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石油课堂一图一文,看懂地质构造
石油课堂一图一文,看懂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线理和面理构造等.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与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的变形、晶格位错等。
褶皱构造: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
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老,两翼的则较新的褶曲。
向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的则较老的褶曲。
断裂构造: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两类:按断裂两侧的岩是否发生明显的滑动,可分为节理、断层。
(1)按照构造形成的时间顺序分类按照构造形成的时间顺序可将地质构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原生构造: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
火成岩的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岩浆流动与冷凝收缩的力的作用产生的,火成岩的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岩浆流动与冷凝收缩的力的作用产生的。
分为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破裂构造两种。
原生流动构造是固态物体在液态岩浆流动中形成的定向构造,如由岩浆早期晶出的片状、板状矿物与扁平状析离体、捕虏体的定向排列形成的流面,由岩浆早期晶出的柱状、针状矿物的定向排列形成的流线;原生破裂构造有柱状节理以及根据节理与流面或流线的产状关系分出的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与层节理。
沉积岩的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地表营力的作用产生的。
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层内构造与穿层构造。
①层理构造指沉积岩中的成层构造,其成层性是通过沉积物的成分、粒度、色调的变化而显现的。
构造层理是研究次生构造的基本参考面,是一种重要的原生构造。
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与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就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她与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27张动图了解全球地质构造
27张动图了解全球地质构造
1
盘古大陆分裂和大陆漂移
2
大陆 - 海洋俯冲带
3
印度 - 亚洲大陆碰撞
4
南太平洋的形成
5
海底扩张和海洋磁异常
6
加拿大冰盖和海岸线移动
7
沿海侵蚀与海洋梯田的形成
8
通过海底扩张形成的南太平洋
9
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10
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11
1.7亿年至今
非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间
大洋中脊的生长过程
12
石油沿断裂和多孔介质
向上运移的过程
13
圣芭芭拉海峡挤压缩短过程中油气向上运移和
在背斜转折端富集的过程
14
圣芭芭拉海峡
南北向褶皱和断裂的形成过程15
加利福尼亚更新世横断山脉挤压缩短过程
16
加利福尼亚河流
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17
加利福尼亚
横断山脉演化过程
18
切萨皮克湾地区
中新世化石层的形成
19
切萨皮克湾地区
中新世海岸线移动
(12-16百万年)
来源:矿山之星。
各种褶皱+图片说明
喜欢地质构造的同仁们进来看看吧~我精心整理的~除了图片还收集了注解~如果喜欢的话就请转载吧,不过转载的时候最好在评论栏里留下你的足迹~不声不吭转走就不像话呐~哈哈~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各种构造(附图)
跟我看构造喜欢地质构造的同仁们进来看看吧~我精心整理的~除了图片还收集了注解~如果喜欢的话就请转载吧,不过转载的时候最好在评论栏里留下你的足迹~不声不吭转走就不像话呐~哈哈~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
北
B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C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 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另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 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 后果。
5、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35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c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 因此在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较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__①_______向___斜__底__部___低__凹___,易汇集水,地
下水比较丰富,打井可达含水层
36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请对下列问 题作一简要分析.试分析这里的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 (提示:该地地质构造的特点,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以及上覆岩 层的形成等.)
21
褶皱 断裂 断层
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的岩块,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 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断层构造地带,由于 岩石破碎,易受风化 侵蚀,常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泉。
23
地垒
24
华山北坡大断崖
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
(2)该地区的地形为 山岭 ,形成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思考: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 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 的强度(或承受能力),岩层会怎样?
断 裂!
20
4、断层与地貌
断层:岩层受力断 裂并沿断裂面有明 显相对位移的现象, 叫做断层。
A.断裂构造 B.有明显相对位移
岩石的经典构造(图片)
1.1岩浆矿石构造(KAS0001—KAS0200)KAS—0001 中文名称:浸染状构造英文名称:disseminated structure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含量少,一般<30%,呈星散状较均匀的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矿石类型:铬矿石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矿床产地:内蒙锡盟采集人:徐国风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描述:王苹数字化:陆建培KAS—0002 中文名称:稠密浸染状构造英文名称:dense disseminated structure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含量>30%而<80%,集合体可相互接触,密集均匀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矿石类型:铬矿石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矿床产地:内蒙锡盟采集人:徐国风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描述:王苹数字化:陆建培KAS—0003 中文名称:斑杂状构造英文名称:taxitic structure构造特点: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且分布不均匀,某些部位呈团块状,某些部位呈浸染状。
矿石类型:铬矿石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异矿床矿床产地:内蒙锡盟采集人:徐国风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描述:王苹数字化:陆建培KAS—0004 中文名称:气孔状构造英文名称:vesicular structure构造特点:磁铁矿矿石中具有形态不规则的气孔,气孔大小不一,孔壁上布满磁铁矿的晶体。
气孔有时被后期黄铁矿、石英或方解石充填。
矿石类型:铁矿石矿床类型:岩浆贯入矿床矿床产地:湖北大冶采集人:林新多收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矿石学实验室描述:王苹数字化:陆建培KAS—0005 中文名称:豆状构造英文名称:pisolitic structure结构特点:铬铁矿集合体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形似豆粒,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豆粒分布无固定规律,有时可相互连接。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共34张PPT)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习目标:1.通过太空泥模拟实验和图片观察,能辨别褶皱和断层,说出其形成过程、特征及形成的地貌;2.以鄂尔多斯市页岩气开发为例,说出褶皱和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1:地质构造裸露地表的岩层倾斜弯曲断裂错开岩层的变形和变位褶皱断层概念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活动1:利用手中的太空泥,压成片,按顺序叠放,模拟水平岩层,思考水平岩层的新老关系?活动2:观察课本26页图2.13希腊克里特岛变形的岩层照片,模拟褶皱的形成过程,画出示意图,标注受力方向?指出背斜、向斜?说出褶皱的形成过程?活动3: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思考在同一水平面上,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有何不同?活动4: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说出不受外力影响下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及原因?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又会如何演变?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褶皱定义: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形变”,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内力作用永久性什么是褶皱?褶皱是如何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向斜背斜(从形态上划分)向斜背斜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岩层向下弯曲部分背斜山、向斜谷长江巫峡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四川省四姑娘山为什么会发生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外力长期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那么如何准确地判断背斜和向斜呢?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准确判断(中间较新,两翼较老)(中间较老,两翼较新)背斜向斜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总结:1、褶皱的判读(1)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水平方向上,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是向斜。
2、褶皱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背斜成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成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各种常见岩石照片及描述(下)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 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质条 带白云岩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藻团块)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变形构造灰岩条带)
含砾砂岩,粒间孔分布较均匀,面 孔率达8%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黄色油斑内碎屑石灰岩(藻灰岩团块)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黄色泥灰岩 :高缝面方解石充填
1、【岩心】Or 【岩屑】:鄂尔多 斯盆地 山1组 2、【钻进工艺】: 常规钻井 3、【岩心讲解】: 岩心较疏松,断面 干燥,无咸味,密 闭试验呈薄雾~无 雾状无水珠,浸水 试验见气泡呈串珠 状冒出。钻遇浅灰 色中-粗粒岩屑石 英砂岩9.6m,测井 解释含气层1.5m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山西组 4、【岩心讲解】:泥岩,见植物化石碎片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山西组 4、【岩心讲解】:钙质胶结致密细砂岩, 砂岩中常含有黑色的碳屑。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太原组 4、【岩心讲解】:黑色泥岩,还原环境下常见黄铁矿结核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见方解石脉、高缝发育)
130张野外地质构造实拍图,经典、直观、一眼看懂!
130张野外地质构造实拍图,经典、直观、一眼看懂!2018-05-14 13:54剪节理视域宽度2m,图示岩层发育近乎正交的两组剪节理,将其分割为方形的岩块,沿着节理缝还有方解石岩脉充填。
大型褶皱视域宽度200m,逆冲推覆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褶皱调节应力。
图示为挤压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大型不协调褶皱。
不整合视域宽度50m,不整合面上覆二叠纪水平石灰岩,下伏晚元古代的倾斜石灰岩,沉积间断为约300个百万年。
劈理折射视域宽度3m,劈理穿过不同能干性的岩层时,劈理面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在强硬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大,在软弱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小。
图示浅色的砂岩属于强硬层,几乎不发生发劈理,暗色的泥岩属于软弱层,劈理高度发育。
断层面的擦痕和阶步视域宽度20cm,岩体发生错断后有明显位移,接触面也会断层滑动中留下粗糙不平的擦痕,沿着断层面会有方解石等矿物沿滑动方向呈纤维状生长,然后被拉断而形成一些微小阶梯断口和微细断口,可以用于指示断层运动方向。
不对称的S型布丁构造视域宽度1m,图示为石英脉形成的不对称S型布丁,与鞘褶皱有关,主体布丁下可见封闭状岩脉环,顶部的剪切方向为从左向右。
布丁的肿缩现象视域宽度40cm,韧性差异相差较小的岩层形成布丁时,相对强硬层(白色)局部收缩而不断离,而相对软弱层(灰色)在布丁的颈部收缩处形成小型褶皱。
古水流的线状构造视域宽度2m,河流动力拖拽河床底部岩石运动,留下顺着水流方向长条状凹槽,后来被沉积物充填,形成了线状构造的印模,可以指示水流方向和沉积方向。
鱼骨状交错层理视域宽度50cm,两套交错层理表现出相反的倾向,这是水流方向反复动荡形成的典型特征,一般是潮汐成因。
上面和下面的平行层理表明了很强的水动力。
10斜层理视域宽度40cm,一系列纹层斜交于层系界面,一般形成于动荡的水或者风动力环境中,可以指示其流动方向。
图示斜层理的下部缓慢沉积,与层系界面相切,上部被侵蚀,与层系界面相交。
地质构造(地质图)
倾斜岩层
—“V”形法则
1.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相反: 露头线与等高 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一致: (1)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 高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也一致: 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高线反向弯曲
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倾斜岩层v形主要特征: 1.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 老岩层在下(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 3. 岩层顶、底之间的高差为岩层的厚度 4. 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 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
地质构造(有图片)
地质构造大全(有现场照片可以看)
照片名称:不整合2
照片名称:印模
照片名称:固流褶皱
照片名称:捕虏体3
照片名称:捕虏体4
照片名称:斜层理3
照片名称:方解石
照片名称:水平层2
照片名称:水平层1
照片名称:析离体
照片名称:水平层4
照片名称:水平层5
照片名称:水平岩层
照片名称:溶洞
照片名称:石英核幔构造1
照片名称:碎裂岩
照片名称:火炬状节理
照片名称:缝合线
照片名称:纹层
照片名称:贝壳
照片名称:长石扭折
照片名称:韵律
照片名称:风暴岩
照片名称:张裂2
照片名称:断层30
照片名称:断层20
照片名称:断层角砾
照片名称:直断层1
照片名称:破碎带
照片名称:云母纽褶
照片名称:逆断层
照片名称:阶步
照片名称:千糜岩
照片名称:云母鱼
照片名称:旋转斑2
照片名称:漂亮斑
照片名称:旋转碎斑
照片名称:旋转斑6
照片名称:碎斑5
照片名称:韧变形1
照片名称:韧变形17
照片名称:韧变形20
照片名称:韧变形2
照片名称:韧变形18
照片名称:韧变形25
照片名称:韧变形37
照片名称:韧变形3
照片名称:韧变形5
照片名称:韧变形51
照片名称:韧变形53。
各种常见岩石照片及描述(中)
1、【岩心来源】:大庆油田 徐深8井 3752.54m 2、【岩心图片】: 3、【地质层位】:白垩系营城组 4、【钻井情况】:常规钻井 5、【岩心描述】:灰色具变形流纹构造的含角砾的气孔流纹岩;裂缝、 气孔和变形流纹构造,位于喷溢相上部亚相。油浸很明显
自碎火山角砾岩是火山岩类型中最好的 储层类型,在熔岩层中与熔岩互层,分布 于每期熔岩流的上部和下部,火山锥的外 前缘。
1.【岩心来源】:吐哈油田 2.【岩心图片】: 3.【地质层位】:卡拉刚组 4.【钻井情况】:常规钻井 5.【岩心描述】:50%以上的火山碎屑物 粒度>64mm。主要是各种中酸性、酸性 和碱性熔岩块,以及各种外来岩屑。常 混入较小的火山角砾和火山灰等, 分选 性差,大的岩块直径可达1m以上。
1、【岩心】:吐哈油田 凝灰岩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贴图】: 3、【岩心讲解】:块状凝灰岩(牛东9-8井):暗 褐色,岩性均匀,可依稀分辨岩石内部颗粒,成层 性差
1、【岩心】: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 凝灰岩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贴图】: 3、【岩心讲解】:层状凝灰岩:岩性均匀,可依 稀分辨岩石内部颗粒,粒度碎屑岩中的粉细砂岩, 具有良好的成层性征。
1.【岩心来源】:吐哈油田 自碎 角砾状熔岩 2.【岩心图片】: 3.【地质层位】:卡拉刚组 4.【钻井情况】:常规钻井 5.【岩心描述】由相应的熔岩自 碎形成,主要特征是岩石呈角砾 状,角砾成分单一,角砾间可拼 结,主要分而于熔岩层的上部或 前缘。
1.【岩心来源】:吐哈油田 火山角砾岩的砾间缝 3.【地质层位】:卡拉刚组 4.【钻井情况】:常规钻井 5.【岩心描述】由自碎缝中充填的火山灰或杏仁内葡萄石收缩产生的裂缝,通常沿角 砾或杏仁体边缘发育,以环形裂缝形态为主,在井壁成像图上主要表现为集块岩周 围呈暗色不规则环状
03-地质构造
垂直升降造成的地貌
河流阶地 准平原和夷平面
海平面升降的的证据
垂直运动的标志
河流阶地、海成阶地、夷平面、多层溶洞等的 存在。
沉积厚度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沉积环境反映垂直升、降变化 沉积厚度反映岩石圈升降的幅度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岩石圈缓慢下降 平行不整合:显著的升降 角度不整合:显著的升降和水平挤压作用
地质上以岩层的产状来描述其空间位置,包括 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称产状三要素
地理方位角的表示
N
N45ºW
360º / 0º
NW
NE
NNE
315º 290º
45º
NEE
W 270º
SWW
225º
SW
SSW
180º
S
90º E
130º SE
S50ºW
产状三要素:
1.走向:走向线———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
3 按褶曲的平面形态
(同一岩层在平面上出露的长宽比)
线状褶曲:长短轴比大于10:1 短轴褶曲:长短轴比在3:1—10:1 穹窿和构造盆地:长短轴比小于3:1
穹 隆 和 构 造 盆 地
(4)其它的分类方法* 按转折端形态 按两翼间夹角 其它的组合分类
褶曲的野外识别:
顺或逆着倾向方向,地层对称重复出现,倾 角变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 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岩石圈 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部营力(或称内 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或变位。
拉张——相背分离
水平运动
挤压——相向靠拢
类型
剪切—— 平错
垂直运动 —— 差异升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十三、不对称褶皱:指两翼不等长褶皱的中面与轴面互相不垂直,以轴面为标志面褶皱两翼不呈镜像对称的褶皱。
对于一系列连续发育的不对称褶皱,如果顺褶皱枢纽的倾伏方向观察,可将其褶皱面形态从长翼到短翼的变化描述为S型或Z型,它们反映了褶皱的倒向:S型为左行或逆时针倒向;Z型为右行或顺时针倒向。
十四、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横断面为相似褶皱,三维形态为斜歪水平褶皱。
十五、平行褶皱: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
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保持不变,所以也称为等厚褶皱;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曲率中心,所以又称同心褶皱。
由中心向外褶皱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平行褶皱增大、曲率变小,岩层越来越平缓;向着核部方向,曲率逐渐变大;由于要保持褶皱层的平行性及厚度不变,因而褶皱形态必须随深度而调整。
如背斜顺其轴面向下,褶皱面弯曲越来越紧闭,甚至成尖顶背斜;或为了调整褶皱层的向心挤压,在核部出现复杂的小褶皱和冲断层;再向下褶皱消失,与下伏岩层间出现一滑脱面。
平行褶皱一般发育在不变质的沉积地层中,出现于构造变形不太强烈的地区。
十六、相似褶皱: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
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褶皱的形态随深度没有变化。
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皱。
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
(看到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不由回想起当时考构造地质学的情景,当时我们班因为“魔幻四重奏”的困扰,几乎一半的人折戟沙场……)十七、顶厚褶皱: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皱。
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
(兰姆塞分类里曾出现过)十八、钩状褶皱:褶皱两翼变形强度有差异,一翼被拉断呈勾状,转折端加厚,具Ic型褶皱(兰姆塞分类,还记得么?不记得快翻书去吧~哈哈)特点。
十九、不协调褶皱:当褶皱岩层中几种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别较大,特别是相邻强硬层相距较远时,在统一褶皱作用中各岩层将独立变形,各有其自身的特征波长,从而表现出褶皱的各岩层的几何特征不相一致,这种褶皱就是不协调褶皱。
该图中薄层灰岩不同褶皱层间不协调,层厚者褶皱波长大,层薄者褶皱波长小。
二十、复式褶皱:各褶皱层复式协调弯曲。
二十一、叠加褶皱: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叠加褶皱在造山带十分发育,在变质岩中亦常见。
就其形成时间而言,叠加褶皱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旋回中的褶皱变形的叠加,也可以是同一构造旋回不同构造幕的褶皱变形的叠加,甚至可是同一期递进变形过程中晚期增量应变对早期褶皱的叠加。
图1早期褶皱为不协调紧闭褶皱,褶皱两翼总体夹角小于30o;晚期褶皱为开阔褶皱,使早期褶皱轴面发生圆弧状弯曲。
图2早期为等斜褶皱,两翼平行,转折端强烈加厚。
晚期为开阔褶皱,晚期褶皱枢纽与早期褶皱枢纽近平行,发生共轴叠加。
二十二、尖圆褶皱:是横剖面上相邻背形、向形的形态为圆顶(舌状)和尖顶相间排列的褶皱。
此类褶皱的形成是当韧性差μ1/μ2较小的软硬岩层界面在平行缩短方向受压时,尖圆褶皱沿此界面纵弯作用的不稳定性使强硬物质向软弱物质偏移,造成具较大波长的圆滑褶皱;而由软弱物质向强硬物质偏移形成较小波长的尖顶褶皱,楔入强硬岩石中。
典型实例是在砂岩和板岩界面上发育的由尖、圆褶皱构成的窗棂构造。
它是地壳上最主要的褶皱类型之一。
二十三、非圆柱状褶皱:非圆柱状褶皱是指极点的90%位于平均π圆左右20°环带以外的褶皱。
如圆锥状褶皱、穹窿、构造盆地等。
二十四、共轭X型剪节理: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两组剪节理相互交切,交线指示中间应力轴σ2;在垂直交线的平面上,两组节理的锐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σ1,钝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小应力方向σ3。
(前两个星期上岩溶工程地质课时讲到这里,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二十多分钟……)二十五、剪节理:剪节理形成于主构造破碎带的边缘,如果是密集带又可称为劈理化带或构造破碎带,是一种比较平直、紧闭、陡倾角(80-90度)的裂隙。
单组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延伸可以较长,地质构造力学把它叫做扭性裂隙。
普遍产在刚性(坚硬)的岩石中,而塑性岩石则以褶皱、柔皱和弯曲为主。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稳定,岩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b)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填充,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c)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d)典型的剪节理常发育成共轭“X”型节理系。
(e)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当年乌当实习时阿毛问我剪节理和张节理在野外如何识别……当时我记混概念了……所以无从说起……加上王约诡异的眼神,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堆杯具……)二十六、剪节理及派生分支张节理:剪节理平直稳定,派生分支张节理与剪节理面呈30度角相交,锐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交汇处张节理裂口较宽,运离则尖灭消失。
沿剪节理及张节理均充填石英脉,石英矿物生长纤维显示剪节理具张剪性特点。
(考卷上似曾相识~根据这玩意儿判断断层的性质~可还记得?)二十七、张节理: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
(b)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c)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
(d)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
(e)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追踪X型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状组合形式。
(多多注意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区别啊~同学们~看到没?这张图里张节理又粗糙,又延伸不远,脉宽较大)二十八、雁列张节理:雁列张节理以右阶型式排列,节理中充填方解石脉。
二十九、节理的交切:发育两组时代不同而相互垂直的节理,沿节理均充填方解石脉,早期节理细长,具剪裂特点,晚期节理较宽,延伸不稳定,为张裂。
晚期节理切过早期节理。
(从这张图可以看张裂和剪裂的区别了~)三十、羽饰:是发生在比较均匀细粒脆性的岩层中节理面上的纹饰,主节理面上发育的羽状或人字形花纹,指示节理面的破裂扩展方向,人字纹尖端指向裂纹源。
有时主节理面上还出现贝壳状肋痕,称为蚌纹构造,显示裂纹扩展时的前缘。
边缘带的边缘节理在层面上显示雁列式排列,与主节理面一般呈5°~20°相交。
边缘节理面上发育次级羽饰构造。
边缘节理与连接其间的坎面(横断口)代表主节理面的扩展裂纹接近层面(自由面)时发生的迅速破断(剪切唇)。
两侧岩块节理面上的花纹互相嵌合,标志着节理生成后未发生相对位移。
三十一、正断层:正断层的基本特征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其最大主应力近于垂直,最小主应力近于水平,走向垂直于最小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呈锐角的断层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45°,断层面倾角较陡。
因此,正断层主要是受引张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盘向下滑动形成。
错动时垂直于断面走向的水平方向有所伸长,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差,透水较好。
三十二、小型阶梯状断层:沿断层面充填有方解石细脉,注意左侧的断层靠下部具逆牵引,右侧断层靠上部具正牵引,总体反映为生长断层。
三十三、小断层:大理岩褶皱转折端发育的小断层,根据相邻层的错动方向可判别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其实这种判断方法还真是笨呐,看那么陡的面就知道不可能是逆断层)三十四、小型逆断层:靠下部岩石破碎失去连续性,靠上部体现了褶断和裂隙的发育,体现先褶皱后断层的发育过程。
三十五、断层擦痕与阶步:是断层面上与断层擦痕伴生并与之垂直的微小陡坎。
坎高不足一毫米或几毫米。
阶步延长方向与断层两盘相对锗动方向垂直,顺下坎面方向抚摸,手感光滑,这时手动的方向代表另一岩盘相对运动的方向。
(判断断层的性质~当年阿杜在金沙湾讲解的时候,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说素质说素质,真他X的没素质~)三十六、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
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使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
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但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
有时在断面上可见凸镜状定向排列的碎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