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1.1 保护区概况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32°34′—34°28′,东经119°48′—120°56′之间,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处盐城市管辖的射阳、大丰、滨海、东台、响水5个县(市)的沿海滩涂,保护区总面积4553.3km2(包括潮上带1673km2,潮间带
1613.3km2,东沙等辐射状沙洲1367km2),其中滩涂面积3000多km2,约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63%。建于1983年的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1992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在这里越冬、中转、繁殖、栖息的丹顶鹤、黑嘴鸥、河麂等珍禽稀兽以及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一直面临着保护和开发的矛盾。由于人口剧增和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内陆可供开发的土地接近枯竭,人们的目光便转移到沿海滩涂,目前保护区潮间带一半以上的滩涂已被围垦开发。因此,尽管目前滩涂在不断淤长,由于大规模的滩涂开发,适宜丹顶鹤等珍禽栖息的湿地面积仍在迅速减少,并使有效生境破碎化。据统计,1990年丹顶鹤栖息地面积为430km2,到1998年减少至180km2,8年间栖息地丧失近60%。
本次规划以位于保护区中部的核心区及周边地区为对象,包括射阳盐场、射阳林场、方强农场以及斗龙乡的一部分。规划重点区域为南北分别以斗龙港和新洋港出海河为界,西界为老海堤向西约2km,总面积约200km2。海堤西边除北段1.7km长,300m宽的土地属保护区管辖外,其它土地已被开发成农田和虾塘、鱼池,离海堤50m处有一复堆河;海堤向东为宽阔的湿地滩涂,坡降为1.8‰左右。目前滩涂仍以每年50~200m的速度向海扩张,保护区内年成陆面积达900hm2。
1.2 自然条件
1.2.1 气候条件
保护区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高温度39.0℃,极端最低温度—17.3℃,与内陆相比冬季气温偏暖、夏季偏凉。年平均降水量1023.8mm,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5—9月的平均降水量达7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冬季降水很少。夏季有两个降水较多的过程,一是梅雨,二是台风暴雨。该地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夏季雨量集中,有利于土壤脱盐。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区太阳年辐射总量116.2—121.0千卡/cm2,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199—2362h,无霜期210—224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与寒潮。
1.2.2 水文条件
区内水源主要为陆地水和海洋水两大类。陆地水主要有新洋港、斗龙港及自然降水。正常年水源比较充足,但分布不平衡。海洋水主要受风暴与潮汐作用,经常漫满海堤外滩涂。平均潮差2—3m,历史最高潮位7.37m,曾出现在保护区南端的新港闸。海水盐度年平均在29.52—32.24‰之间,汛期及近岸受排水影响仍不低于22‰。近海水域pH值在8.0
左右,全年时空变幅不大,适宜于海洋及滩涂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沿岸水系发育,营养盐类含量也较为丰富。
1.2.3地质和土壤条件
区内滩涂主要是1128—1855年间黄河大量倾注入海的泥沙,以及海底的部分泥沙在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淤积而成的粉沙淤泥质滨海平原。1855年黄河北迁后,泥沙来源骤减,致使射阳河以北开始侵蚀,射阳河以南仍在增长,保护区核心区滩涂仍以每年50—200m不等的速度向海域延伸。
保护区地势坦荡,地下水位和土壤含盐量高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不利因素。研究表明,滩地草甸滨海盐土地下水埋深夏季为0.2~0.5m,春、秋为1.0~1.5m,冬季为2.0~2.5m。另外,滩涂还有季节性积水及大潮入侵问题。海堤以内潮水虽不能到达,但地下水仍然很高,只有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才能开发利用。土壤盐分是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草甸滨海盐土含盐量为0.2~0.6%,沼泽滨海盐土为0.5~0.7%,而潮滩盐土由于地处潮间带的板沙滩和浮泥滩上,含盐量大于0.6%。滩地土壤养分贫瘠,除钾外其它养分含量都很低,很难满足植树造林需要,必须进行改良。
1.2.4 植被状况
本区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但没有天然的地带性土壤和地带性植被,生长于滨海盐土上的盐生植被为隐域性植被。保护区属淤长型海岸,由于各潮间带生态环境不同,滩涂自然植被类型有很大差异。年潮淹没带,分布着多年生的白茅、獐毛草等草甸植物;月潮淹没带,土壤含盐量高,只能生长一年生的盐蒿,其下缘为光滩,不能生长任何植物。另外,在河口边滩还有芦苇、大米草生长。
1.3 社会经济状况
1.3.1 保护区历史沿革
1983年2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建立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决定。1984年4月13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处级单位,编制15人,1994年增加到30个编制,属江苏省环保厅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1985年4月,盐城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划分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决定》。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盐城国
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同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经过20年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较大成绩。丹顶鹤种群由建区时的282只增加到现在的上千只;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举办了6期国际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研讨班;接待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旅游观光者,国内游客年逾4万人次。
1.3.2 盐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3.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0%,人均7580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5元/年。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改善,为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4 环境质量现状
1.4.1 水环境质量
根据盐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属保护区核心区边界的新洋港和斗龙港的总体上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