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无校训
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521242daa1c7aa00b52acb87.png)
北大校训北大全称为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校训由于复杂的历史渊源,今天的北京大学并无官方确认的正式校训。
最早关于北京大学校训的记载始于西南联大时期。
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
委员会依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为基础,讨论联大校训。
“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文字首次见于档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委员会后确立“刚毅坚卓”为西南联大校训。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院系调整而被解散并入北大的燕京大学,其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广为流传而被误认为是北京大学校训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际上是指北京大学的校风,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则是北京大学的学风。
校歌北大现在并无正式的校歌,但《燕园情》在北大学子之中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传唱最广的歌曲。
由周保平作词、孟卫东作曲。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学校文化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清华与北大
![清华与北大](https://img.taocdn.com/s3/m/5756bf52312b3169a451a48b.png)
清华与北大一、地理位置与历史1、北大:圆明园南,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下旨建立。
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2、清华:圆明园东,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
3、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杨振宁、邓稼先)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校回原址复学。
4、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5、1978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成为具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江泽民总设计师。
90年开始提出。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名校校训大全
![名校校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d6f0f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8.png)
以下是一些中国名校的校训:1.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 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蔡元培题写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北大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 浙江大学:求是4.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5.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6.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7. 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8. 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账9.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10.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1.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至公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世济身,尚法通经13.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14.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15.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6.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17.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18.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19.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20.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仁至德21. 北方交通大学:知行22.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23.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4. 南通大学: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25.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26.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27. 华东理工大学:勤奋求实。
28. 西安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29.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30.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31.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32.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33.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34.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35.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36. 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3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精勤求实,创新和谐。
38.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39. 西南财经大学: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培养经济人才,服务社会发展。
北大校训——精选推荐
![北大校训——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d8449d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1.png)
北⼤校训
北京⼤学并⽆明确的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学的校训。
以五四精神作为北⼤的精神核⼼,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是这场运动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五四运动奠定了北⼤的精神底蕴。
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说勤奋,战争年代的北⼤学⼦在炮⽕和硝烟中笔耕不辍,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实验室中依然是北⼤⼈忙碌的⾝影。
论严谨,⽂史学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学科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讲求实,费孝通深⼊江村开展社会调查,马寅初校长“单枪匹马”坚持“新⼈⼝论”的风采犹存。
谈创新,北⼤⼀直在持续改⾰中前进,引领着中国⾼等教育的进步,培养着“引领未来的⼈”。
扩展资料:
1、北京⼤学简称“北⼤”,诞⽣于1898年,初名京师⼤学堂,是中国近代第⼀所国⽴⼤学,也是最早以“⼤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标志着中国近代⾼等教育的开端。
2、北⼤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以国家最⾼学府⾝份创⽴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教育⾏政机关,⾏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3、1912年5⽉3⽇,京师⼤学堂更名为北京⼤学校,旋即冠“国⽴”,是中国历史上第⼀所冠名“国⽴”的⼤学,严复出任更名后的⾸任校长。
4、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学校长。
此时已有黄侃、辜鸿铭、钱⽞同、马叙伦、陶孟和、冯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学任教。
5、北京⼤学设有⼈⽂、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程、医学5个学部以及深圳研究院,62个直属院系,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农业以外所有学科门类。
2014年,北京⼤学本科专业120个,其中医学部10个。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c769bb19e8b8f67c1cb997.png)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一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高等院校。
最初为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1925年始设大学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成立于:1911 年4 月29 日代表色:白色,紫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二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英语:Peking University,缩写:PKU),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兼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大回到北平。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
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
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校训北京大学并无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第三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标准简称为中国科大,常用简称科大或USTC,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af36a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5.png)
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天津大学的为“实事求是”;浙江大学的为“求是创新”;武汉大学的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山大学的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集美大学的校训为“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这些学校久经沧桑,终成名校,大体上是实现着校训的思想,体现了校训的精神。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教育宗旨、人文精神、办学特色等全部内函的集要和概括,并用民族传统哲理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而它言简意赅,深含民族精神和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读之发人深省、看罢催人奋进。
六字校训中的“厚德”出自《周易》。
一九一四年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讲演,题为“君子”,以《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
梁先生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及有一暴十寒之弊。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
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曰盖惟有客人之量,处事接物,坦然无所芥蒂,然后得膺重任;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可见“厚德”者宽容也。
有宽容才有兼容,才有包容并蓄,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学术繁荣,在学术上才能结出丰盛的硕果,在师生员工中才能人才辈出。
所以一人者,厚德才能成大才;一校者,厚德才能成名校。
“博学”最早出自《论语》。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意思是说君子要学习广博的知识。
面对丰富多彩的当今世界,“博学”对于人才者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学校分别为人文专业和理工专业学生开设理工类及人文类选修课,其目的正在于此。
“求是”出自《汉书》。
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
现代又将“求是”的意加以引伸为探求事物的规律性。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中说:“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有贡献于学术。
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明。
文科大学介绍之北京大学ying
![文科大学介绍之北京大学ying](https://img.taocdn.com/s3/m/fc86f20a90c69ec3d5bb754f.png)
选择北大,理由(九)
• 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 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北大的毕业生 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 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 在北大校友中已有400余人当选两院院士.在 "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北大校友达12人.
选择北大,理由(八)
• 同时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 奖牌得主被北大囊括,常年位居各高校之 首。北大在各地录取的总平均分,文科录 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50分,理科录取 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80分,医学部录取 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60余分。同时,每 年报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数及分数线,一直 以来为全国高校第一。
何燏时 (1912.12—1913.11)
胡仁源 (1913.11—1916.12)
陈佳洱 (1996.08—1999.11)
许智宏 (1999.11—2008.11)
•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 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 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 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 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 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 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 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 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 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 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 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 蓝胜于蓝。
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 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 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 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 的精神。
北大无校训
![北大无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70141b7f1711cc7931b7160d.png)
(作者为校史馆研究员)
北大青岛校友会版权所有
2010年9月20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其主旨讲修身、治国,而学、问、思、辨、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中庸》第十九章)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指出“……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儒效》)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还说:“学之以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校训”一词在《辞源》、《词海》等大型本,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73年9月出版,内部发行),“校”字项下有“校风”、“校刊”、“校规”、“校庆”、“校徽”、“校友”等等,仍无“校训”词条。
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成立了以冯友兰先生为主席,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的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为了能够包容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的精神,曾将三校校训书写在纸上摆在面前讨论,清华、南开的校训已见前文,写有“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一张小纸于此第一次见到(现收藏在校档案馆),且为仅见。这八个字,在此之前、之后均未被引用过,更未镌刻在校门、礼堂等处,也未被刊载在校刊、纪念册上。因此,数以万计的北大师生(在校或离校的)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八个字。只是近年来由于西南联大被人关注,四校校训并提,这八个字才为一些人所知晓。
可见校训一词出现较晚,被正式列入词书则更晚。1978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校”字项下有“校训”一条。原文如下: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其实校训不仅对学生有指导意义,而是对全校师生都有指导意义,所以校训往往都被书写或镌刻在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如校门、礼堂、纪念册等的刊头、扉页或专页上。因此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燕大的“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等即常见于以上各处,并被师生所熟悉、所记忆、所引用,在有关回忆录中常常见到。而北京大学(含京师大学堂)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在这些地方均未见到过类似校训的词语,也未在纪念文章或回忆录中见到有关校训的提法。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000009227916888486d7ef.png)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 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 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 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 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12所 教学医院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 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 深圳研究生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1 、著名校友
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 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 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 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 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 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 《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 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 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 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 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 《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 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 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 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583a1242f60ddccda38a0df.png)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占地面积2.72平方公 里(4080亩),建筑面积142.23万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3.21万册。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8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
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8个,二 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49个;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 后三次完成了全部80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除外)的评估工 作。北京大学共有33个一级学科参与评估,其中有11个一 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 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共有5个学部、 43 个 院 系 、 360 个 研 究 所 (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 验 室 、 18 个 附 属 和 教 学 医 院;105个本科专业、4个第 二学士学位专业、258个硕 士专业、249个博士专业3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任 教 师 2926 人 , 博 士 生 导 师 1169人。博士生5088人,硕 士生10031人,本科生14465 人。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5、文化传统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 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 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 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 耿正不阿北京大学体育馆的人格操守以 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精神魅力。
大学校训集锦
![大学校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7279d50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8.png)
校训(中国50所名校校训)1/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北大校训:爱国、民主、进步、科学。
3/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敬业,勤问勤思4/南京大学校训:诚实、朴实、威严、勤奋、勤奋。
5/武汉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求真创新6/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合一7/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以爱国校为荣。
8/吉林大有有资源网校培训:求实创新,争取灵感。
9/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10/南开大学校训:公道自在人心,日新月异1/暨南大学校训:忠诚与尊重。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训:努力学习,科技进步,理论联系实际。
13/中山大学校训:博学、求知、深思、善辩、笃信。
14/中南大学校训:实践经验15/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海纳百川16/哈工大校训:严格规范,艰苦奋斗。
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18/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
19/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1/厦大校训:自强不息,精益求精。
22/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以身作则23/中国地质大学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24/重庆大学校训优优资源网:吃苦耐劳,朴实无华,努力学习,热爱国家。
25/北京语言大学校训:尊重教育,享受学习,育人报国。
26/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27/北京邮电大学校训:大度、博学、敬业、快乐。
28/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正念、大度、求实、创新。
29/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困,育天下英才30/兰州大学校训:勤奋、求实、进取。
31/北京外国语大学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2/北京理工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3/北京科技大学校训:严谨学风,崇尚实践。
34/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35/大连理工大学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36/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之则远。
37/中国传媒大学校训:德、专、学、争。
38/西北工业大学校训:公、成、勇、毅39/安徽大学校训:真诚、执着、博学、执着。
聆听校训的故事
![聆听校训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a988d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7.png)
5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走进大学}
·大学万象·
聆听校训的故事
●苏沫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它是学校办学、传播 其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可以说,校训承载着学校的历 史、办学理念,其背后的故事也是波澜壮阔。
NO. 1·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源于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1914 年,梁 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给当时的学子做了一个题目为《君子》的演讲,其中引用了《周易》里乾 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并 提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同时, 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学校还将这八个字刻在巨型校徽上,以此 激励后生。
NO. 5·浙江大学
“求是创新” 说起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那就不得不提时任校长竺可桢。 1937 年,竺可桢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于民族危难之际带领浙江大学师 生踏上漫漫西迁办学之路,穿越六个省份,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在西迁途中, 他在广西宜山(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浙江大学办学点的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名为《王阳明与 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和精忠报国精神,激励师生们在危难中奋发进取, 并提出要继承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的“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精神,以“求是”两字为校训。 他强调,无论是革命还是做学问,都要有“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 1988 年,时任校长路甬祥决定在“求是”后面新增“创新”两字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 他解释道,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
北大精神16字
![北大精神16字](https://img.taocdn.com/s3/m/7444081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f.png)
北京大学校训十六字
蔡元培北大校训十六字是什么,北大校训都有哪些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
北大目前没有明确的校训,在西南联大时期,北京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北京大学的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
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4371ef1fa300a6c30c229f18.png)
2003年2月12日《中华读书报》发表金开诚先生《漫话校训》一文。
金先生说,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令人大为激赏。
可是作为长期在北大学习和工作的北大人,金先生竟不知道北大有什麼校训。
改革开放以後,记不得从哪年开始,北大大饭厅的东墻上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我想,这一定是校训了。
”这八个大字是北大校训吗?曾经是不是,我不知道,起码它现在不是。
现在没有一个北大人认可再不能比这八个字更没文化的校训了。
而且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
去年曾有一位日本朋友透过电子邮件询问我北大校训是什麼,我回答说不知道。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八个字肯定已经不是(即便仍然是,朕也决不接受),蔡元培先生“相容并包”等八字,虽然很知名,可是据金开诚先生文,它却从来没有被“扶正”为校训。
为什麼我说“等八字”呢?因为金先生的文章裏就是这样的半截话。
他说:“不论同哪位(北大)老友闲谈,首先提到的总是‘相容并包’,因为这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主张,後来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故而广为人知。
”广为人知的是“相容并包,思想自由”八个字,金先生是文章大家,大家就应惜墨如金,金先生惜墨如其姓,於是把後四字给惜(通“牺”)去了。
其实不但是金先生,你几乎见不到北大的大人先生们在“正经场合”不惜掉这後四字的情况。
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
蔡先生当初真不该跟玩文字游戏似的拼接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近百年後还让晚辈尴尬,嘴裏半截肚裏半截。
下半截截去,仅剩这前半截,金先生还要打对折。
“‘相容并包’犹如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见著好东西就收为己有,岂不便宜?然而仔细想想又不能无疑。
例如老友某公说:‘相容并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开明主张,恐怕不能绝对化。
拿现在来说,分裂祖国的言论,北大岂能容它?歪理邪说,北大岂能包它?’这话很有道理,无可置疑。
北京大学ppt课件
![北京大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a23603d4d8d15abf234e21.png)
北京大学并无校训
11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设计
12
燕园情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13
北大(含北大医学部) 2014年在山东的招 生计划为71人。北大校本部招生计划是51 人,共有30个专业,北大医学部计划招生 20人。
2014年,山东招生平均分688;2013年, 最高分704,平均分682.
14
北大是美的, 巍巍博雅、悠悠未名, 莘 祝你我 梦想成真
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 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 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 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 西北郊燕园。
4
最重要的地方——图书馆
•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
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博士捐资兴建的北京大学图
书馆新馆落成。新馆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新旧
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
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
大馆。
5
6
吃货的福利——食堂
7
8
新馆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新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宿舍有空调嗯政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肇星中国前外交部部长文艺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冼星海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传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10北京大学并无校训11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设计12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理想中的大学
![理想中的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d05ab0c06137ee06eff9185e.png)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 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 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 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 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 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 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 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 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 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 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
你的理想大学是什么? 北大? 清华? 复旦? 交大
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名列211工程、985工程,在中国历次重点大学建设中 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设序列,是中国最杰出的高等 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清华 大学有着极其重 要的地位,尤以 “清华北大”著 称。 同时,清华大 学也是各类大学 排行榜中获得第 1最多的大陆高 校。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 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 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 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 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前武汉大 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 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7b5d794ccf84b9d528ea7a48.png)
中国大学校训.你们大学的校训又是什么?北大:1.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博学慎思审问明辨)大家意见是北大无校训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大:求是创新武大: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人大:实事求是北外: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同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暨南:忠信笃敬厦门: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北邮: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师范.医科.体育类院校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南京师范大学:正德厚生、笃学敏行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漳州师院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博精创新奉献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陕西师范大学:厚德积学励志敦行中国医大:仁慈谨慎,博雅汇通原北京医科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京中医药大学: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山东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温州师范学院: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哈医大:政治坚定,技术优良财经.政法.会计.类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中央财经大学:忠诚团结求实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博学、求索、笃行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上海财大:经世济国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安徽财经大学:诚信博学知行统一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筹):克明峻德格物致知广东商学院:博学笃志精业求是明辨慎独杭商(现浙江工商大学):立志创新勤奋求实西北政法: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理工.科技.交通.航空类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北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北京科技大学: 学风严谨崇尚实践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西安理工大学校训:祖国荣誉责任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应该是这个)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武汉科技大学------厚德博学,崇实去浮南理工:团结献身求是创新上交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大连理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华南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中国民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结、俭朴、唯实、创新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勤奋、文明、求实、创新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武汉理工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创新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勤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兰州交大:文明进取求实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河南理工大学:好学力行西北工业:公诚勇毅北方工业大学:严肃严格严谨国防科技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沈阳工业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兰州交大:文明进取求实创新原江苏理工大学团结进取勤奋求实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河北工业大学:勤奋、严谨、求实、进取东华理工学院(原华东地质学院)自信自尊自强自豪农业..林业.类中国农大:博大精深还是解民生之多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诚朴勇毅河南农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华南农业大学:修德博学求实创新山东农业大学:爱国爱农爱校求真求知求实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安徽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农牧大学(长春):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山西农业大学:严谨团结求实创新南京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艰苦奋斗团结活泼严格谦逊求实进取云南大学: 会泽百家至公天下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兰州大学:勤奋求实创新南昌大学--革物致新厚德泽人山西大学:登崇俊良求真至善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天津大学:实事求是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东南大学:止于至善FDU:博学而笃志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还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两个意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西北大学:公诚勤朴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河南大学:明德新民,至于至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黑龙江大学:参天尽物博学慎思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青岛滨海学院:开拓勤奋坦诚务实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烟台大学:勤奋创新育德守纪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大连大学:文明自强,求是创新青岛大学 :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长安大学(长大):求是笃学敬业创新江苏大学:博学、求是、明德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燕京大学: 自由、博爱、民主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红河学院:里仁明德.燕山大学:厚德树人博学济世上海水产大学:勤朴忠实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精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国立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创新求实西南联大:刚毅坚卓宿迁学院:除了知识,一无所有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训: 从严治警从严治校西安邮电学院爱国求是奋进西安外国语学院:爱国勤奋博学创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忠诚、求是、团结、奋进。
北大和清华正在远离自己的校训?
![北大和清华正在远离自己的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8c4c215c5727a5e9856a6166.png)
北大和清华正在远离自己的校训?当今世界,真懂教育的人不多了。
在中国人中,香港中文学的金耀基先生是其中一位,其他大学中还很少见。
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第一所西方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它始建于1895年,当时,这所大学办得是非常成功的,可是,这所大学却被后来办的众多大学中的两所――北大和清华超过了。
原因何在?我的理解是这两所学校出了真正懂教育的人士。
北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著名思想家严复是她的校长。
而北大超越北洋大学却始自1917年的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
清华建校始自庚子赔款时期的1911年,从它建校伊始,便开始了超越北洋大学的征程,在这个征程中,梅贻琦先生是其领军人物。
对于教育,我绝不是说包括金钱在内的其他条件不重要,而是强调真正懂教育的人士作她的核心人物的重要性。
校训是一个学校发生、发展的根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他一切不过是校训的外化而已。
一所学校,如果她的校训没有停留在一纸空文阶段,那么,有什么样的校训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北京大学,在严复阶段,其校训为:兼收并蓄,以成其大。
进入蔡元培阶段,校训改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严复的校训说穿了是四个字――兼收并蓄,不写“以成其大”校训的学校并不是就不把“以成其大”作为追求,其实,不写者也暗含着。
对于当时的北大和中华民族,仅仅一改独尊“儒术”,从而,兼收之并并蓄之是不够的。
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其中显现的是四个字――思想自由,而“兼容并包”不过是“思想自由”的容身之所,因为没有“兼容并包”的“思想自由”仅仅是说说就完的“思想自由”而已;而潜在的四个字则应该是“推动革命”,或者是同意思的其它词汇。
蔡元培先生是怎样“思想自由”的呢?他的实际行为是把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和思想引进北大。
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其实是为“推动革命”服务的“思想自由”。
清华大学,在她的创建伊始,清华同仁就以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同方部的讲演的核心思想为宗旨,取《周易》乾象和坤象各四字作为校训,这八个字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大校服校训强国有我北大
![北大校服校训强国有我北大](https://img.taocdn.com/s3/m/928e0a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c.png)
北大校服校训强国有我北大摘要:1.北大校服的象征意义2.北大校训的由来和内涵3.“强国有我北大”的口号背后的精神力量4.北大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和贡献正文:北大校服校训强国有我北大北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校服和校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北大校服、校训以及“强国有我北大”的口号所蕴含的深意。
首先,北大校服作为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北大校服的设计典雅庄重,体现了北大的历史底蕴和学术氛围。
校服的颜色为北大蓝,寓意着理性、严谨和求真,体现了北大立志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理念。
同时,北大校服的款式也经过精心设计,既彰显了学生的青春活力,又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
其次,北大校训“科学与民主,爱国与进步”来源于北大的历史传统和教育理念,是北大精神的精髓所在。
这一校训凝练了北大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强调科学、民主、爱国和进步四个方面,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北大校训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广泛的影响。
再次,“强国有我北大”的口号是北大师生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
这一口号传递了北大人立志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在百年历史中,北大始终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沿,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贡献。
北大以其卓越的师资、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北大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北大校服、校训以及“强国有我北大”的口号都是北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展示了北大立志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校训一词出现较晚,被正式列入词书则更晚。1978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校”字项下有“校训”一条。原文如下: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其实校训不仅对学生有指导意义,而是对全校师生都有指导意义,所以校训往往都被书写或镌刻在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如校门、礼堂、纪念册等的刊头、扉页或专页上。因此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燕大的“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等即常见于以上各处,并被师生所熟悉、所记忆、所引用,在有关回忆录中常常见到。而北京大学(含京师大学堂)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在这些地方均未见到过类似校训的词语,也未在纪念文章或回忆录中见到有关校训的提法。
北大无校训
郭建荣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常常被询及“北大的校训是什么”或“什么是北大的校训”,今就耳闻目及略述一二,兼答询者。
(《朱子语类.卷九、卷十三》)可见笃行是非常重要,关键的,为何被舍而不用?北京大学的国学大师、泰斗人物灿若群星,他们会赞同“五者废其一”吗?因此,以上八个字有被仓促拿来应急之嫌。
如今常常被人引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被称为北大的校风、学风的,而未被看作校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北京大学实无校训。
(作者为校史馆研究员)
北大青岛校友会版权所有
2010年9月20日
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成立了以冯友兰先生为主席,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的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为了能够包容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的精神,曾将三校校训书写在纸上摆在面前讨论,清华、南开的校训已见前文,写有“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一张小纸于此第一次见到(现收藏在校档案馆),且为仅见。这八个字,在此之前、之后均未被引用过,更未镌刻在校门、礼堂等处,也未被刊载在校刊、纪念册上。因此,数以万计的北大师生(在校或离校的)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八个字。只是近年来由于西南联大被人关注,四校校训并提,这八个字才为一些人所知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其主旨讲修身、治国,而学、问、思、辨、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中庸》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儒效》)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还说:“学之以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