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百家争鸣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受重视?
二、走进诸子百家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庄子与道家
① “齐物” ② “逍遥”、“无所恃” ③ 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名周,宋国人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走进高考
2015山东高考文综13题《尚书·酒诰》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 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史料二:《荀子》选读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本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君舟民水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 于治、合于善也。”
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 )
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 3、“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 霸”。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属于(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密三中 崔雪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
形成。
“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第背1课景 孔子与老子
铁器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进步,封建 经济发展。
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 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 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
第1课无为孔、子逍与遥老,子
不相胜 仁,为政以德,教育 仁政,义利 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节用 懂得战争的规律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知识归纳:对比孔子、孟子第、1荀课子思孔想子的与相老同子处和
不同处
没落贵的奴族隶春主秋
代表
孔子
战国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新兴的地主阶级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礼教为主
主 张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百家思想集大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 匹夫。 依法治国
不其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主张变革,与时俱进。
二、走进诸子百家——兵第家1与课孙孔膑子与老子
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 2.重视人的作用,利用 和创造有利己的形势 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合作探究1: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封建 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家?为什么?
法家
1.有利于树立君主个人的权威,加强中央 集权,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顺应了当时政治改革的需要。
3.顺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合作探究2:“诸子百第家”1课中的孔对子立与观老点子
(1)治国理念: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 制,强调严刑峻法; (2)人性论: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主张“顺自 然”; (4)人生态度: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 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变式训练: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 同点是 ( )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二、走进诸子百家——墨第子1与课墨孔家子与老子 1、思想主张:
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力 ④节用、节葬 2、评价:
墨子,名翟,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
自我思考 墨家学派一度曾成为显学,为什 么在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却不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 法在“把家家建依的的设法法“有治中治仁国国思政与特想”以色——德社““治会以以国主德法紧义治治密,国国结发合””展起社来会”
墨主家义—市平场等经博济爱的过、程热中爱,和要平坚、持反不对懈地战加争强
孔子社持的会不教懈主地义育法加思强制想社建—设会全主,民义依、法道素德治建国质,设、,同职以时业德也教治要育坚
国。”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堂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背景包括( )
①井田制瓦解 ②“士”阶层崛起 ③天子开始授“土”、授
“民” ④私学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
周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破坏
学在民间, 私学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经济:铁器和牛耕、生产力 2、政治:宗法分封制、争霸战争 3、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兴起 5、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走进诸子百家——法第家1与课韩孔非子子与老子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主张
2、影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自主学习:以下几则材料体现了法家 的哪些主张?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有道 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千乘之君, 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将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
三、“百家争鸣第”1的课意孔义子与老子 课本最后一段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 和道德准则;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这些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感悟历史、第古wenku.baidu.com为课今孔用子与老子
二、走进诸子百家——孟子第、荀1课子与孔儒家子与老子
请回答: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以下名言反映了孟子和荀
子的哪些主张?
史料一:《孟子》选读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
二、走进诸子百家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庄子与道家
① “齐物” ② “逍遥”、“无所恃” ③ 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名周,宋国人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走进高考
2015山东高考文综13题《尚书·酒诰》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 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史料二:《荀子》选读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本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君舟民水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 于治、合于善也。”
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 )
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 3、“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 霸”。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属于(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密三中 崔雪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
形成。
“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第背1课景 孔子与老子
铁器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进步,封建 经济发展。
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 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 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
第1课无为孔、子逍与遥老,子
不相胜 仁,为政以德,教育 仁政,义利 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节用 懂得战争的规律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知识归纳:对比孔子、孟子第、1荀课子思孔想子的与相老同子处和
不同处
没落贵的奴族隶春主秋
代表
孔子
战国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新兴的地主阶级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礼教为主
主 张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百家思想集大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 匹夫。 依法治国
不其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主张变革,与时俱进。
二、走进诸子百家——兵第家1与课孙孔膑子与老子
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 2.重视人的作用,利用 和创造有利己的形势 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合作探究1: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封建 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家?为什么?
法家
1.有利于树立君主个人的权威,加强中央 集权,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顺应了当时政治改革的需要。
3.顺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合作探究2:“诸子百第家”1课中的孔对子立与观老点子
(1)治国理念: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 制,强调严刑峻法; (2)人性论: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主张“顺自 然”; (4)人生态度: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 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变式训练: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 同点是 ( )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二、走进诸子百家——墨第子1与课墨孔家子与老子 1、思想主张:
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力 ④节用、节葬 2、评价:
墨子,名翟,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
自我思考 墨家学派一度曾成为显学,为什 么在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却不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 法在“把家家建依的的设法法“有治中治仁国国思政与特想”以色——德社““治会以以国主德法紧义治治密,国国结发合””展起社来会”
墨主家义—市平场等经博济爱的过、程热中爱,和要平坚、持反不对懈地战加争强
孔子社持的会不教懈主地义育法加思强制想社建—设会全主,民义依、法道素德治建国质,设、,同职以时业德也教治要育坚
国。”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堂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背景包括( )
①井田制瓦解 ②“士”阶层崛起 ③天子开始授“土”、授
“民” ④私学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
周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破坏
学在民间, 私学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经济:铁器和牛耕、生产力 2、政治:宗法分封制、争霸战争 3、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兴起 5、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走进诸子百家——法第家1与课韩孔非子子与老子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主张
2、影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自主学习:以下几则材料体现了法家 的哪些主张?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有道 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千乘之君, 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将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
三、“百家争鸣第”1的课意孔义子与老子 课本最后一段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 和道德准则;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这些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感悟历史、第古wenku.baidu.com为课今孔用子与老子
二、走进诸子百家——孟子第、荀1课子与孔儒家子与老子
请回答: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以下名言反映了孟子和荀
子的哪些主张?
史料一:《孟子》选读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