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危险等级划分表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_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_](https://img.taocdn.com/s3/m/ccde0726b9f3f90f77c61bd4.png)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分類病原微生物依其危險性為基礎之分類(依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三年六月增修之「基因重組實驗守則」)甲、第一級危險群(Risk group 1 ,RG1)微生物第一級危險群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例如不產生內孢子之Bacillus licheniformis, Escherichia coli-K12, adeno—associated virus第一型至第四型,及重組的不含潛在致癌基因產物或毒素之adeno—associated virus,且在無輔助病毒存在下進行培養。
乙、第二級危險群(Risk group 2 , RG2)微生物第二級危險群微生物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治療的方法。
(一)細菌包括披衣菌1。
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前稱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2.Actinobacillus3.Actinomyces pyogenes(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pyogenes)4。
Aeromonas hydrophila5.Amycolata autotrophica6.Arch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haemolyticum)7.Arizona hinshawii(所有血清型)8。
Bacillus anthracis9。
Bartonella henselae, B. quintana,B。
vinsonii10。
Bordetella包括B。
pertussis11.Borrelia recurrentis, B。
burgdorferi12.Burkholderia(以前稱為Pseudomonas species;列於第三級危險群者除外)13.Campylobacter coli, C。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标准版
![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准则表-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4ac0d0eff9aef8951e0656.png)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无财产损失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 1万元以下
4
事故(一人死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 上,10万元以下
5
严重事故(死亡人数2人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
以下)
上,500万元以下
6
特大事故,许多人伤亡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以
表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度:E 级号 1 2 3 4 5 6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低于12次暴露 只有在特定情况暴露,或几乎不暴露
表4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级号
人员伤害情况
1
伤害,可以恢复
2
1至2 人轻伤
3
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 轻伤
15
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交网络大量转 载。
40
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国内外社交网络 大量转载。
100
表2 事故的可能性:L
级号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完全可以预见会发生
发生可能性的衡量(发生频率) 每天、经常发生、几乎每次作业发生
2
相当可能
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
3
可能,但不经常
每年可能发生一次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5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0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6
极不可能
7
实际不会发生
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
设备运行良好,基本不出故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错
设备运行优秀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L分值 10 6 3 1 0.5 0.2 0.1
风险和隐患辨识分级一览表(1)
![风险和隐患辨识分级一览表(1)](https://img.taocdn.com/s3/m/2211b3c7336c1eb91a375de2.png)
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一、自然条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序号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形成事故原因事故后果L E C D危险程度防范措施1雷击触电1.夏季雷电季节季节自然直接雷击;2.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1.预热器、筒仓、烟囱高耸建筑且未安装避雷设施;2.变电站变压器、电杆等未安装避雷器;3.避雷设施损坏、失效或人为拆除未恢复。
人员伤亡建构筑物损坏供电中断经济损失331590显著危险1.安装避雷设施、避雷器;2.及时更换损坏、失效或恢复人为拆除的避雷设施。
2高低温1.夏季酷暑,室外温度高达40℃以上;2.冬季寒冷,最低温度-18.4℃以下。
1防暑降温用品未发放到位;2.空调、风扇等设备工作不正常;3.通风不畅通;4.防寒用品未发放到位。
人员伤害62112稍有危险1.加强防暑降温和防寒用品的管理;2.及时维修制热、制冷及通风设备;3地震1.断层错动;2.岩溶塌陷;3.陨石撞击;4.地函物质相变化。
工程建(构)筑物设防等级低于所在区域地震烈度人员伤亡建构筑物损坏经济损失0.50.54010稍有危险1.及时维护老化的建(构)筑物;2.定期对工作人员举行逃生演习,加强工作人员的防震能力;4内涝水灾1.雨季积累大量降水;2.排水不畅通。
1.防洪设备设施不完善2.排水设备设施不畅通人员伤害建构筑物损坏经济损失66136可能危险1.及时维护和增设必要的防洪设备设施。
2.定期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对可能造成淤塞的位置进行清理,保证排水畅通。
5车辆伤害1.高温爆胎引发车辆伤害;2.低温制动管爆裂引发车辆伤害;3.地震或积水导致路基不稳引发车辆伤害;4.路面冰冻导致车辆失控。
1.厂内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2.防洪、排水设备设施不良;3.车辆超载超速;4.不按规程作业;5.车轮未防滑链。
人员伤害车辆损坏经济损失131545可能危险1.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使设备状况良好;2.及时维护防洪、排水设备设施;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严禁无证人员及酒后驾车。
附表1.安全风险评价方法(JHA+LEC)
![附表1.安全风险评价方法(JHA+LEC)](https://img.taocdn.com/s3/m/5b4c680e5727a5e9856a6134.png)
附件1: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
一、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
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D)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D = L× E× C
式中:
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
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1
(2
(4)危险等级划分(D)如下表:
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表1 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
单位:公司岗位:部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印刷作业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54621b43323968011c92c8.png)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
![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0db4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8.png)
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和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对危险源等级进行具体划分和分类。
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领域,对于重大危险源等级的划分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危险源的管控和防范措施,也直接关系到各类企业和单位的生产运营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安全。
1. 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定义和特点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领域,对于重大危险源等级的划分,一般会以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和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程度为依据。
根据这些依据,重大危险源可以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危险源的可能后果最为严重,四级危险源的可能后果相对较轻。
每个级别的危险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对应的管控措施。
2. 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的具体内容对于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标准,一般会结合具体的危险源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通常包括危险源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划分标准的明确和具体是保障重大危险源管控有效性的基础,也是各类企业和单位进行危险源等级评定和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的依据。
3. 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对安全管理的意义和影响重大危险源等级的划分,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一级危险源,需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和防范措施,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而对于四级危险源,可以适当降低一些管理投入,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重大危险源等级的划分,将对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决定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4. 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重大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和单位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自身的危险源情况,还能指导其制定更为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了解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应急预案编制[1]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应急预案编制[1]1](https://img.taocdn.com/s3/m/3666cbc7453610661fd9f42b.png)
二、名词解释
1、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 事件。
2、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 程度。
3、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 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4、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或设施)。
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提高职工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人身伤亡 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分级管理,明确部门、人员职责的 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修订、编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 力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6、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
源管理制度,明确分级管理的部门、人员 、职责。
18八、风险评价的方法来自(1)询问、交流、记录; (2) 现场观察; (3)查阅有关资料; (4) 获取外部信息; (5)工作任务分析; (6)安全检查表;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8)其它危险源辨识方法。
19
(一)如何进行风险评价 建议风险评价采取二级评价程序。
五、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原则 (1)科学性:以安全科学理论为指导,揭示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存在方
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2)系统性: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分清主要危险及其相关的危险。 (3)全面性:不仅分析正常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分析检修及操
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因素。 (4)预测性:分析危险因素的触发事件,及分析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或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fe70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7.png)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一、引言危险源等级划分,是对危险源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危险源等级划分的标准,从一级到四级不同级别的危险源的特点和相关措施。
二、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1. 一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高、易导致重大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比如在化工厂中,储存大量高毒性物质的罐区;在煤矿中,存在致命性的瓦斯超标区域等。
对于一级危险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零事故发生。
2. 二级危险源二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较大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较高,可能导致较大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比如在建筑工地上,存在高处坠落风险较高的施工区域;在化工车间中,操作重要设备的操作台等。
对于二级危险源,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 三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程度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一般,可能导致一般伤亡和一般经济损失。
比如在医院中,普通手术室内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在食品加工厂中,可能存在的一般性食品安全隐患等。
对于三级危险源,必须加强监管和安全防范,确保日常安全生产。
4. 四级危险源四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较小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较低,可能导致较小伤亡和较小经济损失。
比如在办公室中,一般的架子、桌角等可能存在的碰撞伤害,以及一些轻微的火灾风险等。
对于四级危险源,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文章写手,深入了解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在编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危险源,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https://img.taocdn.com/s3/m/6627f811f7ec4afe05a1df44.png)
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进行危险度评估。
2、①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②见《压力容器中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表1、表2、表3。
3、表中“物质”是指单元中原材料、中间体或生成物中危险、有害程度最大的物质,其取值不累加。
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是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物质。
4、表中“容量”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计算取值,其中R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中的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q/Q= q1/Q1+q2/Q2+…+ qn/Qn,式中q1,q2,…,qn 为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Q1,Q2,…, Qn,为每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
附件2企业风险评估分级信息表企业名称:详细地址:2.按照《危险度评价分值表》,对各单元的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工艺等五项风险因素进行评定,最后按照各项分数之和(危险度分值=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工艺),来评定该单元的危险度分值。
3.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分类:红色等级(非常高危险度,危险度分值≥21);橙色等级(高危险度,16≤危险度分值≤20);黄色等级(中危险度,11≤危险度分值≤15);蓝色等级(低危险度,危险度分值≤10)企业的评估风险等级取各单元最高的评估风险等级;4.对周边有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交通、商业、文化、旅游以及住宅小区、街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零售业务的店面除外),其最终风险等级应在评估级别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附件3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单位信息汇总表填写说明:1.“类别名称”按照《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填写。
双重预防体系 双体系 两个体系常用取值、术语一览表
![双重预防体系 双体系 两个体系常用取值、术语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e8a339a5e9856a561260f3.png)
>25
2套装置停工 行业内、省 或设备停工 内影响
3 2 1
>10 <10 无损失
1套装置停工 地区影响 或设备停工
受影响不大, 几乎不停工 没有停工 公司及周边 范围 形象没有受 损
等级
5
标
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 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 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更多资料 请在T宝内搜索双体系。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 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 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 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R值 评价级别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风险色度 (管控级别) 管控层级
20-25 1级 极其危险 重大风险
15-16 2级 高度危险 较大风险
9-12 3级 显著危险 一般风险
4-8 4级 轻度危险 低风险
1-3 5级 稍有危险 低风险
红
橙
黄
蓝
蓝
公司级
Hale Waihona Puke 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
岗位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4
3
2 1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4d2e71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5.png)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
1级:轻微划伤或擦伤,不影响正常活动。
2级:局部受伤,需要包扎或冷敷,对正常活动有一定影响。
3级:受伤较严重,需要缝合或手术治疗,对正常活动有明显影响。
4级:受伤严重,可能出现永久性损伤,需要长期治疗,对正常活动有极大影响。
5级:全身受伤,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抢救。
6级:受伤严重,出现多器官衰竭,生命威胁极大。
7级:全身器官衰竭,预后极差,生命威胁极大。
8级:病情极度危急,生命体征逐渐衰竭。
9级:生命体征完全消失,已经死亡。
10级:意外或伤害已经发生,但尚未确定伤残等级。
- 1 -。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810dd20e03d8ce2f00662395.png)
环保
主要环保设施发生故障致使机组停运、紧急抢修恢复后方可继续生产
4
安全
可能造成轻伤3人以上;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万元到10万元之间。
1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环保
产生的污染物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消耗的资源高于同行业最低水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专项改造才可达标
表B-3风险评估“可能性”分值
序号
可能性
分值
安全
职业健康
1
如果危害事件发生,即产生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100%)
频繁:平均每6个月发生一次
10
2
十分可能(50%)
持续:平均每1年发生一次
6
3
可能(25%)
经常:平均每1~2年发生一次
3
4
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过
偶然:3~9年发生一次
1
5
相当少但确有可能,多年没有发生过
序号
后果
分值
1
安全
可能造成死亡≥3人;或重伤≥10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1000万元。
100
健康
可能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环保
产生的环保事件后果严重,潜在影响构成环保事故及以上等级
2
安全
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重伤3~9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表b2风险评估暴露分值序号暴露分值安全职业健康持续每天许多次暴露期大于2倍的法定极限值10经常大概每天一次暴露期介于1?2倍法定极限值之间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暴露期在法定极限值内偶尔从每月一次到每年一次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和法定极限值之间很少据说曾经发生过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内特别少没发生过但有发生的可能性暴露期低于正常允许水平052在sep法中可能性p是指暴露发生后导致后果发生的概率可能可能性的分值计算方法如表b3所示
危险作业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作业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29857cba0d4a7303763a57.png)
序号危险作业
名称一级危险
作业
1、储配站、
CNG加气站
工艺管道、
区域调压
站站内工
艺管道;
2、xx高
压管线、次
高压管线、
中压管道
DN >200
㎜管线带
气动火作
业。
二级危险作业
1、中压管道大于
等于100且小于三级危险作
业四级危险作业楼栋调压箱出口至引入管、等于200㎜管线,1、低压DN
管线带气动火作
业;
2、停气户数≥
1000户带气动火
作业;
3、储配站、CNG
低压DN ≥200㎜<200㎜管户内立管的带线或中压管气(动火)维道DN<修、零散户的100㎜管线安装连接、用带气动火作户燃气设施的业;拆、改、移、关的带气动火作业、不带气动火作业、带气不动火作业主要指场站外经定时监测、自然通风或持续机械通风,能保证安全的有限空间作业高度在
作业高度在30米
15米-30作业高度在5米-15米,其米
2、停气户数安、臵换等相1
动火作业
加气站、液化气汽≥500户带
化站内、区域调压气动火作
站、其他易燃易爆业;
区域安全间距内
不带气动火作业。
主要指场站内可
能导致窒息、中
2有限空间
作业毒、爆燃或严重职
业病危害的有限
空间作业
3高处作业以上,其坠落半径
为5米
半径为4米
米,其坠落半径为3易燃易爆场
所(主要指
场站内)、市
4动土作业区燃气管道
及设施附近
的动土或开
挖2米以上
作业
临时用电5作业其他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
1化学危险等级
![1化学危险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7bf834856bec0975f465e2ce.png)
R1 干燥时易爆。
R2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 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 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 加热会引起爆炸。
R6 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 会导致起火。
R8 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 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 易燃。
R11 非常易燃。
R12 极端易燃。
R13 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 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 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 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 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 吸入有害。
R21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吞咽有害。
R23 吸入有毒。
R24 与皮肤接触有毒。
厂房消防等级划分标准表
![厂房消防等级划分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46c2d0b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9.png)
火灾危险性较小ຫໍສະໝຸດ 戊类3.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火灾危险性最小
厂房消防等级划分标准表
消防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
主要特征
1. 闪点小于 28℃的液体
甲类
2. 爆炸下限小于 10% 的气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 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 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 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5. 助燃气体
6.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 点大于等于 60℃的液体雾滴
1. 闪点大于等于 60℃的液体 2. 可燃固体
火灾危险性一般
1.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 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 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6.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 炸的物质
火灾危险性极大
7.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1. 闪点大于等于 28℃,但小于 60℃的液体
2.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 10% 的气体
乙类
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 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火灾危险性较大
丙类 丁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4.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5.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6.预应力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吊篮脚手架工程。
5.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6.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1.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2.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他
1.应划人危险等级II级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2.其他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应划人危险等级II级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4.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3.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4.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六.其他
1.应划人危险等级I级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其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应划人危险等级I级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3.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4.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表1危险等级划分表
危险
等级
分部分项工程
工程内容
Ⅰ级
一、人挖桩、深基坑及其他地下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
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3.开挖深度超过l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Ⅲ级
除I级、Ⅱ级以外的其他工程施工内容
四、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架体高
1 .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2.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Ⅱ级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人挖桩、地下及水下作业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2.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3.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