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认知过程

一、导入:美丽心灵介绍1928年出生,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30岁的时候得精神分裂。

大多数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包括基因(遗传)、化学平衡失调、怀孕和分娩期间的并发症。精神分裂症在同一家族中多发,近亲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比没有近亲患者的更容易发病。

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有的可表现为思维中断,与人谈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再接下讲时己转变了话题。此外还有思维涌现,即脑子内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毫无联系语句,有如泉水一般涌出,病者想压也压不住。

2.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者在安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二、介绍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形式,认知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心理过程。分自我认知过程和客观事物的认知。

一、感觉

㈠感觉的概念及意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对光波、声波、气味、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的反映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只有通过感觉,人们才能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通过感觉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加工信息的过程,就是从感觉开始的。

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获得了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自身的状态。其次,感觉是保持信息平衡,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任何信息过载或信息不足都会破坏这些平衡,给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等

人在1954年进行了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被试者被分别孤单地关闭与外界隔绝的暗室里,戴上隔离套,躺在舒适的床上百般无聊地昏睡或胡思乱想,吃喝也不用移动手脚。被试者在感觉被剥夺后,心理活动发生异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连贯,甚至产生了幻觉,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实验结束后,每个被试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实验表明,感觉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和心理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再次,感觉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如果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其他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

㈡感觉的生理基础及种类

1.感觉的生理基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将感受到的不同形式刺激所含的能量转换成相应的神经冲动,后者沿一定的神经传入通路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由此可见,感觉的产生都是通过以上三个特定的部分共同活动而产生的。这三个部分称为感觉分析器。它们各部分的作用是:①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将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②神经传入通路,把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③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感觉中枢),将传入信息分析综合,产生特定的感觉。

2.感觉的分类: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两类:①外部感觉,是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对外部信息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又可分为远距离感觉和近距离感觉。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和嗅觉,它们由与机体有一定距离的刺激引起,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其中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在人脑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至少有70%来自视觉。近距离感觉由机体表面或邻近的刺激引起,包括味觉和皮肤觉。皮肤觉又可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②内部感觉,是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对机体内部信息的反映,如运动觉、位置平衡觉及各种内脏感觉等。

㈢感受性和感觉阈值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衡量指标是感觉阈限。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感受性与感觉阈值成反比,感觉阈值越低,感受性越高。对于同一性质的两个刺激,其强度的差异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人在感觉上加以分辨,这种刚刚能分辨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称为感觉辨别阈。

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的不同身心状态,其感受性是有差异的。年龄、功能状态、情绪、个人意向等因素对感受性都有明显影响。感受性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青年期达高峰,老年期感受性普遍下降。老年人对视、听、嗅、味的感觉越来越迟钝,但对痛的感觉有上升的趋势。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感受性降低。人患病时,可能变得对声、光、温度等非常敏感,甚至对自己内脏的活动及身体的姿势也非常敏感,直接影响到睡眠和情绪,所以,在病房管理中十分强调光线柔和,放轻谈话声和脚步声。医护人员对病人感受性的差异及变化应有正确认识并引起重视,在工作中尽量采取措施减少让病人感觉不适的刺激。

㈣感觉的特性

1.适应:是指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改变的现象。适应可表现感受性提高或降低。适应对于人适应环境变化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适应的快慢,感觉可分为快适应和慢适应两类。前者有皮肤触压觉和嗅觉等,后者有听觉、痛觉及体内的各种感觉。感觉适应的快与慢有不同的生理意义:快适应有利于机体再接受新的刺激,慢适应则有利于感受器对机体某些功能进行长期持续监控,并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功能。

2.对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中的对比是很明显的。例如,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暗些;若把这个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明些(图2-1)。对比现象在味觉中也很明显,如吃过山楂再吃苹果,觉得苹果很甜;吃完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这是两种感觉在继时对比时所产生的影响。又如,当人咬紧牙关或紧握拳头时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感觉要轻一些,食物的温度及颜色可影响食物的味觉,照明会加强声音的强度,噪声下会更感疼痛等。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刺激引起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能降低其他刺激引起感觉的感受性。

3.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觉有多种表现,最明显的是色觉与其他感觉的联系。色觉可以引起不同的温度觉,如红、橙、黄等颜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而产生温暖的感觉,因而称为暖色;蓝、青、绿等颜色使人联想到蓝天、大海、树木而产生清凉的感觉,被称之为冷色。色觉还对情绪和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