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824094ee06eff9aef807e2.png)
C.专项保护规划
D.风貌保护道路分级保护
E.形成“一图一表,图表合一”的管理文件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4.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
A.建筑安全性低
B.缺乏统一规划
C.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分立
5.下面哪一处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丰富,是中心城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风貌区( )。
A.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B.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C.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D.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在法国,保护区保护与价值重现规划(PSMV)是唯一由国家进行编制和管理的城市规划。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英国成片保护的管控对象主要是“保护区”。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1986年,上海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B.加强上海特色元素的保护
C.强化整体保护和文脉传承
D.完善土地捆绑出让政策
E.完善奖励机制的实施应用,加强资金支持
用户答案:[ADE] 得分:8.00
3.上海先后编制的保护规划,分别从( )方面体现了全面深入,科学合理的规划思路。
A.注重调研,注重中西合璧
D.定期大量的资金投入
E.缺乏对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
用户答案:[ACDE] 得分:8.00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92分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92分](https://img.taocdn.com/s3/m/cbf42e72453610661fd9f436.png)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92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下面属于对英国保护对象体系描述的是()。
A.类型多样,重视历史环境的保护B.覆盖单体-环境-成片地区C.保护对象内涵和意义的不断完善,关注地方特色D.“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用户答案:[A] 得分:6.002.下面不属于上海历史建筑基本情况的是()。
A.规模总量达B.中心城以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C.功能多样D.分布集中用户答案:[D] 得分:6.003.下面属于历史建筑内部修缮的是()。
A.结构修缮B.立面整治C.空间整治D.环境清理用户答案:[A] 得分:6.004.下面关于上海现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法评价正确的是(),A.建筑修缮改造方法需要统一规范的引导B.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没有社会文化的延续重要C.居住类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是建筑功能转换D.建筑功能转换是所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首选用户答案:[A] 得分:6.005.上海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行的地方性法规是()。
A.《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B.《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C.《文物保护条例》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用户答案:[B]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理念和原则()。
A.可识别性B.可逆性C.分级分类D.创新性E.借鉴相融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2.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A.建筑安全性低B.缺乏统一规划C.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分立D.定期大量的资金投入E.缺乏对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用户答案:[ACDE] 得分:8.003.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的是()。
A.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B.机具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C.道路呈方格网布局,道路网密度较高,街坊狭小D.优秀历史建筑最为集中E.具有世界级知名度和影响力用户答案:[BDE] 得分:0.004.常见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包括()。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试卷(74分)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试卷(74分)](https://img.taocdn.com/s3/m/b2115b835901020206409c76.png)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试卷(74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下面不属于上海历史建筑基本情况得就是( )。
A.规模总量达B.中心城以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为主C.功能多样D.分布集中用户答案:[D] 得分:6、002、下面关于上海现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法评价正确得就是( ),A.建筑修缮改造方法需要统一规范得引导B.建筑物质空间得保护没有社会文化得延续重要C.居住类建筑保护利用得关键就是建筑功能转换D.建筑功能转换就是所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得首选用户答案:[A] 得分:6、003、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哪个时期提出建立“最严格得保护制度”,将上海得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得高度,逐步建立起完整得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
A.1989年B.1990年C.2003年D.2010年用户答案:[C] 得分:6、004、下面对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得创新保护利用模式说法正确得就是( )。
A.鼓励利用历史资源与地区旅游活动系统得有机结合B.适度允许优秀历史建筑产权与使用权参与市场交易C.在理清历史建筑产权得基础上,参考投资信托得模式D.居住类得历史建筑整体置换,利用出租房屋以委托经营得方式引入专业得管理公司用户答案:[B] 得分:6、005、下面属于历史建筑内部修缮得就是( )。
A.结构修缮B.立面整治C.空间整治D.环境清理用户答案:[A]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上海先后编制得保护规划,分别从( )方面体现了全面深入,科学合理得规划思路。
A.注重调研,注重中西合璧B.明确原则、方法、框架以及内容作了规定C.专项保护规划D.风貌保护道路分级保护E.形成“一图一表,图表合一”得管理文件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2、完善配套支撑政策得方法有( )。
A.提升规划管理与设计标准得适用弹性,兼顾风貌保护与更新利用B.加强上海特色元素得保护C.强化整体保护与文脉传承D.完善土地捆绑出让政策E.完善奖励机制得实施应用,加强资金支持用户答案:[D] 得分:0、003、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得就是( )。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的探索与建议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的探索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f3cee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d.png)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的探索与建议文化遗产无疑是我们文明和历史的重要见证,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有多重。
首先,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给文化遗产带来了重大的压力。
快速的城市发展导致大规模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通常会破坏或改变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之一。
盗掘、文物非法交易和恶意破坏等行为,严重危害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最后,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和洪水等,同样会给文化遗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要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保护。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保护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实现有机衔接。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和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当公众真正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时,文化遗产才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文化遗产都具有跨国性和跨地域性的特点,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保护。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包括交流经验、共同研究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同制定保护标准和保护准则,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最后,我们需要将科技创新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例如,利用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来进行文化遗产的勘探和保护工作。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面对现状与挑战,我们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初中历史遗迹保护探索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与困境
![初中历史遗迹保护探索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与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cb9444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1.png)
初中历史遗迹保护探索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与困境初中历史遗迹保护:探索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与困境古代遗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它们不仅代表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更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古代遗迹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磨损。
因此,初中历史遗迹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困境。
一、古代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古代遗迹保护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古代遗迹,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风貌、文化和发展状况。
例如,我国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全球瞩目的旅游景点。
如果长城没有得到保护,那么我们将无从知晓历史上的边防工程奇迹,无法感受中国的壮丽山河。
古代遗迹保护还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古代遗迹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展示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保护古代遗迹,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古代遗迹保护面临的困境然而,古代遗迹保护并非一帆风顺。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困境:1. 自然破坏:古代遗迹长期处于自然环境的侵蚀和破坏之中。
例如,风化、水浸、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古代遗迹造成损害。
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防止自然灾害对古代遗迹的破坏。
2. 人为破坏:由于盗掘、非法采石、抢劫等行为,古代遗迹面临被破坏、掠夺的风险。
这些人为破坏行为的背后往往涉及到非法收益,对古代遗迹的保护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3. 资金不足:保护古代遗迹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然而很多遗迹保护单位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使得保护工作难以开展和延续,给古代遗迹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4. 文物保护意识不足:一些地区和个人对于古代遗迹保护的意识还不够明确和重视。
他们可能缺乏对古代遗迹的认识,或者将保护古代遗迹的责任推给其他部门。
这无疑给古代遗迹保护工作增添了困难。
三、解决古代遗迹保护困境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保护古代遗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代遗迹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试卷用户答卷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试卷用户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efe5cc50c8d376eeafaa3178.png)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哪个时期提出建立“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将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A.1989年B.1990年C.2003年D.2010年用户答案:[C] 得分:6.002.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包括()。
A.针对地方特色,法律法规现行B.规划、房管、文物协作,管理机制健全C.点线面结合,保护体系完善D.中西合璧,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用户答案:[D] 得分:6.003.法国巴黎马莱区的城市保护规划新建设的规定中要求整个街区的建筑限高为()m。
A.15mB.20mC.25mD.30m用户答案:[C] 得分:6.004.下面不属于上海历史建筑基本情况的是()。
A.规模总量达B.中心城以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C.功能多样D.分布集中用户答案:[D] 得分:6.005.下面关于上海现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法评价正确的是(),A.建筑修缮改造方法需要统一规范的引导B.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没有社会文化的延续重要C.居住类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是建筑功能转换D.建筑功能转换是所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首选用户答案:[A]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完善配套支撑政策的方法有()。
A.提升规划管理和设计标准的适用弹性,兼顾风貌保护与更新利用B.加强上海特色元素的保护C.强化整体保护和文脉传承D.完善土地捆绑出让政策E.完善奖励机制的实施应用,加强资金支持用户答案:[AB] 得分:0.002.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理念和原则()。
A.可识别性B.可逆性C.分级分类D.创新性E.借鉴相融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3.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的是()。
A.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B.机具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C.道路呈方格网布局,道路网密度较高,街坊狭小D.优秀历史建筑最为集中E.具有世界级知名度和影响力用户答案:[BC] 得分:0.004.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规划探索——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古城墙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规划探索——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古城墙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5b434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5.png)
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迈入21世纪以来,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在此期间也产生了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受限、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难以平衡等矛盾。
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城市更新;2021年3月,城市更新行动被正式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亦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求得平衡。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倡导保护文物、珍惜文物,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
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传统风貌和城市记忆,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2]。
进一步发挥好历史文化遗产内外部价值的显隐性效应,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共生[3]。
1袁州古城墙遗址概况1.1项目背景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古称“袁州”,其建城史可追溯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迄今已有2 200多年的历史。
唐代文豪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誉袁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虽历经时代风雨变迁,但保存至今的文物古迹不在少数,全市共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4 533处,其中有以袁州谯楼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难禅阁、袁州会议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文化遗产资源丰厚。
2019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 687.57亿元[4],城市发展进入了由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摘要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当代人,更属于子孙万代。
“十四五”规划时期,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双重背景之下,肩负延续城市文脉、继往开来大任的规划工作者该如何让历史照进今时,创造古今交融的协奏,以期更好地为文化遗产和城市服务。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利用研究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6f78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3.png)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利用研究历史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是城市的记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实现更新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利用展开研究,探讨如何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实现其更新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价值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记忆和灵魂。
在历史街区中,游走于古老的建筑之间,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
历史街区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代表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传统,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财富。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的独特性。
历史街区中的建筑、街道、风貌等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反映着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具有艺术的审美性。
历史街区中的建筑风格、装饰艺术、雕塑造型等都代表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审美取向,更是艺术的经典之作。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具有社会的认同性。
历史街区中的建筑、风貌等不仅代表了历史和艺术,更是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寄托,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具有深厚的社会认同感。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是城市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
传承和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促进其更新利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历史街区的建筑物日益老化,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流失。
历史街区的更新利用面临着困难重重。
由于历史街区的建筑大多为老旧建筑,存在着使用功能不足、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更新利用的困难重重。
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1f3f7d9650e52ea5418987f.png)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区域内客观存在的建构筑物、道路等硬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是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和延续。
基于这个理念,结合我们所处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区部分)的实际状况,通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环境更新提升的基础上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街道,适宜漫步的街区,始终感受有温度的城市”高品质生活区。
关键词: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优秀历史建筑、安静生活型街道、商业活动型街道一、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概况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是指西起华山路,北至长乐路、东至陕西南路、南至肇嘉浜路围起来的区域,是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保护规模最大、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核心街区。
绿树成荫的马路和道路两侧错落有致的各式花园住宅形成了风貌区的主要特征。
衡复历史风貌区(徐汇)占地4.4平方公里,汇聚了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及环境等方面,基本形成了点、线(道路)、面(街坊片区)、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是上海城市历史记忆、文化个性与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
风貌区徐汇段共有31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总数达到1074幢。
有保留历史建筑1620幢,一般历史建筑2259幢。
该区域汇聚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近百年来,以居住为主的各国风格建筑艺术精品,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相对集中,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医生、作家以及民族实业的创办者在此居住,在城市历史中留下了厚重的一页。
高品质的建筑,宜人的空间尺度,良好的居住环境,丰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公共配套资源,使该区域一直以来被誉为上海的“上只角”,也使“住在徐汇”成为城市建设发展时期徐汇一张响亮的名片。
二、风貌区在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在城市空间拓展的同时,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更新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物质性老化、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传统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日渐丧失、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daa65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历史遗产,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本文将对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深入探讨,为长春市的文化建设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一、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分布广泛,包括中东街、西安大街、长春市会宁街和长春市伊通街等历史悠久的街区。
这些街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东街保存了大量的民国时期建筑,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城市风貌;西安大街则保存了较多的日据时期建筑,反映了日据时期的城市风貌;长春市会宁街和长春市伊通街则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建筑,展现了清代的城市风貌。
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一些历史建筑和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损毁。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不够科学,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无法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环境和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方式单一,仅以旅游观光为主,未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潜在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未能有效保护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
基于以上对策,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建立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体系,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长期保护。
2. 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和保护力度,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物。
3. 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方式,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4. 建立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团队,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
《2024年北京钟鼓楼地区街巷风貌的微更新改造研究》范文
![《2024年北京钟鼓楼地区街巷风貌的微更新改造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4c54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e.png)
《北京钟鼓楼地区街巷风貌的微更新改造研究》篇一一、引言北京钟鼓楼地区作为古都历史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变化,钟鼓楼地区的街巷风貌在岁月变迁中出现了亟待更新和改造的紧迫问题。
本研究通过分析现有问题、调查规划案例,深入探索钟鼓楼地区街巷的微更新改造路径和方式,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北京钟鼓楼地区街巷现状分析(一)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北京钟鼓楼地区作为明清时期的重要节点,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该地区的街巷布局、建筑风格、空间尺度等均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和艺术。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街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改造,亟需进行微更新改造以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
(二)现存问题与挑战目前,钟鼓楼地区街巷存在诸多问题,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等。
此外,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该地区的传统风貌与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微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及目标(一)微更新改造的必要性针对钟鼓楼地区街巷的现存问题,微更新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微更新改造,可以改善街巷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微更新改造的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钟鼓楼地区街巷的微更新改造,实现以下目标: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升街巷环境品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四、微更新改造的实施策略与方法(一)规划设计与策略制定针对钟鼓楼地区街巷的特点和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
首先,对街巷进行分类管理,确定重点改造对象;其次,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街巷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技术标准。
(二)环境整治与设施完善对街巷环境进行整治,包括道路拓宽、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等措施。
同时,完善公共设施,如增设路灯、设置座椅、建设公共卫生间等,提高街巷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16ac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7.png)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
在我们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
在我们分析了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还列举了一些实践案例。
在我们总结了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意义,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实践案例、意义、发展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长春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历史建筑的破坏和文化传统的流失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使得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只有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1.2 研究意义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城市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带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价值的思考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38c6f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价值的思考与探索一、引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
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承,并发掘其当代的价值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二、传承方式1. 修缮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进行修缮与保护工作。
这涉及到建筑物、遗址以及文物的保护。
通过精确而谨慎的保护措施,我们能够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得以保存,并将其历史特征传承给后人。
2. 教育与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还需要通过教育与研究来推动。
学校应当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了解、研究和体验这部分的历史文化。
同时,专家学者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意义。
3. 传统技艺的传承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技艺是由历代传承而来的,因此,通过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并传授知识与技能,才能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得到延续。
培训机构、教师和社区组织等都应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
三、当代价值1. 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
通过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源,形成文化认同感,并且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
这有助于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2. 旅游与经济发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遗产,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收入。
同时,旅游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与体验历史文化遗产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对话。
3. 精神寄托与情感交流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记忆,为人们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
通过探访和了解这些遗产,人们可以与历史和文化产生共鸣,同时也能够理解与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与信仰。
四、思考与探索在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思考和探索一些问题。
1. 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平衡传统价值与当代需求之间的关系。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93b77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4.png)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1-0078-05 收稿日期 2023-06-16摘 要 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和中国的首都,不仅要保护北京老城,还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位于北京老城核心地段,是北京传统风貌的重要载体,保护更新能更好地延续北京历史文脉、突出北京城市特色、传承胡同居民记忆。
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以价值为核,整体保护,功能重组,结构优化的思路,提出和谐共生,物质空间保护;传承文脉,非物质空间传承;面向未来,功能更新的保护更新策略。
关键词 北京老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更新策略 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Abstract As the ancient capital and the capital of China, Beijing's old city renewal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the capital city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the old city. Beij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 a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Beijing's old c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Beijing's traditional style, and protection and renewal can better continue Beijing's historical context, highlight Beijing's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 the memories of Alley residents. Tak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come up with new idea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new idea is the core of value with overall protection and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wit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deas. The update strategy is material spac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space and updated feature.Keyword Beijing Old Tow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Protection and update policie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trateg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n Beijing Old Town: A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Brick Tower Alley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年左右的建都史,经历元、明、清三朝的建设发展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历史遗址的探索发现并保护历史遗迹的重要性
![历史遗址的探索发现并保护历史遗迹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f5882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历史遗址的探索发现并保护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历史遗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财富,它们见证着过去的辉煌与风雨,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如何科学地探索发现历史遗址,并妥善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已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探索发现历史遗址的重要性、历史遗迹的保护意义以及如何有效保护历史遗迹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探索发现历史遗址的重要性探索发现历史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历史遗址是过去时代的见证者,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历史遗址的探索与发现,我们能够还原过去的历史场景,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面貌和文化传承。
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是塑造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此外,探索发现历史遗址对于学术研究及知识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遗址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历史遗址的发掘,可以获取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证据,为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对历史遗址的探索发现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知识,将丰富的历史遗产传递给后代,培养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历史遗迹的保护意义历史遗迹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历史遗迹本身,更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历史遗迹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
保护历史遗迹能够增强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历史遗迹的保护还具有经济价值。
许多历史遗迹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历史遗迹的保护也能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三、如何有效保护历史遗迹为了有效保护历史遗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法律、管理、监督等多重手段。
首先,加强法律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遗迹的保护范围和标准。
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848a2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4f.png)
2020·07一、相关概念(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后的又一个有关遗产的概念,其概念最早于1992年被提出,突出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和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丰富多样性,保护活的传统文化,保存消失的遗迹。
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各界围绕这一概念迅速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探索。
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文化景观遗产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由人类按照一定意图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景观。
(二)城市历史景观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源于景观、历史景观、文化景观等[1],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
城市历史景观从时空的全新维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历史景观,既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随着时间发展形成的层层历史积淀,又反映出城市历史景观在同一个时间断层上不同空间领域中所体现出的共性特征。
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和保存“既包括保护区内的单独古迹,也包括建筑群及其历史地貌和地形之间在实体、功能、视觉、材料和联想等方面的重要关联和整体效果”[2]。
(三)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指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是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一种叠合。
历史文化景观将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统一于一体,通过它可以了解人类文化在历史时期的风貌[3]。
三者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关注景观遗产中所体现的文化和自然属性的融合,文化景观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4],城市历史景观侧重于城市“广泛的地理环境、城市文脉以及无形遗产”,历史文化景观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注重景观遗产中所传递的历史价值,又注重景观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中所焕发出新的社会价值。
二、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特性(一)山水城林的大尺度空间格局南京自然地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城东有钟山似盘龙状蜿蜒,城西有石头城如猛虎般雄踞,北有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临江矗立,城南有将军山、牛首山等低山丘陵,自古就有“虎踞龙蟠”之称,长江从西北方向绕城而过,成为南京城的天然屏障。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751c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3.png)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的危害和威胁,因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大保护力度。
目前,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注重从政策、法律、资金等多方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政策和法律: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国家层面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保护事业,得到了政策上的特殊支持和依托。
政府部门每年都会拨出大量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工作。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如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局和文物保护科研机构等。
资金: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予以重点关注和资助。
高额资金的投入也是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文物修缮、文物保护、文物保护环境和文物运输等。
措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复原和保存文物,提高文物的保存质量。
例如,清明上河图和故宫的修复工作,都是采取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尽可能保持和原来相同的状态。
二、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巨大潜力的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
如何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潜力,促进其发展和利用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要。
旅游产业: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文物活化利用,还能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城市历史风貌
![城市历史风貌](https://img.taocdn.com/s3/m/e16905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9.png)
城市历史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
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是指其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形成的,展现出的建筑、文化和社会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城市面貌。
首先,城市历史风貌对于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例如,一座古老城市的石头建筑往往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历史事件的重要程度。
这些建筑和文化遗产都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因此保护和传承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至关重要。
其次,城市历史风貌也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城市在旅游业方面借助其独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是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一些建筑和历史遗产成为了城市标志,并且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因此,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不仅能够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利益。
然而,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古老城区面临着拆除和重建的威胁。
开发商和政府通常更关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而忽视了这些历史遗产的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宝贵的城市历史风貌。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历史遗产。
这些法律和政策应该明确规定哪些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历史遗产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规定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公众也应当加入到历史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只有当公众意识到历史遗产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城市文化节日、开展历史讲座和推广历史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认同感。
同时,公众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捐赠或者鼓励当地的文化和艺术活动来支持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探索——以开封古城保护为例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探索——以开封古城保护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e69e2f5901020207409c36.png)
1 古 城现 状
开 封 是 我 国 首 批 公 布 的 二 十 四座 历 史 文 化名 城 之 一 , 也 是 一 座 世 界 知 名 的文 化 古都 。作 为 北 宋都 城 更 有 着 灿烂
井街历史风貌区、 鼓 楼 田 字块 商 业 历 史
风貌 区、 繁 塔 禹王 台 历 史 风 貌 区 、 御 街 中 山路 历 史 风貌 区。 3) 面— — 整 体 格局 的保 护 “ 面” 的保 护 强调 将城 市 、 建筑物、 自 然景 观 等作 为 一 个 整体 加 以保 护 , 保 护 要 素 包括 : 城市轴线 、 城 墙遗址 、 历 史 水 系、 街道 格 局 等 。 通 过 对 开 封 古 城 保 护 框 架 的 研 究
2 _ 2 基 本路 径
对历史 文化名城而言 , 保 护 就 是 发
环境保护、 文化 资 产 利用 、 地 方特 色维 护 等课 题 ,是城 市 建 设 发 展过 程 中不 可 或 缺 的 因素 , 本 文 就 是 以开 封 古 城 为例 , 探
讨 历 史保 护 与 文化 旅游 开发 的关 系。
区” 。
( 开封 市规 划勘 测 设计 研 究院
城 市 既 是 世 界 各 地 历 史 文 化 的 象
交相辉 映 、 新 老城 区 各 展 风 采 、 宋 都 古
征, 又 是 文 化过 程 的产 物 , 带 有 明 显 的地
域 文化 特 征 。 利 用 自然 环 境 条件 建设 城 市, 尊 重 历 史 文脉 改 造 旧城 , 是城 市 规 划
城个性 鲜 明、 文化经济 全面复 兴 ” 的 新
开 封 。 同时 要 重点 处理 好 以 下六 个 方 面 的 关系 : 1 ) 保 护 古 城 与 发 展 新 区 的 统
历史实践课教案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实践
![历史实践课教案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8a034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9.png)
历史实践课教案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实践历史实践课教案:主题: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实践一、引言历史文物作为国家宝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珍贵的价值。
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保护的责任感,本节课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保护与研究历史文物中体验历史的魅力和科研的乐趣。
二、目标1. 了解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物保护技巧和研究方法的掌握。
4. 激发学生对历史文物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三、实施步骤(一)探索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1. 通过图片资料展示、文物鉴赏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物的类型和特点,并讨论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物是否都能被完整保护?为何有些历史文物存在损毁的情况?3. 分组讨论学生对历史文物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因素。
(二)参观历史文物保护机构1. 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物修复中心等相关机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参观中与专业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保护工作和修复技术,探讨应对历史文物破损的方法。
(三)实践保护与修复1. 组织学生分工,使用简易的文物保护材料和工具,对小型历史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2.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物保护的整个流程,包括文物清洁、粘贴、打磨等过程。
3. 引导学生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保护历史文物的技巧和方法。
(四)研究历史文物的方法与步骤1. 介绍历史文物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科技手段等。
2. 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文物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
3. 学生进行研究报告的展示和互动,分享研究结果和心得体会。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体验了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的过程,增强了对历史文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物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希望学生能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探索研究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哪一处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丰富,是中心城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风貌区()。
A.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B.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C.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D.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下面属于历史建筑内部修缮的是()。
A.结构修缮
B.立面整治
C.空间整治
D.环境清理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3.法国巴黎马莱区的城市保护规划新建设的规定中要求整个街区的建筑限高为()m。
A.15m
B.20m
C.25m
D.30m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下面对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创新保护利用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利用历史资源和地区旅游活动系统的有机结合
B.适度允许优秀历史建筑产权和使用权参与市场交易
C.在理清历史建筑产权的基础上,参考投资信托的模式
D.居住类的历史建筑整体置换,利用出租房屋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管理公司用户答案:[D] 得分:0.00
5.下面概括了中国第一工人新村——曹杨新村风貌保护利用理念的是()。
A.以外部环境整治,成套率改造为主
B.改造为商业,办公,住宅结合的功能复合区
C.执行创新原则,自发改造位创意办公场所
D.完整保护并在周围增加大型绿地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
A.原真性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可持续性原则
D.分类保护原则
E.以人为本原则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理念和原则()。
A.可识别性
B.可逆性
C.分级分类
D.创新性
E.借鉴相融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3.常见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包括()。
A.整体保护
B.拆迁重建
C.立面保留
D.局部位移
E.局部改造
用户答案:[ACE] 得分:8.00
4.下面属于近年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重点聚焦的是()。
A.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B.完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
C.城市整体景观控制
D.挖掘历史风貌资源
E.研究保护与更新机制
用户答案:[BDE] 得分:8.00
5.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的是()。
A.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
B.机具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
C.道路呈方格网布局,道路网密度较高,街坊狭小
D.优秀历史建筑最为集中
E.具有世界级知名度和影响力
用户答案:[BDE]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英国成片保护的管控对象主要是“保护区”。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保护区规划管理一般分为评估、审批、划定和管理,并且划定前规划部门征求公众意见。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3.近半个世纪以来,以英国、法国、美国和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