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营养输送等。
2. 第五章《动物的生活》: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 第六章《天气与气候》:探讨天气现象、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3.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会观察天气现象,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输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分类;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天气现象的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动物卡片、天气符号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2)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分类,以动物卡片为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通过天气符号卡片,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现象。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光合作用营养输送2. 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特征与人类的关系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变化观察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收集动物卡片,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分类。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气候特点。
2. 答案:(1)植物生长记录表。
(2)动物分类卡片。
(3)天气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校园植物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的观测与描述气候的变化与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生长过程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掌握常见动物的特征、分类、运动与行为。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变化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关注生态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结构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天气观测与气候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显微镜、放大镜等动物标本、模型、卡片等天气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探究记录本、观察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播放动物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生活与适应的兴趣。
以天气变化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实验验证。
分类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描述。
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举例说明。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天气观测。
3. 例题讲解:以植物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以动物分类为例,介绍动物的特征与适应。
以天气观测为例,讲解气候的变化与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植物样本,绘制植物结构图。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全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涉及第3章《物体的运动》的第1节“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第2节“力的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运动的分类、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简单机械的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运动的分类,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状态。
2.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3. 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描述、力的概念和作用、简单机械的原理。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图示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小车、滑轮、绳子、斜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车运动状态。
2. 例题讲解:(1)物体运动的描述:结合实践情景,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等。
(2)力的概念:以学生拉弹簧测力计为例,讲解力的定义、单位、方向等。
(3)力的作用效果:展示小车在不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
(4)简单机械的原理:讲解滑轮、斜面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简单机械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2. 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N)方向: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4. 简单机械滑轮斜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小明骑自行车匀速前进,突然刹车时,自行车进行减速运动。
(2)力的作用效果:小华用10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5cm,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3)斜面可以省力,因为斜面可以将需要克服的重力分解为较小的力,使物体更容易移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测验法:通过测验 来评估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作品评价法:通过 评价学生的作品来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 果
口头反馈法:通过 口头反馈来了解学 生对教学的意见和 建议
评价目标明确:确保评价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
评价内容全面:涵盖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多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况。
知识点1:水的循环过程
知识点2:植物的生长过程
知识点3:地球的构造和地 貌
知识点4:动物的行为和习 性
重点:掌握本 节课的基础知 识和关键概念
难点:理解本 节课的难点和 疑点,掌握实 际应用的方法
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 示范法、实验法、 讨论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 不同类型的知识和 技能
选择依据:根据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 和学生特点进行选 择
注意事项:注重教 学方法的多样性和 有效性,避免单一 枯燥的教学方法
实验器材:根据课程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烧杯等。
模型教具: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模型教具,如细胞模型、地球模型等。
图片和图表: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如动植物图片、地理图表等。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评价标准清晰:评价标准应具体、明确,易于理解,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操作。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方法:观察、测试、作品评定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 过程、学习态度等方面
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
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
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3、揭题:摆的研究。
(板书课题)二、玩摆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
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
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
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
猜想: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师: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我们的研究方案第()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能源与环境保护课时一:自然界的能源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界的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界的能源,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能源的特点。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3. 呈现:展示人类如何利用能源,介绍不同的能源开发方式和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
课时二: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教学目标:- 了解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好惯- 引导学生提出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物:能源的使用场景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原因。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3. 探究:用实物道具展示不同的能源使用场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能源,提出自己的节约能源措施和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能源做贡献。
课时三: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准备:-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图片:环保行动的图片素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环保行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环保意义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环保行动和方法。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环保行动并反思其中的意义。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节种子的传播;第三节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六章《动物的一生》:第一节动物的出生与成长;第二节动物的繁殖;第三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认识自然界生命的奇妙。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理解自然界生命的循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实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放大镜、种子、泥土、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美妙。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发芽、生长等阶段。
(2)讲解动物的出生与成长,让学生了解繁殖、孵化、成长等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让学生描述身边动物的成长变化,分享观察心得。
4. 讲解植物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一生:(1)生长与变化(2)种子的传播(3)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 动物的一生:(1)出生与成长(2)繁殖(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并画出植物的生长示意图。
(2)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其成长过程,并画出动物的成长示意图。
2. 答案:(1)植物生长示意图: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成长示意图:出生→成长→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自然界生命的奇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详细学习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 第六章《动物的适应》: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包括动物的运动、食物、防御等方面。
3.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 第八章《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特点、天气与气候知识以及电与磁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等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天气与气候的区分、电与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实验、动物适应性的观察、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天气符号卡片、磁铁、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图工具、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现象,引出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天气与气候、电与磁现象等。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动物适应性行为、制作天气预报、搭建简单电路等。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一生:种子结构、发芽过程、生长与发育。
2. 动物的适应:运动、食物、防御。
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
4. 电与磁:电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3)制作一份天气预报,并解释其原理。
(4)利用导线、电池、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电路。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共包含24课时。
教学内容涉及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世界》、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和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种子的发芽与生长第二节:植物的六大器官第三节:植物的生长需求2. 第二章《动物的世界》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习性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方式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一节:力的作用第二节:简单机械第三节:电的奥秘4. 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第一节:天气的变化第二节:水的循环第三节:地球的构造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植物的生长需求。
2.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3. 学习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培养观察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
4. 了解天气的变化、水的循环和地球的构造,激发探索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需求、动物的生活习性、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力的作用和天气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气图标等。
2. 学具:画笔、剪刀、胶水、纸张、尺子、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力的作用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第二章:列举三种动物,并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第三章: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和电的奥秘。
第四章: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发现》: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
2. 第2章《水》:第1节《水的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3节《水资源》。
3. 第3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第3节《磁悬浮列车》。
4. 第4章《植物的生长》:第1节《种子发芽》、第2节《植物的生长环境》、第3节《植物的生长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循环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植物的生长规律。
2. 教学重点: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种子发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水的性质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实验操作:进行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等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2. 水的性质、循环、水资源3. 磁铁的性质、应用4. 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画一幅春天的画。
(2)列举出水的三种性质,并举例说明。
(3)简述磁铁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 答案:(1)略。
(2)水的三种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冰融化成水;水可以导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数量越少,斜面坡度越小。
观察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实验材料:一个斜面、一个立方体木块。
实验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实验现象:当斜面坡度较小时,立方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斜面坡度足够大时,立方体木块会从斜面上端慢慢滑下来。
实验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材料:一个自制斜面、一个小六棱柱、一个小球。
实验步骤: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将小球轻轻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小六棱柱从斜面上端有时会滑下来,有时会滚下来,有时会滑动一段距离后再灌下来;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滚动下来。
实验结论: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材料:正十二面体、小玻璃瓶、电池、铅笔、文具盒。
实验步骤: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一节“直线运动”。
详细内容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直线运动中的匀速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够区分匀速和变速运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体运动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匀速和变速运动的区分。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车、计时器、尺子、实验表格、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计算器、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车在不同路面上的运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运动的规律,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会运动?运动有哪些特点?”2. 新课内容:讲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介绍匀速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实例。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小车直线运动的实验,测量并计算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直线运动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匀速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实例4. 小车直线运动实验结果及分析七、作业设计(1)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求小明骑行5分钟所走的路程。
(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速度每秒增加2米,求汽车在5秒内的速度和加速度。
2. 答案:(1)小明骑行5分钟所走的路程为1.25公里。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植物与生命1.1植物的特征1.2植物的生长1.3植物的繁殖2.第二单元:动物与生命2.1动物的特征2.2动物的生长与发育2.3动物的繁殖3.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物质的性质3.2物质的变化3.3物质的分类4.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4.1地球的结构4.2地球上的水4.3天空中的星体5.第五单元:技术与生活5.1技术的起源与发展5.2技术的利用与影响5.3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三、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植物与生命(4课时)第一课时:植物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等。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植物的生长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长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课时:植物的营养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营养来源和吸收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课时:植物的繁殖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嫁接等。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2.第二单元:动物与生命(4课时)第一课时:动物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动物的生长与发育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发育阶段。
教学难点:分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第三课时:动物的营养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营养来源和消化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如产卵、胎生等。
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繁殖过程。
3.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课时)第一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以下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单元一:植物的生长主题1: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根茎、叶、芽等。
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如风、动物、水等。
掌握一些常见的植物繁殖方法,如扦插、压条等。
主题2: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掌握一些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单元二:动物的生命主题1:动物的认识教学目标: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
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如孵化、抚养、成长等。
掌握一些动物的行为,如迁徙、捕食、防御等。
主题2:动物的照顾教学目标:了解如何照顾动物,如饲料、兽医、居住环境等。
知道动物的需求和情感,如饥饿、口渴、孤独等。
掌握一些动物的照顾技巧,如洗澡、修剪、护理等。
单元三:物体的性质主题1:物体的认识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物体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知道物体的物理性质,如重量、形状、颜色等。
掌握一些物体的化学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等。
主题2:物体的使用教学目标:了解如何使用物体,如工具、设备、材料等。
知道物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操作、维护、保养等。
掌握一些物体的使用历史和文化,如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的教学教案,通过多个主题和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和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
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四、全册教学重难点: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主要教学措施: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
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七、全册课时安排:本册共计28课,原则上一周两课,大体进度如下表: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1植物生命的开始和种植11水珠从哪里来及水和水蒸气2我们先看到了和种子变成了幼苗12水的三态变化3茎越长越高、开花结果、13磁铁和磁铁的磁性4我们的大丰收,单元总结14磁铁的两极5蚕的出生和蚕的生长变化15磁铁的相互作用6蚕的新模样和蛹变成了什么16磁力大小的变化7蚕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7指南针8我们的生命周期18做一个指南针9温度和温度计及测量水的温度1910水结冰和冰融化20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