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
包豪斯流派设计理念
![包豪斯流派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8fbc4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e.png)
包豪斯流派设计理念包豪斯是一种20世纪初德国的设计流派,它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包括功能主义、简约性、工业化和民主性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以实用性为主,追求物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他们强调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人们能够舒适地使用和操作物品。
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力求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其次,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注重简约性。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追求简单、纯粹和直观的表达方式。
他们去除了所有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细节,追求线条的简洁和形式的纯粹。
他们追求形式的美学,认为美来自于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第三,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强调工业化。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普遍可及性。
他们关注产品的经济性和可再生性,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他们使用标准化的部件和模块化的设计,以便于生产和维修。
最后,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强调民主性。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普惠于所有人,不分阶级和社会地位。
他们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设计出适用于不同群体的产品。
他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力求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总结起来,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包括功能主义、简约性、工业化和民主性。
他们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追求简单、纯粹的表达方式,倡导将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普遍可及性。
他们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将设计普惠于所有人。
这些设计理念不仅在20世纪初的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的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德国广告中的功能主义
![德国广告中的功能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92a020ccbff121dd36833d.png)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本站搜索更多关于“德国广告特点”的内容引言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
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
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
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
包豪斯及设计理念
![包豪斯及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116494bc1a37f111f1855b08.png)
包豪斯及设计理念1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
(A):什么是“包豪斯”?“包豪斯”这个译名,它是德语中的专有名词Bauhaus的音译,在德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是包豪斯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自创:他把德语中已有的一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把基本词变成了限定词,把限定词变成了基本词,故而Bauhaus从讲它的意思无非就是“造房子”,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德国古典现代主义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艺术和设计流派,该派在1919—1933年产生的创作(建筑、工艺设计)对世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继1996年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4年教科文组织又将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的约有4千多座包豪斯建筑的成片建筑列入名录。
一个现代建筑设计流派的建筑两次被列入名录,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
1903至1907年间,他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彼得•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02f1ec524de518964b7de2.png)
二.德国现代设计的特点
德国的设计师们认为设计可以使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他们的设计哲学是“清除我们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他们所设计出来的生活方式是重功能的、重技术的,强调系统性和秩序感的。德国的设计几乎完全摈弃了传统的装饰,而从造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强调设计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他们的设计是通过把混乱的现象秩序化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取得均衡、简练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德国还是最早提出“绿色设计”的国家之一,重视环境保护成为德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计的重要内容。但德国的设计因为过于理性,而被人们认为少了一分人情味,多了几分机械化的冷漠感。
1955年正式招生的乌尔姆国际设计学院,其最大成就在于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完全的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将设计作为单纯的工科学科,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面来培养设计人才,因而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这也是战后德国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
三.德国现代设计对中国的影响
1.机器美学思想
机器美学是德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工作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了这一思想。它的贡献之一是为工业时代的产品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美,即产品造型的几何结构的形式语言。
2.功能主义思想
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的、和效率
3.民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民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德国设计师的一种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的产生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分不开,他的思想不仅对德国,更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按照义务的要求,不以外在的目的(如职业、赚钱等目的),把人培养成为有人格(Personlichkeit)的人。”
视觉感悟下的包豪斯——浅谈包豪斯的形式美和功能主义
![视觉感悟下的包豪斯——浅谈包豪斯的形式美和功能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600ae10975f46526d3e106.png)
7 1 0 0 6 2 )
性、 社会责任和品位的理念都会成为一种刺激物 , 这种刺激在工 业、 教 育教学甚至现代设计 中, 都发挥着先驱和探 索的作用。
关键词 : 包 豪斯 理 念 ; 平 面设 计 ; 装置 艺 术 ; 形 式感
l 逆 流 而 上 的包 豪 斯 公元 1 9 世纪末 2 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这场带有极 大侵略性质的战争使得整个欧洲社会动荡 , 各国的经济和文化都 遭 受 到不 同程度 的破 坏 这 时 候 的 德 国 正处 于工 业 化 发 展 的高 潮, “ 十一 月革命” 的浪潮推动着德 国工业的蓬勃发展 , 同时这场 思 潮使 德 国人更 加认 同“ 文化” 才 能 真 正 表现 德 意 志 名族 的 自我 意识, 这一社会思想的巨大改变使德国对艺术与艺术教育空前重 视, 并把建筑艺术和设汁艺术作为文化复兴的一部分 , 正是在这样 的社会背景下 , 格罗皮乌斯带着他的包豪斯学校 , 运用全新的艺术 教育体系 , 掀起了一场设 计史上影响巨大的变革 。 包豪斯存 在的日的在当时的艺术革命家们看来很 明显 , 即 是用符合及其时代的简 洁风格取代维多利亚时代 的设计 风格 , 这也符合了工业化生产 的要求 , 包豪斯 的出现证 明了设计 不仅 仅是创作的需要 , 也必须适应市场 , 必须在创作和市场之间找到 互相平衡 的容身之所。这 和现代 主义的形式艺术不 同, 包 豪斯 的设计学者们首先提出 r “ 恬净” “ 诚实” , 产 品的形式存在于功 能 中而并非有功能之外的价值存在。于是 , 在愈演愈烈 的设计 变革中 , 人 们感 觉 到 了, 肜 式 是一 种 力量 的图 解 。 2 “ 向正 方 形 致敬 ” “ 向正方形致敬” , 是 德 国设计 师约瑟夫艾 尔伯斯 1 9世纪 5 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 的一个构成 系列作 品, 带有浓厚的包豪斯 设计艺术教育的风格 , 夸张 的几何 图案 , 大胆 的色彩 运用 , 体现 了形 与 形 之 间 、 色与 色 之 间 的平 衡 关 系 。这 一 时期 , 包 豪 斯 的设 计风格讲究“ 秩序” , 无论是平面作 品还是建筑 设计 , 在 视 觉 和 造型方面都能体现 出工业化 的秩序和严谨。在包豪斯所呈 现的 理论教学体系中, 还有 ‘ 么 比圆和方带来 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的 呢?包豪斯将几何 形体 所带来 的秩 序感运用 到它的理论 课程 中, 产生了平面 、 立体 、 色彩三大构成 , 至今 , 这 三门课程还是设 计专业入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豪斯所表达出的思想也在 相当长 的一段时期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包豪斯所呈现出的形式感总是让我们感觉到 : 几个面 , 几条 线, 几 个夸 张 又有强 烈 对 比的色 块 , 就 能 形成 一 幅 带 有 强 烈 视觉 冲 击力 的设 计 作 品 ; 一整面墙 , 几 扇窗 , 一扇门 , 就 是 一 幢德 式 工 业化的高楼 。从平面设 汁艺术到装置装饰艺术 , 都散发着极简 风格 , 都带有现代主义的简洁和秩序 。所 以, 无论包豪斯的形式 主 义是贬是褒 , 它的出现 , 在 当时 的德 国乃 至整 个欧洲 , 都具有 跨时代的意义和发展空间。
工业设计的流派与组织大流派
![工业设计的流派与组织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3c6640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a.png)
工业设计的流派与组织大流派工业设计是一门专注于为产品和系统设计的学科,旨在创建具有良好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的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设计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组织大流派,这些流派是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论而形成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工业设计流派和组织大流派。
1.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是工业设计领域最早的流派之一,主张以功能为中心设计产品。
功能主义追求产品的实用性、效率和直观性,并且强调产品设计应该是透明和无欺骗性的。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和美国设计师Raymond Loewy,他们的设计作品强调产品的功能和简洁性。
2.包豪斯派:包豪斯派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派主张将艺术和工艺相结合,强调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
包豪斯派的设计师们追求形式和功能的一体化,注重几何形状、纯净色彩和材料的实用性。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拉斯·莫尔纳。
3.风格和装饰派:风格和装饰派是一种注重奢华和装饰性的设计风格。
这个流派将产品设计为尽可能华丽和精美的形式,注重细节并使用高级材料和装饰。
这种设计流派的代表包括法国设计师雷蒙德·古内和乔治·梅丽。
4.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近年来工业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环境和社会影响。
可持续设计追求减少资源消耗、延长产品寿命周期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瑞典设计师范·默瑟斯和丹尼斯·梅托兰德。
除了这些流派之外,工业设计领域还有一些组织大流派,这些组织致力于推动和发展工业设计。
1.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业设计组织,由全球各地的工业设计师和学者组成。
该组织致力于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推动设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是美国最大的工业设计组织,汇集了美国各地的工业设计师。
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
![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4f1a28482fb4daa58d4b25.png)
浅析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摘要:功能主义一词最早是以哲学含义出现,工业革命对世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也赋予了功能主义新的意义。
本文对现代主义核心的功能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世界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并探讨了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了功能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功能主义发展包豪斯21世纪世界设计史中各种各样的流派层出不穷,但是如今仍对现代主义设计起重大作用的还属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已经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功能主义仍会在新的时代中产生更大的发展。
一、功能主义的萌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得现代工业设计在大机器生产中产生,并与传统设计分离。
1851年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约瑟夫·帕格斯通设计的英国水晶宫举行。
而帕格斯通本人是一名工程师。
水晶宫由预制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建成,也是大机器生产下的产物。
在工业革命下的机器化生产剥夺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是否接受机器化生产这个问题,当时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拒绝机器代替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将人从机器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人的创造性。
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为代表的机器与人结合的观点,他们认为机器是技术发展的潮流,手工艺与工业相分后,可以培养新的技术者,让他们理解和更好的利用机器。
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的设计还没有完全的把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起来,直到1907年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成立,其成员穆特修斯提出一种“标准”,他主张标准化的制造与设计产品。
此时的功能主义作为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二、功能主义的发展功能主义的发展主要是从德意志制造业同盟的成立到包豪斯的形成,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得以体现。
三、功能主义新高度1919年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包豪斯成立,在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的基本观点,在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后得了成功。
德国包豪斯释义简介历史贡献成立宗旨艺术设计现代主义流派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派 - 德国包豪斯知识大全
![德国包豪斯释义简介历史贡献成立宗旨艺术设计现代主义流派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派 - 德国包豪斯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06920390c69ec3d5bb75c4.png)
德国包豪斯释义简介历史贡献成立宗旨艺术设计现代主义流派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派- 德国包豪斯知识大全目录1释义2简介3历史贡献4成立宗旨5影响释义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简介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
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
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
![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e4847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7.png)
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派之一,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实用、简约和功能性为核心理念,追求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个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
首先,包豪斯建筑体现了德国设计风格的特点。
包豪斯的建筑设计注重功能性和简约美。
例如,包豪斯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魏玛包豪斯大楼。
这座建筑在形式上简洁而现代,采用了直线、平面和玻璃等元素,注重光线的利用和室内外空间的无缝衔接,创造了一种开放、宽敞的空间感。
另外,包豪斯的建筑也尝试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创造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如使用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等。
这些特点在德国的现代建筑中至今仍然有所体现。
其次,包豪斯的家具设计也体现了德国设计风格的特点。
包豪斯注重功能性和简洁美,将家具设计看作是艺术和工业的结合。
包豪斯设计师尤金·皮特尔斯等人设计的家具,如椅子、桌子、灯具等,形式简单、线条明快,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和修饰,突出了实用性和舒适性。
同时,包豪斯的家具设计也注重材料的真实和工艺的高质量,追求细节的完美和耐久性。
这些设计理念对于德国家具设计影响深远,德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往往也以实用主义、简约美和高品质为特点。
另外,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也是德国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以简约和功能性为核心。
包豪斯设计师提出了一种“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而不是为了装饰和炫耀。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追求简化的几何形状、清晰的排版和醒目的色彩对比,追求视觉的直接传达和信息的简洁明了。
这种平面设计风格在德国的广告、画册、海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世界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为德国设计风格的培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包豪斯创办的学校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同时进行实践和实验,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来培养综合性的设计思维。
包豪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包豪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a93a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d.png)
包豪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包豪斯(Bauhaus)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运动,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它的出现使得建筑界从传统的审美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义了建筑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包豪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首先,包豪斯提倡“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强调将建筑的设计与实际使用需求相结合。
在过去,建筑的造型往往受到装饰和华丽外观的限制,而包豪斯则提倡简约和实用的设计理念。
这种功能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现代建筑的理念,使得设计师们开始注重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而不仅仅是追求华丽的外观。
这导致了现代建筑风格的崛起,例如国际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其建筑形式更加简洁、干净,注重使用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充分利用。
其次,包豪斯强调工业制造的运用。
在工业革命后,建筑行业也开始使用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来建造房屋。
包豪斯将这种思想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提倡使用工业化的材料和技术来进行建筑施工。
这种工业化的建筑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了建筑的成本。
现代建筑在包豪斯的影响下,更加注重使用工业化材料和技术,以追求高效、可持续的建筑设计。
此外,包豪斯鼓励设计师们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包豪斯学校中,艺术家和建筑师共同探索了建筑与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的结合。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使得建筑与艺术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更多的创造力和艺术性。
这种跨学科合作的思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丰富化。
最后,包豪斯提出了“人类居住环境”的概念,强调建筑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在过去,建筑往往被视为一种纯粹的功能性工程,而包豪斯则强调建筑应该创造一个舒适、持久和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这种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的思想推动了现代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包豪斯风格对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提倡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注重实用、简洁的建筑形式;倡导工业化的建筑生产,追求高效、可持续的施工方式;鼓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合作,丰富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强调人类居住环境的关注,使得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
02德国现代主义与包豪斯
![02德国现代主义与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dd7f1d2401f69e31433294cb.png)
在包豪斯中,伊顿被视为一名神秘主义 者。伊顿的个性、行为与信仰,绝对不 缺乏古怪色彩,他鼓吹神秘主义,信仰 “拜火教”,并且坚决遵守“拜火教” 的种种规定。作为内心信仰的外在征象, 他剃了光头,穿着一件由他本人亲自设 计的松松垮垮的长罩袍。此外,由于他 的影响,“拜火教”甚至在一段时期控 制了整个包豪斯,伊顿本人还说服了大 约20名学生来模仿他的衣着习惯与行为 举止。他还在饮食方面完全采用“拜火 教”的养生食谱,食物原料被做成大蒜 味道的碎块,这致使格罗皮乌斯的妻子 阿尔玛·马勒回忆包豪斯风格中最独具 特色的东西时,就会想起那股“呼吸里 的大蒜味儿”。
1929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包豪斯的三个时期:
1.魏玛时期:1919-1925,校长为格罗皮乌斯
2.德邵时期:1925-1930,校长为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 斯·凡·德·罗
3.柏林时期:1932-1933,校长为密斯·凡·德·罗
虽然密斯尽力阻止,但是学校政治气氛日益加剧。1933年希特 勒上台,纳粹认为包豪斯是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的庇护所,必 须铲除。4月,德国文化部发出的第一号命令,就是关闭包豪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
国主义战争。
一战起因: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
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 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 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 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
![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53fc103f5727a5e9856a61b5.png)
题名: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责任者:刘林关键词:功能主义德国包豪斯风格分类:工艺美术理论分类号:J509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刘林摘要:德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乘着本国工业化的锐势,成为欧洲现代建筑和设计探索的先锋国家。
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虽然不是起源于德国,却在德国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理念,并形成了一套高度风格化的形式语言,对20世纪的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包豪斯风格正是这种德国化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物。
关键词:功能主义;德国;包豪斯风格中图分类号:J509(518)文献标识码:A笔者此前曾在《从功能主义设计的思想渊源与沿革再谈什么是功能主义》一文中尝试着对现代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与内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同时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包豪斯风格并不是“形式追随功能”这种设计理念的产物,它所折射的乃是植根于德国社会和文化土壤的一种德国化的功能主义。
本文拟就此展开进一步的论述,探讨功能主义在德国体现的特殊性,并分析其与包豪斯风格之联系。
一、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德国的兴起德国并不是功能主义的发源地,功能主义之于德国,算是一件舶来品。
它进入德国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至1806年前后,通过一位曾在魏玛大公国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康塔(Carl Friedrich Anton Von Conta)的努力,法国建筑师迪朗(Jean Nicolas Louis Durand)《简明讲义》(Précis des lecons)的德语版本在那一年得以发行。
[注:参见[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但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开始发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扩张的时候,这种思想才通过少数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宣传对建筑和工业设计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先驱们彼时所宣扬的并不是迪朗的观点,也非美国建筑师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一种根植于普鲁士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受着时代精神和民族主义的驱动、并夹杂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复杂混合物。
包豪斯设计风格
![包豪斯设计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e72ce8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8.png)
个人了解为: 1. 以人为本,即设计,功能,科技旳利用要为
人旳使用为目旳
2. 简洁简洁简洁
3. 不用花哨旳设计,而要追求技术旳应用
1919年建筑师Walter Gropius在魏玛成立了一座学校,教授绘画和版画、瓷器、 工业设计、室内设计 、编制、印刷和图 形设计方面最先进旳理念。然而,尽管 学校旳名称是“ 房屋”,建筑并没有被列入课程中。希望学习建筑设计旳学生被 安排到Gropius旳私人建筑办公室工作。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Gropius对玻璃产生很大旳爱好,玻璃带来旳巨大空间 感和明亮感是他喜爱旳。
包 豪斯 当代主义
BAU
HAUS包
豪斯设计
• “BAUHAUS”一词是指当代 美术设计旳先驱和摇篮 ,1923年伟大旳设计思想家 瓦尔特·格罗庇斯创建旳 德国 “国立包豪斯学校” 旳简称。从艺术发展史来 看,设计旳概念早已产生, 所谓纯美术与实用美术旳 分离,已伴随 “文艺复兴 ”旳进行缓慢形成。1770 年~1825年间西方完毕了 “产业革命”,揭开了近代 文明史旳序幕,大工厂、大 建筑、桥梁、铁路、运送
THE PHOTO FROM KIOMO DESIGN
Aero灯又称为钓鱼灯。这款灯是Castiglioni弟兄于
1962年共同设计,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归为包豪斯 时期旳作品,但是因为其设计风格符合包豪斯时期旳设计理 念,所后来人一直把这个作品当做包豪斯旳代表作之一。设 计师最先设计这款灯旳初衷主要是为了适应欧洲某些比较老 旳建筑,这些建筑在后期旳改造过程中,因为建筑年限比较 长远,不适合安装某些吊灯,然而一般旳某些台式灯却极难 到达吊灯旳效果。假如灯要能够替代天花板吊灯,那势必就 要够高、要够亮,那该怎样把这顶灯支撑起来呢?设计师把 灯旳重心放在了一块约65公斤旳大理石上,经过自然弯曲旳 灯杆,塑造了一种有着优美曲线旳吊灯。Aero灯其优雅旳曲 线不但能够适应欧洲古典旳家居布局,也能够在当代旳装潢 当中一显身手,简朴旳造型符合了大多数受众旳审美,延伸 了包豪斯设计风格当中“Less Is More” 旳设计潮流
包豪斯宣言的名词解释
![包豪斯宣言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3dbd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3.png)
包豪斯宣言的名词解释包豪斯宣言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学派。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其设计理念、原则和方法对当代设计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包豪斯宣言中涉及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包豪斯宣言的意义。
一、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是包豪斯宣言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强调设计应以实现功能为主要目标,摒弃任何多余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功能主义设计注重实用性,追求简洁、明快和合理的设计风格。
它主张形式应该来自于功能需求,设计应该根据使用环境、人体工程学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通过注重功能性,功能主义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实际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二、合理性(Rationality)合理性是包豪斯宣言所倡导的设计原则之一。
在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中,合理性指的是设计应该是清晰、逻辑性和有条理的。
设计师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去理解与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实验和分析来找到最佳设计解决方案。
合理性强调设计应该以事物本质为基础,摒弃过度复杂和冗余的设计。
通过追求合理性,包豪斯宣言希望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欲望。
三、流线型(Streamline)流线型是包豪斯宣言中提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流线型设计强调流畅、简洁和动感的外观,追求减少空气阻力和提高运动效率。
在包豪斯宣言中,流线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设计中,以提高它们的速度和效率。
流线型设计也带来了一种时尚感,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的束缚,注重运动和动力感,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对速度和便利性的追求。
四、一体化(Integration)一体化是包豪斯宣言中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包豪斯宣言中提倡将建筑、设计和技术融为一体,达到彻底的统一。
一体化设计不只是关注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更关注建筑、室内设计和家居用品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通过一体化设计,包豪斯希望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高效和美好。
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
![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8557df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5.png)
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包豪斯设计学院是20世纪初在德国建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被誉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
其设计理念是通过简约、功能主义和合理的材料运用来追求实用性、美学和技术的统一,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简约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倡导去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和复杂性,追求简洁、干净、明快的设计风格。
他们认为简约的形式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且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生活方式。
2.功能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即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师应该将产品的功能性放在首位,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其预期用途。
3.合理的材料运用:包豪斯设计学院强调使用合理的材料来实现设计的功能和美学。
设计师应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潜力,并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
4.机械化生产:包豪斯设计学院积极推崇机械化生产的设计方法,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使设计更加普遍和可负担。
他们鼓励使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
5.提倡艺术与工艺的融合:包豪斯设计学院认为艺术和工艺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师应该注重艺术和美学的追求,同时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鼓励设计师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以更好地控制设计的实施。
6.社会责任:包豪斯设计学院鼓励设计师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将设计的力量用于社会的进步。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给当代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它强调了功能的重要性,注重简约和实用,推崇合理的材料运用和机械化生产。
这些设计理念都是现代设计所必需的,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德国-包豪斯风格
![德国-包豪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e6e4407b27284b73f24250d6.png)
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尽管在谁先想到用钢管来制作家具这一点上尚有争议,但包豪斯首先实现了钢管家具的设想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却是没有疑义的。这些钢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成了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
1928年,迫于种种压力,特别是右派势力对于包豪斯进步思潮的无端攻击,格罗披乌斯辞去了包豪斯校长的职务。格罗披乌斯去职后仍进行工业产品设计。1930年设计的“阿德勒”小汽车是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造型原则的典型例子。尽管小汽车的设计强调了实用功能和几何性原则,但它并未能批量生产,这说明如果设计只考虑功能和生产,而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消费者对于象征性、趣味性等的需求,则设计也是难于成功的。
德国-包豪斯风格
![德国-包豪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93037b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1.png)
德国-包豪斯风格今天是“三构”的第一次课,老师的PPT里有很多的图片,我很喜欢!平时也喜欢买这类杂志看,去图书馆里看书也看到了很多椅子的历史,原来这个人就是莫里斯,现在我们家里很多木凳子和钢管凳基本上都是那个时代的家具。
“包豪斯”是德文Ba 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
该校创办人及首任校长,是著名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他别出心裁地将德文Hausb au(房屋建筑)一词调转成Ba uhaus来作为校名,以显示学校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机构的区别。
另一位德国建筑师,亦属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曾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该校于1925年搬到德骚,后又于1933年迁至柏林,同年遭纳粹法西斯查封而被迫解散。
虽然从创立至遭遇“杀校”,“包豪斯”仅存世短短14年,但其理论与学说却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激起的涟漪至今随处荡漾。
包豪斯,德语Ba uhaus的译音,由德语bau(建造)和Haus(房屋)两词合成。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
该学院以包豪斯为基地,在19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
包豪斯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说起来,其本义是造平民化的房子。
在1919年的《包豪斯宣言》里中有这样一句: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
在中国,最成功的包豪斯风格作品很可能是北京的798。
包豪斯思想要求设计人员“懂得营利的目的”,最充分利用时间和生产设备,服从严酷的现实,艺术性的设计工作,只不过是生活要素的必要组成部分。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a223f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b.png)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包豪斯是德国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设计运动,也是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一直以简洁、功能主义和合理利用材料等特点而著称。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
首先,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简洁。
包豪斯追求简单、纯粹的设计形式,注重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完美结合。
他们认为,去除物体上的多余装饰和繁琐细节,能够使设计更加纯粹简约,凸显出功能和结构的美。
简洁的设计风格使得物体的外观更加统一、整洁,并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
其次,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功能主义。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追求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和环境。
他们主张以人为本,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通过对空间、布局、材料等的优化设计,提高物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率。
功能主义设计注重效益和实用性,避免了过度装饰和形式上的浪费。
最后,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合理利用材料。
他们强调使用真实的材料,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能和特点,避免浪费。
包豪斯倡导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提升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善于将材料的强度、质地、颜色等特性应用于设计中,使作品更加符合材料的本质和特点。
在包豪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例如,包豪斯创始人华尔特·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格尔万椅”,以其简洁的线条、舒适的座位和独特的弯曲木材外观而著名。
这款椅子不仅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还体现了包豪斯对简洁和合理利用材料的追求。
另外,包豪斯的建筑作品也是其设计理念的杰出体现。
例如,位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大楼,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借助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设计出了一个坚固耐用、结构简单的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总之,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体现了简洁、功能主义和合理利用材料等特点。
其对现代设计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设计的风格和态度。
室内设计的主流
![室内设计的主流](https://img.taocdn.com/s3/m/ba75db1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4.png)
室内设计的主流 ——现代简约风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
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其主题是:要创造一个能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省力的环境---机械的环境。这种技术美学的思想是本世纪室内装饰最大的革命。
谢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醉:糅合巴洛克典雅风格与现代唯美主义,把宽敞舒适的空间修饰为富丽堂皇的尊贵府第,令人醉倒在满泻的浑黄灯光下……
宽:跳出框框,跃进广阔的视觉空间。设计师以简约笔触演绎现代豪宅的气派与和谐,为偌大的空间带来家的感觉,令人开怀。
01
02
03
众志达首席设计师林乃强
设计师简介: 林乃强,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从事行内工作七年,中国室内注册设计师。曾获得福建室内灯光设计第三名,2007年瀚林杯设计大赛优秀奖,2007年福建辉煌杯工建方案类第二名。
现代简约风格的定义
04
03
04
03
01
02
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德国工业同盟与包豪斯
![德国工业同盟与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d7ac1c2bb4daa58da0114a96.png)
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大理石壁面
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湖滨公寓(1948)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梅隆科技馆(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
包豪斯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 育体系的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却 非常深远。 包豪斯的学制包括三个层次: 一、半年制预科教育,进行基础课程训练; 二、3年制设计及工艺教育,在各类工厂(金工工 场、木工工场、陶瓷工厂、玻璃工场、雕塑工场、 编织工厂、壁画工场、舞台美术工场等)实习; 三、2年制建筑教育,学习结构、技术及进行实习, 相当于研究生阶段。
生于1883年,其家庭具有艺术与 建筑两方面的传统。 1907-1910年间,格罗皮乌斯在彼 得·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开 始了他的现代设计生涯。贝伦斯 帮助他形成了物质环境和谐统一 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成为他在 包豪斯活动的基础。
包豪斯的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 院。 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 同时它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艺术设计的新探索与 实验成果,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 的中心。 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两方面都产生了具有深远 历史意义的巨大影响。
3、格罗皮乌斯艺术设计教育思想:
一战前:崇拜机械力量,设计法古斯工厂等作品。 魏玛时期:倾向于传统手工艺教育。 德绍时期:同大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 艺术与大工业生产技术、
手工业教学与大工业生产相结合。
包豪斯的设计特点:
它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设计方法,即利 用现代材料和工业技术,以原色红、黄、蓝和圆 形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名: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责任者:刘林关键词:功能主义德国包豪斯风格分类:工艺美术理论分类号:J509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刘林摘要:德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乘着本国工业化的锐势,成为欧洲现代建筑和设计探索的先锋国家。
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虽然不是起源于德国,却在德国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理念,并形成了一套高度风格化的形式语言,对20世纪的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包豪斯风格正是这种德国化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物。
关键词:功能主义;德国;包豪斯风格中图分类号:J509(518)文献标识码:A笔者此前曾在《从功能主义设计的思想渊源与沿革再谈什么是功能主义》一文中尝试着对现代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与内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同时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包豪斯风格并不是“形式追随功能”这种设计理念的产物,它所折射的乃是植根于德国社会和文化土壤的一种德国化的功能主义。
本文拟就此展开进一步的论述,探讨功能主义在德国体现的特殊性,并分析其与包豪斯风格之联系。
一、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德国的兴起德国并不是功能主义的发源地,功能主义之于德国,算是一件舶来品。
它进入德国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至1806年前后,通过一位曾在魏玛大公国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康塔(Carl Friedrich Anton Von Conta)的努力,法国建筑师迪朗(Jean Nicolas Louis Durand)《简明讲义》(Précis des lecons)的德语版本在那一年得以发行。
[注:参见[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但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开始发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扩张的时候,这种思想才通过少数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宣传对建筑和工业设计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先驱们彼时所宣扬的并不是迪朗的观点,也非美国建筑师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一种根植于普鲁士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受着时代精神和民族主义的驱动、并夹杂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复杂混合物。
1890年,随着第二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下台,“德国的文化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评论家认为在手工艺及工业领域中改进设计是实现未来繁荣之根本,而德国在既无廉价的原材料资源,又无现成的大路产品出口对象的条件下,只能用超等质量的产品来夺取世界市场。
”[注:参见[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页。
]促使这种共识形成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种赶超英国的强烈愿望:自1851年伦敦博览会以来,送到历届世界博览会参展的德国工业产品一直不受好评,“德国制造”更被认为是“价格便宜而质量低劣”的代名词,[注:由于德国人经常把他们的产品假冒成英国制造的优质产品,进而通过低价来抢占英国市场。
因此在1887(1877?)年的时候,英国议会对其1862年制订的商标法进行了一项修订,规定所有来自国外的产品必须用“Made in…”的字样来标明产地,“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的原产地标签由此而来。
参见李乐山著《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李伯杰著《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而英国产品则常常是德国企业仿冒的对象。
与此同时,俾斯麦在位期间集中全力发展工业和经济的政策已使德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重新燃起的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野心自然使得洗刷“德国制造”的坏名声、提升德国产品的国际声誉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在工业主义和一种民族主义的推动下,威廉二世(Wilhelm II.)治下的官僚机构开始支持那种“具有德国内在文化色彩的、新的美术与工艺复兴运动”[注:参见[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页。
],并于1896年委派一位建筑师兼普鲁士贸易局的官员——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前往伦敦,对英国的建筑及设计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考察。
1904年穆特修斯回国以后,供职于普鲁士商业部,主管各地的工艺美术学校,负责改革全国应用艺术的教育纲领,并将其研究成果《英国住宅》(Das englische Haus)付诸出版,他也因此成为把英国的观念传播到德国的首要人物。
1907年,他还成功地团结了一批工业家、建筑师和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名叫“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的组织。
新的设计思想正是以制造联盟为基地,通过穆特修斯和其他重要成员的个人著述以及设计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在三卷本的《英国住宅》中,穆特修斯专门用了一卷的篇幅来探讨英国住宅的功能问题,该卷的开头和结尾处都引用了培根(Francis Bacon)的格言:“房屋的建造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看的。
”[注:参见[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他认为“英国住宅真正的、决定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绝对客观性(Sachlichkeit)。
……钱不是花在名贵的花园和地面上,也并不用来表现华丽的装饰和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它采取着天然的正确姿态,没有浮华和虚饰,这是一种如此自然的状态,然而在我们的现代文明中却成了凤毛麟角。
”[注:参见同上书。
]“客观性”是穆特修斯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词,他在1897年到1903年间为《装饰艺术》杂志所写的一系列文章和《英国住宅》中使用了这个词语。
在他的宣传下,德国出现了一股追逐这种“客观性”的潮流,“其核心就是对简单和诚实的渴求”。
[注:参见[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在穆特修斯看来,“‘客观性’意味着对产品设计所持的一种客观的、功能主义的而且是十分实在的态度,着眼于改革工业社会本身。
”[注:参见[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9页。
]英国住宅那种庄重节制的个性是穆特修斯非常欣赏的,他希望德国的工业产品也能具备这样的特质,他反对装饰的态度极为坚决,认为装饰应该完全从工业生产中消失:“我们想在机械产品上看到的,是平滑的形式,简化到只剩下了最基本的功能。
”[注:参见[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页。
]那些年间大量涌现出来的一些纯实用性建筑和交通工具成为他反对装饰的一个基本论据,他宣称火车站、展览馆、桥梁、蒸汽轮船等是“机器风格”(Maschinenstil)“活生生的表现形式”,它们具有“一种严肃纯朴而合乎科学原理的‘实事求是的精神’(Sachlichkeit)”;它们“绝对摒弃一切外在的装饰,完全按照它们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形式”。
[注:参见[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这里,我们获得了穆特修斯思想的又一关键词:“机器风格”。
1913年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年鉴中收录了他的一篇文章《工业建筑中的形式问题》(Das Form–Problem in Ingenieurbau),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也许过去没有认识到,仅仅满足单个的意图,是不能创造动人的视觉形式的,因而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力量,即使是不自觉的。
无论如何,出自工程师的一切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纯净风格,这首先是要归因于机器;在本世纪初,这种风格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人们开始习惯于欣赏所谓的‘机器美’,并从这种特质中看出现代风格最清晰的表现来。
”[注:参见[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这段话对我们理解功能主义在德国发展起来的独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清楚地表明穆特修斯对那种以迪朗等人为代表的功能、经济等于美的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他的功能主义立场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动人的视觉形式”。
形式不是功能的随从,而是在产品众多属性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专门的考虑。
在他这种态度和思路的影响下,为工业产品创造“好的形式”(good form)成为制造联盟,甚至是整个德国建筑和实用美术界孜孜以求的一个根本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形式”?这个问题的答案亦已包含在穆特修斯的阐述中。
“好的形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要素:反映时代精神和纯净无装饰,而机器无疑正是集这二者于一身的典型。
他视机器为新风格的源泉,并特别提出了“机器美”的概念。
正是这种对机器美学价值的强调,引导了20世纪德国建筑和产品的形式朝着“机器风格”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德国建筑和工业设计新风格的基调。
事实上,肯定而不是拒绝机器是当时的德国上下的普遍态度。
正是对机器所持的积极看法、雄厚的科技实力和迅速崛起的工业经济,使德国在20世纪的现代运动中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现代设计的实验中心,“标志了从个别试验走向创建为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新风格迈开了最重要的一步。
”[注:参见[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如果说穆特修斯主要是在思想和理论上发德国功能主义的先声,那么制造联盟的另一位重要推动者、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风格的奠基人——贝伦斯(Peter Behrens),则是德国功能主义风格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他在AEG公司(Allgemeine Elektricitts Gesellschaft)担任建筑师和设计师期间,开创了一种对车间厂房、公司产品乃至广告招贴进行统一设计的手法,并发展了一种古典气质的功能主义风格,我们在后来许多德国著名设计作品的身上仍不难发现这种古典特质。
贝伦斯的功能主义立场与穆特修斯是基本一致的,认为“只遵循功能目的或者材料目的,不可能创造任何文化价值”[注:参见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赞同艺术家应该参与工业生产,创造“直接来自机器生产的形式”[注:参见[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
但是与穆特修斯对机器毫无保留的赞美相比起来,贝伦斯对工业文明的接受并不是自觉自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