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考试题提前看_重点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快速复习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快速复习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

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纸桥培养:将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进行培养称为纸桥培养。

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脱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或回复到分生状态的过程,而进行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极性:细胞的结构或物质分布形成轴性梯度,产生不对称极的特性。

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不分化细胞的过程。

母液:俗称苦卤是在化学沉淀或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沉淀或晶体后残余的饱和溶液。

驯化: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生物体的性状向人类所要求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初代培养基:是指用来第一次接种外植体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组培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培养基:是离体植物(外植体)赖以生长、分化的基础,是根据植物的需求,人工配制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营养液。

2、液体培养:把细胞或生物体的一部分,置于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发育,并不断振荡,使之均匀地在悬浊液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3、种子培养:是成熟种子和发育不全的未成熟种子的无菌培养。

4、叶培养:从母体植株上将叶组织(包括叶原基在内)切下,放在无菌的人工条件下使其生长发育形成植株的技术。

5、热处理脱毒:在一定范围内,用高温处理可部分或完全钝化植物组织中的某些病毒而不伤害或很少伤害植物本身的脱毒方法。

6、花药培养:是把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来改变花粉的发育程序,使其分裂形成细胞团,进而分化成杯状体,然后再生植株,或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7、连续培养:是利用特别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排掉等体积用过的培养基,或者抽取悬浮培养物,使培养物的营养物质得到不断补充,从而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8、分批培养: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建立单细胞培养物的培养方式。

(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当主要营养物质耗尽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即停止。

)二、简答题1、MS培养基特点。

答: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具有高含量的氮、钾,尤其是硝酸盐用量大,还有一定数量的铵盐,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就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加速愈伤组织和培养物的生长,当培养物就不转移时仍可维持其生存。

目前应用最广泛。

2、植物组培生产特点。

答:①和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具有不占耕地、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而且能够整年连续进行、不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影响的特点;②具有人为可控性,可采用更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培养基”代替土壤提供养分和生长调节物质;③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组培重点

组培重点
参与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试述肾小囊和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0. 试述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的光、电镜形态结构及功能。
胃底腺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细胞呈锥形或柱状(☆),细胞核圆形(☆),位于基部(☆),核下方细胞质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电镜下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核上方胞质内有大量的酶原颗粒(☆)。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胃底腺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细胞核圆形(☆),居中,有的细胞可见双核(☆),细胞质强嗜酸性(☆)。电镜下,壁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迂曲分支的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面和细胞顶部有许多微绒毛(☆)、小管附近有微管泡系统(☆)。该细胞具有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在人)的功能(☆)。
细胞质:强嗜碱性,染为深蓝色。
电镜下:
细胞体:表面有细小突起,骨质侧的突起可伸入骨基质表面的骨小管内,与下面的骨细胞突起相连接。
细胞质: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具有合成和分泌骨基质有机成分(胶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这种骨基质(尚无钙盐沉积时期)称类骨质(osteoid)。(06临床)
16. 试述神经管的发生、分化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畸形。
答:脊索形成后,诱导其背侧中线的(☆)外胚层细胞(☆)增厚呈板状,称神经板(☆)。继而神经板中央沿长轴凹陷(☆)形成神经沟(☆),沟两端隆起成神经褶(☆),两侧神经褶在神经沟中段靠拢愈合,并向头尾延伸(☆),使神经沟封闭为神经管(☆)。神经管头端的孔称前神经孔(☆),后端的孔称后神经孔(☆)。前、后神经孔相继于胚第25(☆)天和27天封闭(☆),神经管头端(☆)膨大成脑的原基(☆),尾端(☆)细长,为脊髓的原基(☆)。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重点第一章1植物离体培养: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细胞或其他类型的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使培养或操作对象表现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2细胞全能型:细胞具有该有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并具有形成有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一在细胞工程的应用;1良种繁育,使繁殖系数大,周年生产,繁殖速度快,苗木整齐一致。

2离体种质保存,克服常规保存方法占用大量土地或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等缺点,并方便种质资源的地区和国际交换,避免病虫的人为传播。

3细胞工程育种,培育园艺新品种,克服远缘杂交育种障碍。

4有用物质的生产,大规模的细胞发酵罐培养生产药物,食品,调料香精等日用化工品。

二基因工程运用:作为园艺作物改良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分子标记运用,加快育种速度,降低选育种的成本,有效提高品种改良的成效。

四:在植物学基础研究上的应用: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系谱分析,基因表达及调控的研究等。

4细胞脱分化:指外植体中已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和培养物内外因素作用下,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分化了的结构和功能,合成代谢变得旺盛,细胞壁由厚变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细胞高度液泡化,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无组织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5器官分化:指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6胚胎发生:指从合子到成熟胚的发生发育过程,所形成的的胚称为合子胚。

7.离体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有何异同:自然条件下的器官分化是受植物体本身的自主调节控制,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器官分化则是在人工辅助条件下完成的,有3个生长阶段,第一,外植体经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第二,形成生长中心(也成为拟分生组织)。

第三,器官原基及器官形成、体细胞胚是离体培养的产物,体细胞胚起源于非合子细胞,体细胞经历了胚胎发育过程,与器官发生形成个体的途径不同。

第二章外植体:用于接种培养的各种离体的植物材料,包括胚胎材料,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

组培重点

组培重点
2.简述肾单元的组织结构
肾单元包括肾小管和肾小体,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长迂回的上皮性管道,分为三段。第一段与肾小囊相连,称近端小管,第二段为细段,第3段称远端小管。
3.简述肝小叶的结构
肝小叶是多角棱柱体形,长2mm,宽1mm,中央有一条沿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周围是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肝细胞单层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为肝板。相邻肝板吻合连接,形成迷路样结构,其切面是索状,故也称肝索。肝板之间为肝血窦,血窦经肝板上的孔互相通连。肝细胞相邻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的胆小管。
4. 简述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形态大小不一,都可分为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作用。
月经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即月经周期。
2. 选择题。(错误选项已略)
1. 分布于排尿管道的上皮组织是: 变移上皮
2. 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浆细胞
3. 抽血液抗凝,静置或离心沉淀后,分出3层,从上到下为: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3. 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4. 能扩大小பைடு நூலகம்吸收面积的结构有:小肠绒毛、微绒毛和小肠皱襞。

组培考试重点

组培考试重点

组培考试重点(必考)一.会长的换届申请包括:1、老会长的工作总结或者辞职缘由2、新会长的工作计划3、新会长组织培训的结业证明和新会长的档案表。

二.社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相关格式要求:1)题目要求二号宋体字加粗;2)正文要求四号宋体,文中如有大标题可用3号黑体字,小标题则用3号楷体;3)页面设置:上3.3cm,下3cm,左右各2.5cm;4)每段段首空4个空格;5)文件结尾处注明部门名称及日期;6)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0”;7)词要规范,必须准确,不能含糊;8)工作总结的首页按要求加上封皮。

三.社团常规活动报账:社团举办常规活动后,在社联财务部值班时间内由社团财务负责人持活动开销发票到社联办公室报账。

在会计人员核对直接取钱,并确认签字。

注:发票上要求标有购买日期,明细,金额以及至少两个签名(经手人、社团财务部部长、会长),字迹要求工整,发票要求正规无损坏;四.办公室主要职能1、对社团的档案进行管理、分类2、社联例会召开时,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3、学期初,进行会长注册;学期末,收取会长总结和下学期的校级活动策划。

4、计算每个月各个部门对社团的评分;学期末,负责汇总各部门评分,计算该学期各社团总分5、常规活动报表收取、非常规活动报表收取五.为保证每个社团都能借用到教室,每个社团每周使用的小教室最多不超过2个,大教室不超过1个,而且每周只能使用1次多媒体。

校级活动、非常规活动如需要超过限额的教室,需在办公室值班时间等待协调。

六.纪检部值班时间每周一21:10-21:40 邮箱:hmusljijian@人事部值班时间每周二21:10-21:40 邮箱:hmuslrenshi@编辑部值班时间每周三21:10-21:40 邮箱:hmuslbianji@财务部值班时间每周三21:10-21:40 邮箱:hmuslcaiwu@办公室值班时间每周四21:10-21:40 邮箱:hmuslbangongshi@宣传部值班时间每周日20:30-21:30 邮箱:hmuslxuanchuan@外联部值班时间每周日20:30-21:30 邮箱:hmuslwailian@。

组织培养复习题

组织培养复习题

组织培养复习题组织培养是一种生物技术,它允许从植物或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培养出新的个体或组织。

这种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生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组织培养的复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1. 组织培养的定义是什么?组织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或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营养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2. 组织培养有哪些主要类型?主要类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通常用于繁殖植物、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等;动物组织培养则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等。

3. 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包括:选择材料、消毒、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和观察。

4. 什么是无菌操作?为什么在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无菌操作是指在没有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操作。

在组织培养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因为任何微生物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培养失败。

5.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B5培养基等,它们含有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6.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有哪些?常用的外植体包括叶片、茎尖、根尖、花药等。

7. 动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细胞类型有哪些?常用的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肌肉细胞等。

8. 组织培养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在医学领域,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药物筛选、组织工程等。

9.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哪些?在农业上,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基因转化等。

10. 组织培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污染、细胞生长缓慢、分化不良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复习,学生可以对组织培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要点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任何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放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培养基:是离体植物(外植体)赖以生长、分化的基础,是根据植物的需求,人工配制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营养液。

污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褐变:在组培过程中,由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而死亡的现象。

玻璃化:当植物材料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脱分化: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改变原来的分化状态,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

再分化:在愈伤组织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即可通过更换培养基或改变培养条件,诱导促使其中的“芽点”或“原始胚状体”逐渐发育成一个幼小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就叫做再分化。

愈伤组织:植物各种器官的外植体在离体的条件下,细胞经脱分化等一系列过程,转变为分化细胞,继而转变形成一种能迅速增殖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称为愈伤组织。

驯化:开始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

种质: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种质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常温保存:在常温(20±5)O C条件下,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某些营养物质的浓度,改变培养的环境条件,可达到种质保存的目的。

低温保存:低温保存也称为缓慢生长保存,是通过改变培养基和环境条件使培养基的生长降到最低限度,又不致死亡,以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

超低温保存:也称为冷冻保存,主要是指在液氮的超低温下使细胞代谢和生长处于基本停止的状态,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可迅速繁殖,再生出新的植株,并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

组培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组培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1.显微镜的种类、分辨率、计量单位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m,单位微米μm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单位纳米2.最常用的切片方式:石蜡切片法最常用的染色方式: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碱性染料苏木素等,蓝色,嗜碱性;酸性染料伊红等,红色,嗜酸性)3.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与多糖或蛋白聚糖反应形成紫红色沉淀产物章2章细胞1.生物膜(单位膜、液态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单位膜):细胞外摸+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膜EM :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层电子密度低—— 两暗夹一明类脂双分子层:以磷脂为主,极性分子,呈长杆状,头部是亲水端,尾部是疏水端,两层平行排列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2.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的区别和功能糙面内质网(RER):有核糖体附着功能:合成分泌蛋白质光面内质网(SER):无核糖体附着功能:功能多样3.染色质的主要成分和种类(P15)主要化学成分:DNA 和蛋白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种类: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质1.上皮的分布(P19 表3-1)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或淋巴管腔面;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肾小囊壁层复层扁平上皮:非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2.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侧面和基底面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3.侧面有哪些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4.基底面的质膜内褶EM: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内褶,内褶间含纵行排列的线粒体,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纵纹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电解质的转运章4章固有结缔组织1.巨噬细胞来源:血液内单核细胞LM:胞体形态不规则,胞质嗜酸性,核小色深EM:表面有皱褶、微绒毛和球形隆起;胞质内有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微丝、微管较多功能:(1)吞噬作用(2)参与免疫应答(3)分泌功能2.肥大细胞中颗粒、胞质中所含的因子,肥大细胞会引起什么反应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3.纤维的种类:1胶原纤维2弹性纤维3网状纤维4.名词解释:分子筛:以曲折盘绕的透明质酸为主干,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结合,形成蛋白聚糖亚单位,后者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到透明质酸上,形成有许多微细孔隙的分子筛,具有屏障作用章5章 血液和淋巴1.血浆和血清获得的过程:血液凝固成血块后,析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离心后可得到血浆2.表5-1:主要看白细胞分类及其细胞占比3.网织红细胞 残留少量核糖体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0.5-1.5%)4.贫血指标 红细胞<3×1012/L ,Hb <100g/L章6章 软骨和骨1.名词解释: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成群细胞2.软骨的类型白细胞 (4~10)×109/L3.长骨骨板的排列方式(注意填空题三空或四空的写法)三空写法: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四空写法:内环骨板,外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章7章肌组织1.名词解释: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 I带+ A带+ 1/2 I 带)组成,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粗、细肌丝的蛋白组成:粗肌丝:肌球蛋白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3.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方向陷入肌质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分支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引起肌原纤维的同步收缩4.心肌闰盘:心机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染色较深称闰盘。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绪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等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册》从⽽使植物组织培养为⼀门新兴学科。

⼆、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过⽆菌和⼈⼯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质体进⾏培养,使其再⽣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由于培养材料已脱离了母体,⼜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

2、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由⾼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产⽣的愈伤组织继续进⾏培养⼜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4、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质体等★5、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表⾯形成的⼀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能⼒的⼀团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上产⽣。

三、问答题: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有⼀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

★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1)培养条件可以⼈为控制(2)⽣长周期短,繁殖率⾼:(3)管理⽅便,利于⼯⼚化⽣产和⾃动化控制:★3、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1)根据培养对象不同: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等;(2)根据培养物培养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3)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考试重点(大部分是课后作业):题型:填空,判断,名词解释,问答(1)植物组织培养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答:广义概念是指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狭义概念是指对植物的组织(如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其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分类及其主要特点?答: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可以分为5种,分别是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胚胎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主要特点:⑴无菌条件;⑵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⑶起始材料处于离体状态;⑷克隆;⑸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缺乏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都是张开的;⑹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的;(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展望?答:应用: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品种,次生代谢物生产,种质资源保存及制作人工种子。

展望:组培容器大型化,组培技术简单化,组培环境自然化(4)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概念?答:细胞全能性:离体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是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

再分化:是指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植物激素配比模式?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高有利于根的形成;中无定向结构生长;低有利于芽苗生长;(6)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方式、机理和特点?答:概念:植物离体培养细胞产生胚状体的过程。

方式:直接途径:从外植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

间接途径: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

机理:特点:①双极性;②(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处于较为孤立状态,)即存在生理隔离。

组培考试重点

组培考试重点

1.名词解释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分化;外植体;离体器官发生;污染;植物无糖组织培养;看护培养;胚状体;连续培养细胞全能性;脱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褐化;植物脱病毒;植物器官培养;人工种子;细胞悬浮培养;脱毒苗;植物离体快繁;玻璃化;继代培养;植物离体快繁2.填空题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常用?和?调节pH,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范围内。

2、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等几种类型。

3、在原生质体的酶溶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

4、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温度为?、维持时间为?。

5、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有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乙酸(2,4-D),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它们的作用强弱顺序为?> ?> ?> ?。

6、在细胞培养中,常由分散性较好的_____?__ 来制备单细胞,也可以用____?___ 从植物不同组织直接制备单细胞。

7、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

8、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途径有两条:一是?发生,另一是?发生。

9、可以通过?、?、?、?、?等措施预防褐变的发生。

10、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预热不稳定,不能使用?的灭菌方法,而要采取?方法灭菌。

11、悬浮培养的材料必须达到?、?和?等三个要求。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三大难题分别为?、?和?。

13、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的生长,这时?占主导地位;比值高时促进?的生长,这时?占主导地位。

1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

3.判断题1. 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

()2. 幼年细胞比成年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更容易。

()3. 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的粗壮。

( )4. 培养基中的铁盐,常用不易分解的乙二胺四乙酸铁螯合物,以防在PH较高时铁被氧化为不溶的氢氧化铁。

植物组织培养精彩试题与问题详解(集合版)

植物组织培养精彩试题与问题详解(集合版)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1.植物组织培养:指要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植物体。

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

2.愈伤组织培养:将外植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而使其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通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3.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4.脱分化: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5、接种:把经过表面灭菌后的外植体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转放到无菌培养基上的全部操作过程。

6、褐变: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还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类型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3、组织培养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快速繁殖、脱毒、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新品种培育、单倍体育种、种质保存、遗传转化、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等几个方面。

4、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两种类型。

5、一般组织培养的几道工序如下: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材料的表面灭菌和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与初期管理。

6、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室设计时,其设计应包括洗涤室、准备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实验室、摄影室等分室,另加驯化室、温室和大棚。

7、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氨基酸、有机附加物、维生素、糖、琼脂、激素、活性炭、PH。

8、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组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完整植株B.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特定器官C.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D.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单一细胞类型答案:A2.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是: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蛋白胨培养基答案:A3. 组培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包括: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抗生素D. 赤霉素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A. 酒精擦拭B. 漂白剂浸泡C. 紫外线照射D. 热空气消毒5.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发生在:A. 外植体表面B. 外植体内部C. 培养基中D. 培养瓶外答案:A6. 植物组织培养中,分化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细胞分裂B. 促进细胞分化C. 维持细胞生长D. 抑制细胞生长答案:B7. 组培过程中,植物脱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植物生长速度B. 增加植物抗病性C. 减少植物内毒素D. 提高植物产量答案:B8. 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重力答案:D9.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不包括:B. 茎段C. 根尖D. 种子答案:D10.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通常需要:A. 高浓度的生长素B.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 低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 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外植体的准备、______、______、生根和移栽。

答案:脱分化,再分化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类如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和细胞分裂素类如BA(苯基乙酰氨)、______。

答案:KT(激动素)3. 植物组织培养中,MS培养基的全称是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它是一种______培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考试试卷(A卷)一、A型选择题 (每题0.5分,共45分)1.肾上腺的球状带细胞分泌的是()A、盐皮质激素B、糖皮质激素C、雄激素D、雌激素E、肾上腺素2.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 E.变移上皮3.下列哪项不属于胎膜( )A.羊膜 B.卵黄囊 C.尿囊 D.脐带 E.基蜕膜4.What cell can produce antibody? ( )A.Mast cell B.Macrophage C.FibroblastD.T lymphocyte E.Plasma cell5.使心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同步化主要依靠( )A.T小管 B.肌浆网 C.缝隙连接 D.中间连接 E.二联体6.关于同源细胞群,哪项正确( )A.直接起源于单核细胞 B.属于多核细胞 C.来源于同一个软骨细胞D.是成骨细胞的前体 E.是破骨细胞的前体7.精子的主要运动装置是( )A.轴丝 B.线粒体鞘 C.纤维鞘 D.外周致密纤维 E.顶体8.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如果超过这个围提示机体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A.0%~1% B.50%~70% C.3%~8% D.0.5%~3% E.25%~30%9.胰腺外分泌部腺泡的细胞是( )A.泡心细胞 B.肌上皮细胞 C.粘液性腺细胞D.浆液性腺细胞 E.多肽分泌细胞成10.按受精龄计算,人胚初具雏形的时间是( )A.第4周 B.第8周 C.第10周 D.第3个月 E.第4个月11.胞质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纤维细胞 E.肥大细胞12.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软骨细胞类型 B.无定形基质成分 C.纤维类型D.软骨的物理特性 E.软骨的染色特性13.睾丸产生雄激素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 B.支持细胞 C.睾丸间质细胞D.精母细胞 E.以上都不对14.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凹陷形成( )A.终池 B.肌浆网 C.横小管 D.纵小管 E.三联体15.皮衬贴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E.肾小管16.sacomere是指( )A.1个明带+1个暗带 B.位于M线与Z线之间C.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 D.位于相邻两条M线之间E.1/2暗带+明带+1/2暗带17.Nissl body在电镜下由( )组成A.SER和溶酶体 B.RER和溶酶体 C.SER和游离核糖体D.RER和游离核糖体 E.RER和Golgi complex18.呆小症是由于()A.婴幼儿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婴幼儿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C.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人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E.以上都对19.关于角膜,哪项错误()A.可分为5层 B.神经末梢丰富,但血管较少C.角膜基质层最厚 D.上皮基底层细胞由角膜缘于细胞补充E.前界层和后界层不含细胞20.输尿管芽发自( )A.中肾管 B.中肾旁管 C.尿生殖窦 D.泄殖腔 E.膀胱21.视网膜最敏锐的视觉部位是()A.视网膜中部 B.视网膜周边部 C.黄斑 D.中央凹 E.视盘22.卵巢的门细胞结构类似于()A、分泌粘液的细胞B、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C、分泌蛋白质的细胞D、收缩细胞E、吞噬细胞23.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重要通道是:( )A.生发中心 B.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C.明区 D.暗区 E.小结帽24.关于垂体神经部,哪项正确( )A.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产素B.合成和分泌催乳激素和加压素C.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其分泌活动D.合成和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E.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25.关于螺旋器,哪项错误()A.位于膜蜗管的基底膜上B.每个耳蜗中的螺旋器为一连续性的整体C.上皮由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D.毛细胞排成3~4列,外毛细胞排成1列E.毛细胞的游离面有规则排列的静纤毛26.具有大量平滑肌纤维的血管部位是()A.大动脉中膜 B.中动脉中膜 C.小动脉中膜D.大静脉中膜 E.中静脉中膜27.产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A.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 B.A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C.D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 D.B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不足E.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不足28.板层颗粒最初出现于表皮哪一层( )A.基底层 B.棘细胞层 C.颗粒层 D.透明层 E.角质层29.疏松结缔组织中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A.Fibroblast B.Plasma cell C.Mast cellD.Fibrocyte E.Macrophage30.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的附属结构( )A.毛发 B.环层小体 C.皮脂腺 D.汗腺 E.指、趾甲31.动脉周围淋巴鞘是指()A、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细胞形成的鞘状结构B、小梁动脉周围的淋巴细胞C、淋巴管包绕中央动脉而形成的鞘状结构D、笔毛动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细胞E、脾动脉周围的淋巴细胞形成的鞘状结构32.胰腺和腮腺的腺泡结构比较,正确的是()A.胰腺有泡心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腮腺无B.腮腺有泡心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胰腺无C.腮腺有泡心细胞,胰腺有肌上皮细胞D.腮腺有肌上皮细胞,胰腺有泡心细胞E.以上都不对33.球旁细胞是由( )A.入球微动脉的皮细胞分化而来B.出球微动脉的皮细胞分化而来C.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D.出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34.When skeletal muscle contracts the length of ()is not changed A.H band B.I band C.A bandD.Z line and I band E.M line and H band35.淋巴回流区有慢性炎症时,髓索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中性粒细胞36.心脏Purkinje纤维位于 ( )A.皮下层 B.心膜下层 C.心肌层深层D.心肌层浅层 E.心外膜37.在淋巴结和脾,以T细胞为主的结构是:( )A.副皮质区和淋巴小结 B.副皮质区和脾索C.副皮质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D.淋巴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E.淋巴小结和边缘窦38.肺的呼吸部指( )A.终末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C.肺泡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D.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E.全部肺泡39.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浅淡或呈泡沫状是由于( ) A.滑面质网发达 B.含脂滴较多 C.含线粒体较多D.含空泡较多 E.含溶酶体较多40.下列哪项不是胃底腺组成细胞()A.Chief cell B.Parietal cell C.Mucous neck cellD.Endocrine cell E.Goblet cell41.具有结节状膨大的结构是( )A.肺泡管 B.肺泡囊 C.肺泡隔 D.呼吸性细支气管 E.肺泡42.哪一种结构与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无关( )A.绒毛 B.微绒毛 C.小肠腺 D.柱状细胞 E.环形皱襞43.表皮由深至浅的分层顺序,哪项正确()A.基底层、棘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B.基底层、颗粒层、棘层、透明层、角质层C.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D.基底层、颗粒层、透明层、颗粒层、角质层E.棘层、颗粒层、基底层、角质层、透明层44.氏细胞分布于( )A.幽门腺 B.小肠腺 C.十二指肠腺 D.大肠腺 E.胃底腺45.Which structure does not belong to connective tissue ( ) A.Collagen fiber B.Elastic fiber C.Reticular fiber D.Nerve fiber E.Fibroblast46.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是( )A.基底层细胞 B.棘层细胞 C.黑素细胞D.郎格汉斯细胞 E.梅克尔细胞47.盐酸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因子吸收 B.稀释毒物 C.消化蛋白质D.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 E.消化淀粉48.致密斑是由()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 B.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C.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分化而来 D.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E.以上均不对49.下列哪项不参与气血屏障组成( )A.I型肺泡细胞 B.I型肺泡细胞基膜C.II型肺泡细胞 D.毛细血管皮E.毛细血管皮基膜50.受精卵的细胞分裂称为( )A.第二次成熟分裂 B.减数分裂 C.卵裂D.无丝分裂 E.第二次有丝分裂51.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A.肾小囊和肾小管 B.肾小体和肾小管C.肾小管和集合管 D.肾小体和肾小囊 E.集合管52.气管上皮中哪种细胞具有调节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的功能()A.纤毛细胞 B.刷细胞 C.基细胞 D.小颗粒细胞 E.杯状细胞53.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通讯连接( )A.桥粒 B.半桥粒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E.缝隙连接54.关于II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A.是一种立方或圆形的细胞B.具有分泌功能C.电镜下细胞含分泌颗粒、溶酶体D.可由I型肺泡细胞分化而来E.可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55.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A.含中央乳糜管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C.扩大了吸收面积 D.上皮细胞在其顶端脱落E.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56.骨质的结构呈( )A.板层状 B.条索状 C.均质状 D.团块状 E.网络状57.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中的主要细胞为()A.纤毛细胞 B.杯状细胞 C.克拉拉细胞 D.刷细胞 E.小颗粒细胞58.以下关于足细胞的正确描述是( )A.它们是肾小球的皮细胞 B.它们是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C.它们是系膜细胞 D.它们是球旁细胞E.它们是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59.以下哪种是肾皮质的特征性结构( )A.集合管 B.髓放线 C.弓形动脉 D.髓拌 E.远端小管60.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部位是( )A.近段小管和远端小管 B.髓袢 C.远端小管和集合管D.髓袢和集合管 E.近段小管和髓袢61.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A.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B.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C.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D.一个小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E.一个主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62.肾可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球系膜细胞 B.球旁细胞 C.球外系膜细胞D.间质细胞 E.足细胞63.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 E.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64.在肾,血液过滤需要通过的结构是()A.肾小囊壁层 B.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的裂孔膜 C.肾小囊腔D.球系膜细胞 E.近段小管65.生精细胞中紧贴基膜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E.精子66.关于红细胞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无细胞核B、有细胞器C、双凹圆盘状D、含有大量血红蛋白E、有弹性与可塑性67.生精细胞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 E.精子68.听觉感受器的细胞组成为()A、毛细胞、柱细胞和指细胞B、、外毛细胞C、外毛细胞和外指细胞D、外毛细胞和外柱细胞E、外毛细胞、外柱细胞和外指细胞69.卵圆孔完全关闭的时间是( )A.约在胎儿第4个月 B.约在胎儿第6个月 C.约在胎儿第8个月D.约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 E.约在出生后1年左右70.血睾屏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A.毛细血管皮 B.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C.基膜 D.结缔组织 E.以上都对71.淋巴结发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 )A.浅层皮质 B.副皮质区 C.皮窦 D.髓窦 E.毛细血管后微静脉72.精子的顶体是特殊的()A.线粒体 B.溶酶体 C.滑面质网 D.中心粒 E.粗面质网73.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少突胶质细胞 B.室管膜细胞 C.星形胶质细胞D.小胶质细胞 E.卫星细胞74.距胎儿最近的结构是( )A.绒毛膜 B.羊膜 C.基蜕膜 D.包蜕膜 E.壁蜕膜75.使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的超微结构是( )A.大量分泌颗粒 B.丰富的粗面质网 C.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D.许多线粒体 E.丰富的滑面质网76.分泌孕激素的细胞是( )A.膜细胞 B.颗粒细胞 C.膜黄体细胞D.颗粒黄体细胞 E.门细胞77.分泌醛固酮的结构是( )A.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B.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C.嫌色细胞D.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E.垂体细胞78.受精多发生于( )A.子宫体或底部 B.输卵管壶腹部 C.输卵管峡部D.输卵管漏斗部 E.输卵管子宫部79.毛的生长点是( )A.上皮性鞘 B.毛球的毛母质细胞 C.毛乳头 D.毛根 E.毛囊80.、中、外三个胚层均起源于( )A.胚外中胚层 B.胚中胚层 C.上胚层 D.下胚层 E.滋养层81.形成脊索的细胞来自( )A.原结 B.原沟 C.原条 D.神经板 E.原凹82.透明带消失于( )A.胚泡 B.胚期 C.桑堪胚 D.卵裂开始时 E.植入后83.关于I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A.覆盖大部分肺泡表面 B.细胞扁平菲薄C.胞质中细胞器丰富,具有分裂能力 D.相邻上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E.胞质吞饮小泡多84.患者外生殖器呈女性,第二性征呈女性,查:有睾丸,细胞染色体组型为46XY,雄激素水平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