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与价值1、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教育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要注重规模数量,又要注重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既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德育任务,又根据职校特点和职校学生实际,面向现代社会,重新整合,形成一个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目标。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变革。

它不仅仅改变德育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还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新,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习者——学生为本。

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人” ,在此基础上把“人”培养成“人才”。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德育管理的弊端更加明显地表现山来。

在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人才的今天,我们的德育管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

为此,我们提出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形成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价值和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在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标题: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的培养已成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职德育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效果,为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 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中职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首先,选取若干中职学校作为样本,观察和记录德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表现。

其次,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满意度和对职业道德的理解程度。

最后,通过访谈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德育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获得以下成果:1. 中职德育课程的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为中职院校提供德育课程的参考和借鉴。

2.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修养。

3. 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五、研究计划安排1. 阶段一:文献调研与理论研究(预计完成时间:一个月)-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中职德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教学方法。

- 分析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框架和思路。

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职校的德育教育一直是职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学生的生源、就业前景、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校的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德育教育存在许多困境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中职校德育课的分层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更易得到突破和提高。

二、研究问题
1、中职校德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2、分层教学是如何实现的?
3、分层后的德育教育是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三、研究目的
1、了解中职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研究分层教学的实现方法;
3、评估分层后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中职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2、系统分析分层教学的实现方法;
3、对分层后的德育教育进行实验和评测。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校德育课的分层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校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六、参考文献
1. 刘官元,俞丽萍.中职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探索,2015年12期。

2. 范淑华,陶少杰.中职生态德育策略分析[J].今日校园,2019年20期。

3. 徐华.中职德育课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4期。

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然而,在职业教育中,中职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缺乏自律意识、草率从事不良行为等。

这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具体地,本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如下:内容: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目标:(1)明确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2)了解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3)提出有效的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以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采集资料。

调查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其成因。

(2)进行实地观察。

在中职校内部、周边社区、互联网平台等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中职生的言行举止。

(3)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定等。

(4)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收集中职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和实际情况。

(5)分析资料,归纳总结。

将采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预期结果与贡献本研究预期将深入探究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分析其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对策。

这将有助于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健康、向上、有志有为的人才。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德育开题报告(5篇)

德育开题报告(5篇)

德育开题报告(5篇)【篇一】德育开题报告《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已经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聊城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

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

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

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题目:化解中职生消极情绪及行为的方法研究一、选题缘由1、课题界定中职生消极情绪问题是指中职生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中职生消极情绪问题研究就是根据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常识课等方法,达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动机等几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几项内容,比如:情绪状态这个维度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敏感性、生理反应等;人际关系包括异性关系、同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和应变能力等。

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双差生”。

他们入校后,心理压力大,自卑感较重,消极情绪相当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有自卑心理,觉得比其他普通中学出来的学生低一等,觉得受家长、老师、同学、亲属、社会上人的歧视。

二是由心理负担,他们担心出路,年纪尚小就要面临人生抉择,他们担心中专毕业后找工作难或对口上大学继续深造难。

三是学习压力重,中职专业课学习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因而学生入职校后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感觉学习难度大,认为自己很笨,怎么学也学不会,从而缺乏自信心,相继表现出诸多的情绪低落状况,如紧张、烦闷、焦躁、恐惧、失眠、及心理障碍等状态,影响了学习生活质量。

四是中职生比较普高生还有一个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的因素,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许多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感受家庭温暖和教育甚少,与父母交流甚少,在心灵得不到倾诉的时候,如果缺少教师的教育引导,这些学生要么就自我封闭,要么就以消极的情绪进行发泄,进而出现个性偏差、网瘾、早恋、休学、退学现象。

中职生正处于情绪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同时也处于最容易受情绪困扰的时期。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当前中职生消极情绪及行为的突出表现,探索化解中职生不良情绪及行为的方法、途径、模式,给予中职生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学会一些心理调节以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从而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

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学生面临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单一、教育方式单一、校企合作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因此,本文选取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如何加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1.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2.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及培养策略研究3.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研究4.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方式创新研究5.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种观点、理论和模式,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访谈法:通过对中职教育专家、职业教育教师以及中职学校学生等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和分析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和现状,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四、预期成果:1. 对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

2. 提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培养策略。

3. 制定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根据实证结果核实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提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为改革和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1. 难点:如何将理论研究切实转化成教育实践,避免落地不实的问题。

2. 创新点:提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中职学校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德育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中职德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等。

因此,应当通过对中职德育教学的深入研究,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为培养未来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开展本研究,探讨中职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方法与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生活化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与实效分析等。

本研究采取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照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原因,提出生活化教学策略并验证其实效性。

三、预期目标与结论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探索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预期结论包括: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同时,生活化教学策略也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实践改进,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制定不同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方案。

四、参考文献1.南京农业大学.纵向课题研究与培育人才[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杨永成.中职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2018(04):36-38.3.赵军.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教育家,2017(09):133-13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在教学方式上普遍存在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本文选择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德育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场所,德育工作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局限了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的意义:1.提高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探讨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案,倡导针对性很强的德育教育,提供契合学生心理的教学环境,改善德育教育的效果。

3. 介绍创新、多元的德育教育模式,就德育课生动性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进行归纳。

(2)生活化教学理论分析。

对获取学生的兴趣点,如何将生活化因素融入到德育教学中进行分析。

(3)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介绍创新的、多元的教学方式,例如:生动性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

(4)案例分析。

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在实施中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态度,教师对德育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实验考察法:通过实验教学,对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验证。

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探析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探析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探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中等职业教育是从初中教育过渡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阶段,其培养了大量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而中职学校的生命德育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内容过于片面,注重纪律与规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二是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比较重,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对中职学校的生命德育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其教育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探析,探讨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标是:1.分析当前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2.探讨有效的生命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其教育效果。

3.研究如何建立符合学生需要和现实的生命德育评价体系,为评价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促进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教育质量。

2.为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提供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以提高其教育效果。

3.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生命德育的概念和意义。

2.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4.符合学生需要和现实的生命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入了解中职学校生命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正面案例中寻找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本研究也将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生命德育教育的态度和需求。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缘由1、学校学生现状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

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

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

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

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学生的品德素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职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德育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

然而,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简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索中职校德育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中职校德育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意义:1.为中职校德育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提高德育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探究中职校德育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2.分析中职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设计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不同主题和教学内容下的体验式教学活动。

4.进行实验教学,对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注重实践操作的探索和总结。

1.文献资料法:了解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实践经验;梳理和分析德育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态度和反应;分析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实验教学法:设计不同主题和教学内容下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安排实验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探索中职校德育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丰富德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之一。

建校20多年来,我校秉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发展方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教学和德育实践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教育科学管理吴汉良奖一等奖、全国德育科研百所名校等荣誉称号。

2007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功地进行了禅城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原佛山市农业学校并入我校,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全校教职员工374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近4700人,社会技术培训年达5000余人次,为中小学生提供综合社会实践培训年达20000余人次。

2007年7月,申报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研究》获得批准,现就开题进行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德育课程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研究机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其中以1999年由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组织发起、全国上千所学校参与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研究参与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中职德育读本》、《成长册》、《整体构建中职学校德育体系》等成果,为广大一线德育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抓手。

但毕竟属于国家课程,其特点是着眼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共性,难以顾及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的个性。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从本地区、本校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对德育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以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校先后参加了中央教科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和“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研究,通过几年的实践,整体构建了学校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

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品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愈发突出。

中职阶段是青少年转变成为成年人的重要阶段,需要重视培养中职生的品德行为。

然而,当前中职生的品德行为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深入探究其根源,开展相关培养措施,以提高学生品德行为水平。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现状,探究中职生品德行为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和建议,提升中职生品德行为水平。

三、研究内容1. 中职生品德行为的现状及表现特点分析;2. 影响中职生品德行为的原因分析;3. 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现有措施及其优缺点分析;4. 提出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新思路和措施;5. 实践验证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措施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实践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设计调查问卷,对中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品德行为现状及表现特点,分析影响品德行为的原因;2. 选取数个代表性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深度掌握中职生品德行为的问题原因;3. 对现有的品德教育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优缺点;4. 提出新的培养中职生品德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性地制定措施;5. 对新思路和措施进行实践验证,分析其有效性。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1. 全面分析中职生品德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影响因素等;2. 提出一些新的品德教育措施和建议,以提高中职生品德行为水平;3. 对提升中职生品德行为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职生品德行为的现状及问题,深入探讨了中职生品德行为所受到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品德教育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中职生品德行为水平,加强中职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学校德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学校德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学校德育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高职学校德育研究摘要:高职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当前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情况下,高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进行研究和相关改进。

本文将探讨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必要性。

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定义、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建议、研究方向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在高职学校中变得更加重要。

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才体美,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高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学生自身的问题和家庭背景的不同等,都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影响。

因此,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改进。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研究,探讨其定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适当的解决途径和建议,并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实现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深化。

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概括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概念和理论。

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方法,对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四、论文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包括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概述、目标、原则和方法,以及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介绍高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思想不健康、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德育教育贯彻不力等,以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介绍解决高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途径,如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德育教育改革等,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发现中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中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
实地调研的方法,深入了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逐渐被重视。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自律能力、责任感等情况,实地调研则主要包括教育质量、教师讲授方法、学校氛围等情况,通过对收集的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和归纳,制定相应的案例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建议。

3. 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了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提高。

这对学生的
成长、对中职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一些限制可能包括样本调查量、真实性与可信度等等。

同时,在研究方法和问题定义上也存在一些主观性和偏差,需要注意。

关键词: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分析、改进措施。

德育特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

德育特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

德育特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德育特色课题篇1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

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6篇)

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6篇)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困难因素,目前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意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
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探讨,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探讨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状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料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料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料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高校习实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料值和评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题目:化解中职生消极情绪及行为的方法研究一、选题缘由1、课题界定中职生消极情绪问题是指中职生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中职生消极情绪问题研究就是根据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常识课等方法,达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动机等几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几项内容,比如:情绪状态这个维度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敏感性、生理反应等;人际关系包括异性关系、同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和应变能力等。

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双差生”。

他们入校后,心理压力大,自卑感较重,消极情绪相当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有自卑心理,觉得比其他普通中学出来的学生低一等,觉得受家长、老师、同学、亲属、社会上人的歧视。

二是由心理负担,他们担心出路,年纪尚小就要面临人生抉择,他们担心中专毕业后找工作难或对口上大学继续深造难。

三是学习压力重,中职专业课学习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因而学生入职校后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感觉学习难度大,认为自己很笨,怎么学也学不会,从而缺乏自信心,相继表现出诸多的情绪低落状况,如紧张、烦闷、焦躁、恐惧、失眠、及心理障碍等状态,影响了学习生活质量。

四是中职生比较普高生还有一个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的因素,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许多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感受家庭温暖和教育甚少,与父母交流甚少,在心灵得不到倾诉的时候,如果缺少教师的教育引导,这些学生要么就自我封闭,要么就以消极的情绪进行发泄,进而出现个性偏差、网瘾、早恋、休学、退学现象。

中职生正处于情绪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同时也处于最容易受情绪困扰的时期。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当前中职生消极情绪及行为的突出表现,探索化解中职生不良情绪及行为的方法、途径、模式,给予中职生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学会一些心理调节以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从而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理论依据:①情绪的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创造了abc理论,其基本观点就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两种情绪反应。

通过abc理论,探讨农职中学生不同个体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农职中学生与普通中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异同,从而探讨有针对性地解决途径和方法。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美、自我实现,每一个层次的需要都要以上一层次的需要为基础,缺失和错位都会导致心理不健全、心态的变态以及情绪的波动,农职中学生由于文化成绩较差,就业压力大,其安全感、归属感极其缺失,从而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③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尹德认为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绪。

可见加强青年学生特别是农职中学生不良情绪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研究现状述评: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有关学生消极情绪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消极情绪及行为的研究尚为缺乏。

湘北职业中专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在课题研究上一直走在全县甚至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在农村中职生情绪及行为问题的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结当前我校对学生情绪问题的研究,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主要表现在:①从教师的教育观念看,许多教师认为提高教学效果,要使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管理,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的影响,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心地学习,这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②从教育方法来看。

过去那种粗放型、棍棒式、家长式的教育方式仍没有彻底改变,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不是去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而是强迫性地予以压制,从而导致学生不良情绪的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悲剧性事件的发生。

③从教育对象来看。

作为一所农村职校,就读学生许多是“三差”学生,即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差,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他们从小就有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眼神,都会引起其情绪的波动,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如何使他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研究者们只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方法,还没有深入探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可行性分析1、研究基础我校是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国家攻关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模式的研究》、《青少年不良情绪及行为调适方法研究与实践》实验研究基地,又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研究实验学校》,教研能力居全县甚至全市同类学校前列。

XX年至XX年,我校年年被湖南省教育学会、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

自XX年以来我校教师不断在农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研究与实践,先后有30余位老师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学校编写了适合农职学生心理教育的讲义和大量的心理咨询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2、研究力量课题主持人:易求武,男,45岁,硕士研究生结业,现任湘北职专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系湖南省中职数学研究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常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教研能力突出,效果显著,主持的课题《现代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获省级一等奖,先后有《关于职高教学实施升学、技能班双重教学模式的思考》等2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按照国家的课节标准开课设节,学校年年被授予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张家明,44岁,现任湘北职专常务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系中国化学会会员,常德市化学学会理事、石门县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特级教师,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石门县首届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学生理化报》特约编辑。

治学严谨,教学有方,教学成绩显著,教研成果丰硕。

先后主编和参编出版了《有机化学规律及其应用》等9本化学著作,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法制教育》、《“3+x”高三化学总复习“练议结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调查与实践》等三篇论文先后在中学化学教学唯一国家级刊物,中国化学会会刊《化学教育》XX年第9期、XX年第4期、XX年第4期上发表。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黄海涯,男,1959年6月生,土家族,湖南石门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

现任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教务干事。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30年,为高校和各级业余体校输送体育尖子人才近100名,多年荣获市、县教学比武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县级优秀体育教师,撰写的《初探体育教学中的寓法于教》、《浅谈农村高中贫困生积极心理特征的现状、成因及开发利用》、《浅谈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职校生个性发展》等2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或发表,参与学校“寓法于教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研究,荣获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现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委员,多年主持学校德育、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1997-1999年连续3年获市级先进单位,荣获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称号,被中共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多年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综治、普法调解先进个人、优岗、嘉奖和立功。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刘国良,31岁,中学一级教师,湘北职专办公室文秘专干,石门县组织部特约调研员。

教研能力,先后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达200多篇,撰写的论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职校生个性发展》获国家级二等奖,《留守学生德育工作探析》获省级一等奖,另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所编辑的《石门教育》受到全县教育界的好评。

多次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岗、嘉奖。

3、研究条件1、专家的精心指导。

我们准备邀请有关专家为这个课题的研究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全程关注指导整个实验过程的实施。

2、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是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于的国家攻关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模式的研究》、《青少年不良情绪及行为调适方法研究与实践》实验研究基地,又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研究实验学校》,教研能力居全县甚至全市同类学校前列。

3、丰富的图书、网络资源。

我校拥有图书、阅览室,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兴建了校园网,全部接入宽带,形成了有效的教育网络系统,研究者能从中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思想和方法,充分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深化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经费保障。

学校领导班子对本课题十分重视,已决定拨出10000元专项资金作为研究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所需的报刊杂志订阅、家校联系、教师培训和平时开展各项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有较强研究队伍。

研究人员有分管教学教研工作副校长及分管德育和后勤工作副校长,有教科室主任、学生处主任、团委书记,以及年级组长、班主任、各学科教师等,他们都是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者和研究者。

三、研究思路1、研究目标:通过对农职中学生消极情绪及行为问题的研究,探索与解决农职中学生消极情绪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途径、模式,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农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