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12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 第4期 (总第56期)

Dec.2003 Journal of G uilin T eachers C ollege Vol.17No.4 (Sum No.56)

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Ξ

郭遂红

(湛江海洋大学外语系,广东湛江 524025)

[摘 要] 分析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情况,探讨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并提出了一些纠错策略,以期对英

语教学与英语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英语写作;错误类型;错误分析;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70(2003)04-0070-04

1.错误及错误分析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教师们的关注。他们在分析、预测和纠正错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尤其对错误的语言与心理根源、错误的规律、变化及其发展等等作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对外语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学生错误是研究语言学习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预测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及编写与选择合适的教材,以Lad o (1957)为首的语言学家们明确地提出了对学习者的

母语与目标语进行对比分析。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主要来自母语的干扰,目标语与学习者的母语越接近,学习者的困难就越少;反之,学习者的困难就越大。然而,通过对比分析所预测的错误并没有完全出现。Bulay &Bult 于1973年对189名(5~8岁)学英语的西班牙儿童的513个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受母语干扰的只占47%,可见母语迁移并非是错误产生的惟一原因(黎天睦,1987)。与此相对应的是,目标语与母语越接近,学习者反而越容易出错;而当两种语言差异越大时,学习者出错却越少。

在对比分析理论受到批评之后,许多语言学家仍然在继续寻求对学习者语言错误进行分析与诠释的新途径。1967年,S.P.C order 发表题为The S ignificance of Learner ’s Errors 的论文,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他提出

了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的三个重要意义:

(1)对教师来说,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可

发现学习者在向目标语接近过程中已达到哪个阶段;

(2)对研究者来说,错误分析可以为他们提供语言

习得方法的证据。

(3)对学习者来说,错误分析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目

标语的规则和手段。

因此,对错误的研究会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有裨益,经过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建立和检验假设的,寻找错误的来源,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 2.错误的分类

一般来说,从错误分析的角度,我们常常把错误分为语际干扰性错误和内化性错误。干扰性错误往往发生在当学习者对新的语言系统不熟悉时,对母语的依赖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母语的某些规则错误地运用到目的语上。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can read difficult essays in English.在本句中,学习者把“There are many people can …”直接和“有很多人能够…”对应从而导致了

错误。Richards 把内化性错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当学习者在继续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根据已获

得的目的语知识,创造出一种不正确的结构的时候,就犯了过度概括的错误。例如,学习者根据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的一般疑问句要用d oes 来帮助提问的规则就套用到情态动词上,说出这样的句子:“D oes he can sing ?”而“W e are not kn owing the rule.”则是将进行时的使用规则

7Ξ[收稿日期]2003-08-29

[作者简介]郭遂红(1968- ),女,重庆人,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

过度概括的结果。

(2)忽略规则运用的限制,没有注意到某些结构上的限制,把曾学过的规则套用到不适用的上下文中。例如,“I made him to d o it.”在这句话中,学习者把大多数不定式的一般模式扩展到不适用的范围,从而产生了错误。

(3)规则的不完整运用,造成不能充分完善一个结构。例如:What is he d oing now?变成复合宾语I d on’t kn ow what is he d oing now.对复合句中主谓语的顺序模棱两可。

(4)当学习者对目的语概念辨识方面存在错误的理解,就会出现对概念的错误假设,如由于把was当成过去式的标记,因而写出One day it was happened.He was climbed the tree.这样的错句。

3.写作错误统计及引起错误的原因

下表是从笔者任教的2001级四个班学生第三学期作文中统计出来的主要错误类型。

2001级四个班的写作错误统计

人数:133 篇数:532

错误分类错误数(点)比例(%)排次

篇章结构2298.36

句子结构45216.42

冠词121 4.49

时态2549.25

拼写39414.33

搭配50518.31

连词185 6.77

标点149 5.48

内容58 2.111

措辞32311.74

语态88 3.210

总计2758100

从上表可看出,学生写作的错误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词搭配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困难的,所以学生作文中用词搭配方面的错误所占比例最大,为18.3%;(2)句子结构排第二,占16.4%,受汉语思维影响,中文式的英语较多;(3)拼写错误较多,语篇布局能力较弱,表现在文章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连贯与衔接,结构松散等;(4)语言错误严重,具体表现在用词不当,时态语态错误,句子语法混乱等。通过对种种错误的归类、分析,笔者探讨了引起学生习作错误的根源,归纳如下:

3.1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

汉语的句式、语篇的构思、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写作有着明显的干扰作用。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是非常

复杂的因素,它主要在学习者的生活、学习背景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带有个性的特征。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影响他对语言的运用;同时,一个人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学到的目的语也会对其思维方式产生某些影响。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时所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习惯于用本国语思维,然后翻译成英语,结果写出的文章是中文式的英语(Chinglish)。由于中国人迂回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人直线型的思维,许多学生往往先绕了一大圈才切中命题,这显然不符合英语文章的特点。

3.2 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存在着差异

当一个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接触到一个新的词语时,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母语中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某个词语,进而将两者等同起来,造成使用上的错误。例如,“open”这个词,所给的汉语对应词是“开”,而学过的能与“open”搭配的词有“open a d oor,open y our b ook”等,学习者往往会错误地认为“open”与“开”的其他的意义也相对应,于是就出现了“I am g oing to open a factory”之类的错句。实际上,“开”在英语中的对应词不只是“open”,如下列对比:

汉语 英语

开门open a d oor

开灯turn on a light

开车drive a car

开晚会have a party

开机器operate a machine

开工厂set up a factory

开支票make out a check

开玩笑make a joke

3.3 缺乏对英汉两种民族文化差异的了解

不少学生只记住了词语翻译过来的字面意思,不知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和用法,因此作文中常出现用词不当的错误。比如,“I was grieved to hear that y our father kicked the bucket”这个句子中的“kicked the bucket”虽然也指“死亡”,但它是一个贬义词组,相当于汉语的“一命呜呼”,用在此句中是不合适的,应改用“pass away”。

3.4 教材或教学的不正确引导

教材或教学引导不当使得学生对某些英语句型、词语、表达方式等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假设,并不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

4 写作教学中的纠错策略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语言中出现的错误不再被看作是一种消极因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作的假设的一种验证手段。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往往会

17

郭遂红 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2003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