态环境,严禁捕捞、破坏水生植物,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五、应急处置。
1. 应急预案,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内河通航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通航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2. 救援能力,加强内河通航救援力量的建设,提高救援能力和水域安全保障水平。
结语。
内河通航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维护水域环境,促进内河交通运输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内河通航标准,共同维护内河通航秩序,确保通航安全,促进内河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内河通航标准
![内河通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4e96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5.png)
内河通航标准内河通航标准是指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为保证通航安全而制定的最低通航水位或正常高水位。
我国现行的《防洪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对船舶在内河通航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范。
其中《防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行洪的活动”;《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也有类似规定。
根据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内河通航中,除了为保证行洪安全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外,船舶通航时不得随意变更主机功率、发动机运转状态等限制性要求,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
1。
发动机无功率限制及频率限制(包括电子燃油喷射式柴油机)2。
额定载货量及额定乘客人数3。
机械噪声(风帆、蓄电池等) 4。
船舶布局,特别是吃水线附近5。
停泊和抛锚6。
倾斜度与摆动情况7。
船员配备情况8。
实际载货能力及能否装卸危险品9。
航道维护情况10。
与桥梁的距离11。
天气12。
装载货物的种类13。
分段甲板上的货舱容积14。
排泄物的处理15。
其他有关船舶通航方面的法律法规16。
船舶水尺(主机) 17。
船舶签证18。
当地海事部门的指令19。
船东与其雇员所做出的关于安全方面的承诺20。
船舶救助公司与其代理人之间签订的合同21。
港口部门以及造船厂所做出的书面信息22。
新船下水时制造商的保证书23。
船东营运、管理的各种规章24。
由委托的经营者做出的船舶安全方面的承诺25。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26。
内河营运情况27。
渡口的分布及分布的可靠性28。
航行、拖带、引航29。
船舶适航状态30。
进出港报告制度31。
进入港区的程序32。
与邻近的航道和码头之间的距离33。
锚地和避风港34。
无线电台设置35。
设置指示灯的基本要求36。
禁止捕捞作业37。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38。
损害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39。
船长职责40。
平均油耗41。
最大持续航速42。
操纵时的船舶状态43。
潮汐对操纵的影响44。
涉水操纵45。
易燃货物的运输46。
消防系统47。
救生艇设置48。
内河船舶干舷标准
![内河船舶干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ffeb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d.png)
内河船舶干舷标准《内河船舶干舷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内河船舶干舷标准。
你可能会问,这玩意儿跟咱有啥关系呀?别急,听我慢慢说。
内河航运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这些船舶在江河湖泊里跑来跑去,运输着各种货物和人员。
而干舷标准呢,就像是给这些船舶穿上了一件合适的“保护衣”,能确保它们安全又稳定地航行。
所以啊,了解这个标准可太有必要啦!适用范围这个内河船舶干舷标准主要适用于在内河航行的各类船舶哦。
比如说,那些运输货物的货船,拉着乘客的客船,还有一些工程船啥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条大船在江里开着,如果干舷不合适,那可就危险啦。
就像有一次,我听说有条船因为干舷不够,稍微有点风浪就进水了,多吓人呐!所以这个标准对这些内河船都很重要呢。
术语定义首先呢,咱得知道啥是干舷。
说白了,干舷就是船舷在水面以上的那部分高度。
它可重要了,关系到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还有个词叫“储备浮力”,就是说船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进水啥的,还能有一部分浮力让船不至于马上沉下去。
这两个词可得搞清楚哦,不然可就没法好好理解这个标准啦。
正文1. 干舷高度的基本要求- 不同类型的内河船舶,根据其用途和大小,都有相应的干舷高度要求。
比如说,一艘小客船和一艘大货船的干舷高度肯定不一样嘛。
这就像是人穿衣服,小孩和大人的尺码肯定不一样呀。
- 在设计船舶的时候,就得把这个干舷高度考虑进去,要保证船在满载货物和人员的情况下,干舷高度依然符合标准。
- 实际案例:有一次有条船在建造的时候,船东为了多装货,就把干舷设计得很低。
结果在航行的时候遇到一点风浪就差点翻了,还好及时救援才没出大事。
这就提醒我们,可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干舷高度的重要性呀。
2. 干舷高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干舷高度可不是随便拿个尺子量一下就行的哦。
得按照标准的方法来。
一般是从水面到船舷最上缘的垂直距离。
- 测量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比如要避开那些有突出物或者变形的地方。
- 常见问题:有时候船员自己测量干舷高度可能不太准确,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测量。
内河客船抗风等级标准
![内河客船抗风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fcad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e.png)
内河客船抗风等级标准如下:
1.船长L<20m的内河渡船:
•船长L≤10m且航行时间大于0.5h的内河渡船,抗风等级为小于等于4级。
•船长L≤10m且航行时间小于等于0.5h的内河渡船和船长L>10m的内河渡船,抗风等级为小于等于5级。
1.船长L≥20m的内河渡船:
•C级航区渡船,抗风等级为小于等于5级;若船舶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B级航区的稳性和载
重线要求时,抗风等级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6级。
•B级航区渡船,抗风等级为小于等于6级。
1.船长L≥40m的内河渡船:
•对于C级航区渡船,若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B级航区的稳性和干舷要求时,抗风等级为小于
等于6级;若船舶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对A级航区的稳性和干舷要求时,抗风等级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7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
1.通则
1.1 目的和意义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本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按《全面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内河运输船队的要求,从“安全、高效、绿色、先进”四个方面入手,在安全(包括环保)上,以现行船舶建造规范法规的要求为基础;在高效上,通过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提高船舶与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适应性和通过能力,通过能源强度指标,提高船舶的能效性能;在绿色上,通过CO2排放强度指标,实现船舶减排的目标;在先进性上,通过鼓励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能源等在船舶上的应用,鼓励技术进步。
1.2 适用范围
1.2.1 新建船舶除满足适用的规范和法规的技术要求外,尚应符合本指标体系2.1的要求。
1.2.2 现有船舶除满足适用的规范和法规的技术要求外,尚应符合本指标体系2.2的要求。
1.2.3 本指标体系所指内河水域为《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即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赣江,信江,合裕线,右江、北
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淮河、沙颖河、黑龙江、松花江和闽江等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
1.2.4 本指标体系所指内河运输船舶是指航行于内河的干散货船、化学品船、油船、液化气船、集装箱船、客滚船、滚装货船、客船、驳船、推拖船等运输船舶。
1.2.5 除另有规定外,《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1.3 一般要求
1.3.1 本指标体系的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
2. 指标要求
2.1 新建船舶指标要求
新建船舶指标由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组成。
2.1.1 强制性指标
2.1.1.1 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
对航行于已建或在建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内河限制性航道的新建内河运输船舶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
2.1.1.2 燃料消耗指标:
以柴油机作为主推进动力的适用船舶,其燃料消耗指数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中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燃料消耗指数的计算和验证按《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执行。
2.1.1.3 CO2排放指标:
(1)以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作为主推进动力的适用船舶,其CO 2排放指标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营运船舶CO 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中的CO 2排放指标限值要求,船舶CO 2排放指标的计算和验证按中国船级社《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 )评估指南》执行。
(2)船舶应配有能效管理手册SEEMP
2.1.2 引导性指标
2.1.2.1 船舶高效:
通过对船舶进行优化设计,使下列系数更优,从而提高船舶的节能水平。
(1)t t 载重量()载重量系数=满载排水量()
(2)33/2kn t KW ⨯服务航速()满载排水量()海军系数=主机总功率()
(3)22N ×t m kn m ⨯⨯3实际总阻力()阻力系数=0.5水密度(/)服务航速()湿表面积()
(4)t m m m ⨯⨯船体钢料重量()钢料系数=
两柱间长()船宽()型深() (5)3m m m m ⨯⨯货舱容积()容积利用率=两柱间长()船宽()型深()
2.1.2.2 船舶先进:
先进技术具体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能源等在船上的应用。
(1)新材料的应用包括绿色材料:如舱室高效、环保的绝缘材料、涂装材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钢铝混合结构、纤维增强塑料等
(2)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船尾附加水动力装置——前置导管、桨前反映鳍桨后叶轮装置、尾端球;船舶动力系统优化;采用球鼻艏、直壁式船首、双艉鳍船型、不对称船尾、涡尾船型、球尾船型等优化船舶线型,有效地降低了船舶航行阻力,提高推进性能;应用船型节能、附体节能以及专用技术节能(如气膜减阻等)、船尾附加水动力节能装置等关键技术;船舶布置优化,如集装箱船的船首驾驶室布置,解决了驾驶盲区问题;客船舱室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依据规范和直接计算相结合的船舶结构、布置优化技术,如载货汽车滚装船上层建筑置于中部,改善了船舶总纵强度等;溢油监视、鉴别、处理、生态评价技术和船舶防污染技术;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优化船舶线型,推荐船舶阻力小、推进效率高、快速性优良的线型;客船的减振、降噪技术、LED照明技术等。
(3)新方法的应用包括运用概率论及风险分析方法(如综合安全评估方法FSA)研究、制定船舶安全技术标准;运用回归分析法、变参数法(网络法、变值法)、逐步优化法、神经优化分析法对船型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船型技术经济比选评估衡准技术方法及多目标技术经济船型论证技术;船体型线生成交互设计、船舶工程CFD综合技术及船模试验三位一体船型优化的研究方法;船舶计算流体力学(CFD)CFD技术或CFD技术及其与试验结合的应用在船舶阻力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等。
(4)新设备的应用包括推广使用节能型柴油机、新型燃油添加剂、节油减烟器、主机轴带发电机、热泵技术,岸电使用;优化电子
喷油控制装置,机舱自动化控制、变螺距负载自动调节装置;舵桨一体化装置、油气回收装置;采用高效推进装置如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适伴流调距桨、导管螺旋桨、无梢涡螺旋桨以及部分浸水螺旋桨、侧向推进器等,提高了船舶推进效率;设置固体垃圾接收装置、生化法污水处理装置及油水分离装置等技术措施实现达标排放,防止船舶对库区水体的污染;采用尾轴水润滑等。
(5)新工艺的应用包括夹筋板工艺;纤维增强塑料注胶真空成型;无余量造船工艺等。
(6)新能源的应用包括清洁能源:如气体燃料动力(CNG/LPG/LNG)、电力推进系统、燃料电池、太阳能动力装置;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如主机排气和冷却水的余热利用技术等。
2.2 现有船舶指标要求
2.2.1 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
对航行于已建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内河限制性航道的内河运输船舶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
2.2.2 燃料消耗指标
现有船应根据实际营运情况提交燃料消耗指标计算值,燃料消耗指标计算值按交通运输部《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执行
2.2.3 CO2排放指标
现有以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作为主推进动力的适用船舶,应根据实际营运情况提交CO2排放指标计算值,CO2排放指标计算值按《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