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二版绪论-精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件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课件
见P23 图1-7UNIX系统结构
17
1.8 UNIX系统的特点和结构
3、UNIX的结构
trap 用户层
用户程序
程序库
系统调用程序接口
核
心
文件系统
层
缓冲区管理
进程 控制 系统
进程通信 进程调度
字符设备 块设备 设备驱动
内存管理
硬件层
硬件
18
8
1.3 操作系统的结构 一、环境(外部结构)
OS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硬件、其他软件和用户(人)。 二、体系结构(内部结构) 在OS 的底层是对硬件的控制程序(即对资源的一些管理 程序),最上层是系统调用的接口程序。在OS内部还要 有进程、设备、存储、文件系统管理模块。
9
1.4 操作系统的分类 一、多道批处理系统
三、执行系统 优点: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缺点:主机时间的浪费仍然很严重 四、多道程序系统阶段 多道程序系统---就是能够控制多道程序并行的系统。 基本思想:是在内存里同时存放若干道程序,它们可 以并行运行,也可以交替运行。 特点:多道程序并行
5
1.2 什么是操作系统
一、概念 操作系统(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硬件和软 件)的系统软件,它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有 效和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补充说明: (1)从此定义上讲,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不是硬件,但实 际上它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有机体。 (2)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而不是应用软件,但它与其他 系统软件不同。
11
1.4 操作系统的分类 五、区别
(1)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区别 分时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随时可供多个用户使用的通用性很强的系 统,用户与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或会话能力;分时系统对响 应时间的要求一般是以人能接受的程度为依据的,其响应的数量级通 常为秒。 实时系统大多是具有特殊用途的专用系统,它仅允许终端操作员访问 有限数量的专用程序,而不能书写或修改程序。
操作系统课件第一章绪论
教材第一章 教材第二章 教材第三章 教材第四章 教材第五章 教材第八章 教材第九章
研究和观察操作系统
用户角度
操作系统是服务 提供者 操作系统是虚拟 机
系统角度
操作系统是资源 管理者 操作系 统是程 序执 行的控制者
服务用户的观 点
系统实现的观 点
管理资源的观 点
进程交互的观 点
操作系统类型——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上的分布,即功能 和任务的分布。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所有系统任务可在系 统中任何处理机上运行,自动实现全系 统范围内的任务分配并自动调度各处理 机的工作负载。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运行在松散耦合硬件 上的紧耦合软件
操作系统类型——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在通常操作系统功能的基 础上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服务功能的操 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计算机进行方便而 有效的网络资源共享,提供网络用户所 需各种服务的软件和相关规程的集合。 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松散耦合硬件上 的松散偶合软件
操作系统类型——网络操作系统
记录仪
现代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用于工业控制、军事控制等领域 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系统必须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 何时产生结果与产生何种结果同样重要
实时系统工作原理:
传感器 外 设 计 算 机来自执行机构现代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的分类: 硬实时系统:响应时间一定不能超过时限. 如工业过程控制、防空系统、导弹寻航系统等 软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偶尔可以超过时限. 如情报检索和查询、飞机订票系统、银行信用 卡系统 实时系统的设计: 事件触发:事件发生时触发系统 时间触发:每隔一定时间触发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例:RT-Linux, VxWorks
操作系统二章课件ppt课件
文件目录管理
文件控制块(FCB):为了能对一个 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 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 称之为“文件控制块(FCB)”。文 件管理程序可借助于文件控制块中的 信息对文件进行各种操作。
索引结点:在检索目录文件的过程中 ,只用到了文件名,仅当找到一个目 录项(查找文件名与目录项中文件名 匹配)时,才需要从该目录项中读出 该文件的物理地址。也就是说,在检 索目录时不需要用到其他那些对该文 件进行描述的信息,而只有在检索到 某一目录项时,系统才需要从该目录 项中读出该文件的物理地址和文件的 属性。
链接分配
这是按单个物理块逐个进行的。每个物理块中(一般是最后一个单元)设有一个指针,指 向其后续连接的下一个物理块的地址,从而使得存放同一文件的物理块链接成一个链表。
索引分配
这是另一种对文件存储不连续分配的方法。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的 每一表项指出文件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与并行计算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的基本 概念
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技 术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的调度 和同步
并行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THANKS。
设备控制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中断响应
CPU响应中断,保存现场,转入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与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处理
处理中断事件,如读/写数据、状态处理等
中断返回
恢复现场,继续执行原程序
中断处理与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对设备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I/O操作
设备驱动程序的层次结构
与设备无关的操作系统软件、设备驱动程序接口、设备驱动程序实现
微内核与宏内核的比较
微内核操作系统的优点 和缺点
《操作系统安全》第一章_绪论
1.1 操作系統面臨的安全威脅
資訊安全的發展過程
通信保密階段 電腦安全階段 資訊安全階段 資訊安全保障階段
操作系統安全威脅
按照安全威脅的途徑來分:
• • • • • • 不合理的授權機制 不恰當的代碼執行 不恰當的主體控制 不安全的進程間通信 網路協議的安全漏洞 服務的不當配置
1.2 操作系統安全和資訊系統安全
操作系統完成以下功能
用戶標識和身份鑒別 存取控制 審計
操作系統安全威脅
安全威脅的主要表現形式:
• • • • • 病毒 駭客攻擊 蠕蟲 邏輯炸彈 後門
1.2 操作系統安全和資訊系統安全
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在電腦資訊系統的整體安全性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標
保證自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按安全策略對用戶在系統中的操作進行存取控制 防止用戶對電腦中資訊的非法存取 保證系統中資訊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பைடு நூலகம்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2、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开发性※3、操作系统的作用:作为计算机硬件和用户间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作为扩充机器4、单批道处理系统:作业处理成批进行,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5、多批道处理系统:系统中同时驻留多个作业,优点:提高CPU利用率、提高I/O设备和内存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6、分时技术特性: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目标: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7、实时系统:及时响应外部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处理,任务类型:周期性、非周期性或硬实时任务、软实时任务※8、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并行是指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是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互斥共享: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同时访问:微观上仍是互斥的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是指运行进度不可预知。
共享性和并发性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9、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第二章进程的描述和控制※1、程序顺序执行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2、程序并发执行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3、前趋图: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表示方式:(1)p1--->p2(2)--->={(p1,p2)| p1 必须在p2开始前完成}节点表示:一条语句,一个程序段,一进程。
(详见书P32)※4、进程的定义:(1)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由程序段、数据段、程序控制块(PBC)三部分构成,总称“进程映像”(2)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3)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4)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得不到资源而“阻塞”,由“撤消”而消亡※5、进程与程序关系※6、进程的三种状态:就绪、阻塞、执行转换:增加挂起:7、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二版)第4章 存储器的管理课件文本
1
教学内容
4.1 存储器管理概述
4.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4.3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4.4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4.5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4.6 请求分页 4.7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
4.8 LINUX系统的内存管理方法
本章小结
2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4.1 存储器管理概述
28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操作系统 用户程序1 10kb 用户程序3 30kb 用户程序6 14kb
用户程序9
26kb
a紧凑前
操作系统 用户程序1 用户程序3 用户程序6 用户程序9
b紧凑后 图4.9 紧凑的示意
80KB
29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2.动态重定位
在该方式中,将程序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 迟到程序指令真正要执行时进行。因此,允许作业在运行过程中移 动的技术,必须获得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在系统增加一个 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装入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 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地址相加而 形成的。
17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界限寄存器
重定位寄存器
逻辑地址
CPU
<
物理地址 +
内存
地址错 图4.7 地址映射和地址保护
18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4.2.2 固定分区分配方式
固定分区管理比较简单,本节仅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其原理。 设一个容量为32k的实际内存,分割成如下若干区域,如图所示。
操作 10k 系 统
14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4.2.1 单道程序的连续分配
操作系统(第2版)孟庆昌 牛欣源 编著 课件 第六章 文 件 系 统
C语言可识别的文件类型
流式文件: 流式文件: 文件由字节组成。 文件由字节组成。 记录文件: 记录文件: 文件由记录组成。记录由信息项组成。 文件由记录组成。记录由信息项组成。 例如每个学生的登记表可视为一个记录, 例如每个学生的登记表可视为一个记录,它 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性别, 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等信 息项。所有学生登记表组成一个学生文件。 息项。所有学生登记表组成一个学生文件。
2.随机存取方法
随机存取文件方式允许以任意顺序读取 文件中的字节或记录。 文件中的字节或记录。
图6-4 随机存取定长记录文件 随机存取文件方式允许无序访问文件字节或记录。 随机存取文件方式允许无序访问文件字节或记录。
3.索引表方式
图6-5 直接存取变长记录文件的索引表结构
6.1.5 文件结构
1.无结构文件: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 无结构文件: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 有结构文件:称记录式文件。 2.有结构文件:称记录式文件。逻辑上可看成一组连续记录的集 即文件是由若干相关记录组成,每个记录编码。 合,即文件是由若干相关记录组成,每个记录编码。 ① 定长记录文件 变长记录文件。 ② 变长记录文件。 树形文件:文件由一棵记录树构成,各个记录的长度可以不同。 3.树形文件:文件由一棵记录树构成,各个记录的长度可以不同。
1.创建文件 2.删除文件 3.打开文件 4.关闭文件 5.读文件 6.写文件 7.附加文件 8.读写定位 9.取文件属性 10.置文件属性 10. 11. 11.重新命名文件
create delete open close read write append seek get_attributes set_attributes rename
操作系统安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软件,其功能简单描述就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资源,有效组织各种程序高效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可扩展的系统操作环境,达到使用方便、资源分配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
2 操作系统地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3 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为: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计算机网络化(开放互联)系统中进行自动通信、处理和利用的信息内容,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处于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机密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审查性和抗抵赖性,与人、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的总和。
4 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可分为保密性威胁、完整性威胁和可用性威胁。
5 信息的保密性:指信息的隐藏,目的是对非授权的用户不可见。
保密性也指保护数据的存在性,存在性有时比数据本身更能暴露信息。
6 操作系统受到的保密性威胁:嗅探,木马和后门。
7 嗅探就是对信息的非法拦截,它是某一种形式的信息泄露.网卡构造了硬件的“过滤器“通过识别MAC地址过滤掉和自己无关的信息,嗅探程序只需关闭这个过滤器,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就可以进行嗅探。
8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1.与自己硬件地址相匹配的数据帧。
2.发向所有机器的广播数据帧。
9 网卡一般有四种接收模式:广播方式,组播方式,直接方式,混杂模式。
10 嗅探器可能造成的危害:•嗅探器能够捕获口令;•能够捕获专用的或者机密的信息;•可以用来危害网络邻居的安全,或者用来获取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分析网络结构,进行网络渗透。
11 大多数特洛伊木马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
不管特洛伊木马的服务器和客户程序如何建立联系,有一点是不变的,攻击者总是利用客户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送命令,达到操控用户机器的目的。
12 木马的作用是赤裸裸的偷偷监视别人和盗窃别人密码,数据等,达到偷窥别人隐私和得到经济利益的目的.13 后门: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二版)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早期的批处理分为联机批处理和脱机批 处理两种。 1. 联机批处理 操作员把一批作业装到输入设备上(纸 带输入机/卡片阅读机),然后由监督程序控 制把这批作业输入到磁带上,之后在监督程 序的控制下,使这批作业一个接一个的连续 执行,直至磁带上的所有作业运行完毕。
26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式:单道程序顺序执行,多道程序并发执行。
13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单道程序顺序执行:要执行的多个程序按一定 次序依次执行,一个程序运行完毕才能运行下一个 程序,即在一个程序运行期间不插入运行其他程序。 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需要在多个进 程之间进行转换;缺点是资源利用率低。 多道程序并发执行:在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 序,按一定策略调度多道程序交叉运行,形成“微 观上串行、宏观上并行”的情况。这使得处理机和 设备可以并行工作,当某个进程在进行输入输出操 作时,可以同时有另一个进程在处理机上进行计算。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地位 •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 操作系统的特征 • 操作系统的结构
1
教学内容
1.1 操作系统的地位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1.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4 操作系统的特性 1.5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1.6 LINUX 介绍 本章小结
5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编 辑
编 译
连 接
运 行
源程序
目标程序
可执行程序
6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以上作业的工作流程要由用户按自己 的需求进行控制,因此要提供给用户控制 作业工作流程的手段,这是由操作系统提 供的,称为作业级接口。作业级接口由一 组用户可直接使用控制作业运行的命令和 命令解释器构成。该接口又可进一步分为 联机用户接口和脱机用户接口。
全套课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
返回首页
1.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结构 与特点
•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模型的基本方案是,如 要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地计算,必须有一个 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同时要有一 个运算器,用以执行指定的操作;有一个 控制器,以便实现自动操作;另外,辅以 输入/输出部件,以便输入原始数据和输出 计算结果。于是形成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 组成形式。如图1.1所示。
返回本节
1.1.3 作为资源管理的操作系统
• 从作为机器功能扩充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基 本的方便的接口,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观点或是自内向外 的观点。但是从用户向机器的观点或自底向上的观点来看, 操作系统则用来管理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现 代计算机包含处理器、存储器、时钟、磁盘、终端、网络 接口、打印机以及许多其他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操作 系统的任务是在相互竞争的程序之间有序地控制对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其他I/O接口设备的分配。
返回本节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与多道批处理系统及
执行系统 • 1.2.3 分时系统 • 1.2.4 实时系统 • 1.2.5 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
返回首页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 人工操作方式有以下两个缺点: • (1)用户独占全部计算机系统资源。 • (2)CPU等待人工操作。用户进行装带(卡)、
• 批处理系统虽然实现了作业的自动选择、作业的缓输入与 缓输出,但也有很多缺点。例如,为了实现主机与外设的 并行操作,引入了卫星机或微机专门负责I/O操作;当主 机与高速外存通讯时,其过程仍由主机控制。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填空绪论: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原语与原子操作。
1.批处理操作(1)单道批处理系统概念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指系统通过作业控制语言将作业组织成批,使其能自动连续运行,但是,在内存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道作业的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顺序性单道性自动性(2)多道批处理系统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主存中能同时保留多道作业的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吞吐率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征无序性多道性调度性2.分时系统(1)概念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联机终端,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主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的系统。
(2)分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人与系统的交互性。
分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保证用户响应时间的及时性。
(3)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交互性3.实时操作系统(1)概念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随机)事件的请求,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控制系统中所有的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2)实时操作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时间的要求交互性可靠性4.原语:操作系统内核或微核提供核外调用的过程或函数称为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构成,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
原语在执行过程不允许被中断。
5.原子操作:执行中不能被其它进程(线程)打断的操作就叫原子操作。
当该次操作不能完成的时候,必须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原子操作不可拆分。
进程管理: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进程的特征有哪些?进程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什么是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含义?1.进程定义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进程特征(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5)结构特征:3.进程与程序的关系(1)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动态的概念。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课件:文件和文件系统
后缀名有无特殊意义
6.1 文件和文件系统
6.1.1 文件
1. 文件的概念
6.1 文件和文件系统
6.1.1 文件
2. 文件的类型
(1)按用途分类:系统文件、库文件和 用户文件 (2)按保护级别分类:只读文件、读写文件、只执行文件、不保护文件
(3)按存取方式分类:顺序存取文件和随机存取文件 (4)实际操作系统中文件分类:Window、Unix和Linux都有普通文件和目录文 件,Unix和Linux 系统还有特殊文件
Operating System
目 录
1. 文件和文件系统 2. 文件的结构和存取 3. 文件目录管理 4.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5. 文件共享和文件保护 6. 磁盘调度 7. Linux文件系统 8 .本章小结
物理结构: 难点和重点
6.1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概念 文件系统概念
文件操作
6.1 文件和文件系统
单选题 10分
“打开文件” 操作的主要工作是( )
A 把指定文件的目录项复制到内存指定区域 B 把指定文件内容复制到内存指定区域 C 在指定文件所在的存储介质上找到指定文件的目录项 D 在内存中寻找指定文件
提交
单选题 10分
Linux操作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被视为( ) A 普通文件 B 目录文件 C 管道文件 D 特殊文件
1. 文件的概念(简单内容不讨论) 2. 不同文件系统文件名命名规则:长度、字符、后缀名等 3. 文件分类
按用途、保护级别、存取方式分类(简单内容不讨论) Unix、Linux文件分类 (引导讲授) 4. 文件系统概念与功能 5. 文件操作
6.1.1 文件
1. 文件的概念
6.1 文件和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第2版)孟庆昌 牛欣源 编著 课件 第七章 输入输出
1.程序控制直接传递方式
CPU直接执行I/O程序 控制数据传递 外设准备就绪 无法查询外设状态
2.程序查询方式 .
无中断机构 CPU控制I/O过程 控制I/O CPU控制I/O过程 有两个寄存器支持控制过程
数据缓冲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重要信息位(启动位、 状态寄存器:重要信息位(启动位、 完成位、忙位) 完成位、忙位)
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区满后,发中断 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区满后, 请求,CPU进行中断处理 DMA方式则是在所 进行中断处理; 请求,CPU进行中断处理;DMA方式则是在所 要求传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 要求传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 进行中断处理,大大减少了CPU CPU进行中断处 进行中断处理,大大减少了CPU进行中断处 理的次数 中断方式的数据传送由CPU控制完成, CPU控制完成 中断方式的数据传送由CPU控制完成,而DMA 方式则是在DMA 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 方式则是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
Store cpu_reg,k Store cpu_reg,n
存储器映像I/O(Memory-Mapped I/O) ( 存储器映像 ) 基本工作过程
① Cpu将地址放入地址总线 将地址放入地址总线 ② 控制总线插入读或写信号 控制器作出应答 ③ I/O控制器作出应答
7.1.4 I/O系统的控制方式 系统的控制方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课件:操作系统特征和功能
进程A
进程B
等 设 备
A输出
B输出
输入设备
A输入
B输入 B等CPU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二. 操作系统的功能:
控执
进
制行
程
硬程
管
件序
理
存储器管理
用
设备管理
户 接
文件管理
口
单选题 10分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资源共享。 A 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 C 并发执行 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1. 并发
初识“进程”概念
程序A部分代码
int a,b,c; a=10; b=5; c=a+b;
程序B部分代码
int a,b,c; a=20; b=15; c=a*b;
进程:一个程序的一次运行过程 每个进程设置一个“PCB”: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一. OS特征
2. 共享
互斥共享方式
临界资源:打印机,扫描仪等
同时访问方式
宏观同时,微观轮流 处理机、内存 磁盘、可重入代码
进程1,进程2 进程3,进程4 进程5,进程6
文件,队列 共享变量等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一. OS特征
3. 虚拟: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进程1,进程2, 进程n
软
CPU1
CPU2 虚拟主存1
虚拟主存2 打印机1
打印机2
件 分时
主存管理
假脱机打印
硬
件
CPU
主存
打印机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一. OS特征
操作系统第二版绪论-精PPT文档79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
操作系统第二版
操作系统管理资源主要是对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在设计实施系统应首先考虑实施性和可靠性。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通道和通道以及通道和CPU。
死锁产生的原因资源不足和进程推进顺序不合理。
进程通常由程序、数据组合和PCB 构成。
文件的三个物理结构连接结构、连结结构和索引结构。
树型文件物理结构通常通过路径目录和文件名进行访问。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
目录有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
从资源分配角度可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备、虚机设备。
请求分页管理是一种虚拟分页管理,通过查找页数完成。
实现进程的的同步和互斥。
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控制、非剥夺控制、逐次请求、环路条件。
韦氏图可用于磁盘的空间管理。
进程的调度方式 1.非剥夺方式 2.剥夺方式操作系统通过进程控制块对进程进行管理,进程控制原语。
简答: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该程序可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
进程的组成: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一个唯一标志,当系统创建一个进程时,系统使其建立一个PCB,当进程被撤销时,系统收回它的PCB。
随之进程也消之。
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化,便于系统对进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系统中为没一个进程设置了一个PCB。
2、三种典型的操作系统的内涵及其特点①批处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批量,它把系统的处理能力,即作业的吞吐量作为主要目标,同时也兼顾作业的周转时间,分为单道和多道批处理(作业的提交、收容或后备、执行和完成)②分时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按时间划分轮流的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一资源特点: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③实时系统:分类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处理系统特点:实时时钟管理,连续人机对话,过载的防护,高可靠性3、作业是用户一次请求计算机系统为他完成任务所进行的工作总和。
作业步:处理作业的各个独立的子任务作业与作业步,作业流的关系:一个作业是由若干个作业步组成的,一个作业流是由若干个作业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