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第二章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策略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策略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策略引言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程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航天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模型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策略是两个关键领域。

本文将讨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模型辨识模型辨识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旨在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中构建出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该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和预测系统的动态行为,从而为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常用的模型辨识方法包括参数辨识、结构辨识和非参数辨识。

参数辨识方法是基于假设系统模型是已知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

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拟合,参数辨识方法能够估计出系统模型中的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被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并且可以用于设计稳定的自适应控制器。

结构辨识方法是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通过试探不同的系统结构来辨识系统模型。

这种方法常常使用组合算法和优化算法,通过对系统数据进行训练,筛选出最符合系统动态特性的模型结构。

结构辨识方法在辨识非线性系统和复杂系统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非参数辨识方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分布函数和核函数的统计方法。

该方法不依赖于特定模型的假设,而是直接从数据中提取系统的动态信息。

非参数辨识方法可以用于辨识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适用范围广泛。

自适应控制策略自适应控制策略是一种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信息进行不断更新和优化的控制策略。

自适应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系统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常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直接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参考思想的控制策略。

该策略通过引入一个参考模型来指导控制器的参数调整。

控制器的目标是使系统的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保持一致。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扰动和噪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直接自适应控制是一种通过在线辨识系统模型的控制策略。

该策略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递归估计,不断更新模型参数。

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设计和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也是十分复杂的。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在控制器中嵌入智能算法的方法,可以让控制器根据被控制系统的状态自适应地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在自适应控制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其原理和应用将在本文中进行介绍。

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和控制器的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模型匹配的误差来适应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其主要流程包括:建立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控制器的模型;将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和控制器的模型进行匹配,计算出模型匹配误差;根据模型匹配误差来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调节法和间接调节法两种。

直接调节法是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中的误差直接反馈到控制器的参数中,以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

间接调节法则是通过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中引入额外的参数,间接地调节控制器的参数,以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

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磁浮列车的高精度控制系统中,通过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来适应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参数,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另外,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还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电力系统控制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优缺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适应不同的被控制系统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另外,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不过,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模型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比较大,不易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等。

四、结论综上所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重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模型控制比较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模型控制比较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模型控制比较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和模型控制(Model-based Control)都是现代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方法。

它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两种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主要用于模型未知或参数变化的系统。

该方法基于一个参考模型,通过在线更新控制器参数以追踪参考模型的输出,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系统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参考模型。

然后通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利用模型参数估计器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精确追踪。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优点在于其适应性强,能够处理模型未知或参数变化的系统。

它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系统的不确定性,同时可以实现对参考模型的精确追踪。

然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系统模型的要求较高,需要较为准确的模型参数估计。

二、模型控制模型控制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设计出合适的控制器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型控制方法主要有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最优控制等。

在模型控制中,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

然后根据系统的特性,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参数。

最后,将控制器与系统进行耦合,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型控制的优点在于其理论基础牢固,控制效果较好。

它能够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的设计和分析,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然而,模型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模型的要求较高,而且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

三、比较与分析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模型控制都是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相比而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处理模型未知或参数变化的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鲁棒自适应控制比较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鲁棒自适应控制比较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鲁棒自适应控制比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旨在使系统能够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环境。

在自适应控制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简称MRAC)和鲁棒自适应控制(Robust Adaptive Control,简称RAC)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它通过引入一个模型参考器,将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使用与被控对象相似的模型来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能。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对系统模型误差的自适应校正,具有较好的系统鲁棒性和跟踪精度。

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并已经在一些实际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然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模型的要求较高、对系统参数的连续性和可观测性要求较严格等。

二、鲁棒自适应控制鲁棒自适应控制是一种能够处理系统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它通过设计鲁棒控制器来使系统具有鲁棒性,同时引入自适应机制对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

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合适的鲁棒控制器,使系统能够在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性和性能。

鲁棒自适应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相比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鲁棒自适应控制对系统模型的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然而,鲁棒自适应控制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对控制器设计的要求较高、控制参数调整的收敛性等。

三、比较分析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鲁棒自适应控制作为两种常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鲁棒性和跟踪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用于对系统模型较为精确的情况。

模型参考自适应IIR递归滤波器辨识新算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IIR递归滤波器辨识新算法
波 辨 识 算 法 , 算 法 基 于 L auo 该 yp n v稳 定 理 论 ,能 够 跳 出局 部 极 小 点 , 证 了算 法 的 稳 定 性 和 收 敛 性 。 保
关键 词 : 自适应 I I 波器; 自适 应递 归滤 波辨识 算法 ;模型 参考 自适应 系统 ;L auo R滤 yp n v理论 ;参数 自适应 律 ;收敛
M o e e e e c d p i eIR c ri efl r e t c t n ag rt m d l f r n ea a t I r u sv t si n i ai l o i r v e i e d i f o h
Abta t dpieI lr g u esrm t t l s blyadcn egso cl nm m te bet e mcin codn s c:A at Rft i f r f p e i t it v re l amii u o h jci t .A c rig r v I i en s o o n ai a i n o n t ao f o vf i o
ag r h a ei cu e . l o i m l d d t r n
Ke r s a a t eI fl r a a t e e u sv l r e t c t n ag rtm ; mo e fr n ea a t es se y wo d : d p i R t ; d p i c ri ef t s d n i ai l o i v I i e v r i e i i f o h d l e e c p i t m; L a u o e r ; r e d v y 自 应 I 滤 波 器 适 I R
N- l M -l
曲= —)∑ ( ∑a f + “七 —

自适应滑模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比较

自适应滑模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比较

自适应滑模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比较自适应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自主建模、参数在线估计和控制策略调整。

其中,自适应滑模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两种常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领域。

一、自适应滑模控制自适应滑模控制(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ASMC)是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的改进和扩展。

SMC通过引入滑模面将系统状态限制在此面上,从而使系统鲁棒性较强。

然而,SMC 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到系统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的影响,导致滑模面的滑动速度过大或过小,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ASMC通过自适应机制对滑模控制进行改进。

其核心思想是在线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并将估计结果应用于滑模控制律中,使控制器能够自主调整以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

具体来说,ASMC引入自适应法则对系统参数进行估计,并将估计值作为滑动面的参数,实现参数自适应调整。

这样,ASMC具备了适应性较强的控制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处理参数辨识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是一种将模型参考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建立系统的参考模型,并通过自适应机制实现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使系统的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误差最小化。

通过在线调整控制器的参数,MRAC能够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自主调节。

在MRAC中,参考模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适当的参考模型,可以使系统输出保持在期望的轨迹上,并利用误差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

与ASMC相比,MRAC更加关注系统的闭环性能,能够实现更高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

三、比较与分析自适应滑模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都是自适应控制的重要方法,但在应用场景和性能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导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是一种基于参考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用来设计控制系统以实现期望的输出响应。

本文将对MRAC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设计流程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控制方法。

一、基本原理MRAC的基本原理是将参考模型的输出作为期望输出,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系统控制器的参数,以使系统输出尽可能地接近于参考模型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ler,MRAC),它通过反馈控制,将参考模型的输出信号与实际输出信号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误差信号进行调整。

具体地,MRAC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如下:y(t)=Gθ(t)u(t)其中,y(t)表示系统输出信号,G表示系统的传递函数,u(t)表示系统输入信号,θ(t)表示控制器参数向量。

MRAC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θ(t),以使y(t)趋近于参考模型的输出信号y_d(t),具体地,可以定义误差信号e(t)=y(t)-y_d(t),然后通过控制器进行误差调整,最终实现期望的控制目标。

二、适用范围MRAC是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系统建模不确定、环境变化频繁或者系统受到随机扰动等情况下的控制工程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例如,MRAC可以在无人机控制、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电力电子控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MRAC还可以与其他控制方法相结合,形成混合控制系统,例如将MRAC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可以形成增强式PID控制器,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设计流程MRAC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参考模型。

根据实际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参考模型,评估其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例如,选择二阶步跃响应模型以控制系统的过渡响应时间。

2.建立系统模型。

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

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

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
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模式识别算法,其目标是通过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分析,建立一个能够自动地根据输入数据的特征来调整模型参数的模式识别模型。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算法实现的方式,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常见的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包括:
1. 适应性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al Network):通过自适应地调整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节点数目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2. 自适应支持向量机(Adaptive Support Vector Machine):通过对支持向量机算法中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使得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输入数据。

3. 自适应贝叶斯分类器(Adaptive Bayesian Classifier):通过对贝叶斯分类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得分类器能够更好地适应输入数据。

4. 自适应决策树(Adaptive Decision Tree):通过动态地调整决策树的节点划分标准和树的结构,使得决策树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输入数据。

5. 自适应聚类算法(Adaptive Clustering):通过自适应地调整聚类算法中的聚类标准和聚类结果的精度,使得聚类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输入数据。

这些自适应模式识别算法在不同的场景和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模式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调整策略
针对不同的被控对象和工况,需要设计相应的调整策略,以快速响应系统变化并保持控制性能。这需 要对被控系统的特性和动态行为有深入了解。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拓展
复杂系统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适用于具有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通过设计合适的 自适应律和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有效控制。
2
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滑模控制可以用于设 计自适应控制器,使得被控系统的状态跟踪误差 收敛到零。
3
滑模控制具有鲁棒性强、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 等优点,因此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基于模糊逻辑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信息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将模糊集合和模糊推理规则应用于控 制系统,可以实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确保控制过程平稳、可靠的关键因素。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需要权衡控制精度和系统稳定在线优化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需要在线优化控制参数,以适应系统状态的变化和外部扰动。优化算法的选择和 应用对于提高控制性能和系统适应性至关重要。
化工过程控制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实现反应过程的优化 和稳定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系统
在智能制造领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机 器人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移动机器人导航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避障,提高机 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
应用领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力系统和化工过程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日益广阔。

感应电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及其应用

感应电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及其应用

定性理论得出自 适应律, 进而调整实际的磁链、 电流, 并计算出转矩, 然后给出了自适应辨识方案。最后讨论感 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的磁链变化导致的转速变化。在 MA I /I ⅡIK环境下仿真。仿真结果 T ABSM【 N
证明了这种方法不需要 准确设置初值 , 收敛快 , 以较好地解 决调速系统在低速范 围内的静差 问题 。 可
d n i tt rf x,b ih t eee to g ei o q ecn b ac ltd e t ysao l f u ywhc h lcr ma n t tr u a e cluae .Roo p e sdsu sd c t rse d i i se c
要: 针对直接转矩控 制的感应 电动机调速 系统 由于电机 参数 变化 引起 的低 速特性 不稳 定 问题 , 推
导 了一种基 于感应 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系统 的定子磁链 自 应辨识 方法。根据磁 链 的辨识值 计 算 出 适
电磁转矩; 并讨论了感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磁链变化导致的转速动态变化和 自 适应律调节器 中参 数的调节规律 , 最后给 出了在 MA L B SMU I K环境 下的仿 真结果 , 明所提 出方案可 以较 T A / I LN 证
isa t ppl a i n i die tt r e c nt o y tm i to n r c o qu o r ls se c
C in — i, UI a g xa YANG a —h , HAO h3 n J Zh n s e Z Ya - u r
( c o o E e r a d C n o E  ̄me n , ’ lU i r t o c ne n e nl y X ’ n7 0 5 , hn ) Sh l f l tcl n o t l n o ci a r H g Ⅺ a n e i fSi c a d T h o g 。 ia 1 0 4 C i l v sy e c o a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的随动系统参数辨识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的随动系统参数辨识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的随动系统参数辨识占昌恒;潘军;王歌;宋鹏;韦祖拔【摘要】火炮在调转过程中,系统转动惯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折算到随动系统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发生变化,影响随动系统控制性能,若不根据系统转动惯量参数调整控制参数,严重时会破坏系统稳定性,导致无法完成调炮任务.为实时获得系统参数,通过推导永磁同步电机在稳态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实现对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的在线辨识,在MATLAB/Simulink 中搭建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简单有效,容易实现,准确性较高,能较好地实时辨识转动惯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When a gun is in the course of traversing, the system momentum of inertia (MOI) will change,which accordingly effects the change of the MOI converted to the motor shaft in the servo sys-tem and thu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o system. If control parameters are not adjusted accor-ding to system MOI parameters,system stability might be disturbed and the gun may fail to traverse in grim condi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real-time system parameters,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in steady-state conditions. Onlin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I on the shaft of the motor is then realized by means of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re made to verify the model built through MATLAB/Simulink.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value of the MOI quickly and accurately online. The simula-tion analytical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MRAC is a simple,valid,attainable,and reliable way to iden-tify real-timeMOI changes,which has a measure of value in term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随动系统;参数辨识;模型参考自适应;转动惯量【作者】占昌恒;潘军;王歌;宋鹏;韦祖拔【作者单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303+.8随动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伺服系统,一般由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自适应控制课件

自适应控制课件
通过采集的过程输入、输出信息,实现过程模型的在线辨识和参数估计。 在获得的过程模型或估计参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性能优化准则,计算控 制参数,使得闭环系统能够达到最优的控制品质。
控制器 参数计算
过程模型 在线辨识
w(k )
可调控制器 u(k)
被控过程
y(k)

自校正控制系统结构图
2.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生物能够通过自觉调整自身参数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特性
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及时修正自己的特性以适应对象和扰动的动态特性变化, 使整个控制系统始终获得满意的性能。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
研究具有不确定性的对象或难以确知的对象 能消除系统结构扰动引起的系统误差 对数学模型的依赖很小,仅需要较少的验前知识 自适应控制是较为复杂的反馈控制
标量输入信号
Dm ( p) ym Nm ( p)r
标量输出信号
微分算子
n
Dm ( p) ami pi i0
m
Nm ( p) bmi pi i0
(2.7)
(2.8) (2.9)
参考模型的输入输出方程的常系数
在参数自适应方案中,可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
信号综合自适应方案的系统模型
x(k 1) Ax(k) Bu(k) ua (e,k) x(0) x0 , ua (0) ua0
(2.4) (2.5) (2.6)
2.2.1.1 并联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用输入-输出方程描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参考模型 对于连续系统一般采用微分算子的形式表示
(2.3)
根据广义误差信号,按照一定的自适应规律产生的
对于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参考模型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ppt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ppt

e -
y
图 1 增益可调的参考模型自适应 控制系统
即e(t)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P(D)e (Km KcK p )Q(D)r
微分算子:D
d dt
,
D
2
d2 dt 2
....
两边对Kc求导: P(D) e Kc
K pQ(D)r
ym
KmQ(s) P(s)
r
P(D) ym KmQ(D)r
比较可得:e Kc
• 由图4,参考模型和参数可调被控系统的s域表达式分别为
Ym (s)
KmN (s) D(s)
r(s)
(1)
Y (s) KcKpN (s) r(s)
(2)
D(s)
其中D(s)和N(s)分别为如下已知的n阶的稳定首一多项式和n-1阶
多项式
n-1
D(s) sn aisi
n-1
N (s) bisi
iT -eP ri ,i 1,2,, m
则 V -eTQe为负定,从而广义误差系统为渐近稳定。
这种方法要求所有状态可测,这对许多实际对象往往不 现实,为此可采用按对象输入输出来直接设计自适应控制系 统。其中一种为直接法,它根据对象的输入输出来设计自适 应控制器,从而来调节可调参数,使可调系统与给定参考模 型匹配,另一种为间接法,利用对象的输入输出设计一个自 适应观测器,实时地给出对象未知参数和状态的估计,然后 利用这些估计值再来设计自适应控制器,使对象输出能跟踪 模型输出,或使其某一性能指标最优。
a2 s 2
Kp a1s
1
参考模型:Gm
(s)
a2 s 2
Km a1s
1
这时闭环自适应控制系统为:
P(D)e (Km Kc K p )Q(D)r

连续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新方法

连续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新方法

连续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新方法的报告,800字
本报告提出了一种以自适应辨识为基础的新方法用于模拟连续系统的精确表示。

首先,我们采用具有能力建模不同系统的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方法,它通过遗传算
法或模糊控制器来优化现有模型。

这可以用来模拟不同类型的连续系统,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流体动力学相关的系统。

其次,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自适应辨识的新算法。

它可以根据系统外部和内部参数的变化对模型进行实时修正,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该方法利用现有模型,并借助梯度下降法来最大化损失函数,从而尽可能接近真实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真实的例子来验证该方法,这是一个带有噪声的简单LTI系统,其中状态矩阵A、输入矩阵B、输出矩阵C和噪声参数D的值都是已知的。

我们使用数据集来
训练模型,并使用最优化算法来实现自适应辨识,其参数由算法进行调整,以使模型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还运行了一系列实验,在每次实验中,模型都调整了学习速率和噪声参数,以获得较好的性能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的自适应辨识方法可以用于模拟连续系统,其可以根据系统状态和参数的变化实时修正模型,从而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该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可变的参数可以用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模型,从而提高精确度。

本报告展示了一种新的用于连续系统模拟的自适应辨识方法,其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精确度。

MRAC讲义(new2010)模型参考自适应

MRAC讲义(new2010)模型参考自适应

第4部分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1 概述1.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 )图1.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带有未知参数的被控对象假设被控对象的结构已知。

对于线性系统,这意味着系统的极点数和零点数是已知的,但它们的位臵是未知的。

◆ 参考模型(它描述控制系统的期望的输出)应当能反映控制任务中的指定的性能;规定的理想性态应当是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达到的,即当给定对象模型结构后,对参考模型的结构有一些特有的限制(如阶数和相对阶)。

◆ 带有可校正参数的反馈控制律可以得到一族控制器;应当具有“完全的跟踪能力”,达到跟踪收敛,即当被控对象的参数精确已知时,相应的控制律应当使系统的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相等;现有的自适应控制设计通常要求控制器参数线性化。

如果控制规律中可调整的参数是线性的,则称控制器是参数线性化的。

◆ 校正参数的自适应机制能保证当参数变化时系统稳定并使得跟踪误差收敛到零; 设计方法有李雅普诺夫定理,超稳定性理论,耗散理论等。

例1.1.1 质量未知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图1.2 一个非线性质量一阻尼—弹簧系统图1.2中的质量一阻尼—弹簧系统,其动力学方程为301||0mxbx x k x k x +++=其中,||bxx 表示非线性耗散式阻尼,而301()k x k x +代表非线性弹簧。

考查用电动机力u 控制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在没有摩擦的表面上运动,其性态可以描述为u x m =(1.1)假设给控制系统发出定位指令)(t r 。

用下面的参考模型给出受控物体对外部指令)(t r 的理想响应(221t r x x xm m m λλλ=++ (1.2)其中,正常数1λ和2λ反映指定的性能,在理想情况下,物体应当像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一样运动到指定的位臵)(t r 。

若质量m 精确已知,可以用下面的控制律实现完全跟踪)~~2(2x x x m u m λλ--=其中,)()(~t x t x x m -=表示跟踪误差, λ是一个严格大于零的数。

自适应第二章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自适应第二章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r (t ) a0 (t ) e1 (t ) y p (t ) b0 (t ) b0 (t ) e1 (t ) y p (t ) 自适应律:a0 (t ) e1 (t )r (t )
渐近稳定要求:
1、t ,e1 (t ) 0
m 1 m
自适应律: (t ) e1 (t ) (t ) 则:-v(e1 , ) am e12 (t ) 0(正半定)
平衡点e1 (t ) 0, (t ) 0是稳定的(即e1 (t )、 (t )有界)。
(t ) e1 (t ) (t )
(1) (1) (1) 3 r 11(1) 22 33
(1)
1(1) 0 (1) 2 0 (1) 3 1
1 0 2
1 0 0 0 令 0 0 1 = 0 b 1 2 3 1 0 1(1) 0 (1) 1 2 0 r (1) (1) b r (1) (1) 3 3 1
am e1 (t ) km {[a0 (t )
kp km
]r (t ) [b0 (t )
am a p km
] y p (t )}
令: a
* 0
kp km
,b
* 0
am a p km
* * e1 (t ) am e1 (t ) km {[a0 (t ) a0 ]r (t ) [b0 (t ) b0 ] y p (t )}
(1)
aT
前馈滤波器(传函表示)
的特征多项式:
s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识问题分为两类: 1、黑箱问题(完全辨识问题):被辨识系统的基本特性 完全未知。辨识这类系统很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 2、灰箱问题(不完全辨识问题):系统的某些特性已知。 这种情况下,系统辨识简化成阶的辨识和参数估计问题。
二、辨识步骤
由于辨识目的不同,辨识精度要求 以及模型型式等就不同。
试验设计包括:变量的选择;采用 何种输入信号(包括信号大小); 采样速率(时间间隔大小)等。 参数估计是系统辨识中最主要的 部分。方法:最小二乘法;极大 似然法等。 模型的有效性、正确性只能通过 试验来验证。 系统辨识是研究如何用试验分析 的方法,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的一门学科。
r (t ) am e1 (t ) km [ ] * b0 (t ) b0 y p (t )
* a0 (t ) a0 T
r (t ) [ *] ] (t ) 令: (t ) [ b0 (t ) y p (t ) b0 (可调参数向量) (参数希望值-常数) (输入信号向量)
*
k m a* ( s ) 0 ( s) Dm ( s) kmb ( s) D p ( s) k p N p (s)
*
令0 ( s) Dm ( s) q( s) D p ( s) kmb* ( s )
即:
0 ( s ) Dm ( s )
Dp ( s)
*
商:q( s)
余式:kmb* ( s )
N m (s) Dm ( s )
首1互质多项式,1≤k-L≤n-m
已知:Dm ( s)是Hurwitz多项式(即稳定)
辨识目的:根据r (t )、y p (t )决定k p和N p ( s)、Dp ( s)的系数。
二、辨识器的结构
令 ( s) N m ( s)0 ( s)
(前馈滤波器)
n-1阶
①求平衡点 (e1 (t ) 0时)
②构造李氏函数 ③求导
e1 (t ) 0, (t ) 0时为唯一平衡点。
km T 1 2 v(e1 , ) e1 (t ) (t ) (t ) (正定) 2 2
v(e1 , ) e1 (t )e1 (t ) km T (t ) (t )
a0 (t )
*
* a0
e1 (t ) am e1 (t ) km [ (t ) * ]T (t )
令参数误差: (t ) (t ) *
e1 (t ) am e1 (t ) km (t )T (t ) 系统输出误差方程:
用李氏稳定性定理判断其稳定性:
am ym (t ) km a0 (t )r (t ) kmb0 (t ) y p (t )
令:e1 (t ) ym (t ) y p (t )
(输出误差方程)
求导:e1 (t ) ym (t ) y p (t )
am ym (t ) km a0 (t )r (t ) kmb0 (t ) y p (t ) a p y p (t ) k p r (t ) am y p (t ) am y p (t )
(1) (1) b r (1) s (1) (1) b r
拉斯变换得:s (1) (1) b r (sI ) (1) b r
(1) (sI )1 b r
T (1) 前馈滤波器状态方程:y1 a0 r a
可调系统等同被辨识对象。
图2.2 自适应律的实现(参数调节)
若直接调节参数 a0(t),b0(t)不方便, 可用自适应律产 生附加控制信号 来代替。
图2.3 图2.2之等价结构(信号调节)
2.2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高阶)
一、辨识问题的提法 1、对象(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 传函: R( s) P( s ) k p D ( s) p
(t ) [ (t ) * ] (t )
v(e1 , ) e1 (t )e1 (t ) km T (t ) (t ) e1 (t )[ame1 (t ) km (t )T (t )] km T (t ) (t ) am e12 (t ) km e1 (t ) (t )T (t ) km T (t ) (t ) 取k e (t ) (t )T (t ) k (t )T (t ) 0

b0 (t ) 2 e1 (t ) y p (t )dt
调整过程:ym y p
1、 2为调整回路的增益
e1 (t ) 0

自适应律
调整a0 (t ), b0 (t )
ym 趋近y p
e1 (t ) 0
ym =y p
a0 (t ), b0 (t )调整到位,
* * a0 (t )=a0 , b0 (t ) b0 ,
N p ( s ) : m阶 D p ( s ) : n阶
Yp ( s )
N p (s)
首1互质多项式,n-m≥1
首1:最高次项系数为1;
n-m(相对阶次):分母阶次-分子阶次
2、参考输入r(t)
分段连续函数、有界
3、参考模型
M ( s ) km
N m ( s ) : l阶 Dm ( s ) : k阶
模型输入:u (t ) a0 (t )r (t ) b0 (t ) y p (t ) 式中a0 (t ),b0 (t )是可调参数
对象: y p (t ) a p y p (t ) k p r (t )
可调系统: ym (t ) am ym (t ) kmu (t )
(1) (1) (1) 3 r 11(1) 22 33
(1)
1(1) 0 (1) 2 0 (1) 3 1
1 0 2
1 0 0 0 令 0 0 1 = 0 b 1 2 3 1 0 1(1) 0 (1) 1 2 0 r (1) (1) b r (1) (1) 3 3 1
* * e1 (t ) am e1 (t ) km {[a0 (t ) a0 ]r (t ) [b0 (t ) b0 ] y p (t )} r (t ) * * am e1 (t ) km [a0 (t ) a0 b0 (t ) b0 ] y p (t )
L阶
n-L-1阶首1Hurwitz
(反馈滤波器)
系统可调多项式:a* ( s)、b* ( s) (n 1阶)
图2.5 可调系统结构
1、辨识器的存在性(可证明且是唯一的) 必须使可调系统和对象传函相等
a* ( s ) 即k p Dp ( s) ( s) N p (s) M (s) b* ( s) 1 M ( s) ( s)
其中:a p、k p为未知参数,
一阶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结构 a p 0(对象稳定) Y ( s) k 其中:am 0,km >0 M ( s) m m 参考模型: U ( s) s am am,km根据系统希望的动态响应选择
目的:辨识对象参数 a p、k p
方法:利用可以获取的对象输入r(t)和输出yp(t)构成一个对模 型的控制信号u(t),使模型的输出ym(t)完全跟踪对象输出yp(t)。
且令a ( s )
Hale Waihona Puke kp kmq(s) N p ( s)
则可达到要求
2、具体结构(三阶为例)
(1)前馈滤波器(状态向量表示)
令aT [a1
a2
a3 ]
(1)
1(1) (1) 2 (前馈状态向量) (1) 3
(1) (1) 2 3
(1) (1) 1 2
N m ( s) 代入 ( s) N m ( s)0 ( s)、M ( s) km ,化简,推得: Dm ( s)
a* ( s ) km kp D p ( s ) 0 ( s ) Dm ( s ) kmb* ( s ) N p (s) k m a* ( s ) 0 ( s) Dm ( s) kmb ( s) D p ( s) k p N p (s)
m 1 m
自适应律: (t ) e1 (t ) (t ) 则:-v(e1 , ) am e12 (t ) 0(正半定)
平衡点e1 (t ) 0, (t ) 0是稳定的(即e1 (t )、 (t )有界)。
(t ) e1 (t ) (t )
(1)
aT
前馈滤波器(传函表示)
的特征多项式:
s
1
0 1 s 3 A21 A22 A23
s 3 3 s 2 2 s 1
y1 a0 r a ( sI ) b r (2)
T
1
y1 传函: a0 aT ( sI )1 b r
a* ( s ) * a0 a*T ( sI ) 1 b 调节到位时有: ( s) y1 r a0
( sI ) 1 b
r (t ) a0 (t ) e1 (t ) y p (t ) b0 (t ) b0 (t ) e1 (t ) y p (t ) 自适应律:a0 (t ) e1 (t )r (t )
渐近稳定要求:
1、t ,e1 (t ) 0
三、参考模型辨识方法
自适应辨识图:
e
自适应律
方法:模型和对象的状态偏差e
模型和对象的方程完全匹配
跟踪
调整模型参数
模型
对象
比较: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