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路灯设计
光控路灯实验报告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自动光控路灯系统设计班级:姓名:学号:1.功能要求1白天时,路灯自动关闭路灯可用小灯泡代替;但必须用继电器控制路灯;2晚上时,路灯自动打开; 3可以调节亮度触发点; 2.方案论证利用光照强度为传感器,目前最为常用且性价比较高的就是光敏电阻,利用其光线较强时,电阻值较低,而光线较暗时则电阻较大的特点;总体设计分为两个模块:主控模块,被控模块;主控模块和被控模块之间通过继电器进行连接;3.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光敏电阻接受光信号后电阻值发生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加到的三极管的基极,经处理后从集电极输出,输出电压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加,通过继电器实现路灯的自动转换;当光照强度很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三极管VT1分得的电压较小,三极管VT1、VT2截止,继电器不工作,灯泡不亮;当光照强度很小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三极管VT1分得的电压较大,三极管VT1、VT2导通,继电器工作,灯泡亮;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调节亮度触发点;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器又叫光感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无光照时的阻值叫暗阻,通常很大;在光线照射时的阻值很小,叫亮阻;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亮电阻,暗电阻,光电特性, 光谱特性,频率特性,温度特性;通过测量,得到本次试验中的光敏电阻亮阻值约为,暗阻值约为400K;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三极管9013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放大器件,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通过电阻转变为电压放大作用;晶体三极管以下简称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 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NPN管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高于基极电源Eb;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4.系统的软件仿真打开PROTEUS软件,在元件库里查找电路图中所需要的元器件,添加至当前页面;按照所设计的原理图进行画图;画完之后,认真检查;确定没有错误后,运行,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电阻进行参数的调节,以达到预期设计的要求;下图是用PROTEL软件所画的设计图:5.实物仿真与性能分析仿真调试及各数据记录:阻值:1M%Q1 Q2 继电器LAMP Ube Ube Uce U I70% 亮20% 亮10% 亮9% 亮8% 灭5% 灭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以9%—8%为界限,改变继电器电流达到导通状态;通过调试最后优化的电路图如下,将电阻R1的阻值变小可将亮度触发点降低,使灯泡在3%—2%时明灭变化,提高系统的灵敏度;Q1NPNQ2NPNB112VL15VR1100kR210kRL1RLY-SPCO52%RV11M50%RV21kEWB 仿真图6 .实验心得在实验中我负责设计电路和仿真电路的任务;刚拿到课题设计的题目时,只知道实验的要求是设计一个光控路灯,规定使用的元器件有光敏电阻、三极管和继电器;老师要求在4天内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电路来,首先我通过网络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网上有关于这方面的设计方案,简单的学习了解之后,发现设计要求不完全一样,网上的方案比我们的要求复杂,使用的是220V电压必须添加整流电路还有需要使用运放器,这些都不符合我们设计要求,但是大概可以确定下整体思路;从网上的学习还找到了一些建议的参考书目,于是大家分工分别通过网络搜索和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上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但是设计电路光有整体思路的想法还不够,要熟悉使用的元器件的功能和应用,我们在模拟电路中学过三极管的知识,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再加上学习的时候多半是分析电路做题求值,所以对应用三极管又很陌生了,利用模电的笔记快速的复习了三极管的知识;另外,对于继电器的功能和应用也不太懂,之前没有接触过继电器,所以在设计电路之前必须把使用的元器件熟悉了解才可以熟练应用;通过网络学习了继电器和光敏电阻的相关应用,为设计电路打下了基础;。
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一、系统原理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声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感知环境中的声音和光线强度,并据此自动调节路灯的亮度。
当环境中的声音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会判断有人经过,此时会将路灯的亮度调高,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当环境中的光线强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也会自动调节路灯的亮度,以确保夜间驾车和行人的安全。
二、硬件设计1.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声音强度,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2.光照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光线强度,并将光照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3. 微控制器:负责接收声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判断和计算确定路灯的亮度控制信号。
常用的微控制器可选择Arduino、Raspberry Pi等。
4.继电器:用于控制路灯的电源开关,根据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路灯的亮灭和亮度。
三、软件设计1.信号处理算法:将声音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滤波和功率计算等处理,以得到准确的环境声音和光照的数值。
2.控制逻辑:根据声音和光照信号的数值,采用一定的算法进行判断和计算,得出路灯的亮度控制信号。
例如,当声音超过阈值时,亮度调高;当光照低于阈值时,亮度调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其他的控制策略,如定时开关、手动控制等。
软件设计中还需考虑异常情况处理和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如在传感器故障时应有相应的错误处理机制;在电源不足或其他外界干扰情况下,系统应能正常工作或提供相应的保护。
综上所述,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应包括系统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智能路灯的节能控制,提高路灯的能源利用效率。
光控路灯控制课程设计
光控路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控路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2. 学习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识别光控路灯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及其作用;3. 了解智能控制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理解光控路灯的实际意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光控路灯模型;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分析并解决光控路灯模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光控路灯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强化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节能照明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意识到科技改变生活,自己也可以成为改变者。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光控路灯的核心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情感态度上得到积极引导。
二、教学内容1. 光敏电阻的原理与特性:讲解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光照与电阻值的关系,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光敏元件在光控电路中的应用。
2. 光控路灯电路设计:依据教材电路设计原理,教授光控路灯电路的组成、各元件功能及连接方式,指导学生绘制电路图。
3. 实际操作与搭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光控路灯模型的搭建,实际操作过程中讲解工具使用、电路测试方法以及故障排查。
4. 智能控制技术简介:结合教材,介绍智能控制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以光控路灯为例,讲解智能化改造的意义。
5. 节能环保意识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控路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6. 创新设计与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光控路灯进行改进设计,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声光控延时路灯课程设计
声光控延时路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声光控延时路灯实例,让学生掌握声光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声光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声光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延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声光控延时电路;•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声光控延时路灯的原理、电路设计、实验操作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声光控技术概述:介绍声光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2.声光控电路原理:讲解声光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元件。
3.延时电路设计:学习延时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操作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声光控延时路灯的组装、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声光控延时路灯在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声光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方法和实验技巧。
2.讨论法:学生就声光控技术的应用及社会发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声光控延时路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声光控延时路灯的组装、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声光控技术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声光控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光控技术。
4.实验设备:准备声光控延时路灯实验所需的电路元件、实验仪器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声光控路灯课程设计
1、设计内容图1 内容设计方框图a.根据本次课设题目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并找到相关的原理图,适当改变原理图中元件的相关参数。
b.购买原理图中的相关元件进行识别和测试。
包括各类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稳压)、三极管和可控硅的数值、质量、电器性能的准确判断,尤其注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的测量(声音拾取放大过程中的三极管要用放大倍数大的),上网了解可控硅,稳压管和光敏电阻的相关资料;c.根据原理图在万用板上布线,焊接电路,完成调试工作(重点是调试声控和光控,注意延时时间的调节。
有可能存在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检测)。
d.用protel绘制本次实验用的原理图,设计内容方框图,编写此次的设计实验报告书,相关的心得体会。
2、理论分析2.1声控原理介绍声控开关里有一个声音传感器(话筒),具体的说就是有一个小弹片来感应声音并通过一个继电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声音足够大的时候电信号也足够大,这时候的电信号就传到开关的触头上,来使电路接通或者断开。
声控灯使用的声控开关,一般设计成在一段音频有效,只要音量达到与设计门限频率相符就可控制开关的通断.灯泡可以是多样的,只要电压相符,功率在开关可乘承受能力内就可用,即是满足功率的要求图2 声控原理图2.2光控原理介绍光控开关原理中的主要器件就是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在有光照时候电阻值很小,当无光时候电阻变的很大,电路中主要是利用其阻值随光照的不同而改变进而来改变电路的某些元件的电压或电流来实现电路的光控。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在半导体光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
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
构成光敏电阻的材料有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等半导体。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内载流子数目的多少。
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价带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跃迁到导带,成为自由电子,同时产生空穴,电子—空穴对的出现使电阻率变小。
光照愈强,光生电子—空穴对就越多,阻值就愈低。
自动光控制路灯电路设计(已实现)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路灯控制器设计专业班级09物电电信一班学生姓名徐旷怡陈梦达周吉指导教师张丹二O一二年十一月路灯控制器的设计设计说明:安装在公共场所或道路两旁的路灯,通常是随环境的亮和暗而自动的关断和开启或者自身亮度,同时可以对消耗的电功率进行测量。
实验时用1W白光LED (3.3V@300mA)代替路灯,用调光台灯替代环境光线变化。
(LED采用恒流供电,电流变化可以与LED亮度的变化约为线性变化。
)设计要求:基本部分1、自制电路供电的稳压电源;2、LED采用恒流供电。
3、该控制器具有环境亮度检测和控制功能,当处于暗(亮)环境下能够自动开(关)灯,为了演示方便,在现场演示时,当调光台灯(模拟自然光)较暗(较亮)时相当于暗环境(亮环境),此时另一个白光LED(模拟路灯)将被点亮(熄灭),以此实现光控功能。
发挥部分1、设计一个环境光线检测器,其输出电压能随光线近线性变化;2、受控的LED灯能随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调整亮度,使在LED灯光照射范围内的光照强度保持恒定。
一、设计方案为了实现LED灯随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调节亮度,我们使用了光敏三级管3DU33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电路。
通过光敏三级管得感光特性控制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压,然后通过反馈来调节LED灯的明暗变化。
实现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二、原件清单三、电路原理我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电压控制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电路和电流负反馈电路。
1、运算放大器比较电路如图2,电压控制电路是根据3DU33的感光特性来控制支路电压值得变化。
当有光照(1000lx)的情况下流过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有10mA,这时电阻R1(1k)就会分得大部分电压,于是支路的电压就很小甚至为零;反过来,当环境光线不充足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只有几十微安,这时电阻R1分压就会降低,支路就会获得更大的电压。
通过光敏三极管的特性进行线性分压,从而能很好的控制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的变化来调节LED灯。
基于51单片机的声控和光控路灯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声控和光控路灯的设计声控和光控是现代智能化路灯系统中的两种常见控制方式。
基于51单片机的声控和光控路灯设计,可以实现根据环境音量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对路灯的开关进行智能控制。
设计要点:1.声音控制模块的设计:使用麦克风传感器以及电平转换电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合适的模拟电压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51单片机的AD口。
2.光强控制模块的设计:使用光敏电阻作为光感传感器,通过调整电阻的阻值来改变模拟电压信号的大小,再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51单片机的AD口。
3.路灯控制模块的设计:通过51单片机的IO口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实现对路灯的开关控制。
4.算法设计:根据声音和光照信号的变化,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路灯。
设计步骤:1.搭建硬件平台:选取合适的传感器、模块和外围电路,连接到51单片机的相应引脚。
2.开发软件程序:使用汇编或C语言开发相应的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控制、AD转换、定时和中断处理等。
3.声音控制算法设计:根据声音信号的变化,设计合适的算法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路灯。
4.光强控制算法设计:根据光照信号的变化,设计合适的算法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路灯。
5.路灯控制算法设计:根据声音和光照信号的变化,结合设定的阈值,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路灯。
6.调试和测试:将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进行硬件和软件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设计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电路,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设计合适的判断算法,避免误操作或过于灵敏。
3.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合适的阈值,确保路灯的控制精确度。
4.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
总结:基于51单片机的声控和光控路灯设计,可以实现根据环境音量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对路灯的开关进行智能控制。
设计的关键点包括声音控制模块和光强控制模块的设计、路灯控制模块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算法设计。
光控路灯控制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1962年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是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经历十多年的初期探索,从70年代后期起,随着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硅基光导纤维两大基础元件在原理和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光子技术与电子技术开始结合并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息光电子技术和产业。
光电子技术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它包括信息传输,如光纤通信、空间和海底光通信等;信息处理,如计算机光互连、光计算、光交换等;信息获取,如光学传感和遥感、光纤传感等;信息存储,如光盘、全息存储技术等;信息显示,如大屏幕平板显示、激光打印和印刷等。
其中信息光电子技术是光电子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它也在速率、容量和空间相容性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
采用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响应速度可达到飞秒量级、比电子快三个数量级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处理能力,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等缺点,使其具有超出电子的信息容量与处理速度的潜力。
充分地综合利用电子和光子两大微观信息载体各自的优点,必将大大改善电子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性能。
1.2光电子技术简介:光电子技术激光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形成的技术。
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
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最初应用于激光测距等少数应用,到70年代,由于有了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传输损耗很低的光纤,光电子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全世界敷设的通信光纤总长超过1000万公里,主要用于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以光盘为代表的信息存储和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发光二极管大屏幕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显示技术称为市场最大的电子产品。
人们对光电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获得功耗的、响应带宽很大,噪音低的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又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围绕着光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接收,涵盖了新材料(新型发光感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衬底材料、传输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微结构等)、微加工和微机电、器件和系统集成等一系列从基础到应用的各个领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光控路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光控路灯的设计智能光控路灯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照明系统,通过感光元件检测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设置的控制参数自动控制路灯的开关,实现节能和智能控制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光控路灯的设计。
1.系统硬件设计智能光控路灯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感光元件、单片机和执行器三部分。
感光元件可选择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等,用于检测环境光照强度。
感光元件的输出电压或电阻和环境光照强度成反比,可通过电路连接到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上。
单片机可选择常见的单片机芯片,如AVR系列或STM32系列等。
单片机的主要作用是读取感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模拟-to-数字转换,并根据设定的控制参数进行判断和控制。
执行器可选择继电器或三极管等,用于控制路灯的开关。
当判断需要开启路灯时,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信号,触发执行器,将电源接通到路灯上;当判断需要关闭路灯时,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信号,触发执行器,将电源断开。
除了感光元件、单片机和执行器外,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电源电路、调试接口和人机交互接口等。
2.系统软件设计智能光控路灯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初始化设置、光照检测和控制策略三部分。
初始化设置部分主要是设置单片机的引脚模式和启动配置,将模拟输入引脚配置为输入模式,并使能模拟转换功能。
此外,还需要设置控制参数,如光照强度的阈值和调节灯光的时间等。
光照检测部分主要是读取感光元件的输出信号,并进行模拟-to-数字转换。
通过分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可以得到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
控制策略部分根据设定的控制参数和当前环境光照强度进行判断和控制。
当环境光照强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单片机判断需要开启路灯,触发执行器将电源接通;当环境光照强度高于设定的阈值时,单片机判断需要关闭路灯,触发执行器将电源断开。
此外,在软件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加入人机交互接口,如按键或触摸屏,使用户能够进行手动控制或设置控制参数。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光控路灯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路灯的开关,节约能源并提高照明效果。
-基于光控开关的路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光控开关的路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对电能的使用日益提高,与此而来的就是电能的浪费。
目前国内路灯照明光源一般采用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常出现开灯早,关灯晚;或者开灯晚,关灯早的现象,不仅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还会损害城市形象、影响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从而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
总之,伴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路灯管理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路灯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必须依靠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
光控路灯开关的发明与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设计基于光敏电阻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个基于光控开关的路灯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路灯的智能控制。
该系统主要由内光电转换级、运放滞后比较级、驱动级等组成,通过对光控电路的设计、仿真,为最终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并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找出光控开关的最佳设计方法。
关键词:光控路灯开关光敏电阻光电转换驱动电路目录摘要 .................................................. 1 目录 .................................................. 2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模拟路灯控制方案31.1任务 4 1.2要求5 1.2.1基本要求 5 1.3说明5 1.4方案论证与比较 5 1.4.1控制芯片方案选择 5 1.4.2监测系统方案选择6二、硬件设计方案 (7)2.1主控芯片 7 2.1.1 AT89S52的特点 7 2.1.2管脚说明7 2.1.3芯片特点 9 2.2电源模块10 2.3光控系统 11 2.4红外线监测模块 12 2.4路灯控制模块142.5程序流程框图 21 2.6整体电路图的设计 162.7 PCB原理图 17三、系统调试 (17)3.1软件调试 17 3.2硬件及总体电路调试 18 3.3系统改进方案18附录一程序 .......................................... 19 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谢 (23)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一、模拟路灯控制方案本系统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路灯模拟控制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主控制器,利用监测定位对路面交通情况、外界环境亮度及对交通灯的影响和故障等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对路灯的智能化节能控制。
路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路灯控制器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设计一个路灯控制电路,准确地理解有关要求,独立完成系统设计,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以下功能:(1)具有光控功能,白天光线较亮、即使有声音时路灯也不亮,光线较暗、有声音时路灯点亮;(2)具有声控功能,晚上光线较暗、有声音时路灯点亮,声音消失后延时照明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3)采用高亮度LED作为照明光源。
2.设计内容(1)画出电路原理图;(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3)电路仿真;(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总结体会。
4.答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目录1引言 (2)2 总体设计方案 (2)2.1 设计思路 (2)2.2 总体设计框图 (2)3 设计原理分析 (3)3.1 电源电路 (3)3.2 声控电路 (3)3.3 光控电路 (4)3.4 延时电路 (4)3.5 总体电路 (4)4 总结与体会 (5)参考文献 (6)附录1 (7)附录2 (8)路灯控制器设计摘 要:路灯控制器主要由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电路组成。
白天的时候,在光控电路(无论有无声音)作用下,电路的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LED 灯不亮。
晚上没有声音的时候,在声控电路作用下,电路的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LED 仍旧不亮;当有声响的时候,电路的开关元件闭合,灯LED 形成通路,LED 亮,由于延时电路的存在,LED 持续亮一段时间后熄灭,持续亮的时间长短由RC 积分电路控制。
关键词:声控电路、光控电路、RC 积分电路1 引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体力劳作越来越少……这都是自动化给人们的解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量的自动化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灯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节能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潮流,我们在运用灯具时,做为使用者,既想节能,又不想给自己带来频繁操作的麻烦。
基于51单片机声控和光控路灯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声控和光控路灯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
声控和光控技术作为智能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也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种能够根据声音和光线强度控制路灯开关的智能化路灯系统。
1.设计思路:本系统主要由声音测量电路、光线测量电路、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组成。
声音测量电路用于感知周围的声音强度,光线测量电路用于感知周围的光线强度。
当声音达到一定强度或光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电路将触发开关电路,从而控制路灯的开关状态。
2.声音测量电路设计:声音测量电路由麦克风、运放电路和AD转换器组成。
麦克风将周围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经过运放电路放大后,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控制电路处理。
运放电路可选择通用运放,如LM3583.光线测量电路设计:光线测量电路由光敏电阻、运放电路和AD转换器组成。
光敏电阻可感知周围光线强度的变化,通过运放电路和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控制电路处理。
运放电路可选择通用运放,如LM3584.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由单片机、继电器和相关电路组成。
单片机接收声音测量电路和光线测量电路的数字信号,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判断,当声音达到一定强度或光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单片机输出触发信号,通过继电器将电源连接至路灯,从而打开路灯。
5.触发电路设计:触发电路由继电器和相关电路组成。
继电器通过单片机输出的信号控制,当单片机输出触发信号时,继电器吸合,电源连接至路灯,从而打开路灯;当单片机不输出触发信号时,继电器断开,电源不再供电,从而关闭路灯。
6.工作原理:路灯系统一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当声音或光线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控制电路将触发电路处于吸合状态,电源连接至路灯,从而打开路灯,表示进入工作状态。
当声音和光线强度都低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电路将触发电路断开,电源不再供电,从而关闭路灯,表示进入休眠状态。
7.优点与应用:该声光控路灯系统具有切实可行、方便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
路灯控制器设计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灯照明系统在夜间城市照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路灯照明系统存在能源消耗大、维护成本高、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路灯控制器,通过光控、声控、人体感应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对路灯的智能控制,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总体方案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光敏电阻、声音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等传感器,实现对路灯的智能控制。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传感器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声音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等。
(2)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控制。
(3)执行模块:包括LED路灯、继电器等,负责根据单片机的控制指令实现路灯的开关和亮度调节。
(4)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2. 系统硬件设计(1)传感器模块:光敏电阻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声音,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有人经过。
(2)单片机控制模块:STC89C52单片机具有丰富的I/O口、中断、定时器等功能,能够满足系统控制需求。
(3)执行模块:LED路灯具有节能、寿命长、亮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路灯照明。
继电器用于控制路灯的开关。
(4)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3. 系统软件设计(1)系统初始化:单片机启动后,对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包括I/O口、定时器、中断等。
(2)传感器数据处理:对光敏电阻、声音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得到相应的状态信息。
(3)控制策略: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路灯进行控制。
如: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启动路灯;当检测到声音或有人经过时,调节路灯亮度。
(4)数据传输: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路灯状态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
光控路灯的课程设计
光控路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控路灯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够描述光敏电阻的特性和其在光控电路中的应用。
3. 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光控技术的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光控路灯电路,并进行模拟搭建。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发挥潜能,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和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光控电路基本原理:讲解光敏电阻的原理和特性,介绍光控开关的工作机制,使学生对光控技术有基本的认识。
2. 光控路灯电路设计:分析光控路灯的电路结构,学习光控开关、光敏电阻、电源等元件的选型和连接方法,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光控路灯电路。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光控路灯电路的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光控技术应用案例:介绍生活中光控技术的应用实例,如自动窗帘、光控照明等,让学生了解光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光控电路基本原理,光敏电阻的原理和特性。
第二课时:光控开关的工作机制,光控路灯电路结构。
第三课时:光控路灯电路设计,元件选型和连接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搭建光控路灯电路。
第五课时:光控技术应用案例分享,总结课程收获。
简易实用的光控路灯电路设计分析
E c l 进 行 处 理 ,E c l 能 强 大 、 而 且 易 x e来 x e功 学 易 用 ,是 一 个 常 用 的 办 公 自动 化 软件 。 ( ) 实 时 数 据 的W B 布 功 能 4 E发 系 统 的 实 时数 据 的 W B 布 功 能 可 以支 持 E发 W b 问,客户端 无需安装监测 系统 ,可直接 e访 通 过 I 浏 览器 登 陆 , 因 此 , 该 功 能 可 保 证 公 E 司管 理层 ,下 属各供 水企业 间相 互及 时 了解
光控 电路 部分 是模 拟 电子 技术 的典 型应
用 ,具体电路见图1 的左半部分 。 中 工 作 原 理 : 白 天 光 线 较 强 时 , R 呈 低 G 阻 , V l 和 导 通 ,V 2 止 ,V 3 通 ,V 4 T饱 T截 T导 T 截 止 ,继 电器K ( 常开 )不 工 作 ,路 灯 E 不 亮 ;反之 ,夜 晚光 线较弱 时,R 呈高 阻,V 1 G T 和 V 3 止 ,V 2 V 4 通 。 T截 T和 T 导
童
星 △ △ 旦△ 匿圈
简易实 用的光控 路灯 电路设计 分析
文 ◎ 崔 豪 杰 ( 马 < 州 > 车 有 限 公 司 河 南 郑 州 ) 海 郑 汽
摘 要 : 光 控 路 灯 电路 就 是 能 点 亮 路 灯 , 在 黎 明 时 自动 熄 灭 路 灯 , 实 现 对 路 灯 的 自动 控 制 , 光 控 路 灯 电路 的 实 现 方 式 , 种 类 繁
具。
常会 出现 因领 导变 换 而 改 变报 表 需求 的情 况 , 因 此 报 表 的 制 作 最 好 简 单 易 学 ,方 便 供
水 公 司 人 员 随 需 订 制 , 建 议 报 表 系 统 采 用
基于-Multisim的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
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路灯控制方案,通过声音和光线传感器来实现对路灯的自动控制。
以下是基于Multisim 的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案:
1. 系统组成
-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声音信号。
-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光线强度。
-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或逻辑门电路,用于判断环境条件并控制路灯的开关。
-继电器或开关电路:用于实现路灯的开关。
2. 设计步骤
1. 传感器连接:将声音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连接到电路中,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控制电路设计:设计逻辑电路或编程微处理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声音和光线信号来控制路灯的开关。
3. 继电器或开关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继电器或开关电路,用于实现控制电路对路灯的控制。
4. 整合与仿真:将以上各部分整合到Multisim 软件中进行连线和仿真。
3. Multisim仿真
1. 打开Multisim 软件并创建新项目。
2. 将声音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电路、继电器或开关电路等元件拖放到电路设计区域。
3. 连接各个元件,设置元件的参数和引脚连接。
4. 编写控制电路的逻辑或程序代码。
5. 运行仿真,观察路灯在不同声音和光线条件下的开关情况,验证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以上设计和仿真,可以验证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系统性能,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路灯控制方案。
光控路灯开关课程设计
光控路灯开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包括光敏电阻的特性和应用。
2. 学生能够解释光控路灯的工作过程,并了解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义。
3. 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测试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光控路灯开关的制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光控路灯模型,展示电路的实际应用。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形成科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爱,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复杂电路的理解和操作尚需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光敏电阻的原理与特性:讲解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光控开关中的应用,对应教材中“光电器件”章节。
2. 光控电路设计:介绍光控路灯开关的电路设计原理,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和元件的选择,结合教材中“基本电路”章节内容。
3. 电路搭建与测试:指导学生动手搭建光控路灯模型,学习电路连接方法和测试技巧,与教材中“电路实验”章节相关内容相结合。
4. 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分析光控路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参考教材中“能源与环保”章节。
光控路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光控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
3. 体验光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
二、实验原理光控路灯是一种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控制路灯亮度的照明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当光线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路灯自动开启;当光线强度高于设定阈值时,路灯自动关闭。
光控路灯系统主要由光敏电阻、放大电路、比较电路、执行电路等组成。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敏电阻2. 运放IC(如LM358)3. 继电器4. 电阻、电容5. 电源6. 路灯7. 电路板8. 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 设计光控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光控电路原理图。
光控电路主要由光敏电阻、运放IC、比较电路、执行电路等组成。
2. 搭建光控电路根据原理图,在电路板上搭建光控电路。
首先,将光敏电阻与运放IC的输入端相连,再将运放IC的输出端与比较电路相连。
比较电路用于将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光线强度低于阈值时,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点亮路灯;当光线强度高于阈值时,比较电路输出低电平,熄灭路灯。
3. 调试光控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线强度下的阻值,并根据实验要求设定阈值。
调整比较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使比较电路在光线强度低于阈值时输出高电平,在光线强度高于阈值时输出低电平。
4. 测试光控路灯将搭建好的光控电路与路灯连接,并接通电源。
观察路灯在不同光线强度下的开关情况,验证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光控路灯电路,并实现了路灯的自动开关。
在光线强度低于阈值时,路灯自动点亮;在光线强度高于阈值时,路灯自动熄灭。
2. 实验分析本实验成功验证了光控路灯的工作原理。
光控电路通过光敏电阻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根据设定阈值自动控制路灯的开关。
光控路灯具有以下优点:- 节能:光控路灯在光线充足时自动熄灭,避免浪费电能。
- 环保:光控路灯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亮度,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声控和光控智能路灯的设计
图 2 系统 流 程 图
选择 光敏 电阻是应 为他 自身 是可 以随着 光照强 度 的强弱 自 发 的调整 自身的阻值大小 : 麦克风选 择的是柱极 咪头 的电话 筒。 通过 声音震动 的强弱来触 发芯 片 的震动 , 当达到触 发 的 频率时开关 闭合 电路导通 : 继电器 的选 用是采用 继电器实 现 弱 电流控制强电流的接通和断开达 到设计的 目的 。 1 . 硬 件设计。 S T C 8 9 C 5 2 单片机是 即可 以用来 编程 又可 以 用来擦 除 的只读存储器 , 除此之外 它还 具有 电压低 。 性能 高
的C O MO S 8微处理器
( 1 ) 系统 上 电后起始 状态 电灯处 于关 闭状 态 。 等 待检 测 环境信 息 ; ( 2 ) 单 片机通过 L  ̄ 3 9 3 判断环境声音信 息 , 当有 时 声音信息产生时进行进一步判断; ( 3 )单片机通过光敏判断 环境光照信息 ; ( 4 )当光照 强度到达一 定程度并且 有声音 信 号 则单 片机 控制光照打开 。
一
并 对按键进行消抖处理 。
二、 系统功能及总体结构 ( 具体 流程 图见 图 2 )
系 统 延 时 灯 光 关 闭
判 断 光 照 强度 是否达 到
判 断 声 音 强 度 是 否 达
到
是否 开 启 灯 光
、
机包括 2 5 6 字 节 RA M, 8 k b F P E R O M; 时钟利用单 片机 内部 的 定时器去定 时 ;按键开关在系统 中采 用 了普 通 的按键 开关 ;
三、 系统测试 1 . 静 态调试 。静态调 试的 目的是为 了排除在硬件设计 中
的遇到的问题。查看端 口是不是连接正确 , 连接是不是可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路灯控制器设计专业班级2010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黄龙,段攀,刘雷指导教师张丹
二O一二年十二月
路灯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说明:
安装在公共场所或道路两旁的路灯,通常是随环境的亮和暗而自动的关断和开启或者自身亮度,同时可以对消耗的电功率进行测量。
实验时用1W白光LED(3.3V 300mA)代替路灯,用调光台灯替代环境光线变化。
(LED采用恒流供电,电流变化可以与LED亮度的变化约为线性变化。
)
设计要求:
基本部分
1、自制电路供电的稳压电源;
2、LED采用恒流供电。
3、该控制器具有环境亮度检测和控制功能,当处于暗(亮)环境
下能够自动开(关)灯,为了演示方便,在现场演示时,当调
光台灯(模拟自然光)较暗(较亮)时相当于暗环境(亮环境),此时另一个白光LED(模拟路灯)将被点亮(熄灭),以此实
现光控功能。
发挥部分
1、设计一个环境光线检测器,其输出电压能随光线近线性变化;
2、受控的LED灯能随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调整亮度,使在LED 灯光照射范围内的光照强度保持恒定。
一,方案提出与选择
1,在稳流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光控三极管分流电路,在稳流源输出定值的情况下,改变三极管上的电流从而达到控制发光二极管亮度的效果。
电路如下图
2,在同一稳流源的基础上控制电源内部的电压而达到控制输出电流的效果。
具体见实验。
方案比较:方案一二均可以完成预定要求,可以实现控制灯的明暗及开关,但光控灯明暗的目的是为了节能,从这一点出发,方案一将多余的电能消耗
在了电阻上发热,而方案二则做到了真正的节能。
故最终选择了方案二。
二、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LED灯随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调节亮度,我们使用了光敏三级管3DU33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电路。
通过光敏三级管得感光特性控制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压,然后通过加法器调节LED灯的明暗变化。
实现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三、原件清单
四、电路原理
我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电压控制电路,稳流电路。
1,稳流电路
其稳流原理为:因为稳压管的稳压作用,稳压管将A与电源间的压降稳定在一定值6.2V,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虚短,所以2,3端电压相等,这一稳定电压就全部落在了电阻R2上,Q2和Q1上流下电流大约为100:1,所以R2上的电流绝大部分由Q2流下供给输出电路,输出电流值随稳压管电压和R2电阻的变化而变化而与外接电路无关。
此时的LED上流过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VCC-UA)/R2
2,电压控制电路
利用3DU33的感光特性来控制支路电压值得变化。
当有光照(1000lx)的情况下流过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有10mA,这时电阻R9(2K)就会分得大部分电压,于是支路的电压就很小甚至为零;反过来,当环境光线不充足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只有几十微安,这时电阻R1分压就会降低,支路就会获得更大的电压。
通过光敏三极管的特性进行线性分压,从而能很好的控制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的变化来调节LED灯。
但实际情况下外界光线达不到1000lx,所以如果按照理论计算的R9为620Ω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经过实验中测验2K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一个加法器,加法器计算公式为Uc=(1+R5/R4)*(R6//R7//R8)*(UA/R6+UB/R7)为了使UC=UA+UB,所以将R4=5K,R5=10K,R6=15K,R7=15K,R8=15K将光控制的变化电压与稳压管下端的稳定电压求和而达到UC的变化。
当外界光强时R9上电压大导致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变大,所以R2两端压降减小,从而流过R2的电流减小,LED上电流减小,LED变暗;相反,外界光线弱时,R9上分得的电压减小,运算放大器UC减小,R2两端压降增大,其上电流变大,LED上的电流跟着变大,LED变亮。
外界最暗时B端电压很小可以忽略,此时UC最小,R2两端压降最大,此时电路电流有最大理论值I=(12-(12-6.2))/20=0.306A
外界很亮时,只要B端电压大于或等于6.2V,理论上UC就可以达到12V,R2两端电压为零,电流也为零,LED熄灭。
五,实验数据
数据采样时用的,用的是手机摄像用散光灯,可以观察到随着手机慢慢升高,灯亮度的变亮程度是先变亮快后随着高度变化灯的变化很小。
设光源强度为X,则光敏三极管上的光照为X/(πl*l),上面图像为根据光强与LED灯亮度变化的折线,可以发现外界光强由很暗逐渐变亮时,LED亮度先迅速降低一段,而后随着光线增强,LED缓慢的逐渐变暗。
可最终无法达到理论预期的熄灭,最小电流为50mA,由数据表中UC可得当加法器的输出电压始终无法达到电源电压,所以R2两端一直存在压降,后思考认为在R2与电源间加一小稳压管即可实现灯的熄灭。
六,焊接及遇到的问题,调试
1 确定方案后,拿着板子就开始了焊接,结果是灯一直是亮的,加3V电压就很亮,并且控制电路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后来检测才发现是没发现板子上是每三个孔内部相连的,所以很多器件都短路了。
发现了这一问题后,鉴于器件比较少,所以干脆在板子的另一半没用的地方重新做了一次.
2有了上次的小错误后这次特别小心,可完成后发现基本看不到光控的效果,万用表检测后发现两个电压并没有像设计那样被加,检查后发现是加法器电阻计算错误,改正后效果就出来了。
3正调节电阻大小时就闻到了器件烧掉的味道——电阻烧了,分析后发现电阻R2上电流太大,超过其额定功率,经过计算用六个120Ω的电阻并联代替了R2,最后将R9调节到了2K左右,灯光随外界光线变化其明暗变化比较明显,经检测,最大电流达到290mA,最小电流为50mA
六、课程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的模拟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模拟电路的理解和运用,分析电路调试电路的能力和动手焊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理解了理论和实践的间隔,更明白了团队协作对于电子线路设计的重要性。
电子线路的前期设计思路很重要,首先要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思路的模块,然后从理论上判断其实践可能性与难度及效果,然后确定各个具体参数,再利用仿真软件模拟运行。
焊接前要先对器件进行总体布局,使器件之间连接简单分明,调试要耐心,出了问题要细心检查,利用万用表,示波器观察结果。
以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
不会因为简单而敷衍,从简单的做起,学习课程的思想,逐步加深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复杂的技术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